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0304 云意电气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创投概念、光伏、汽车电子、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芯片、胎压监测
风格:员工持股、专精特新
指数:创业创新、创业小盘
【2.主题投资】
──────┬──────┬────────────────────────────
2022-07-22│光伏 │关联度:☆☆☆
──────┴──────┴────────────────────────────
公司建有光伏发电项目,已实现全部并网
──────┬──────┬────────────────────────────
2022-06-22│创投概念 │关联度:☆☆☆☆
──────┴──────┴────────────────────────────
公告参股设立珠海云意道阳股权投资基金业
──────┬──────┬────────────────────────────
2022-01-10│芯片 │关联度:☆☆☆
──────┴──────┴────────────────────────────
公司自主研发了应用于车用智能电源控制器等相关产品的专用芯片
──────┬──────┬────────────────────────────
2022-01-05│胎压监测 │关联度:☆☆☆
──────┴──────┴────────────────────────────
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有胎压监测(TPMS)系统产品相关产品
──────┬──────┬────────────────────────────
2021-11-01│无人驾驶 │关联度:☆
──────┴──────┴────────────────────────────
2019年5月20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无人驾驶方面暂无相关科研技术项目,未来将通过
产业基金、产业并购与整合等方式进行外延拓展,积极开拓、开发与智能驾驶、无人驾驶、TPMS
胎压监测、ADAS等智能汽车发展技术及产业发展路径。
──────┬──────┬────────────────────────────
2021-10-18│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全资子公司云意驱动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软件开发及技
术服务;电子元器件、机电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等
──────┬──────┬────────────────────────────
2021-10-12│汽车电子 │关联度:☆☆☆☆
──────┴──────┴────────────────────────────
公司是国内规模领先的车用整流器和调节器龙头生产企业
──────┬──────┬────────────────────────────
2024-03-15│罗素大盘 │关联度:--
──────┴──────┴────────────────────────────
公司符合罗素大盘股标准
──────┬──────┬────────────────────────────
2023-07-06│传感器 │关联度:☆☆
──────┴──────┴────────────────────────────
公司控股子公司徐州芯源诚达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氮氧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2023-02-27│理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云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对接理想汽车开展业务合作,相关车型合
作项目正按照双方既定进度推进
──────┬──────┬────────────────────────────
2022-06-10│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云睿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智能雨刮等产品已供货比亚迪部分车型。
──────┬──────┬────────────────────────────
2020-11-20│横琴新区 │关联度:☆☆☆
──────┴──────┴────────────────────────────
公司与道阳(横琴)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珠海云意道阳股权投资基金,位于
珠海市横琴新区横琴镇彩虹路2号10栋1402房
──────┬──────┬────────────────────────────
2025-01-08│员工持股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1-09出台员工持股计划,买入资金不超过9514.44万元
──────┬──────┬────────────────────────────
2021-08-24│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3-07-19│发改委将制定政策促进汽车消费
──────┴───────────────────────────────────
发改委政研室主任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将完善消费政策。今年以来,我们就构建
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们将持续推动这些
政策落地见效,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下大力气稳定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同时,针对当前
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围绕稳定大宗消费、促
进汽车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拓展农村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举
措并推动尽快落地见效。
──────┬───────────────────────────────────
2016-07-21│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将发布
