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1367 怡和嘉业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无
风格:融资融券、业绩预降、回购计划、破发行价
指数:创医药、创业小盘
【2.主题投资】
──────┬──────┬────────────────────────────
2024-12-28│并购基金 │关联度:☆☆☆
──────┴──────┴────────────────────────────
公司2024-11-19公告成立并购基金:郑州市邦勤达睿天使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
2023-07-06│人民币贬值受│关联度:☆☆☆
│益 │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84.7%,受益于人民币贬值。
──────┬──────┬────────────────────────────
2022-12-12│ICU病房 │关联度:☆☆
──────┴──────┴────────────────────────────
公司部分医疗设备及其耗材可以在ICU的特定场景下使用。
──────┬──────┬────────────────────────────
2022-11-18│医疗器械概念│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销售家用无创呼吸机、耗材及医用产品收入
──────┬──────┬────────────────────────────
2022-11-01│创业板注册制│关联度:☆☆☆
──────┴──────┴────────────────────────────
公司于2022-11-01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上市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3-28│破发行价 │关联度:☆☆☆
──────┴──────┴────────────────────────────
截止2025-03-28,公司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跌幅为:-6.98%
──────┬──────┬────────────────────────────
2025-03-10│回购计划 │关联度:☆☆☆
──────┴──────┴────────────────────────────
公司拟回购不超过6000万元(41.6608万股),回购期:2024-04-11至2025-04-10
──────┬──────┬────────────────────────────
2025-01-18│业绩预降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200万元至16500万元,与上年同
期相比变动幅度为-55.61%至-44.51%。
【3.事件驱动】
──────┬───────────────────────────────────
2023-10-23│国家卫健委将大力推进医疗中心建设
──────┴───────────────────────────────────
近日,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举措正在积极推进。大力推进
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填补地方在肿瘤、儿科等重点疾病和重点专科
方面的短板和弱项。下一步,将切实落实对区域医疗中心的投入、价格、医保、薪酬分配等改革
政策,真正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医改试验田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
好。
──────┬───────────────────────────────────
2023-09-26│22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
──────┴───────────────────────────────────
由国家药监局指导编发的《2023医疗器械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
企业总数达到32632家,营业收入约124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约20%,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大
约27%。《蓝皮书》显示,国家药监局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审评质量与效率,医疗
器械审结任务按时限完成率保持在99%以上。2022年,共批准上市创新医疗器械55个。
──────┬───────────────────────────────────
2023-08-29│《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审议通过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会议强
调,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全局。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
料等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
2023-05-11│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将于6月举办
──────┴───────────────────────────────────
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将于2023年6月8日-1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现
场将设立“8+1+1”十大展区,集中展示深圳及全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创新+高端”的发展
亮点和成果,并以本届展会为起点,持续构建深圳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生态,树立起深圳继电子信
息、互联网之后,又一新的产业名片。
──────┬───────────────────────────────────
2023-02-20│我国将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保供,解决防疫短板弱项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近日召开会议,听取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要求
,根据病毒变异和疫苗保护情况,科学谋划下一阶段疫苗接种工作,促进老年人接种率持续提升
;抓好常态化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继续优化资源布局,建强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
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完善储备制度和目录,巩固完善人员、物资
统筹调配机制,切实解决好基层一线能力、药品、设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
──────┬───────────────────────────────────
2023-01-15│呼吸机需求大增,部分产品供不应求
──────┴───────────────────────────────────
广东、四川、云南、宁夏等地医院近期发布了呼吸机等医疗设备紧急采购公告。在型号审批
方面,国家药监局官网日前发布了批准上市的呼吸机产品名单,共有176个呼吸机产品。供需紧
张情况也已传导到生产企业。
──────┬───────────────────────────────────
