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1285 鸿日达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光伏、智能穿戴、新能源车、芯片、小米概念、消费电子
风格:融资融券、券商重仓、连续亏损、保险新进
指数:创业小盘
【2.主题投资】
──────┬──────┬────────────────────────────
2025-04-11│芯片 │关联度:☆
──────┴──────┴────────────────────────────
公司有在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层级的散热材料
──────┬──────┬────────────────────────────
2024-08-31│智能穿戴 │关联度:☆☆☆
──────┴──────┴────────────────────────────
公司部分精密连接器和机构件产品目前直接或间接供应于小天才、小米等品牌,具体应用于
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类设备等产品
──────┬──────┬────────────────────────────
2023-05-25│光伏 │关联度:☆☆
──────┴──────┴────────────────────────────
公司在光伏、储能等领域正进行深度布局,所涉及产品主要跟连接器相关,如光伏板端连接
器、光伏线端连接器、光伏接线盒、储能高压连接器等。
──────┬──────┬────────────────────────────
2022-09-30│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连接器技术已经用于新能源汽车高速连接器中
──────┬──────┬────────────────────────────
2022-09-28│消费电子概念│关联度:☆☆☆☆☆
──────┴──────┴────────────────────────────
公司系专业从事精密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
2022-09-28│小米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与闻泰科技、 传音控股、小米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
成了公司的客户优势。
──────┬──────┬────────────────────────────
2025-04-24│定向增发 │关联度:☆☆☆☆☆
──────┴──────┴────────────────────────────
公司2025-04-24公告:定向增发预案已实施,预计募集资金1416.01万元。
──────┬──────┬────────────────────────────
2024-12-30│荣耀概念 │关联度:☆☆☆
──────┴──────┴────────────────────────────
公司部分精密连接器和机构件产品通过客户渠道,终端应用在荣耀手机系列
──────┬──────┬────────────────────────────
2022-10-17│华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生产部件产品应用于华为mate50机型。
──────┬──────┬────────────────────────────
2022-09-28│创业板注册制│关联度:☆☆☆
──────┴──────┴────────────────────────────
公司于2022-09-28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上市
──────┬──────┬────────────────────────────
2025-04-24│保险新进 │关联度:☆☆☆☆☆
──────┴──────┴────────────────────────────
2025-03-31保险(1家)新进十大流通股东并持有68.07万股(0.33%)
──────┬──────┬────────────────────────────
2025-04-23│连续亏损 │关联度:☆☆☆☆
──────┴──────┴────────────────────────────
公司2024-12-31、2025-03-31财报归母净利润为负
──────┬──────┬────────────────────────────
2025-03-31│券商重仓 │关联度:☆☆☆
──────┴──────┴────────────────────────────
截止2025-03-31,券商重仓持有261.09万股(7344.39万元)
【3.事件驱动】
──────┬───────────────────────────────────
2023-09-20│Type-C接口应用加速普及
──────┴───────────────────────────────────
iPhone15系列首次搭载USB-C接口,取代之前“独树一帜”的Lightning(闪电)接口,有媒
体称之为“历史性变化”。券商研报指出,全球各地政府或协会纷纷提出智能设备接口和技术统
一的要求。其中,欧盟态度强硬,要求到2024年所有电子产品均支持Type-C接口。
──────┬───────────────────────────────────
2023-08-30│史上最强大的Mate手机“横空出世”,华为产业链重新站上风口
──────┴───────────────────────────────────
华为商城发布致华为用户的一封信,推出“HUAWEI Mate 60 Pro先锋计划”,在华为商城,
12:08正式上线,让部分消费者提前体验史上最强大的Mate手机。券商认为,华为公司宣布今年
已恢复正常产品发布,2023年上半年推出了从Mate X3到畅享60系列的智能手机,几乎覆盖了所
有价位段,产品上市步伐的加快有望推动华为2023年下半年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
2023-06-13│华为上调2023年手机出货量目标至4000万部
──────┴───────────────────────────────────
华为将2023年全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目标从3700万台上调至4000万台,成为少数几家上调出货
