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0521 爱司凯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3D打印、数据中心、折叠屏
风格:连续亏损、私募重仓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2-01-05│数据中心 │关联度:☆☆
──────┴──────┴────────────────────────────
公司筹划购买鹏程金云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金云科技得主营业务为互联网数据中心和互
联网接入服务,是一家专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云计算综合解决方案运营得IT服务提供商
──────┬──────┬────────────────────────────
2022-01-04│3D打印 │关联度:☆☆☆☆☆
──────┴──────┴────────────────────────────
公司专注于工业化打印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解决方案,产品包括平面打印和3D
打印,主导产品为计算机直接制版机(CTP),涵盖了胶印直接制版机和柔印直接制版机,是国
内产品线最齐全的CTP厂商之一。
──────┬──────┬────────────────────────────
2021-10-21│折叠屏 │关联度:☆☆☆
──────┴──────┴────────────────────────────
公司自主研发的激光技术可以应用于柔性电路制作
──────┬──────┬────────────────────────────
2025-01-24│连续亏损 │关联度:☆☆☆
──────┴──────┴────────────────────────────
截止2023-12-31公司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为负
──────┬──────┬────────────────────────────
2024-09-30│私募重仓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私募重仓持有1324.89万股(1.71亿元)
【3.事件驱动】
──────┬───────────────────────────────────
2023-10-18│机构预计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将在2023年Q3创新高
──────┴───────────────────────────────────
显示屏研究机构DSCC发布报告称,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将在2023年第三季度创新高。据DSCC
提供的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环比增长16%,同比增长42%,达220万部
。
──────┬───────────────────────────────────
2023-09-15│华为折叠新机MateX5开售秒光,折叠屏产业链迎增长空间
──────┴───────────────────────────────────
9月14日10时8分,华为折叠新机MateX5正式开启预订。首批订单开售后不久即被“秒光”,
订金预售显示“暂时缺货”。华为MateX5折叠屏为横向内折型,内屏6.4英寸,外屏7.85英寸,
机身重量素皮版约243克(含电池),羽砂版约245克(含电池),支持双向北斗卫星消息。
──────┬───────────────────────────────────
2023-08-18│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持续保持快速增长
──────┴───────────────────────────────────
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
量约126万台,同比增长173.0%;上半年出货227万台,同比增长102.0%。自问世以来,折叠屏手
机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且是目前低迷的手机市场里唯一保持上升趋势的细分市场。
──────┬───────────────────────────────────
2023-07-27│折叠屏风景独好引苹果试水
──────┴───────────────────────────────────
从iPhone到MacBook,苹果公司加入折叠屏阵营的传闻从未间断。供应链人士指出,苹果将
会从平板电脑着手进入折叠屏阵营,最快2026年会发布。另外,台湾媒体还提到,Google也打算
进一步扩大折叠产品阵容,推出折叠平板电脑。Google于今年的GoogleI/O大会发表了旗下首款
折叠手机。业界指出,若Google要导入折叠平板,这将是2024年GoogleI/O大会的重点产品。不
过,目前Google尚未对此消息进行回应。
──────┬───────────────────────────────────
2023-06-21│3D打印无金属柔性胶状电极问世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开发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类似果冻的材料,它像生物组织
一样柔软和坚韧,同时可像传统金属一样导电。这种材料可制成打印墨水,有朝一日或成为功能
性凝胶基电极,且具有生物组织的外观和手感。研究人员表示,胶状电极有可能取代金属来刺激
神经,并与心脏、大脑和身体其他器官连接。
──────┬───────────────────────────────────