2023-01-15│2023年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
近期新冠诊疗方案第十版发布,工作重心从“防感染、动态清零”转到“保健康、防重症”
,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其中,提升医院的诊疗能力,将生命体征监测特
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提升新冠治疗药物储备和IC
U床位等都将是后续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券商认为,新版诊疗方案将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
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家用场景下血氧仪等器械产品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
随新冠患者治疗效率持续提升,院内常规诊疗量有望加速恢复,常规检测以及择期术式需求也有
望迎来反弹。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2016年8月8日,怡和有限召开董事会会议并通过决议,同意怡和有限整体变│
│ │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2016年6月30日作为改制基准日,以经审计的净 │
│ │资产为基础,公司原股东各方以净资产折股的方式认缴各自出资,净资产大│
│ │于股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改制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133,825.00元,股份│
│ │总数为3,133,825.00股,每股面值1元;公司名称变更为―北京怡和嘉业医 │
│ │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怡和嘉业全体发起人签署了《发起人协议》│
│ │与《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根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
│ │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分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天健京审〔2016〕1631号)│
│ │,怡和有限截至2016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实收资本为3,133,825.00元,资本 │
│ │公积为112,492,851.96元、未分配利润为-17,035,894.77元,净资产为99,7│
│ │90,782.19元;怡和有限存在未分配利润为负的情形。根据整体变更时有效 │
│ │的《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折合的实收股│
│ │本总额不得高于公司净资产额。在会计处理方面,在折合股本总额低于有限│
│ │责任公司净资产额的情况下,超过股本的部分作为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科│
│ │目核算。怡和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其中3,133,825.00元作为股│
│ │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剩余96,656,957.19元计入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公积 │
│ │。公司在整体变更时,进行的会计处理如下:借:实收资本3,133,825.00元│
│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112,492,851.96元未分配利润-17,035,894.77元贷:股 │
│ │本3,133,825.00元资本公积-资本溢价96,656,957.19元经过上述会计处理,│
│ │减少怡和有限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增加公司所有│
│ │者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未分配利润。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 │
│ │公司以前所形成累计亏损主要由于公司于2015年至2016年期间进行的持股平│
│ │台两次对公司增资进行股份支付处理造成的。其中(1)2015年2月,怡和有限│
│ │的注册资本由240.00万元增加至264.00万元,全部由润脉投资向公司增资,│
│ │增资价格为1.00元/1元注册资本;(2)2016年6月,怡和有限的注册资本由30│
│ │5.6841万元增至313.3825万元,润怡发展向公司增资1.0220万元,增资价格│
│ │为1.00元/1元注册资本;润脉投资向公司增资6.6764万元,增资价格为1.00│
│ │元/1元注册资本。上述持股平台的增资价格低于同时期投资者对公司入股的│
│ │价格,存在股权激励,产生股份支付费用较大,并因此导致了公司的未弥补│
│ │亏损。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呈逐年大幅│
│ │增长趋势,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880.24万元、22,785.86万元及14,568.13│
│ │万元。公司未弥补亏损的情形已经消除,经营情况良好,具备较强盈利能力│
│ │。因此,整体变更时存在的未弥补亏损,不会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构成影响│
│ │。根据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于2016年8月14日出具的《北京怡和嘉业医疗 │
│ │科技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之公司净资产价值评估报告》(开│
│ │元评报字[2016]425号),以2016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怡和有限在评估│
│ │基准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10,126.99万元。2016年9月6日,天健会计师事务 │
│ │所出具《验资报告》(天健验〔2016〕1-22号),经审验,截至2016年9月5│
│ │日,公司全体发起人以公司2016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作价折股,缴纳 │
│ │注册资本313.3825万元。2016年9月27日,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出具《关于北 │
│ │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京商│
│ │务资字[2016]714号),批准同意怡和有限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
│ │并更名为―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意公司发起人签署的│
│ │发起人协议及《公司章程》;同意公司注册资本为313.3825万元,股本总额│
│ │为313.3825万股,经营期限为永久存续。2016年9月28日,怡和嘉业召开创 │
│ │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北京怡 │
├──────┼─────────────────────────────────┤
│产品业务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呼吸健康领域医疗设备与耗材产品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
