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1072 中捷精工 更新日期:2025-04-1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特斯拉、新能源车、小米汽车
风格:融资融券、微盘股、高市盈率、近期新低、拟减持、商誉减值、最近情绪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03-06│小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产品已广泛配套于上汽、长城、吉利、奇瑞、广汽、北汽、江淮、一汽等,并以与国内
一流新能源品牌比亚迪、极氪、理想、蔚来、小鹏、小米等开展合作
──────┬──────┬────────────────────────────
2022-01-05│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积极进行汽车精密零部件领域相关的创新研发工作,有计划地开展领域内科研及技术开
发项目
──────┬──────┬────────────────────────────
2021-11-03│特斯拉概念 │关联度:☆☆☆
──────┴──────┴────────────────────────────
2019 年度,发行人向特斯拉品牌车系销售规模的增速为 72.23%,主要系发行人向特斯拉供
应量逐渐增加,冲压OC01B310240、冲压 IC10B302200、冲压 OC01B088460 等产品自 2017 年量
产后爬坡放量所致; 2020 年度,发行人向特斯拉品牌车系销售规模的增速为31.15%,主要系发
行人量产爬坡后销售规模增大,量产品销售趋于平稳。
──────┬──────┬────────────────────────────
2025-01-20│业绩预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55万元至-2075万元,与上年同
期相比变动幅度为-227.05%至-189.22%。
──────┬──────┬────────────────────────────
2024-10-26│高盛持股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持有22.6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22%)
──────┬──────┬────────────────────────────
2023-10-11│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与比亚迪有供货合作
──────┬──────┬────────────────────────────
2021-09-29│创业板注册制│关联度:☆☆☆
──────┴──────┴────────────────────────────
公司于2021-09-29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上市
──────┬──────┬────────────────────────────
2025-04-11│高市盈率 │关联度:☆☆☆☆☆
──────┴──────┴────────────────────────────
截止2025-04-11,公司市盈率(TTM)为:3117.77
──────┬──────┬────────────────────────────
2025-04-11│微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11公司AB股总市值为:18.50亿元
──────┬──────┬────────────────────────────
2025-04-09│近期新低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4-09创新低:14.58元
──────┬──────┬────────────────────────────
2025-04-07│最近情绪指数│关联度:☆☆☆☆☆
──────┴──────┴────────────────────────────
市场情绪参考标的。
──────┬──────┬────────────────────────────
2025-04-07│拟减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4-07公告减持计划,拟减持104.30万股,占总股本1.00%
──────┬──────┬────────────────────────────
2025-01-20│商誉减值 │关联度:☆☆☆☆☆
──────┴──────┴────────────────────────────
公司预告受商誉影响2024-12-31财报业绩将亏损
【3.事件驱动】 暂无数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2017年11月2日,中捷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以截至2017年8月31日经审计的│
│ │净资产为基础折合股份5,000.00万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1│
│ │月18日,公司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设立江苏中捷│
│ │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的议案,并制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2017年│
│ │11月18日,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大信验│
│ │字[2017]第4-00047号)验证:截至2017年11月18日,公司注册资本已足额 │
│ │到位。2017年11月30日,公司取得了无锡市行政审批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
│ │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20205704071771A)。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为汽车减震│
│ │零部件,生产经营与下游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汽车产业作│
│ │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支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
│ │不排除短期内我国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可能会造成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订│
│ │单减少、收款困难、存货积压等影响。 │
├──────┼─────────────────────────────────┤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
│ │公司实行“以产定购、合理库存”的采购模式,由采购部专门负责采购事宜│
│ │。公司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综合考虑库存状况、市场价格波动、采购周期│
│ │等因素,向纳入公司合格供方名录的供应商进行采购。为规范采购管理工作│
│ │,公司根据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国际标准IATF16949:2016标准制定了《│
│ │采购控制程序》《供方控制程序》《供方评价管理规定》《产品监视和测量│
│ │控制程序》等制度文件,对供应商引入、报价、合同签订、考评等环节实施│
│ │严格的工作流程及执行标准。公司严格执行采购控制程序,由采购部主要根│