2023-06-02│3D打印技术造出新型钛合金,有望催动3D打印商业化应用提速
──────┴───────────────────────────────────
包括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悉尼大学在内的国际研究团队将合金和3D打印工艺结合
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钛合金,这种合金在拉伸下坚固而不脆。这项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
》杂志上的突破,为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化学工程、空间和能源技术中应用的新一类更可持
续的高性能钛合金的研制带来了希望。
──────┬───────────────────────────────────
2023-05-25│机构预计23年折叠手机出货量有望同比增长55%,将带动折叠屏行业发展
──────┴───────────────────────────────────
TrendForce预计,2023年折叠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1980万支,同比增幅高达55%。之前折叠
手机渗透率上升速度较缓慢主要是碍于高昂售价,如今品牌与零组件供应商均持续开发新技术,
以优化零组件成本,整体折叠手机整机成本压力将减轻,以提升消费者接受度。
──────┬───────────────────────────────────
2023-04-21│全新OLED显示屏可拉伸2倍以上,柔性电子或迎发展新机遇
──────┴───────────────────────────────────
近期,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OLED显示器,可以拉伸到其长度的两倍以
上,同时仍然保持发光和清晰的图像。这一发展为更多种类的可穿戴电子产品打开了大门。研究
人员表示,发光的可弯曲材料不仅可以用来显示信息,还可以集成到需要光的可穿戴传感器中。
例如,测量血氧和心率的传感器通常会通过血管照射光线来感知血流。此外,还可以集成到可植
入设备中,比如那些利用光控制大脑神经元活动的设备。
──────┬───────────────────────────────────
2023-04-07│苹果公布折叠显示设备专利,折叠屏或将站上风口
──────┴───────────────────────────────────
近日,苹果公司“用于折叠显示设备的较链”专利公布,该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平板电脑
、腕表设备或其他可穿戴设备、电视机、独立式计算机显示器或其他监视器等。据统计,国内折
叠屏市场2022年全年出货量达284万台,同比增长154%,增速超出行业预期。2023年1月,国内折
叠屏市场同比增长64%。
──────┬───────────────────────────────────
2023-04-03│IDC预计23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同比增超50%,或将提升折叠屏需求
──────┴───────────────────────────────────
市场调查机构IDC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预估2023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将达到2140万部
,比去年的1420万部增长超过50%。2027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出货量预估达到4810万部,营收达到4
2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6%。
──────┬───────────────────────────────────
2022-10-20│百亿级数据中心项目涌现 “东数西算”工程加速
──────┴───────────────────────────────────
近日,微软在年度技术大会上宣布,多项云服务将落地中国新数据中心,以应对不断增长的
客户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志华介绍,自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央
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以来,项目总投资超过
4000亿元,算力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主要专注于工业化打印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
│ │和服务解决方案。产品包括平面打印和3D打印,主导产品为计算机直接制版│
│ │机(CTP),涵盖了胶印直接制版机(胶印CTP)和柔印直接制版机(柔印CT│
│ │P),是国内产品线最齐全的CTP厂商之一,其中以256路激光光阀技术为基 │
│ │础的高端CTP采用了国内独有的技术。 │
│ │公司在3D打印领域推出了3D砂型打印设备-风暴S系列、T系列以及大型定制 │
│ │产品。 │
├──────┼─────────────────────────────────┤
│经营模式 │1.CTP主要销售模式 │
│ │根据CTP行业的特点及实际情况,公司采取经销和直销相结合的方式,其中 │
│ │经销为主要销售方式。 │
│ │2.3D砂型打印设备主要销售模式 │
│ │结合市场规模、商业模式等方面,公司采取销售、租赁、合作设立打印中心│
│ │等多种方式。 │
├──────┼─────────────────────────────────┤
│行业地位 │国内最早推出柔印CTP的企业之一 │
