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0032 浙江新能 更新日期:2024-11-2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光伏、风电、氢能源、储能、绿色电力
风格:融资融券、承诺不减、高应收款
指数:上证380、小盘成长、国证成长、内地绿电
【2.主题投资】
──────┬──────┬────────────────────────────
2022-08-16│氢能源 │关联度:☆☆☆
──────┴──────┴────────────────────────────
2020年4月20日成立的浙江浙能航天氢能技术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营业务为氢能
设备销售。公司股权占比60%,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股权占比达40%。
──────┬──────┬────────────────────────────
2022-01-07│绿色电力 │关联度:☆☆☆☆☆
──────┴──────┴────────────────────────────
主营业务为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
理
──────┬──────┬────────────────────────────
2022-01-05│风电 │关联度:☆☆☆☆☆
──────┴──────┴────────────────────────────
主营业务为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
理
──────┬──────┬────────────────────────────
2021-10-20│储能 │关联度:☆
──────┴──────┴────────────────────────────
三家参股子公司抽水储能发电
──────┬──────┬────────────────────────────
2021-10-18│光伏 │关联度:☆☆☆☆☆
──────┴──────┴────────────────────────────
主营产品为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
──────┬──────┬────────────────────────────
2023-12-13│国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
2022-06-30│抽水蓄能 │关联度:☆☆☆
──────┴──────┴────────────────────────────
公司共有三家参股子公司华东桐柏抽水蓄能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华东天荒坪抽水蓄能有限责
任公司、浙江衢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主营方向为抽水蓄能电站,对应电站分别为桐柏抽水蓄能电
站、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和衢江抽水蓄能电站(在建)。
──────┬──────┬────────────────────────────
2022-04-26│海上风电 │关联度:☆☆☆
──────┴──────┴────────────────────────────
公司目前运营及在建的电站有水电站、光伏电站、陆上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
──────┬──────┬────────────────────────────
2024-09-30│高应收款 │关联度:☆☆☆☆☆
──────┴──────┴────────────────────────────
公司最新报告期,应收账款为84.44亿
──────┬──────┬────────────────────────────
2024-05-22│承诺不减 │关联度:☆☆☆☆☆
──────┴──────┴────────────────────────────
公司2024-05-22公告承诺不减持。
【3.事件驱动】
──────┬───────────────────────────────────
2024-09-13│绿证核发交易规则发布绿电环境价值加速兑现
──────┴───────────────────────────────────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
,明确提出绿证核发交易的总体原则:“统一核发、交易开放、市场竞争、信息透明、全程可溯
”。具体来看,在绿证核发方面,由国家能源局依据电网企业、电力交易机构提供电量数据按月
批量自动核发绿证;在交易方式上,主要包括挂牌交易、双边协商、集中竞价等三种方式;在绿
证期限上,《规则》明确绿证有效期2年,时间自电量生产自然月(含)起计算,同时设置了过
渡期,对2024年1月1日(不含)之前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量,对应绿证有效期延至2025年底
。总体来看,我国绿证市场建设持续推进,绿电环境价值加速兑现,新能源发电项目盈利压力有
望边际改善。
──────┬───────────────────────────────────
2024-08-28│绿电交易专章发布,绿电市场有望快速扩容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关于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
专章》的通知。通知提到,建立健全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绿色电力交易应坚持绿色优先、市场导
向、安全可靠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合理反映绿色电力的电能量价值和环境价值。不得以
绿电交易名义组织开展以变相降价为目的的专场交易。中信证券指出,从国家层面推出统一规范
,有望推动绿电市场规模快速扩大,扫清发展障碍并建立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
制,推动绿色电力交易融入电力中长期交易,在市场中反映绿电的电能量和绿色价值。
──────┬───────────────────────────────────
2024-07-10│抽水蓄能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重要方式
──────┴───────────────────────────────────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变速抽水蓄能工程——肇庆浪江300兆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地下
厂房开挖完毕。这标志着工程全面进入机电安装阶段。作为整个抽水蓄能工程的“心脏”,该厂
房将安装4台300兆瓦机组,其中1台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加快发展抽水蓄能电
站,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方式,是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
