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0218 全柴动力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燃料电池、乡村振兴、工业互联、氢能源、地下管网、储能
风格:融资融券、定增预案、小盘国企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03-14│工业互联 │关联度:☆☆☆
──────┴──────┴────────────────────────────
公司的“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厂”引入了5G、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
──────┬──────┬────────────────────────────
2025-03-05│地下管网 │关联度:☆☆☆
──────┴──────┴────────────────────────────
子公司欧波管业主要产品包括PE给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电力护套管、非开挖专用管、缠
绕结构壁管等。这些管材是地下管网建设的重要材料
──────┬──────┬────────────────────────────
2025-02-19│储能 │关联度:☆☆☆
──────┴──────┴────────────────────────────
控股子公司元隽氢能的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可用于储能和备用电源
──────┬──────┬────────────────────────────
2022-06-20│氢能源 │关联度:☆☆☆☆☆
──────┴──────┴────────────────────────────
控股子公司元隽公司燃料电池业务目前处于研发试制阶段。一方面公司将进一步进行产品技
术升级;另一方面加快募投项目“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建设项目”的实施。
──────┬──────┬────────────────────────────
2021-10-18│燃料电池 │关联度:☆☆☆
──────┴──────┴────────────────────────────
公司子公司元隽公司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的用途是配套氢能源汽车。
──────┬──────┬────────────────────────────
2021-03-03│乡村振兴 │关联度:☆☆☆☆
──────┴──────┴────────────────────────────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
2025-03-29│定向增发 │关联度:☆☆
──────┴──────┴────────────────────────────
公司2025-03-29公告:定向增发预案董事会通过,预计募集资金30000.00万元。
──────┬──────┬────────────────────────────
2023-12-13│国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
2022-07-07│质子交换膜 │关联度:☆☆☆
──────┴──────┴────────────────────────────
控股子公司中能元隽主营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处于研发
试制阶段,尚未批量生产。募投项目“氢燃料电池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完成后形成质子交换膜、
膜电极各20,000㎡/年、燃料电池动力系统2,000台套/年的生产能力。
──────┬──────┬────────────────────────────
2022-02-15│农机 │关联度:☆☆☆
──────┴──────┴────────────────────────────
子公司安徽全柴顺兴贸易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农机产品、工程机械及配件批发和零售。
──────┬──────┬────────────────────────────
2022-01-10│国六概念 │关联度:☆☆☆
──────┴──────┴────────────────────────────
公司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高效的性能、结构、流场仿真等设计技术,成功研发了系列车用
国六发动机
──────┬──────┬────────────────────────────
2022-01-10│尾气治理 │关联度:☆☆☆
──────┴──────┴────────────────────────────
公司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高效的性能、结构、流场仿真等设计技术,成功研发了系列车用
国六发动机
──────┬──────┬────────────────────────────
2017-07-20│皖江区域 │关联度:☆☆☆
──────┴──────┴────────────────────────────
公司总部位于安徽省全椒县。主营业务:内燃机、拖拉机、农用车、工程机械、环保机械、
收获机械、生物工程机械、零配件、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生产、研制、开发、销售、出口、技术
咨询;本企业所属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的进口业务。公司是我国柴油机行业的龙头企
业,是北汽福田、一汽红塔、江淮汽车等国内知名厂商特约供应商。公司已与跨国企业合作开发
第一款欧Ⅲ排放柴油机,此外,公司投资组建安徽万联环保科技股份公司,并与德国萨克森洲环
保技术中心结为永久性合作伙伴。
──────┬──────┬────────────────────────────
2025-04-01│活跃小盘国企│关联度:☆☆☆☆☆
──────┴──────┴────────────────────────────
活跃小盘国企概念股。
──────┬──────┬────────────────────────────
2025-03-29│定增预案 │关联度:☆☆☆☆☆
──────┴──────┴────────────────────────────
公司2025-03-29公告定增方案被董事会通过
【3.事件驱动】
──────┬───────────────────────────────────
2023-08-28│三部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
──────┴───────────────────────────────────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标准委、住建部联合印发《乡村振兴标准化行动方案》。《方案》
提出,到2025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制修订农业领域国家和行业标准1000项,
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显著提升,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30个。乡村建设标准体系初步
形成。制修订一批乡村建设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国家层面创建示范美丽宜居村庄1500个左右
。标准化示范作用显著增强。创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0个,农业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示