├──────┼─────────────────────────────────┤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优势 │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工业化打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通过持续的技术│
│ │创新,公司目前已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并掌握了大量CTP核心技术。最新 │
│ │的256路激光外调制技术突破传统光纤技术限制,将一束激光分成可独立控 │
│ │制的256路细小激光。这些激光束由软件程序独立控制,可用于微米级别的 │
│ │高精度打印、激光切割、3D打印。 │
│ │在工业喷墨打印头方面,公司的单电极顶式剪振压电喷射技术、双顶式剪振│
│ │压电喷射技术、双层压电混合振动喷射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喷头的集成度,降│
│ │低驱动电路的生产工艺难度,从而降低工业喷墨打印头的生产难度和生产成│
│ │本,提高工业喷墨打印头产品的性能和成品率。 │
│ │在3D金属打印方面,公司已完成8激光打印头的测试,即将进行零件生产打 │
│ │印测试,通过后即可成为3D金属打印设备的核心关键部件,实现3D金属打印│
│ │设备的百分百国产化。公司的多激光打印头是全球集成度最高的金属打印头│
│ │,可以大幅提高设备的打印效率,在相同幅面内,可以安装更多路的激光打│
│ │印头同时进行打印烧结。例如,在450mm*450mm的打印尺寸内,可以实现16 │
│ │激光打印头同时烧结。 │
│ │(二)人才优势 │
│ │目前公司拥有研发人员,涉及光学、精密制造、电子电路、自动控制、软件│
│ │开发等各类专业人才,人才储备充足、梯队结构合理。公司核心团队长期从│
│ │事工业化打印技术研发和相关应用研究,对工业化打印技术行业发展有着深│
│ │刻的理解,其中,公司技术负责人唐晖发明的“计算机直接制版机镜头的自│
│ │动调焦、调角机构”获得第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
│ │公司不断补充核心科技人员,形成了具有优秀和丰富经验的复合型技术研发│
│ │人才梯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公司工业化打印│
│ │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保障。 │
│ │(三)营销网络优势 │
│ │目前,公司在国内有13家经销商、在海外有6家经销商。国内销售网络已经 │
│ │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公司海外销售网络覆盖区域包括韩国、印度│
│ │、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越南、泰国、缅甸、阿根廷、斯里兰卡、巴│
│ │基斯坦、黎巴嫩、阿联酋、新加坡、埃及、尼日利亚、菲律宾、意大利、保│
│ │加利亚、马来西亚、土耳其、埃塞俄比亚、乌兹别克斯坦、日本、尼泊尔、│
│ │墨西哥、比利时、伊拉克、塔吉克斯坦、阿塞拜疆、摩洛哥等60多个国家和│
│ │地区。 │
│ │(四)完善、快速的服务优势 │
│ │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服务团队,建立起了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快速服务体系│
│ │。 │
│ │公司在原有快速优质服务基础上,继续做好服务管理精细化操作,由分布各│
│ │地的驻点工程师、大区经理,及时解决客户的需求,有力保证了公司服务体│
│ │系的高效。通过销售和服务热线,无缝接驳7*12小时的技术支持和专业的客│
│ │户服务。 │
│ │公司的海外服务由海外经销商负责,在具备相当的行业经验和服务能力前提│
│ │下,通过培训、考核及远程指导等多种方式合作,协助经销商建立高效优质│
│ │服务体系。 │
│ │高效的服务响应机制,及时满足和解决了客户售前技术培训、技术支持、售│
│ │后维修、零配件供应等方面的需求,也为公司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有力促进│
│ │了公司业务的拓展。公司完善、快速、高效的服务体系在CTP行业具有明显 │
│ │的优势。 │
├──────┼─────────────────────────────────┤
│经营指标 │2023年,营业收入15,932.5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2.90%;归属于上市公 │
│ │司股东的净利润-603.5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69.58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 │
├──────┼─────────────────────────────────┤
│竞争对手 │德国海德堡、美国柯达、日本网屏、杭州科雷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比利时艾│
│ │司科、美国柯达、日本网屏 │
├──────┼─────────────────────────────────┤
│品牌/专利/经│专利: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工业化打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通过持续 │
│营权 │的技术创新,公司目前已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并掌握了大量CTP核心技术 │
│ │。 │