──────┴───────────────────────────────────
据上海证券报2016年7月21日消息,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工信部制订了“智
能网联汽车发展技术路线图”,并即将发布。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和规划也在加紧制定中。
根据麦肯锡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在改变世界的12项变革性技术中,智能汽车排名第六,预
计到2025年将产生2000亿至1.9万亿美元的产值。
国金证券增持,日产全新Serena 将于8 月下旬投放日本市场,该车型将首次搭载日产Pro
PILOT 自动驾驶技术。智能驾驶产业进展继续超市场预期,倒逼法规改革,期待下半年国外自
动驾驶法规细则的发布。此外,联合国自动驾驶汽车标准今年秋季将发布,智能汽车产业进展加
快,继续看好智能汽车产业链,推荐双林股份、拓普集团、万安科技、均胜电子、亚太股份、云
意电气。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始终专注于汽车智能核心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以│
│ │智能电源控制器为代表的稳增业务份额稳步提升,持续释放增长动能,筑牢│
│ │业务基本盘;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升级,智能│
│ │雨刮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新能源连接类零组件产品、半导体功率器件│
│ │等成长业务板块快速发展,以差异化的市场策略逐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市│
│ │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助力公司完善汽车智能核心电子产业布局,推动公司业│
│ │绩持续稳健增长。 │
├──────┼─────────────────────────────────┤
│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
│ │(1)业务模式 │
│ │在主机配套市场,公司为汽车厂商、整车动力智能控制总成厂家、一级配套│
│ │发电机企业、零部件系统商等供应车用智能电源控制器、智能雨刮系统产品│
│ │、传感器类产品、精密注塑类产品等汽车核心电子产品。销售模式以直销为│
│ │主,公司销售部负责与国内外客户洽谈合作意向,在向客户批量供应产品之│
│ │前,要经过多项客户认证程序,通过认证进入配套体系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
│ │定的合作关系。主要通过每年与客户进行供应商年度合同谈判,确定当年向│
│ │客户的供货比例,每年签订框架销售合同,以销定产。 │
│ │在售后服务市场,公司产品的销售对象主要为售后发电机制造厂商、经销商│
│ │等企业。公司销售部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质量规格等要求向客户报价,达成合│
│ │作意向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协议,通过设计开发和客户验证程序后,进行批量│
│ │生产向客户交付产品。凭借在主机配套市场形成的良好品牌效应,公司在售│
│ │后市场与多家大型高端售后发电机制造厂商和经销商建立了成熟稳定的合作│
│ │关系。 │
│ │(2)收入确认方法和时点 │
│ │内销收入确认方法与时点:根据不同客户的结算模式,大致区分为上线结算│
│ │模式和货到验收模式。 │
│ │外销收入确认方法与时点: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产品开发方案,进行│
│ │产品设计开发,在确定设计符合客户要求并进行耐久性功能试验后,客户下│
│ │达订单,公司组织生产,产品生产完毕并入库后,根据客户要求确定船期和│
│ │仓位,公司发货至指定仓库,在将货物出口报关单并取得报关单时确认收入│
│ │。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制定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过程实施有效管理,一方面严格按│
│ │照采购制度规定进行采购商务招标与竞争性谈判,另一方面通过ERP系统自 │
│ │动下发采购订单,通过SRM系统跟踪采购物料交付及时性和准确性,并建立 │
│ │了有效的供应商绩效管理流程有效监控质量可靠性。从原材料采购的中间环│
│ │节来看,公司原材料采购分为直接采购和代理采购两种方式:大部分电子材│
│ │料通过代理商在国外采购,部分原材料在国内向生产商直接采购,在两种采│
│ │购模式下均由原材料生产商向公司提供技术服务支持。从原材料供应方来看│
│ │,公司原材料采购分为内部配套和对外采购:内部配套上,公司通过提高车│
│ │用大功率二极管、精密嵌件注塑件等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能力和配套质量水平│
│ │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对外采购上,公司采购的原材料除内部配套能力不足│
│ │的关键零部件以外,精密金属零部件由公司设计图纸提出技术参数和规格型│
│ │号要求,向国内供应商定制购买,精密注塑件部件根据公司设计的图纸要求│
│ │安排采购计划。公司根据ERP需求订单安排原材料采购,依据IATF16949:20│
│ │16质量管理体系中供应商管理要求对供应商资质认证、原材料验证试用等一│
│ │系列程序,遴选行业内优质供应商。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框架销售合同,安排生产计划,对于售后服务市场的常│
│ │规产品,公司储备合理库存,以满足市场需求。在生产过程中,首先公司注│
│ │重按照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之间的模块化、系统化配套趋势,加强│
│ │对产品的模块化生产管理,实现产品的平台化,归一化。通过建立健全EPR │
│ │、MES、WMS等数字化系统,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端到端的追溯和管理,实现│
│ │工业4.0;其次依据制造过程中原材料和产品规格多样、品种丰富和批量不 │
│ │同的特点,持续推进云意精益生产模式(简称“YPS”),形成公司特有的 │
│ │柔性生产模式;同时通过ISC集成供应链变革,将供应链贯穿从供应商到客 │
│ │户全过程,形成端到端业务流的集成管理,满足了国内外主机市场和售后市│
│ │场客户的订单要求。最后,公司严格贯彻执行IATF16949:2016质量体系关 │
