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0928 华安鑫创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锂电池、智能交通、汽车电子、无人驾驶、OLED概念、新能源车、华为汽车、飞行汽车、
低空经济、车联网
风格:融资融券、连续亏损、高融资盘、微小盘股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02-17│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
──────┬──────┬────────────────────────────
2024-11-07│OLED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与深天马的合资公司已获取多个车厂定点,其中包括吉利的OLED显示总成项目
──────┬──────┬────────────────────────────
2024-06-18│智能交通 │关联度:☆☆☆
──────┴──────┴────────────────────────────
公司在车路云协同的自动驾驶及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已进行布局和技术储备
──────┬──────┬────────────────────────────
2024-06-17│车联网 │关联度:☆☆☆
──────┴──────┴────────────────────────────
公司在车路云协同的自动驾驶及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已进行布局和技术储备
──────┬──────┬────────────────────────────
2024-06-17│华为汽车 │关联度:☆☆
──────┴──────┴────────────────────────────
公司供货的核心显示器件产品应用于包含赛力斯问界在内的车型
──────┬──────┬────────────────────────────
2024-06-07│飞行汽车 │关联度:☆☆☆
──────┴──────┴────────────────────────────
公司深度参与了汇天飞行器的座舱显示系统开发和产品定义,支持其相关样机调试开发,并
介入新项目预研及产品技术路线规划。
──────┬──────┬────────────────────────────
2024-05-11│锂电池概念 │关联度:☆☆☆
──────┴──────┴────────────────────────────
华安鑫创(江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锂电池领
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锂电池管理系统及应用解决方案的科技型创新企业
──────┬──────┬────────────────────────────
2024-05-09│低空经济 │关联度:☆☆☆
──────┴──────┴────────────────────────────
公司提供了小鹏汇天面世的飞行器搭载的部分显示系统。
──────┬──────┬────────────────────────────
2022-07-11│无人驾驶 │关联度:☆☆☆
──────┴──────┴────────────────────────────
子公司东方鑫创主要用于投资建设自动驾驶及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一体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
──────┬──────┬────────────────────────────
2021-10-18│汽车电子 │关联度:☆☆☆☆☆
──────┴──────┴────────────────────────────
公司主营汽车智能座舱电子的核心显示器件定制、软件系统开发和配套器件的销售
──────┬──────┬────────────────────────────
2025-01-24│业绩预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00万元至-6500万元,与上年同
期相比变动幅度为-110.19%至-60.73%。
──────┬──────┬────────────────────────────
2023-11-27│长安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收到重庆长安汽车项目定点通知,确定公司取得长安汽车两款核心车型相关产品的开发
配套资格
──────┬──────┬────────────────────────────
2023-11-06│智能座舱 │关联度:☆☆☆
──────┴──────┴────────────────────────────
公司具备从简单模组到复杂模组到智能屏显系统再到智能座舱系统的完整开发和定制能力
──────┬──────┬────────────────────────────
2022-06-09│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与比亚迪的合作领域包括车载中控和液晶仪表显示模组的供应及UI设计开发
──────┬──────┬────────────────────────────
2021-10-18│汽车后市场 │关联度:☆☆☆☆
──────┴──────┴────────────────────────────
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车中控和液晶仪表等座舱电子产品的核心显示器件定制选型、软件系
统开发及配套器件的销售的公司。
──────┬──────┬────────────────────────────
2021-01-06│创业板注册制│关联度:☆☆☆
──────┴──────┴────────────────────────────
公司于2021-01-06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上市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4-01│微小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01公司AB股总市值为:29.92亿元
──────┬──────┬────────────────────────────
2025-03-31│高融资盘 │关联度:☆☆☆
──────┴──────┴────────────────────────────
截止2025-03-31,公司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10.05%
──────┬──────┬────────────────────────────
2025-01-24│连续亏损 │关联度:☆☆☆☆
──────┴──────┴────────────────────────────
公司2023-12-31、2024-09-30财报归母净利润为负且2024-12-31预告归母净利润为负
【3.事件驱动】
──────┬───────────────────────────────────
2024-12-02│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将于本月启动预售,低空经济有望乘势起飞
