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阳光诺和(688621)最新消息公司新闻

 

查询最新消息新闻报道(输入股票代码):

公司报道☆ ◇688621 阳光诺和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4-25 16:01│太平洋:给予阳光诺和买入评级 ─────────┴──────────────────────────────────────────────── 阳光诺和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下降8.4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9.34%。公司业绩低于预期,主要 由于仿制药业务受集采、MAH等因素影响及自研转化业务波动。一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出现波动,费用率提升,但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同比增长7.90%。太平洋证券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5-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将稳步增长。风险提示包括仿制药业务增速放缓、 订单不及预期、人力成本上升及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等。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500023923.shtml ─────────┬──────────────────────────────────────────────── 2025-04-25 03:17│图解阳光诺和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59.34% ─────────┴──────────────────────────────────────────────── 阳光诺和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同比下降8.49%,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下降59.34%和69.67%。负债率51. 76%,毛利率46.57%。投资收益69.76万元,财务费用236.35万元。以上数据由智能算法生成,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2500001674.shtml ─────────┬──────────────────────────────────────────────── 2025-04-25 01:00│格隆汇公告精选︱珀莱雅:2024年净利润15.52亿元,同比增长30.00% 拟10派11.90元;阳光诺和:拟购买朗 │研生命100%股权 4月25日起停牌 ─────────┴──────────────────────────────────────────────── 先达股份烯草酮产品供应趋紧,成交价格上涨。南方路机拟投资20亿元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天原股份等多家公司拟投资建设储 能及风电项目。瑞晟智能全资子公司签署大额销售合同,玲珑轮胎等企业业绩大幅增长。阳光诺和拟收购朗研生命股权,多家公司宣 布回购股份计划。美邦服饰等公司股东计划减持股份,博汇科技股东拟减持股份。星网宇达和凯撒旅业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88064 ─────────┬──────────────────────────────────────────────── 2025-04-24 23:27│阳光诺和(688621)发布一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2957.86万元,同比下降59.34% ─────────┴──────────────────────────────────────────────── 智通财经APP讯,阳光诺和(688621.SH)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下降8.49%;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7.86万元,同比下降59.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20.48万元,同比下降69.67%; 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股。 http://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1284478.html ─────────┬──────────────────────────────────────────────── 2025-04-24 21:18│阳光诺和:拟购买朗研生命100%股权 股票停牌 ─────────┴──────────────────────────────────────────────── 格隆汇4月24日|阳光诺和(688621.SH)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换公司债券方式购买江苏朗研生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构成关联交易。公司股票自2025 年4月25日开市起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https://www.gelonghui.com/live/1891184 ─────────┬──────────────────────────────────────────────── 2025-04-23 14:34│阳光诺和(688621)2025年4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拆分情况 回复:您好!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板块稳步发展,持续加强服务能力,2024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686.77万元,同比增长15 .67%。其中,药学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5,868.33万元,较2023年减少1.74%;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1,165.08万 元,较2023年增长41.19%;新增权益分成业务板块,为公司贡献营业收入653.36万元。谢谢! 2.公司本期盈利水平如何? 回复:根据公司已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847.38万元,同比增长15.70%;实现净利润16,9 01.29万元,同比下降7.