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控技术(688777)最新消息公司新闻

 

查询最新消息新闻报道(输入股票代码):

公司报道☆ ◇688777 中控技术 更新日期:2025-05-12◇ 通达信沪深京F10 ─────────┬──────────────────────────────────────────────── 2025-04-30 20:00│中控技术(688777)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如何理解 AI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影响,中控技术如何适应这一技术与产业变革? 答:中控技术高度重视 AI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变革性影响,AI大模型的出现,极大拓展了人类对智能化未来的想象边界,加速 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与具象化落地。而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控技术亦布局工业 AI新产品及新技术的 研发及应用。 2024 年 6 月,中控技术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用户只需接入各类 运行、设备、质量等数据,即可实现工厂运行评价、健康评估、瓶颈分析、操作优化乃至工厂 Redesign等工作,并从 TPT中得到最 优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将 TPT与 DeepSeek进行深度融合,推出流程工业首个“时序智能+认知智能”双引擎架构的面向流程工业生 产过程场景的 TPT大模型升级版,如同给工厂装上了“感知神经系统”和“决策大脑”,推动流程工业进入“数据驱动决策、智能重 构价值”的新发展阶段。 2、中控技术在机器人这一新业务领域的进展如何? 答:2024年,中控技术正式建立了机器人产品业务体系,年内实现收入 5,601.09万元,新签订单 1.67亿元。公司的机器人业务 主要聚焦在流程工业细分应用领域,围绕面向生产安全的巡检与操作、智慧供应链物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危险作业等场景的应 用三大场景展开。2024年,中控技术作为第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先后发布了首款全域自研人形机器人整机 “领航者 1号”和“领航者 2 号 NAVIAI”。未来,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全面接入 DeepSeek的多模态模型 Janus Pro,助力机器人 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在应用场景方面,公司将在某大型石化企业实验室的高风险作业场景中,实现 AI驱动的具身智能 仿生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截至目前,公司已发布以“AI+平台+安全巡检”、供应链物流、协作机器人装备为核心的 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通过整合 “AI+机器人”技术,运用包括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产品,使其应用于巡检与操作、供应链物流、装备协作及 AI视觉等 作业环境及场景中。 商业化进展方面,公司已中标沙特阿美、三菱化学、镇海炼化等机器人项目,实现多类型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首台套应用;并 与沙特阿美、日本三菱、泰国石油 PTT等国际客户开展面向场景应用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公司还与云深处、华谊信息、杭电化等 企业建立了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 3、机器人业务方面,中控技术有何竞争优势? 答:在工业机器人赛道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公司将自研技术“AI +工厂操作系统+ Agents/APPs”与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 攻克复杂环境感知与高精度决策能力这一行业共性难题。公司以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手段为核心,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高 效融合与智能分析,构建出更加精准的环境模型与任务理解;同时,公司依托流程工业场景实践,已推出四足机器人、轮式机器人以 及“飞索机器人+OGI 气体成像+ +无线防爆传感器阵列”协同方案等创新产品,在镇海炼化等标杆项目中实现安全预警、智能巡检等 高价值应用,目前正在与沙特阿美共同推进“空地一体”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联合协同巡检联合开发项目。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围绕机器人这一未来工厂的重要 AI 载体,针对流程工业领域的特殊性,围绕智能 AI赋能传感器和执行机 构,强化机器人的多模态感知能力,更加精准获取生产过程信息以及巡检信息,结合现场设备数字机理模型,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精 确和可靠实现现场生产状态的预测,达到安全增效,全面提升客户的数字化水平的目标。 4、公司全球化布局进展如何?未来有何海外投资计划? 答:公司正持续通过产品技术输出、海外并购等方式,加速全球化进程。同时,公司基于“技术-生态”双轮驱动的战略纵深, 通过新加坡国际运营中心及遍布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等区域的全球服务网络,将中国方案注入国际工业场 景,在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取得较为显著的进展。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 7.49亿元,同比增长 118.27%,占公司主营 业收入已达到 8.25%,并与沙特阿美、印尼国家石油Pertamina、马来西亚国家石油 Petronas等国际顶尖客户在控制系统、工业软件 、机器人、工控网络安全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 海外投资方面,公司围绕工业 AI及机器人战略转型需求,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战略生态布局,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 领先企业的投资机会,重点投资支持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业务板块及投资项目,并持续完善海内外控股及参股子公司的投后管理与运 营机制。 