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000040 *ST旭蓝 更新日期:2025-04-1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ST板块、光伏、节能环保、风电、粤港澳、PPP概念、区块链、BIPV概念、储能、绿色电力
、粮食概念、TOPCon
风格:破净资产、低价股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03-07│ST板块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3-07更名为*ST旭蓝
──────┬──────┬────────────────────────────
2024-07-24│风电 │关联度:☆☆☆
──────┴──────┴────────────────────────────
公司在湖南怀化取得207WM风电项目指标
──────┬──────┬────────────────────────────
2022-09-02│BIPV概念 │关联度:☆☆
──────┴──────┴────────────────────────────
短期内,公司房地产业务与太阳能光伏电站业务将各自独立发展,建立各业务的竞争优势。
在现有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公司将积极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
2022-08-26│节能环保 │关联度:☆☆☆
──────┴──────┴────────────────────────────
公司为客户提供智慧能源运营服务、生态环境治理等一揽子绿色发展解决方案。
──────┬──────┬────────────────────────────
2022-08-24│粮食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东旭大别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茶园综合体”(实际为茶油园综合体
)项目是我公司 2017 年在安徽金寨投资的茶油扶贫项目,产业园总面积298 亩,总建筑面积 2
1 万平方米。一期项目生产区主要以油茶初加工为主。二期要以油茶籽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为
主。该项目经营主要是生产制造销售茶油及相关衍生品。
──────┬──────┬────────────────────────────
2022-07-28│TOPCon电池 │关联度:☆☆☆☆
──────┴──────┴────────────────────────────
公司光伏组件主要由东旭蓝天全资子公司——安徽东旭康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报告中
称“东旭康图”) 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最新产品TopCon 210/660W、N 型 TopCon182/600W、
PERC 210/640W 、PERC 182/550W 已上产线。
──────┬──────┬────────────────────────────
2022-01-07│储能 │关联度:☆☆
──────┴──────┴────────────────────────────
公司旗下拥有全资子公司东旭储能(北京)科技、玉门市东旭储能科技,东旭储能主营储能
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
──────┬──────┬────────────────────────────
2021-11-02│区块链 │关联度:☆☆☆
──────┴──────┴────────────────────────────
公司与北京融链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协议,以1500万元对融链科技增资并取得其20%股权。融
链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能源区块链技术服务商,具备硬件系统设计开发能力、解决方案集成和交付
能力,其产品和服务已获得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节能公司等企业的认可,并与华
北电力大学、武汉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
2021-10-22│绿色电力 │关联度:☆☆☆☆☆
──────┴──────┴────────────────────────────
公司拥有光伏组件生产、电站开发、施工建设、智能运维、技术研发等完整光伏发电体系
──────┬──────┬────────────────────────────
2021-10-18│光伏 │关联度:☆☆☆☆☆
──────┴──────┴────────────────────────────
公司拥有光伏组件生产、电站开发、施工建设、智能运维、技术研发等完整光伏发电体系
──────┬──────┬────────────────────────────
2020-08-28│PPP概念 │关联度:☆
──────┴──────┴────────────────────────────
东旭蓝天2017年5月2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向上海星景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卢
召义、倪佳欢、陈祥福、陈栋、杨育、金永明、天津星景一家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天津
动力源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9名转让方收购星景生态建设投资(苏州)有限公司(简称“
星景生态”)100%股权,收购对价为人民币3.4亿元。星景生态以园林产业为核心,主要经营市
政园林及地产园林的绿化和景观施工等服务项目。管理层股东承诺标的公司2017年、2018年、20
19年年度所签订的与生态环境及环保、水利水务等与受让方环保主营业务相关的PPP 项目合同及
有进度款的非PPP 项目合同金额分别不低于60亿元人民币、70亿人民币、80亿元人民币。
──────┬──────┬────────────────────────────
2019-10-14│粤港澳 │关联度:☆☆☆☆
──────┴──────┴────────────────────────────
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公司主营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通过收购东旭新能源,进
军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形成房地产和新能源双轮驱动格局。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领
先的绿色能源综合服务提供商。粤港澳大湾区为加强深港合作,深圳拟将蛇口区块、宝安中心区
、大铲湾港区等纳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使前海面积由15平方公里扩至77平方公里,该
提议目前已上报决策层,消息利好广东股。
