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1033 迈普医学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3D打印、医美概念
风格:融资融券、股权转让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2-05-18│医美概念 │关联度:☆☆☆
──────┴──────┴────────────────────────────
主要产品包括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产品、可吸收止血纱、可吸收医用胶、口
腔可吸收修复膜、定制式矫治器、可吸收功能性创面修复补片、生物3D打印机。
──────┬──────┬────────────────────────────
2022-01-06│3D打印 │关联度:☆☆☆
──────┴──────┴────────────────────────────
公司专注于生物增材制造技术产业转化,自主研发出用于体外组织模型或活体组织构建等前
沿科学及临床应用研究的“莱普”系列生物3D打印机,目前已实现商业化并已通过符合欧盟EMC
、LVD、RoHS指令及美国FCC指令的检测。
──────┬──────┬────────────────────────────
2022-05-18│玻尿酸 │关联度:☆☆☆
──────┴──────┴────────────────────────────
主要产品包括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产品、可吸收止血纱、可吸收医用胶、口
腔可吸收修复膜、定制式矫治器、可吸收功能性创面修复补片、生物3D打印机。
──────┬──────┬────────────────────────────
2022-01-05│牙科医疗 │关联度:☆☆
──────┴──────┴────────────────────────────
公司的定制式矫治器产品已获得 II 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
2021-10-18│医疗器械概念│关联度:☆☆
──────┴──────┴────────────────────────────
公司的定制式矫治器产品已获得 II 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
2021-07-26│创业板注册制│关联度:☆☆☆
──────┴──────┴────────────────────────────
公司于2021-07-26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上市
──────┬──────┬────────────────────────────
2024-11-15│股权转让 │关联度:☆☆☆☆☆
──────┴──────┴────────────────────────────
公司转让3.91%股权给北京风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代表“北京风炎瑞盈3号私募证券投
资基金”)。
【3.事件驱动】
──────┬───────────────────────────────────
2023-06-07│活细胞3D打印成人体组织,3D打印再增应用场景
──────┴───────────────────────────────────
俄罗斯谢切诺夫莫斯科第一国立医科大学和俄罗斯科学院谢苗诺夫化学物理中心合作,研发
出利用活细胞对人体组织进行三维生物打印的技术,使为特定人群打印器官和组织成为可能。在
研究期间,该团队打印了一种功能齐全的活体组织,相当于皮肤,未来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营养
性溃疡、不愈合伤口、烧伤等难以再生的组织。
──────┬───────────────────────────────────
2022-10-27│医美行业需求释放 龙头营收创历史同期新高
──────┴───────────────────────────────────
进入2022年3季度,受疫情因素影响而被压抑的医美消费需求正被释放。两大医美龙头公司
华东医药、爱美客披露三季报显示,二者营收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尽管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庞大,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医美市场的渗透率仍然较低。2020年我
国每千人疗程量仅20.8次,是巴西的一半,韩国的四分之一。其中我国低线城市的医美渗透率显
著低于高线城市。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迈普医学系由迈普医学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6月1日,│
│ │迈普医学有限股东作出决议,同意由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将公司整体│
│ │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为“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
│ │限公司”;同意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公司的全部资产、业务、│
│ │债权、债务和其它一切权益、权利和义务均由股份有限公司承继。2018年6 │
│ │月1日,迈普医学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行人的发起人签署了《广州迈普再生 │
│ │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发起人协议》,约定迈普医学有限全体股东共│
│ │同作为发起人,将迈普医学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6月16日 │
│ │,公司召开迈普医学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发起人│
│ │以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折合为股本的议案》、《│
│ │关于制定〈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选│
│ │举公司第一届董事会组成人员的议案》、《关于选举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 │的第一届监事会组成人员的议案》等有关公司设立的各项议案。2018年6月2│
│ │7日,公司在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变更登记,并取得了《营业执照》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116679717541L),注册资本为45,529,846元。2│
│ │020年4月10日,华兴会计师进行了重新审计并出具了编号为华兴所(2020)专│
│ │审字GD-002号的《审计报告》。依据该报告,迈普医学有限截至2018年4月3│
│ │0日的账面净资产值为134,301,385.58元。2020年4月10日,广东联信资产评│
│ │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了联信(证)评报字[2020]第A0090号的《 │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事宜所涉及│
│ │其经审计后资产和负债追溯性资产评估报告》。依据该报告,迈普医学有限│
│ │截至2018年4月30日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14,059.47万元。2020年4月10日, │
│ │袁玉宇、徐弢、袁美福等6名自然人股东以及凯盈科技等7家机构股东签署了│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发起人协议之补充协议》,依│
│ │据该补充协议,各发起人同意按2018年4月30日为基准日,以净资产134,301│
│ │,385.58元按2.9497:1的比例折为其持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折合公司股 │
