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301508 中机认检 更新日期:2025-04-1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国防军工、碳中和、智能交通、充电桩、智能机器、汽车电子、无人机、无人驾驶、人工
智能、新能源车、百度概念、小米汽车、低空经济、车联网
风格:融资融券、中字头、两年新股、小盘国企
指数:创业300、深次新股、中证央企、创业小盘
【2.主题投资】
──────┬──────┬────────────────────────────
2025-03-19│机器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已在无人机、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施工装备集群、智能网联汽车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开
展检测工作,可开展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安全性能等试验
──────┬──────┬────────────────────────────
2025-02-08│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募投项目主要提供对新能源车辆及设备的检测服务及委托研发业务
──────┬──────┬────────────────────────────
2024-12-20│汽车电子 │关联度:☆☆☆
──────┴──────┴────────────────────────────
公司检测涉足汽车电子领域,包括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性能试验、自动紧急制动
系统(AEBS)性能试验、电磁兼容(EMC)测试、车灯测试、环境与可靠性测试等多个汽车电子
领域检测项目。
──────┬──────┬────────────────────────────
2024-10-30│国防军工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军用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民航地面设备、零部件等产品
检验检测服务,以及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等认证服务
──────┬──────┬────────────────────────────
2024-10-29│低空经济 │关联度:☆☆☆
──────┴──────┴────────────────────────────
公司已在低空经济领域进行布局。
──────┬──────┬────────────────────────────
2024-10-08│人工智能 │关联度:☆☆☆
──────┴──────┴────────────────────────────
公司围绕装备制造业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等新方向,加快技术研发步伐,积累了无人驾
驶车辆、无人施工装备集群、智能网联汽车和军工装备等检测技术,并已实现应用。
──────┬──────┬────────────────────────────
2024-07-10│百度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为百度阿波罗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红旗EV自动驾驶车辆整车性能测试服务
──────┬──────┬────────────────────────────
2024-06-17│车联网 │关联度:☆☆☆
──────┴──────┴────────────────────────────
公司旗下的车联网信息安全实验室和测试云平台已建设完成。
──────┬──────┬────────────────────────────
2024-03-22│无人机 │关联度:☆☆☆
──────┴──────┴────────────────────────────
公司已经具备无人机、充电桩相关检测能力,已经形成收入。
──────┬──────┬────────────────────────────
2024-01-30│碳中和 │关联度:☆☆☆
──────┴──────┴────────────────────────────
公司还新增了发动机尿素溶液等自愿性产品认证项目,获得了服务认证、双碳认证等业务资
质,并开拓了绿色评价、绩效评价等新型业务。
──────┬──────┬────────────────────────────
2024-01-20│充电桩 │关联度:☆☆☆
──────┴──────┴────────────────────────────
公司已经具备无人机、充电桩相关检测能力,已经形成收入。
──────┬──────┬────────────────────────────
2023-12-05│小米汽车概念│关联度:☆☆☆
──────┴──────┴────────────────────────────
汽车设计业务客户包括吉利集团,小米汽车等
──────┬──────┬────────────────────────────
2023-12-04│智能交通 │关联度:☆☆☆
──────┴──────┴────────────────────────────
公司积累了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施工装备集群、智能网联汽车和军工装备等检测技术,并已
实现应用
──────┬──────┬────────────────────────────
2023-12-04│无人驾驶 │关联度:☆☆☆
──────┴──────┴────────────────────────────
公司积累了无人驾驶车辆、无人施工装备集群、智能网联汽车和军工装备等检测技术,并已
实现应用
──────┬──────┬────────────────────────────
2023-12-14│央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或者实控人涉及央企
──────┬──────┬────────────────────────────
2023-12-13│国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
2023-12-01│创业板注册制│关联度:☆☆☆
──────┴──────┴────────────────────────────
公司于2023-12-01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上市
──────┬──────┬────────────────────────────
2025-04-11│活跃小盘国企│关联度:☆☆☆☆☆
──────┴──────┴────────────────────────────
活跃小盘国企概念股。
──────┬──────┬────────────────────────────
2024-12-01│两年新股 │关联度:☆☆☆
──────┴──────┴────────────────────────────
公司于2023-12-01上市,发行价:16.82元
──────┬──────┬────────────────────────────
2024-01-03│中字头 │关联度:☆☆☆
──────┴──────┴────────────────────────────
公司为中字头股票,公司实控人为国资委或中央国有企业或中央国家机关
【3.事件驱动】
──────┬───────────────────────────────────
2024-11-20│小米SU7今年累计交付超10万辆:年底冲刺13万
──────┴───────────────────────────────────
