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0718 长盛轴承 更新日期:2025-04-1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核电核能、风电、特斯拉、智能机器、绿色电力、热管理
风格:高市净率、专精特新
指数:创业小盘
【2.主题投资】
──────┬──────┬────────────────────────────
2025-01-09│汽车热管理 │关联度:☆☆☆
──────┴──────┴────────────────────────────
公司产品应用于汽车的座椅系统、四门两盖、转向系统、制动/驻车系统、汽车减震器系统
等领域,汽车热管理方面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空调压缩机
──────┬──────┬────────────────────────────
2024-07-25│绿色电力 │关联度:☆☆☆
──────┴──────┴────────────────────────────
公司已取得风力发电机主齿轮箱用滑动轴承的挂机测试订单。
──────┬──────┬────────────────────────────
2024-07-25│风电 │关联度:☆☆☆
──────┴──────┴────────────────────────────
公司已取得风力发电机主齿轮箱用滑动轴承的挂机测试订单。
──────┬──────┬────────────────────────────
2024-06-11│机器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轴承产品在机器人关节和减速机上有应用。
──────┬──────┬────────────────────────────
2021-01-15│特斯拉概念 │关联度:☆☆
──────┴──────┴────────────────────────────
公司2018年7月2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全资子公司(长盛技术)与特斯拉二级供应商已有供
货关系,目前供货数量较小。
──────┬──────┬────────────────────────────
2020-07-18│核电核能 │关联度:☆☆☆
──────┴──────┴────────────────────────────
2019年4月3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和东方电气的核电项目在正常开展中。
──────┬──────┬────────────────────────────
2025-03-10│智元机器人 │关联度:☆☆☆
──────┴──────┴────────────────────────────
公司与优必选及智元机器人的合作处于技术交流及合作研发阶段
──────┬──────┬────────────────────────────
2025-01-13│宇树科技概念│关联度:☆☆☆
──────┴──────┴────────────────────────────
公司与宇树科技的合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取得了订单。合作的产品主要为
应用于机器人关节处的自润滑轴承,该类产品已实现小批量的生产销售
──────┬──────┬────────────────────────────
2025-04-11│高市净率 │关联度:☆☆☆☆☆
──────┴──────┴────────────────────────────
截止2025-04-11,公司市净率(MRQ)为:14.15
──────┬──────┬────────────────────────────
2023-11-03│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5-04-11│宇树科技将开启机器人格斗直播,机器人板块有望再度站上风口
──────┴───────────────────────────────────
宇树科技发布最新视频,标题为《Unitree 铁甲拳王:觉醒!》。宇树科技预告称,将在最
近一个月左右,开启机器人格斗直播。2024年以来,国内机器人政策持续落地,各地政府牵头成
立产业基金助力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和落地,如重庆召开具身智能机器人会议,机器人专家委员
会揭牌,交通银行百亿元授信支持。国泰海通研报指出,长期看,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持续受益
于国内政策和资金支持,加速产业化和商业化落地,作为中美科技博弈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不
言而喻,2025年作为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相关产业链公司有望迎来成长期。
──────┬───────────────────────────────────
2025-02-05│春晚表演的机器人为宇树科技的Unitree H1
──────┴───────────────────────────────────
蛇年春晚,创意融合舞蹈节目《秧BOT》引发较大关注,节目由十几个人形机器人和新疆艺
术学院的演员们联袂主演。据悉,此次表演的机器人是宇树H1“福兮”,谐音“伏羲”。H1依据
舞蹈要求设计动作,靠AI训练来执行;16台H1激光SLAM定位,全自动走位变队形;快速转、抛手
绢结构复杂,还需紧凑且可靠。
──────┬───────────────────────────────────
2024-12-24│宇树机器狗重磅更新引热议,机器狗产业链有望率先爆发
──────┴───────────────────────────────────
视频显示,目前,Unitree B2-W机器狗可以完成托马斯全旋、侧空翻、360°跳跃转体、冲
跳、极地跑酷,从极为陡峭的山坡上快速滑下,在浅水中疾行,在溪流中逆流爬坡,从2.8m楼顶
跳下、负载40kg前进爬坡,甚至能驮起一名成年男子前行。开源证券孟鹏飞指出,目前我国四足