统的迫切要求,对保障电力供应、确保电网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
重要意义。根据国家能源局 ,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
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要投产抽水蓄能总规模1.2亿千瓦左右,到2035年我国抽水蓄能总装机
规模将达到3亿千瓦。东莞证券指出,综合来看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快速发展
产生大量调节需求,叠加国家政策有力支撑,抽水蓄能迎来发展机遇。
──────┬───────────────────────────────────
2023-10-27│两部门提出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科学
安排储能建设。按需科学规划与配置储能。根据电力系统需求,统筹各类调节资源建设,因地制
宜推动各类储能科学配置,形成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的电力调节与稳定控制能力,改善新能
源出力特性、优化负荷曲线,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外送。有序建设抽水蓄能。有序推进具备条件的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探索常规水电改抽水蓄能和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应用,新建抽水蓄能机
组应具备调相功能。券商指出,抽水蓄能具有技术成熟、LOCE低、容量大、持续放电时间长等优
质特点,能够满足新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后调峰、调频、备用等需求。抽水蓄能产业链成长性强、
格局佳。国内抽蓄各环节集中度较高,运营环节CR2接近90%、EPC环节龙头市占率80%、水轮发电
机组CR2接近90%。
──────┬───────────────────────────────────
2023-07-11│全球迎来厄尔尼诺“大烤”,电力供需形式偏紧
──────┴───────────────────────────────────
虽未进入盛夏,全国高温已明显具有“出现时间早、影响范围广、极端性显著”等特征。全
球来看,亚洲迎来了史上最热4月,5月,全球平均温度达到了1850年以来最高,东南亚大部分国
家6月以来气温都突破了40℃。随着各地气温持续攀升,多地迎来用电高峰。据报道,国家电网
经营区域用电负荷持续走高,近期单日最大用电负荷已达8.6亿千瓦,同比增加7.77%。券商指出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今明两年或打破全球最暖纪录,电力供需形式偏紧。电力供需紧张将加速
电力改革/电价放开以加快清洁能源的接入扩充电力供给。
──────┬───────────────────────────────────
2023-02-20│绿色电力正成为能源投资新领地,相关产业迎来发展新时代
──────┴───────────────────────────────────
国家发改委16日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
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
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水电、核电建设。
──────┬───────────────────────────────────
2022-08-15│全国首个地方风电备案制政策正式落地
──────┴───────────────────────────────────
8月12日,张家口市行政审批局发布《关于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的公告》。其中
提出,自2022年9月1日起,将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业内人士认为,从国家层面释放
积极信号到全国首个地方正式明确落地,政策的出台将极大简化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使分散式
风电项目推进工作变得更加灵活。
──────┬───────────────────────────────────
2022-05-04│国家能源局:首批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项目近九成开建
──────┴───────────────────────────────────
据国家能源局消息,我国首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提速。包
括华能内蒙古上都第三风电场等一批新能源工程近日开工。截至目前,一亿千瓦的装机规模已开
工近九成,各项工程进展顺利。
──────┬───────────────────────────────────
2021-10-28│抽水蓄能迎来新发展窗口期
──────┴───────────────────────────────────
抽水蓄能迎来大规模建设。近期,南方电网表示,未来十年将建成投产2100万千瓦抽水蓄能
。此前,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表示,未来五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2万亿元),
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到2030年,中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将从目前的2341万千瓦提高到1亿千瓦。
储能行业仍处于多种储能技术路线并存的阶段,抽水蓄能仍然是当前最成熟、装机最多的主流储
能技术,其综合效率在70%到85%之间,且仅有0.21-0.25元/kWh的度电成本,在各种储能技术中
度电成本最低。中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显著增长,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总
规模为30GW,但抽水蓄能建设进度不及规划目标的1/3。
──────┬───────────────────────────────────
2021-09-17│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
──────┴───────────────────────────────────
昨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方案》指出,鼓励地方
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和绿色电力证书交易等
情况,对超额完成激励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地区,超出最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
任权重的消纳量不纳入该地区年度和五年规划当期能源消费总量考核。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到2025年,抽
水蓄能投产总规模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
