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001282 三联锻造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特斯拉、新能源车、减速器、华为汽车、小米汽车
风格:融资融券、送转潜力、两年新股、专精特新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3-11-17│小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已进入小米等知名整车厂商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定点开发项目
──────┬──────┬────────────────────────────
2023-09-19│华为汽车 │关联度:☆☆☆
──────┴──────┴────────────────────────────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向问界m7供货拉杆产品
──────┬──────┬────────────────────────────
2023-08-18│减速器 │关联度:☆☆☆
──────┴──────┴────────────────────────────
公司的差速器齿轮是减速器的重要组成部件
──────┬──────┬────────────────────────────
2023-08-14│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大部分产品如球头拉杆、轮毂轴承等应用于燃油车和新能源两种车型,亦有少量产品专
用于新能源汽车。
──────┬──────┬────────────────────────────
2023-05-24│特斯拉概念 │关联度:☆☆☆
──────┴──────┴────────────────────────────
公司22年年报显示,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奔驰、宝马、奥迪、路虎、大众、特斯拉、比亚迪
、本田、马自达、日产、通用、福特、菲亚特、标致、上汽、上汽荣威、一汽、北汽、广汽、东
风、长城、奇瑞、吉利、江淮、长安、五菱、塞力斯、小鹏、理想和蔚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生产
的多种车型。
──────┬──────┬────────────────────────────
2023-05-24│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22年年报显示,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奔驰、宝马、奥迪、路虎、大众、特斯拉、比亚迪
、本田、马自达、日产、通用、福特、菲亚特、标致、上汽、上汽荣威、一汽、北汽、广汽、东
风、长城、奇瑞、吉利、江淮、长安、五菱、塞力斯、小鹏、理想和蔚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生产
的多种车型。
──────┬──────┬────────────────────────────
2023-05-24│小鹏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22年年报显示,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奔驰、宝马、奥迪、路虎、大众、特斯拉、比亚迪
、本田、马自达、日产、通用、福特、菲亚特、标致、上汽、上汽荣威、一汽、北汽、广汽、东
风、长城、奇瑞、吉利、江淮、长安、五菱、塞力斯、小鹏、理想和蔚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生产
的多种车型。
──────┬──────┬────────────────────────────
2023-05-24│理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22年年报显示,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奔驰、宝马、奥迪、路虎、大众、特斯拉、比亚迪
、本田、马自达、日产、通用、福特、菲亚特、标致、上汽、上汽荣威、一汽、北汽、广汽、东
风、长城、奇瑞、吉利、江淮、长安、五菱、塞力斯、小鹏、理想和蔚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生产
的多种车型。
──────┬──────┬────────────────────────────
2023-05-24│吉利概念 │关联度:☆☆☆
──────┴──────┴────────────────────────────
公司22年年报显示,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奔驰、宝马、奥迪、路虎、大众、特斯拉、比亚迪
、本田、马自达、日产、通用、福特、菲亚特、标致、上汽、上汽荣威、一汽、北汽、广汽、东
风、长城、奇瑞、吉利、江淮、长安、五菱、塞力斯、小鹏、理想和蔚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生产
的多种车型。
──────┬──────┬────────────────────────────
2023-05-24│蔚来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22年年报显示,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奔驰、宝马、奥迪、路虎、大众、特斯拉、比亚迪
、本田、马自达、日产、通用、福特、菲亚特、标致、上汽、上汽荣威、一汽、北汽、广汽、东
风、长城、奇瑞、吉利、江淮、长安、五菱、塞力斯、小鹏、理想和蔚来等国内外知名车企生产
的多种车型。
──────┬──────┬────────────────────────────
2024-10-31│送转潜力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润3.01,公司每股资本公积5.24
──────┬──────┬────────────────────────────
2024-05-24│两年新股 │关联度:☆☆☆
──────┴──────┴────────────────────────────
公司于2023-05-24上市,发行价:27.93元
──────┬──────┬────────────────────────────
2023-05-24│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4-01-03│同比增超140%,华为问界2023年12月交付新车近2.5万辆
──────┴───────────────────────────────────
近日,多家车企发布了2023年12月和2023全年的销量成绩单。其中,2023年12月,AITO问界
系列交付新车24,468辆,同比增长141.23%,环比增长29.96%;2023年1-12月,AITO问界累计交
付94,380辆。平安证券王德安预计华为生态圈车型(主要包括问界、智界以及阿维塔)在2024年
销量有望达到67万台左右,这意味着华为生态圈在2024年的国内零售销量将超过特斯拉,成为高
端新能源市场的重要一极。此外华为在高端新能源车领域存在感渐强将带动整个自主品牌高端新
能源车加速替代传统合资燃油高端车。头部新能源车企主导的行业价格战虽然大概率会延续,预
计平价智能驾驶方案赋能将成车企打破主流价格带汽车价格战的有力抓手。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锻造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对│
│ │零部件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