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入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标准化示范基地300个。
──────┬───────────────────────────────────
2023-06-30│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实施
──────┴───────────────────────────────────
农业农村部在回复建议答复时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农机
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实施,突出重点机具推广应用,在用好用足中央投入基础上,推动地方切实
落实法定支出责任,共同强化投入保障,持续提升政策实施效能。
──────┬───────────────────────────────────
2023-06-09│四部门联合部署建设“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
──────┴───────────────────────────────────
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在若干省份开展“
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的通知》,提出要聚焦解决大型大马力高端智
能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一大一小”两方面短板,推动农机企业、农机相关科研院
所、农机推广机构和农机应用各类主体等共同发力,形成自主可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质量农
业机械化产业生态。
──────┬───────────────────────────────────
2023-05-10│农业农村部抓紧制定出台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
│动
──────┴───────────────────────────────────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会议强调,着力提升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抓紧制定出台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和指导意见,启动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压茬推进农机
装备补短板行动。
──────┬───────────────────────────────────
2023-04-26│2023中国(武汉)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即将举行
──────┴───────────────────────────────────
2023中国(武汉)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CHAE)定于2023年4月27-28日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召开,主要集中展示动力机械、种植机械、管理机械及园林机械、收获机械、养殖业设施、粮食
机械、设施农业装备、通用动力设备等10000多种农机现代化产品。
──────┬───────────────────────────────────
2022-08-26│燃料电池汽车产量大增超4倍,三大绿氢+储能的氢能综合利用项目落地
──────┴───────────────────────────────────
8月24日,山西省发展改革委、海南海马汽车、长城汽车等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发布支持或
布局氢能产业的消息。专家表示,在“双碳”战略驱动下,北京、广东、安徽等各地氢能产业专
项政策快速跟进,我国氢能开发和应用驶入发展快车道。在政策支持和企业投入下,万亿级氢能
市场未来可期。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22年7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2辆和245辆,同比分别增长460
%和13.4%,前7月累计产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16、1.42倍。7月份国内落地了三大绿氢+储能的
氢能综合利用项目,为未来新型能源系统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北京、上海等地也在氢能车辆场景
推广方面有推进。
──────┬───────────────────────────────────
2022-06-11│农业农村部印发方案:持续拓宽农业农村投资渠道
──────┴───────────────────────────────────
6月9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进一步做好扩
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要求,进一步聚焦稳定粮食生产、扩种大豆油料、打
牢种子耕地农机基础、做优乡村特色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等三农重点工
作任务,打好政策组合拳,加速投资落地,全力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为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经济
稳定发展,坚决守好三农战略后院提供有力支撑。要狠抓财政支农政策落实落地,及时拨付支持
粮油生产等各类政策资金,紧紧抓住二三季度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实
物工作量。要持续拓宽农业农村投资渠道,积极发挥地方政府债券对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的重
要作用,按规定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农业农村。
──────┬───────────────────────────────────
2021-08-12│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推动农机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
据农业农村部8月12日消息,农业农村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1428号建议的答复
摘要中指出,农业农村部将继续推动农机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机车辆和驾驶人信息等农
机安全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并会同公安部加强农机安全形势研判,采取针对性措施,持续加强部
门共建共治管理合力,共同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
2021-08-11│氢气内燃机发展获工信部表态支持
──────┴───────────────────────────────────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736号建议的答复中表示,下一步,工信部
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将氢气内燃机纳入其中予以支持。工信部将根
