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1024 霍普股份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光伏、风电、上海自贸、职业教育、国产软件、数据中心、BIPV概念、储能、装配建筑、
绿色建筑、新型城镇
风格:融资融券、微盘股、连续亏损、风险提示、拟减持、商誉减值、低安全分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10-29│BIPV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开发建筑光伏储能充电(光储充)市场,积极推进建筑光伏-体化(BIPV)布局
──────┬──────┬────────────────────────────
2024-10-25│光伏 │关联度:☆☆☆
──────┴──────┴────────────────────────────
公司专注于光伏、储能等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2024-07-25│风电 │关联度:☆☆☆
──────┴──────┴────────────────────────────
公司持股曹妃甸分散式风电能源公司90%的股权,拟头肩500MW分散式风力电站。
──────┬──────┬────────────────────────────
2024-07-18│上海自贸 │关联度:☆☆☆
──────┴──────┴────────────────────────────
公司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69号中企财富世纪大厦5层、6层、10层;主营业
务:“建筑设计”和“建筑绿能”两大板块
──────┬──────┬────────────────────────────
2024-01-15│储能 │关联度:☆☆☆
──────┴──────┴────────────────────────────
公司2022年12月2日公告,拟通过对江苏爱珀科科技有限公司增资,进军快速发展的光伏发
电及储能领域,爱珀科定位于智慧储能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和提供智慧能源解决方案
──────┬──────┬────────────────────────────
2023-12-15│数据中心 │关联度:☆☆☆
──────┴──────┴────────────────────────────
子公司上海霍普珀科新能源拟在曹妃甸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布局分散式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设施
以及中俄国际碳汇数据中心、 岸电管理平台等项目
──────┬──────┬────────────────────────────
2023-01-03│国产软件 │关联度:☆☆☆
──────┴──────┴────────────────────────────
子公司上海创汇星科技有限公司为软件企业,具有创汇星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V1.0等产
品。
──────┬──────┬────────────────────────────
2022-06-21│职业教育 │关联度:☆☆
──────┴──────┴────────────────────────────
公司持有朴藤文化22.27%的股权。朴藤文化其核心管理团队具备多年建筑领域内教育辅导的
从业及创业经验,其未来主营业务专注于建筑类职业教育与人才输送。
──────┬──────┬────────────────────────────
2022-06-02│装配式建筑 │关联度:☆☆☆
──────┴──────┴────────────────────────────
公司将加强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设计、超低能耗建筑等技术的研发投入与实践,通过整
合内外部资源,为公司在未来行业市场竞争中取得核心技术竞争力。
──────┬──────┬────────────────────────────
2022-05-10│新型城镇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建筑设计,为客户提供建筑专业领域内的概念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初
步设计等咨询顾问服务。公司主要产品或服务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设计作品。
──────┬──────┬────────────────────────────
2022-03-18│绿色建筑 │关联度:☆☆☆
──────┴──────┴────────────────────────────
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技术与咨询服务提供商,以建筑方案设计为核心开展建筑设计业
务,并严格按照国家各项建筑节能设计相关法规及标准进行规范设计,以保证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
──────┬──────┬────────────────────────────
2025-01-24│业绩预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00万元至-10200万元,与上年
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14.46%至2.71%。
──────┬──────┬────────────────────────────
2024-10-30│高盛持股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持有27.48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43%)
──────┬──────┬────────────────────────────
2022-01-06│装饰园林 │关联度:☆☆☆☆☆
──────┴──────┴────────────────────────────
从事建筑设计业务,为客户提供建筑专业领域内的概念规划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等咨
询顾问服务
──────┬──────┬────────────────────────────
2021-07-28│创业板注册制│关联度:☆☆☆
──────┴──────┴────────────────────────────
公司于2021-07-28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上市
──────┬──────┬────────────────────────────
2021-07-28│转板A股 │关联度:☆☆☆
──────┴──────┴────────────────────────────
霍普股份:【833328:2015-08-14至2017-12-01】于2021-07-28在深交所上市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3-28│低安全分 │关联度:☆☆☆☆☆
──────┴──────┴────────────────────────────
公司安全分为34