│ │本45,529,846股,每股面值1.00元,折股后剩余人民币88,771,539.58元计 │
│ │入资本公积。2020年4月10日,华兴会计师出具了《验资报告》(华兴所(20│
│ │20)验字GD—024号),确认截至2018年6月16日,迈普医学各股东以其各自 │
│ │拥有的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18年4月30日经华兴会计师事 │
│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净资产人民币134,301,385.58元作为出资,折│
│ │合迈普医学股本共计45,529,846.00股,每股面值1.00元人民币,折股后剩 │
│ │余金额人民币88,771,539.58元计入迈普医学的资本公积,属全体股东享有 │
│ │。迈普医学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5,529,846.00元,各发起人均已缴足认购的 │
│ │股本。 │
├──────┼─────────────────────────────────┤
│产品业务 │目前,公司主要从事神经外科领域,主要产品为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
│ │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等III类医疗 │
│ │器械产品。 │
├──────┼─────────────────────────────────┤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
│ │依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ISO13485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
│ │求,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采购控制程序》,对研发和生产所需│
│ │的各类物料和资产采购进行管理。 │
│ │2、生产模式 │
│ │公司结合销售计划、库存水平和生产周期制定产品的生产计划,在满足客户│
│ │需求及合理库存的条件下,依托自身生产能力开展自主生产。对于定制化的│
│ │产品,公司会结合客户要求、交货周期,按单排期生产后交付。 │
│ │3、销售模式 │
│ │公司下设营销中心负责各类产品的销售工作,包括国内神经外科线事业部、│
│ │国际业务部、招标事务部、销售运营部等部门。在实施过程中,公司制定了│
│ │《销售计划管理制度》、《购销合同及发货管理制度》、《价格与折扣管理│
│ │制度》、《经销商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
│ │4、研发模式 │
│ │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下设研发中心负责技术开发工作,包括研发部、临床│
│ │中心、知识产权部、注册事务部等部门。 │
├──────┼─────────────────────────────────┤
│行业地位 │规模化出口能力的神经外科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一)结合生物材料特性,多元先进制造技术平台为产品赋予较强的竞争力│
│ │结合人工合成材料研究的技术积累,公司通过持续的自主研发逐步建立了包│
│ │括生物增材制造、数字化设计与精密加工、选择性氧化及微纤维网成型、多│
│ │组分交联及雾化成胶等多元化核心技术平台,依托上述技术平台开发出多个│
│ │创新产品。 │
│ │其中,生物增材制造技术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在复杂成型、精准度等方│
│ │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可实现生物材料仿生结构设计,使其微观结构更接│
│ │近人体组织结构,解决了人工合成材料结构与人体组织存在差异、传统编织│
│ │、热压成膜等加工技术制备的产品结构较致密,孔径不易控制,厚度均一性│
│ │差等瓶颈。 │
│ │(二)公司拥有突出的规模化产业转化能力 │
│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及产业转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涉及诸多复杂│
│ │因素,其瓶颈已成为科技成果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
│ │打造了一套涵盖基础研究、产业化研究、临床研究、产品注册、规模生产、│
│ │市场推广的完整产业转化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原创技术产业化经验,为公司│
│ │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 │生物增材制造技术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其理论研究在诸多实验室、科研院│
│ │校相对成熟,但能够成功实现产业转化的相对较少,其瓶颈在于该技术对生│
│ │物材料的选择、生产环境的管控(温度、湿度、电压、转速等)等方面的要│
│ │求较高,很难做到精准控制达到产业化的要求。 │
│ │(三)科室多产品策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
│ │多年来,公司秉承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覆盖科│
│ │室全产品线为核心原则,按照“预研一代、开发一代、销售一代”的产品梯│
│ │度开发策略,不断优化及改善产品结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
│ │(四)强大的技术团队,丰富的专利布局,保障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 │
│ │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重视人才队伍搭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本科│
│ │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为52%。凭借主要研发人员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实践 │
│ │经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已形成丰富的专利布局。截至2023年12月│
│ │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已获授权的境内专利245项,境外专利30项,其中 │
│ │发明专利达167项;已受理未授权的境内专利申请45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
│ │1项。 │
│ │(五)优秀的管理层团队,带领企业快速发展 │
│ │自创立至今,公司便以“成为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全球领先企业,提供卓越的│
│ │产品,服务于全球患者”为愿景,以“关爱、创新、合作”为公司独具特色│
│ │的企业文化。公司管理团队稳定,人员专业结构合理且拥有丰富的医疗行业│
│ │经验,对行业发展有深刻的认识,在工作中能够密切配合相互协作,是公司│
│ │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六)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保障市场和渠道优势公司│
│ │在国内外建立了完善的经销网络,报告期内,已与境内外近800家经销商建 │
│ │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进入国内超1600家医院。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产品│
│ │已覆盖欧洲、南美、亚洲、非洲等近90个国家和地区。 │
│ │(七)强有力的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质量 │