│ │以及悬挂支撑等系统。公司依托锻造技术优势,积极开发布局锻造零部件在│
│ │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参与知名整车厂新能源汽车平台的锻造零部件开发。│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锻造零部件,应用于对零部件机械性能和安全性能要求│
│ │较高的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转向系统以及悬挂支撑等系统。公司产品│
│ │多应用于汽车重要受力部位,零部件工作环境较为严峻,其质量水平直接影│
│ │响整车性能、安全和寿命,进而影响驾驶员和乘客的体验和安全。 │
├──────┼─────────────────────────────────┤
│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
│ │公司产品境内外销售均采用直销模式。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体系中,公司作│
│ │为整车厂二级或三级配套供应商,公司产品直接销售给汽车一级或二级配套│
│ │供应商。此外,公司根据与部分客户的合同约定,采取受托加工收取加工服│
│ │务费的销售模式。 │
│ │2、生产模式 │
│ │公司生产采用以销定产并考虑安全库存的方式组织生产。公司收到客户订单│
│ │之后,计划物流部组织技术、生产、采购、销售、财务部门进行评审,并编│
│ │制月度生产计划,生产部根据月度生产计划组织生产。 │
│ │计划物流部每年年初根据年度销售计划进行年度生产规划,包括机器设备、│
│ │生产人员安排等。计划物流部每月月末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原材料、模具│
│ │、设备、人员状况等因素制定下一月份的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车间排产。│
│ │公司生产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加工链条,根据客户要求需要进行渗碳、渗│
│ │氮以及阳极氧化、酸洗钝化、电镀、电泳等表面处理工序的部分产品交由专│
│ │业的外协供应商处理。 │
│ │3、采购模式 │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钢材,辅材为模料、刀具等。其中,钢材根据客户订单考│
│ │虑安全库存提前约两个月向钢厂下达采购订单,辅材主要实行年度商务采购│
│ │合同,统一批量采购。原辅材料采购具体由采购部负责。 │
│ │公司采购计划分为年度采购计划、月度采购计划和临时采购计划。年度采购│
│ │计划根据客户年度订货计划和对市场状况的预测制定;月度采购计划根据计│
│ │划物流部及公司其他部门提供物料需求计划制定;临时采购计划由各部门根│
│ │据其临时需求提出采购申请。采购计划由采购部拟定,经总经理审批后由采│
│ │购部具体执行。公司技术研发中心需要的临时性采购由技术研发中心提出采│
│ │购需求和计划,经总经理审批后由采购部门具体执行。公司大部分型号钢材│
│ │由客户指定从特定供应商处采购。 │
│ │4、研发模式 │
│ │公司立足于自主研发,秉持“科技创新,质量兴企,服务至上”的理念,不│
│ │断进行技术、产品和装备的研发创新。 │
│ │公司产品境内外销售均采用直销模式。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体系中,公司作│
│ │为整车厂二级或三级配套供应商,公司产品直接销售给汽车一级或二级配套│
│ │供应商。此外,公司根据与部分客户的合同约定,采取受托加工收取加工服│
│ │务费的销售模式。 │
├──────┼─────────────────────────────────┤
│行业地位 │国内高压共轨产品龙头 │
├──────┼─────────────────────────────────┤
│核心竞争力 │(一)客户资源优势 │
│ │客户资源优势是公司技术研发、响应速度等优势的集中体现。较高的新项目│
│ │开发效率以及客户满意度使得公司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凭借持续、│
│ │稳定的服务,公司与众多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 │由于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集团对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资格认证,│
│ │更换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转换成本高且周期长,因此双方形成的战略合作伙│
│ │伴关系相对稳定。公司主要客户博世、采埃孚、麦格纳、舍弗勒、博格华纳│
│ │、本特勒、恩梯恩、美国车桥、利纳马、利纳马、捷太格特、NSK等均为202│
│ │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上榜企业,其中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名 │
│ │列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前五名,凸显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
│ │。公司优质的客户资源帮助公司在行业内形成一定标杆效应,有助于老客户│
│ │引荐新客户,同时有助于公司在开发新客户时,降低沟通成本,增强新客户│
│ │对公司信心,加快供应商认证,是公司未来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业绩持续增│
│ │长的重要保证。 │
│ │(二)产品质量优势 │
│ │公司产品多应用于汽车重要受力部位,零部件工作环境较为严峻,其质量水│
│ │平直接影响整车性能、安全和寿命,因此对于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公司主要│
│ │客户博世、舍弗勒、利纳马、采埃孚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具有严格│
│ │的产品质量审核体系。公司获得客户的定点开发项目后,需按照产品质量先│
│ │期策划(APQP)流程的步骤,提交各阶段的验证及总结报告以通过各项评审│
│ │,其中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位于整个流程承上启下位置,对于项目通过A│
│ │PQP认证至关重要。同时,在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中设定产品质量目标 │
│ │,批量生产后出具产品性能报告以达到质量要求,通过统计过程控制对生产│
│ │过程进行监控和分析评价,使生产过程维持在受控状态,达到控制质量的目│
│ │的。 │
│ │公司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客户的要求 │
│ │,结合公司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保障公司产品│
│ │出厂质量。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操作规范、作业标准等多层级文件│
│ │,覆盖了研发、模锻、热处理、质量检测等各项经营活动,将产品质量管控│
│ │责任划分到每个岗位,让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形成重视质量的企业文化。 │
│ │公司主要由质保部具体负责生产质量管理工作,根据月度质量考核情况对责│
│ │任人员进行奖惩,并将年度考核结果与年终奖金及岗位晋升相挂钩,使公司│