──────┬──────┬────────────────────────────
2025-03-28│微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3-28公司AB股总市值为:16.34亿元
──────┬──────┬────────────────────────────
2025-02-13│拟减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2-13公告减持计划,拟减持43.00万股,占总股本0.68%
──────┬──────┬────────────────────────────
2025-02-06│风险提示 │关联度:☆☆☆
──────┴──────┴────────────────────────────
公司最新安全评分为34
──────┬──────┬────────────────────────────
2025-01-24│商誉减值 │关联度:☆☆☆☆☆
──────┴──────┴────────────────────────────
公司预告受商誉影响2024-12-31财报业绩将亏损
──────┬──────┬────────────────────────────
2025-01-24│连续亏损 │关联度:☆☆☆☆☆
──────┴──────┴────────────────────────────
截止2023-12-31公司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为负且2024-09-30财报、2024-12-31预告归母净利
润均为负
【3.事件驱动】 暂无数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2015年4月27日,霍普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由霍普控股、龚俊 │
│ │、赵恺、成立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将霍普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
│ │公司,同意以经立信出具《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15]第113200号)审│
│ │定的霍普有限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净资产8,601.19万元为基准,折合股本3│
│ │,000.00万元,其余5,601.19万元计入资本公积。根据立信出具的《验资报 │
│ │告》(信会师报字[2015]第151116号),截至2015年5月18日,霍普有限已 │
│ │将其截至2015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合为股本3,000.00万股,公司的 │
│ │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2015年5月28日,霍普股份完成本次工商设立登记手 │
│ │续,依法取得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注册号:3101│
│ │15001076175)。公司系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6762867235。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建筑设计”和“建筑绿能”两大板块。 │
├──────┼─────────────────────────────────┤
│经营模式 │(一)建筑设计 │
│ │(1)盈利模式 │
│ │公司建筑设计板块的盈利模式为:承接建筑设计项目后,为客户提供建筑设│
│ │计咨询服务,收取相应的设计费用。 │
│ │(2)业务承接模式 │
│ │公司建筑设计业务主要通过招投标模式和客户直接委托模式两种方式获取。│
│ │(3)项目设计模式 │
│ │公司建筑设计板块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技术标准和质量管控体系,核心技术│
│ │源自于公司多年来从事建筑设计业务的经验积累以及自身专业的研发中心和│
│ │技术中心。 │
│ │(4)采购模式 │
│ │根据采购内容是否与设计项目直接相关,公司采购分为项目型采购与非项目│
│ │型采购。 │
│ │(二)建筑绿能 │
│ │(1)销售模式 │
│ │①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EPC) │
│ │公司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主要通过商务谈判方式取得。在达成初步合作意│
│ │向后,公司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情况,为客户提供定制化光伏电站设计、建设│
│ │和运维的解决方案,待获得客户认可后,双方举行商务谈判并签署委托合同│
│ │。 │
│ │②光伏电站开发及运营业务 │
│ │公司电站开发及运营业务包括电站销售业务和发电业务。 │
│ │A电站销售业务 │
│ │公司主要采用项目公司股权转让的方式销售存量电站。 │
│ │B光伏发电业务 │
│ │发电收入系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公司所投资运营的光│
│ │伏电站均由公司自行开发建设,管理运营模式主要包括“自发自用、余量上│
│ │网”和“全额上网”两种。 │
│ │(2)生产模式 │
│ │①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EPC) │
│ │合同签订后,公司组织各专业人员组建项目团队开展工作,主要包括现场勘│
│ │查,开展详细方案设计工作,在客户评审通过后,项目经理组织开展编制工│
│ │程施工组织计划、材料采购、施工交底、安全培训等工作。 │
│ │②光伏电站开发及运营业务 │
│ │公司光伏电站开发及运营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前期开发策划、项目建设准备、│
│ │电站设计、电站建设及后期运维等。 │
│ │③储能产品外协加工 │
│ │公司目前储能产品通过外协加工方式进行,公司选取的外协加工厂商具有独│
│ │立、成熟的生产能力,采用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按照协议或订单列明的产品│
│ │技术参数加工。 │
│ │(3)采购模式 │
│ │①设备?材料采购 │
│ │公司对工程项目设备、材料采购的质量实施全过程控制,确保采购过程有序│
│ │、规范,采购的设备、材料质量符合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 │
│ │②施工分包 │
│ │对于工程总承包项目,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施工质量全过程控制与管理机│
│ │制,通过分包方式将施工工作交给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单位,保证工程│
│ │建设过程符合法律法规及客户要求。 │
├──────┼─────────────────────────────────┤
│行业地位 │国内民营建筑领域重要的建筑设计与服务提供商 │
├──────┼─────────────────────────────────┤
│核心竞争力 │1、全产业链优势 │
│ │公司顺应国家“双碳”目标,依托建筑设计传统业务优势,通过投资并购等│