──────┬──────┬────────────────────────────
2025-01-25│业绩预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000万元至-30000万元,与上年
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184.21%至-70.53%。
──────┬──────┬────────────────────────────
2024-07-08│东旭系 │关联度:☆☆☆☆☆
──────┴──────┴────────────────────────────
李兆廷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
2022-01-10│固废处理 │关联度:☆
──────┴──────┴────────────────────────────
公司签有多个固废处理项目
──────┬──────┬────────────────────────────
2022-01-07│装饰园林 │关联度:☆☆
──────┴──────┴────────────────────────────
公司3.4亿收购星景生态(以园林产业为核心)
──────┬──────┬────────────────────────────
2020-09-28│华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和华为公司在光伏逆变器方面有合作关系。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3-31│低价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3-31,收盘价为:0.49元
──────┬──────┬────────────────────────────
2025-03-31│破净资产 │关联度:☆☆☆☆☆
──────┴──────┴────────────────────────────
截止2025-03-31公司收盘价相对于每股净资产跌幅:-93.36%
【3.事件驱动】
──────┬───────────────────────────────────
2023-06-28│降本增效技术优势凸显,TOPCon红利释放正当时
──────┴───────────────────────────────────
集邦咨询报告显示,2023年随着N型技术降本增效的持续推进,光伏产业链迎来了新的扩张
周期,N型技术优势凸显,成为新、旧玩家争相布局的方向,N型产能快速渗透,开启N型高效时
代。其中,TOPCon凭借较高的性价比、提效路径清晰等优势,率先大规模量产,进入推广红利期
。2023年电池片总产能将达到约1047GW,同比增长46.51%,新增产能主要以N型为主,到2023年
年底,N型电池产能可达550GW,占比52.5%,其中,TOPCon短期内因经济性优势明显,大规模产
能率先落地。
──────┬───────────────────────────────────
2023-05-25│TOPCon成头部企业首选技术路线
──────┴───────────────────────────────────
在晶科能源23日召开的“2023N型技术高价值市场分析研讨会”上,中信建投电新团队任佳
玮表示,目前市场PERC电池平均量产转化效率约23.5%,已逼近效率极限,光伏电池主流技术将
逐步由P型转为N型。而N型电池效率提升潜力大、投资成本不断降低,本轮光伏技术变革将由P型
电池转向N型电池。TOPCon电池当前量产效率已达25%以上,在N型电池中量产性价比最高,头部
企业均选择以TOPCon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
──────┬───────────────────────────────────
2023-02-20│绿色电力正成为能源投资新领地,相关产业迎来发展新时代
──────┴───────────────────────────────────
国家发改委16日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
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
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水电、核电建设。
──────┬───────────────────────────────────
2023-01-06│我国首个移动式大容量高压级联电池储能电站投运
──────┴───────────────────────────────────
我国首个移动式大容量高压级联电池储能电站(10kV/6MW)在河北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电站
为我国首个结合大容量高压级联技术路线和可移动设计的电池储能电站,由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
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储能电站的成功投运,标志着大容量电池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解决了大容量电池储能电站受限于固定应用场景而导致功能利用率低等问题。
──────┬───────────────────────────────────
2022-05-04│国家能源局:首批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项目近九成开建
──────┴───────────────────────────────────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我国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提速。包
括华能内蒙古上都第三风电场等一批新能源工程近日开工。截至目前,一亿千瓦的装机规模已开
工近九成,各项工程进展顺利。
──────┬───────────────────────────────────
2022-02-21│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
──────┴───────────────────────────────────
国家发改委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出,组织实施光伏产业创
新发展专项行动,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
光伏,推进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海上风电发展,带动太阳能电池、风电装备产业链
投资。推进供电煤耗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上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在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实施
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完成供热机组改造;对纳入规划的跨省区输电线路和具备条件的支撑
性保障电源,要加快核准开工、建设投产,带动装备制造业投资。
──────┬───────────────────────────────────