机器狗全球领先,正从军用到民用不断扩大应用空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推动机器人在各领
域落地加快,军工场景明确,着重解决具体问题,有望成为机器人优先落地场景。
──────┬───────────────────────────────────
2024-10-23│行业应用再迎新进展,四足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
最近几天机器狗在泰山负重清运垃圾的视频火爆全网,杭州宇树科技市场经理金达告诉记者
,此次参与泰山景区垃圾清运测试的机器狗为该公司2023年11月发布的工业级产品——Unitree
B2工业四足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等双足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具有更好的负载和高稳定性,并
具备环境适应能力,能够在多种复杂地形中稳定行走和执行任务。因此适合在山地运输重物。GG
II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销量约3.40万台,同比增长76.86%,市场规模10.7
4亿元,同比增长42.95%。GGII预计,到2030年全球四足机器人销量有望超56万台,市场规模有
望超过80亿元。
──────┬───────────────────────────────────
2023-10-10│人形机器人奇点时刻丝杠崛起
──────┴───────────────────────────────────
特斯拉最新人形机器人进展的视频中,Optimus通过端到端的神经网络,可完成物体分类、
做瑜伽动作等复杂任务,产业进度超预期。券商指出,人形机器人奇点时刻,丝杠崛起。丝杠传
动是主流的直线传动方式,按其摩擦特性可分为三类:滑动丝杠、滚动丝杠及静压丝杠,人形机
器人中常使用的滚动丝杠又可细分为滚珠和行星滚柱丝杠。行星滚柱丝杠在承载能力、转速、寿
命、传动噪音上较滚珠丝杠进一步提升,并能适应更多样的工作环境,缺点是成本高、难以做到
高精度、传动效率略低于滚珠丝杠。目前特斯拉Optimus对承载力要求更高,线性关节采用的是
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其中肘部2个,腕部4个,腿部8个,但不排除对承载力要求更低的人形机
器人采用成本更低的滚珠丝杠。人形机器人对降本要求高,国内成本优势明显,国产空间巨大。
──────┬───────────────────────────────────
2023-09-08│“擎天柱”人形机器人15万一个,马斯克曾预测其未来数量将达到100亿台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参展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据介绍,该机器
人拥有超级大脑,目前,它搭载与特斯拉车辆相同的完全自动驾驶(FSD)电脑以及Autopilot相
关神经网络技术,会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利用海量数据,动态感知周围世界。这款机器人价
格预计在15万元人民币左右。马斯克曾经大胆地预测过,如果Optimus成熟可用了,届时很多人
都希望能够拥有一台或多台,那么它们的数量可能将达到100亿甚至200亿台。
──────┬───────────────────────────────────
2022-12-27│全球最大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开工,行业高景气全球共振
──────┴───────────────────────────────────
据中国电建宣布,中国首个规模化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12月26日在海南省万宁市开工,这也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约42亿度
。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装机规模20万千瓦,二期装机规模80万千瓦。
──────┬───────────────────────────────────
2022-12-26│风电四季度存量订单或集中释放,行业将迎来第二轮发展潮
──────┴───────────────────────────────────
当前有关风电的行业正面催化不断,国家能源局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允许分批并
网,加大配套接网工程建设,与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做好充分衔接。此外,疫情防控逐步优
化,相关制造业陆续恢复,下游需求大幅释放,2023年风电行业有望进一步提振。
──────┬───────────────────────────────────
2022-03-02│“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成立 核电将成为“碳中和”重要组成部分
──────┴───────────────────────────────────
我国先进核电技术品牌“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于2月28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据了解,“国
和一号”是我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国和一号核电机组设计寿命达60年,发生严重事故的
概率相比二代核电机组降低100倍。单台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超过2200万居民的用电需求,每年
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超过900万吨。
──────┬───────────────────────────────────