量目标的手机厂商。业内分析,这意味着华为对2023年公司手机出货行情有信心。同时,2023年
华为新品的迭代有望恢复正常,即一年推出两款高端旗舰。且从华为历代旗舰机的演进路径来看
,Mate系列芯片比P系列高一代,今年下半年即将发布的Mate60系列将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2020年7月6日,捷皇有限召开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捷皇有限由有限责任公│
│ │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以2020年6月30日为基准日对捷皇有限进 │
│ │行审计和资产评估。捷皇有限筹划股改期间,考虑到更好宣传公司自有商标│
│ │“”以及突出公司多区域经营特点,公司名称拟由“昆山捷皇电子精密科技│
│ │有限公司”更名为“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8月17日,捷皇有 │
│ │限取得了昆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国)名内变字[2020]第23890号 │
│ │”《企业名称变更登记通知书》: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同意,企业名称│
│ │变更为鸿日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8月18日,容诚所出具“容诚审字(│
│ │2020)215Z0108号”《审计报告》,以2020年6月30日为审计基准日,捷皇有│
│ │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人民币17,345.47万元。捷皇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 │
│ │公司时不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2020年8月20日,中水致远出具“中水致远 │
│ │评报字(2020)第020395号”《昆山捷皇电子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
│ │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以2020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捷皇 │
│ │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25,979.58万元,评估结果与账面净资产17,345.47万元│
│ │相比评估增值8,634.11万元,增值率为49.78%。2020年8月20日,捷皇有限 │
│ │召开股东会,审议同意由捷皇有限的全体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依法整体变更 │
│ │设立股份公司,以捷皇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按1.156365:1的比例折股,确定│
│ │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5,000万元,净资产与注册资本的差额2,345.47万元│
│ │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各股东在股份公司中的持股比例不变。2020年9月6│
│ │日,捷皇有限的全体股东共同签署《发起人协议》,约定捷皇有限的全体股│
│ │东共同作为发起人将捷皇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2020年9月10日, │
│ │容诚所出具“容诚验字[2020]215Z0003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20年│
│ │9月10日,捷皇有限已收到全体发起人缴纳的注册资本15,000万元。2020年1│
│ │0月9日,苏州市行政审批局核发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32058375050665X4。 │
├──────┼─────────────────────────────────┤
│产品业务 │公司一直秉承以产品研发为核心、以品质为基石、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
│ │口碑、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向市场和客户提供一体化全工艺制程的│
│ │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专业化经营覆盖从产品研发、模具设计、自动化设计到│
│ │模具加工、注塑、冲压、电镀、组装等各生产工艺制程,并建有完整的可靠│
│ │性测试实验室。目前已通过IATF16949、ISO14001、IECQQC080000、ISO4500│
│ │1等体系认证,也荣获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新科技企业 │
│ │,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称号,是国内领先的连接器设计与制造企业。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以技术为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公司不断进行自主研发,形成了主动研│
│ │发和按客户需求研发双同步的研发模式。主动研发模式为基于对连接器行业│
│ │发展趋势、前沿技术的分析判断,结合对客户、市场需求变化的理解,布局│
│ │新的研发方向或者对原有技术进行升级,不断提升工艺水平。按客户需求研│
│ │发模式是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根据客户对功能特点、技术参数、应用场景等│
│ │方面的不同需求,进行定制化的研发。 │
│ │公司主动研发和按客户需求研发共同实施的研发模式,兼顾技术储备和定制│
│ │化诉求,在提升自身技术实力的过程中满足了客户多样化需求。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及其他物资由资材部负责,对采购的全过程进行│
