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0404 博济医药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免疫治疗、人工智能、CXO概念、人脑工程、幽门菌、新冠药、肝炎概念、创新药、减肥药
、DeepSeek、AI医疗
风格:专精特新、小盘非融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02-14│DeepSeek概念│关联度:☆☆☆
──────┴──────┴────────────────────────────
公司全面接入DeepSeek,全方位提升新药研发服务智能化进程。在临床前研究板块,博济医
药正在通过DeepSeek实现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前试验的全流程革新。在靶点发现阶段,博济医药通
过图神经网络(GNN)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数据,构建多维关联网络,结合
动态网络嵌入技术,显著提升靶点筛选效率
──────┬──────┬────────────────────────────
2025-02-10│AI医疗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结合AI技术优化药物临床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升研发效率。
──────┬──────┬────────────────────────────
2024-09-02│人工智能 │关联度:☆☆☆
──────┴──────┴────────────────────────────
公司与埃格林医药合作,利用人工智能(AI)在临床试验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
2024-09-02│免疫治疗 │关联度:☆☆☆
──────┴──────┴────────────────────────────
公司目前有开展几个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研究项目。
──────┬──────┬────────────────────────────
2024-02-21│人脑工程 │关联度:☆☆☆
──────┴──────┴────────────────────────────
子公司九泰药械开展医疗器械临床研究服务近40项,参与了颅内电极,脑机械取栓装置、多
个AI,九泰药械服务涵盖心脑科学血管、肿瘤AI、伴随诊断、外周血管、眼科及神经介入创新医
疗器械领域。
──────┬──────┬────────────────────────────
2024-02-20│减肥药 │关联度:☆☆☆
──────┴──────┴────────────────────────────
公司控股子公司博济多肽主要从事药物多肽AP和美容多肽AI的委托研发,可以提供减肥药的
原料药生产服务。
──────┬──────┬────────────────────────────
2022-10-19│CXO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医药企业和其他新药研发机构的新药研发提供临床前研究服务、临床研究
服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以及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其他咨询服务等
──────┬──────┬────────────────────────────
2022-04-26│肝炎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开展的创新药临床服务近30项,公司承接的化药1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药甲磺酸帕
拉德福韦片Ⅲ期全国研究者会议在长春召开。
──────┬──────┬────────────────────────────
2022-03-31│新冠药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新冠药物的研发还处在药物发现的阶段,距上市还有一定的时间,公司将根据新冠疫情
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药物的研发进展情况,决定项目后续的技术开发工作。
──────┬──────┬────────────────────────────
2022-01-11│幽门螺杆菌 │关联度:☆☆☆
──────┴──────┴────────────────────────────
公司近两年服务的幽门螺杆菌相关药物有两项,其中一项为诊断药物,相关试验已结束,资
料已交申办方;另一项为治疗药物,目前正在收尾阶段,在与申办方整理数据中。
──────┬──────┬────────────────────────────
2021-11-02│创新药 │关联度:☆☆
──────┴──────┴────────────────────────────
国内为数不多可提供一站式服务的CRO企业,涵盖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成果转化服
务等
──────┬──────┬────────────────────────────
2024-08-30│并购基金 │关联度:☆☆☆
──────┴──────┴────────────────────────────
公司2024-04-25公告成立并购基金:江西赣江新区博启趣道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2023-11-09│阿尔茨海默 │关联度:☆☆☆
──────┴──────┴────────────────────────────
公司有开展阿尔兹海默症相关药物的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IND申报等。
──────┬──────┬────────────────────────────
2021-11-02│健康中国 │关联度:☆☆
──────┴──────┴────────────────────────────