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40.95万元,同比下降3.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6,510.62万元,同比下降8.31%。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导致服务订单价格承压,2024年公司毛利率有所波动。管理层及时采取了积极的成本控制策略,最终实现全 年综合毛利率50.18%,仍处于较高水平。基于公司良好的费用管控能力,归母净利率达到16.45%。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也是衡量公司 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2024年公司整体人均创收再创新高,达到了69.31万元/人。 3.行业以后的发展前景怎样? 回复:您好!医药行业正经历“创新+政策+全球化”三重驱动下的深度变革。短期内需应对集采降价、关税压力等挑战,但长期 来看,技术创新、国际化布局及老龄化需求将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增长转型。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4.公司之后的盈利有什么增长点? 回复:感谢您的关注!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盈利增长点至少有以下几点: 1)公司创新药物研发顺利推进中,预计待创新药品上市后,可以为公司带来销售收入和利润。公司长期坚持研发投入,专注于 多肽、长效微球制剂、缓控释制剂、局部递送与透皮吸收药物、细胞治疗、小核酸以及核酸偶联药物等前沿领域,致力于开发具有全 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构建具有显著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线。目前在多肽创新药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 STC007项目以 kappa 阿 片受体(KOR)为靶点,主要用于治疗术后疼痛及成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这两个适应症对应的市场规模十分庞大,据 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报告,2023年全球止痛药市场规模达697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872亿美元,预测期内年复合增长率 预估为2.4%;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披露数据预计2022年CKD-aP患者已超50万人。截至2024年度报告披露前 , STC007针对术后疼痛以及成人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瘙痒的2 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 STC008项目 为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激动剂,通过激活 GHSR 受体介导胃肠动力,实现增加体重的效果,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 肿瘤恶液质。截至2024年度报告披露前,该项目处于1 期临床试验阶段。 2)在过去的长期积累中,公司发展了一批具有销售分配权益的品种,随着这些品种逐个获批销售,2024年公司首次实现权益分 成收入,共计653.36万元。截至2024年度报告披露前,公司取得生产批件的权益分成项目共6 项。 3)充足的订单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24年公司新签订单金额达17.86亿元,增长率达18.74%,截至2024年年末,累计 存量订单32.73亿元,同比增长27.57%。 5.你们行业本期整体业绩怎么样?你们跟其他公司比如何?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本行业竞争态势激烈,致使服务订单价格承受较大压力。但细分领域、商业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各 公司的业绩数据也呈现出较大的不同。具体到本公司,自2021年于上交所成功上市后,业绩一直保持稳定状态,且营业收入逐年递增 。尽管短期内受外部激烈竞争环境的影响,公司2024年全年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了小幅下降,但从整体来看,这并不会对公司的 基本面造成实质性影响。 6.美国“对等关税”对公司影响大吗?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国内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全过程的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致力于协助国内医药 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海外业务占比很小,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非常有限。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国际环境 变化,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保障公司的长期稳定发展。同时,公司始终立足主业,坚定实施科技创新和国际化战略,持续 改善业绩,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提升投资者信心。 7.出海方面公司有哪些新的规划 回复:您好!公司通过以下举措稳步推进国际化进程:1.筛选可海外布局品种,并进行管线培育:成立专门的国际化项目评估小 组,对公司现有药物品种以及在研管线进行全面梳理。从药物的临床疗效、市场潜力、专利保护情况等多维度进行评估,筛选出具有 海外布局潜力的品种并制定详细的管线培育计划。2.提前海外专利布局:组建专业的知识产权团队,深入研究目标海外市场的专利法 规与政策。在药物研发早期阶段,就进行专利申请策略制定,围绕核心技术与创新点,在目标国家和地区提交专利申请,构建严密的 专利保护网络,防止技术成果被侵权,保障公司项目在海外市场的合法权益。谢谢! 8.公司本次分红方案是什么? 回复:您好!公司持续关注投资者回报,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3元(含税)。截至2025年4月8日公司总股 本112,000,000股,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2,721,783股,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后为109,278,217股,以此计算合计拟 派发现金红利17,812,349.37元(含税),公司通过产品创新升级和多元化产品管线的拓展推动公司的持续发展,促进公司业绩可持 续增长,以更好的发展回馈广大投资者。