│ │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产品的试生产、批量生产、总装、检验、出货、│
│ │交付均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
├──────┼─────────────────────────────────┤
│行业地位 │车用智能电源控制器龙头生产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1、技术研发优势 │
│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汽车智能核心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拥有雄厚│
│ │的技术实力和设计开发能力。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生产实践,已在智能传│
│ │感器控制领域、微小电机精密控制领域及高端复杂材料芯片制备等领域掌握│
│ │数十项核心技术能力。同时,公司不断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管理体系,通过内 │
│ │部业务分层以及异步开发模式,凭借预研、技术开发、平台\CBB等管理方法│
│ │为产品和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提高产品开发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 │2、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 │
│ │公司凭借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持续通过国内外客户的产品认证│
│ │程序,并与整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配套关系,积累了大量优质│
│ │的客户资源,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主机配套市场,公司持│
│ │续供货于汽车厂商、整车动力智能控制总成厂家和一级配套汽车生产制造企│
│ │业,包括长安福特、上汽通用、长安汽车、上汽乘用车、广汽集团、北汽集│
│ │团、东风日产、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江淮汽车、奇瑞汽车、江铃汽车、长│
│ │安铃木等知名汽车厂商,并已进入全球奔驰、宝马、奥迪供应体系,作为二│
│ │级配套供应商已进入博世、日电产、电装、盖瑞特等零部件系统商供应体系│
│ │。同时,公司不断加大新能源相关业务的市场拓展力度,其中智能雨刮系统│
│ │产品已进入比亚迪、长安汽车、上汽大众等供应体系;在售后服务市场,凭│
│ │借在主机配套市场形成的良好品牌效应,与多家大型高端售后发电机生产制│
│ │造厂商及经销商建立了成熟稳定的合作关系。 │
│ │3、价值链整合优势 │
│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在大功率车用二极管、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芯片和精密│
│ │嵌件注塑件、PCBA、陶瓷高温共烧、精细高分子化工等关键领域上掌握了核│
│ │心技术,具备集智能电源控制器深度结构设计、精密嵌件模具设计、制造及│
│ │注塑于一体、陶瓷芯片自主研发的价值链垂直整合能力。通过垂直整合价值│
│ │产业链,不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司的内部配套需求,大大降低采购成本│
│ │,而且能保证公司主营产品关键零部件的品质,并能根据客户对产品的多样│
│ │化弹性需求设计开发不同规格性能的零部件,实现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功能│
│ │,及时满足客户交付要求,有效保护了公司自主知识产权,为公司大规模专│
│ │业化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大提高了公司核心业务及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 │4、产品质量优势 │
│ │公司极其重视产品质量管控,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并不│
│ │断优化质量管理流程,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从原材料采购、生产管理、质量│
│ │检测等各环节对产品质量实施全流程把控。公司先后通过了IATF16949、ISO│
│ │45001、ISO14001等国内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认可 │
│ │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证,显示出较高的技术检测能力和质量管控能力。│
│ │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公司荣获“徐州市市长质量奖”、“江苏省质量信用│
│ │AA级企业”等荣誉。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保证了稳定、可靠的产品│
│ │质量,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也有利于与客户维系长期、稳定的合作关│
│ │系。 │
│ │5、智能制造优势 │
│ │公司以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研发、销售、计划、采购、物流、生产│
│ │、服务、质量等制造各环节,以产品研发为制造开端,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
│ │系统(PLM)对客户的需求的产品进行研发设计,生产产品主数据和工艺文 │
│ │件以指导生产。 │
│ │6、规模优势 │
│ │公司是国内规模领先的汽车智能核心电子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市场经验的积│
│ │累,目前公司车用智能电源控制器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智能雨刮│
│ │系统产品、传感器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加速提升,规模化经营、全工序自主生│
│ │产、产业链垂直整合为公司建立起较强的成本优势。 │
├──────┼─────────────────────────────────┤