│ │方式延伸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建筑光伏储能一体化业务,并逐步拓展绿色建│
│ │筑规划咨询、绿色建材研发销售等业务,牢牢把握绿色建筑发展主线,打造│
│ │“全产业链”专业服务体系,具备为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能力。│
│ │2、技术研发优势 │
│ │公司历来高度重视研发,坚持将研发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建筑│
│ │设计领域,公司配备了BIM总监,并将BIM技术深入融合到建筑设计项目之中│
│ │;在建筑绿能领域,公司组建了绿色建筑研发中心,从设计、施工、建材等│
│ │多方面进行主、被动式节能技术研究,此外,公司还在探索通过AI算法实现│
│ │建筑负荷与能耗的精准预测,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智能调度,希望│
│ │籍此巩固拓展公司在绿色建筑领域的核心能力。 │
│ │3、客户资源优势 │
│ │公司深耕建筑设计行业多年,业务范围覆盖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
│ │、商业建筑等,累计完成设计项目1,000余项。得益于对创意的灵活运用和 │
│ │扎实的设计功底,公司作品深受市场认可和客户好评,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
│ │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公司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开发商和工商业主│
│ │资源,这为公司建筑绿能业务的持续拓展提供了客户资源保障。 │
│ │4、人才资源优势 │
│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十分重视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了一支技术实│
│ │力较强、结构完善、梯队合理的高素质设计和管理核心团队。公司拥有良好│
│ │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一套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从战略出发,从│
│ │能力、文化、人才和体系四个角度围绕雇主品牌打造能支持多业务、跨地域│
│ │、差异化、并联协作的柔性赋能平台,根据人群对员工进行了全方位培养策│
│ │略,对重点人群制定了全方位的培养道路。公司内部定期组织各领域知识课│
│ │程和专业交流,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优质战略客户来公司开展技术、业务交│
│ │流。同时,公司通过建立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为人才的成长营造公平、公│
│ │正、公开的工作氛围,较大程度地增加了公司员工的归属感,加大了企业凝│
│ │聚力,保证了团队的稳定性和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 │
│ │2012年起,公司联合国际建筑师协会(UIA)、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 │
│ │·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创办“UIA-霍普杯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
│ │”,已连续十二年成功举办。该竞赛是UIA在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支持的国际 │
│ │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目前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与公信力、规模最大的学生│
│ │竞赛之一,在国内外建筑教育界具有广泛影响,为公司发掘优秀的年轻设计│
│ │人才提供便利,为公司人才储备提供不竭动力。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69.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3%,归属于│
│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84.46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41.10%。 │
├──────┼─────────────────────────────────┤
│竞争对手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华│
│ │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日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Callison。 │
├──────┼─────────────────────────────────┤
│品牌/专利/经│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专利30项。 │
│营权 │ │
├──────┼─────────────────────────────────┤
│投资逻辑 │在建筑设计领域,公司是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技术与咨询服务提供商,拥有│
│ │建筑设计事务所甲级资质,下属全资子公司拥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
│ │资质,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设计创新、完善流程管理、优化成本管理体系│
│ │、加强品质控制,在行业内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声誉。成立至今,│
│ │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民营建筑领域重要的建筑设计与服务提供商之一,与│
│ │国内多家百强房地产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深入合作关系,项目遍布全国近│
│ │30个省级行政区和60余个地级市。 │
├──────┼─────────────────────────────────┤
│消费群体 │居住社区、商业办公、产城规划、城市更新、医疗康养、教育文化等多个行│
│ │业和领域 │
├──────┼─────────────────────────────────┤
│消费市场 │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南、西北、东北 │
├──────┼─────────────────────────────────┤
│行业竞争格局│1、建筑设计行业 │
│ │建筑设计行业作为工程建设价值链的前端产业,是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全过│
│ │程技术和管理服务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是将工程建设科技成果│