│ │据所需采购物资的规范标准进行采购,质量部主要负责采购物资的进货检验│
│ │和入库,共同确保所采购的产品质量、价格、服务能持续满足公司要求,保│
│ │证公司正常生产秩序。 │
│ │2、生产模式 │
│ │公司主要为下游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或整车厂商配套提供汽车精密零部件,实│
│ │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严格执行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在获取客户│
│ │订单后,销售部制定要货计划;生产部结合要货计划、生产能力和相关制度│
│ │制定生产计划,并安排车间执行生产并定期统计、监控,确保产品能够及时│
│ │生产;产品经质量部检验后入库,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及交期要求│
│ │。 │
│ │3、销售模式 │
│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
│ │公司为主机厂和配套供应商供应产品,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公司销售部负│
│ │责与国内外客户洽谈合作意向,在向客户批量供应产品之前,要经过多项客│
│ │户认证程序,通过认证进入配套体系后公司通常能够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
│ │合作关系。进入批量供货后,公司一般每年与客户签订一份框架性供货合同│
│ │,在框架合同下,客户定期向公司下达具体产品订单,公司按照产品订单安│
│ │排生产、组织供货,以销定产。 │
├──────┼─────────────────────────────────┤
│行业地位 │国内优秀的汽车减震部件产品供应商 │
├──────┼─────────────────────────────────┤
│核心竞争力 │1、客户资源优势 │
│ │整车厂商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对减震部件的质量、性能要求较高,汽车减震│
│ │部件制造企业需分别经过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和整车厂商、一级零│
│ │部件供应商的现场评审,合格后才可以进入整车厂商的供应商名单。汽车减│
│ │震部件制造企业一旦通过认证成为合格供应商,与整车厂、一级零部件供应│
│ │商形成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将获得较为稳定的订单。良好的市场口碑将进│
│ │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使公司在承接原有客户的新产品订单、与新│
│ │客户开展业务合作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
│ │2、研发与技术优势 │
│ │根据汽车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及整车厂商的需求进行快速、高效的产品开发和│
│ │技术支持,是汽车减震部件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一直坚持以研│
│ │发为导向,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积累,目前在汽车减震部件领域的研发能│
│ │力已符合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和部分整车厂商的技术指标要求,是国内│
│ │优秀的汽车减震部件产品供应商。 │
│ │目前公司研发部门拥有国内领先的研发、检测设备,并已建立高素质的专业│
│ │研发团队,掌握了一系列行业领先核心技术,包括高性能耐疲劳汽车发动机│
│ │减震部件的焊接技术、汽车底盘零件倒角加工的传动技术、汽车制动踏板的│
│ │弯管技术、高强度奥氏体不锈钢精冲技术、旋铆类铝合金压铸件材料及压铸│
│ │技术、新能源减速机驻车技术、新能源电动车电池盒制造技术、空气弹簧组│
│ │件制造技术等。公司研发的“汽车前桥与转向连接扭力支架”、“连续模的│
│ │防误送料联动装置”和“变速箱内嵌橡胶支承减震器”、“汽车发动机连杆│
│ │缓冲减震保护装置”等产品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评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
│ │3、产品质量优势 │
│ │基于汽车零部件对安全质量的严格要求,公司及客户均以产品质量为导向,│
│ │因此公司具有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有完善的前期质量 │
│ │策划组、供应商质量管理组、过程质量管理组、售后服务质量管理组、中心│
│ │实验室管理组及质量管理体系组等在内的一整套质量保证体系。公司的质量│
│ │管理优势体现在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两方面。 │
│ │4、人才优势 │
│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公司发展的基础,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
│ │管理及研发人才。公司主要股东及高级管理人员均长期从事汽车减震部件行│
│ │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公司发展所需的管理、技术开发等专业│
│ │知识,建立了明晰的市场定位及发展规划,成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基│
│ │础。此外,公司较早成立了研发中心,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一支高素质、│
│ │多层次、结构合理的技术研发队伍。公司通过对已形成研发能力的员工队伍│
│ │持续进行培训,使得员工队伍的整体研发设计能力不断提高,确保了员工技│
│ │术水平的完整性和先进性。 │
│ │5、资质认证优势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和市场开拓,依托公司的研究开发能 │
│ │力及质量管控能力,公司产品质量及性能位于行业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内外│
│ │众多汽车零部件厂商及汽车整车厂商的认可,主要产品已配套多个国内外知│
│ │名厂商。公司主要客户均为国际知名一级供应商或国内知名整车厂商,产品│
│ │开发能力和研发水平较强,技术创新水平处于行业前列,因此其对上游供应│
│ │商的技术、工艺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凭借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较高的工艺│
│ │水平,公司与上述客户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持续合作产品的│
│ │协同开发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工艺水平。公司已取得客户及多家下游整车厂│
│ │的认证资质,形成一定的认证资质壁垒。2023年公司“中捷ZHONGJIE”申请│
│ │注册了马德里商标,包含美国、墨西哥、西班牙、巴西、捷克共5国。 │
├──────┼─────────────────────────────────┤
│经营指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
│ │导下,我国汽车行业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产销量创历史新高,成为拉动工│