出资不超过3000万元与物明投资、厚德致远共同发起成立专项产业医疗健康基金,规模不低
于3亿元。
──────┬──────┬────────────────────────────
2025-03-28│活跃小盘非融│关联度:☆☆☆☆☆
──────┴──────┴────────────────────────────
公司为活跃小盘非融精选个股。
──────┬──────┬────────────────────────────
2024-11-20│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4-07-15│阿尔兹海默病研究迎新进展,深圳研究团队建立新型精准猴模型
──────┴───────────────────────────────────
据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消息,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深港脑科学创
新研究院陈宇、路中华、叶涛团队,日前在国际期刊Alzheimer's & Dementia发表最新研究。研
究团队成功建立了精准模拟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致病突变的新型猕猴模型(PSEN1基因突变食蟹
猴),并在幼年突变猴中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早期生物标志物的改变以及外周炎症和免疫信号
分子的异常,为深入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以及发展进程提供了新的机遇。光大证券王明瑞研
报认为,阿尔兹海默症从病理改变到临床症状出现周期跨度较久,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之下,
提前诊断和预防AD将成为该细分赛道的主旋律。
──────┬───────────────────────────────────
2024-03-15│新质生产力细分方向之一,创新药领域是科技进步兑现重要领域
──────┴───────────────────────────────────
机构指出,全球创新药,是科技进步兑现的重要领域;中国创新药产业链,正在崛起;院内
诊疗全面恢复、国家对创新药的鼓励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以及中国药企国际化步伐的推进,行业整
体将迎来业绩与市场表现的同步向上。东海证券研报指出,近期全国两会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了
顶层规划,《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六个方面的工作任务直接涉及医疗健康领域。其中特别值得关
注的是,创新药与生命科学在报告中被提及,并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产业,将会有更多配套政策措施的出台加速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升级,进一步打开创新药的成长空
间,赛道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相关企业有望持续获益。市场空间方面,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
26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5308亿人民币,到2030年进一步增长至20584亿人民币。
──────┬───────────────────────────────────
2023-10-10│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研发动作频频
──────┴───────────────────────────────────
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近期在国内外均取得重大进展。日本制药巨头卫材表示,其与美国渤
健(Biogen)共同开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静脉注射药剂Leqembi已在日本获批。该药物是第
一种被证明可以减缓阿尔茨海默症早期患者病情发展的药物。
──────┬───────────────────────────────────
2023-08-09│人机交互+人机混合智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潜力巨大
──────┴───────────────────────────────────
马斯克的脑机接口初创公司Neuralink完成了新一轮2.8亿美元(当前约20.13亿元人民币)
融资,由“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的创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领投。脑机接口技术被称
作是人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公认的新一代人机交互和人机混合智能的关键
核心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此前在“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论坛”上介绍,我国已经形成覆
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脑机接口全产业链,并在医疗、教育、工业、娱乐等领域应用落地
,将展现出强大的创新驱动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IMARC Groupe的数据,
全球脑机接口的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了15亿美元,该机构预测,到2027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
规模将达到33亿美元。
──────┬───────────────────────────────────