│ │质量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公司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技术创新、工艺流│
│ │程改进等,持续推进质量管理工作,有效保障了产品质量,增强客户满意度│
│ │,同时也有效控制了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 │(三)技术研发优势 │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深入研究和开发锻造及机加工工艺,持续进行研发投入│
│ │,系统掌握了模具设计与制造、锻造、热处理、机加工等关键生产环节的工│
│ │艺技术以及锻压装备研制技术。公司高压共轨产品作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
│ │示范项目,被评为高新技术产品及安徽工业精品,公司已成为博世高压共轨│
│ │系统中高压共轨的主要供应商,在国内商用车产业链中占有重要位置;公司│
│ │轮毂轴承单元、转向节、多轴转向球头等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公司│
│ │成立以来,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安徽省科技厅等部门的多项研究开发工作。│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了2项境外发明专利,累计取得160项境内专│
│ │利,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7项,境内实用新型143项。 │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锻压协会常务理事(单│
│ │位)、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会员、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工业设计中│
│ │心、2022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等。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564.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1%;实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43.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17%;实 │
│ │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88.63万元,较上 │
│ │年同期增长27.71%。 │
│ │(1)高压共轨类期末库存量较期初增长32.35%,主要系不锈钢高压共轨增 │
│ │加所致。 │
│ │(2)转向节类本期销售量较上期销售量增长42.29%,主要系控制臂销量增 │
│ │加所致。 │
│ │(3)轴类本期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均较上期分别增长75.91%、76.54% │
│ │、52.11%,主要系平衡轴、曲轴销量增长所致。 │
├──────┼─────────────────────────────────┤
│竞争对手 │江苏太平洋精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精锻科技,300258)、天润工业技术股│
│ │份有限公司(天润工业,002283)、云南西仪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西仪股份│
│ │,002265)、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福达股份,603166)、德西福格汽车│
│ │零部件集团(德西福格)、宁波蜗牛锻造有限公司(宁波蜗牛)。 │
├──────┼─────────────────────────────────┤
│品牌/专利/经│品牌: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锻压协会常务理│
│营权 │事(单位)、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会员、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工业│
│ │设计中心、2022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等。将“三联”品牌培育成为汽车锻│
│ │造零部件领域内的知名自主品牌。 │
│ │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了2项境外发明专利,累计取得160项│
│ │境内专利,其中境内发明专利17项,境内实用新型143项。 │
├──────┼─────────────────────────────────┤
│投资逻辑 │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体系的角度看,是否进入国际知名零部件集团的供应商│
│ │体系、进入的数量以及零部件集团在百强榜中的排名等,亦为衡量汽车零部│
│ │件企业市场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国际知名汽车零部件集团百强榜中,公│
│ │司已进入其中11家,其中博世、采埃孚和麦格纳名列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
│ │企业百强榜前五名,凸显出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地位。 │
├──────┼─────────────────────────────────┤
│消费群体 │博世、采埃孚、麦格纳、舍弗勒、博格华纳、本特勒、恩梯恩、美国车桥、│
│ │利纳马、捷太格特、NSK等均为2023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上榜企 │
│ │业、宝马、大众、理想、蔚来、比亚迪等、知名零部件企业THK、新晨动力 │
│ │、上汽变速器、斯凯孚等。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其他业务收入 │
├──────┼─────────────────────────────────┤
│增持减持 │三联锻造2024年8月5日公告,公司股东高新同华拟自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
│ │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一种或多种方式预计减持本公司股 │
│ │份合计不超过476.112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截至公告日,高新│
│ │同华持有公司股份1610.00万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比例10.1447%。 │
├──────┼─────────────────────────────────┤
│项目投资 │三联锻造2024年1月16日公告,公司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拟新设 │
│ │子公司投资建设汽车轻量化锻件精密加工项目的议案》。汽车轻量化锻件精│
│ │密加工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项目自用地摘牌之日起3个月内开工建设,建│
│ │设工期不超过12个月。 │
├──────┼─────────────────────────────────┤