│ │控制与管理。公司制定了合格供应商名册,每年均进行考核并动态更新。公│
│ │司一般从原材料价格、产品品质、供货保证、交付时效及售后服务等方面对│
│ │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遵循《供应商管理程序》进行选择,并经送样至品保│
│ │部确认后,方可列入公司合格供应商名册。公司在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册后与│
│ │之签订长期采购的框架合同,对产品质量、采购交期、采购价格、有害物质│
│ │规避等做出约定。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价格由供应商先行报价,公司与供应商│
│ │进行比价、议价后,将最终确定的价格录入ERP系统。经过多年发展,公司 │
│ │已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选择及管理体系,可有效保障公司各类物资材料的供│
│ │应。 │
│ │公司对生产所需物料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即根据生产需求安│
│ │排订单物料采购。公司生产计划下达后,由生产管理人员做出物料需求表,│
│ │资材部比较ERP系统中的供应商产品价格后,最终选定供应商并向其发出采 │
│ │购单。供应商交货后,经品保部检验质量合格,由仓库接收物料并清点交货│
│ │数量后办理入库。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产品种类及规格繁多,不同客户、不同产品对连接器的性能、规格要求│
│ │各不相同,且对产品的交货周期有严格要求,因此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
│ │”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订单统筹安排生产,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业│
│ │务部接到客户订单后,录入ERP系统,将需求转化成系统中的销售订单。生 │
│ │产管理人员接收到来自业务部的销售订单后,先核查成品库存状况,若成品│
│ │足够,则回复业务部交期;若成品不足,则由生产管理人员发出生产排配单│
│ │通知备料生产。在所需物料不足的情况下,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物料需求表,│
│ │由权责主管核准后转呈资材部进行物料采购。生产部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及生│
│ │产排配单安排领料生产。生产管理人员每日产销例会追踪生产进度,确保生│
│ │产按计划进行。品保部对来料、半成品、首件及成品进行全流程检验,确保│
│ │产品品质满足客户需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业务部、生产部、资材部、品│
│ │保部等部门良好的跨部门协作,确保了品质稳定、交期可靠的生产达成及客│
│ │户需求达成。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对于产品销售采用直销模式,由业务部具体负责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和│
│ │客户维护等各项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凭借一流的技术、可靠的产品和│
│ │完善的服务,在业内积累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众多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
│ │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合作客户的订单增长是公司销售持续增长的主要来源│
│ │。公司销售团队通过参加展会、拜访潜在客户、现有客户介绍等多种方式积│
│ │极开拓新客户。 │
│ │根据行业特点,新客户在与公司确认合作关系前,一般须通过客户的认证,│
│ │纳入合格供应商体系后,客户方才正式下达订单进行采购。公司按照客户的│
│ │订单需求组织安排生产。产品完工后,根据订单具体约定,公司主要采用第│
│ │三方物流运输的方式将产品发送至客户指定地点。客户确认收货后根据约定│
│ │的支付条件向公司支付货款,最终完成产品的销售过程。 │
├──────┼─────────────────────────────────┤
│行业地位 │精密连接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一)技术创新 │
│ │公司专注于连接器等产品研发,多年来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围绕产品研发设│
│ │计和精密制造建立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包括防水Type-C技│
│ │术、多合一卡座开发技术、全自动多料带一体成型技术、高精密端子折弯技│
│ │术、深抽引壳开发技术、组装&检测&包装一体式自动机技术、全自动连线│
│ │点胶技术、先金属埋入成型后电镀技术、微小端子中间露镍技术、微小型高│
│ │精密结构MIM技术、3D打印设备技术、半导体封装级金属散热片技术等十余 │
│ │项核心技术,在行业内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
│ │公司拥有的多项认证、专利,是公司自主创新成果的体现,公司先后通过江│
│ │苏省及苏州市两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和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 │。自2016年11月起,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生产的基于架高│
│ │中空结构的紧凑型平插式T-Flash卡座、层叠互换三合一多功能集成热插拔 │
│ │手机卡座、具有双重防水设计的新型高防水USBType-C连接器等多项产品获 │
│ │得了高新技术产品认证。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62项, │