5、公司 2024年在费用率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展望公司后续对于高发展质量的战略目标? 答:2024年,公司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组织及流程,建设数智中控,如期推进营销、研发、供应链、工程服务、运 营、财经、人力等 56个数字化项目立项与落地,全年增效 300余人年,实现主业务流程 100%全覆盖。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 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管理费用率为 4.51%,同比下降 0.7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 8.69%,同比下降 0.46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持续 提升。 2025年,公司将坚定贯彻工业 AI 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产品型、平台型、工业 AI公司”的全面战略转型目标,以工业自动化 技术为根基,依托深厚的工业数据积淀,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工业全价值链智能生态系统,融合人工智能 大模型的多模态、强推理等能力,打造“1+2+N”工业 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技术架构,通过搭建核心大模型双架构,形成覆盖“装 置 -工厂 -行业”的流程工业多智能体系统(MAS,Multi-AgentSystem),打造更有智慧的“工业 AI大脑”,全面形成“AI+安全、A I+质量、AI+低碳、AI+效益”的核心解决方案,为全球工业的“智变”贡献中国智慧。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 、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5/202505091050000787137194.pdf ─────────┬──────────────────────────────────────────────── 2025-04-30 07:50│国金证券:给予中控技术买入评级 ─────────┴────────────────────────────────────────────────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孟灿近期对中控技术进行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Q1业绩小幅承压,毛利率">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该 股最近90天内共有2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9家,增持评级3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0.35。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 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3000010309.shtml ─────────┬──────────────────────────────────────────────── 2025-04-30 02:35│图解中控技术一季报:第一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减17.42% ─────────┴──────────────────────────────────────────────── 中控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收16.07亿元,同比下降7.55%;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17.42%;扣非净利润7720.85万元,同比 下降34.88%。公司毛利率30.36%,负债率41.64%,投资收益3227.66万元,财务费用为负。 https://stock.stockstar.com/RB2025043000001607.shtml ─────────┬──────────────────────────────────────────────── 2025-04-23 20:00│中控技术(688777)2025年4月2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如何理解 AI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影响,中控技术如何适应这一技术与产业变革? 答:中控技术高度重视 AI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变革性影响,AI大模型的出现,极大拓展了人类对智能化未来的想象边界,加速 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与具象化落地。而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控技术亦布局工业 AI新产品及新技术的 研发及应用。 2024 年 6 月,中控技术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用户只需接入各类 运行、设备、质量等数据,即可实现工厂运行评价、健康评估、瓶颈分析、操作优化乃至工厂 Redesign等工作,并从 TPT中得到最 优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将 TPT与 DeepSeek进行深度融合,推出流程工业首个“时序智能+认知智能”双引擎架构的面向流程工业生 产过程场景的 TPT大模型升级版,如同给工厂装上了“感知神经系统”和“决策大脑”,推动流程工业进入“数据驱动决策、智能重 构价值”的新发展阶段。 2、中控技术在机器人这一新业务领域的进展如何? 答:2024年,中控技术正式建立了机器人产品业务体系,年内实现收入 5,601.09万元,新签订单 1.67亿元。公司的机器人业务 主要聚焦在流程工业细分应用领域,围绕面向生产安全的巡检与操作、智慧供应链物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危险作业等场景的应 用三大场景展开。2024年,中控技术作为第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先后发布了首款全域自研人形机器人整机 “领航者 1号”和“领航者 2 号 NAVIAI”。