│行业竞争格局│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一年,是特殊经济形式恢复│
│ │发展的一年。汽车行业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砥砺前行,创造出令人瞩│
│ │目的成绩,2023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
│ │增长11.6%和12%,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增长。 │
│ │1、乘用车市场情况 │
│ │我国乘用车连续9年超过2000万辆,在转型调整过程中,自2020年以来,乘 │
│ │用车销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
│ │2023年,乘用车市场竞争加剧,同时伴随市场日趋回暖,购车需求进一步释│
│ │放,我们乘用车市场形式逐渐好转,回归正常节奏,有效拉动了汽车增长。│
│ │2023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612.4万辆和260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
│ │和10.6%。 │
│ │2、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 │
│ │绿色低碳不仅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落实│
│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绿色能源低碳转型,为│
│ │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全方位支持。为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
│ │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减免力度分年度│
│ │阶梯性退坡;新能源乘用车车辆购置税从全部免征优化为限额免征。在政策│
│ │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
│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
│ │.9个百分点。 │
│ │3、商用车市场情况 │
│ │近来年,我国商用车市场销量跌宕起伏。2020年受国三产品淘汰,治超趋严│
│ │以及基础建设投资等因素的拉动,商用车市场大幅增加,产销达到峰值;随│
│ │后2021年市场需求出现下降;2022年跌落谷底,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 │2023年,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市场需求回暖因素影响,加之各项利好│
│ │政策的拉动,商用车市场谷底回弹,实现恢复性增长。2023年,商用车产销│
│ │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 │
│ │4、进出口情况 │
│ │2023年,汽车出口再创新高,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汽车出│
│ │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55.7% │
│ │。 │
├──────┼─────────────────────────────────┤
│行业发展趋势│①汽车零部件产业潜在规模大,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
│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整车与零部件规模比例与成熟汽车市场有一定的差距,我│
│ │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仍有较大的潜在市场空间。同时,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制│
│ │造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海外市场开拓能力逐步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
│ │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期。成熟的汽车零部件市场│
│ │具有产业集中的特点,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
│ │激烈。未来,汽车零部件行业将加快并购重组的步伐,整合和扩展产业链,│
│ │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
│ │②汽车零部件产业逐步实现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 │
│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众多,除少数竞争力较强的大型零部件企业外,多│
│ │数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研发能力不足,在价格较低、利润有限的低端零部│
│ │件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日益削弱,国内汽车零部│
│ │件企业只有通过加强技术研发、突破关键零部件技术壁垒、完善产品结构,│
│ │实现向系统开发、系统配套、模块化供货方向发展,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
│ │环境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
│ │③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对外扩张步伐加快 │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零部件企业带来向外发展的良机。由于欧美零部│
│ │件行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大量企业出现停产、减产甚至破产的现│
│ │象。而我国零部件企业得益于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迅速回暖,短期内恢复正│
│ │常经营,国内零部件企业纷纷尝试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及兼并收购的机会│
│ │,同时在国际市场上大量吸纳优秀人才以扩充研发实力。随着内资零部件企│
│ │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拓展和技术提升,我国零部件企业在出口整车配套市│
│ │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
│行业政策法规│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实施汽│
│ │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
│ │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组织开展汽车促消费活动的通│
│ │知、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
│ │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