2021-07-09│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ModelY标准续航版
──────┴───────────────────────────────────
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Model Y标准续航版,自即日起接受预订。全新Model Y标准续航版
起售价为276000元,续航里程(国标工况法)达到525公里。
──────┬───────────────────────────────────
2018-10-18│特斯拉在上海拿地逾千亩 超级工厂实质性落地
──────┴───────────────────────────────────
2018年10月17日据上证资讯报道,上海市临港管委会17日表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已
成功摘得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区Q01-05地块1297.32亩的工业用地,并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
理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质性落地。该地块的投资强度不低于每亩1085万
元,以此粗略计算,未来该项目的投资总额不会低于140亿元。特斯拉独资项目落地上海,与之
合作的零部件供应商将迎来发展机遇。相关公司有旭升股份、文灿股份、中科三环。
──────┬───────────────────────────────────
2018-10-11│特斯拉在美销量首次超奔驰 相关公司望受益
──────┴───────────────────────────────────
2018年10月10日据怀新投资报道,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销售了69925辆Model 3,S和X,而
奔驰销售了66542辆汽车(不包括商用货车),特斯拉美国季度车辆销量首次超过奔驰。Atherto
n Research公司预计特斯拉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车辆销售数量超过宝马。业内认为,目前中国是最
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特斯拉正在加速上海工厂的建设,预计将上海工厂建设成一个资本效率高和
进度快速的工厂,相关特斯拉合作小伙伴有望受益。
──────┬───────────────────────────────────
2018-03-05│世界级轴承品牌3月齐提价
──────┴───────────────────────────────────
2018年3月4日据怀新资讯报道,据行业网站消息,世界三大轴承品牌近日相继宣布自3月起
上调产品价格,德国舍弗勒FAG轴承产品自3月16日起平均涨价8%,瑞典斯凯孚(SKF)集团和日
本精工株式会社(NSK)轴承产品自3月1日起平均涨价8%和7%,各大轴承厂商又掀起一波涨价潮
。机构认为2018年机械行业依旧处于朱格拉周期的扩张期阶段,行业确定性较高,相关龙头公司
有望从中受益。可关注长盛轴承(300718)、雷迪克(300652)等。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
│ │为自润滑轴承、低摩擦副零部件及相关的精密铸件。 │
├──────┼─────────────────────────────────┤
│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以销定产,按需生产。公司和主要原料供应商签订技术│
│ │协议(约定产品规则、技术要求、技术争议判定等)、质量协议(约定产品│
│ │质量检测程序、质量责任、质量问题的处理等)和订货协议(约定定价方式│
│ │、交货方式、结算方式等)等框架性协议,具体数量则由公司根据生产计划│
│ │向供应商下采购订单。由于钢卷(板)、铜卷(板)、铜粉生产需求量比较│
│ │大、消耗较稳定,公司一般根据上一季度日均用量情况、供应商供货周期以│
│ │及供应商要求的最低采购量确定安全库存,当原材料低于安全库存时,发出│
│ │采购订单。坯料等与产品针对性较强的原材料则根据客户订单采购。其中铜│
│ │坯料采用意向式采购,由供应商备货,即公司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要求│
│ │供应商安排组织生产。公司根据自身生产安排向供应商发出送货通知,供应│
│ │商根据送货通知安排送货并要求结算货款。高分子材料根据生产情况采购。│
│ │公司的生产模式可分为:订单式生产和预估式生产,以订单式生产为主,预│
│ │估式生产为辅。订单式生产根据销售订单组织生产,预估式生产根据客户的│
│ │书面采购计划,下达预估单,滚动组织生产,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 │
│ │从销售模式来看,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经销均为买断│
│ │式销售。国内市场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国外市场直销、经销并重。 │
├──────┼─────────────────────────────────┤
│核心竞争力 │(1)研发优势 │
│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自润滑材料及轴承的研发和在新领域的推广与应│
│ │用。2002年,公司经批准建立嘉善县滑动轴承材料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8│
│ │年,公司自润滑轴承材料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 │;2011年,公司被省经信委认定为省企业技术中心;2015年,浙江长盛滑动│
│ │轴承技术研究院被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浙江省经│