│ │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我国汽车产│
│ │销累计完成3016.10万辆和3009.40万辆,产销量分别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
│ │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产销总量连续15年居全球第│
│ │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 │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乘用车市场伴随市场日趋回暖,购 │
│ │车需求进一步释放,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为稳定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了重要│
│ │作用;商用车市场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各项利好政策拉动等因素影响,实│
│ │现恢复性增长;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产销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
│ │要力量;汽车出口再创新高,全年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0%,对汽车 │
│ │总销量增长贡献率达到55.70%,有效拉动行业整体快速增长。 │
├──────┼─────────────────────────────────┤
│竞争对手 │1、上海凯众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037)、2、安徽中鼎密│
│ │封件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887)、3、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股票代码:601689)、4、桑尼泰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
│ │32554)、5、安徽得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品牌:受益于海外汽车品牌零部件企业国内设厂及国内汽车销量显著提升,│
│营权 │我国零部件企业正从“成本优势”转向“研发、集成、创新”等高质量发展│
│ │道路,并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先进制造能力、快速反应和同步研发能力,│
│ │不断提升全球市占率;同时轻量化、电动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为国内厂商创│
│ │造更多机会接入整车厂配套环节的机会,有助于自身产品实现进一步量价齐│
│ │升。受益于海外汽车品牌零部件企业国内设厂及国内汽车销量显著提升,我│
│ │国零部件企业正从“成本优势”转向“研发、集成、创新”等高质量发展道│
│ │路,并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先进制造能力、快速反应和同步研发能力,不│
│ │断提升全球市占率;同时轻量化、电动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为国内厂商创造│
│ │更多机会接入整车厂配套环节的机会,有助于自身产品实现进一步量价齐升│
│ │。 │
│ │专利:2023年公司及子公司取得授权专利36件,系自主取得,另有46件发明│
│ │专利申请正在审查中。截至2023年底,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98件,其中 │
│ │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专利153件。报告期内,与江苏大学产学研合作申 │
│ │报的无锡市“太湖之光”科技攻关的“车用精密模具表面空化精整强化复合│
│ │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围绕该项目新增申报发明专利3件:新能 │
│ │源汽车底盘衬套加工工艺(申请号。2023116589439)、底盘焊接用高强度 │
│ │板翻边开裂改善工艺(申请号2023114825333)、一种机加工零件的快速夹 │
│ │紧装置(申请号2023113545284),实用新型专利1件:一种新型减震器弹簧│
│ │盘安装支架(申请号2023206354625)。 │
├──────┼─────────────────────────────────┤
│投资逻辑 │公司长期从事汽车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为汽车减│
│ │震部件产品,公司产品按照制造工艺可划分为冲压零部件、压铸零部件、注│
│ │塑零部件及金工零部件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底盘系统、发动机系统│
│ │、车身系统、座椅等系统。凭借在制造工艺、技术实力、产品质量等方面的│
│ │优势,公司的业务规模、行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司主要客户│
│ │属于减震领域大型知名企业,公司已与天纳克(Tenneco)、博戈(Boge)、│
│ │威巴克(Vibracousitc)、住友理工(Sumiriko)、哈金森(Hutchinson)│
│ │、青岛迪恩(QingdaoDN)、普洛斯派(Prospira)、大陆(ContinentalAG│
│ │)等大型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及长城汽车、斯堪尼亚等大型知名整车厂商│
│ │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产品下游应用覆盖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品│
│ │牌,从国际汽车品牌来看,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等│
│ │各大整车系列,覆盖奔驰、宝马,奥迪、大众、沃尔沃、丰田、日产、本田│
│ │、通用、福特、现代、标致、雪铁龙、菲亚特等,及国际大型新能源汽车品│
│ │牌;此外,从我国自主汽车品牌来看,公司产品已广泛配套于上汽、长城、│
│ │吉利、奇瑞、广汽、北汽、江淮、一汽等,及国内一流新能源品牌比亚迪、│
│ │极氪、理想、蔚来、小鹏、小米等。 │
├──────┼─────────────────────────────────┤
│消费群体 │国际大型一级供应商及国内知名整车厂商 │
├──────┼─────────────────────────────────┤
│消费市场 │外销、内销 │
├──────┼─────────────────────────────────┤
│增持减持 │中捷精工2025年4月7日公告,公司股东魏忠拟自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 │
│ │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04.3007万股,即不超过│
│ │公司当前总股本的1%。截至公告日,魏忠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450.00万股, │
│ │占公司总股本的23.4%。 │
├──────┼─────────────────────────────────┤
│行业竞争格局│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工业化│
│ │水平和科技创新的标志之一。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规模和技术的不断提升是汽车工业繁荣发展的前提和关键环节。汽车零部│