据氢气发动机技术进步和应用推广情况,进一步评估现行标准体系的适应性和差异性,提前布局
相关标准预研,适时推动急需标准制定,有力支撑氢气汽车科学合理发展。
氢是一种能量储存器,它可以根据供给需求灵活地储存可再生能源,并起到平衡供求关系的作用
。这使氢能成为了能源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石。根据国资委发布的信息,目前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
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布局,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
成果。同时,部分省市的氢能地方产业规划也完成了一轮更新,政策体系渐趋明朗。机构表示,
行业“游戏规则”的确立,有助于激励规模化、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
──────┬───────────────────────────────────
2019-05-20│地方政策持续加持 氢能行业发展提速
──────┴───────────────────────────────────
2019年5月20日消息,又一座城市参与到加氢站的运营行列之中,广州市首座加氢示范站于5
月16日正式投入使用。而上证报记者独家获悉,除了近期已明确发文的安徽、四川等地外,山东
和江苏也正酝酿出台政策支持包括加氢站在内的氢能产业发展。
业内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推进下,氢能行业发展提速已毫无疑问,
预计今年市场将完成新增5000辆氢燃料电池车的目标。
──────┬───────────────────────────────────
2019-03-26│氢燃料电池发展超预期!地方抢跑,企业紧跟
──────┴───────────────────────────────────
2019年3月26日消息,地方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的速度远超预期。
截至目前,已经有武汉、上海、佛山、太原、苏州等10余个城市明确出台相关产业规划。随
着氢能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包括美锦能源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表态,将继续加大布
局。
广东省发改委在2019年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优先发展产业的通知》中指出,将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等列为7大优先发展产业。其中,在绿色低碳中明确
提及燃料电池、氢能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
浙江嘉善县发布的《嘉善县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实施方案(2019-2022年)》明确
,加快推动嘉善县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和开展燃料电池汽车试点示范,促进氢能与燃料电池
领域研发、制造与应用融合发展,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基地。
湖南株洲去年12月曾发布《株洲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提出抓住氢能和
燃料电池技术这个世界能源转型和动力转型的重大战略方向,培育壮大氢能产业成为支柱产业。
在政策助推下,相关企业发展的路径更加明晰。
中国石化在3月25日公布的2018年年报中提到,要推动加氢站、充换电站取得实质性突破。
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也表示,面对氢燃料电池瓶颈,北汽将推动自主创新+协同创新+以点
带面,多措并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突破。
──────┬───────────────────────────────────
2018-03-06│三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印发
──────┴───────────────────────────────────
据财政部网站2018年3月6日消息,农业部、财政部印发《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
导意见》的通知。
根据通知,中央财政资金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简称“补贴范围”)为15大类42
个小类137个品目。补贴机具必须是补贴范围内的产品,同时还应具备以下资质之一:(1)获得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证书(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2)获得农机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3)
列入农机自愿性认证采信试点范围,获得农机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补贴机具须在明显位置固定
标有生产企业、产品名称和型号、出厂编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的永久性铭牌。
──────┬───────────────────────────────────
2017-11-08│燃料电池车集中亮相工博会
──────┴───────────────────────────────────
据上证资讯报道,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2017年11月7日召开,上据悉,不少车企将
燃料电池视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其寄予厚望。上汽集团展出的燃料电池新车型只要5
分钟就可将氢罐加满,能行驶430公里,每公里3毛钱的成本低于燃油车。按照《中国氢能产业基
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到2030年,氢能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
重要组成部分,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
──────┬───────────────────────────────────
2013-04-09│皖江示范区主引擎发力 皖江30指数造好
──────┴───────────────────────────────────
日前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安徽省在皖江示范区建设与发展中,着力提升承接产业转移
的规模和质量,从宜业、信用、文化、智慧、生态五个方面打造示范区品牌新优势,凸显"主引
擎"作用。同时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自主创新和政策扶持,推进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推
动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向传统产业渗透融合,引导汽车、家电、装备制造业向研发、设
计、品牌等高端环节延伸融合。
截至发稿时,皖江30指数(399350)报1062.05点,成交金额16.27亿元,涨幅0.91%。同期,
深证成指报8985.73点,成交金额374.37亿元,涨幅0.33%;上证指数报2220.02点,成交金额406
.68亿元,涨幅0.39%。
