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0858 科拓生物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幽门菌、宠物经济
风格:基金增仓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2-09-14│宠物经济 │关联度:☆☆☆
──────┴──────┴────────────────────────────
公司有用作宠物食品配料的食品级益生菌原料菌粉
──────┬──────┬────────────────────────────
2022-01-11│幽门螺杆菌 │关联度:☆☆☆☆
──────┴──────┴────────────────────────────
公司的食用益生菌制品主要包括面向企业客户的食品级益生菌原料菌粉(用作食品配料或宠
物食品配料)和面向终端消费者的“益适优”和“益适”品牌系列益生菌终端消费品。公司拥有
包含 10,000 余株乳酸菌的菌种资源库,掌握了益生菌分离、 筛选、 评价、培养、冷冻干燥和
保藏的全套技术。其中植物乳杆菌LP-6调节肠道菌群,抑制幽门螺杆菌。
──────┬──────┬────────────────────────────
2022-10-08│添加剂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动植物微生态制剂
──────┬──────┬────────────────────────────
2024-10-30│基金增仓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基金持仓3454.99万股(增仓261.83万股),增仓占流通股本比例为1.35%
【3.事件驱动】
──────┬───────────────────────────────────
2023-08-17│中国养宠家庭规模将破亿,宠物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
作为支撑宠物行业的基础,当前中国宠物食品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韧性强、潜力大、
活力足的特点。2018年至2022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许可证从226个增加到563个,生产企业近40
0家,增幅约两倍,宠物食品的产量从79万吨增至123.7万吨。京东发布的《中国宠物行业趋势洞
察白皮书》预计,2023年中国养宠家庭规模将破亿,从2022年的9800万户增至10565万户。
──────┬───────────────────────────────────
2023-04-21│宠物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市场保持增长态势
──────┴───────────────────────────────────
2023年3月各线上平台宠物品牌销售数据更新,其中淘系与京东同环比均显著回升。淘系3月
宠物类目GMV为47.61亿元,同比+12.40%,环比+4.64%;京东3月宠物类目GMV为8.63亿元,同比+
1.75%,环比+13.57%。机构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3924亿元。
──────┬───────────────────────────────────
2023-01-10│“阳康”后钙片、蛋白粉部分断货,益生菌销量同比增长5倍
──────┴───────────────────────────────────
随着“阳康”人群的增加,一些康复后“进补”类消费品开始热销。柑橘橙类、蛋白粉、维
生素、益生菌等销售量近期大幅上涨。根据零售商反映,2023年1月以来,各种益生菌、综合维
生素的销售量同比增长30%~35%,环比2022年12月增长100%~200%。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食用益生菌制品、动植物微生态制剂以及复配食品添加剂│
│ │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北京市│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质检和销售系统,主要通过销售│
│ │自产产品实现盈利,随着公司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建设的完善和技术积累,与│
│ │同行业或上下游产业开展技术合作,为客户定制化的开发、转让益生菌菌株│
│ │等业务也将逐步成为公司收入和盈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食用益生菌制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益生菌原料菌粉以及奶粉、糊精、低聚│
│ │糖等配料,其中益生菌原料菌粉是由益生菌菌株和培养基、保护剂等发酵生│
│ │成;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的主要原材料为益生菌原料菌粉、益生菌代谢产物和│
│ │作为载体的发酵豆粕等。复配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原料为变性淀粉、果胶和琼│
│ │脂等。公司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材料中,益生菌原料菌粉均采用自有菌株。国│
│ │产原材料主要直接向生产商采购,进口原材料则主要向一级经销商采购。 │
│ │公司的原材料采购以确保食品安全为首要原则。公司制订了《供应商准入制│
│ │度》《供方评价准则》和《供应商日常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原料采购管理制│
│ │度,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单,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审核及评价。此外,公司│
│ │还对原辅料执行按批抽样的检验制度。 │
│ │公司对原材料实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由供应部负责原材料采购工作│
│ │。公司于上年末制订次年年度采购计划并与主要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合同。│
│ │供应部每月根据生产部提供的生产计划,结合原料的市场行情、库存量、供│