│ │件按功能划分通常分为汽车发动机系统及零部件、车身系统及零部件、底盘│
│ │系统及零部件、电子电器设备和通用件等五大类。在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快速│
│ │演进和供应链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稳步发展,新能源│
│ │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也带动了汽车零部件向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方向│
│ │拓展。 │
├──────┼─────────────────────────────────┤
│行业发展趋势│受益于海外汽车品牌零部件企业国内设厂及国内汽车销量显著提升,我国零│
│ │部件企业正从“成本优势”转向“研发、集成、创新”等高质量发展道路,│
│ │并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先进制造能力、快速反应和同步研发能力,不断提│
│ │升全球市占率;同时轻量化、电动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为国内厂商创造更多│
│ │机会接入整车厂配套环节的机会,有助于自身产品实现进一步量价齐升。随│
│ │着汽车市场规模扩大和全球化采购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
│ │逐步完善,我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成为重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
│ │与此同时,庞大的售后市场需求也将给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更大的市场│
│ │发展空间。 │
├──────┼─────────────────────────────────┤
│行业政策法规│《供方评价管理规定》、《供方控制程序》、《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 │、《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延续和│
│ │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关于推动商务信用体系建设高质│
│ │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采购控制程序》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始终以“共创共赢、高效卓越”的核心价值观为方向,以“让每一辆车│
│ │上都有中捷产品”的企业使命为牵引,凭借在制造工艺、技术实力、产品质│
│ │量等方面的优势,顺应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以“轻量化、新能源车、适用│
│ │性、总成本领先”为发展战略。公司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
│ │完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将更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适应市场需求和│
│ │行业变化的汽车零部件产品推向市场。以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为推动力│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可持续竞争新优势。加强与产业链伙伴的战略│
│ │合作,加快海外市场份额拓展,通过核心能力的延展力争始终处于国内行业│
│ │领先地位。 │
│ │具体包括: │
│ │(1)已有产品层面,将更多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 │
│ │变化的汽车减震部件系列产品推向市场,提高公司市场份额和市场地位,如│
│ │利用公司涂覆工艺优势,快速拓展含该工艺产品的营收。 │
│ │(2)新产品层面,适应行业发展趋势,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及 │
│ │轻量化领域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加大投入,使其成为公司新的│
│ │业绩增长驱动力。 │
│ │(3)研发层面,积极改进现有开发制造工艺,加大研发和工艺创新力度, │
│ │利用公司现有技术工艺优势,①延伸非减震零部件(如车身、底盘)产品,│
│ │②集成公司冲压、焊接、压铸、注塑、金工、涂覆工艺等一体化的总成产品│
│ │研发与销售,③利用自身工艺优势延伸机电一体化产品,逐步建立有中捷精│
│ │工品牌的产品(总成产品)而非配件。 │
│ │(4)客户层面,扎实立足于现有优质客户群,积极发展新的战略客户,目 │
│ │前公司主要以直销方式向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及整车厂商进行销售,进一│
│ │步拓宽公司与整车厂合作的覆盖面。 │
│ │随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逐步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升汽车减震部件系列│
│ │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能力。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以及市场开拓│
│ │,成为客户满意的供应商和国内汽车减震部件行业的领先者,成为集设计开│
│ │发、技术创新和生产制造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
├──────┼─────────────────────────────────┤
│公司日常经营│1、市场与新品开发: │
│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拓客户15家,包括斯堪尼亚制造(中国)有限公司、合肥延│
│ │锋云鹤汽车座椅有限公司,盐城大兴科技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报告期内新│
│ │增量产的产品77款,其中:冲压零部件43款、压铸零部件6款、注塑零部件2│
│ │0款、金工零部件8款。报告期内已经和客户达成协议的处于开发阶段的新品│
│ │203款,其中:冲压零部件92款、压铸零部件21款、注塑零部件61款、金工 │
│ │零部件29款。 │
│ │2、公司的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工艺开发: │
│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的研发费用投入合计:3336.32万元,同比增长5.3│
│ │8%。 │
│ │3、开展产学研研发项目: │
│ │公司注重产学研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实施,实现企业和学校资源共│
│ │享,互派讲学,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推进公司技术升级。报告期内,与江│
│ │苏大学产学研合作申报的无锡市“太湖之光”科技攻关的“车用精密模具表│
│ │面空化精整强化复合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进展顺利,围绕该项目新增申报│
│ │发明专利3件:新能源汽车底盘衬套加工工艺(申请号2023116589439)、底│