2019-02-19│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关注大湾区概念股
──────┴───────────────────────────────────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近期至202
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纲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范围,主要列出大湾区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定出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内地9市的分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粤港澳大湾区
建设将进一步加速,大湾区内的交运物流、地产、金融等行业受益明显。可关注世荣兆业、珠海
港、东方嘉盛等。
──────┬───────────────────────────────────
2018-03-06│粤港澳大湾区方案预计很快出台
──────┴───────────────────────────────────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2018年3月6日广东团全体会议上表示,按照政府工作报
告的部署,预计很快要出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规划方案,广东与香港、澳门一直在配合党
中央、国务院制定建设规划。按照建设规划,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将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
重中之重。
──────┬───────────────────────────────────
2017-06-20│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6月20日举行
──────┴───────────────────────────────────
2017年6月20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在香港召开,这是首个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主题的高
峰论坛。本月底,国家领导人将出席香港回归20周年庆典,并主持新一届特区政府班子的就职仪
式,前后为期3天。9月,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将上报中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电力,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所属行业为电力生产行业中│
│ │的风力发电以及太阳能发电。 │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 │
│ │新能源业务。公司拥有光伏组件生产、电站开发、施工建设、智能运维、技│
│ │术研发等完整光伏发电体系,自持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约1GW。公司已搭 │
│ │建起光伏电站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实现了光伏电站大数据采集、智能化故障│
│ │诊断、运维管理全周期的智慧能源管理,自运维及代运维项目约2GW。 │
│ │生态环保业务。公司立足生态综合治理、水环境修复及运营、土壤修复等领│
│ │域,为地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的规划、设计、投资、│
│ │建设、运营、管理等全周期解决方案。 │
├──────┼─────────────────────────────────┤
│经营模式 │公司光伏电站经营模式为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和光伏电站EPC业务,光伏 │
│ │电站投资运营业务具体为光伏电站建设完成及并网发电后,公司可以对外转│
│ │让电站或自持运营发电取得电费收入。公司生态环保业务模式主要以EPC模 │
│ │式为主,项目运作包含设计——采购——施工——交付的全过程总承包。 │
├──────┼─────────────────────────────────┤
│核心竞争力 │(一)商业模式优势 │
│ │公司秉承“让天更蓝,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愿景,聚焦绿色产业,巩固推│
│ │进“智慧能源+环保治理”的产业模式,致力于成为领先的环保新能源综合 │
│ │服务商。公司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及市场开拓能力等│
│ │优势,通过打造综合化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智慧能源运营服务、生态环境│
│ │治理等一揽子绿色发展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得以提升。 │
│ │(二)规模化运营优势 │
│ │公司紧抓新能源、生态环保双主业,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动光伏等新能源项│
│ │目开发和建设落地,完善从光伏组件制造、新能源电站开发投资、工程设计│
│ │施工、布局储能到智能运维、后市场服务齐头并进的业务体系。公司依托强│
│ │大的业务体系后盾,通过近年来新能源项目开发的业务积累,在全国百余县│
│ │市建立了电站项目公司,同当地政府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截至报告期末│
│ │,公司并网电站规模约1GW,已建成电站批复电价维持二十年不变,可带来 │
│ │持续稳定的业绩保障,是公司重要的压舱石资产。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 │光伏电站远程集控智能运维平台已投运,经过不断优化升级,该系统已实现│
│ │了光伏电站大数据采集、智能化故障诊断、运维管理全周期的智慧能源管理│
│ │,为电站的安全平稳运营提供重要保障,通过规模化电站运维,摊薄运维成│
│ │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
│ │(三)产业整合优势 │
│ │经过多年产业积累和产业链整合,公司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布局,并成功拓宽│
│ │了绿色产业链,全面布局生态环保行业,涉足生态修复、流域治理、水处理│
│ │等业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整合经验,也为公司未来开拓新的增长动能│
│ │提供了有力保障。 │
│ │(四)人才使用效能优势 │
│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公司内部进行竞聘│
│ │选拔,在公司外部则建立行业人才地图,加强人才储备,注重培养和引进多│
