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0912 凯龙高科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节能环保、新能源车、工业互联、热管理
风格:融资融券、微盘股、亏损股、高融资盘、预计转亏、微盘精选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02-17│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
──────┬──────┬────────────────────────────
2024-08-02│节能环保 │关联度:☆☆☆
──────┴──────┴────────────────────────────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内燃机尾气污染治理、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的环保装备供应、内燃机尾气污
染治理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2023-11-06│工业互联 │关联度:☆☆☆
──────┴──────┴────────────────────────────
公司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通过搭建数字孪生系统、MRP、MES、WMS、EMS、实验室管理
系统,与已建的ERP、SRM、CRM等系统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了公司上下游资源的调度
优化
──────┬──────┬────────────────────────────
2022-06-20│汽车热管理 │关联度:☆☆
──────┴──────┴────────────────────────────
公司汽车热管理相关产品有尾气加热器等
──────┬──────┬────────────────────────────
2025-01-23│业绩预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50万元至-23000万元,与上年
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3171.09%至-2556.87%。
──────┬──────┬────────────────────────────
2022-06-23│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与比亚迪在纯电动商用车模块保持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
2022-01-10│空气治理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是内燃机尾气污染治理等
──────┬──────┬────────────────────────────
2022-01-05│尾气治理 │关联度:☆☆☆☆☆
──────┴──────┴────────────────────────────
内燃机尾气处理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
──────┬──────┬────────────────────────────
2021-10-14│国六概念 │关联度:☆☆☆☆☆
──────┴──────┴────────────────────────────
内燃机尾气处理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
──────┬──────┬────────────────────────────
2020-12-07│创业板注册制│关联度:☆☆☆
──────┴──────┴────────────────────────────
公司于2020-12-07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上市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3-28│微盘精选 │关联度:☆☆☆☆☆
──────┴──────┴────────────────────────────
公司为微盘精选股。
──────┬──────┬────────────────────────────
2025-03-28│微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3-28公司AB股总市值为:13.53亿元
──────┬──────┬────────────────────────────
2025-03-27│高融资盘 │关联度:☆☆☆
──────┴──────┴────────────────────────────
截止2025-03-27,公司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11.07%
──────┬──────┬────────────────────────────
2025-01-23│预计转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50万元至-23000万元,与上年
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3171.09%至-2556.87%。
──────┬──────┬────────────────────────────
2024-11-13│亏损股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公司扣非净利润为:-11153.21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6.95%
【3.事件驱动】
──────┬───────────────────────────────────
2023-06-27│国六b排放标准即将实施
──────┴───────────────────────────────────
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b
标准”的汽车。这也是我国决心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对车企新车型的技
术升级提出的最新要求。此举被视作产业创新发展的“革新”,倒逼汽车行业“绿色化”“清洁
化”。
──────┬───────────────────────────────────
2023-05-10│五部门发布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公告
──────┴───────────────────────────────────
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
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
生产日期以机动车合格证的车辆制造日期为准,且合格证电子信息应于2023年7月1日0时前完成
上传;进口日期以货物进口证明书签注运抵日期为准;销售日期以机动车销售发票日期为准。
──────┬───────────────────────────────────
2023-03-14│国六B标准即将在7月1日生效
──────┴───────────────────────────────────