未来,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全面接入 DeepSeek的多模态模型 Janus Pro,助力机器人 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在应用场景方面,公司将在某大型石化企业实验室的高风险作业场景中,实现 AI驱动的具身智能 仿生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截至目前,公司已发布以“AI+平台+安全巡检”、供应链物流、协作机器人装备为核心的 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通过整合 “AI+机器人”技术,运用包括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产品,使其应用于巡检与操作、供应链物流、装备协作及 AI视觉等 作业环境及场景中。 商业化进展方面,公司已中标沙特阿美、三菱化学、镇海炼化等机器人项目,实现多类型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首台套应用;并 与沙特阿美、日本三菱、泰国石油 PTT等国际客户开展面向场景应用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公司还与云深处、华谊信息、杭电化等 企业建立了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 3、机器人业务方面,中控技术有何竞争优势? 答:在工业机器人赛道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公司将自研技术“AI +工厂操作系统+ Agents/APPs”与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 攻克复杂环境感知与高精度决策能力这一行业共性难题。公司以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手段为核心,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高 效融合与智能分析,构建出更加精准的环境模型与任务理解;同时,公司依托流程工业场景实践,已推出四足机器人、轮式机器人以 及“飞索机器人+OGI 气体成像+ +无线防爆传感器阵列”协同方案等创新产品,在镇海炼化等标杆项目中实现安全预警、智能巡检等 高价值应用,目前正在与沙特阿美共同推进“空地一体”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联合协同巡检联合开发项目。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围绕机器人这一未来工厂的重要 AI 载体,针对流程工业领域的特殊性,围绕智能 AI赋能传感器和执行机 构,强化机器人的多模态感知能力,更加精准获取生产过程信息以及巡检信息,结合现场设备数字机理模型,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精 确和可靠实现现场生产状态的预测,达到安全增效,全面提升客户的数字化水平的目标。 4、公司全球化布局进展如何?未来有何海外投资计划? 答:公司正持续通过产品技术输出、海外并购等方式,加速全球化进程。同时,公司基于“技术-生态”双轮驱动的战略纵深, 通过新加坡国际运营中心及遍布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等区域的全球服务网络,将中国方案注入国际工业场 景,在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取得较为显著的进展。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 7.49亿元,同比增长 118.27%,占公司主营 业收入已达到 8.25%,并与沙特阿美、印尼国家石油Pertamina、马来西亚国家石油 Petronas等国际顶尖客户在控制系统、工业软件 、机器人、工控网络安全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 海外投资方面,公司围绕工业 AI及机器人战略转型需求,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战略生态布局,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 领先企业的投资机会,重点投资支持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业务板块及投资项目,并持续完善海内外控股及参股子公司的投后管理与运 营机制。 5、公司 2024年在费用率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展望公司后续对于高发展质量的战略目标? 答:2024年,公司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组织及流程,建设数智中控,如期推进营销、研发、供应链、工程服务、运 营、财经、人力等 56个数字化项目立项与落地,全年增效 300余人年,实现主业务流程 100%全覆盖。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 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管理费用率为 4.51%,同比下降 0.7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 8.69%,同比下降 0.46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持续 提升。 2025年,公司将坚定贯彻工业 AI 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产品型、平台型、工业 AI公司”的全面战略转型目标,以工业自动化 技术为根基,依托深厚的工业数据积淀,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工业全价值链智能生态系统,融合人工智能 大模型的多模态、强推理等能力,打造“1+2+N”工业 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技术架构,通过搭建核心大模型双架构,形成覆盖“装 置 -工厂 -行业”的流程工业多智能体系统(MAS,Multi-AgentSystem),打造更有智慧的“工业 AI大脑”,全面形成“AI+安全、A I+质量、AI+低碳、AI+效益”的核心解决方案,为全球工业的“智变”贡献中国智慧。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 、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5/202505091050000787137194.pdf ─────────┬──────────────────────────────────────────────── 2025-04-21 20:00│中控技术(688777)2025年4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如何理解 AI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影响,中控技术如何适应这一技术与产业变革? 