2022-11-29│试管婴儿费用可报销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
从2023年起参加杭州市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西湖益联保”的居民,在2023年度实施辅助生育
的参保市民,将可获得最高3000元的报销。
──────┬───────────────────────────────────
2022-11-10│多个新冠药物进入临床后期 3CL蛋白酶成为小分子化药类最优靶点
──────┴───────────────────────────────────
近日,众生药业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众生睿创的一类创新药物RAY1216片,用于治疗轻型
和普通型SARS-CoV-2感染患者的Ⅲ期临床研究方案已获批。舒泰神公告,STSA-1002注射液和STS
A-1005注射液联用在国内医院完成了针对治疗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适应症临床试验的
首例健康受试者给药。新冠小分子药物的作用机制大多通过干扰病毒自身的复制来达到消灭病毒
的效果,目前进展较快的为RNA聚合酶抑制剂和3CL蛋白酶抑制剂。3CL蛋白酶是新冠病毒复制所
必需的酶,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开发的重要靶点,3CL蛋白酶也是在病毒自身编码中剪切和
加工RNA的主要蛋白酶,目前人们对SARS病毒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3CL蛋白酶结构研
究最多。3CL蛋白酶抑制剂以其新冠病毒间高度保守、有效性和选择性最佳的优势,成为小分子
化药类最优靶点,其中辉瑞Nirmatrelvir是同靶点成功新药。
──────┬───────────────────────────────────
2018-08-31│国务院部署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
2018年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今年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
实情况汇报,决定再推新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部署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
药需求、减轻药费负担。
会议指出,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改、强化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会议确定,一要及时调整基本药物目录。此次调整在覆盖临床主
要病种的基础上,重点聚焦癌症、儿科、慢性病等病种,调入有效性和安全性明确、成本效益比
显著的187种中西药,其中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药品22种,均比原目录显著增加。调整
后基本药物目录总品种扩充到685种。今后新审批上市、疗效有显著改善且价格合理的药品将加
快调入。二要减轻患者药费负担。推进公立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等方式,推动降药价。建立基
本药物、基本医保联动和保障医保可持续的机制,将基本药物目录内符合条件的治疗性药品按程
序优先纳入医保目录,使医保更多惠及参保群众。鼓励各地在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等
慢性病管理中,在保证药效前提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减少患者药费支出。三要确保基本药物不
断供。对用量小等易导致短缺的基本药物,可采取定点生产、纳入储备等措施保证供应。公立医
疗机构要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与相关补助资金拨付挂钩。与此同时,要强化药品质量安
全监管,确保群众安全放心用药。
──────┬───────────────────────────────────
2018-03-21│抗癌药关税降低 创新药企业有望受益
──────┴───────────────────────────────────
“一些市场热销的消费品,包括药品,特别是群众、患者急需的抗癌药品,我们要较大幅度
地降低进口税率,对抗癌药品力争降到零税率。”3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会见采访全国两会的
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时的一席话,在市场上引起强烈反响。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意味着进口药品尤其是进口抗癌药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将会调整
,患者有望以更低的价格用上进口药。同时,新政策将对一些癌症药品生产企业产生影响,仿制
药企业的利润或将受到较大冲击,而创新药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看来,降低关税,短时间内将对国内药企特别是仿制药企业的价格
和利润带来巨大压力,但是却能帮助像贝达药业这样的创新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扩充后续产品线
,因为国家政策是建立在充分的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上的,会使国际创新成果第一时间进入到国内
市场,促进我国医药创新水平的提高,比如会使首仿药或生物类似药得到快速发展。中长期,将
会促进中国企业向“一流企业”发展,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
2017-10-09│两办发文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
──────┴───────────────────────────────────