├──────┼─────────────────────────────────┤
│核心风险 │CTP产品市场增长放缓;募投项目效益不及预期。 │
├──────┼─────────────────────────────────┤
│投资逻辑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CTP已处于成熟期。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从事CTP研发并│
│ │成功实现CTP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主要与国际竞争对手进行竞争。是目前国 │
│ │内主要的胶印CTP品牌供应商和市场销售份额领先的企业之一,产品在全球 │
│ │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同时,公司也是全球柔印│
│ │CTP的主要生产商之一。近年来,公司对现有CTP产品进行了技术提升,不断│
│ │推出具有更高精度、更高效率、更环保节能的CTP产品,实现了以256路激光│
│ │光阀技术为基础的高端CTP量产销售。 │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工业化打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通过持续的技术│
│ │创新,公司目前已获得了多项专利技术,并掌握了大量CTP核心技术。最新 │
│ │的256路激光外调制技术突破传统光纤技术限制,将一束激光分成可独立控 │
│ │制的256路细小激光。这些激光束由软件程序独立控制,可用于微米级别的 │
│ │高精度打印、激光切割、3D打印。 │
├──────┼─────────────────────────────────┤
│消费群体 │印刷行业、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以及消│
│ │费电子等领域 │
├──────┼─────────────────────────────────┤
│消费市场 │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
│ │区、境外地区 │
├──────┼─────────────────────────────────┤
│行业竞争格局│1、传统印刷业情况相对稳定,在智能化、数字化产业升级的整体方向下, │
│ │平稳地进行技术的迭代更新。在个性化需求、绿色环保要求与技术进步这三│
│ │个因素的拉动下,数字印刷技术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深入。 │
│ │2、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完善成熟,及应用场景的增加,工业3D打印已经 │
│ │被市场逐步接受。工业3D打印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涉及航空航天、汽车、消│
│ │费电子、医疗器械、建筑工程等。 │
├──────┼─────────────────────────────────┤
│行业发展趋势│3D打印产业发展前景和展望 │
│ │3D打印应用广泛,效果显著,自提出以来便广受追捧。从消费电子到医疗设│
│ │备,从航空航天到建筑工程,从模具制造到工业设计,3D打印都能发挥重要│
│ │作用,应用场景丰富,市场潜力巨大。3D打印的大好前景,令全球各国对其│
│ │研究热情、支持力度始终不减,全球3D打印产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大幅扩│
│ │张。根据WohlersReport,2020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为127.58亿美元,202│
│ │3年增长到200.35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3D打印市场规模为298亿美元,20│
│ │30年有望超850亿美元。 │
│ │3D打印技术可与传统制造业技术互补,共同推进现代制造业的转型。3D打印│
│ │技术本身也在不断改进,不断有新的应用材料出现,应用领域也在逐步拓展│
│ │,开发工业级、大型化的3D打印设备必将成为一个发展方向。目前3D打印技│
│ │术发展趋势朝着低成本、高性能、高精度、高速度、多功能的方向进行。 │
│ │中国3D打印产业化发展态势 │
│ │中国3D打印产业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在经历了初期产业链分离、原材料│
│ │不成熟、技术标准不统一与不完善及成本昂贵等问题后,当前中国3D打印产│
│ │业已日趋成熟,市场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3D打印技术│
│ │与世界先进水平已基本同步。同时,中国3D打印市场应用程度不断深化,产│
│ │业链生态持续丰富,在各类民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未来几年中│
│ │国3D打印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趋│
│ │势展望》预计,2023-2027年我国3D打印市场规模有望从400亿增长至1000亿│
│ │。 │
│ │近年来,国家层面大力倡导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
│ │力”被列为政府工作十大工作任务之首,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带来内需外需的│
│ │进一步提升,将进一步加快3D打印行业的发展。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航空│