达到1.2亿千瓦左右。规划中还提出,促进市场化发展。规划提出研究简化储能新技术示范项目
审批程序,稳妥推进以招标、市场竞价等方式确定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主体,鼓励社会资本投
资建设抽水蓄能。
此外,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式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指
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新
型储能在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
发展。
──────┬───────────────────────────────────
2021-07-08│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上线 清洁能源等行业将受益
──────┴───────────────────────────────────
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
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
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推动绿色
低碳发展,设立支持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在试点基础上,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
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后,碳配额和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价格均有望大幅提升。随着双碳目标
临近,未来碳配额价格将保持长期上行趋势。清洁能源运营企业有望通过碳排放权交易获取额外
收益。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主要业务性质:水力发电、太阳能发│
│ │电及风力发电项目、氢能设备项目的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及电力销售。 │
├──────┼─────────────────────────────────┤
│经营模式 │公司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广开项目合作开发渠道,实现了从单一型水│
│ │电产业向“风光水”多业协同发展转型,新能源业务在全国重点区域均有布│
│ │局。 │
├──────┼─────────────────────────────────┤
│行业地位 │投资开发光伏、水力、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 │
├──────┼─────────────────────────────────┤
│核心竞争力 │(一)规模效益优势 │
│ │公司充分把握国家“3060”目标以及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和高质│
│ │量发展新特征,以重点区域聚焦发展、以重大项目带动发展、以重要合作伙│
│ │伴协同发展,充分利用控股股东浙能集团资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谋划│
│ │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一盘棋”思维、“一直抓”定力和“一根筋”干劲│
│ │地量质并举开发新能源。 │
│ │(二)区位资源优势 │
│ │公司的新能源之路从浙江走向全国的能源富集省份,从“中国水电第一市”│
│ │浙江丽水,到阳光充足的甘肃、宁夏,到风能资源丰富的新疆、青海和沿海 │
│ │地区,项目遍布全国各地。目前公司下属水电、海上风电主要位于浙江省和│
│ │江苏省,该区域属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电力需求旺盛且消纳能力较好,海│
│ │上风电项目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公司下属光伏电站、陆上风电主要位于西│
│ │北新疆、甘肃、青海和宁夏等省区,是我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 │,光伏和陆上风电资源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
│ │(三)多业协同优势 │
│ │当前公司“风光水”三大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已正式形成,业务布局完整,水│
│ │电业务覆盖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风电业务覆盖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光伏│
│ │业务覆盖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从季节要素来看,风能资源与水能资源│
│ │的季节分布恰好互补;从地域要素来看,光能资源的区域性与水能资源互补│
│ │;公司水电站所处流域枯水季是公司风电多发的季节;在雨季,风电和光伏│
│ │发电量减少,水电则是发电高峰期。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为公司经营效益的稳│
│ │定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
│ │(四)管控体系优势 │
│ │公司大力推进“5+1”管控优化改革。海上风电按照“一套班子、多块牌子 │
│ │”,打造海上风电专业运维团队;采用“运营总部+区域公司+场站”管理架│
│ │构,提升陆上风光电运营项目全寿命周期生产安全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重│
│ │点提升适应以省为单位的电力市场的能力;水电运营按“一企一策”归口管│
│ │理,在规范管理中稳步发展壮大;板块管理项目建设加大自主开发建设比例│
│ │,逐步建立专业化队伍,沉淀基建管理经验。同时,建立专业化电力市场营│
│ │销团队,高度重视保障性外电力交易、绿电、绿证等交易,做到保量竞价。│
│ │(五)人才建设储备优势 │
│ │公司始终专注于主营业务的发展,坚定走专业化道路,汇聚了大批具有交叉│
│ │学科背景、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形成了公司独特的人才优势。公│
│ │司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发展,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注重通过不间断│
│ │的内部轮岗培训和定岗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岗位人才,不│
│ │断提高员工综合技能和专业技能。近年来,公司吸引了一批优质高校毕业生│
│ │的加入,人才优势不断积累和提升,为公司建设优秀的经营和生产管理队伍│
│ │、保障项目高效与安全运营奠定了良好、坚实的基础。 │