──────┴───────────────────────────────────
此前在小鹏AI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透露,小鹏汇天全球首款量产的分体式飞行
汽车将于11月在珠海航展全球公开首飞,12月正式启动预售。今年4月以来,多地陆续出台了低
空经济相关规划或支持政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发
布了低空经济行动方案或相关征求意见稿,竞逐“天空之城”。银河证券指出,低空经济产业链
包括上游飞行基础设施及保障服务端,中游的航空器制造端以及下游的运营应用端。展望未来,
低空经济万亿级市场渐行渐近,基建先行,制造与运营齐头并进。
──────┬───────────────────────────────────
2024-10-31│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即将全球公开首飞,低空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分体式飞行汽车即将亮相2024年中国航展。11月12日,将在斗门莲洲
展示区进行全球首次公开飞行;同时,“陆地航母”也将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8号馆进行静态展
示。近日,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正式动工,将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
行体部分,规划年产能1万台。其中,首期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规划布局复材、连接、涂装
、总装四大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
长引擎。随后,多地发布支持低空经济的相关政策,低空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根据中国民航局
数据,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国信
证券测算,中期维度,国内eVTOL稳态市场规模有望超2000亿,其中观光场景、通勤场景、整机
销量的市场规模分别为683/208/1260亿元。
──────┬───────────────────────────────────
2024-09-04│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陆地航母”亮相,飞行汽车商业化落地可期
──────┴───────────────────────────────────
在3日举行的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超前品鉴会上,小鹏汇天创始人、总裁赵德力
介绍,新品陆地航母将逐步“登陆”,其将在11月珠海航展载人首飞,11月的广州车展上首次公
众亮相,2024年年底启动预售,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赵德力透露,“陆地航母”价格不会超过
200万元。市场空间方面,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统计,我国
低空经济在2023年的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同比增速超33%,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
──────┬───────────────────────────────────
2024-06-17│小鹏汇天在北京临空经济区完成首飞,飞行汽车商业化进程持续推进
──────┴───────────────────────────────────
在6月16日举办的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小鹏汇天旅航者X2在北京大兴国际机
场临空经济区正式完成首飞。小鹏汇天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也是包括飞行汽车在内的载人低空
飞行器在京津冀地区的首飞。小鹏汇天方面称,“公司准备量产、计划今年四季度开启预售的小
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可以满足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的需求。”此前,《北京市促进
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指出,北京将打造全国低
空飞行应用创新示范,开放多元应用场景,在城际通勤方面,建立大兴机场与雄安新区,首都机
场与天津、廊坊等地区的通勤航路航线,探索分体式飞行汽车城际通勤+城内摆渡应用新业态。
──────┬───────────────────────────────────
2023-12-01│华为鸿蒙智行与央企达成战略合作,智能座舱增长空间持续打开
──────┴───────────────────────────────────
从通用技术集团官网获悉,11月28日下午,通用技术邮电器材与华为鸿蒙智行战略合作签约
仪式在上海举行。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周明春,华为公司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出席
签约仪式并致辞。周明春在致辞中指出,双方工作团队通力合作,共同克服内外困难挑战,取得
了令人振奋的积极成果,努力为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切实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构建
绿色低碳能源体系贡献力量,希望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推动双方合作迈向更多更深更广领域。
──────┬───────────────────────────────────
2023-10-26│我国首条全息感知智慧高速投入运营,可进行L4级别自动驾驶
──────┴───────────────────────────────────
近日,我国首条实现车路协同的全息感知智慧高速在苏州投入运营。该高速公路上配备了自
动驾驶系统,测试车辆能够依靠车路协同的方式进行L4级别的自动驾驶,即实现了“高度自动化
驾驶”,除特殊情况外无需人为干预。
──────┬───────────────────────────────────
2023-10-16│九部门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
──────┴───────────────────────────────────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汽
车后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系统部署推动汽车后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汽车后市场规
模稳步增长,市场结构不断优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持续优化汽车使用环境,更好满足消费