近日,小米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司该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30.5%至925亿元,创历史
新高,经调整净利润为63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智能电动车等创新业务收入达到97亿元。
小米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同日发布微博,宣布了小米“交出史上最强业绩”的消息,并透露小米
汽车11月18日提前完成10万台新车交付目标,2024年全年将冲刺13万台交付目标。据整理,小米
通过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小米私募股权基金等布局汽车全产业链,覆盖了车载芯片、
激光雷达、视觉传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动力电池等核心智能汽车硬件领域。在强大的汽车
投资生态圈加持下,小米有望打造小米汽车科技树,成长为智能汽车又一“鲇鱼”。
──────┬───────────────────────────────────
2024-02-29│国资委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央国企上市公司估值或将修复
──────┴───────────────────────────────────
国资委于2月27日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一次专题推进会。会议指出,各
地、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乘势而上、全力以赴推
进新一轮国企改革,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系、发挥安全支撑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进展,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
提升行动实现良好开局。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车辆及机械设备第三方认证、检验检测综合性服务机构│
│ │,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军用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民航地面设备、│
│ │零部件等产品检验检测服务,以及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等认证服│
│ │务。 │
│ │检验检测业务方面,公司在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和国家 │
│ │认可委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资质基础上,还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 │国家认监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授权的30余项资质,│
│ │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质认定。服务范围│
│ │涵盖车辆和机械设备等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环保以及节能等方面试验│
│ │检测。主要客户包括徐工集团、三一集团、中联重科、中国重汽、北汽集团│
│ │和东风集团等国内知名汽车整车厂商。 │
│ │认证业务方面,公司是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首批从事强制性产品(CCC)认 │
│ │证机构之一,主要提供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愿性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
│ │以及服务认证等。公司及子公司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可以开展针对列入强制性│
│ │产品认证目录共计6大类强制性产品认证业务,以及金属材料及金属制品、 │
│ │机械设备及零部件和照明设备及其附件等自愿性产品认证10大类,质量管理│
│ │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体系认证9 │
│ │大类,批发业和零售业服务认证、保养和修理服务认证2大类,节能诊断、 │
│ │绿色制造评价、碳排放核查等评价类业务6大类。主要客户包括奇瑞汽车、 │
│ │中国中车、AUTOLIV(奥托立夫)等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厂商。 │
│ │公司作为检验检测和认证领域内技术标准的重要制定者,近年来主持或参与│
│ │174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拥有专利120项,软件著作权18│
│ │3项。除检验检测和认证服务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汽车整车造型创意设计 │
│ │、模型验证和汽车工程设计服务。 │
├──────┼─────────────────────────────────┤
│产品业务 │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车辆及机械设备第三方认证、检验检测综合性服务机构│
│ │,主营业务为汽车整车、军用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民航地面设备、│
│ │零部件等产品检验检测服务,以及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等认证服│
│ │务。 │
├──────┼─────────────────────────────────┤
│经营模式 │1、检验检测 │
│ │车辆及机械设备检验检测即公司根据委托方的检验检测需求,运用专业的检│
│ │测装备及设备仪器、科学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相关技术,在实验室或│
│ │专用道路场地对委托样机或零部件的质量、安全、性能等多个方面进行检验│
│ │、测试、鉴定等活动,并向委托方或其检测相关方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供委│
│ │托方或其检验检测相关方依据检验检测结果评定委托检验产品是否符合相关│
│ │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
│ │公司提供的检测服务分为准入类检测和综合服务类检测,其中准入类检测包│
│ │括工信部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即“公告类检测”、交通│
│ │运输部的“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公告”即“达标车型类检测”、生态环境│
│ │部的“机动车环保公告”即“环保信息公告类检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
│ │国家认监委)的“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制度”即“CCC检测”等;综合 │
│ │服务类检测主要是根据客户试验研发、产品评价、质量提升以及招投标需求│
