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002527 新时达 更新日期:2025-02-2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智能机器、燃料电池、新能源车、操作系统、数字孪生、热泵概念、机器视觉、减速器、
液冷服务、新型工业
风格:融资融券、定增预案、连续亏损、昨日涨停、近期新高、近期复牌、近期强势、昨日连板
、最近多板、昨日上榜、通达信热、最近情绪、控制变更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02-11│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的智能制造业务已涉及新能源汽车白车身产线业务,可为新能源汽车大巴电动空调提供
整套电控驱动解决方案。
──────┬──────┬────────────────────────────
2024-09-19│机器视觉 │关联度:☆☆☆
──────┴──────┴────────────────────────────
公司在机器视觉领域作了深入应用研发,可以结合客户的具体应用场景,为客户提供机器人
与视觉整套解决方案,从而为客户提高生产效率。
──────┬──────┬────────────────────────────
2024-09-02│数字孪生 │关联度:☆☆☆
──────┴──────┴────────────────────────────
公司正致力于积极运用数字生技术推进智能制造的实施,通过应用30歧术扫描、建立CAVE实
验室,运用数字化云平台等先进技术,公司从虚拟装配验证产品的可制造性。
──────┬──────┬────────────────────────────
2024-06-07│液冷服务器 │关联度:☆☆☆
──────┴──────┴────────────────────────────
公司有液冷产品,已批量应用于数据中心。
──────┬──────┬────────────────────────────
2023-09-27│新型工业化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业务、工业机器人业务、运动控制业务、电气控制业务、变频驱动
业务。
──────┬──────┬────────────────────────────
2022-12-20│减速器 │关联度:☆☆☆
──────┴──────┴────────────────────────────
公司行星减速器主要应用在自动化行业,配套我司伺服系统作为自动化设备的执行机构使用
,已经批量生产。
──────┬──────┬────────────────────────────
2022-09-26│热泵概念 │关联度:☆☆☆
──────┴──────┴────────────────────────────
公司AS570系列变频器是针对空气热源泵开发的系列变频器,目前已批量供货。
──────┬──────┬────────────────────────────
2022-08-23│机器人概念 │关联度:☆☆☆
──────┴──────┴────────────────────────────
新时达机器人公司致力于推动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依托机器人控制器、驱动器、系统软
件平台等领先技术,为客户提供最佳的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的服务网络已覆盖中国31个省
、市地区。新时达机器人适用于各种生产线上的焊接、切割、打磨抛光、清洗、上下料、装配、
搬运码垛等上下游工艺的多种作业,广泛应用于电梯、金属加工、橡胶机械、工程机械、食品包
装、物流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制造领域。
──────┬──────┬────────────────────────────
2021-11-02│操作系统 │关联度:☆☆
──────┴──────┴────────────────────────────
获得发明专利证书,涉机器人操作盒及操作系统
──────┬──────┬────────────────────────────
2021-10-25│燃料电池 │关联度:☆☆☆
──────┴──────┴────────────────────────────
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相关业务,持续开发多款氢燃料高速电机控制器、燃料电池用DCDC、高
密度DC\DC二代电源、二代充电机、高密度抱闸电源模块等产品。
──────┬──────┬────────────────────────────
2025-02-17│海尔系 │关联度:☆☆☆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海尔集团公司
──────┬──────┬────────────────────────────
2025-02-17│定向增发 │关联度:☆☆
──────┴──────┴────────────────────────────
公司2025-02-17公告:定向增发预案董事会通过,预计募集资金121850.77万元。
──────┬──────┬────────────────────────────
2024-03-15│罗素大盘 │关联度:--
──────┴──────┴────────────────────────────
公司符合罗素大盘股标准
──────┬──────┬────────────────────────────
2023-11-30│长安汽车概念│关联度:☆☆☆
──────┴──────┴────────────────────────────
子公司晓奥工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的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客户包括一
汽、上汽、长安、东风、广汽、北汽、长城、吉利、奇瑞、比亚迪等众多汽车制造企业
──────┬──────┬────────────────────────────
2023-03-03│同步磁阻电机│关联度:☆☆☆
──────┴──────┴────────────────────────────
公司持续研发技术攻关,攻克噪声抑制、超高速控制、超高效电机控制、同步磁阻电机控制
等系列难题。
──────┬──────┬────────────────────────────
2022-06-10│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全面规划机器人与运动控制产品,加强系统集成能力,为客户提供工业机器人核心产品
及多种产品一站式集成采购的整套解决方案, 已向包括通用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
、吉利汽车、青岛海尔、上海科勒卫浴等汽车行业与一般行业企业提供多条柔性机器人生产线。
──────┬──────┬────────────────────────────
2022-01-05│智能物流 │关联度:☆☆☆
──────┴──────┴────────────────────────────
公司与京东同意在智慧物流、机器人等领域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签署了《战略
合作框架协议》。
──────┬──────┬────────────────────────────
2021-11-03│京东概念 │关联度:☆☆
──────┴──────┴────────────────────────────