者多样化汽车消费需求。意见提出,促进汽车维修服务提质升级,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
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售后维修培训、发展汽车绿色维修、提升汽车维修数字化服务能力,更好支
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保护车主权益。
──────┬───────────────────────────────────
2023-10-13│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
──────┴───────────────────────────────────
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技术指南》(JTG/T2430-2023,简称《
指南》)。《指南》立足公路工程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从更好地支持车辆在公路上进
行自动驾驶的需求出发,提出了公路工程设施支持自动驾驶总体架构和主要技术指标,将于今年
12月1日起施行。
──────┬───────────────────────────────────
2023-09-14│特斯拉汽车将取消实体后视镜,电子后视镜迎发展机遇
──────┴───────────────────────────────────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X平台再次重申,特斯拉未来的汽车将不需要实体测视镜及后视镜。国内
车企近日发布的阿维塔12车型也取消了传统外后视镜,改为了电子版。电子后视镜通过摄像头加
车内显示屏幕来实现观察后方和侧向车辆,由于摄像头尺寸较小,且可具有较宽广的视角,能有
效提高行车安全性。同时,电子后视镜可进一步降低风阻系数,提升续航参数。随着车企的积极
推动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地,电子后视镜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
2023-09-04│上海支持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5G网络建设
──────┴───────────────────────────────────
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的指导下,上海市车联网协会近日发布《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
规划建设和验收要求》和《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5G网络性能要求》,推进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
的5G网络规划建设。目前国内外尚无以5G网络支持赋能高级别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的网络性能要求
、以及网络设计、施工、验收等标准,相关标准空白亟需填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在编制车联网
标准、试点车联网业务审批、推进创建全国先导区等方面,全力支持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创
新应用的专网建设和产业发展,为全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贡献“上海经验”。
──────┬───────────────────────────────────
2023-08-31│杭州首个L3级自动驾驶公交车辆试运行
──────┴───────────────────────────────────
日前,杭州首个在开放道路上实现乘客就座的自动驾驶公交车辆正式亮相。目前,该车处于
试运行阶段,试乘活动已开启。据介绍,作为L3级自动驾驶汽车,此次亮相的智能网联公交车辆
搭载5个摄像头、4颗毫米波雷达和3颗激光雷达,并嵌入网联自动驾驶、场景仿真等多项前沿技
术,可实现车辆自动驾驶能力,包括行人识别和动态避障、交通信号灯通行、车路协同、远程接
管等。
──────┬───────────────────────────────────
2023-08-30│一季度中国广义新能源乘用车智能座舱批发量达110万辆,市场渗透率领先全球
│平均水平
──────┴───────────────────────────────────
Canalys发文称,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市场广义新能源乘用车前装标配智能座舱的批发量
达11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82.7%,领先于全球74.3%的平均水平。新势力品牌在智能座舱领域取
得巨大成功,智能化布局更早,强调从用户多样化的角度出发,不断挖掘满足用户需求,如极致
的智能体验、及独具匠心的科技元素等,打造座舱差异化特色,智能座舱渗透率达100%的高水平
。
──────┬───────────────────────────────────
2023-08-14│机构预计26年全球自动驾驶车辆销售规模达8930万辆
──────┴───────────────────────────────────
市场研究机构IDC预测,2025年全球网联汽车销售规模为7830万辆,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
.5%。2026年全球自动驾驶车辆销售规模为8930万辆,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4.8%。
──────┬───────────────────────────────────
2023-07-24│华为云发布自动驾驶开发平台
──────┴───────────────────────────────────
7月21日,华为云自动驾驶开发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基于盘古大模型和ModelArtsAI开发生
产线。目前,该平台已经在长安、一汽等多个车企以及矿用卡车、港口ART、专线物流重卡等商
用车场景中应用。
──────┬───────────────────────────────────
2023-07-20│一季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L2搭载率升至62.2%,无人驾驶商业化服务提速
──────┴───────────────────────────────────
Canalys发文称,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含进口)新能源乘用车前装标配L2辅助驾驶批发
量82.6万辆,搭载率提升至62.2%。其中,前装标配L2+辅助驾驶的新车批发量为17.5万辆。对于
终端市场,借助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布局的先发优势,自主品牌领跑市场,在智能辅助驾驶平
台规划与落地上领先合资品牌。在标配L2+新车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牌中,自主品牌占有9个位置,
占L2+总装量的93.6%,其中新势力品牌总装量达70.6%。
──────┬───────────────────────────────────
