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建发致新(301584)热点题材主题投资

 

查询个股所属概念题材(输入股票代码):

热点题材☆ ◇301584 建发致新 更新日期:2025-09-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次新股 风格:融资融券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09-25│次新股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9-25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主营: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 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 ──────┬──────┬──────────────────────────── 2025-09-25│创业板注册制│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9-25在深交所创业板注册上市 【3.事件驱动】 暂无数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发致新”)创立于│ │ │2010年,作为全国性的高值医疗器械流通商,主要从事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 │ │业务,并为终端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 │ ├──────┼─────────────────────────────────┤ │产品业务 │公司直销和分销业务的产品主要为血管介入器械、外科器械、IVD和医疗设 │ │ │备。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 │ │公司盈利来源主要为在医疗器械销售过程中所提供的如仓储、物流配送、医│ │ │院库存管理、消耗结算管理、回款管理、渠道管理等服务产生的附加值,具│ │ │体体现为流通环节中公司向上下游的购销价差。除上述情况外,公司还通过│ │ │为终端医院提供SPD业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 │ │2、采购模式 │ │ │根据公司业务模式的不同,公司在直销业务与分销业务中具体采购方式略有│ │ │不同,具体如下: │ │ │(1)直销业务模式 │ │ │在直销业务类型中,公司主要分为寄售式采购及买断式采购。寄售式采购主│ │ │要指供应商将货物寄存在公司仓库或公司指定医院仓库,待公司实现销售后│ │ │,公司确认采购该器械的业务模式。公司直销业务中的买断式采购主要是指│ │ │公司签收便已完成采购的业务模式,与公司是否实现销售以及实现销售时点│ │ │无关。在直销业务类型中,寄售采购为公司的主要采购模式,报告期各期占│ │ │比均在60%以上。 │ │ │(2)分销业务模式 │ │ │公司分销业务采取的主要是买断式采购,与直销业务中的买断式采购较为类│ │ │似,公司会综合考虑厂商的二级经销商的采购需求、自身库存水平、未来销│ │ │售预期及商业指标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一般根据对未来销量的预测,提│ │ │前准备2-3个月库存。 │ │ │3、销售模式 │ │ │(1)直销业务模式 │ │ │在直销业务模式下,公司主要客户为医院等终端医疗机构。医院所需医疗器│ │ │械种类繁多、具有小批量高频次特点,涉及双向物流管理。医院本身若直接│ │ │对接厂商或代理商将大大增加其采购成本,降低其采购效率,所以,医院更│ │ │愿意选择大型配送经销商提供集中配送服务。 │ │ │(2)分销业务模式 │ │ │分销业务是指,由生产厂商或其总代理商将产品销售给公司,再由公司销售│ │ │给厂家二级经销商的业务。公司承担了部分渠道管理职能与物流仓储功能,│ │ │减轻了生产厂商对经销商的管理负担。 │ │ │(3)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 │ │ │在SPD业务中,公司与医疗机构签订中长期业务合同,在约定的合同期限内 │ │ │承担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的结算、院内医疗物资仓储管理及配送等服务,帮助│ │ │医疗机构实现院内耗材的精细化运营管理。 │ │ │在SPD业务模式下,公司根据医院规模、建设成本、人员投入、维护成本进 │ │ │行综合测算,通过与医院签订SPD管理服务合同的方式确定服务价格,公司 │ │ │按照管理、配送的医院使用的医疗器械、耗材、试剂采购总金额的一定比率│ │ │向上游供应商收取服务费或以购销差价的形式收取费用。 │ ├──────┼─────────────────────────────────┤ │行业地位 │公司为国内领先的大型医疗器械流通商,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4│ │ │年)》披露的数据,2023年我国医疗器械流通行业中医疗器械收入超过100 │ │ │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排名为:第一为国药控股、第二为上海医药、第三为九州│ │ │通、第四为华润医药、第五为嘉事堂、第六为建发致新。公司2023年医疗器│ │ │械收入位居医疗器械流通行业第6位。公司主要经营血管介入器械产品,202│ │ │3年公司在血管介入器械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16.47%,为血管介入器械流通 │ │ │行业的龙头。 │ ├──────┼─────────────────────────────────┤ │核心竞争力 │(1)全国垂直一体化管理优势 │ │ │公司拥有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通过投资的方式设立下属子公司,在资金│ │ │管理、信息管理、物流控制、工作流程等方面建立了统一的管理机制,并在│ │ │高值医疗器械配送领域搭建一套统一使用的业务系统,保证公司业务开展过│ │ │程中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以及价值驱动的高度统一。 │ │ │在全国垂直一体化管理体系下,基于行业扁平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分销业务│ │ │转直销业务的一体化搭建优势凸显,公司为生产厂商提供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 │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得到有效地实施。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在公司业务规模│ │ │扩张的同时实现更好的精度管理,降低全国分支机构业务风险,提升全国分│ │ │支机构运营效率,在低成本、低错率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 │(2)信息化管理优势 │ │ │公司基于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打造了信息化医疗器械流通管理系统,│ │ │该信息系统帮助公司实现了对医疗器械流通过程的精细化和可追溯管理。借│ │ │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公司有效解决了困扰行业发展的“一物多码”和信息碎│ │ │片化等问题,提高了器械流通过程追溯管理的能力。