谢谢! 9.请问与华为的合作协议签订了没有,合作到什么程度了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与华为签署了合作意向协议,携手开发基于华为盘古大模型的AI多肽分子大模型平台,双方正在 紧密洽谈正式合同细节,待正式协议签署之后,公司会按照上交所信息披露的要求及时进行公告,感谢您的关注。 10.公司2025年的经营规划是怎样的? 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未来的战略规划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未来公司将构建“研发服务+管线培育+新质产业 链”三位一体的业务生态系统。在业务拓展方面,我们将纵向深化服务链,横向扩展治疗领域,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国内市场。同时 ,公司将筛选具有潜力的海外品种进行研发管线培育,并提前布局海外专利,以加速公司的国际化步伐。在技术开发与创新方面,我 们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研发体系,构建AI驱动的药物研发平台,并通过战略合作等方式共同推进平台建设。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将 重视品牌和渠道建设,以及客户关系维护,采取灵活多变的商业模式以提升市场竞争力。至于人才发展计划,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组织 架构和人员配置,推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并改进人员激励机制,谢谢。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4/61081688621.pdf ─────────┬──────────────────────────────────────────────── 2025-04-14 12:08│开源证券:给予阳光诺和买入评级 ─────────┴──────────────────────────────────────────────── 阳光诺和发布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指出公司转型创新研发导致2024年利润下滑,但签单增速稳健保障未来成长。2024年公司营收 10.78亿元,同比增长15.7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98%。公司新签订单约17.86亿元,同比增长18.74%。公司聚焦创新药研发,自 研项目超过430项,临床试验与生物分析服务营收增长41.19%。开源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1400012129.shtml ─────────┬──────────────────────────────────────────────── 2025-04-10 06:03│阳光诺和(688621)2024年年报简析: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上升 ─────────┴──────────────────────────────────────────────── 阳光诺和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总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15.7%,但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下降3.98%。其中,第四季度 表现不佳,归母净利润为-3027.94万元,同比下降321.33%。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加51.01%,经营性现金流下降65.52%。研发费用增 长39.02%,但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净利润低于分析师预期。公司需关注现金流和债务状况,应收账款比例较高。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1000002909.shtml ─────────┬──────────────────────────────────────────────── 2025-04-09 20:00│阳光诺和(688621)2025年4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介绍环节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 CRO,为国内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致力于 协助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药理药效、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和生物分析。 根据公司已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847.38万元,同比增长15.70%;实现净利润16,901.29 万元,同比下降7.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40.95万元,同比下降3.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6,510.62万元,同比下降8.31%。 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充足的订单量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公司先后为国内约1,000家客户提供药物研发服务,报告期内 公司新签订单金额达17.86亿元,增长率达18.74%,累计存量订单32.73亿,同比增长27.57%。 研发创新方面,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17,194.42万元,同比增长39.02%,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为15.94%,研发项目累计已超430项,其中新立项自研项目达89余项。截至2024年度报告披露,公司累计自主立项了430多项产品 储备,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在研产品主要应用在镇痛、肾病与透析、肿瘤辅助、心脑血管、抗菌用药等适应症领域,并有多个创新药在 研项目在国内无相同产品上市,竞争格局良好,极具市场价值。后续随着这些药品上市,将为公司拓展更多临床应用场景提供可能性 。