2023-07-12│特斯拉Model2要来了,FSD入华趋势愈发明确
──────┴───────────────────────────────────
据报道,墨西哥新莱昂州州长透露,特斯拉已经完成了下一代面向大众市场的电动汽车的设
计,这款车暂定名为Model2,将成为全球“最好”和“最经济”的电动汽车。近期,特斯拉更新
其FSD算法至v11.4,算法功能的提升使得此次升级实现了FSD端到端的能力,即包含高速领航、
城市道路领航和泊车三个域的智驾功能。券商人士判断FSD已来到正式落地的前夜,有望于下一
代V12版本正式摘掉Beta,并向更大范围的消费者渗透。在北美以外地区,特斯拉亦在积极推动F
SD的落地进程,入华趋势也愈发明确,有望整体加速中国车企的智能化进程。
──────┬───────────────────────────────────
2023-07-11│北京正式开放自动驾驶“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
──────┴───────────────────────────────────
北京正式迈入自动驾驶“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阶段。企业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在北京市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内,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迄今,先行区内无
人化测试车辆共计116台,测试总里程近200万公里,商业化试点累积订单量150多万人次。
──────┬───────────────────────────────────
2023-07-07│马斯克预测今年末将实现全面自动驾驶
──────┴───────────────────────────────────
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特斯拉创始人兼CEO埃隆马斯克表示,随着数字计算能力的爆
炸式增长,机器计算能力和生物算力的比例正在不断扩大。这意味着机器和生物的算力差距在进
一步扩大,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人工智能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低,这将是一个根本性的深度的变
化。马斯克预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大约在今年年末,就会实现全面自动驾驶。
──────┬───────────────────────────────────
2023-06-07│新标准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多个厂均已明确搭载电子后视镜
──────┴───────────────────────────────────
汽车电子后视镜CMS新国标GB15084-2022将于2023年7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意味着2023年7月
1日起国内取消玻璃后视镜并且搭载CMS的汽车可以合法上路。其中小鹏G7、北汽魔方、广汽埃安
、本田、华人运通等车厂均已明确会搭载CMS。电子后视镜具有视野更加宽阔、减少盲区、自动
实现光线补偿、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并能够有效降低风阻和风噪,实现节能减排。随着汽车向
着电子化、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汽车流媒体后视镜产品逐渐成熟,我国新标准将于7月1日正式
开始实施,为国内电子外后视镜的“上车”提供了机遇。券商预计2025年国内电子后视镜(内+
外)总体市场规模超过60亿元。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2017年7月23日,华安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审议通过以2017年6月30日为基│
│ │准日,由各发起人按照各自在有限公司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数额的股份,整│
│ │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同日,华安有限全体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书》,一│
│ │致同意根据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大华审字[2017]00│
│ │7816号”《审计报告》,以华安有限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经审计净资产31,│
│ │304.16万元为基数折股,其中5,842.67万元计入实收资本折合为5,842.67万│
│ │股,其余25,461.49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各发起人持股比例不变。同日,开 │
│ │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开元评报字[2017]381号”的《华安鑫创控股 │
│ │(北京)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之公司净资产价值评估报告》│
│ │,华安有限截至2017年6月30日净资产的评估值为33,275.32万元。2017年8 │
│ │月5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大华验字[2017]00060│
│ │7号”《验资报告》,确认各发起人的出资已经足额缴纳。2017年8月8日, │
│ │华安鑫创各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一致同意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
│ │通过了《华安鑫创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17年8月18日,华 │
│ │安鑫创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通│
│ │州分局换发的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智能座舱的核心显示器件定制、软件系统开发及配套器│
│ │件的销售,报告期内随着南通智能制造基地建设的逐步推进,已经初步具备│
│ │了智能座舱终端制造能力并形成了相应的产品销售收入。公司的产品及服务│
│ │主要包括智能座舱显示系统及域控系统、全液晶仪表、抬头显示、电子后视│
│ │镜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
│ │(1)核心器件定制 │
│ │公司核心显示器件定制业务的上游供应商为液晶面板、触摸屏等显示器件制│
│ │造商,下游客户则是整车厂或为整车厂提供中控、仪表等座舱电子产品的系│
│ │统集成商。公司配合下游车型项目提供液晶显示屏等产品的方案设计、定制│
│ │开发、跟进试产、产能协调、售后维护等综合服务。针对器件定制业务,公│
│ │司不收取单独的服务费用,而是通过定制后器件的批量销售获取收益。 │