2018年6月5日,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乙方”)和北京京东
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或“甲方”)在智慧物流、机器人等领域建立全面的战略
合作伙伴关系,于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1-10-18│电梯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梯部件
──────┬──────┬────────────────────────────
2019-11-27│参股独角兽 │关联度:☆☆
──────┴──────┴────────────────────────────
公司参股上海晓奥享荣。
──────┬──────┬────────────────────────────
2019-08-14│控制器 │关联度:☆☆☆
──────┴──────┴────────────────────────────
2019年7月1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具有以机器人和运动控制系统产品为核心的智能制造
业务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三年未分红,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2-21│最近情绪 │关联度:☆☆☆☆☆
──────┴──────┴────────────────────────────
市场情绪参考标的。
──────┬──────┬────────────────────────────
2025-02-21│昨日上榜 │关联度:☆☆☆☆☆
──────┴──────┴────────────────────────────
2025-02-21上榜
──────┬──────┬────────────────────────────
2025-02-21│最近多板 │关联度:☆☆☆☆☆
──────┴──────┴────────────────────────────
截止2025-02-21:5天5板
──────┬──────┬────────────────────────────
2025-02-21│昨日连板 │关联度:☆☆☆☆☆
──────┴──────┴────────────────────────────
截止2025-02-21已连续涨停5天
──────┬──────┬────────────────────────────
2025-02-21│昨日涨停 │关联度:☆☆☆☆☆
──────┴──────┴────────────────────────────
2025-02-21 09:25:00首次涨停,并持续封板到收盘
──────┬──────┬────────────────────────────
2025-02-21│近期新高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2-21创新高:16.36元
──────┬──────┬────────────────────────────
2025-02-21│近期强势 │关联度:☆☆☆☆☆
──────┴──────┴────────────────────────────
截止2025-02-21,20日涨幅为:75.35%
──────┬──────┬────────────────────────────
2025-02-21│通达信热股 │关联度:☆☆
──────┴──────┴────────────────────────────
2025-02-21,通达信专业关注度排名第三十七
──────┬──────┬────────────────────────────
2025-02-17│控制权变更 │关联度:☆☆☆☆☆
──────┴──────┴────────────────────────────
纪德法拟转让上市公司4.47%的股份给青岛海尔卡奥斯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
2025-02-17│定增预案 │关联度:☆☆☆☆☆
──────┴──────┴────────────────────────────
公司2025-02-17公告定增方案被董事会通过
──────┬──────┬────────────────────────────
2025-02-16│近期复牌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2-17 09:30复牌
──────┬──────┬────────────────────────────
2025-01-18│连续亏损 │关联度:☆☆☆
──────┴──────┴────────────────────────────
截止2023-12-31公司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为负
【3.事件驱动】
──────┬───────────────────────────────────
2024-11-27│人形机器人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行业商业化落地可期
──────┴───────────────────────────────────
媒体11月25日报道称,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MagicLab正在开发第三代人形机器人产品,主要
聚焦落地应用,目前正在某家电工厂内测试流水线作业能力。近日,人形机器人相关消息不断。
11月22日,印度机器人和自动化企业AddverbTechnologies宣布拟于2025年发布人形机器人,正
式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11月19日,FigureAI发布了Figure02在宝马工厂的最新训练视频,生产
线上的性能已实现全面升级。11月15日,华为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正式运营。同日消息,
宁德时代未来能源(上海)研究院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研发多款机器人。上海证券刘阳东分析指出
,近期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发展进一步提速,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场景,已
经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目前正处于“0-1”向“1”不断加速靠
近阶段,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
2024-02-22│全球首款!具有仿人脊柱核心功能人形机器人面世
──────┴───────────────────────────────────
据天太机器人微信号信息,近日天太发布了全球首款具有仿人脊柱功能的人形机器人。据悉
,天太此次推出的双足通用型人形机器人接近真人身高,约1.65米,重约75kg,全身共有64个自
由度,行走速度最高可达5km/h。不仅如此,它还具备跳跃、上下楼梯、爬坡等多种能力,未来
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场景。最重要的是,不同于以往的人形机器人腰部设计,天太人
形机器人实现了机器人腰部的全向运动,提供身体的发力和支撑,具备人类脊柱的部分核心功能