答:中控技术高度重视 AI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变革性影响,AI大模型的出现,极大拓展了人类对智能化未来的想象边界,加速 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与具象化落地。而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控技术亦布局工业 AI新产品及新技术的 研发及应用。 2024 年 6 月,中控技术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用户只需接入各类 运行、设备、质量等数据,即可实现工厂运行评价、健康评估、瓶颈分析、操作优化乃至工厂 Redesign等工作,并从 TPT中得到最 优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将 TPT与 DeepSeek进行深度融合,推出流程工业首个“时序智能+认知智能”双引擎架构的面向流程工业生 产过程场景的 TPT大模型升级版,如同给工厂装上了“感知神经系统”和“决策大脑”,推动流程工业进入“数据驱动决策、智能重 构价值”的新发展阶段。 2、中控技术在机器人这一新业务领域的进展如何? 答:2024年,中控技术正式建立了机器人产品业务体系,年内实现收入 5,601.09万元,新签订单 1.67亿元。公司的机器人业务 主要聚焦在流程工业细分应用领域,围绕面向生产安全的巡检与操作、智慧供应链物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危险作业等场景的应 用三大场景展开。2024年,中控技术作为第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先后发布了首款全域自研人形机器人整机 “领航者 1号”和“领航者 2 号 NAVIAI”。未来,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全面接入 DeepSeek的多模态模型 Janus Pro,助力机器人 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在应用场景方面,公司将在某大型石化企业实验室的高风险作业场景中,实现 AI驱动的具身智能 仿生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截至目前,公司已发布以“AI+平台+安全巡检”、供应链物流、协作机器人装备为核心的 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通过整合 “AI+机器人”技术,运用包括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产品,使其应用于巡检与操作、供应链物流、装备协作及 AI视觉等 作业环境及场景中。 商业化进展方面,公司已中标沙特阿美、三菱化学、镇海炼化等机器人项目,实现多类型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首台套应用;并 与沙特阿美、日本三菱、泰国石油 PTT等国际客户开展面向场景应用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公司还与云深处、华谊信息、杭电化等 企业建立了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 3、机器人业务方面,中控技术有何竞争优势? 答:在工业机器人赛道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公司将自研技术“AI +工厂操作系统+ Agents/APPs”与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 攻克复杂环境感知与高精度决策能力这一行业共性难题。公司以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手段为核心,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高 效融合与智能分析,构建出更加精准的环境模型与任务理解;同时,公司依托流程工业场景实践,已推出四足机器人、轮式机器人以 及“飞索机器人+OGI 气体成像+ +无线防爆传感器阵列”协同方案等创新产品,在镇海炼化等标杆项目中实现安全预警、智能巡检等 高价值应用,目前正在与沙特阿美共同推进“空地一体”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联合协同巡检联合开发项目。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围绕机器人这一未来工厂的重要 AI 载体,针对流程工业领域的特殊性,围绕智能 AI赋能传感器和执行机 构,强化机器人的多模态感知能力,更加精准获取生产过程信息以及巡检信息,结合现场设备数字机理模型,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精 确和可靠实现现场生产状态的预测,达到安全增效,全面提升客户的数字化水平的目标。 4、公司全球化布局进展如何?未来有何海外投资计划? 答:公司正持续通过产品技术输出、海外并购等方式,加速全球化进程。同时,公司基于“技术-生态”双轮驱动的战略纵深, 通过新加坡国际运营中心及遍布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等区域的全球服务网络,将中国方案注入国际工业场 景,在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取得较为显著的进展。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 7.49亿元,同比增长 118.27%,占公司主营 业收入已达到 8.25%,并与沙特阿美、印尼国家石油Pertamina、马来西亚国家石油 Petronas等国际顶尖客户在控制系统、工业软件 、机器人、工控网络安全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 海外投资方面,公司围绕工业 AI及机器人战略转型需求,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战略生态布局,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 领先企业的投资机会,重点投资支持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业务板块及投资项目,并持续完善海内外控股及参股子公司的投后管理与运 营机制。 5、公司 2024年在费用率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展望公司后续对于高发展质量的战略目标? 答:2024年,公司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组织及流程,建设数智中控,如期推进营销、研发、供应链、工程服务、运 营、财经、人力等 56个数字化项目立项与落地,全年增效 300余人年,实现主业务流程 100%全覆盖。