│ │提供的检测服务,包括一致性测试、可靠性试验、质量跟踪以及鉴定试验等│
│ │。 │
│ │2、认证 │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中汽认证开展认证业务,中汽认证作为独立第三方认证│
│ │机构证明企业的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
│ │的强制性要求出具认证证书。认证服务主要分为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和服务│
│ │认证。 │
│ │(1)产品认证 │
│ │产品认证是对产品满足规定要求的评价和公正的第三方证明,由产品认证机│
│ │构实施,产品的规定要求一般包含在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中。产品认证是│
│ │一种合格评定活动,为消费者、监管机构、行业和其他相关方提供产品符合│
│ │规定要求的证明,包括产品的性能、安全和一致性等。产品认证分为强制性│
│ │产品认证和自愿性产品认证两种。 │
│ │①强制性产品认证 │
│ │强制性产品认证,是通过国家立法或政府颁布强制性指令等方式,对涉及人│
│ │身健康、环境保护、安全等产品实施的强制性认证制度。对采用指定认证机│
│ │构认证方式取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的产品,由企业提出申请,在国家认监│
│ │委指定的认证机构接受认证受理和检查、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产品检测,符│
│ │合条件后认证机构发放认证证书并允许其使用认证标志。我国强制性产品认│
│ │证标志的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简称“CCC”),认证标志是准许产品 │
│ │出厂销售、进口和使用的证明标记。 │
│ │经国家认监委批准,中汽认证可以开展针对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汽车│
│ │、摩托车、摩托车乘员头盔、电动自行车、汽车用制动器衬片以及机动车儿│
│ │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在内的共计6大类强制性产品的认证业务。 │
│ │②自愿性产品认证 │
│ │自愿性产品认证是由企业向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认证机构对符合认证要│
│ │求的企业颁发产品认证证书。公司自愿性产品认证业务经国家认监委批准或│
│ │备案,可以开展包括金属材料及金属制品、机械设备及零部件、陆地交通设│
│ │备、节能环保汽车、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等在内的11大类100余种产品自 │
│ │愿性产品认证业务。 │
│ │(2)体系认证和服务认证 │
│ │体系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依据公开发布的体系标准,遵照相应认证程序要求│
│ │,对客户的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由认证机构颁发管理体系认证证│
│ │书,并实施监督的活动。公司体系认证业务主要通过中联认证开展。中联认│
│ │证是我国首批取得国家认可、获得授权开展相关管理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之│
│ │一。公司经国家认监委授权可以开展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
│ │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 │认证、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 │
│ │3、汽车设计 │
│ │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中机博也开展汽车设计业务,中机博也主要为汽车生产│
│ │商提供汽车整车造型设计,汽车车身、内外饰和总布置、底盘、电器、CAE │
│ │等工程设计,汽车改型设计,汽车零部件设计等汽车设计领域的专业技术服│
│ │务。 │
├──────┼─────────────────────────────────┤
│行业地位 │公司是我国车辆检测领域少数具备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能力的专业第三方│
│ │检测认证机构,合作客户包括徐工集团、三一集团、中联重科、中国重汽、│
│ │北汽集团、东风集团、奇瑞汽车、AUTOLIV(奥托立夫)等国内外知名厂商 │
│ │。公司技术研发实力扎实,主持或参与制修订174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 │
│ │团体标准。在车辆检测认证领域,公司品牌公信力和市场认可度高。 │
│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汽车整车、工程机械、军用改装车检测业务的国家级│
│ │检测机构之一,公司凭借在车辆检测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的检测技术│
│ │,先后切入民用机场地面服务设备、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
│ │机动车辆)、车辆零部件检测领域,并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
│ │、工信部、交通运输部、民航局、生态环境部等单位授予的30余项检测资质│
│ │许可。 │
│ │中汽认证作为专业从事汽车产品认证的机构,系我国首批取得国家主管部门│
│ │授权开展相关产品认证的认证机构之一,2002年,中汽认证经国家认监委批│
│ │准成为我国首批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机构之一。 │
├──────┼─────────────────────────────────┤
│核心竞争力 │(一)品牌公信力优势 │
│ │公司检测业务具有40多年历史,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汽车、工程机械、军用│
│ │改装车、民用机场地面服务设备、特种设备(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
│ │动车辆)、车辆零部件检测业务的机构,现已成为我国车辆检测领域覆盖范│
│ │围最广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之一;认证业务亦已开展20多年,是经国家认监委│
│ │批准的首批从事强制性产品(CCC)认证机构之一,可以提供强制性产品认 │
│ │证、自愿性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以及服务认证等。 │
│ │(二)技术创新优势 │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3年研发投入6,357.16万元,占营业收入8.│
│ │43%。依靠创新驱动发展,建立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长期的自主研 │
│ │发和成果积累,掌握了多项检验检测和认证技术。主要包括产品认证和管理│
│ │体系认证技术、专用汽车试验检测技术、工程机械可靠性及排气烟度检测技│
│ │术、超大型装备检测技术、航空器地面服务设备检测技术、军工装备环境适│
│ │应性检测技术等。 │
│ │(三)技术团队优势 │
│ │公司拥有一批高水平、专业的检验检测和认证人才队伍。目前,公司及子公│