│ │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医疗器械、人形机器人以及消费电子等围绕新│
│ │质生产力的新兴行业蓬勃发展,将为国内3D打印市场带来持续增长。 │
│ │3D金属打印在相关行业中的应用趋势 │
│ │近年来,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步拓宽,3D金属打印助力轻量化、复杂结│
│ │构生产及效率提升,尤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医疗器械以及│
│ │消费电子等领域对金属3D打印的需求持续保持旺盛增长趋势。应用端呈现快│
│ │速扩展态势。随着材料和设备的国产化,金属3D打印在替代传统工艺从而在│
│ │装备领域降本增效上也初步具备优势,金属3D打印产品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得│
│ │到大幅提升。随着金属3D打印技术被广泛接受并逐步投入工业化生产,金属│
│ │3D产业已基本形成完整产业链,整体产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
│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航空│
│ │航天是现阶段3D打印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在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下,金属增│
│ │材制造技术的逐步成熟将推动金属3D打印在更多场景中实现更大规模的应用│
│ │。 │
│ │3D砂型打印设备在国内铸造行业中的应用趋势 │
│ │随着环保节能、信息科技与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升级,工业设备与民用制成品│
│ │越来越趋向于高集成、高科技、多功能、低成本、多型号、快换代等特性,│
│ │这就给传统铸造业提出了挑战也同时提供了产业升级的原动力。 │
│ │因此3D砂芯砂型打印流程具有生产周期短,铸件废品率低,有效避免人为经│
│ │验性失误,综合生产成本低,造型材料及工时损耗低,铸型制造简便可靠等│
│ │优势。所以3D砂型打印铸造将是铸造生产中快速提升生产工艺水平与铸件制│
│ │成品品质的最有效铸造方法,尤其是单件或小批量急需铸件,复杂结构与低│
│ │压重力铸造工艺极限成型条件铸件品等,也可稳定承担砂芯铸造中对铸件的│
│ │单件批处理生产,以及为相对高精度要求的浇注流水线砂芯砂型大批量生产│
│ │预置准备。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的企业使命是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领先技术支持传统制造业转│
│ │型升级,把自然归还于自然,让世界更美好是公司成立时的梦想。在未来的│
│ │发展中,公司将不断挖掘运用三大核心打印技术(压电喷墨打印技术、激光│
│ │技术、精密运动控制),大力拓展工业化打印技术在多个行业应用,从单一│
│ │的产品生产销售商转型为行业主力服务提供商,成为工业打印领域的国际一│
│ │流知名品牌。 │
├──────┼─────────────────────────────────┤
│公司日常经营│1、扩大以256路激光光阀技术为基础的高端CTP市场 │
│ │在传统印刷领域,公司不断对CTP产品进行技术提升,以256路激光光阀技术│
│ │为基础的高端CTP在精度和速度上达到了国际水平。公司重点针对不同的销 │
│ │售需求和应用需求开发了新的256路CTP,且与一家海外公司达成强强合作,│
│ │推出了升级版美标256路CTP,并实现量产。2023年全年度256路CTP在整体销│
│ │售中占比50%以上。 │
│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发完成Vulcan(火神)5080柔版激光雕版机,运用了全│
│ │新开发的Naja256激光头,该激光头融合了大功率光纤激光器和256路独立控│
│ │制光阀两大核心科技为一体,突破原激光器的功率上限;同时配置了激光测│
│ │距与音圈马达自动聚焦控制技术,可以跨越版材厚度波动下遇到的局部失焦│
│ │问题。火神系列柔版激光雕版机目前已经接到多台海外订单,并且将在2024│
│ │年5底参展德国德鲁巴印刷展览。在欧美需求更大的48*35英寸系列机器设备│
│ │也会在2024年推出市场。 │
│ │2、推进3D砂型打印设备量产销售及打印服务 │
│ │公司已掌握砂型3D打印的核心技术,实现了3D砂型打印机量产销售。公司开│
│ │发生产的3D砂型系列打印设备在国内相关企业已进入生产级使用,为相关行│
│ │业提供砂芯、砂型及金属铸件成品的生产供应。 │
│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风暴S1800型号3D砂型打印设备的批量生产及销售。 │
│ │3、3D金属打印头项目情况 │
│ │3D金属打印头主要由激光器、振镜及动态对焦系统所组成,是3D金属打印机│
│ │的核心设备。 │
│ │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8头激光金属打印头的第二代产品的联机品优化调试 │
│ │,预计2024年可实现销售。产品将更适用于各类对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具备│
│ │较高要求的应用领域,如3C数码、低空飞行器等行业,可实现在各尺寸幅面│
│ │下安置更高密度打印头的应用需求。 │
│ │4、实现512喷头的量产、1024喷头的小批量试制及新刀片喷头设计验证 │
│ │报告期内,公司的512喷头稳定批量生产,可以满足公司3D砂模打印设备的 │
│ │需求,实现了3D砂模打印机的百分百国产化。2024年可对外生产销售;1024│
│ │喷头已完成验证,进入小批量生产,2023年下半年开始在公司研发的瓦楞纸│
│ │打印机上上机测试。 │