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 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管理费用率为 4.51%,同比下降 0.7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 8.69%,同比下降 0.46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持续 提升。 2025年,公司将坚定贯彻工业 AI 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产品型、平台型、工业 AI公司”的全面战略转型目标,以工业自动化 技术为根基,依托深厚的工业数据积淀,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工业全价值链智能生态系统,融合人工智能 大模型的多模态、强推理等能力,打造“1+2+N”工业 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技术架构,通过搭建核心大模型双架构,形成覆盖“装 置 -工厂 -行业”的流程工业多智能体系统(MAS,Multi-AgentSystem),打造更有智慧的“工业 AI大脑”,全面形成“AI+安全、A I+质量、AI+低碳、AI+效益”的核心解决方案,为全球工业的“智变”贡献中国智慧。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 、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5/202505091050000787137194.pdf ─────────┬──────────────────────────────────────────────── 2025-04-17 20:00│中控技术(688777)2025年4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如何理解 AI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影响,中控技术如何适应这一技术与产业变革? 答:中控技术高度重视 AI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变革性影响,AI大模型的出现,极大拓展了人类对智能化未来的想象边界,加速 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与具象化落地。而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控技术亦布局工业 AI新产品及新技术的 研发及应用。 2024 年 6 月,中控技术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用户只需接入各类 运行、设备、质量等数据,即可实现工厂运行评价、健康评估、瓶颈分析、操作优化乃至工厂 Redesign等工作,并从 TPT中得到最 优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将 TPT与 DeepSeek进行深度融合,推出流程工业首个“时序智能+认知智能”双引擎架构的面向流程工业生 产过程场景的 TPT大模型升级版,如同给工厂装上了“感知神经系统”和“决策大脑”,推动流程工业进入“数据驱动决策、智能重 构价值”的新发展阶段。 2、中控技术在机器人这一新业务领域的进展如何? 答:2024年,中控技术正式建立了机器人产品业务体系,年内实现收入 5,601.09万元,新签订单 1.67亿元。公司的机器人业务 主要聚焦在流程工业细分应用领域,围绕面向生产安全的巡检与操作、智慧供应链物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危险作业等场景的应 用三大场景展开。2024年,中控技术作为第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先后发布了首款全域自研人形机器人整机 “领航者 1号”和“领航者 2 号 NAVIAI”。未来,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全面接入 DeepSeek的多模态模型 Janus Pro,助力机器人 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在应用场景方面,公司将在某大型石化企业实验室的高风险作业场景中,实现 AI驱动的具身智能 仿生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截至目前,公司已发布以“AI+平台+安全巡检”、供应链物流、协作机器人装备为核心的 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通过整合 “AI+机器人”技术,运用包括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产品,使其应用于巡检与操作、供应链物流、装备协作及 AI视觉等 作业环境及场景中。 商业化进展方面,公司已中标沙特阿美、三菱化学、镇海炼化等机器人项目,实现多类型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中的首台套应用;并 与沙特阿美、日本三菱、泰国石油 PTT等国际客户开展面向场景应用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公司还与云深处、华谊信息、杭电化等 企业建立了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关系。 3、机器人业务方面,中控技术有何竞争优势? 答:在工业机器人赛道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当下,公司将自研技术“AI +工厂操作系统+ Agents/APPs”与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 攻克复杂环境感知与高精度决策能力这一行业共性难题。公司以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手段为核心,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高 效融合与智能分析,构建出更加精准的环境模型与任务理解;同时,公司依托流程工业场景实践,已推出四足机器人、轮式机器人以 及“飞索机器人+OGI 气体成像+ +无线防爆传感器阵列”协同方案等创新产品,在镇海炼化等标杆项目中实现安全预警、智能巡检等 高价值应用,目前正在与沙特阿美共同推进“空地一体”机器人(无人机+机器狗)联合协同巡检联合开发项目。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围绕机器人这一未来工厂的重要 AI 载体,针对流程工业领域的特殊性,围绕智能 AI赋能传感器和执行机 构,强化机器人的多模态感知能力,更加精准获取生产过程信息以及巡检信息,结合现场设备数字机理模型,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精 确和可靠实现现场生产状态的预测,达到安全增效,全面提升客户的数字化水平的目标。 