│ │元化、复合型的人才,建立人才梯队,进一步增强公司团队综合能力,优化│
│ │队伍结构,人才使用效能不断提升。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及业务发展情况,调整及收缩部分业务范围,全│
│ │年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其中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持 │
│ │续保持稳定,满发稳供。 │
├──────┼─────────────────────────────────┤
│竞争对手 │太阳能、东方日升、京运通 │
├──────┼─────────────────────────────────┤
│品牌/专利/经│目前公司已获得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
│营权 │、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专业乙级、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等多项资质│
│ │证书,及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多项认证,并申报取得了多项│
│ │国家专利。 │
│ │作为传统生态治理业务的补充,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公司大力发│
│ │展生态农业,依托现有光伏基地,采用“农光互补”模式,试点“茶园综合│
│ │体”项目,建成以大别山油茶产业化为基础,从育种、育苗、栽培到油茶压│
│ │榨全流程农产品产业,努力打造中国茶油知名品牌。 │
├──────┼─────────────────────────────────┤
│投资逻辑 │公司目前自持光伏电站并网装机容量约1GW,自运维及代运维项目约2GW。公│
│ │司凭借自身商业模式、强大的资源整合及市场开拓能力、良好的工程品质及│
│ │商业信誉、丰富的运营经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得│
│ │到了业内的高度认可。 │
│ │报告期内,公司连续第七年上榜“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接连荣获《21 │
│ │世纪经济报道》“2023年度碳中和先锋企业”、《中国能源报》“2023碳中│
│ │和绿色影响力领跑品牌”、《每日经济新闻》“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
│ │《经济观察报》“核心竞争力ESG企业之星”、《华夏时报》“2023年度ESG│
│ │优秀企业”、金融界“杰出社会责任奖”等多个重要奖项,并再度上榜“20│
│ │23中国能源企业(集团)500强”,综合实力再获认可。 │
├──────┼─────────────────────────────────┤
│消费群体 │终端消费者 │
├──────┼─────────────────────────────────┤
│消费市场 │西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
│ │区、境外 │
├──────┼─────────────────────────────────┤
│收购生态建设│东旭蓝天2017年5月2日公告,公司拟以3.4亿元收购星景生态建设投资(苏州│
│公司 │)有限公司(简称“星景生态”)100%股权。星景生态以园林产业为核心, │
│ │主要经营市政园林及地产园林的绿化和景观施工等服务项目。其拥有城市园│
│ │林绿化企业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及城市及道路照明│
│ │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近三年涉及的研发项目13项,包括海绵城市建设技│
│ │术、困难立地生态恢复技术、生态园林节水技术、景观水体净化技术等,并│
│ │与北京建筑大学开展了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及技术应用等方向的合作研究│
│ │。承诺方承诺,星景生态2017年~2019年年度所签订的与生态环境及环保、 │
│ │水利水务等与受让方环保主营业务相关的PPP项目合同及有进度款的非PPP项│
│ │目合同金额分别不低于60亿元、70亿、80亿元。 │
├──────┼─────────────────────────────────┤
│参股能源区块│东旭蓝天2018年6月27日公告,公司以1500万元对北京融链科技有限公司( │
│链公司 │简称“融链科技”)增资并取得其20%股权。融链科技是国内领先的能源区 │
│ │块链技术服务商,已成功开发搭建多项能源区块链主链及侧链平台。其产品│
│ │和服务已获得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公司、中国节能公司等企业的认可。│
│ │本次交易使公司通过布局能源区块链技术推动构建更加高效、智能的能源管│
│ │控体系;实现多能源系统协同运行,开拓更广阔的业绩增长空间;积极拓宽│
│ │能源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
├──────┼─────────────────────────────────┤
│行业竞争格局│在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引领下,清│
│ │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产业的行业进入者持续增加,抢占优势资源,市场竞│
│ │争激烈。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将逐步形│
│ │成一批资本实力雄厚、核心竞争力较强、具备区域整合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
│ │。 │
│ │根据我国“双碳”目标,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预计将达到25% │
│ │,到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预计将达到80%,成为能源供给的主力 │
│ │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关键举│
│ │措,未来可再生能源将加快占据发电装机增量主体地位,并逐步完成存量替│
│ │代,夯实我国绿色低碳能源供应基础。 │
├──────┼─────────────────────────────────┤
│行业发展趋势│(1)我国太阳能资源总量丰富,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将持续高位运行 │
│ │我国是世界上太阳能总辐射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 │
│ │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200小时。我国太阳能总辐射资源地区性差异较大,呈 │
│ │现西部地区大于中东部地区,高原、少雨干燥地区大,平原、多雨高湿地区│
│ │小的特点。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