│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带动相关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等行业│
│ │发展的先导。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
│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提高,建筑业总产值保持持续增长,建筑业的蓬勃│
│ │发展带来稳定的建筑设计需求并带动了建筑设计行业整体的发展,我国建筑│
│ │设计企业通过业务领域拓展、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及资本积累与运作,│
│ │企业数量、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均实现了快速扩张;设计模式由过去单一承│
│ │接设计转变为设计总承包、管理总承包、设计管理与项目管理等多元模式;│
│ │设计师队伍的设计创作水平、作品质量不断提升,在与国外同行的竞争中逐│
│ │步掌握更大的主动权。 │
│ │建筑设计市场的发展主要由两大因素驱动:一是下游各领域随固定资产投资│
│ │规模的上升产生的增量市场;二是由经济发展、需求升级带来的对既有建筑│
│ │改造更新形成的存量市场。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建筑业增速│
│ │也随之放缓,尽管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建筑业增速或将持续放│
│ │缓,但其总量规模仍将为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空间。 │
│ │作为上游产业,建筑设计行业的景气度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报告│
│ │期内,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新开工面积受房企谨慎拿地态度的影响持续下│
│ │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10913亿元,同比│
│ │下降9.6%,其中,住宅投资83820亿元,下降9.3%;房屋新开工面积95376万│
│ │平方米,下降20.4%,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69286万平方米,下降20.9%。 │
│ │2、光伏及储能行业 │
│ │为应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增│
│ │强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各国高度重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加大│
│ │对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支持力度。 │
│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在能│
│ │源结构中占比不断提升,2023年,随着光伏供应链瓶颈打开,光伏发电经济│
│ │性提升,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叠加整县推进政策有序推进,终端需求│
│ │持续释放推动国内光伏装机超预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国│
│ │内新增光伏并网216.30GW,其中,集中式新增并网120.01GW,分布式新增并│
│ │网96.29GW;截至2023年12月末,国内累计光伏并网608.92GW,其中,集中 │
│ │式累计并网354.48GW,分布式累计并网254.44GW。 │
├──────┼─────────────────────────────────┤
│行业发展趋势│1、建筑设计行业 │
│ │近年来,在经济结构持续调整、房地产宏观调控等多重背景因素的叠加之下│
│ │,建筑设计行业市场分化日趋加深,行业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挑│
│ │战。行业市场环境的变革催生了业内企业的差异化发展:以传统设计业务为│
│ │主的建筑设计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同质化竞争,而头部建筑设计企业依托原│
│ │有人才、技术和品牌优势,加大在专项技术领域(尤其是绿色建筑、BIM技 │
│ │术运用、住宅标准化、建筑产业化等领域)的技术投入,逐步形成在该等领│
│ │域的技术创新优势,推进集成与协同一体化设计服务,形成技术支撑引领发│
│ │展的新趋势。 │
│ │鉴于房地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为防范并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隐患│
│ │,中央于2023年初再次明确房地产行业的支柱地位,随后多部委出台了一系│
│ │列防风险、促需求的行业政策,支持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恢复。未来,在中│
│ │央到地方多级政策的协同支持和引导下,预计房地产市场将逐步回归平稳发│
│ │展轨道,并在中长期内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从而继续为建筑设计行业│
│ │创造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增长空间。 │
│ │2、光伏及储能行业 │
│ │国际能源署(IEA)在《2023年可再生能源》报告中预测,在现有政策和市 │
│ │场条件下,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在2023年至2028年间将达到7300GW│
│ │,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
│ │随着光伏成为最具竞争力的电力能源形式之一,光伏与其他产业结合的发展│
│ │空间亦不断拓展,未来光伏市场应用将呈现宽领域、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能│
│ │够满足各种需求的光伏产品将不断问世,除了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外,与建筑│
│ │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离网光伏系统等也将快速兴起。同时,光伏产业与│
│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光伏+交通、光伏+加油站等各种“光伏+”应用 │
│ │场景不仅具有消纳的优势,而且为光伏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
│ │由于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逐│
│ │步提升,对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对储能调峰调频│
│ │等需求大幅增加。2021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 │