│经营指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4,503.19万元,同比增长28.35%,利润总额│
│ │为48,408.48万元,同比增长3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107│
│ │.98万元,同比增长31.51%,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
│ │后的净利润为36,078.15万元,同比增长38.22%。 │
├──────┼─────────────────────────────────┤
│竞争对手 │BOSCH(德国)、NIPPON DENSO(日本)、VISTEON(美国)、宁波车王(台│
│ │资)、上海畅博(美资) │
├──────┼─────────────────────────────────┤
│品牌/专利/经│专利:2024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取得授权专利62件,均为原始取得,其中│
│营权 │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40件;另有171件专利申请正在审查中,其中发│
│ │明专利141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截止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 │
│ │授权专利454件,其中发明专利72件,实用新型专利362件,外观设计专利20│
│ │件。 │
├──────┼─────────────────────────────────┤
│投资逻辑 │公司始终专注于汽车智能核心电子产品领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市场应│
│ │用经验沉淀,在智能电控领域保持着显著的竞争优势,占据行业龙头地位,│
│ │持续释放增长动能;同时凭借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客户资│
│ │源和品牌优势,已形成车用智能控制器及部件、智能雨刮系统产品、新能源│
│ │连接类零组件产品、传感器类产品及半导体功率器件等多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 │的良好发展态势,相关产品已进入头部新能源厂商及国际车厂供应配套体系│
│ │,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助力公司加速汽车智能核心电│
│ │子产业布局,推动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增长。 │
├──────┼─────────────────────────────────┤
│消费群体 │汽车厂商、整车动力智能控制总成厂家和一级配套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包括│
│ │长安福特、上汽通用、长安汽车、上汽乘用车、广汽集团、北汽集团、东风│
│ │日产、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江淮汽车、奇瑞汽车、江铃汽车、长安铃木等│
│ │知名汽车厂商;多家大型高端售后发电机生产制造厂商及经销商。 │
├──────┼─────────────────────────────────┤
│消费市场 │内销、外销 │
├──────┼─────────────────────────────────┤
│对外投资 │云意电气2015年8月5日公告,公司拟与珠海乾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
│ │珠海广发云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广发云意”),广发云意注册资本│
│ │为300万元,云意电气出资135万元,占广发云意注册资本的45%。广发云意 │
│ │拟作为普通合伙人及管理人,成立珠海广发云意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
│ │基金一期(有限合伙),主要投资于智能汽车涉及的相关产业链领域和新能│
│ │源汽车涉及的相关产业链领域。 │
├──────┼─────────────────────────────────┤
│行业竞争格局│2025年,是“十四五”发展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和编制│
│ │之年。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基调推动经│
│ │济持续回升向好,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和预期。汽车行业作为拉动│
│ │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稳定经济大盘至关重要,今年以来国家各有关部委│
│ │精准施策,协同发力,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
│ │潜力,巩固汽车行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推动汽车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
│ │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支撑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汽车产业链条中十分重要│
│ │的环节,随着我国整车产销规模扩大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汽车零部件│
│ │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将不断增长。汽车电子作为汽车零部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目前正处于技术变革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关键时期,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
│ │率的持续提升、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汽车消费升级趋势的延续以及汽车出│
│ │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电子行业正迈向智能化与电动化的黄金发展时期。│
│ │未来,具备技术创新能力、供应链弹性及全球化布局的企业将在竞争中占据│