│ │盘焊接用高强度板翻边开裂改善工艺(申请号2023114825333)、一种机加 │
│ │工零件的快速夹紧装置(申请号2023113545284),实用新型专利1件:一种│
│ │新型减震器弹簧盘安装支架(申请号2023206354625)。 │
├──────┼─────────────────────────────────┤
│公司经营计划│(1)加强客户与市场开拓。确保销售收入的稳定增长和未来年度的持续发 │
│ │展,公司将在保持现有客户群体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的战略客户,以实现│
│ │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将继续积极参与客户前期产品开发,及时、有效│
│ │的应对行业和产业的需求变化,帮助客户实现其产品的升级换代。重点围绕│
│ │如下展开: │
│ │1、已有汽车减震部件产品市场的进一步拓展,特别是含涂覆工艺的产品, │
│ │争取年度目标的实现。 │
│ │2、提速捷成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储能产品投资建设,实现量产,争 │
│ │取年度目标的实现。 │
│ │3、争取完成对压铸、金工产品(挤出铝)、注塑等汽车轻量化产品的年度 │
│ │目标收入实现。 │
│ │4、争取完成对年度新客户开发目标(个数)。 │
│ │5、争取完成对年度新业务目标的达成(金额)。 │
│ │(2)加强新产品开发。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洞察国内外汽车零 │
│ │部件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技术、新领域,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
│ │。公司将持续完善核心产品结构,丰富产品系列、识别客户需求,与客户项│
│ │目实现同步研发,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公司将在保持现有汽车减│
│ │震部件规模的同时,重点发展和开拓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品市场和轻量化汽│
│ │车零部件产品市场。 │
│ │(3)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助力实现战略目标。2024年,公司在外聘管理咨 │
│ │询公司的辅导下,将努力建立与业务战略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能│
│ │团队,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重点把握招聘甄选、人才培育、绩效评估、│
│ │员工激励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平台体系建设,通过整合内外资│
│ │源完善培训体系,持续优化关键岗位能力模型和干部管理体系,重点聚焦内│
│ │部核心人才培养和领导力发展,建立和完善人才职业成长机制,有效激发团│
│ │队价值创造活力,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最大限度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
│ │。 │
│ │(4)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重点健全财务管理、投资决策等制度,明确流程 │
│ │、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实现业务流程的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确保公│
│ │司制度高效运转;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严谨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
│ │考核奖惩、晋级晋升等多种方式激发全员活力。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企│
│ │业内部管理系统升级工作,在已有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基础上,继续推进制│
│ │造、供销、计划、质量、设备、仓库、行政、电子通讯等管理节点的智能管│
│ │控升级,全面优化企业管理流程,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和运营效│
│ │率,促使企业保持发展活力,带动企业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
│ │(5)进一步优化生产管控、降低成本、确保产品质量。公司将持续优化生 │
│ │产工序和作业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在现有核心工艺优势的基础上,改善优│
│ │化生产工艺,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产品良率和减少返工损失。严抓产品质量│
│ │和安全生产管理,坚守质量为本、安全生产两条红线。 │
│ │(6)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布局,公司将聘请第三方辅导机构,布局可持续发 │
│ │展规划,并逐年展开,确保战略的落地与执行。 │
├──────┼─────────────────────────────────┤
│公司资金需求│高强度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基地项目、灏昕汽车零部件制造无锡有限公│
│ │司轻量化汽车零部件自动化生产项目、江苏中捷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
│ │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
├──────┼─────────────────────────────────┤
│可能面对风险│(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为汽车减震│
│ │零部件,生产经营与下游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汽车产业作│
│ │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支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
│ │不排除短期内我国汽车行业景气度下降,可能会造成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订│
│ │单减少、收款困难、存货积压等影响,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 │为应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政策,对变化情况进│
│ │行动态监测、预警,积极应对经济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公司技术│
│ │等多项优势,推动公司同心圆多元化发展,推进产品机构升级和向非减震零│
│ │部件拓展,加快新品与新客户的开拓,确保公司运营能够适应宏观经济变化│
│ │。 │
│ │(2)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
│ │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名客户收入占比为75.29%,客户集中度相对较高。公司│
│ │下游客户主要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