2023年7月1日开始,国六b标准将全面实施。国六b和国六a相比在排放标准和测试标准上都
更加严格,尤其是新增对汽车实际行驶排放进行检测的RDE测试。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是由凯龙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以凯龙有限全体股东作为│
│ │发起人,以经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凯龙有限截至2013│
│ │年10月31日的净资产值96,281,246.67元为基础,按照1:0.6751的比例折合 │
│ │股本6,5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剩余31,281,246.67元计入资本公积。公 │
│ │司于2014年2月28日在江苏省无锡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领 │
│ │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
│产品业务 │公司业务涵盖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及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颗粒捕集系统、碳化硅新材料、新能源CNG │
│ │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汽车检验检测、工业VOCs废气治理、精密制造、新│
│ │能源热管理系统等。 │
├──────┼─────────────────────────────────┤
│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
│ │公司采取以自主品牌经营为主、OEM为辅的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的产 │
│ │品主要为发动机厂商和整车厂商进行配套,以及用于在用车的尾气治理改造│
│ │。公司的下游客户发动机厂商和整车厂商主要采取零库存管理模式,公司的│
│ │生产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计划进行排产。公司为满足客户需要,必须根据客│
│ │户需求量提供安全库存保障。 │
│ │自主品牌:后处理产品制造企业自创发动机尾气污染治理装备品牌,具有独│
│ │立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体系,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研发、生产、销售自主│
│ │品牌的发动机尾气污染治理装备。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
│ │、销售,拥有自主品牌,占据价值链的全部环节,可以获取产品实现的大部│
│ │分利润。 │
│ │OEM:部分催化消声器等封装产品的设计、工艺、结构由品牌商提供,生产 │
│ │厂根据品牌商提供的图样、技术文件和订单进行产品封装生产,产品以其品│
│ │牌出售,即“代工生产”。公司接受品牌商的委托,为其封装生产相关产品│
│ │后直接销售给品牌商。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生产部门确定生产计划后,向采购中心│
│ │提出采购需求,采购中心制订具体采购订单,按照比质比价原则向原材料供│
│ │应商进行采购。除部分原材料由客户要求向指定供应商采购外,大部分原材│
│ │料由公司自主决定采购来源。公司制定了严格、科学的原材料采购制度,形│
│ │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价格的确定到原材料质量检验完整的采购│
│ │流程体系。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供应商资质管理体系,与主要供应商形成了│
│ │稳定的合作关系,采购渠道稳定,完全能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依据客户订单定制产品。公司一般与│
│ │客户签订年度框架协议,客户根据自身生产安排向公司下达订单。公司产品│
│ │由公司本部、凯龙蓝烽、凯龙宝顿、江苏观蓝等进行生产。 │
├──────┼─────────────────────────────────┤
│行业地位 │该公司为内燃机尾气处理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一)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技术驱动赋能产品增值 │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试验检测中心│
│ │、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一直以│
│ │来,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 │的核心要素。公司设有凯龙研究院,承担着公司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重│
│ │大科技成果转化、对外技术交流、人才队伍培养等功能,是公司创新的重要│
│ │载体。 │
│ │(二)先进的智能制造和品质保证驱动高质量发展 │
│ │凯龙高科作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先行者,研发生产了满足国六│
│ │排放标准的商用车尾气后处理系统及配套客车领域的水电、甲醇、燃油加热│
│ │器、除霜器、集中润滑器等智能环保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农业│
│ │机械、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动力装置尾气污染治理及工业污染治理。 │
│ │(三)优质的客户群体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
│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依靠稳定的产品质量、良好的信誉、较高的品牌│
│ │认知度,积累了一批下游行业重点领域核心海内外客户群体,并获得他们的│
│ │高度认可,确保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稳固地位和竞争优势。公司产品主要面向│
│ │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客户分布广泛,具有优质的客户资源,主要客户有潍柴│
│ │动力、三一集团道依茨、玉柴动力、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中国重汽、福田│
│ │汽车、动力新科、上汽大通、南京依维柯、庆铃、全柴动力、新柴股份、洛│
│ │拖、常柴股份等众多道路、非道路客户。 │
│ │(四)整合资源战略布局新领域,双轮驱动企业转型升级 │
│ │公司集中研发领域优势资源、整合优化核心资源布局,对公司的碳化硅新材│
│ │料、检验检测等研发资源进行整合,延伸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独立运营。公│