│ │应商报价、供货周期等制订具体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的自有品牌益生菌终端消费品根据市场开发计划、渠道拓展和预计铺货│
│ │量制定月度销售计划。在面向企业客户的食品级益生菌原料菌粉产品方面,│
│ │公司与主要益生菌原料菌粉客户签订长期框架合同,客户按需向公司下达订│
│ │单。金华银河根据前述销售计划和客户订单情况制订益生菌原料菌粉月度生│
│ │产计划。 │
│ │动植物微生态制剂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对于乳安邦、瘤胃邦│
│ │等非季节性、保质期较长的产品,公司结合客户订单和市场预测制订销售计│
│ │划和生产计划。对于青贮邦等季节性产品,公司于销售旺季来临之前对当年│
│ │的青贮量进行预测,并结合主要客户的需求量制订生产计划。 │
│ │复配食品添加剂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与主要客户均签订年度│
│ │框架合同,生产部每月末根据销售部提供的客户订单及客户每月发货统计量│
│ │,结合设备检修等情况制订下月的生产计划,安排生产。 │
│ │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结 │
│ │合自身实际情况编制了《生产内控控制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规章│
│ │制度,严格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规范进行生产管理。 │
│ │4、销售模式 │
│ │面向企业客户的食品级益生菌原料菌粉产品及益生菌终端消费品ODM采取直 │
│ │销模式,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或订单;公司自有品牌的益生菌终端│
│ │消费品主要采取经销模式,销售渠道主要包括线上的天猫、有赞商城和线下│
│ │的母婴店、药店等。 │
│ │面向大型食品、药品或日化类龙头企业,公司采取以益生菌菌株开发或相关│
│ │技术研发为先导,建立与大型企业的深度研发合作,由此实现战略合作,通│
│ │过产品或技术绑定实现长期深入的合作。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发挥公司的技│
│ │术优势,有利于长期稳定客户,有利于实现产品销售的利益最大化。 │
│ │在食用益生菌领域,公司还依托菌种资源库和研发平台,与下游部分头部食│
│ │品、制药企业不断开展委托研发、合作研发、益生菌知识产权转让等业务。│
│ │动植物微生态制剂以直销为主,公司直接与大中型畜牧养殖企业、饲料生产│
│ │企业、农业种植企业签订销售合同或订单,对其销售微生态制剂。 │
├──────┼─────────────────────────────────┤
│核心竞争力 │(一)研发和技术优势 │
│ │公司长期专注于益生菌菌种资源库建设、核心菌株功能开发、临床试验及益│
│ │生菌生产贮存、复配食品添加剂配方技术等相应工艺技术的研发,具有较强│
│ │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复合型研发团队,截至2023年12│
│ │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68人,其中硕士、博士学历人员24人。在为客户│
│ │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增强与客户合作的粘性,优化生产工艺技术,降低生产│
│ │成本,提高产品功效,增强产品竞争力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 │
│ │(二)丰富的技术成果积累 │
│ │公司作为国内益生菌行业的领军企业,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拥有与益生菌相│
│ │关的发明专利88项(含2项国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设计专利1│
│ │项以及多项非专利技术,公司在益生菌方面的专利数量大幅领先于国内其他│
│ │益生菌厂商,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建设了亚洲最大的商业乳酸菌菌种│
│ │资源库,包含36,000余株乳酸菌(含益生菌)菌株,其中已产业化的益生菌│
│ │120余株。此外,公司投入了大量研发经费,针对核心菌株与国内多家三甲 │
│ │医院联合进行了多项临床试验,从而验证菌株的益生功能,积累了详实的数│
│ │据支持。 │
│ │(三)研发活动和营销工作的有机结合 │
│ │公司一贯推行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相融合的研发模式,公司研发人员与主要│
│ │客户的产品开发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客户共同进行产│
│ │品开发工作,同时公司可以整合与科研院校的研发资源,开展技术合作,对│
│ │核心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在解决核心技术难题后,通过逐步试产、量产最终│
│ │形成成熟的食品配方、复配食品添加剂配方及相应工艺技术进而向客户提供│
│ │综合解决方案。 │
│ │(四)规模客户的示范效应和成本优势 │
│ │报告期内,蒙牛乳业、光明乳业、完达山乳业、新希望乳业、江中药业、上│
│ │药信谊、圣牧高科等国内领先的乳制品企业、制药企业和畜牧养殖企业均为│
│ │公司客户,公司客户优质、合作稳定性强、合作粘性高。在食用益生菌制品│
│ │板块,目前客户以食品和制药领域的企业为主,公司以技术合作为先导,与│
│ │下游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为其提供或共同开│
│ │发产品配方、相应工艺技术、产品供应及已上市销售产品的稳定性检测服务│
│ │等综合解决方案,建立起具有高度融合性的合作关系。 │
│ │(五)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 │
│ │食品安全及产品质量是公司的管理及文化基石,公司始终坚持执行严格的食│
│ │品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来保障客户和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公司建立了│