2017年10月9日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
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当前我国药品医疗器械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方兴未艾,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持
续推进。但总体上看,我国药品医疗器械科技创新支撑不够,上市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
差距。
为促进药品医疗器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满足公众临床需要,《意
见》从改革临床试验管理、加快上市审评审批、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加强药品医疗器械
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加强组织实施六方面提出36条具体意见。
──────┬───────────────────────────────────
2015-12-17│第三批药品注册自查出炉 19家上市药企申请撤回
──────┴───────────────────────────────────
2015年12月14日晚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披露了第三批药品注册自查核查
结果,并发布了《关于82家企业撤回131个药品注册申请的公告》(2015年第264号)。
截至12月14日晚,CFDA一共出具了10份关于自查清单各品种自查结果公告。至此,包含未公
告撤回的317个受理号数,累计撤回数目已达727个,撤回率已超过四成,为44.82%。“若按照最
近三次撤回平均每次撤回127个受理号,料剩下的受理号预计5-7周左右可全部撤完。”12月15日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东吴证券分析师洪阳表示,此次临床自查涉及1622个受理号,包括 78家上市公司在内的729
家药企。目前已经有好几十家医药上市公司有自查注册申请撤回或被CFDA不予批准。特别是华海
药业(600521.SH)、恒瑞医药(600276.SH)、科伦药业(002422.SZ)、博济医药(300404.SZ
)、泰格医药(300347.SZ)均受到较大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仅在CFDA最新公布的第三批撤回名单中,涉及上市药企就多达
19家,包括仙琚制药(002332.SZ)、海正药业(600267.SH)、太极集团(600129.SH)、华邦
健康(002004.SZ)、莱美药业(300006.SZ)、福安药业(300194.SZ)、国药一致(000028.SZ
)、恒瑞医药(600276.SH)、吉林敖东(000623。SZ)、长春高新(000661.SZ)、方盛制药(
603998.SH)、哈药股份(600664.SH)、博雅生物(300294.SZ)、丰原药业(000153.SZ)、罗
欣药业(08058.HK)、石药集团(01093.HK)、联邦制药(03933.HK)、四环医药(00460.HK)
、李氏大药厂(00950.HK)。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CRO服务提供商,主要为国内外制药企业及其他研究机构 │
│ │就新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发与生产提供全流程“一站式”CRO服务。公司以 │
│ │满足客户需求,推进药品研发进程,造福患者健康为目标,建立起高质量的│
│ │服务标准,为客户提供更好、更快、更全的CRO服务。 │
│ │公司的全流程“一站式”CRO服务包括:临床前研究服务、临床研究服务、 │
│ │其他咨询服务以及CDMO服务,涵盖了药物研发与生产的各个阶段。同时,公│
│ │司根据新药市场的发展趋势,结合技术专长以及行业经验,还进行了部分临│
│ │床前自主研发业务和技术成果转化服务。 │
├──────┼─────────────────────────────────┤
│核心竞争力 │(一)新药研发全流程“一站式”CRO服务的优势 │
│ │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从早期提供有限的临床前研究和部分临床研究服务,扩│
│ │展到新药研发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目前,国内多数CRO公司仍以单一研究的 │
│ │服务为主,难以提供全面的综合服务,而研发需求多样化的大型制药企业和│
│ │近几年兴起的大量生物医药创新型公司,更加倾向于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CR│
│ │O公司,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的CRO企业。│
│ │(二)稳定且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优势 │
│ │公司处于CRO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行业,人才是公司提供经营服务的关键 │
│ │要素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公司中高层技术团队均具备丰富的医药专业│
│ │知识和CRO行业经验,核心技术人员很稳定,同时,公司还持续引进药学、 │
│ │药效学、毒理学等学科领域和肝病、消化、肿瘤等重点创新药临床研究领域│
│ │的高端人才,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
│ │(三)临床研究服务能力和经验的优势 │
│ │1、为国内制药企业获得多项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
│ │2、丰富的临床试验服务经验 │
│ │3、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
│ │(四)临床前研究服务能力较高 │
│ │公司自2015上市以来,临床前研究业务稳步发展,公司在临床前研究业务的│