│ │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 │、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关于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
│ │23—2024年)的通知、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开│
│ │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
│ │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
│公司发展战略│节能与环保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两大课题,随着国家“转方式、调结构、│
│ │促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汽车行业向节能减排、轻量化、新能源发展已是大│
│ │势所趋。公司将基于技术创新实现产品转型升级,大力开展铝锻件、冷温锻│
│ │件、空心轴、不锈钢锻造等研究,拓展铝锻件,冷温锻件市场以及电动车锻│
│ │件产品的开发,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
│ │国际化汽车零部件知名企业,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锻造、机加等技术支持,提│
│ │供具有竞争力,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售后服务。 │
├──────┼─────────────────────────────────┤
│公司日常经营│我国经济运行保持持续恢复态势,积极因素累计增多,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依│
│ │旧稳固。2023年,整体市场销量呈“低开高走,逐步向好”特点。年初,受│
│ │传统燃油车购置税优惠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出、春节假期提前、部分消│
│ │费提前透支等因素影响,汽车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前两个月累计产销较同期│
│ │明显回落;3-4月,价格促销潮对终端市场产生波动,汽车消费处于缓慢恢 │
│ │复过程中,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总体面临较大压力;5-10月,在国家及地方政│
│ │策推动下,加之地方购车促销活动等措施延续,市场需求逐步释放,“金九│
│ │银十”效应重新显现;11月以来,市场延续良好发展态势,叠加年末车企冲│
│ │量,汽车市场向好态势超出预期,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564.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71%;实 │
│ │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543.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17%;实│
│ │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88.63万元,较上年│
│ │同期增长27.71%。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84580.09万元,较上年同 │
│ │期增长41.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44413.32万元,较上年 │
│ │同期增长124.65%。 │
│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市场对于相关零部件的需求,公司来自│
│ │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收入从2020年的512.18万元上涨到2023年的19117.09万元│
│ │,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从0.87%快速增长到16.57%,收入和占比均快速增 │
│ │长。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处于高速增长期,公司未来新能源汽车零部│
│ │件业务的收入和占比也将快速增长。 │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建设项目为募投项目。 │
├──────┼─────────────────────────────────┤
│公司经营计划│2024年度,公司将基于汽车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国家宏观经济和│
│ │相关政策,开展有利于促进公司转型和企业发展需要的工作与服务。 │
│ │1、为了争取更高份额的市场占有率,2024年公司计划将继续扩大公司在自 │
│ │主开发、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工艺成本以及产品结构方面的优势,加强与│
│ │现有客户的合作规模,开拓新客户新市场。 │
│ │2、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我国在硬件保障设施方 │
│ │面的日益完善,电动车市场将日渐扩大。公司将利用已经成功开发并开始的│
│ │全球各大主机厂电动车底盘件及电机轴齿产品的开发,逐步扩大与汽车零部│
│ │件一级供应商、一级主机厂间的合作。争取在未来几年电动化改革趋势中占│
│ │据全球更多的市场份额。 │
│ │3、公司将抓住汽车轻量化、节能减排的发展机遇,利用全球汽车铝锻件市 │
│ │场需求旺盛的机遇,依托现有客户定点项目,进一步拓展和开发潜在客户,│
│ │提升公司在车用铝锻件市场的竞争力。 │
│ │4、公司将以自身拥有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为依托,坚 │
│ │持自主创新为主,加强产学研技术合作,加大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 │力度。 │
│ │(1)继续深化公司主要产品轮毂轴承类、球头拉杆类、高压共轨类、轴类 │
│ │等产品工艺研究和创新,重点减小产品余量和飞边,提高工艺稳定性,降低│
│ │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
│ │(2)在机加工工艺方面进行持续优化,完善齿轮、电机轴、IGBT铜散热板 │
│ │、阀岛等产品的机加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
│ │(3)完善公司锻造工艺种类,补齐冷锻、温锻短板,培养冷温锻专业人才 │
│ │,形成冷锻、温锻、热锻优势互补、门类齐全的工艺格局。 │
│ │(4)根据市场新动态,开拓新思路、积极主动开展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 │
│ │:如电机轴深孔挤压+旋压复合工艺、多向模锻工艺、IGBT铜散热板冷挤工 │
│ │艺、阀岛、道流板等产品工艺;强化冷锻、温锻、热锻和挤压相结合的复合│
│ │成形工艺的研究;重点解决闭式模锻工艺中局部应力高和飞边毛刺不易控制│
│ │的问题,扩大闭式模锻工艺应用。 │
│ │5、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对现有客户提供不限于产品的优质服务。将“三 │
│ │联”品牌培育成为汽车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