├──────┼─────────────────────────────────┤
│经营指标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电力,截至2022年底,公司控股企业98家,已投产控股装│
│ │机容量437.81万千瓦,其中水电113.22万千瓦、光伏195.97万千瓦、风电12│
│ │8.62万千瓦,当年新增投产控股装机容量58.4万千瓦。 │
├──────┼─────────────────────────────────┤
│竞争对手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
│ │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全年申请专利75项,获得授权17│
│营权 │项。 │
├──────┼─────────────────────────────────┤
│核心风险 │一、宏观经济及政策风险 │
│ │二、市场及经营风险 │
│ │三、管理风险 │
│ │四、财务风险 │
│ │五、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风险 │
│ │六、不可抗力风险 │
├──────┼─────────────────────────────────┤
│投资逻辑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的发电项目发电量合计84.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05│
│ │%;上网电量合计82.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02%;实现营业收入45.98亿 │
│ │元,同比增长42.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亿元,同比增│
│ │长12.47%,公司经营质量效益实现双提升。 │
├──────┼─────────────────────────────────┤
│消费群体 │终端消费者 │
├──────┼─────────────────────────────────┤
│消费市场 │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 │
├──────┼─────────────────────────────────┤
│对外投资 │参设白马湖公司:浙江新能2022年6月28日公告,公司拟与浙江省能源集团 │
│ │有限公司(简称“浙能集团”)及其控制的4家公司共同组建浙江省白马湖 │
│ │实验室有限公司(简称“白马湖公司”),其中公司以现金方式认缴出资2.│
│ │1亿元,占股10.5%。白马湖公司主营业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
│ │参设常安抽蓄:浙江新能2022年7月5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绿能电力与浙 │
│ │能国际、富春山居、华东院按51%、29%、15%、5%的股比共同设立浙江浙能 │
│ │富阳常安抽水蓄能有限公司(简称“常安抽蓄”),其中绿能电力以现金方│
│ │式认缴出资6.63亿元,占股51%。常安抽蓄经营范围为水力发电;发电业务 │
│ │、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等。 │
│ │设立合资公司浙能吉电:浙江新能2022年12月14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绿 │
│ │能电力拟与浙能能服、安徽吉电按55%、10%、35%的股比共同设立浙能吉电 │
│ │,其中绿能电力以现金方式认缴出资4.4亿元,占股55%。本次交易可促进公│
│ │司可再生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
│ │浙江新能2023年4月19日公告,公司子公司绿能电力拟与浦江城投共同设立 │
│ │浦江抽蓄,注册资本金16亿元,其中绿能电力以现金方式认缴出资10.4亿元│
│ │,占股65%。 │
├──────┼─────────────────────────────────┤
│行业竞争格局│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 │》,为我国“十四五”能源发展和改革提供了行动纲领。《规划》提出“要│
│ │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
│ │进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2023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 │
│ │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理念、内涵特征,│
│ │研判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阶段及显著特点,提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
│ │构和重点任务。展望“十四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成为电力行业高质量│
│ │发展的重中之重。 │
├──────┼─────────────────────────────────┤
│行业发展趋势│一是电力系统功能定位由跟随经济社会发展向主动引领产业升级转变。践行│
│ │“双碳”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作为能源供给体系的核心,│
│ │电力系统发展应逐渐向跨行业、跨领域协同转变,各产业用能方式向全面低│
│ │碳化转型,以电力供给支撑经济增长,实现经济高效低碳发展。充分发挥技│
│ │术创新对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通过源网荷储各环节的关键核心技│
│ │术创新和重大装备攻关推动相关产业“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产业│
│ │结构提档升级。 │
│ │二是电力供给结构以化石能源发电为主体向新能源提供可靠电力支撑转变。│
│ │煤电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电力供应安全的重要支撑,需加快煤│
│ │电清洁低碳化发展,推动化石能源发电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
│ │并重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在水电等传统非化石能源受站址资源约束│
│ │增速放缓、核电建设逐步向新一代先进核电技术过渡的情况下,新能源应当│
│ │逐步成为绿色电力供应的主力军,并通过配置调节能力、提升功率预测水平│
│ │、智慧化调度等手段,建立系统友好型电站,为系统提供可靠电力支撑,助│
│ │力终端能源消费全面绿色转型升级。 │
│ │三是系统形态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电网多种新│
│ │型技术形态并存。推动解决新能源发电随机性、波动性、季节不均衡性带来│
│ │的系统平衡问题,多时间尺度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系统形态逐步由“源网│