│ │其中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116项。 │
│ │(二)模式创新 │
│ │多年来,公司对自身经营模式不断完善提升,通过精细化管理,合理规划生│
│ │产和运营环节,打造了一个与现阶段业务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经营模式│
│ │,有效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公司主动研发和按客户需求研发双同步的研发模│
│ │式,兼顾了技术储备和客户定制化诉求,实现了公司与客户的双赢。在研发│
│ │过程中,公司通过对开发模式、评审流程、技术水平、技术手段、技术团队│
│ │等环节的改进与创新,缩短了研发周期,提升了研发效率,加速了公司智能│
│ │研发进程。公司的研发模式确保了公司能够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持续性│
│ │地为合作客户提供新产品开发及生产方案,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 │。在连接器行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不断完善生产链,已具│
│ │备模具开发、冲压、电镀、注塑成型、组装等全工序生产能力。这种全工艺│
│ │、全制程、垂直整合的生产模式不仅有利于公司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保证│
│ │产品按期交付,也使公司得以持续不断为客户提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产│
│ │品,赢得客户满意并获取利润空间。在生产过程中,公司将精细化的管理理│
│ │念、完善的流程控制和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相结合。同时,公司生产管理人│
│ │员在编排生产计划时合理安排不同模具、不同设备的切换,依靠丰富的管理│
│ │经验,降低材料、人员、设备等损耗,高效组织生产,完成订单交付,在生│
│ │产制造流程的每个细节力争做到柔性化和高效化。 │
│ │(三)业态创新 │
│ │公司深耕精密电子连接器行业,深刻理解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把智│
│ │能制造作为业态创新的主攻方向。多年来,坚持将“创新”引入生产中,通│
│ │过自动化设备打造智慧工厂,实现公司业务与智能制造新技术、新产业的深│
│ │度融合。经过长期积累,公司已在昆山、东台两地建设了现代化的生产基地│
│ │,引进了模具加工、冲压、电镀、注塑、组装等各环节的一系列国内外先进│
│ │设备,在发展过程中全面改进工艺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体系和现场作│
│ │业管理流程。随着5G技术和工业4.0时代的来临,公司正通过自动影像检测 │
│ │系统、MES生产管理智能化、机器人设备等先进技术的融合,不断提升公司 │
│ │的物流、信息流、自动化三位一体的智能化制造水平。 │
├──────┼─────────────────────────────────┤
│经营指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22%,实现归属于│
│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7.28万元。其中连接器产品销售收入约6.17亿元 │
│ │,较上年度同期增长9.11%;机构件产品销售收入1.74亿元,较上年度同期 │
│ │增长48.77%。 │
├──────┼─────────────────────────────────┤
│竞争对手 │立讯精密、长盈精密、胜蓝股份、乾德电子、创益通。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62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 │
│营权 │、实用新型专利116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一直专注于精密连接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行业内具有独特的竞争│
│ │优势。高效的研发体系、丰富的技术储备以及自动化制造优势,使得公司能│
│ │够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工艺改进,为客户新产品开发提供支持,│
│ │有效地提升了公司的整体服务能力和客户粘性。目前公司与闻泰、传音、小│
│ │米、天珑、华勤、联想、小天才、TCL等业内知名厂商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 │
│ │作关系。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良好合作保证了公司订单快速且可持续的增长│
│ │,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提升了公司的综合实力。公司凭借完善的产品线、成│
│ │熟的开发及生产经验、优秀的品质及供货能力,已经成为精密连接器领域最│
│ │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
├──────┼─────────────────────────────────┤
│消费群体 │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项目投资 │鸿日达2023年9月12日公告,公司通过新加坡全资子公司鸿誉科技有限公司 │
│ │与羲和香港有限公司在越南共同出资设立鸿誉光能(越南)有限公司,并由│
│ │越南鸿誉光能投资建设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及消费电子连接器生产基地│
│ │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约3400万美元。建设周期:6个月。投资回收期约2│
│ │4个月(含建设期6个月)。 │
├──────┼─────────────────────────────────┤
│行业竞争格局│1、消费电子行业 │
│ │据Statista统计,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超过1万亿美元。随着5G、 │