│ │硬件条件、技术平台、人才培养和引进做了大量的投入,也得到政府的支持│
│ │。通过客户服务或自主立项项目的实施经验积累,公司在中药、化药的立项│
│ │和整体研发水平有明显提高,药理毒理研究方面的临床前评价(GLP)的团 │
│ │队规模、能力均有明显提升,现已形成专业技术领域内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 │并具有较明显的技术特点和优势,以下述六大研发服务平台为主。 │
│ │(五)中美双报的注册优势 │
│ │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对中国NMPA、美国FDA、加拿大卫生部的新药、仿制药 │
│ │、OTC产品的注册申报和商业评估服务,公司注册咨询团队拥有多名法规专 │
│ │家、FDA前审评官以及知名跨国药企高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公司在国 │
│ │内、美国均设立了专业的注册申报的子公司,可以24小时为国内外客户服务│
│ │,子公司美国汉佛莱医药顾问有限公司(HPC)已帮助国内多家医药企业完 │
│ │成FDAIND申报,是国内CRA-T领域帮助客户完成首家全自主中美双报的服务 │
│ │公司,时至今日,美国汉佛莱提供注册服务的FDAIND项目审批成功率接近10│
│ │0%。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55,832,418.60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39,436.5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04%;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017,432.95元,较上 │
│ │年同期下降24.24%。 │
├──────┼─────────────────────────────────┤
│竞争对手 │昆泰(Quintiles Transnational)、科文斯(Covance)、百瑞精鼎(Parexel) │
│ │、药明康德、尚华医药、泰格医药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续断皂苷Ⅵ的提取│
│营权 │纯化方法”、“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具有治疗肺炎作用的药物中的应│
│ │用”获得发明专利证书。 │
├──────┼─────────────────────────────────┤
│投资逻辑 │公司的业务范围已经从早期提供有限的临床前研究和部分临床研究服务,扩│
│ │展到新药研发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目前,国内多数CRO公司仍以单一研究的 │
│ │服务为主,难以提供全面的综合服务,而研发需求多样化的大型制药企业和│
│ │近几年兴起的大量生物医药创新型公司,更加倾向于能够提供综合服务的CR│
│ │O公司,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的CRO企业。│
│ │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业务的协同效应和全流程服务的优势,承做一项新药从临│
│ │床前开发至申报注册的服务业务,为客户节约了时间成本、研发成本、沟通│
│ │成本和转换成本。新药研发全流程“一站式”的系统服务能力的建立,使得│
│ │公司更准确地把握行业动态,提高新药研发的成功率,满足客户多层次的业│
│ │务需求,实现服务提供的连续性、稳定性,促进公司各类业务的发展和盈利│
│ │能力的提升。 │
│ │公司成立二十多年来,累计为国内外众多知名医药、医疗器械企业等提供了│
│ │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
├──────┼─────────────────────────────────┤
│消费群体 │国内外众多知名医药、医疗器械企业 │
├──────┼─────────────────────────────────┤
│消费市场 │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中国港澳台、国外 │
├──────┼─────────────────────────────────┤
│产业基金 │博济医药2015年7月16日公告,公司与深圳物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 │
│ │厚德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共同发起成立│
│ │专项产业医疗健康基金。该产业基金目标设立规模为不低于3亿元,其中博 │
│ │济医药或博济投资拟出资不超过3000万元。产业基金投资领域为:博济医药│
│ │计划在中长期战略进入的领域,主要是指博济医药基于为医药企业提供全方│
│ │位、一站式 CRO 服务为核心的医疗大健康产业相关领域;重点投资领域为 │
│ │医疗健康产品研发服务、国家扶持创新药项目、成长期及成熟期医药企业、│
│ │医学检验服务、其他第三方检测服务、移动医疗及其他医疗服务等。产业基│
│ │金存续期为5年,其中投资期2年,退出期3年。 │
├──────┼─────────────────────────────────┤
│行业竞争格局│我国CRO行业开端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早期发展得益于跨国CRO及制药企业│
│ │的研发业务在中国的开展,近年来,得益于国家鼓励生物医药的发展和医药│
│ │医疗体制的改革,制药企业的行业格局和需求的迅速变化,推动了CRO行业 │
│ │的快速增长。 │
│ │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2023年度药品审评报告》,2023年度,CDE受理新 │
│ │药临床试验申请(以下简称“IND”)2997件,同比增加33.56%。其中,中药│
│ │IND75件,同比增加31.58%;化学药品IND1778件,同比增长66.48%;生物制│
│ │品IND1144件,同比增长48.85%,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IND数量在经历2022年│