皖江30指数是首只全国省级区域指数,实现了区域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对接。一方面指数将成为
刻画区域经济的名片,动态地展示安徽省经济的特色,并进一步发挥皖江城市带的示范效应。另
一方面通过指数创新的方式在资本市场提升区域经济影响力,将为关注这一地区发展的广大投资
者提供良好的投资标的。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所属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经营业务为发动机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形│
│ │成了以车用、工业车辆用、工程机械用、农业装备用、固定机组用为主的动│
│ │力配套体系,广泛应用于轻微卡、叉车、拖拉机、收获机械、挖掘机、装载│
│ │机、固定机组等,是目前国内主要的多缸柴油机研发与制造企业。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公司始终坚持市场与用户导向,积极践行国家排放法规和双碳战略,依托国│
│ │家企业技术中心平台、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院士工作站以及国家│
│ │CNAS认证实验室等,采用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并行的研发模式,与国内外内│
│ │燃机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技│
│ │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以发动机研发设计为主导、其它相关配套│
│ │产业协同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重要支撑。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缸体、缸盖等零部件自主生产,燃油系统、增压器、后处理等核心零部│
│ │件由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公司以满足品质要求为前提,优选零部件供应商│
│ │,合理控制成本,高效采购,原辅材料、低值易耗品等进行询比价采购。根│
│ │据市场订单以及原材料库存等情况,制定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指导供│
│ │应商按时、按质、按量交付,与各供应商伙伴在产品共同开发、质量管理提│
│ │升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共赢合作关系。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根据产品和市场特点,实行平台化分线生产,采取以市场订单为主导,│
│ │运行月度、周度滚动计划,结合现有生产条件,建立“T+2锁定,T+7预排”│
│ │拉动式生产管控模式。依据市场订单需求优先级,锁定生产计划,成品入库│
│ │交付。同时考虑市场需求和安全库存适度备货,提高公司营运效率。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供为主,代理销售为辅。商用车、农业装备、工业车辆、│
│ │工程机械行业等整车制造企业一般设有独立的采购部门,采用直供模式。另│
│ │外部分区域的小型整机生产企业较为分散,如拖拉机、玉米机、植保机、工│
│ │程机械、固定机组等细分市场,结合区域特点采用代理销售模式。 │
│ │5、服务模式 │
│ │公司针对主机配套及市场终端销售提供技术与维修服务,目前已搭建完善的│
│ │服务体系和服务组织架构,具备半径小、维修快等优势;利用互联网+服务 │
│ │搭建全柴E智能服务平台,使服务过程更智能、更快捷,服务网络和配件销 │
│ │售网络覆盖全国。同时向客户承诺“限时服务、超时考核”的绩效机制,服│
│ │务及时性和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 │
├──────┼─────────────────────────────────┤
│行业地位 │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1、品牌优势: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 │
│ │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国机械工业│
│ │先进集体、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中国农│
│ │业机械零部件龙头企业等,并获得第五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在国内内│
│ │燃机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全柴已成为国内主要的中小功率柴油机研│
│ │发与制造基地。 │
│ │2、市场优势:公司一直在中小功率柴油机细分市场保持着较强的优势,形 │
│ │成了以车用、工业车辆用、工程机械用、农业装备用、固定机组用为主的动│
│ │力配套体系,功率覆盖20至300马力,部分产品取得欧盟E-mark认证,与国 │
│ │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
│ │务,产品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以及东南亚、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 │3、技术优势: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 │
│ │省院士工作站、中小功率柴油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小功率柴油机│
│ │工业设计中心,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 │确保公司的产品技术始终紧跟全球先进水平。依靠前瞻性的产品研发与创新│
│ │能力,公司相继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
│ │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公司研发的系列发动机在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等│
│ │方面均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轻型商用车国六发动机关键技术开发及应│
│ │用”项目于2022年、2023年分别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全柴H25-170E60型车用国六柴油发动机│
│ │荣获“中国源动力·口碑先锋”称号。 │
│ │4、质量优势:公司目前运行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完 │
│ │善的质量管理架构和工作机制。持续推进精益生产,质量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内燃机行业质量领先企业”、“全国内燃机行业质量│
│ │领先品牌”、“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全│
│ │国质量信用优秀企业”、“全国质量检验先进企业”等称号。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多缸发动机销售35.40万台,同比下降0.97%;实现营业收│
│ │入481,919.1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 │
│ │润9,722.1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4%。 │