│ │(2)软件系统开发 │
│ │公司结合下游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系统开发服务,通过交付满足开发需求的│
│ │开发成果并从中获取收益。 │
│ │(3)通用器件分销 │
│ │除不涉及定制开发或生产环节外,公司的通用器件分销业务与核心器件定制│
│ │业务拥有相同的盈利模式,同样通过买断式销售的方式并从上下游价差中获│
│ │取收益,或通过为下游客户提供产品方案完善和选型服务,直接收取服务费│
│ │。 │
│ │(4)智能座舱终端 │
│ │公司智能座舱终端业务是通过为以车厂为主的下游客户定制开发和生产智能│
│ │座舱相关的显示终端产品(包括智能中控、全液晶仪表及其核心显示部件等│
│ │),并向客户交付的方式获得收入。盈利主要来自于销售收入与产品生产相│
│ │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
│ │2、研发模式 │
│ │公司的研发工作根据下游需求的不同,涵盖汽车座舱电子等产品的软、硬件│
│ │一体化开发,以及软、硬件单独的开发。公司技术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 │通过与下游客户的长期沟通及充分的市场调研等,获取研发方向并确定研发│
│ │目标。公司基于自身研发组织架构及技术储备,确定研发路径并进行在研管│
│ │理,最终,公司会根据市场信息、客户要求等对储备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
│ │完成产品成果转化。 │
│ │3、采购模式 │
│ │公司的液晶显示屏等硬件产品主要采用以销定采的采购模式,公司根据客户│
│ │的采购计划和采购订单提前向供应商发出特定型号产品的采购指令,并通知│
│ │供应链管理部门跟进完成货物交付。公司软件系统开发业务成本主要为项目│
│ │人员的薪酬、差旅等支出,不涉及大额原材料采购。 │
│ │4、生产模式 │
│ │公司已组建车载液晶显示模组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产线,未来向客户交付的│
│ │座舱显示终端或核心显示器件中自产的比重将逐步提升。公司主要通过获取│
│ │客户的采购计划来制定排产计划。在生产过程中,公司注重按照全球汽车零│
│ │部件企业与整车厂之间的模块化、系统化配套趋势,加强对产品的模块化生│
│ │产管理,特有的柔性生产模式能够满足下游客户的订单要求。同时公司严格│
│ │贯彻执行IATF16949:2016质量体系关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产品的试 │
│ │生产、批量生产、总装、检验、出货、交付均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
│ │5、销售模式 │
│ │公司销售活动由市场销售及项目部集中管理,统一协调,能够以一个窗口对│
│ │外提供包括软、硬件定制开发及产品销售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同时触及上│
│ │游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系统集成商及车厂客户,能够有效整合软件和硬│
│ │件、通用和定制、概念和量产、前装和后装等不同的业务资源和商业机会。│
│ │各业务线之间可以共享销售渠道、相互提供业务支持。 │
│ │公司结合客户的具体需求组建项目对接团队,并持续负责具体项目的落实情│
│ │况。公司市场销售人员负责日常对市场需求及客户规划进行跟踪,公司研发│
│ │各部门对市场销售及项目部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对接。公司分区域配备销售│
│ │队伍,针对国内主要的整车厂及系统集成商开展日常业务拓展及客户维护工│
│ │作。 │
├──────┼─────────────────────────────────┤
│行业地位 │在国内全液晶智能仪表方案设计方面具备行业领先优势 │
├──────┼─────────────────────────────────┤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研发优势 │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汽车中控和液晶仪表等座舱电子领域,始终从事│
│ │座舱电子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和定制,是国内早期从事全液晶仪表系统开发│
│ │的企业。公司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储备、行业经验以及对上游器件产品工艺│
│ │性能的了解,提供先进、成熟的综合研发定制服务。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坚│
│ │持创新驱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了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具备结构设│
│ │计、电子设计及软件开发等全方位能力,也取得了相匹配的知识产权以支撑│
│ │业务发展。基于当前的技术储备,有别于传统供应商仅具备部分模块的开发│
│ │能力,公司具备从简单模组到复杂模组到智能屏显系统再到智能座舱系统的│
│ │完整开发和定制能力,能够通过一体化方案设计从源头满足客户对于产品、│
│ │成本等方面的考量,参与到概念和新品车型的前沿开发,当前公司的技术研│
│ │发实力处于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此外,公司积极与高校、产业链伙伴开展│
│ │技术合作,努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研发体系。 │
│ │(二)资源整合优势 │
│ │公司具备完整的上游资源整合能力,与众多供应商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 │保持并寻求业务深度协同性。公司与芯片、显示面板、光学件等核心部件供│
│ │应商达成战略合资或合作,深度锁定了核心部件的采购渠道资源。同时,公│
│ │司高度重视供应链的安全性,已经进行了国产MCU、SoC、LVDS对片、电源芯│
│ │片的资源储备和方案对接,不断推进本土化、多元化采购,为工厂实现标准│
│ │、高效运营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可为主机厂提供差异化的定制方案。 │
│ │(三)全链条生产优势 │
│ │公司具备从原材料开始到玻璃前段制程、背光组立、模组贴合、整机组装的│
│ │全链条交付能力,相对于传统制造过程,可以较大程度缩减物流、过程管理│
│ │运营等成本,保证供应链链路通畅,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能够充分应对下│
│ │游客户对供应链垂直整合的不同需求,具备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 │
│ │(四)业务整合优势 │
│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南通生产基地的建设,在南通本地组建了定制开发│
│ │、生产、供应链等团队,补齐了公司的制造能力,使得公司能够以一个窗口│
│ │对外提供包括软、硬件定制开发及产品生产、销售的一揽子解决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