│ │优势,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与生态化合作模式的深化,将成为重塑产业格局│
│ │的重要特征。 │
├──────┼─────────────────────────────────┤
│行业发展趋势│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支撑汽车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重│
│ │要条件,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得益于国内经济稳步增长、│
│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整车市场快速发展以及全球化零部件采购力度提升等多│
│ │重利好因素,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伴随国内新能源│
│ │汽车产销量突破千万辆,带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需求激增;同│
│ │时,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多地依托整车厂形成配套产业生态,有利于专业化│
│ │分工和精细化管理,实现区域间的信息互通、资源互补,有效降低企业之间│
│ │的运输成本,产业链竞争优势大幅提升。企业通过海外建厂、技术并购等方│
│ │式加速全球化布局,未来,随着智能化、轻量化技术深化及全球供应链调整│
│ │,汽车零部件行业有望在电动化与国际化赛道持续突破。 │
│ │汽车电子是现代汽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崛起│
│ │、智能网联技术进步以及政策支持的推动,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近年来发展迅│
│ │猛,迎来了快速增长和技术革新的新阶段。近年来,伴随汽车智能化和网联│
│ │化的快速变革,汽车电子行业逐步突出人机交互体验以及智能驾驶等特征,│
│ │终端消费者对汽车的价值定位逐步从出行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间”转变,行│
│ │业整体将从一个“硬件为主”的工业产品,演变为“软硬兼备”的智能化终│
│ │端。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的比重将逐步提│
│ │升。相关企业需要深度融入汽车产业生态链中,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 │并不断实现技术创新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预计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
│ │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汽车电子行业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迎来长景气周期│
│ │。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以客户为中心,价值为纲,协同开放,自我批判”│
│ │的核心价值观,深耕汽车智能核心电子领域,紧跟汽车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
│ │的行业趋势,秉持战略思维、立足战略目际,以机械、电控、连接为战略原│
│ │点,打造多业务板块协同共进的增长新引擎,驱动公司快速发展。 │
│ │持续深化智能控制器领域的国际化布局,奠定全球市占率的绝对主导地位,│
│ │夯实业务基本盘,牢筑压舱石作用,为公司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同│
│ │时,积极延展关键核心技术应用,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充分挖掘│
│ │并运用现有资源及优势,加速布局“高技术壁垒、长生命周期、强盈利能力│
│ │”的成长型业务板块;加强与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加快与全球头部标杆│
│ │客户的市场份额拓展;持续推进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持续推进流程与组织│
│ │变革,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全方位提升管理效能,力争成为客户全球│
│ │首选的汽车部件服务商。 │
├──────┼─────────────────────────────────┤
│公司日常经营│(1)稳住业绩增长基本盘,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
│ │公司在智能电源控制器领域深耕细作多年,凭借其深厚的技术优势、显著的│
│ │成本优势及稳固的客户群体,构筑了公司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础。2024年,在│
│ │全球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刚性需求依然强劲、市场加速出清的行业背景下,公│
│ │司不断强化与全球头部芯片厂商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深化核心主控芯片的│
│ │技术升级,借助深度协同研发与规模化采购优势,打造更为突出的技术壁垒│
│ │与成本竞争力;同时深化与法雷奥、日本电装等国际标杆客户的合作,进入│
│ │更多主流车企的供应链体系,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持续巩固在行业中│
│ │的领先地位;同时率先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坚守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深│
│ │入实施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降本管控,形成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基本盘,│
│ │助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
│ │(2)紧抓汽车行业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成长业务板块业绩加快兑现 │