│ │家用无创呼吸机、通气面罩、睡眠监测仪、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制氧机,并│
│ │提供呼吸健康慢病管理服务。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公司设立了多个产品线研发团队,进行不同产品的自主研发工作,其中研发│
│ │中心下属家用研发部主要负责家用无创呼吸机产品的研发,研发中心下属耗│
│ │材研发部主要负责通气面罩、呼吸管路等耗材产品的研发,研发中心下属医│
│ │用研发部主要负责睡眠监测仪、高流量湿化氧疗仪、R系列双水平无创呼吸 │
│ │机等医用呼吸诊疗产品的研发工作,子公司叶尼塞负责风机控制系统软件与│
│ │算法相关的研发。上述研发团队共同组建了一支专业分工的协同创新团队。│
│ │公司也建立了研发相关奖励制度以激励研发人员的积极性,鼓励专利成果产│
│ │出,促进公司技术的创新发展。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按照“物料需求计划”的方式来制定和执行采购计划。即公司根据销售│
│ │预测、生产计划、物料清单以及产品和零部件的库存量,制定采购计划,采│
│ │购部门根据每月审批后的“采购计划实施表”作为采购依据,从“合格供方│
│ │名录”中选择相应供方执行采购活动。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的生产主要由子公司天津怡和、东莞怡和进行,主要产品采取“以销定│
│ │产”的生产模式,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公司维持相应数量的产品库存│
│ │,在获取产品订单后,安排发货,同时根据后续订单情况,安排备货生产。│
│ │对产品的组装、检验等核心生产环节,公司均自主进行。由于公司产品涉及│
│ │零配件较多,且部分非核心零配件加工等辅助环节已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工│
│ │艺较为成熟,报告期内,公司对PCBA焊接、部分塑胶制品结构件的组装、电│
│ │线电缆的拼装采用了外协加工模式,即公司提供主要原材料(或由外协加工│
│ │商直接向公司指定的合格供应商采购)、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选择合格外│
│ │协加工商按照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加工,公司支付加工费。 │
│ │4、销售模式 │
│ │报告期内,公司在境内外市场均采取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
├──────┼─────────────────────────────────┤
│行业地位 │家用无创呼吸机与通气面罩领域的龙头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一)市场先发优势 │
│ │医疗器械行业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各国政府对医疗器械产品的市场准入都│
│ │有严格的规定和管理。我国对该行业同样实行严格的准入管理体系,分别在│
│ │产品准入、生产准入和经营准入等方面设置了较高的监管门槛。呼吸健康领│
│ │域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细分行业,同样具有准入壁垒。公司作为国内呼吸健│
│ │康领域龙头企业,深耕呼吸健康领域市场2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经验、│
│ │人才储备、专利技术、渠道资源等,具有明显的品牌优势。同时,公司对全│
│ │球主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法规具备深刻理解,并据此制定公司的质量管理体│
│ │系与研发制度以满足全球主要市场的法规和监管要求。通过公司多年来对全│
│ │球主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法规的深刻理解,公司可以合规、快速地进入目标│
│ │市场并实现产品的商业化,具备行业市场先发优势。 │
│ │(二)雄厚的研发创新能力 │
│ │公司构建了完整的研发创新体系,拥有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设置了多地布│
│ │局、专业分工的多产品线研发部门。公司不断完善研发管理机制和创新激励│
│ │机制,激发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公司研发部门设置于北京、天津、西│
│ │安、深圳等地,为我国高校分布密集,研发创新人才活跃的地区,有利于公│
│ │司招聘优质研发人员,帮助公司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 │与此同时,公司牵头承担和参与了多个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中的研究项目,│
│ │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产学研医合作创新机制,与多家知名高校、医院建立合作│
│ │关系,承担重要研发课题。 │
│ │(三)硬件设计和算法开发能力加速产品迭代优化 │
│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产品正在向智能化急速发展。公司基于│
│ │在呼吸健康管理领域深厚的技术沉淀、大量的市场数据积累与出色的产品设│
│ │计能力,充分掌握了主营产品所涉及的核心技术、软件算法,实现了精准控│
│ │制治疗参数、快速的压力响应、智能化的压力控制策略等功能,达到较好的│
│ │人机同步性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
│ │(四)稳定的渠道资源与完整的分销网络 │
│ │医疗器械厂家普遍采用经销模式销售其产品,而合格经销商的选择、考评与│
│ │维护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客户或医疗机构通常偏向于选择具有完善服务网│
│ │络的供应商购买产品。新进企业在短时间内难以建立完善的服务网络和市场│
│ │渠道。经过十多年的长期积累,公司已与海内外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
│ │系,借助经销商伙伴在各地市场的资源优势,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客户,│
│ │高效地进行市场拓展。分布于全球的庞大的线上、线下经销商网络是公司重│
│ │要的合作伙伴与宝贵的市场资源。 │
│ │(五)卓越的管理团队 │
│ │公司管理团队稳定,主要核心管理团队具备20年以上的医疗器械行业经营管│
│ │理经验,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较为深刻。在管理团队的领导下,公司已逐渐成│
│ │长为国内呼吸健康领域龙头企业,并于报告期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凭借│
│ │丰富经验及对行业的深入理解,公司管理团队将协助公司持续发展。此外,│
│ │公司的部分核心员工持有公司股份,其长期利益与公司保持一致,为公司的│
│ │长期成功奠定基础。 │
│ │(六)强大的品牌优势 │
│ │公司作为国内呼吸健康领域龙头企业,在行业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作为│
│ │知名国产品牌,公司的产品销售覆盖全球,并已具备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
│ │美誉度和忠诚度,消费者对公司产品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较高,为公司跨区│
│ │域的业务拓展奠定了市场基础,在国产品牌中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与此同│
│ │时,公司采取差异化的品牌营销策略,使公司在全球竞争中提高了市场占有│
│ │率,加速了国产品牌在海外市场的进一步渗透,推动了公司业务的长期稳定│