例如在多肽领域,公司目前已有3个适应症管线进入临床,其中“STC007注射液”目前具有手术镇痛和尿毒症瘙痒两个适应症都已 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STC008注射液”也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主要适应症为治疗晚期实体瘤相关的肿瘤恶液质,其他管 线在临床前研究不同阶段,进展顺利。 二、问答环节 问:请公司展望下未来新药方面,有哪些重要产品和布局? 答:公司专注于多肽、长效微球制剂、缓控释制剂、局部递送与透皮吸收药物、细胞治疗、小核酸以及核酸偶联药物等前沿领域 ,致力于开发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构建具有显著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线。在多肽创新药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STC007项 目以kappa阿片受体(KOR)为靶点,主要用于治疗术后疼痛及成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截至2024年度报告披露前,该 项目针对术后疼痛以及成人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中度至重度瘙痒的2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STC008项目为生长 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激动剂,通过激活GHSR受体介导胃肠动力,实现增加体重的效果,主要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肿瘤恶 液质。截至2024年度报告披露前,该项目处于1期临床试验阶段。在细胞治疗领域,公司与艺妙神州合作研发的ZM001注射液,是一种 利用慢病毒载体将靶向CD19的CAR分子整合至T细胞的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其特点是通过特异清除SLE患者体内的B细胞,进而缓 解患者红斑狼疮症状。截至公告披露前,该产品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正处于1期临床试验阶段。公司通过持续加大的研 发投入与创新突破,不断拓宽技术边界并丰富产品管线,未来将进一步聚焦前沿领域,加速推进创新药物研发,以解决未满足的临床 需求,驱动业务可持续增长。 问:公司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业务发展较快,未来人员团队和业务布局如何展望? 答:在临床试验领域,公司凭借卓越的专业能力与完善的平台布局,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服务,涵盖I-IV期临 床试验研究、生物等效性(BE)试验等,满足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临床试验项目。2024年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51 ,165.08万元,较2023年快速增长41.19%。 公司精心打造了四大专业平台,构建起强大的临床试验服务体系。临床试验研发平台下辖医学及临床运营两大板块,确保从医学 策略到临床执行的无缝衔接;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平台以精准的数据处理和专业的统计分析为临床试验提供科学依据;SMO平台为临 床试验提供高效、规范的现场管理支持;第三方稽查平台则严格把控临床试验的质量与合规性。公司在全国设立19个常驻点,与超过 300家医院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临床合作关系,形成了广泛且高效的临床试验网络。目前,公司正在开展多项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临 床试验项目。 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了丰富的创新药物及改良型新药的临床研究经验。服务范围广泛覆盖内分泌、镇痛、呼吸、肿瘤、 心脑血管、泌尿系统、医美等多个治疗领域的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设计与实施。凭借专业的团队、严谨的流程和广泛的合作网络, 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精准、合规的临床试验解决方案,助力医药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与应用,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在临床服务能力提升和临床服务领域拓宽的基础上,公司临床业务积累了一批长期客户,同时每年服务客户数量不断增加,故而 2024年临床试验及生物分析服务收入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未来临床团队布局依然会按照订单和项目情况而扩充人员,并不会盲目扩 张。 问:权益分成品种的贡献?后续如何展望? 答:权益分成是公司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即公司和部分客户在合同中约定保留了药品上市后的销售权益分成,在药品的有效生 命周期内公司可以通过销售权益分成的形式持续稳定地获得收益。公司通过实施多元化的权益分配机制,确保了收益的持续稳定增长 ,进而促进了企业市场价值的稳步上升,实现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深度合作与共同繁荣。 该合作模式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方面,公司积极筹备自主立项项目,待项目发展至关键阶段,公司将适时向客户推介,并 受客户委托继续提供专业的研发服务。在此过程中,公司与客户通过合同约定,确保了药品上市后的销售权益分配,为公司的未来收 益提供了稳定的增长潜力。另一方面,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积极寻找具有重大潜力的研发药物。公司通过对其临床后期的开发或 商业化活动进行资助,以换取未来的药品特许权,或者直接从药物的原始创新者手中购买现成的特许权。这一策略增强了公司的研发 管线,为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利润提供保障。 在过去的长期积累中,公司发展了一批具有销售分配权益的品种,随着这些品种逐个获批销售,2024年公司首次实现权益分成收 入,共计653.36万元。截至2024年度报告披露前,公司取得生产批件的权益分成项目共6项,未来预计将获得更丰厚的权益分成收益 。 问:AI技术创新在公司业务中的应用和潜力? 答:公司建立了iCVETide?多肽新药发现技术平台,专注深入挖掘类肽创新药,掌握多肽偶联PDC药物的靶向多肽序列、连接子类 别以及连接位点等关键技术,实现较高难度的多肽类分子与靶蛋白模拟对接的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CADD与大规模化合物库的计算 机虚拟筛选,并开展多肽分子与靶蛋白的精确动力学模拟和分子对接实验。