│ │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属于Ⅲ类医疗器械,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其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衡量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自设立以来,公│
│ │司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ISO13485、MedicalDeviceDir│
│ │ective93/42/EEC等国内外法规标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 │
│ │原材料、产品到成品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产品质量把控。 │
│ │在采购环节,公司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
│ │价和动态管理,从源头上控制产品质量。在生产环节,公司生产基地通过了│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生产环境全封闭并持续处于高洁净状│
│ │态,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86.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4%;归属 │
│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87.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9%;归属于│
│ │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23.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
│ │长55.54%。 │
│ │2023年,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和硬脑膜医用胶共计实现销售收入2,402.25│
│ │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0.41%。 │
├──────┼─────────────────────────────────┤
│竞争对手 │英特格拉、贝朗医疗、强生公司、美敦力公司、史赛克公司、冠昊生物、天│
│ │新福、正海生物、佰仁医疗、康拓医疗、沃尔德外科。 │
├──────┼─────────────────────────────────┤
│品牌/专利/经│品牌:在国家医疗产业政策支持下,医疗行业的运行环境日益完善,医疗器│
│营权 │械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医疗器械产品丰富度增加,配套服务│
│ │体系完善,产业链整合加速,国产品牌效应凸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此外,公司积极推进该产品的拓扩适应症工作,延伸至其他外科领域,“可│
│ │吸收多层纤丝型再生氧化纤维素”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顺利产业化将有│
│ │望快速提升公司止血材料市场渗透率,与进口品牌在全外科领域上展开竞争│
│ │。此外,公司积极推进该产品的扩适应症工作,延伸至其他外科领域,“可│
│ │吸收多层纤丝型再生氧化纤维素”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顺利产业化将有│
│ │望快速提升公司止血材料市场渗透率,与进口品牌在全外科领域上展开竞争│
│ │。通过经销商大会、区域招商会、“围卢医话”云讲坛、“迈普云视界”、│
│ │“镜显神通”、“聚菁会神”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推广平台与行医学专家、行│
│ │业专家、经销商等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和提升市场渗透。 │
│ │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已获授权的境内专利245项 │
│ │,境外专利30项,其中发明专利达167项;已受理未授权的境内专利申请45 │
│ │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1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的科技创新型公司,如今已发展成为│
│ │中国领先且进入全球高端市场的医疗器械公司之一,目前拥有人工硬脑(脊│
│ │)膜补片、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
│ │等产品,为全球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全面的神经外科修复关颅解决方案。 │
│ │公司聚焦于神经外科领域,在国内率先利用生物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出用于神│
│ │经外科手术的可吸收硬脑(脊)膜补片,该产品是入选中国科技部《创新医│
│ │疗器械产品目录(2018)》的唯一一款脑膜产品、也是目录中仅有的9项国 │
│ │际原创”产品之一。 │
│ │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多技术平台的优势,拓展产品至多科室的│
│ │应用,致力于成为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全球领先企业,提供卓越的产品,服务│
│ │于全球患者。 │
├──────┼─────────────────────────────────┤
│消费群体 │医院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行业竞争格局│医疗器械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是现代产│
│ │业体系中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战略新兴产业,人民健康是“│
│ │国之大者”,高端医疗器械是“国之重器”。 │
│ │2023年3月,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 │
│ │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扎实推进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按照“一│
│ │品一策”的原则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重点指导陕西牵头│
│ │开展硬脑(脊)膜补片、疝修补耗材省际联盟采购,河南牵头开展神经外科│
│ │等耗材省际联盟采购等。 │
│ │2023年1月,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公布安徽省硬脑(脊)膜 │
│ │补片腹股沟疝补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公司产品“硬脑(脊)│
│ │膜补片”成功中选。 │
│ │2023年6月,公司人工硬脑(脊)膜补片产品在江苏省开展的人工硬脑(脊 │
│ │)膜补片接续采购中成功接续中标。 │
│ │2023年8月,根据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联盟下发的《省际联 │
│ │盟补片类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公告》,公司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在本次│
│ │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中入围中选。 │
├──────┼─────────────────────────────────┤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全球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医疗健康行业的需求将持续│
│ │提升。此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提高了消费能力,全球范围内长期来看│