│ │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融合和应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有望持│
│ │续呈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其中亚太、拉美及欧洲市场的复苏趋势较为明显│
│ │。 │
│ │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3.8%,达到2│
│ │.55亿台。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12.2亿台,同比增长7%,实现了连续五 │
│ │个季度的正增长。群智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约1.41亿│
│ │台,同比增长9%,市场正从2023年的低谷中逐步恢复。另据IDC测算,2024 │
│ │年末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同比增长6.1%,达到5.38亿台。其中最大的类│
│ │别“可听设备”增长10.3%,并预计未来几年新兴市场的需求和更新周期的 │
│ │开始将助力这一增长轨迹。伴随人工智能领域在过去两年的飞速发展,从训│
│ │练推理的硬件提升到大模型端侧的技术与成本突破,更智能化的消费电子新│
│ │品不断涌现,行业持续增长的态势有望在2025年得到延续。 │
│ │2、连接器行业 │
│ │连接器是工业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汽车等不可缺少的基础元件。在5G│
│ │网络普及的背景下,通信产品、智能汽车、电脑、消费类电子等下游行业的│
│ │持续发展,推动了连接器市场需求的增长,市场整体规模不断扩大。据Bish│
│ │op&Associates的数据,2024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达954亿美元,连接器的│
│ │生产重心正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连接器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近│
│ │五年年均复合增速达6.11%,到2024年规模有望达到2183亿元。 │
│ │以BTB(板对板)连接器为例,智能手机内部的BTB连接器主要用于PCB板与 │
│ │板之间的连接,随着功能模块的增加,单机使用量从10个左右增加到20-30 │
│ │个。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产品的普及引领可穿戴设备领域亦需要多种类型│
│ │的连接器,如I/O连接器、FFC/FPC柔性连接器等,以实现数据传输和充电功│
│ │能。汽车行业是连接器的另一大应用领域。近年来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
│ │的加深,汽车连接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智能汽车通常配备多种传感器和│
│ │控制模块,这些模块对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连│
│ │接器在智能汽车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传感器、信息娱乐系统和驾驶辅助系│
│ │统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的电力驱动系统则需要大量的高压连接器,以确保电│
│ │池与电动机之间的高效能量传输。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连接器│
│ │数量显著增加,从500个提升至800-1000个。根据Bishop&Associates的统计│
│ │,汽车连接器的市场占比达21.9%。需求的变化提高了对各类连接器性能和 │
│ │质量的要求,推动连接器制造商加快研发和生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
├──────┼─────────────────────────────────┤
│行业发展趋势│连接器应用领域广泛,不同应用领域的周期性不尽相同。随着下游行业整体│
│ │的快速稳健发展以及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涌现,行业本身并不存在明显的周期│
│ │性。但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和产品主要应用于以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可穿│
│ │戴设备为代表的消费电子行业,近年来受到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产品迭代│
│ │的放缓,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终端市场消费需求下降的影响,导致行业已经│
│ │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整体出货量逐年下滑,短期内行业仍处在较为低迷的周│
│ │期性底部。尽管智能手机等传统的消费电子产品的终端市场需求持续放缓,│
│ │但历史事实证明,智能手机及其他消费电子终端产品,都会由阶段性的技术│
│ │创新带来颠覆式变革,进而带动产业链新一轮软硬件产品的创新和迭代,从│
│ │而激活市场进入新一轮周期性增长。 │
│ │今年以来,产业链纷纷开始布局VR/AR智能硬件、VR智能穿戴、生成式AI嵌 │
│ │入技术等新技术领域,有望在未来成为消费电子行业中新的重要增长点。此│
│ │外,公司依赖于自身在行业多年积累的生产加工经验和研发技术,依靠内延│
│ │式研发突破、试制和部分量产出诸如光伏接线盒、高压大电流储能连接器、│
│ │汽车FAKRA连接器等新产品,开始将业务拓展至光伏、储能等新能源行业、 │
│ │汽车行业及相关的新兴应用领域。受益于产品线的丰富、及在上述新兴行业│
│ │和赛道的布局和开拓,公司在下游应用行业的整体布局和发展稳健,所属行│
│ │业本身并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 │
├──────┼─────────────────────────────────┤