│ │严格、完善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 │、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清真食品认证(国际Halal认证)、BRC│
│ │全球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等资质,食品安全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标准较为领先│
│ │,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 │
│ │(六)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 │
│ │公司聚集了一批高素质的具有研究开发与产业转化双重能力的技术团队和一│
│ │支稳定高效、务实进取的管理团队。公司主要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均在公司服务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益生菌制品及复配食品添加剂的行业经验│
│ │,掌握了领先的微生物发酵等核心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专业判│
│ │断能力,可以有效地把握行业方向,抓住市场机会,争取优良经营业绩。公│
│ │司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国内复配食品添加剂细分市场龙头的地位,获得国│
│ │内知名乳制品企业和畜牧养殖企业的认可,在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具备领先优│
│ │势。 │
│ │(七)生产工艺及装备优势 │
│ │公司在浙江金华建设的食用益生菌制品生产基地,使用了公司研发积累的多│
│ │项技术和工艺,如菌体富集浓缩调控技术、低温生冷颗粒包装技术、渗透脱│
│ │盐喷雾干燥技术、代谢调控培养技术、低温包被真空干燥技术、协同增效应│
│ │用技术等,多项技术和工艺的集合使用,使金华生产基地在行业内展现出明│
│ │显优势。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924.18万元,同比下降18.94%;实现归属于母 │
│ │公司所有者净利润9,347.99万元,同比下降14.93%。 │
├──────┼─────────────────────────────────┤
│竞争对手 │丹尼斯克、嘉吉、兄弟伊兰、科汉森、杜邦、合生元、交大昂立、一然生物│
│ │、宝来利来、蔚蓝生物、海纳生物 │
├──────┼─────────────────────────────────┤
│品牌/专利/经│专利:公司作为国内益生菌行业的领军企业,截至2023年12月31日拥有与益│
│营权 │生菌相关的发明专利88项(含2项国外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设 │
│ │计专利1项以及多项非专利技术,公司在益生菌方面的专利数量大幅领先于 │
│ │国内其他益生菌厂商,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
├──────┼─────────────────────────────────┤
│投资逻辑 │公司主导并参与制定的《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T/CNFIA131-2021、《益生 │
│ │菌制品乳酸菌类后生元》团体标准T/CBFIA09001-2023,分别于2021年11月8│
│ │日、2023年1月9日发布。公司参与制定的《植物蛋白饮料植物酸奶》T/WSJD│
│ │12-2020、《食品用益生菌通则》T/CIFST009-2022、《食品加工用菌种制剂│
│ │生产卫生规范》GB31612-2023、《晶球益生菌》T/CIET253-2023、《食品用│
│ │菌种制剂》QB/T4575-2023,分别于2020年12月16日、2022年6月16日、2023│
│ │年9月6日、2023年10月25日、2023年12月20日发布。公司目前正在参编《制│
│ │剂型益生菌》团体标准,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助力行业健康规范│
│ │高质量发展。 │
│ │公司食用益生菌制品生产线全系统共包含5000余个全自动控制点,可进行实│
│ │时数据分析,实现全自动原位清洗和蒸汽灭菌,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和产能。│
│ │公司在生产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工艺流程的改进及生产自动化改造,并结合产│
│ │品特点及生产工艺特点,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同时,优良的装备水平和│
│ │工艺技术也为生产优质、稳定、低成本的产品提供了保障。 │
│ │公司自2016年拓展益生菌业务以来,围绕公司核心菌株的利用,与客户达成│
│ │的技术开发、合作研发、受托加工、产品定制等方面的合作越来越多,已经│
│ │成为公司对外进行业务拓展或推进ToB业务的一种重要形式。 │
├──────┼─────────────────────────────────┤
│消费群体 │食品工业、健康医疗、日化美容、畜牧养殖、农业种植等领域。 │
├──────┼─────────────────────────────────┤
│消费市场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
│ │区、未分配 │
├──────┼─────────────────────────────────┤
│增持减持 │科拓生物2024年10月28日公告,公司股东科融达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
│ │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拟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526.99 │
│ │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科汇达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 │