│ │司通过引进政府产业资本,基于公司自身的产业优势,通过与高校合作、借│
│ │助资本运作、寻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合作等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
│ │动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 │
│ │(五)以品牌战略助推企业新发展 │
│ │公司从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维度,对品牌工作的基础进行梳理。致│
│ │力于以专利、标准等核心知识产权为支撑,以品牌为引导,依托国家政策引│
│ │导,集聚产、学、研、用平台,面向终端客户,汇集各种资源,实现多主体│
│ │的产业协同、互联,引领行业融合创新,构建自主产业链,助力双碳战略。│
│ │公司已获得工业先锋示范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管理示范企业、中国发动机行│
│ │业排头兵企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
│ │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
│ │。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242.53万元,同比增长67.91%;实现归属于│
│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6.1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
├──────┼─────────────────────────────────┤
│竞争对手 │公司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康明斯排放处理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博世集团│
│ │、上海天纳克排气系统有限公司、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艾可蓝│
│ │(300816)和银轮股份(002126)为A股上市公司,尤其艾可蓝还是2020年2│
│ │月10日上市的创业板公司,可比性较强。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截至目前,公司牵头或参与制定了19项行业标准,承接国家、省级大│
│营权 │气污染治理项目25项,制定尾气后处理行业所有标准19项,获得授权专利30│
│ │7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软件著作权15项。 │
├──────┼─────────────────────────────────┤
│核心风险 │1. 内燃机尾气污染治理行业因国家标准不断升级,需要维持较高的研发投 │
│ │入 │
│ │2. 汽车行业整体景气度的影响,包括大客户的流失或破产重组其实也是近 │
│ │年来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的衍生效应 │
│ │3. 2019 年度,由于凯龙高科核心客户上汽红岩因降低成本等需要开发了其│
│ │他供应商,使得公司对其销售额下降了37.51%;同时,公司主要客户东风朝│
│ │柴进行破产重整,公司应收账款按照 50%比例单项计提大额坏账准备 3,176│
│ │.36 万元。 │
│ │4. 核心技术人员的变动 │
│ │5. 内燃机尾气污染治理装备产品研发周期较长 │
├──────┼─────────────────────────────────┤
│投资逻辑 │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
│ │)等国内领先的研发平台,先后承担多项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与重点项目,│
│ │是全国发动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柴油机SCR尾气后处理工作组召集单位、中│
│ │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处理系统分会理事长单位、秘书处常设单位。 │
│ │截至目前,公司牵头或参与制定了19项行业标准,承接国家、省级大气污染│
│ │治理项目25项,制定尾气后处理行业所有标准19项,获得授权专利307项( │
│ │其中,发明专利67项)、软件著作权15项。SCR系统和DPF系统分别通过中国│
│ │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拥有中国工业先锋示范单位、中国机械工业│
│ │管理示范企业、中国发动机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
│ │奖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江苏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拥有国家驰名商标、国家重点新产品、江苏│
│ │省名牌产品等称号;多项技术通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科技成果鉴定;具备了尾气后处理系统完整产业链,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
│ │、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动力装置尾气污染治理及工业污染治理│
│ │。 │
├──────┼─────────────────────────────────┤
│消费群体 │商用车企业、主机厂和商用车整车厂 │
├──────┼─────────────────────────────────┤
│股本相关 │截至2020年6月30日该公司总股本:0.84亿,A股总股本:0.84亿 │
├──────┼─────────────────────────────────┤
│股东相关 │主要股东及持股比例: │
│ │臧志成(42.91%); │
│ │无锡市凯成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7.74%) │
│ │天津力合创赢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4.64%) │
│ │冠亚(上海)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3.73%) │
│ │臧梦蝶(3.72%) │
│ │常州力合华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3.54%) │
│ │苏州新联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40%) │
│ │无锡金投控股有限公司(2.39%) │
│ │无锡金投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2.38%) │
│ │臧雨芬(2.32%) │
│ │臧小妹(2.32%) │
├──────┼─────────────────────────────────┤
│行业竞争格局│1、汽车行业 │