│ │司拥有近百位行业知名技术专家分别在国家认监委CCC技术专家组、全国汽 │
│ │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质量保证│
│ │和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绿色制造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
│ │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双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全国土方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工业车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
│ │航空货运及地面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担任专家、委员或理事。 │
│ │(四)资质优势 │
│ │检验检测方面,公司及子公司不仅具备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CMA) │
│ │和国家认可委实验室认可证书(CNAS)资质,获得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
│ │家认监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授权的30余项资质,20│
│ │23年还新获得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型式试验机构核准证书和中国船级社产│
│ │品检测和试验机构认可证书。 │
│ │(五)业态创新优势 │
│ │1、产品延伸——提供“认检研服”一体化服务 │
│ │公司充分发挥认证与检验检测业务的协同优势,聚焦汽车和机械装备技术发│
│ │展和需求,着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认检研服一体化服务能力,可为客│
│ │户提供“设计验证+产品认证+体系认证+检验检测”,以及标准制定、技术 │
│ │咨询、绿色评价、技术培训等多种专业技术服务,为客户制定多样化、专业│
│ │化、差异化的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全面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 │2、行业影响——与行业协会深度融合 │
│ │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协会、中国铸造协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内│
│ │燃机协会等国内社会团体组织理事单位,并承担协会多项工作委员会工作,│
│ │主导分支领域工作,牵头在行业内开展政策宣贯、技术推广、标准编制、国│
│ │际技术交流等活动,特别是“新能源车辆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车联网信息安全│
│ │技术交流大会”搭建了新能源车辆整车生产企业与配套企业和新能源服务业│
│ │合作交流的平台,派专人支撑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等行业主管单位工作,│
│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
│ │3、贴近客户——布局“1+M+N”近地化服务平台 │
│ │公司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行业发展方向,面│
│ │向汽车及机械装备产业布局,完成专业化、近地化“1+M+N”服务平台建设 │
│ │,以北京、天津、德州、常州、宁波、长沙、青岛等城市为支点,各省市20│
│ │余个业务部为终端,构建功能定位清晰、能力互补的专业化认证、检测和研│
│ │发服务平台,服务车辆和机械设备产品类型包括传统产品、新能源产品、智│
│ │能网联产品和进出口产品等,并提供绿色、低碳和智能化改造评价和认证服│
│ │务,从而不断增强客户粘性,提高服务满意度。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72.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19%;实现 │
│ │利润总额17,894.4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
│ │净利润为13,940.7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89%。 │
├──────┼─────────────────────────────────┤
│竞争对手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
│ │质量认证中心、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正平工程技术检测│
│ │研究院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公司技术研发实力扎实,作为检验检测和认证领域内技术标准的重要│
│营权 │制定者,近年来主持或参与186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技术标准的制修订,拥 │
│ │有专利129项,软件著作权207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是国资委直属中央企业中国机械总院的控股子公司,作为最早一批拥有│
│ │检测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检测认证领域的│
│ │头部企业,是我国车辆检测领域少数具备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能力的专业│
│ │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获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工信部、交通│
│ │运输部(民航局)、生态环境部等单位授予的30余项检测资质许可,是国内│
│ │检测领域检测范围最广的检测认证机构之一。公司在工程机械、民用航空地│
│ │面设备、军用装备领域的检测认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推动│
│ │证券化进程,同时聚焦中长期发展战略,保持在传统领域的竞争优势,持续│
│ │加速投资布局“9+6”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双碳” │
│ │)、智能网联等战略领域,推动和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稳步推进国│
│ │际化进程,保证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
├──────┼─────────────────────────────────┤
│消费群体 │汽车整车、军用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民航地面设备、零部件等 │
├──────┼─────────────────────────────────┤
│消费市场 │境内销售为主,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和华中地区。 │
├──────┼─────────────────────────────────┤