│ │报告期内,公司还新设计了刀片喷头,刀片喷头主要材料是不锈钢,取消了│
│ │石墨件的加工,用不锈钢片叠加替代,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已进入│
│ │设计测试验证阶段。 │
│ │5、3D打印运用到精铸行业 │
│ │报告期内,3D陶瓷打印设备新机型T400系与日本AGCC合作开发、设计的,并│
│ │与日本AGCC、日本RolandDG达成合资意向战略目标,共同开发国内3D陶瓷打│
│ │印市场。目前该合作研发已进一步完善了3D陶瓷打印工艺,并通过客户验证│
│ │了3D陶瓷打印在精密铸造行业的定向市场、在艺术品行业中的创新和市场定│
│ │位。公司开发的T400型号的3D陶瓷打印设备目前作为一款客户体验机型,供│
│ │潜在客户以低成本体验3D陶瓷打印技术,为陶瓷3D打印开拓市场。 │
│ │6、拓展3D打印应用范围 │
│ │公司正在积极研发和布局3D打印的衍生业务3D金属打印业务以及陶瓷粉打印│
│ │业务。公司自产压电喷墨打印头512喷头除了应用在3D砂模打印机上,也计 │
│ │划在特定细分市场实现销售。公司还将加快MEMS工艺喷头的研发和定型、医│
│ │疗专用喷头的研发和销售、电路板行业专用喷头的研发等,力争覆盖更广大│
│ │的销售市场。 │
│ │7、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
│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规范股东│
│ │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运作和公司管理层的工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决│
│ │策机制、快速市场反应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同时,公司不断强化内部控制│
│ │体系建设,提高规范运作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 │
├──────┼─────────────────────────────────┤
│公司经营计划│围绕上述发展战略,公司确立了以下发展规划: │
│ │1、对现有CTP产品进行技术的迭代升级,不断深入推广具有更高精度、更高│
│ │效率、更环保节能的CTP产品,扩大中高端市场占有率。 │
│ │2.在对工业喷墨打印头的产业化及研发方面,公司已实现了512喷头,1024 │
│ │喷头,MEMS工艺喷头的产品系列化,并计划加快各类喷头产品的应用进程,│
│ │如医疗专用喷头的研发和销售、电路板行业专用喷头的研发、高端数码印刷│
│ │行业的应用等,力争覆盖更广大的销售市场。 │
│ │3、公司将结合三大核心技术优势,聚焦在3D打印领域进行技术深化,形成 │
│ │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为整体公司可持续经营提供更好的商业机遇。3D打印领│
│ │域具体业务规划如下所示: │
│ │(1)实现3D砂模打印技术在更多工业领域的应用,在3D打印领域以3D打印 │
│ │专业设备销售+3D服务打印的双模式运营,布局砂型3D打印产业升级,成为 │
│ │国内3D打印龙头领导企业之一。 │
│ │(2)公司完成了8头激光金属打印头的第二代样机升级验证;新版金属3D打│
│ │印头,适用于各种幅面的3D金属打印机,光头箱整体重量及体积减少约75% │
│ │,同时升级了电机及驱动模块,采用更先进的方案,频响、精度性能更优,│
│ │实现了百分百国产化。相同打印幅面下,激光头数量和打印速度行业领先。│
│ │预计2024年可实现销售。 │
│ │(3)公司将加快推进3D打印在陶瓷艺术品行业的应用,为陶瓷3D打印开拓 │
│ │市场。 │
│ │4、针对各个批量机型,CTP系列和3D系列,都进一步做备份供应商以及降本│
│ │优化的工作。 │
├──────┼─────────────────────────────────┤
│公司资金需求│财务部门通过监控现金余额、可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以及对未来12个月现金│
│ │流量的滚动预测,确保公司在所有合理预测的情况下拥有充足的资金偿还债│
│ │务。同时持续监控公司是否符合借款协议的规定,从主要金融机构获得提供│
│ │足够备用资金的承诺,以满足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求。 │
├──────┼─────────────────────────────────┤
│可能面对风险│1、新产品开发风险 │
│ │公司在研产品多属于技术壁垒高,在各个阶段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
│ │虽然公司集中精力,紧抓量产的准备工作,但其实现最终规模化生产并产生│
│ │可观经济效益,在时间进度上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存在新产品的开发时│
│ │间进度低于公司预期的可能,从而对公司未来业绩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
│ │2、应收账款较大风险 │
│ │鉴于公司所处行业环境的客观影响,加之公司采取分期收款的货款结算方式│
│ │,应收账款金额较大,根据谨慎性原则,结合国内外销售情况,公司制定了│
│ │合理的坏账计提原则。随着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应收账款金额逐步加大,│
│ │公司将面临一定的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从而给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程度的│
│ │影响。对此,公司将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