│ │2023年,虽然面临局部地缘冲突、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消费者需求转变等挑│
│ │战,但得益于国内持续的促进消费政策、出口市场强劲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
│ │发展,中国汽车行业稳步运行。2023年,我国汽车市场需求进一步回升,据│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30│
│ │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0%。 │
│ │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得到高速发展,2023年以来,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
│ │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底,减免力度分年度│
│ │逐步退坡,很大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叠加促消费政策等因素刺激新能源汽│
│ │车需求释放,同时海外新能源市场需求亦有所扩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数据统计,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
│ │分别增长35.8%和37.9%。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11.5% │
│ │和11.1%;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9%和34.7%。 │
│ │2、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行业 │
│ │2023年,受益于国内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运行,非道路移动机械市场有所│
│ │回暖,但受基建需求趋弱、房地产投资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开工不足等影响│
│ │,行业仍面临较大压力,农业机械行业则在农耕需求回升下提升明显。根据│
│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柴油内燃机销量511.65万台,增长率为│
│ │19.36%。其中,工程机械用89.32万台,农机用155.63万台,船用5.65万台 │
│ │。 │
│ │3、碳化硅新材料行业 │
│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碳化硅复合材料做刹车盘,具有密度│
│ │低、摩擦系数稳定、磨损量小的特点。其超轻的特点不仅符合电动车轻量化│
│ │趋势,优越的制动性能也更加适配自动驾驶的技术要求,市场空间广阔。 │
│ │4、工业废气治理(VOCs)行业 │
│ │近年来,国家对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各类环保政策密集出台,│
│ │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
│ │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其中化学需氧量│
│ │、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 │
│ │以上;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
│ │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强调强化VOCs│
│ │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强VOCs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治理,这些政策的│
│ │出台促进了工业废气治理(VOCs)行业的发展。 │
├──────┼─────────────────────────────────┤
│行业发展趋势│1、汽车行业 │
│ │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各种激励政策鼓励消费者│
│ │购买新能源汽车。同时,汽车制造商也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
│ │。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对热管理系统的需求量│
│ │也会逐步增加。从结构看,新能源电动车新增电池包和更复杂的电子设备,│
│ │对热管理精度要求更高;从实现方式看,新能源汽车空调制热时需要额外增│
│ │加PTC或热泵,压缩机需升级为电动压缩机,三电系统热管理也需要增加相 │
│ │应的回路。其整体构造更加复杂,涉及零部件更多,价值量也相应增大。随│
│ │着各整车厂对电池和电力电子设备的热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热管理系│
│ │统的应用越来越多,对电池热管理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需求将推动│
│ │新能源车热管理业务的增长。 │
│ │2、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行业 │
│ │随着中国造船业近年来的快速崛起,从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
│ │量这3大世界造船指标来看,中国造船业已多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随着国 │
│ │际和国内市场对船舶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船舶排放标准的不断升级,我国│
│ │巨大的船舶市场需求,将为内燃机尾气污染治理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 │3、碳化硅新材料行业 │
│ │碳化硅辊棒作为辊道窑的关键配件之一,主要用于高温窑炉的承重结构架,│
│ │起着承载、支撑、传递和保护被烧制品的作用。根据QYResearch调研报告显│
│ │示,预计2029年全球碳化硅陶瓷辊棒市场规模将达到4.53亿美元,这将为公│
│ │司碳化硅新材料未来在碳化硅辊棒领域的应用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 │
│ │随着全球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石油化工行业也将加快传统化工向高端化、集│
│ │群化、绿色化发展的步伐,碳化硅新材料在化工领域应用丰富,市场空间广│
│ │阔。 │
│ │4、工业废气治理(VOCs)行业情况 │
│ │目前,中国从事VOCs治理企业超千家,其中约一半以上的企业主营除尘、脱│
│ │硫、脱硝等大气治理或其他业务,且同时兼顾经营VOCs治理业务。随着中国│
│ │政府对于VOCs治理日益重视,环保要求日趋严苛,石化、涂装、造纸等行业│
│ │的VOCs排放治理标准将逐步完善,有望推动本土企业进一步发展以满足日趋│