├──────┼─────────────────────────────────┤
│竞争对手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常州常发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智慧农业、│
│ │云内动力、苏常柴A、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公司、山东华盛中天机械集团有 │
│ │限公司、福建泰格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制造有限公│
│ │司 │
├──────┼─────────────────────────────────┤
│品牌/专利/经│品牌: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内燃机行业质量领先企业”、“全国内燃机行业│
│营权 │质量领先品牌”、“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
│ │“全国质量信用优秀企业”、“全国质量检验先进企业”等称号。切实做到│
│ │产品质量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提升“全柴”品牌的美誉度。 │
├──────┼─────────────────────────────────┤
│投资逻辑 │公司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
│ │产权示范企业、中国内燃机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制造│
│ │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企业、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中国农业机械零部件龙│
│ │头企业等,并获得第五届安徽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在国内内燃机行业享有较│
│ │高的声誉。目前,全柴已成为国内主要的中小功率柴油机研发与制造基地。│
│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院士工作站、│
│ │中小功率柴油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中小功率柴油机工业设计中心,│
│ │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公司的产品│
│ │技术始终紧跟全球先进水平。依靠前瞻性的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公司相继│
│ │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国际科技合作│
│ │项目。公司研发的系列发动机在经济性、可靠性、环保性等方面均达到国内│
│ │同类先进水平。“轻型商用车国六发动机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于2022│
│ │年、2023年分别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学│
│ │技术奖“三等奖”。全柴H25-170E60型车用国六柴油发动机荣获“中国源动│
│ │力口碑先锋”称号。 │
│ │公司目前运行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架│
│ │构和工作机制。持续推进精益生产,质量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公司先后荣获│
│ │“全国内燃机行业质量领先企业”、“全国内燃机行业质量领先品牌”、“│
│ │全国质量诚信标杆企业”、“全国质量信得过产品”、“全国质量信用优秀│
│ │企业”、“全国质量检验先进企业”等称号。 │
├──────┼─────────────────────────────────┤
│消费群体 │车用、工业车辆用、工程机械用、农业装备用、固定机组用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行业竞争格局│发动机作为道路及非道路机械的核心零部件,其发展与国民经济相关领域息│
│ │息相关。随着国家排放法规的严格实施,当前发动机及整车行业处于调整发│
│ │展阶段,竞争激烈。 │
├──────┼─────────────────────────────────┤
│行业发展趋势│在宏观经济发展向好,有序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等各项政│
│ │策的驱动下,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汽车、工程机械│
│ │、农业机械等终端市场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 │从行业发展看,随着发动机排放标准与油耗法规的不断升级,推动企业加快│
│ │向智能化、高端化、清洁化、低碳化转型。新能源方面,在“双碳”目标之│
│ │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加速,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动力技术路线。面│
│ │对能源大变局,2024年发动机市场既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也是创新与营销的│
│ │比拼。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继续围绕发动机主业,加快技术升级,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创新发展│
│ │自主品牌。 │
├──────┼─────────────────────────────────┤
│公司日常经营│1、持续加快产品技术创新 │
│ │公司紧跟国家“双碳”战略和排放法规要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
│ │研发与技术储备。一方面紧跟市场变化与竞争需要,继续推动车用国六与非│
│ │道路国四产品的平台升级和结构调整。在新能源方面,启动混动专用变速箱│
│ │(DHT)、增程器和清洁能源燃料发动机等项目,开发进展顺利。 │
│ │2、顺利完成募投项目建设 │
│ │国六系列发动机智能制造建设(二期)项目、绿色铸造升级改造项目及氢燃│
│ │料电池智能制造建设项目总投资85080万元,其中募集资金投入65000万元。│
│ │2023年10月,上述非公开发行募投项目完成建设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公│
│ │司已按照必要的法定程序将上述三个项目结项。本次结项后,所有募投项目│
│ │均已全部完成。 │
│ │3、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工作 │
│ │聚焦发动机主业,坚持市场和客户导向,巩固存量市场,开拓增量市场。产│
│ │品结构不断优化,市场布局更加完善,在车用和非道路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影│
│ │响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
│ │4、全面提升产品实物质量 │
│ │公司在满足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同时,积极推行质量管理和│
│ │能力提升项目,包括质量问题快反系统,筹建QMS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等,全 │
│ │面优化质量管理体系流程,全面提升信息化精准分析和有效解决质量问题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