通过信息化系统对进、│ │ │销、存等多个环节的精益化管理,降低了综合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 │ │同时,公司的信息化系统为生产厂商和厂商的二级经销商优化仓储配送、订│ │ │货规划和安全库存等提供了可信度高的证据链,提升了产业链整体的运营效│ │ │能。 │ │ │(3)专注医疗器械领域的优势 │ │ │医疗器械品类繁多,规格复杂,与药品相比,医疗器械的销售与配送专业性│ │ │要求较高。公司自成立以来即聚焦医疗器械品类,深耕高值医疗器械和IVD │ │ │诊断的流通行业,专业从事医疗器械的直销与分销。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 │ │积累了丰富的运营和管理经验,可提供快速、安全、精准的器械流通服务,│ │ │满足终端医疗机构对高值器械小批量、高频次、多品规的采购需求和及时多│ │ │样的使用需求。 │ ├──────┼─────────────────────────────────┤ │竞争对手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 │ │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科恒泰(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 │ │司、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 │投资逻辑 │公司基于医疗器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打造了信息化医疗器械流通管理系统,│ │ │该信息系统帮助公司实现了对医疗器械流通过程的精细化和可追溯管理。借│ │ │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公司有效解决了困扰行业发展的“一物多码”和信息碎│ │ │片化等问题,提高了器械流通过程追溯管理的能力。通过信息化系统对进、│ │ │销、存等多个环节的精益化管理,降低了综合管理成本,提升了管理效率。│ │ │同时,公司的信息化系统为生产厂商和厂商的二级经销商优化仓储配送、订│ │ │货规划和安全库存等提供了可信度高的证据链,提升了产业链整体的运营效│ │ │能。 │ ├──────┼─────────────────────────────────┤ │消费群体 │终端医疗机构。 │ ├──────┼─────────────────────────────────┤ │消费市场 │境内销售。公司华东和华北地区的收入占比较高,与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和医│ │ │疗器械经销商的区域分布以及公司主要产品的授权销售区域相一致,在保证│ │ │以上重点地区销售规模的同时,公司大力开拓其他区域市场。 │ ├──────┼─────────────────────────────────┤ │主营业务 │医疗器械直销及分销业务、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SPD)等服务 │ ├──────┼─────────────────────────────────┤ │主要产品 │血管介入、外科器械、医疗设备、检验试剂(IVD) │ ├──────┼─────────────────────────────────┤ │行业竞争格局│整体来看,在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的血管介入器械市场仍处于│ │ │稳定增长阶段,2023年中国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为558.6亿元,同比增长1│ │ │3.77%。虽然受部分医疗器械集采影响,中国血管介入器械市场的增速有所 │ │ │放缓,但随着血管介入市场格局的变化,行业增长点从心血管介入市场向神│ │ │经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市场转移,我国的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 │ │持增长趋势。 │ │ │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4年)》统计,心血管介入器械是血管介入│ │ │器械中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细分市场,其中冠脉支架是最主要的心血管介入│ │ │器械。2021年,冠脉支架纳入国家层面集中带量采购,冠脉支架价格大幅下│ │ │降,心血管介入器械的市场规模受到较大影响,较2020年同比下降14.73%。│ │ │冠脉支架的市场规模虽有所下降,但随着“介入无植入”治疗理念的提出,│ │ │预计未来药物球囊、乳突球囊、切割球囊等创新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冠│ │ │状动脉介入治疗发展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心血管介入市场的发展。│ │ │从脑血管介入器械市场来看,根据卫健委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 │(2021)年版》,脑卒中已成为中国国民的首要死因,患病达1480万人,且│ │ │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脑血管介入是脑卒中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随着脑│ │ │卒中发病率的提升,脑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2023年脑血│ │ │管介入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82亿增长至129.6亿元,同比增长8%。 │ │ │从外周血管介入市场来看,我国外周血管疾病患者数量众多,是冠心病患者│ │ │和脑卒中患者的数倍,未来外周血管介入的市场空间仍存在较大的增量。根│ │ │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4年)》统计,2023年中国外周血管介入市场│ │ │规模为186亿元,同比增长20%。此外,现有外周血管介入器械仍以进口为主│ │ │,未来随着国产产品对进口产品的替代效应显现,国内企业或有望凭借性价│ │ │比打开增量市场,治疗渗透率的提升有望进一步加速外周血管介入市场的增│ │ │长。 │ ├──────┼─────────────────────────────────┤ │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持续整合、集中度日趋提高 │ │ │近年来,随着耗材零加成和医保支付改革等政策的实施,终端医疗机构控费│ │ │增效的诉求愈发强烈,传统的医疗器械多级经销模式中,终端医院需管理向│ │ │医院供货的众多流通商,管理效果差、成本高,整体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终│ │ │端医院提质增效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终端医院开始精简合作流通商的数量│ │ │,寻求医疗器械的集中配送,即少数几家流通商为医院供应全院所需的器械│ │ │产品。 │ │ │(2)信息化在流通管理中的应用不断增加 │ │ │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及信息化管理理念在器械流通│ │ │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帮助实现了医疗器械的精益化和可追溯化管理。