│ │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省级研究院;2023年,经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
│ │省级重点研究院。 │
│ │(2)客户资源优势 │
│ │汽车及工程机械零部件供应链关系的特点是准入门槛高、认证时间长、稳定│
│ │性强,一旦成为整车或整机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实现批量供货,双方就会│
│ │形成较为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客户资源不易流失。 │
│ │(3)同步开发及主机匹配能力优势 │
│ │长盛轴承自设立起就致力于为全球主机厂商配套为发展目标。凭借多年的技│
│ │术积累和产品开发实践,公司的自润滑轴承产品已达到全球主流汽车及工程│
│ │机械制造商及其配套厂家的技术指标,具备了为国内外主机厂进行同步开发│
│ │的能力。 │
│ │(4)标准制定优势 │
│ │公司目前是浙江省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内燃机协会轴瓦分│
│ │会理事单位、橡胶模具及制造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全国滑│
│ │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润滑轴承分技术委员首届秘书处单位,是行业标│
│ │准的主要制定者之一,主持或参与制定的滑动轴承国家标准有43项已发布,│
│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5项。 │
│ │(5)产品技术优势 │
│ │公司产品的优势,一是建立了行业内较全面的产品体系,产品涉及上万种规│
│ │格,能基本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二是产品质量优越,批量产品的稳│
│ │定性、可靠性、寿命等综合性能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三是公司着力于为客户│
│ │创造价值,能针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整套的材料研发和产品设计方案。│
│ │(6)装备优势 │
│ │公司拥有17套从德国引进的全自动轴承成型设备,并通过引进、消化、创新│
│ │,成功开发了自润滑材料烧结线和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成型生产线和多│
│ │台其他设备,其中包括湿氟烧结流水线7条,双金属烧结流水线5条,目前已│
│ │全部投入生产运行,为公司产品的高效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供│
│ │了设备保障。 │
│ │(7)品牌优势 │
│ │通过多年经营,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体系,拥有8项国内商标和1项马德里│
│ │协定注册国际商标,在国内外自润滑轴承行业均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
│ │响力。“长盛(轴承)”企业商号被认定为浙江省知名商号,“CSB(长盛 │
│ │)牌滑动轴承”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长盛和CSB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 │
│ │著名商标,CSB被浙江省商务厅认定为浙江出口名牌,产品销往中国、欧洲 │
│ │、日韩、北美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
│ │度和美誉度。 │
│ │(8)管理优势 │
│ │本公司董事长孙志华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自润滑轴承的研发和生产经│
│ │营,对行业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市场把握能力,企业战略规划和管理经验丰│
│ │富。公司的管理团队成员均是技术、研发、营销、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资深│
│ │专业人士,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磨合,该团队已凝聚成为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
│ │配置合理、市场运作经验丰富、精诚合作的实战型管理团队。 │
│ │(9)人才优势 │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人员共140人,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 │
│ │家1人,高级职称2人,博士1人,硕士8人,大学本科60余人,涵盖材料科学│
│ │与工程、机械设备及自动化、粉末冶金、高分子材料、模具设计与制造、工│
│ │业电气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量与测试技术等专业领域。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外购产品采购金额2943.19万元,销售金额1789.30万元。 │
├──────┼─────────────────────────────────┤
│竞争对手 │美国GGB公司、日本Daido Metal公司、日本OILES公司、双飞轴承、中达轴 │
│ │承 │
├──────┼─────────────────────────────────┤
│品牌/专利/经│品牌:“长盛(轴承)”企业商号被认定为浙江省知名商号,“CSB(长盛 │
│营权 │)牌滑动轴承”被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长盛和CSB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 │