│ │医疗器械市场将保持增长的趋势。根据EvaluateMedTech预计,2019年全球 │
│ │医疗器械市场容量约为4519亿美元,2020-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复合 │
│ │增速5.6%,2024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5945亿美元。 │
│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预测及发 │
│ │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6235亿元增长至│
│ │2023年的10358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市 │
│ │场规模将达到11300亿元。 │
│ │医疗器械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是现代产│
│ │业体系中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战略新兴产业,人民健康是“│
│ │国之大者”,高端医疗器械是“国之重器”。 │
│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
│ │过《医药工业高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 │
│ │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 │
│ │韧性和现代化水平,为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产业经济形势和国际大环境进一│
│ │步指明了路径,营造鼓励支持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的更优生态环境,必将最大│
│ │程度地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
│ │根据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测算,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
│ │业收入预计为1.31万亿元,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在国家医疗产业政策支│
│ │持下,医疗行业的运行环境日益完善,医疗器械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黄│
│ │金期”,医疗器械产品丰富度增加,配套服务体系完善,产业链整合加速,│
│ │国产品牌效应凸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
│ │自2021年国家明确对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提出常态化、制│
│ │度化实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
│ │,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现阶段,集中带量采购改革已经进入“常态化”│
│ │、“制度化”的发展阶段。2023年3月,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的《关于 │
│ │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扎实推进医用耗│
│ │材集中带量采购。按照“一品一策”的原则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
│ │材集采。重点指导陕西牵头开展硬脑(脊)膜补片、疝修补耗材省际联盟采│
│ │购,河南牵头开展神经外科等耗材省际联盟采购等。 │
│ │2023年1月,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平台发布《关于公布安徽省硬脑(脊)膜 │
│ │补片腹股沟疝补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公司产品“硬脑(脊)│
│ │膜补片”成功中选。 │
│ │2023年6月,公司人工硬脑(脊)膜补片产品在江苏省开展的人工硬脑(脊 │
│ │)膜补片接续采购中成功接续中标。 │
│ │2023年8月,根据辽宁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联盟下发的《省际联 │
│ │盟补片类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公告》,公司人工硬脑(脊)膜补片在本次│
│ │省际联盟带量采购中入围中选。 │
├──────┼─────────────────────────────────┤
│行业政策法规│《关于公布山东省部分类别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接续采购结果的通知│
│ │》、《关于公布安徽省硬脑(脊)膜补片腹股沟疝补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
│ │果的通知》、《关于公布弹簧圈、硬脑膜补片、疝补片三种医用耗材续约中│
│ │选结果的通知》、《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
│ │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始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成为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全球领先企业,提│
│ │供卓越的产品,服务于全球患者”为愿景,深入拓展产品技术应用平台,不│
│ │断开发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产品。 │
│ │公司致力于提供神经外科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的整体解决方案,将通过丰富│
│ │的产品组合、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完善的营销渠道,成为国内神经外科领│
│ │域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的领先企业,并建立国际品牌的竞争优势。同时,在│
│ │保持神经外科领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公司将利用生物增材制造等技术优势│
│ │及丰富的产业转化经验,延伸技术平台的应用至其他外科领域,推进止血类│
│ │、医用胶类、口腔修复类等产品线的建立,持续推出新产品,满足临床需求│
│ │。 │
│ │未来,公司将在技术研发、产品转化、质量管理、市场销售、人才培养等方│
│ │面建立更强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成为全球高性能植入│
│ │医疗器械领域的领先企业,为全球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
├──────┼─────────────────────────────────┤
│公司日常经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结合人工合成材料特性,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开发高性能植│
│ │入医疗器械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公司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
│ │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及固定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
│ │硬脑膜医用胶等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覆盖开颅手术所需要的关键植入│
│ │医疗器械。同时,公司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多技术平台的优势,拓│