。
──────┬───────────────────────────────────
2023-12-08│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南京开幕,300余款先进机器人亮相
──────┴───────────────────────────────────
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在江苏南京开幕,今年大会重启线下展览,展览共设工业机器人、智
能制造示范应用及解决方案、智能制造装备、智能控制系统及配套产业等四大展区,其中首次单
独设置工业机器人展区,集中展示焊接机器人、重载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近300余款领先机器
人产品。控制器是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是根据指令以及传感信息控制机器人完成一
定的动作或作业任务的装置,直接决定机器人性能。国泰君安研报指出,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
行业快速发展,产业链日益成熟,国内工业机器人用控制器市场规模2018年10.5亿元上升至2022
年14.7亿元,CAGR为8.8%,预计2023年国内工业机器人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达16.2亿元。
──────┬───────────────────────────────────
2023-09-28│傅利叶智能人形机器人开启对外预售,机构持续看好运控部件产业机遇
──────┴───────────────────────────────────
傅利叶智能26日宣布,傅利叶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开启对外预售。据介绍,GR-1身高1.
65米,体重约55公斤;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搭载自主研发的FSA一体
化执行器,全身总关节执行器数量达44个,最大关节峰值扭矩达230N.m。随着多家厂商产业化进
度提速,“具身智能”浪潮已是大势所趋。券商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量约177万台,全
球市场空间有望达1692亿元,2023-2030年CAGR达25%。中短期(3-5年)工商业场景率先应用;
中长期(5-10年后)个人场景应用空间大。
──────┬───────────────────────────────────
2023-09-25│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公布最新进展
──────┴───────────────────────────────────
近日,特斯拉机器人X官方账号发布了最新一期视频,展示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在控制能力和执行能力方面的新进展,该机器人现在能够仅依靠视觉来对物体进行分类,甚至还
能完成瑜伽动作。对此,马斯克好像也难掩内心激动,在评论区直言:Progress(进步)。
──────┬───────────────────────────────────
2023-08-23│Meta联手CMU打造通用机器人智能体
──────┴───────────────────────────────────
耗时2年,Meta联手卡耐基梅隆大学推出通用机器人智能体——RoboAgent,可以通过图像或
者语言指令,来指挥机器人完成任务。它拥有12种不同的复杂技能,泡茶、烘焙不在话下,未来
还能泛化100多种未知任务。据介绍,只需要通过100次左右的演示,RoboAgent就可以学会操控
机械臂来完成各式各样的任务,然后通过自生成的数据来进行迭代改进。除此之外,RoboAgent
用到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一种多模态模型。可以在模拟环境和物理环境中处理语言、图像和动作
,这个数据集包含100-1000个各种机械臂完成任务的演示。基于原始数据集和新训练产生的数据
,RoboAgent的数据集将包含数百万次的训练轨迹。
──────┬───────────────────────────────────
2023-08-07│三星电子开始入局人形机器人
──────┴───────────────────────────────────
业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最近开始制定进军机器人市场的战略,由设备体验(DX)部门的规
划团队主导该项目。分析师表示,此举针对的是特斯拉、谷歌和微软正在开发的由人工智能驱动
的人形机器人领域。为此三星还推迟了用于医疗保健的可穿戴机器人的上线。据高盛预测,2035
年人形机器人市场或将达到1540亿美元。券商指出,AI助力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广
阔,2035年或可达千亿美元,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发展,机器人产业正迎来重要机遇期。
──────┬───────────────────────────────────
2023-07-1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机器人同台炫技
──────┴───────────────────────────────────
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400多家企业携新品亮相,海内外大模型集结,智能
机器人同台竞技。尤其是本领不断升级的机器人,一经亮相便成为会场明星,其展现出的技术突
破,以及创始人关于行业前沿的思考,持续引发业界关注。据Iresearch数据显示,伴随着新一
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与机器人技术加快融合,中国智能机器人市
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将突破740亿元。
──────┬───────────────────────────────────
2023-07-04│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力传感器与编码器本土替代或将加速推进
──────┴───────────────────────────────────
力传感器与编码器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其中力传感器感知并度量力,在人形机器人关
节上具有应用,编码器可测量旋转角度与速度,可通过伺服系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中。从竞争格
局来看,高端编码器与多维力矩传感器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可量产的企业较少。在政策催化
下,高精度传感器的战略地位有望不断提升,本土替代或将加速推进。
──────┬───────────────────────────────────
2023-06-27│工业机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控制器直接决定机器人性能
──────┴───────────────────────────────────