│ │个月内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拟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526.99万股│
│ │,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截至公告日,科融达持有公司股份2696.086│
│ │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0.232%)。科汇达持有公司股份1165.5768万股 │
│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4235%)。 │
│ │科拓生物2025年2月10日公告,公司特定股东张列兵计划公告日起3个交易日│
│ │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拟减持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400.0│
│ │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5181%。截至公告日,张列兵持有公司股│
│ │份1303.051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9453%)。 │
├──────┼─────────────────────────────────┤
│行业竞争格局│在益生菌这一领域,科汉森、杜邦等跨国公司的益生菌原料菌粉在我国市场│
│ │上处于主导地位,受到企业客户的青睐。“养乐多”、“妈咪爱”和“Life│
│ │Space”等国外品牌益生菌终端消费品占有很大的份额,与此同时,我国部 │
│ │分自主品牌的益生菌终端消费品也在使用科汉森、杜邦等跨国公司的益生菌│
│ │菌株。 │
│ │长期以来,我国在营养、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滞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 │,高端功能性食品市场被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功能性食品所占据。近年来,随│
│ │着国内消费水平的逐年提高,大众对饮食和食品健康的关注度普遍提高,由│
│ │此带动了国内功能性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自主品牌的功能性食品种类│
│ │众多、鱼龙混杂,在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等方面与进口产品存在一定的差距│
│ │,到目前为止仍未形成受消费者普遍青睐的市场品牌。 │
│ │虽然我国关于益生菌科学研究起步较晚,但在适合中国人肠道菌群分布的益│
│ │生菌菌种分离、筛选、评价、培养等科学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丰富的成果,功│
│ │效研究不断深入。公司自有知识产权的益生菌菌种逐步得到认同,且已得到│
│ │国内知名食品企业的认可,市场培育初见成效。另外,近年来因国内消费习│
│ │惯改变,自主研发的产品更受到消费者青睐,国内大型食品企业开始在国内│
│ │寻找益生菌原料的替代供应商,这给技术积累深厚、菌株来源清晰、功能显│
│ │著、数据详实、加工技术先进的国内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机会。公司长期以来│
│ │专注于适合中国人肠道菌群益生菌菌种资源库的建设,专注于益生菌生产工│
│ │艺技术的开发创新,专注于核心菌株功能开发,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资料│
│ │、数据和发明专利,这些研究成果为公司B端业务的开发提供了极具竞争力 │
│ │的资源,通过B端技术开发引领推动C端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公司食用│
│ │益生菌市场开发重要渠道之一。这也成为公司食用益生菌制品板块业务连续│
│ │几年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
├──────┼─────────────────────────────────┤
│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益生菌市场继续稳步发展,根据MarketsandMarkets机构的数 │
│ │据,2021年全球益生菌市场规模预计达611亿美元。预计从2021到2026年, │
│ │全球益生菌市场将以8.3%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保持增长,至2026年达到911 │
│ │亿美元。益生菌的竞争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北美和欧洲三大区域。中国食│
│ │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的益生菌消费规模全球最高│
│ │,占比约44.4%,远高于欧洲(23.5%)、北美(17.8%),凸显出亚太地区 │
│ │益生菌行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根据中国保健协会的数据,2020年,国内│
│ │益生菌产品的整体市场规模约为879.8亿元。欧睿国际的数据表明,当前中 │
│ │国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已经超过意大利,位居全球第二,并且仍在以每年11│
│ │-12%的速度快速增长,在政策支持和行业规范的背景下显现出巨大的市场潜│
│ │力。 │
│ │目前我国市场上无论是添加益生菌的乳制品和饮料,还是冲剂、饮品和固体│
│ │饮料等益生菌终端消费品大多数都使用了科汉森、杜邦等跨国公司的菌种。│
│ │根据智研咨询的相关调研数据,国内益生菌原料市场中,杜邦和科汉森合计│
│ │市场占有率仍超过80%,国产菌种的市场份额仍有待提高。 │
│ │不同于西方的肠道微生物结构,中国人群肠道微生物是以考拉杆菌属为优势│
│ │菌群的群落结构,且受遗传和饮食习惯影响。因此,引进的国外菌株并不一│
│ │定适合中国人,中国人的肠道环境也不一定宜于国外引进菌株的定殖和功效│
│ │发挥。此外,现代中国人抗生素使用较为频繁,饮食习惯也日益多样化,中│
│ │国人的肠道也更为需要生命力强、能够防止坏菌滋生并有多项调节肠胃功能│
│ │的益生菌菌种。 │
│ │随着我国对益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分离自中国人肠道菌群以及中国传统发│