│行业竞争格局│检验检测行业先后被国家列为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以│
│ │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质量强国│
│ │、服务制造强国、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品质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 │根据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国家市场 │
│ │监管总局负责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等。公司从事的│
│ │车辆检测业务还接受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的监管和指导│
│ │。 │
├──────┼─────────────────────────────────┤
│行业发展趋势│(1)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升 │
│ │为加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检测认证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不断深│
│ │化,国务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国有检│
│ │测认证机构整合并向第三方机构转变,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检测认证业务,鼓│
│ │励所有检测认证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 │
│ │(2)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
│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2年度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
│ │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52,769家,同比增长1.58%。全年实 │
│ │现营业收入4,275.84亿元,同比增长4.54%。从业人员154.16万人,同比增 │
│ │长2.07%。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957.54万台套,同比增长6.36%,仪器设备资│
│ │产原值4,744.75亿元,同比增长4.84%。2022年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6.5亿份│
│ │,同比下降5.02%,平均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177.9万份。统计数据显示│
│ │,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达到96.26%,绝大多数检 │
│ │验检测机构属于小微型企业,承受风险能力薄弱;从服务半径来看,73.69%│
│ │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本地化”色彩仍占主│
│ │流。2022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中,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7,08│
│ │8家,同比增长0.95%,营业收入达到3,364.31亿元,同比增长4.21%,规模 │
│ │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13.43%,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78.68%,│
│ │同时全国检验检测机构2022年年度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机构有62家,同比 │
│ │增加6家;收入在1亿元以上机构有609家,同比增加30家;收入在5,000万元│
│ │以上机构有1,411家,同比增加32家。表明在政府和市场双重推动之下,一 │
│ │大批规模效益好、技术水平高、行业信誉优的中国检验检测品牌正在快速形│
│ │成,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做优做强、实现集约化发展取得成效。 │
│ │根据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发布的《2022认证机构高质量发展报告》,截至2022│
│ │年底,全国共有认证机构1,128家,比上年增加196家;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
│ │书336.6万张,比上年增长11.46%;获证企业93.9万家,比上年增加7.9%; │
│ │颁发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461,229张,增长2.44%,强制性产品认证受政策影│
│ │响更为直接;颁发自愿性工业产品认证证书969,714张,增长14.33%,增长 │
│ │势头强劲;颁发服务认证证书57,680张;颁发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797,498 │
│ │张,增长5.32%,增速放缓。质量认证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服务 │
│ │新发展格局取得了积极成效。认证行业发展方兴未艾,高质量发展对认证的│
│ │需求依然旺盛。 │
│ │(3)全面技术服务是行业发展趋势 │
│ │我国大部分检测认证机构规模较小,技术研发实力不高,可提供的检测认证│
│ │项目相对单一,不能满足企业和消费者一站式检测认证服务需求。伴随我国│
│ │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检测认证服务以单项检测、单笔业务为主正逐步│
│ │向技术门槛更高的综合检测、认证方向发展。随着生产服务的专业化趋势日│
│ │益增强,检测认证机构除为客户提供检测认证服务以外,可利用自身技术优│
│ │势、设备优势和信息化优势等为客户提供范围更广、内容更深的全面技术服│
│ │务。通过介入客户的技术管理和生产过程,检测认证机构可以帮助客户制定│
│ │产品研发计划、诊断制造工艺缺陷、优化生产流程以及提供技术人员培训服│
│ │务等。只有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涵,为客户带来更多的服务价值│
│ │,检测认证机构才能在未来经营中获得客户更多的认可和信赖。 │
├──────┼─────────────────────────────────┤
│行业政策法规│《民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试验方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安全要求│
│ │》、《数据安全法》、《无人机系统通用要求》、《无人机系统飞行试验通│
│ │用要求》、《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 │》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以“助力质量强国为己任”,积极贯彻“为社会传递信任,为客户创造│
│ │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