控制系统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负责向机器发布和传递指令动作,控制机器人在工作中的运
动位置、姿态和轨迹。典型的运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统和传感器三个部分,控制
器直接决定机器人性能。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工业机器人领域,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三
大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占比达到70%。
──────┬───────────────────────────────────
2023-06-16│机器人和大模型擦出火花,上海发布制造业三年行动计划
──────┴───────────────────────────────────
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
5年)》,其中对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算力等多方面作出指引:工业机器人方面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实
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制定“一厂一方案”,打造2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2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
,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不少于2万台。人形机器人及大模型方面,瞄准人工智能技术前沿,构建
通用大模型,面向垂直领域发展产业生态,建设国际算法创新基地,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同时,《计划》还提出推动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机器人应用、设备联网和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
实现40万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
──────┬───────────────────────────────────
2020-06-17│上海将打造100多家标杆性无人工厂 国内智能装备需求有望被激活
──────┴───────────────────────────────────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在上海市智能制造特色产业园区推进大会上表示,上海市将
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发布落实建设100+标杆性无人工厂专项行动方案(2020—2022年
),围绕五个方面推进15项重点措施。首先要抓好应用和供给两端,重点实施“10030”工程,
到2022年建设100家标杆性无人工厂、打造1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培育10家世界一流智能制造系
统集成商、搭建10家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预计新增1万台机器人,拉动新增投资300亿元,
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0%以上,运营成本平均降低20%以上。
──────┬───────────────────────────────────
2019-05-29│机械工业运行呈现新动向 机器人产业高速增长
──────┴───────────────────────────────────
2019年5月29日消息,“随着外部形势出现新变化,今年机械工业运行呈现新的动向,细分
行业运行形势分化明显。”在日前举行的2019年机工智库发布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
会长薛一平介绍了今年以来机械工业的运行情况。
机器人产业高速增长,成为行业新引擎。1-3月,机械工业非汽车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
76%,13个分行业营业收入均呈现增长。其中,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营
业收入增速超过20%,是今年以来机械工业运行新亮点;重型矿山、石化通用行业在上游原材料
行业设备改造升级需求的带动下,营业收入增速实现10%-20%的增长;机床制造、机械基础件和
内燃机行业收入总体平稳,增幅在8%左右。而汽车制造业表现则较为低迷,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
均出现下滑,但降幅较1-2月收窄。
出口由负转正,行业有所回暖。1-3月份机械工业出口1037.15亿美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
增长1.77%。14个主要分行业中11个行业出口实现增长,比1-2月增加10个。其中农机、食品包装
设备和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行业出口增幅超过10%,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和其他民用机械行业出
口增幅在5%左右,其他行业出口增幅在1%左右。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出口同比增长8.36%。
──────┬───────────────────────────────────
2019-05-16│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
2019年5月13日,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组委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世界机器人
大会整体安排和筹备情况,并启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100天倒计时”活动。北京市经济和信
息化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有关负责人以及相关媒
体代表参加发布会。大会以“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为主题,由“论坛”、“博览会”、“
大赛”三大版块构成。
──────┬───────────────────────────────────
2019-03-19│京东物流将在上海嘉定建设首个5G智能物流示范园区
──────┴───────────────────────────────────
京东物流2019年3月18日宣布将建设国内首个5G智能物流示范园区。据了解,首个5G智能物
流示范园区位于上海嘉定,将在年内逐步建成并落地运营,其中包含智能人员管理与智能车辆管
理系统的一期工程已经上线交付使用。
──────┬───────────────────────────────────
2018-06-07│工信部密集调研智能制造相关情况 产业新政正酝酿