│ │酵食品中的益生菌将凭借着更为适合中国人肠道菌群特点这一优势逐渐取代│
│ │进口益生菌菌种,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菌株的上市│
│ │企业,菌株来源清晰,试验数据详实,功能验证科学严谨,产品对标国际市│
│ │场高端品牌,在实现国产替代的国内外竞争中具有先发优势。 │
│ │国内后生元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后生元研发、应用的早期阶段。随着│
│ │全民大健康时代到来,关注自身健康也日益成为大众共识,相关研究和产业│
│ │化均跑步前进。而在众多行业细分领域之中,后生元成为耀眼的“后起之秀│
│ │”,后生元市场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在中国大健康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
│ │需求下,后生元作为一种卓越的健康效应因子,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和行业│
│ │路径,对于促进中国益生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
│ │国民健康意识的崛起是益生菌行业发展的基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
│ │量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品质生活的诉求愈发凸显,益生菌产品成为了一种│
│ │健康生活的重要元素。公司管理层认为食用益生菌制品需求在未来较长时间│
│ │内将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未来在公司经营业绩中的占比将不断提高。 │
├──────┼─────────────────────────────────┤
│行业政策法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
│ │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
│ │施办法》,《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办法》,《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
│ │定》,《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食品添加剂生产管理办法》,《食品│
│ │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
│ │通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饲│
│ │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兽用生物制品经营管理办法》,《饲料药物│
│ │添加剂使用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肥料登记│
│ │管理办法》。 │
│ │主要产业政策:《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三五”│
│ │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农业科技│
│ │发展规划(2006-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国家 │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 │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
├──────┼─────────────────────────────────┤
│公司发展战略│2024年公司将继续以基础应用科学研究为基础,支撑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
│ │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全系列产品,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和成本优势的│
│ │经营理念,继续加强食用益生菌业务稳步增长,市场份额实现较大提升,推│
│ │动动植物微生态制剂、复配食品添加剂业务的恢复性发展。坚持以ToB业务 │
│ │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线上、线下益生菌ToC业务渠道,其中线上业务以 │
│ │自营和委托经销为主,线下业务以建立不同渠道的经销商运营体系为主。公│
│ │司还将孵化一些有潜力的益生菌品牌及营销团队。重点打造产品质量、功能│
│ │、品牌定位、价格管控、渠道管理、客诉和品牌宣传等基础工作,市场动销│
│ │和产品推广以经销商为主。同时,加快推进食品板块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微│
│ │生态制剂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尽快建成投产。 │
├──────┼─────────────────────────────────┤
│公司日常经营│(1)食用益生菌板块持续增长,已成为公司核心业务 │
│ │报告期内公司食用益生菌制品业务收入19167.12万元,同比增长37.37%,占│
│ │公司营业收入比重超过60%,食用益生菌制品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复配食品 │
│ │添加剂,成为公司收入占比最大、盈利能力最强、市场竞争优势最明显的业│
│ │务板块,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2)微生态制剂生产基地竣工投产扭转发展局限 │
│ │报告期内,旧工厂规模限制使公司现有的动植物微生态制剂产品种类比较单│
│ │一,导致该板块客户开发领域受限。募投项目微生态制剂生产基地的建成有│
│ │效填补了旧工厂设备配套能力差的问题,公司在水产动物、单胃动物、畜禽│
│ │动物及宠物领域均丰富了产品线,针对性的开发了解决各领域养殖问题的储│
│ │备产品。此外,针对国内动物蛋白原料紧缺情况,微生态制剂生产基地还设│
│ │计了固体发酵代谢产物生产线,该业务可迎合国内养殖企业蛋白原料市场需│