│ │增长的VOCs治理需求。 │
├──────┼─────────────────────────────────┤
│行业政策法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
│ │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
│ │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成就客户,技术创新,诚信正直”的经营理念│
│ │,坚持“品质第一”的原则,以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为公司发展的推动力,│
│ │以创新的经营体系、严谨的质量管理、诚信的服务宗旨,坚持绿色引领,聚│
│ │焦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贯彻“企业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发展战略,│
│ │实施传统赛道及新赛道双轮驱动,探索研究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聚合产业资│
│ │源,加快企业转型步伐,提升公司的整体核心竞争能力。 │
├──────┼─────────────────────────────────┤
│公司日常经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及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始终以技术为引领、以市│
│ │场为导向,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降本增效措施,精益管理水平得到│
│ │提升,公司各项经营指标逐步向好。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242.53 │
│ │万元,同比增长67.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6.15万元,实│
│ │现扭亏为盈。重点工作如下: │
│ │(一)统筹系统谋划,强化子公司资源协同 │
│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强化战略协同,整合新老资源,通过打造市场、技术、│
│ │人才等平台,建立多领域、多层次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公司成立江苏│
│ │观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于碳化硅新材料领域,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
│ │入了扬州江都产业基金。此外,公司还将检验检测、精密制造业务相关设备│
│ │、房产以增资的方式分别转向新成立的江苏欧瑞森和江苏希领,进一步整合│
│ │各业务板块资源。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业务│
│ │联动,发挥公司客户与销售团队优势,打造了母公司、凯龙蓝烽、凯龙宝顿│
│ │、江苏观蓝、江苏欧瑞森、江苏希领为中心的六位一体,统筹资源,相互扶│
│ │持,强化价值创造的战略思路。 │
│ │(二)坚持守正创新,强化技术创新能力 │
│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
│ │力的科技支撑,注重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应│
│ │用研发能力,补齐基础研发创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丰富尾气后处│
│ │理系统及新能源热管理产品,目前公司与吉利匹配的甲醇燃料发动机后处理│
│ │正在进行样件测试,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合作开发氨燃料发动机后处理产品│
│ │。在新能源热管理板块,公司强化了热管理产品的研发投入和产品的适应性│
│ │,PTC风暖加热器和前段散热模块产品正在进行产品开发。 │
│ │(三)夯实基础管理,强健营销整体布局 │
│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推动各板块的融合和资源互通,规范营│
│ │销流程。在积极巩固现有优质客户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向外拓展船用尾气处理│
│ │、VOCs治理等市场,在船用柴油机后处理业务方面获取了多个客户项目订单│
│ │。 │
│ │VOCs治理业务本年度首次实现了对外销售,与中国航发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 │顺利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回款。凯龙宝顿外部销售占比首次突破60%,完成新 │
│ │品研发空调管路和电池液冷机组产线筹建。 │
│ │(四)计划管理精确供应,持续降本提质效 │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降本增效措施,提升精益管理│
│ │水平,把精益化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以“提高良品率、降费降耗”为│
│ │关键。同时,公司通过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实现了上下游资源的调度│
│ │优化,有效解决了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中的难题。 │
│ │(五)布局海外市场,深化“国内+国际化”策略 │
│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强化基础管理,锤炼服务团队,推动板│
│ │块融合和资源互通。在国内市场,公司积极巩固现有优质客户资源、增强客│
│ │户粘性,同时不断拓展市场布局。随着外部环境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在│
│ │全球“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公司开始重视国际化布局,积极拓展海外市│
│ │场业务,推行“出海”战略,让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目前,公司与俄罗│
│ │斯、土耳其、伊朗、意大利、沙特、瑞典等市场的一些客户进行了意向洽谈│
│ │,其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家、项目合作协议一家。 │
│ │(六)引入优秀人才团队,做实绩效激励 │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高端人才引进,打造可持续发│
│ │展团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公司加大分配机制改革的力度,│
│ │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报告期内,公司推出│
│ │了2023年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