│ │发展。 │
├──────┼─────────────────────────────────┤
│经营指标 │2023年度营业收入为1122420125.89元,经销商客户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9│
│ │8.92%。 │
├──────┼─────────────────────────────────┤
│竞争对手 │瑞思迈公司(ResMed)、飞利浦伟康(Philips Respironics)、费雪派克 │
│ │医疗保健(Fisher&Paykel Healthcare)、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537项国内专利,其中国内发明专利9│
│营权 │3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344项、国内外观设计专利100项;国际专利114项,│
│ │包括美国专利23项、欧洲专利20项、欧盟外观专利16项、英国专利12项、土│
│ │耳其专利11项、日本专利8项、澳大利亚专利6项、印度专利14项、沙特阿拉│
│ │伯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75项。 │
├──────┼─────────────────────────────────┤
│投资逻辑 │多年来,公司深耕呼吸健康领域医疗设备与耗材市场,已成为国内呼吸健康│
│ │领域龙头企业,在行业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知名度。根据最新沙利│
│ │文数据,公司家用无创呼吸机在全球市场市占率和排名由2020年的4.5%(第│
│ │四名)提升至2022年的17.7%(第二名),国内市场占有率由2020年的21.6%│
│ │提升至2022年的25.8%,国产品牌中国内市场排名第一。公司行业地位的上 │
│ │升进一步夯实了公司的产品力、品牌力、竞争力,为公司后续稳健的可持续│
│ │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瑞思迈。经过多年探索│
│ │与耕耘,公司产品以高可靠性和高性价比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各级经│
│ │销商及用户均给予公司产品较高评价,产品销售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 │
│ │区,取得多项NMPA、FDA、CE等认证。同时,公司也是市场上少有的家用无 │
│ │创呼吸机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欧盟CE认证并进入美国、德国、意大利、 │
│ │土耳其等国家医保市场的国产制造商。 │
│ │作为扎根中国,布局全球的国产呼吸健康领域龙头企业,公司深入参与国际│
│ │、国内行业标准制定。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五位标准化专家代表│
│ │我国参与制定已发布的国际标准16项,代表公司参与制定已发布的国内行业│
│ │标准12项,已完成审定的国内行业标准1项,已发布的国家标准2项,已完成│
│ │审定的国家标准1项。长期以来,公司坚持自主开发路线,结合行业通用知 │
│ │识经验,进行专利技术自主研发。持续稳定的研发能力使得公司自主掌握了│
│ │主营产品的核心技术,为公司产品研发并成功商业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奠定│
│ │了公司的行业地位。 │
├──────┼─────────────────────────────────┤
│消费群体 │以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为主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 │
│ │合征(SAHS)患者以及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为主的呼吸功能不全(│
│ │RespiratoryInsufficiency)患者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增持减持 │怡和嘉业2024年10月19日公告,公司股东能金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广州│
│ │市金垣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 │
│ │内以集中竞价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累计不超过266.7156万股│
│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截至公告日,上述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612.7120│
│ │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6.84%)。股东珠海合晅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
│ │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盛旻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南京合灏创业投│
│ │资企业(有限合伙)(曾用名:深圳市合灏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减│
│ │持公司股份累计不超过266.7156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3%;截至公告日│
│ │,上述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1688.7790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18.85% │
│ │)。 │
├──────┼─────────────────────────────────┤
│行业竞争格局│1、医疗器械行业 │
│ │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等多个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
│ │识密集、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其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
│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医疗器械产品│
│ │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正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部分产品的│
│ │技术标准也与世界接轨,中高端医疗产品有望逐渐进入全球市场,实现自主│
│ │研发创新的转变。目前,在国内政策引导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技术与│
│ │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
│ │由于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慢病患病率不断增加等影响,医疗器械│
│ │临床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持续发展。根据沙利文资料显│
│ │示,2016年到202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3868亿美元增长到4854亿美│
│ │元。欧美发达国家医疗器械发展起步较早,技术成熟,创新能力强,产品更│
│ │新迭代速度较快,促进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不断增长;而发展中国家医疗器械│