借助信│ │ │息化管理,上游生产厂商可及时了解下游流通环节中的产品库存、终端医院│ │ │的使用情况等,帮助生产厂商及时调整市场战略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也可帮│ │ │助经销商降低库存压力和采购成本。在物流、配送过程中,信息系统的使用│ │ │可提高分拣、配送的速度和准确性,配送过程的物流信息可视、可控,减少│ │ │了配送产品丢失的情况。此外,信息化的管理可实现医疗器械从生产厂商至│ │ │终端医院全过程的信息收集、处理与分析,提升流通环节中数据的真实性、│ │ │及时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帮助监管机构实现对医疗器械流通的有效监管│ │ │。 │ ├──────┼─────────────────────────────────┤ │行业政策法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 │ │范》、《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医疗器│ │ │械经营企业分类分级监督管理规定》、《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 │、《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医疗器械经营监│ │ │督管理办法》、《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 │ │《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方案》、《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 │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 │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体│ │ │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 │ │见》、《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 │ │划》、《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 │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209号建议的答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开展│ │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深化│ │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十四五”全民医疗保│ │ │障规划》、《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 │ │意见》、《“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以本次新股发行上市为契机,通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持续加强信息│ │ │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司精细化、智能化管理能力,为公司快速扩大的│ │ │业务规模与精益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加强自身│ │ │在产业链环节中的服务属性,开拓新价值,促进产品多元化和上下游一体化│ │ │发展,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增强客户粘性,努力成为中国领先的医疗│ │ │器械流通服务商。 │ ├──────┼─────────────────────────────────┤ │公司经营计划│(一)巩固发展高值医疗器械业务 │ │ │在行业整合的发展背景下,公司立足规模化、规范化、信息化发展,合规化│ │ │经营,在保证公司血管介入类核心产品销售规模增长的同时,努力扩大在IV│ │ │D、外科、口腔、眼科等医疗器械产品领域的销售规模,以夯实公司规模化 │ │ │发展的基础。 │ │ │(二)加强上游厂商合作,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 │ │在医疗器械集中带量采购、“两票制”的产业背景下,医疗器械流通行业的│ │ │扁平化发展将成必然趋势。公司将利用自身的垂直一体化管理优势,结合直│ │ │销平台与分销平台联动优势,加强与上游厂商合作,从渠道准入管理、物流│ │ │管理、存货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维度为上游厂商提供高效、扁平、集约的专│ │ │业服务方案。 │ │ │(三)挖掘医院终端业务机遇,加强院端服务粘性 │ │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全面实施,医疗器械流通领域在医院端的服务面临│ │ │价值重构。公司将进一步挖掘公立医院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管理服务机会,│ │ │开拓更多的直销配送及集中运营服务,持续开展SPD管理系统的自主开发与 │ │ │迭代升级工作,以满足医保支付体系改革背景下医院精益化管理耗材的需求│ │ │,进一步加强医院客户的粘性。 │ │ │(四)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 │ │在精益化管理的业务需求背景下,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 │公司将借助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对公司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结合公│ │ │司发展过程中的各类业务场景,搭建系统化业务平台和数据平台,并通过物│ │ │联网等新一代技术手段,满足公司内部业务、物流管理、库存管理和质量管│ │ │理等各种场景下的专业需求,从而提升公司数据分析和精益化管理能力,为│ │ │公司业务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系统支撑。 │ ├──────┼─────────────────────────────────┤ │公司资金需求│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 │可能面对风险│一、与公司相关的风险: │ │ │(一)偿债风险;(二)利润下滑的风险;(三)存货减值的风险;(四)│ │ │经营现金流为负的风险;(五)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风险;(六)返利政策│ │ │对公司的业绩影响风险;(七)供应商较为集中的风险;(八)控股型公司│ │ │架构管理风险;(九)资质延续注册或认证的风险;(十)全国化经营的风│ │ │险;(十一)规模扩张可能导致的管理风险;(十二)管理层与核心技术人│ │ │员变动风险;(十三)合规风险 │ │ │二、与行业相关的风险: │ │ │(一)“两票制”的政策风险;(二)集中带量采购的政策风险 │ │ │三、其他风险: │ │ │(一)募投项目的实施风险;(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