│ │著名商标,CSB被浙江省商务厅认定为浙江出口名牌,产品销往中国、欧洲 │
│ │、日韩、北美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品牌知名│
│ │度和美誉度。公司秉持“聚焦客户关注,创造可持续的价值,承载未来”的│
│ │公司愿景,以不断努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世界级的摩擦学与聚│
│ │合物品牌为导向,注重安全、质量、交付、成本、士气及环境,将“满足超│
│ │越客户期望,推动精益管理活动,确保安全环保健康,全员学习持续改善,│
│ │追求创新卓越绩效,股东顾客员工共赢”作为准则,以技术优势为依托,以│
│ │持续创新为保证,打造国内领先的自润滑材料及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制造基地│
│ │,保持国内自润滑轴承行业的优势地位。 │
│ │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96项,其中国际发明专│
│ │利6项、国内发明专利25项、发表论文3篇;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体系,拥有8 │
│ │项国内商标、2项国际商标(马德里和土耳其),拥有品字标产品5项,在国│
│ │内外自润滑轴承行业均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
├──────┼─────────────────────────────────┤
│投资逻辑 │公司先后被客户授予“卡特彼勒授予卓越供应商”、“德国科诺尔授予优秀│
│ │项目管理奖”、“天纳克授予减震系统杰出贡献奖”、“日立建机授予质量│
│ │管理体系A级认定”、“京西重工授予年度优秀供应商称号”等荣誉。 │
├──────┼─────────────────────────────────┤
│消费群体 │工程机械、汽车、能源(传统及可再生)、港口机械、塑料机械、农业机械│
│ │等行业 │
├──────┼─────────────────────────────────┤
│消费市场 │国内、国外 │
├──────┼─────────────────────────────────┤
│行业竞争格局│2023年,国内宏观经济表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中国工业生产整体呈现出稳│
│ │步回升向好的态势,体现了国家在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着力扩大内需│
│ │、优化结构的积极成果。中国轴承行业在面对全球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外市│
│ │场需求调整的背景下,整体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根据PrecedenceResear│
│ │ch市场研究机构公布的报告显示,全球轴承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22年为1302│
│ │亿美元。同时,预测轴承行业市场规模在2023年至2032年间,将以8%的年复│
│ │合增长率发展,到203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798亿美元。根据QYResearch最新│
│ │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轴承产量达到约275亿套,较上一年增长6.18%│
│ │,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我国滑动│
│ │轴承行业市场规模已由2017年104.97亿元上升至2022年165.12亿元。从细分│
│ │市场来看,2022年自润滑轴承市场规模139.95亿元,占总规模比重约为85% │
│ │;其他滑动轴承市场规模25.17亿元,占比约15%。目前,滑动轴承已逐步在│
│ │部分领域替代了传统滚动轴承,许多大型机械如水轮机等也都开始采用滑动│
│ │轴承,尤其在风电齿轮箱领域的“以滑代滚”渐成趋势,将大幅降低超大功│
│ │率风电齿轮箱成本,未来超大功率半直驱型风电齿轮箱市场前景广阔。 │
├──────┼─────────────────────────────────┤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未来机器越来越向高速度和大功率方向发展,对轴承性能的要求也越来│
│ │越高,滑动轴承的应用领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态势。 │
│ │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了《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 │全国轴承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 │年本)》等政策文件,大力鼓励发展轴承行业,积极推动我国轴承行业的快│
│ │速发展。在轴承行业产业链向中国转移、专业化分工进一步体现的趋势下,│
│ │未来国内轴承企业竞争力有望在国际市场中显著提升。公司作为轴承行业发│
│ │展较快的子行业之一自润滑轴承行业的优势企业,也将迎来业务的快速扩张│
│ │期。 │
├──────┼─────────────────────────────────┤
│行业政策法规│《机械通用零部件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全国轴承行业“十四五”│
│ │发展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秉持“聚焦客户关注,创造可持续的价值,承载未来”的公司愿景,以│
│ │不断努力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世界级的摩擦学与聚合物品牌为导│