与此同时,公司与华为云携手合作,开发基于盘古大模型 的AI多肽分子发现平台。借助人工智能辅助药物发现(AIDD)技术,进一步整合iCVETideTM在分子发现与优化方面的能力,建立基于 庞大多肽类肽数据库的亲和力模型、条件生成模型、力场模型等,药物发现技术平台将大幅提升分子发现与优化能力,为多肽药物设 计提供更精准的理论支持,加速创新药物的研发进度,助力类肽创新药的高效开发与应用。 构建AI驱动的药物研发平台标志着公司智能化研发体系的全面升级,通过整合公司内部管线数据以及外部公开科研数据,构建大 规模的药物管线数据库。与专业的AI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AI药物研发平台。该平台能够在靶点筛选环节,通过对 海量生物数据的分析,精准预测潜在药物靶点结合位置;在分子设计阶段,快速生成并优化药物分子结构;在分子筛选阶段,使用多 种AI模型预测分子成药性指标,通过虚拟筛选缩短先导分子发现时间;在临床试验模拟方面,利用大数据模拟不同人群对药物的反应 ,从而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4/60300688621.pdf ─────────┬──────────────────────────────────────────────── 2025-04-09 00:34│图解阳光诺和年报: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321.33% ─────────┴──────────────────────────────────────────────── 阳光诺和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0.78亿元,同比上升15.7%,但归母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下降3.98%。第四季度主营收 入1.62亿元,同比下降32.6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027.94万元,同比下降321.33%。负债率44.52%,毛利率50.18%。以上数据为 公开信息整理结果,仅供参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0900000212.shtml ─────────┬──────────────────────────────────────────────── 2025-04-08 20:29│阳光诺和(688621):2024年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下降3.98% ─────────┴──────────────────────────────────────────────── 阳光诺和公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增长15.70%,净利润1.77亿元,同比下降3.98%。公司拟每10股派现1. 63元。因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市场竞争加剧,营业收入增长放缓。公司通过完善研发服务链条和加强商务团队建设,新签订单17.8 6亿元,同比增长18.74%。同时,公司积极推进自研储备品种研发,提供更多合作可能。 https://www.gelonghui.com/news/4974888 ─────────┬──────────────────────────────────────────────── 2025-04-07 14:30│异动快报:阳光诺和(688621)4月7日14点23分触及跌停板 ─────────┴──────────────────────────────────────────────── 阳光诺和(688621)4月7日触及跌停板,跌幅达20%,目前价格37.05元。该股所属医疗服务行业整体下跌,为主动医药、创新药 和人工智能概念热门股票。资金流向数据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1592.08万元,游资流入892.01万元,散户流入700.07万元。近5日资 金呈现流出趋势。以上信息由证券之星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并由智能算法生成,仅供参考。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0700020978.shtml ─────────┬──────────────────────────────────────────────── 2025-03-14 17:40│阳光诺和(688621)2025年3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一、公司介绍环节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 CRO,为国内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药物研发服务,致力于 协助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服务内容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药理药效、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和生物分析。 根据公司已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772.45万元,同比增长15.62%;实现归属于母 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028.92万元,同比下降2.4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817.01万元,同比 下降6.61%。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98,594.95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6.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0,351.68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6 .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9.85元,较报告期初增长6.11%。 二、问答环节 问:2024年公司的经营情况如何? 答:请参考公司已发布的《2024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772.45万元,同比增长15.62%;实现归 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028.92万元,同比下降2.4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817.01万元 ,同比下降6.61%。