│ │度小幅度下滑之后,2023年度数量明显上升。 │
│ │2023年,CDE批准的中药IND63件(57个品种),同比增长40%,批准的化学 │
│ │药品IND1448件(684个品种),同比增长15.92%,批准的预防用生物制品IN│
│ │D59件(46个品种),同比增长47.5%;批准的治疗用生物制品IND891件(61│
│ │6个品种),同比增长22.39%。新药开展临床研究的需求在逐年增长,随着 │
│ │新药研发的难度和复杂性持续提升,监管机构对药品注册上市的监管趋严,│
│ │为了更好的节约研发成本,提升药物研发成功率,加快要药品研发的进度,│
│ │医药研发外包特别是临床研究服务外包的需求依旧强劲。 │
├──────┼─────────────────────────────────┤
│行业政策法规│《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 │》 │
├──────┼─────────────────────────────────┤
│公司发展战略│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是连接医药企业及其他新药研发机构、临床试验机构│
│ │以及新药审批监管机构的重要桥梁。从行业的全球发展趋势看,医药企业已│
│ │越来越重视CRO公司在新药研发中的专业价值。CRO行业已成为当前医药市场│
│ │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未来三至五年公司将牢牢把握医药研发外包服务│
│ │行业的政策红利和发展机遇,在保持临床研究服务优势的前提下,持续发展│
│ │临床前药学研究和药物评价业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持续加强自主创新能│
│ │力,稳步开发自主研发品种;着手推进主营业务链条的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
│ │产(CDMO)服务,将公司建设成为集药学研究平台、药物评价平台(GLP)、 │
│ │临床研究平台(GCP)、合同生产平台CDMO(GMP)、中美双报的一站式的新药│
│ │研发平台,从注册、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到试验用样品生产阶段,同制药│
│ │企业的注册、研究、开发、生产等整个供应链深度对接,发挥一站式全流程│
│ │CRO服务的企业特色,将公司建设成为一家国内领先的大型医药研究服务机 │
│ │构。 │
├──────┼─────────────────────────────────┤
│公司日常经营│(1)临床研究服务 │
│ │报告期内,公司临床研究服务收入414510164.45元,同比增长49.58%,新增│
│ │临床研究服务合同额9.42亿元,同比增长49.25%。报告期内,公司从人才战│
│ │略、适应症领域聚焦拓展、创新药物及创新性医疗技术试验、国际化服务、│
│ │拓展服务范围、机构战略合作、信息化建设等方向入手,全面提升了自身在│
│ │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2)临床前研究服务 │
│ │报告期内,公司临床前研究服务实现收入78290291.27元,同比增长6.19%,│
│ │新增临床前研究服务合同额1.63亿元,同比增长13.12%。公司子公司深圳博│
│ │瑞在“创新药发现筛选和药学服务”的服务板块中增加并初步搭建完成“细│
│ │胞生物学平台”,包括质粒定制、病毒包装等;除此之外,“细胞质量检测│
│ │技术平台”也在搭建和完善中,并通过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CMA和CNAS资质 │
│ │认定。 │
│ │(3)其他咨询服务 │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咨询服务收入48538636.28元,同比增长19.06%,新增 │
│ │其他咨询服务合同额0.60亿元,同比减少12.51%,主要由于外部环境变化,│
│ │创新药企业境外申报进度放缓所致。报告期内,为客户获得境内外IND许可 │
│ │约二十项。 │
│ │(4)CDMO服务 │
│ │公司CDMO服务由子公司科技园公司承接,科技园公司具有CDMO和企业孵化器│
│ │两大功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广东省海智计划│
│ │工作站、广州市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报告期内,科技园公司已完成三期厂│
│ │房的施工建设,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三期厂房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 │
│ │此外,科技园公司完成了9个药物品种的现场注册核查,包括4个原料药、4 │
│ │个片剂和1个胶囊剂以及通过溴芬酸钠原料药GMP符合性检查。报告期内,科│
│ │技园公司提交了3个品种的注册资料。 │
│ │(5)临床前自主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服务 │
│ │报告期内,临床前自主研发收入253788.67元,技术成果转化服务未产生收 │
│ │入,主要因为公司每年成功完成的临床前自主研发及技术成果转化服务项目│
│ │的技术难度和数量不同,所以收入有所波动。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
│ │一种高生物利用度的续断皂苷Ⅵ的提取纯化方法”、“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
│ │在制备具有治疗肺炎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获得发明专利证书。 │
│ │(6)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人数为1091人│
│ │,为了进一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报告期内,公司还推出了2023年限制性│
│ │股票激励计划。 │
│ │(7)品牌建设方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