│ │展产品至多科室的应用,致力于成为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全球领先企业,提供│
│ │卓越的产品,服务于全球患者。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86.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24%;归属│
│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87.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9%;归属于 │
│ │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23.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 │
│ │长55.54%。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深耕神经外科,丰富并完善系│
│ │列产品,能为神经外科手术中需要植入医疗器械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持续│
│ │提升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质量,公司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有效保证公司经│
│ │营业绩的稳步增长。 │
├──────┼─────────────────────────────────┤
│公司经营计划│2024年,公司董事会将继续秉承对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负责的原则,始终贯│
│ │彻和执行公司的发展战略,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在“成为植入医疗器械领域│
│ │全球领先企业,提供卓越的产品,服务于全球患者”愿景的指引下,争取较│
│ │好地完成2024年经营目标的实现,并将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将重│
│ │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
│ │1、积极推进完成全年经营目标 │
│ │2024年,公司将继续从全体股东和公司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推进公司战略│
│ │发展规划落地,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围绕神经外科等布局更多的技术平台│
│ │,同时考虑未来产业重要方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达成2024年的经营目标。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
│ │1)产品研发工作:2024年度,公司将持续保持和扩大原有产品和技术平台 │
│ │等的领先优势,有针对性地拓展新的科室、新的适应症或改进原有产品的使│
│ │用形式等,积极做好更长远的产品预研储备工作。同时,公司继续关注尚处│
│ │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在研产品,推进产品尽快拿证,使得公司产品线不断丰富│
│ │。 │
│ │2)市场销售工作:深耕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2024年度,公司将利用 │
│ │能为医生和患者提供神经外科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的整体解决方案进行推广│
│ │。通过经销商大会、区域招商会、“围卢医话”云讲坛、“迈普云视界”、│
│ │“镜显神通”、“聚菁会神”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推广平台与行医学专家、行│
│ │业专家、经销商等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和提升市场渗透。 │
│ │3)产品质量保障工作:2024年度,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医疗器械生产质量│
│ │管理规范》、ISO13485等国内外法规标准要求,坚持产品质量不松懈。通过│
│ │成本优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持续提供市场与生产的联动│
│ │性。 │
│ │2、继续提升公司规范运作和治理水平 │
│ │公司董事会将根据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最新监管要求,结合公司│
│ │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公司规│
│ │范运作水平。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作│
│ │用,完善公司规章制度,持续优化公司治理,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
│ │3、持续规范信息披露,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
│ │2024年度,公司将继续按照相关监管要求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确保公司信息│
│ │披露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加强与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加深投资者对公司│
│ │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长期、稳定的良好互动关系。同时,│
│ │严格做好内幕信息保密管理,不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
│ │,维护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 │
│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组织升级 │
│ │人才是第一资源。2024年度,公司管理层将加强公司高质量发展人才队伍建│
│ │设研究,不断推进组织结构合理升级,创造成长晋升空间,增强员工企业文│
│ │化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实现员工和公司共同价值成就。 │
├──────┼─────────────────────────────────┤
│公司资金需求│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基地项目、植入医疗器械新产品研│
│ │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
├──────┼─────────────────────────────────┤
│可能面对风险│1、新产品研发及技术迭代的风险 │
│ │公司是一家研发与技术驱动的企业,多年来聚焦生物增材制造等系列先进制│
│ │造技术,并逐步实现多产品的技术协同创新,最终形成了生物增材制造技术│
│ │、数字化设计与精密加工技术、选择性氧化及微纤维网成型技术、多组分交│
│ │联及雾化成胶技术等核心技术平台,基于上述技术平台所开发的产品具备较│
│ │强的市场竞争力。如果未来出现革命性的新技术,且公司未能及时应对新技│
│ │术的迭代趋势,公司的技术存在被替代的风险,从而将会对公司的市场竞争│
│ │力产生不利影响。 │
│ │2、政策变动存在的风险 │
│ │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结合人工合成材料特性,利用先进制造技术开发高性能植│
│ │入医疗器械的高新技术企业,医保控费是公司所属高值医疗器械行业的政策│
│ │主旋律,若“两票制”、“带量采购”、国家医保政策、“医药价格和招采│
│ │失信事项目录清单”等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公司面临的压力和风险也随之增│
│ │大,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