│ │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30GW│
│ │以上,未来五年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转变,到2030年实现│
│ │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在“双碳”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
│ │电力系统成为行业共识,多项政策文件相继落地生效,“光伏+储能”逐步 │
│ │成型并将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光伏+储能”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电 │
│ │池系统相结合,起到“负荷调节、存储电量、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
│ │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作用,有望成为未来光│
│ │伏电站开发的主流模式。 │
├──────┼─────────────────────────────────┤
│行业政策法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关│
│ │于扎实推进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
│ │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2023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
│ │南》、《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印发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
│ │力及提升措施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
│ │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
│ │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征求│
│ │意见稿)》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是以“绿色、智能、创意”为核心特色的社区碳中和先行者,紧扣碳达│
│ │峰碳中和时代命题,依托在绿色低碳建筑领域长期积累的优势,以源网荷储│
│ │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为战略方向,实施“三步走”发展计划。短期,公司将重│
│ │点推进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新能源充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与运营│
│ │业务;中期,通过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聚合光伏、储能、充│
│ │电桩等柔性可调节资源,推动虚拟电厂业务的落地实施;长期,通过构建完│
│ │善的“光储直柔”技术体系,推动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
│ │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示范应用,实现建筑的高效节能和低碳运行,助│
│ │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
│公司日常经营│2023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继续承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房地│
│ │产开发投资额、房屋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额均出现同比下滑,分别下降│
│ │9.3%、20.4%、6.5%。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上游建筑设计行业的发 │
│ │展出现产能过剩、需求萎缩、竞争加剧等诸多不利因素,公司面临的经营压│
│ │力日趋加大。 │
│ │面对复杂严峻的经营形势,公司上下紧密围绕“稳住基本盘、激发新动能”│
│ │的工作方针,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通过实施“建筑设计│
│ │+建筑绿能”双轮驱动战略,公司成功实现了营业收入恢复性增长,并显著 │
│ │收窄净亏损,标志着公司向社区碳中和先行者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
│ │分业务板块来看:(1)建筑设计板块,公司多措并举努力稳住发展基本盘 │
│ │,一是坚持提升大客户粘性,保障大客户订单执行;二是积极探索人工智能│
│ │技术与公司业务融合发展,努力实现降本增效提质;三是着力加强对应收账│
│ │款的管理工作,保障年度回款任务如期完成。(2)建筑绿能板块,公司有 │
│ │序推进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及转让工作,通过│
│ │产业链延伸孵化新业务的方式不断凝聚发展新动能。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69.8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3%,归属 │
│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84.46万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41.10%。 │
├──────┼─────────────────────────────────┤
│公司经营计划│2024年公司将紧随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积极塑造“十四五”发展新蓝图,精│
│ │准把握行业变革脉搏,致力于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
│ │碳创新研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度主要经营规│
│ │划如下: │
│ │1、稳住建筑设计业务基本盘 │
│ │鉴于房地产市场调整转型持续,为稳住基本盘,托起发展盘,公司将采取如│
│ │下措施:一是坚持深入挖掘客户需求,确保原有大客户粘性和满意度不断提│
│ │升,促使存量大客户订单量稳中提升;二是密切关注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
│ │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政策演进,充分挖掘相关领域的业务机会;三│
│ │是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扎实推进“瘦身健体”工作,确保一揽子措施尽快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