──────┴───────────────────────────────────
我国制造业升级步伐加快,但还面临诸多“拦路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基础滞后的矛
盾更为尖锐;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建设滞后,高素质人才缺乏,装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
口。
这是2018年6月6日《经济参考报》记者从2018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大会上
了解到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工信部密集调研智能制造并酝酿新策,2018年互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是重中之重,成为企业热捧的联姻对象,也吸引了众多资本
进入。
《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发现,近一周以来,工信部已四次调研智能制造相关情况。其中,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先是带队赴浙江绍兴调研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发展模式,之后又到了江苏苏州
,重点调研龙头企业智能制造深入推进、区域智能制造深入发展等。他表示,智能制造工作开展
3年来,试点示范取得了良好成效,形成了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先进系统解决方案,要在此基础
上尽快形成标准并加以推广应用。同时,要总结提炼地方和行业组织推进智能制造的优秀做法,
通过交流合作,推进更多的区域和行业实现智能转型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室主任王晓明建议,互联网转型要基于制造业本身的发
展规律和特点。在他看来,制造业具有复杂性、封闭性、资产的专有性、长周期性的特点,同时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有基础设施支撑、知识产权安全等问题,需要在国家战略、行业战略和企业
战略上进行协同。此外,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德国企业调研显示,一般先要经历10到15
年的精益化过程,再经历10到15年的数字化过程,最后才能完成产品、技术全生命周期的转型。
──────┬───────────────────────────────────
2018-05-11│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举行 一揽子政策正酝酿
──────┴───────────────────────────────────
《经济参考报》记者2018年5月10日从第五届中国机器人峰会现场获悉,我国机器人产业发
展正呈现加快向中高端转型的新特点。一方面,工业机器人去年产量突破13万台,连续五年成为
全球第一大应用市场;另一方面,资本和创业者正逐渐回归理性,企业注册增长速度首次下滑。
与此同时,目前产业发展正经历从数量扩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一揽子行业标准和引导规
范也正在加快酝酿推出。
强化引导和规范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蔡鹤皋对媒体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机器人制造领域,完善标准体
系、健全检测认证、规范市场体系、促进公平竞争已成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正经历从数量扩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攻坚阶段。”工信部装备司副
司长罗俊杰表示,未来首先要推动机器人质量的提升,向中高端行业迈进。重点解决一些“卡脖
子”问题,充分利用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建国家机器人创新平台,突破人机交互,柔顺控制,功能
仿生,智能感知等一类关键共性技术。
“第二是要防止无序竞争,规范行业发展。”罗俊杰说,此前工信部公布了一批符合《工业
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接下来,工信部将进一步实施行业的规范管理,引导政策资
源集中集聚。同时利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等行业组织促进行业自律,完善机器人检测认证平台
,制定行业急需的标准。三是要着力培育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促进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
──────┬───────────────────────────────────
2018-03-05│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今年将扩围
──────┴───────────────────────────────────
日前从工信部获悉,2018年我国继续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年内遴选项目将超100个
,大大高于2016年和2017年水平。此外,还将加大智能制造在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民
爆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应用,促进智能制造进一步落地。业内普遍认为,一系列智能制造政策和
相关推动措施的出台,已产生了积极作用,正在加速制造业的智能制造水平。这不但确保了我国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也让智能制造成为全新的产业机遇和经济发展动能。
根据《中国智能制造十三五规划》,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有两大时间节点和十项重要任务
。根据规划,在2025年前,我国将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
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
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
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多数制造业企业表示,多项政策的密集出台,将对发展智能制造起到促进作用。中投顾问发
布的《2016-202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测,未来我国智能制造
产业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到2020年产值有望超过3万亿元。另有多家券商研报认为,随着智能
制造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将得以实现,制造业水平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