│ │向,注重安全、质量、交付、成本、士气及环境,将“满足超越客户期望,│
│ │推动精益管理活动,确保安全环保健康,全员学习持续改善,追求创新卓越│
│ │绩效,股东顾客员工共赢”作为准则,以技术优势为依托,以持续创新为保│
│ │证,打造国内领先的自润滑材料及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制造基地,保持国内自│
│ │润滑轴承行业的优势地位。 │
│ │公司将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重点加强公司的核心技术优势,不断拓展│
│ │新产品、新应用,抓住工程机械全球复苏及汽车行业持续增长的机遇,并持│
│ │续开拓新能源、机器人等行业机会,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润滑材料│
│ │及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公司未来将确保完成制定的各项战略发展目标,不断│
│ │强化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水平及质量,同时持续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
│ │研发设备,研发、生产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等多种自润滑材料,丰富公司产品│
│ │体系,增加公司利润增长点;不断充实研究院的实力,保证公司的持续创新│
│ │能力;公司将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动公司向既定战略目│
│ │标迈进。公司仍将继续围绕既定的愿景和使命,直面挑战并主动抓住发展新│
│ │契机,重点布局、稳固发展,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
│公司日常经营│公司主营业务为自润滑轴承及高性能聚合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
│ │为自润滑轴承、低摩擦副零部件及相关的精密铸件。基于摩擦学材料的研发│
│ │经验,本着环保、降本及舒适的设计理念,公司将进一步拓展高性能聚合物│
│ │产品在密封、结构件、膜材料等方面的开发。未来,公司将以低摩擦自润滑│
│ │技术和高性能聚合物材料为主,积极拓展相关应用技术的延伸,成长为高性│
│ │能摩擦学与聚合物的全球战略伙伴。 │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汽车、能源(传统及可再生)、港口机械、│
│ │塑料机械、农业机械等行业。公司产品根据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金│
│ │属塑料聚合物自润滑卷制轴承、双金属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金属基自润滑轴│
│ │承(平面滑动轴承)、铜基边界润滑卷制轴承、非金属自润滑轴承(纤维缠│
│ │绕轴承、工程塑料轴承、粉末冶金轴承)、其他轴承(如关节轴承等)、低│
│ │摩擦副部件及高性能聚合物产品,涉及的产品规格上万种。 │
│ │报告期内,公司外购产品采购金额2943.19万元,销售金额1789.30万元。 │
├──────┼─────────────────────────────────┤
│公司经营计划│(一)聚焦客户战略 │
│ │汽车行业仍是公司的业务重点,仍要积极推进优势应用的市场渗透,核心客│
│ │户的产品升级和新材料新产品开发,海外市场的积极拓展和布局,并积极拥│
│ │抱汽车新四化带来的技术革新进一步开发新应用;研发技术部门密切配合积│
│ │极开发新材料,新应用,新产品。 │
│ │工程机械等传统行业将采用更为稳健的市场策略,同时,继续深化产业链协│
│ │同降本以进一步应对市场风险。 │
│ │积极参与风电、核电、机器人、空气轴承等新产品的市场信息搜集和市场开│
│ │拓工作,加强海外销售配置和能力提升。 │
│ │(二)铸就成本品质核心竞争力 │
│ │开展卓越运营活动,提高公司精益生产成熟度及自动化程度,优化生产周期│
│ │,提升供应商水平,帮助公司提升效益降低交付风险。 │
│ │(三)提高核心技术护城河 │
│ │全面提升聚合物改性和成膜技术、气浮静压技术、自润滑涂层表面处理技术│
│ │、特殊工况(核电、风电)自润滑技术等公司核心技术,并结合现有基础形│
│ │成从理论分析到仿真计算再到产品验证,从产品设计到原型制备再到量产工│
│ │艺的研发全流程贯通,以新产品产业化和研发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打造共赢的│
│ │研发新阶段和新目标。 │
│ │(四)提升质量管理能力 │
│ │通过持续投入和管理改善,提升汽车行业产品品质,建立品牌竞争力。 │
│ │重点关注前期质量管理的提升,同时提升面对客户投诉时的快速应对和解决│
│ │问题的能力;利用好质量管理体系工具并狠抓体系工具的落实。 │
│ │(五)提升人员效率 │
│ │积极推进个人绩效承诺的管理模式,各职能部门明晰中期业务计划并分解实│
│ │施,打通各条线人员的晋升通道,提升员工积极性和凝聚力激活创新力,做│
│ │好员工发展规划和职业培训;继续做好外部人员招聘工作。 │
│ │内部重新梳理企业文化,愿景、使命及核心价值观,成为企业和员工一致发│
│ │展的内驱力;外部重新审视客户需求和社会需求,建立社会关爱企业。 │
│ │(六)积极迎接客户需求 │
│ │公司将继续夯实产品力,同时稳健持续地投入多维度的品牌打造。 │
│ │完善ESG(环境/社会/治理)管理体系,在现有的工作模式的基础上按照ESG│
│ │的相关要求完善ESG报告,提升公司在客户端和投资端的可持续发展品牌形 │
│ │象; │
│ │积极利用支持政策,提高公司在数据安全和数字化方面的投入。 │
│ │展望2024年,我们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优│
│ │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相信,通过全体员工的│
│ │共同努力,我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