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98,594.95万元,较报告期初增长6.6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10,351.68万元,较报告期 初增长6.1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9.85元,较报告期初增长6.11%。报告期内,受集采政策及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国内生物医药行业整体研发需求出现了一定波动。然而,公司凭借“临床前+临床”一体化服务模式,依托丰富的项目经验及完善 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解决方案,有效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凭借该模式,公司成功赢得客户高度认可,推动 市场订单稳定增长,进而实现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与此同时,为强化长期竞争力,公司致力于开发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 药物,构建具有显著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线,并持续加大在多肽、长效微球制剂、缓控释制剂、局部递送与透皮吸收药物以及细胞治疗 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受研发费用同比增加的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注:以上2024年度主要财务数据为初步核算的合并报表数据,未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具体数据以公司 202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数据为准,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问:在期间费用率方面的趋势如何?公司有什么控费的措施? 答:一方面,公司能较好的控制在市场推广和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在资金管理和利用上较为高效,公司在追求业务收入增 长的同时,也在努力优化成本结构,尽可能保持费用率稳定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内,提高运营效率,以支持公司的长期发展。公司在进 行产业布局时会明确投入和产出的要求,保证各个环节效率的提升和优化。 另一方面,在研发投入上,公司一直将研发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保持了持续增长的研发投入。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占营 收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0%-15%之间。公司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自主立项的创新药、改良型新药和仿制药项目。在自主研发的创新药项 目方面,公司在研产品主要应用在镇痛、肾病与透析、肿瘤辅助、心脑血管、抗菌用药等适应症领域;在改良型新药方面,公司在药 物传递系统上开展技术研发及产业转化研究,以长效微球制剂、缓控释制剂等为研发重点;在仿制药方面,公司在研产品重点包括复 杂注射剂、多肽制剂、局部递送与透皮吸收药物、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及其他特殊制剂等。为了在行业中保持良好的竞争力,为了 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未来将持续注重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 问:公司目前的战略规划以及未来展望? 答: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医药行业所处发展阶段,我们认为“创新”能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无论在CRO服务方面,还是在自主 研发方面,公司近几年都在做创新转型和努力,目前来看已经有所成效。 首先在CRO服务方面,公司专注于临床前及临床一体化研发服务,在复杂制剂等高端仿制药和改良型新药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同 时在临床及生物分析板块,创新药临床服务的占比逐年提升,涵盖的分子领域也从传统小分子向新兴领域拓展,例如小分子靶向抑制 剂、多肽类、ADC、PDC等。 其次在自主研发方面,公司自主立项了400多项产品储备,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在研产品主要应用在镇痛、肾病与透析、肿瘤辅助 、心脑血管、抗菌用药等适应症领域,并有多个创新药在研项目在国内无相同产品上市,竞争格局良好,极具市场价值。后续随着这 些药品上市,将为公司拓展更多临床应用场景提供可能性。例如在多肽领域,公司目前已有3个适应症管线进入临床,其中“STC007 注射液”目前具有手术镇痛和尿毒症瘙痒两个适应症都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STC008注射液”也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阶段,其 主要适应症为治疗晚期实体瘤相关的肿瘤恶液质,其他管线在临床前研究不同阶段,进展顺利。 问:公司客户结构如何?目前国内药企客户研发投入有什么趋势? 答: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的CRO服务提供商,我们目前为超过800家客户提供了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涵盖了从药物研发到临床试验的 各个环节。 目前,公司还是以服务国内药企客户为主。在国内药企客户类型上种类多样,以国内传统的中大型药企为主,也有新兴的Biotec h公司和创新型药企。我们的主力的客户群体还是药企为主,基于存量合作客户的逐渐增加,我们会基于客户的特点做客户画像的分 析,随着集采和行业变化的影响,各类客户也会根据本身的营收和利润情况,由单纯的仿制药布局转型到布局更多2类、3类产品甚至 1类创新药上,2类、3类产品相对来说成药性更高、整个临床的投入也相对可控、周期比创新药来说相对短一些,客户在研发投入上 更加积极。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与CRO或药企的合作,共同进行产品研发。由于从头立项不仅是对研发能力和全流程化研发体系的严 峻考验,还面临着紧张的时间窗口期,因此,公司在深耕传统药物研发领域的同时,更加积极地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https://data.tdx.com.cn/zxfile/pdf_tb_news_jgdyxx/202503/590266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