│ │在汽车行业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公司依托基本盘业务所沉淀的深│
│ │厚技术根基和广泛客户资源,动态调整并优化产品结构,新能源相关成长型│
│ │业务布局发展成效显现。智能雨刮系统产品不断加速进口替代进程,不断深│
│ │化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上汽集团等国内头部车企的合作,积极探│
│ │索智能雨刮系统领域的合作延伸;充电枪与连接器业务凭借突出的成本优势│
│ │及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成功与科大智能、阳光电源、许继电气、徐工集团│
│ │等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同时,依托智能控制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和软件│
│ │算法优势,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子水泵、电子风扇等热管理系统智能控制器,│
│ │已通过头部系统集成商批量供货于比亚迪、赛力斯、小米汽车等新能源车企│
│ │。上述新能源业务领域的不断成长,已成为驱动公司整体发展的强劲引擎,│
│ │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3)海外市场拓展步伐加快,加速进口替代进程 │
│ │报告期内,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加速走向国际市场,公司积极推动各│
│ │业务单元在全球市场的深入发展,逐步扩大与海外大客户的业务合作并获得│
│ │多项业务定点,公司海外业务实现5.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重点加│
│ │强海外销售网络的构建和品牌形象的塑造,提升海外销售和服务的综合竞争│
│ │实力;充分发挥海外子公司的成本和服务优势,深入挖掘和整合全球资源,│
│ │提高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减轻国际贸易摩擦对公司的影响,助力│
│ │提升公司品牌国际影响力和整体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持续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 │,为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
│ │(4)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开展多元化激励,激发组织活力 │
│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努力打造高素质研发人才梯队,并建立系统│
│ │性培养机制——以导师制为牵引配合重大课题攻关实践,搭建多维度培养体│
│ │系,加速研发团队专业能力进阶;不断扩大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人才规模,实│
│ │现人才储备“量”与“质”的双重突破。建立健全"价值创造-评价-分配"三│
│ │位一体管理体系,通过精准的岗位价值定位与目标导向,充分释放人才效能│
│ │。 │
│ │(5)加强流程变革,提升数字化管理能力,持续提高管理效能 │
│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对标行业标杆,通过迭代公司流程架构与最佳实践,能│
│ │力建立在组织之上,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高效、有序、低风险运行;在核心│
│ │事业部推行业务与财务的集成管理,并成功导入SAP-ERP系统,打通SRM、WM│
│ │S、MES周边执行系统,助力提升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通过IT化落地ISC( │
│ │集成供应链)流程,同时进一步迭代优化LTC(从线索到回款)流程,实现 │
│ │了供应链端到端的全流程贯通,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形成规范化的供应链管│
│ │理,持续提高内部管理效能,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
│公司经营计划│1、扎实筑牢业务基本盘,积极开拓全球版图,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
│ │2025年,伴随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出海布局加速及全球传统燃油汽车保有量的│
│ │长尾效应,公司将不断巩固智能电源控制器业务的行业龙头地位,发挥业务│
│ │基石作用,不断深化与法雷奥、日本电装等国际标杆客户的战略合作,进一│
│ │步优化完善国际业务团队和海外销售网络的构建,依托马来西亚子公司整合│
│ │海外资源,对冲贸易风险,提升服务响应速度,积极开拓全球版图,拓展全│
│ │球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将持续加强与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合作与芯片自研技│
│ │术储备能力,同时深化ISC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优化运营效率,实现端到 │
│ │端降本的持续提升,有效增强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稳步提高全球市场占有│
│ │率,助推公司业绩长期稳健增长。 │
│ │2、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加速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壮大业务成长引擎 │
│ │热管理系统是保障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今年,公司将│
│ │持续深化智能控制核心技术的迭代更新,加强底层软件算法能力提升与热管│
│ │理系统智能控制器的产品升级,坚定实施双轨发展战略:一方面加强与头部│
│ │系统集成商客户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展车企的终端市场应用,巩固在国内│
│ │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重点聚焦舍弗勒集团、博世集团等全球Tier1供应 │
│ │商的战略合作关系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