│ │求,降本增效。 │
│ │(3)发挥行业领先优势,助力后生元规范发展 │
│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发挥在后生元领域先发优势,主导并参与制定的《益生│
│ │菌制品乳酸菌类后生元》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对明确后生元产品定义和规范│
│ │后生元行业发展,提升后生元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水平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也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支撑。 │
│ │(4)突出健康领域核心优势,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
│ │公司一直坚持科学研究、不断创新,益生菌菌株从分离、筛选、鉴定、保藏│
│ │及产业化应用、功效评估均采用自主研发的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
│ │司金华银河先后获得浙江省银河生物益生乳酸菌省级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
│ │浙江省银河生物益生乳酸菌企业研究院、浙江省省级企业研发机构,科拓微│
│ │生态获得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第五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内蒙和美获得2023年│
│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及发明专利“一种能降低青贮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
│ │毒素的微生物制剂”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专利奖银奖,这些荣誉的取得是对公│
│ │司在益生菌行业长期专注发展、持续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等方面的认可│
│ │与肯定,同时彰显了相关单位对公司科研实力、知识产权及技术创新的认可│
│ │。 │
│ │(5)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做更适合中国人肠道的益生菌产品 │
│ │益生菌产品的核心在于菌株,菌株要做到“来源清晰、功效明确、货架期稳│
│ │定”,即菌株需要具备完整的信息,且功效基于科学循证。公司持续加大研│
│ │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投入金额为3419.41万元,同比增长54.80%。新增8│
│ │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
│ │(6)创新贮藏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
│ │公司研发团队联合国内上游设备供应商共同开发的液氮滴冻技术,以液氮作│
│ │为冷却介质,通过使用精密喷嘴将益生菌液滴瞬间形成冰珠,最终通过独特│
│ │的方式快速升华干燥。与传统的冷冻干燥方法相比,该技术在冷却效果、菌│
│ │体活性保持、生产效率以及设备能耗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
│ │(7)顺势而为孵化终端营销团队 │
│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参股公司世初科美,凭借其经验丰富的营销团队、高效│
│ │的组织体系、科学的销售渠道建立和符合产品特性的市场推广方案,公司为│
│ │其专研MBB益生菌产品,通过肠道微生态检测与益生菌服用的销售方式,增 │
│ │进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的关注及了解,进一步提升公司终端落地执行的质量和│
│ │效率。 │
│ │(8)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 │
│ │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食品板块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微生态制剂生产基地│
│ │项目顺利筹建中,其中食品板块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土建施工已逐步开展,微│
│ │生态制剂生产基地项目主体建筑施工已完成且主要设备均已到货并处于调试│
│ │阶段,目前处于收尾阶段,预计2024年6月全面投入使用。 │
├──────┼─────────────────────────────────┤
│公司经营计划│(1)业务拓展的重点 │
│ │①2024年仍坚持以核心技术优势为切入点,以产品效能和产品质量核心驱动│
│ │各项业务的发展。在各业务板块中,重点把食用益生菌制品业务作为业绩增│
│ │长的突破口。食用益生菌制品以ToB为重点,紧抓市场发展契机,采取为下 │
│ │游企业直接提供益生菌制品,或为客户定制益生菌终端产品的方式广泛开发│
│ │客户,不断提升和扩大客户数量和质量。ToC市场兼顾线上和线下市场、坚 │
│ │持直销和经销相结合,重点推进品牌市场影响力的打造和线下经销商队伍的│
│ │建设。 │
│ │②复配食品添加剂利用客户合作关系比较长、忠诚度高的优势充分挖掘客户│
│ │需求,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在稳定现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客户,尤│
│ │其是与大型食品企业开展技术和产品合作,重点拓展食品和饮料企业的业务│
│ │。 │
│ │③预计2024年6月动植物微生态制剂板块新工厂将投入使用,新工厂专门建 │
│ │设了益生菌固态发酵和液体发酵生产线,动植物微生态制剂业务在继续保持│
│ │反刍动物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和青贮发酵剂市场优势的前提下,重点推进畜禽│
│ │动物微生态制剂业务,在继续实施大客户战略的同时,积极发展渠道业务,│
│ │建立渠道业务销售的专业团队,推进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