│ │模为6.09亿千瓦、风力发电累计装机规模为4.4亿千瓦,很快将突破《2030 │
│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的2030年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规模达12亿千瓦│
│ │的目标。得益于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之一,新增装机容量也有望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 │。 │
│ │(2)光伏发电行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
│ │近年来,在产业规模快速扩大的带动下,我国光伏发电技术取得快速发展,│
│ │光伏电池组件等关键部件产业化量产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基本实现国产│
│ │化,同时光伏发电系统成套技术不断优化完善,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 │
│ │(3)光伏发电企业装机成本不断下降 │
│ │光伏发电系统由光伏方阵、控制器、蓄电池组、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其中光│
│ │伏方阵的核心部件是晶硅电池串联而成的光伏组件,其技术发展水平直接决│
│ │定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转换效率及发电效能。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趋│
│ │势下,得益于积极的产业政策与旺盛的市场需求,国内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
│ │光伏组件环节的投资和技术革新,推动生产成本持续下降。目前,我国光伏│
│ │行业的产业化规模与电池技术研发水平均已位居世界前列,已成为具有国际│
│ │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
│ │(4)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 │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光伏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越│
│ │来越广阔。光伏企业正致力于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 │,以实现绿色生产。此外,光伏企业还在积极探索与储能、智能电网等领域│
│ │的融合,以提高光伏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光伏行业作为清洁能源领域│
│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
├──────┼─────────────────────────────────┤
│行业政策法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紧跟国家“碳中和”及“乡村振兴”的战略步调,围绕“让天更蓝,│
│ │让生活更美好”愿景,持续推进“智慧能源+环保治理”产业模式,秉持“ │
│ │风光协同、环农共进”开发思路,深耕细作,加强技术研发,打通上下游产│
│ │业链,提升一体化、一站式的零碳解决方案能力;重点提升战略把控能力,│
│ │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公司规模、效益可持续发展。坚持自主开发、合作开发│
│ │与并购相结合的经营方针,加强在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领域的布局,同时│
│ │不断加快环保、新农业等协同业务发展步伐,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
│ │环保综合服务商。 │
├──────┼─────────────────────────────────┤
│公司日常经营│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及业务发展情况,调整及收缩部分业务范围,│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其中新能源发电业务收入 │
│ │持续保持稳定,满发稳供。2023年全年累计电费收入约7.3亿元,截至2023 │
│ │年末应收新能源发电补贴款15.11亿元,年度内已收到新能源补贴3.56亿元 │
│ │。生态环保业务等资金驱动型业务较去年有所收缩。 │
│ │尽管收入有所下降,但受益于落实债务化解协议减少利息支出等因素,本报│
│ │告期公司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有所好转,亏损幅度进一步缩小,全年实现归│
│ │母净利润-1.76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2│
│ │38.08亿元,归母净资产为111亿元。 │
│ │(一)坚定新能源主业,挖潜提质 │
│ │电站资产“压舱石”的战略定位不断夯实,公司运维业务技术、生产经营与│
│ │营销管理在业内有一定口碑,随着生产标准化体系逐步落地,发电量实现小│
│ │幅增长。报告期末,公司自持光伏电站57座,覆盖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并│
│ │网装机量约1GW,全年累计发电量11.64亿千万时,上网电量11.55亿千万时 │
│ │,发电厂利用小时数1241.63小时,分别较2022年增长1.2%、1.2%、1.4%。 │
│ │报告期新能源业务实现毛利33326.82万元,毛利率29.76%,较上年同期增加│
│ │8.45个百分点。 │
│ │(二)新能源主业收入占比再提升 │
│ │报告期内,新能源业务收入(包含光伏发电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75.2│
│ │0%,较上年同期比重65.64%,提升9.56个百分点,新能源业务收益对整体经│
│ │营业绩的贡献持续放大,新能源业务较好的盈利能力和收益质量对于公司稳│
│ │定经营及持续发展形成有力保障。 │
│ │(三)集中资源抓项目拓展 │
│ │公司通过资源集中整合和优化配置,进一步优化项目拓展组织结构,助推项│
│ │目拓展及落地。基于与央国企合作开发的新模式,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等│
│ │项目上实现优势互补,获得现有产业协同业务投资机会,获取项目开发指标│
│ │。在风电项目开发方面,公司在湖南怀化取得207WM风电项目指标,预计通 │
│ │过与央企、国企相关单位共同组建合资公司的方式合作开发,实现互利共赢│
│ │。加码布局新型储能领域,获得张掖市200MW/800MWh、三门峡市200MW/400M│
│ │Wh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备案,积极拓展新型储能产品线。相关项目顺利实施后│
│ │,对增加公司新能源业务收入,提升主营业务持续盈利能力,推动公司新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