4、公司全球化布局进展如何?未来有何海外投资计划? 答:公司正持续通过产品技术输出、海外并购等方式,加速全球化进程。同时,公司基于“技术-生态”双轮驱动的战略纵深, 通过新加坡国际运营中心及遍布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非洲、欧洲、美洲等区域的全球服务网络,将中国方案注入国际工业场 景,在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已取得较为显著的进展。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 7.49亿元,同比增长 118.27%,占公司主营 业收入已达到 8.25%,并与沙特阿美、印尼国家石油Pertamina、马来西亚国家石油 Petronas等国际顶尖客户在控制系统、工业软件 、机器人、工控网络安全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 海外投资方面,公司围绕工业 AI及机器人战略转型需求,通过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战略生态布局,公司将持续关注国际 领先企业的投资机会,重点投资支持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业务板块及投资项目,并持续完善海内外控股及参股子公司的投后管理与运 营机制。 5、公司 2024年在费用率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展望公司后续对于高发展质量的战略目标? 答:2024年,公司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组织及流程,建设数智中控,如期推进营销、研发、供应链、工程服务、运 营、财经、人力等 56个数字化项目立项与落地,全年增效 300余人年,实现主业务流程 100%全覆盖。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深化, 管理效率不断提升,管理费用率为 4.51%,同比下降 0.7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为 8.69%,同比下降 0.46个百分点,发展质量持续 提升。 2025年,公司将坚定贯彻工业 AI 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产品型、平台型、工业 AI公司”的全面战略转型目标,以工业自动化 技术为根基,依托深厚的工业数据积淀,加速人工智能技术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构建工业全价值链智能生态系统,融合人工智能 大模型的多模态、强推理等能力,打造“1+2+N”工业 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技术架构,通过搭建核心大模型双架构,形成覆盖“装 置 -工厂 -行业”的流程工业多智能体系统(MAS,Multi-AgentSystem),打造更有智慧的“工业 AI大脑”,全面形成“AI+安全、A I+质量、AI+低碳、AI+效益”的核心解决方案,为全球工业的“智变”贡献中国智慧。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 、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同时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 https://sns.sseinfo.com/resources/images/upload/202505/202505091050000787137194.pdf ─────────┬──────────────────────────────────────────────── 2025-04-16 20:00│中控技术(688777)2025年4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1、如何理解 AI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影响,中控技术如何适应这一技术与产业变革? 答:中控技术高度重视 AI大模型技术对行业的变革性影响,AI大模型的出现,极大拓展了人类对智能化未来的想象边界,加速 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与具象化落地。而对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控技术亦布局工业 AI新产品及新技术的 研发及应用。 2024 年 6 月,中控技术发布了自主研发的时间序列大模型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用户只需接入各类 运行、设备、质量等数据,即可实现工厂运行评价、健康评估、瓶颈分析、操作优化乃至工厂 Redesign等工作,并从 TPT中得到最 优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将 TPT与 DeepSeek进行深度融合,推出流程工业首个“时序智能+认知智能”双引擎架构的面向流程工业生 产过程场景的 TPT大模型升级版,如同给工厂装上了“感知神经系统”和“决策大脑”,推动流程工业进入“数据驱动决策、智能重 构价值”的新发展阶段。 2、中控技术在机器人这一新业务领域的进展如何? 答:2024年,中控技术正式建立了机器人产品业务体系,年内实现收入 5,601.09万元,新签订单 1.67亿元。公司的机器人业务 主要聚焦在流程工业细分应用领域,围绕面向生产安全的巡检与操作、智慧供应链物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危险作业等场景的应 用三大场景展开。2024年,中控技术作为第一大股东投资入股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先后发布了首款全域自研人形机器人整机 “领航者 1号”和“领航者 2 号 NAVIAI”。未来,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将全面接入 DeepSeek的多模态模型 Janus Pro,助力机器人 实现自然的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在应用场景方面,公司将在某大型石化企业实验室的高风险作业场景中,实现 AI驱动的具身智能 仿生机器人的落地应用。 截至目前,公司已发布以“AI+平台+安全巡检”、供应链物流、协作机器人装备为核心的 Plantbot机器人解决方案,通过整合 “AI+机器人”技术,运用包括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产品,使其应用于巡检与操作、供应链物流、装备协作及 AI视觉等 作业环境及场景中。 商业化进展方面,公司已中标沙特阿美、三菱化学、镇海炼化等机器人项目,实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