│行业政策法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 │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
│ │21-2023年)、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复 │
│ │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
│ │20年)、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产 │
│ │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
│ │中国制造2025。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依靠丰富的研发、生产、销售经验,建立了高效的研发生产团队、完善│
│ │的品质控制体系和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在国内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拥有一│
│ │定的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基于长期发展战略,公司制定了未来三至五年的│
│ │发展规划: │
│ │业务方面,公司将大力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助力公司突破产能瓶颈│
│ │,提高综合供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满足下游行业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
│ │,公司将全面引入先进生产设备、集约化信息系统和专业生产技术人员,并│
│ │结合ERP、MES等管理运营系统的应用,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升级│
│ │,增强公司的整体制造实力。 │
│ │产品方面,公司将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继续加强连接器、机构件产品拓展│
│ │的同时,以半导体封装级金属散热片、3D打印产品等作为公司创新业务的重│
│ │点发展方向,优化主营产品结构、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
│ │研发方面,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积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开发具有│
│ │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 │
│ │市场方面,公司将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拓展销售渠道,以实现对国内重点区│
│ │域的全面覆盖,同时积极开拓海外连接器及金属散热片市场。 │
│ │管理方面,公司将从组织体系、产品质量、成本管控等方面着手,优化管理│
│ │方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
├──────┼─────────────────────────────────┤
│公司日常经营│(一)持续深耕连接器业务,消费电子连接器稳定增长,汽车连接器等新品│
│ │逐步放量 │
│ │本报告期内,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的周期性复苏,连接器产品的营收稳定增│
│ │长,销售收入达6.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11%。公司持续专注于改善加 │
│ │工工艺、提升生产效率,努力推动降本增效,在主要原材料金盐的采购价格│
│ │大幅上涨的背景下,相关产品的毛利率受到一定影响。汽车连接器产品实现│
│ │突破,已通过某些海外重要Tier1厂商的审厂,并顺利获得其供应商代码(V│
│ │endorCode),在报告期内实现批量供货。板对板(BTB)连接器业务亦取得│
│ │一定进展,对核心客户开始小批量交付。 │
│ │(二)机构件业务创历史新高,盈利水平维持稳定 │
│ │本报告期机构件产品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1.7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 │48.77%,盈利能力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
│ │国内重要客户在报告期内发布若干旗舰产品,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优势│
│ │升级迭代相关精密机构件产品,在产品设计、使用功能、部件性能等方面进│
│ │一步优化升级,产品价值量有所增加。受益于公司与重要客户的深度合作,│
│ │精密机构件相关产品未来有望维持较高增速,公司将根据规划继续推进精密│
│ │机构件产线的扩产计划。 │
│ │与此同时,公司已具备3D打印设备的机器制造、产品打印及后端加工(包括│
│ │热处理、CNC、研磨、抛光、PVT喷涂等)的全制程自研工艺的量产能力,可│
│ │为客户提供从胚料到成品的一站式服务。公司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新产品│
│ │已经开始对机构件和消费电子客户进行送样,正努力开辟传统业务新的增长│
│ │空间,预期2025年有望进入部分项目的小批量量产阶段,实现营收层面零的│
│ │突破。 │
│ │(三)半导体封装级金属散热片业务实现重大突破 │
│ │随着人工智能、AI算力、智能驾驶、高端通信、高端存储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 │,全球芯片产业朝着高可靠性、高集成度、更先进制程的方向快速演进。相│
│ │关新技术和新应用对热管理解决方案的需求更加迫切,对散热材料的可靠性│
│ │和散热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 │公司持续聚焦于半导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