│ │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考虑到支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系统│
│ │和外送消纳,未来电力系统应仍以交直流区域互联大电网为基本形态,推进│
│ │柔性交直流输电等新型输电技术广泛应用。以分布式智能电网为方向的新型│
│ │配电系统形态逐步成熟,就地就近消纳新能源,形成“分布式”与“大电网│
│ │”兼容并存的电网格局。 │
│ │四是电力系统调控运行模式由单向计划调度向源网荷储多元智能互动转变。│
│ │新型能源体系下,伴随大规模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接入,电力系统调度运行│
│ │与新能源功率预测、气象条件等外界因素结合更加紧密,源网荷储各环节数│
│ │据信息海量发展,实时状态采集、感知和处理能力逐渐增强,系统调控体系│
│ │需由浅层调控向深层调控逐步转变,调度模式需由源荷单向调度向适应源网│
│ │荷储多元互动的智能调控转变。 │
├──────┼─────────────────────────────────┤
│行业政策法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
│ │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
│ │发展的实施方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财政部关于下│
│ │达2022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关于提前下达│
│ │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地方资金预算的通知》、《扩大内需战略规│
│ │划纲要(2022-2035年)》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 │二十大精神,聚焦“双碳”目标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要│
│ │求,充分把握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和高质量发展新特征,抢抓机│
│ │遇,勇担使命,努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 │公司牢牢立足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政治定位,强化│
│ │省内外联动、坚持收购自建并举、风光水协作,塑造“本省为基、区域辐射│
│ │、海陆同增、全域广布”新格局,奋力打造国内最具成长性的新能源上市企│
│ │业。 │
├──────┼─────────────────────────────────┤
│公司日常经营│报告期内,公司控股的发电项目发电量合计84.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05│
│ │%;上网电量合计82.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02%;实现营业收入45.98亿 │
│ │元,同比增长42.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亿元,同比增│
│ │长12.47%,公司经营质量效益实现双提升。 │
│ │此外,公司以现有产业布局为依托,集中优势资源力量,广开合作方式和渠│
│ │道,深度参与省内“风光倍增计划”,集约开发省外资源,瞄准风光电项目│
│ │规模化、基地化开发,全力以赴为公司发展储备资源。 │
├──────┼─────────────────────────────────┤
│公司经营计划│(一)聚焦体制机制抓改革 │
│ │坚持改革创新,驱动资源要素配置,增强改革定力,推进重塑性改革、结构│
│ │性优化、功能性再造,着力推进管控架构、管控机制、价值导向“三转”,│
│ │以市场化机制激活企业内生活力与动力。在管控架构上大力推进“5+1”管 │
│ │控优化,大幅提升集约化管理能力、风险防范能力、精细化运营水平,凸显│
│ │集约管理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专业梯队价值。在管控机制上坚持“体制内+市 │
│ │场化”双轨制运行,注重过程监督,注重结果管理,让市场成为检验企业发│
│ │展成果的试金石,成为培养专业化经理人的重要手段。重视价值导向,选人│
│ │用人更加注重基层导向,让年轻干部职工真正在项目开发、建设、生产经营│
│ │一线增长才干;突出差异化薪酬分配,遵循价值与贡献对等原则,实现业绩│
│ │目标和奖励水平双对标,加大向一线、向价值创造岗位倾斜。 │
│ │(二)聚焦项目开发提质量 │
│ │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量质并举开发新能源。以重点区域聚焦发展,省内采│
│ │用地毯式开发方式,重点关注新一轮海上风电修编、抽蓄入规及陆上风电政│
│ │策,寻找海上风电、抽水蓄能、滩涂光伏、荒山茶园分布式光伏等优质资源│
│ │;省外利用好现有资源布局,紧盯新能源开发基地,积极参与优选竞配。在│
│ │风光资源富集区域和有送浙特高压通道地区争取风光电项目规模化、基地化│
│ │开发;把握川电入浙、省级对口支援平台等有利契机,继续争取四川地区机│
│ │会;在已有落地项目区域积极参与保障性和市场化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
│ │以重大项目带动发展,保质保量推进基建项目,争创优质工程。以重要合作│
│ │伙伴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好集团系统内部协同作用,加强企地互动,加大产│
│ │业链上下游合作深度,维护好优质合作伙伴关系,广开合作渠道模式,提升│
│ │合作质量,利用好基金和上市平台,有效实现产融联动。 │
│ │(三)聚焦经营管理增效益 │
│ │贯彻“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提质增效为落脚点,夯实精细化管理│
│ │,刀刃向内充分挖潜增效补短板。优化资产管理。优化内控体系。优化成本│
│ │控制。组合运用多种融资方式,确保项目投资现金流充足稳定;厉行节约,│
│ │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将“四项费用”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有效│
│ │压缩管理成本。 │
│ │(四)聚焦生产安全补短板 │
│ │安全重于泰山。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坚持技术兴安、人才兴安,着力培养│
│ │专业化生产技术队伍、专业化运维队伍、专业化基建队伍这“三支队伍”;│
│ │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紧抓责任制落实,按照“教育是根本、制度是保障、│
│ │执行是关键”的安全管理思路,持续健全定责严明、履责严格的安全责任体│
│ │系。结合风光水不同行业安全特性,标准化和差异化有机统一,持续开展安│
│ │全生产标准化提级工作,实现标准化工作全覆盖;提高同质化管理水平,严│
│ │格外包队伍、人员“双准入”管理,实施施工资质、安全教育、健康状态“│
│ │三级审查”,加强技术交底,实现外包队伍与主业队伍安全“同质化”管理│
│ │。 │
│ │(五)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