│ │发展起步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成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
│ │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
│ │2、呼吸健康领域基本情况 │
│ │呼吸系统疾病为我国仅次于心血管与糖尿病的第三大慢性病,发病率与死亡│
│ │率常年居高不下,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
│ │ease,COPD)较为典型。睡眠呼吸疾病包括睡眠过程中的呼吸暂停等,以阻 │
│ │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
│ │e,OSA)最为常见。 │
│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其患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
│ │病程及治疗周期长、急性加重住院率高等特征,预计将在2030年成为全世界│
│ │第三大主要死因,目前人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评估和救治依旧面临诊断│
│ │不足和误诊导致治疗不足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灰尘│
│ │以及化学品暴露等风险因素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
│ │病人数仍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5年,患病人数将达到5.3亿人左右。中国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量巨大,2020年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人数高│
│ │达1.05亿人左右,但因疾病认知及重视程度不足,实际诊断率均不足26.8% │
│ │,控制率也远低于美国同指标数据;中国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死亡的患者│
│ │人数巨大,远超肺癌。因此中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方面面临着极大的│
│ │临床挑战。 │
│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
│ │白天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
│ │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及交通事故,甚至出现夜间猝│
│ │死。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发于肥胖及中老年人群,随着│
│ │超重和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
│ │年提升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预计到2025年,全球阻塞性睡眠│
│ │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人数将增加到11.6亿人左右,中国阻塞性睡眠呼│
│ │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人数将增加到2.1亿人左右。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 │
│ │停低通气综合征患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极易引发相关心血管高致│
│ │死率的并发症,加剧患者疾病负担,随着患病人数的持续增加,患者健康管│
│ │理和疾病预防意识提升,国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及治疗│
│ │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
├──────┼─────────────────────────────────┤
│行业发展趋势│1、人工智能在家用医疗设备的重要性凸显 │
│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医疗健康领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
│ │有力的先决条件。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
│ │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研发医疗健康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
│ │、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应急救援医疗设备、生物3D打印技术和可穿│
│ │戴设备等,顺应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趋势,提升医疗健康设备的数字化、智│
│ │能化制造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国家政策的实施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
│ │器械领域的应用落地,家用医疗器械作为医疗器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亦会借此│
│ │利好政策,加快产品创新,拓宽“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从而实现更为 │
│ │精准与个性化的分析诊疗。 │
│ │当前家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正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家用医疗器械,利用 │
│ │人工智能技术及大数据来开发家用智能健康机器人,全方位对家庭各成员进│
│ │行实时健康管理。未来,伴随算法和数据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相关监管机制│
│ │和配套法律的进一步落实与完善,“人工智能+”家用医疗器械的应用场景 │
│ │将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落地迭代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 │
│ │2、开拓非医疗营销渠道 │
│ │医疗器械行业对渠道具有一定依赖性,因此优化营销渠道、完善营销策略将│
│ │成为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优化营销渠道策略主要包括渠道扁平化│
│ │和开拓非医疗销售渠道。 │
│ │目前,医疗器械产品需经过多层级的批发商与经销商,再流转到零售终端,│
│ │其组织层次重叠,容易导致运转效率低下等问题,阻碍医疗器械的销售;而│
│ │在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业绩提升的电子商务渠道,由于与平台合作分润、促│
│ │销活动压低价格等原因,企业产品毛利率不断下压。未来,渠道扁平化将成│
│ │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中国医疗器械的销售主要以医疗销售渠道为│
│ │主,产品在医疗终端的销量稳步增长,但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开拓非医疗营│
│ │销渠道成为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
│ │3、医疗器械的进出口将持续增加 │
│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