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0320 振华重工 更新日期:2025-04-1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含B股、国防军工、核电核能、高端装备、风电、一带一路、海洋经济
风格:融资融券、证金汇金、高分红股、高应收款、自由现金
指数:中证央企
【2.主题投资】
──────┬──────┬────────────────────────────
2025-03-27│核电核能 │关联度:☆☆☆
──────┴──────┴────────────────────────────
公司成功进入核电领域龙门吊市场,承建国内核电系统首个1600吨龙门吊项目。
──────┬──────┬────────────────────────────
2025-03-14│海洋经济 │关联度:☆☆☆
──────┴──────┴────────────────────────────
公司具有强大的海工设备研发制造能力,可提供各种海上工程船舶如大型起重船、铺管船、
挖泥船、大型船厂龙门吊及钻井平台等,2011年,由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300英尺海上
自升式钻井平台“振海1号”正式开工(2013年报披露,报告期成功销售"振海1号"、"振海2号"钻
井平台)。它不仅代表了当今国内乃至国际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公司向海工
领域转型、进军高端海工市场的关键产品
──────┬──────┬────────────────────────────
2024-09-19│风电 │关联度:☆☆☆
──────┴──────┴────────────────────────────
公司拥有先进的自主研发生产风电安装船及组织海上风电安装、服务的施T能力。
──────┬──────┬────────────────────────────
2022-02-07│一带一路 │关联度:☆☆☆
──────┴──────┴────────────────────────────
公司研制的大型港口集装箱机械和矿石煤炭等散货装卸机械产品,技术一流,耐用可靠。集
装箱港机产品保持全球市场领先地位,份额保持在70%以上,客户遍布84个国家与地区。ZPMC创
造了多项世界第一,承担了一大批国内外特大工程与标志性项目,是集装箱港口机械制造的旗舰
与领跑者。
──────┬──────┬────────────────────────────
2022-01-05│国防军工 │关联度:☆☆☆
──────┴──────┴────────────────────────────
公司的海工装备核心配套件国产化能力国内第一
──────┬──────┬────────────────────────────
2021-11-01│高端装备 │关联度:☆☆☆☆☆
──────┴──────┴────────────────────────────
公司是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具有强大的海工设备研发制造能力,可提供各种海上
工程船舶如大型起重船、铺管船、挖泥船、大型船厂龙门吊及钻井平台等。具有年产100万吨钢
构的能力,特别是可以制作单件重达2000吨或者更大的重型钢桥钢梁以及风电基础结构件、厂房
模块钢构、电厂钢构、码头钢构等其他类型。公司研制的大型港口集装箱机械和矿石煤炭等散货
装卸机械产品占世界市场75%以上的份额。公司拥有26艘6万吨~10万吨级整机运输船,可将大型
产品跨海越洋运往全世界。
──────┬──────┬────────────────────────────
2000-12-21│含B股 │关联度:☆☆☆☆☆
──────┴──────┴────────────────────────────
B股:振华B股(900947)于1997-08-05上市
──────┬──────┬────────────────────────────
2025-03-28│中交系 │关联度:☆☆☆☆☆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公司控股股东
──────┬──────┬────────────────────────────
2024-07-25│海上风电 │关联度:☆☆☆
──────┴──────┴────────────────────────────
公司拥有先进的自主研发生产风电安装船及组织海上风电安装、服务的施T能力。
──────┬──────┬────────────────────────────
2023-11-20│国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
2022-01-05│海工装备 │关联度:☆☆☆
──────┴──────┴────────────────────────────
公司的海工装备核心配套件国产化能力国内第一
──────┬──────┬────────────────────────────
2019-08-19│央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2025-03-31│自由现金流 │关联度:☆☆☆☆☆
──────┴──────┴────────────────────────────
公司是自由现金流水平较高且稳定性较好的上市公司。
──────┬──────┬────────────────────────────
2025-03-28│高分红股 │关联度:☆☆☆☆☆
──────┴──────┴────────────────────────────
截止2024-12-31,最新分红率为:54.31%
──────┬──────┬────────────────────────────
2025-03-28│证金汇金持股│关联度:☆☆☆
──────┴──────┴────────────────────────────
中证资管持有3206.46万股(0.61%)
──────┬──────┬────────────────────────────
2024-12-31│高应收款 │关联度:☆☆☆☆☆
──────┴──────┴────────────────────────────
公司最新报告期,应收账款为73.66亿
【3.事件驱动】
──────┬───────────────────────────────────
2023-08-30│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即将举办
──────┴───────────────────────────────────
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将于9月1日至5日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展览面积11万平方
米,设置11大展区,将集聚智能制造领域的参展商1000余家,预计参观观众可达15万人次。届时
将有诺贝尔奖得主、20多位国内外院士等近150位重要嘉宾莅临。
──────┬───────────────────────────────────
2019-03-19│船价上涨 造船业“拐点”将至?
──────┴───────────────────────────────────
2019年3月19日消息,*ST船舶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超过40%,妥妥跑赢大盘。3月18日,该
公司股价又一次涨停。
股价上涨的背后是行业景气的变化。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家公司所处的行业--船舶制造业正
迎来转机。
“综合来看,目前船舶行业已经走出‘至暗时刻’,到了触底反转的时候。”中国船舶工业
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包张静如是说。
记者注意到,2017年年底以来,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CNPI缓慢上升,自2017年底的766点升
至目前的827点,上涨幅度为7.96%。在此之前,船舶制造业已经在底部徘徊了2到3年。
记者从中国船协获悉,2018年,全国承接新船订单36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去年12月
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
另外一个细节值得关注--2018年前10个月全国承接新船订单284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1.4%
。
造船业“拐点”将至?
新造船订单回暖,价格抬升,船企盈利水平有望“水涨船高”,迎来拐点。
从造船业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现在新造船订单向龙头船厂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
中国船协数据显示,2018年船舶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排名全国前10的船企完工量占全国总
量的69.8%,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排名前10的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总量的76.8%,比2017年
提高3.4个百分点。
而且,船舶是有设计和订货周期的,很多船企2018年的营收是由2016年的订单贡献的。随着
订单和价格的逐步上涨,预计从2019年一季度开始,龙头船企的经营性业绩会得到逐步好转。
──────┬───────────────────────────────────
2017-06-28│我国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
──────┴───────────────────────────────────
海军新型驱逐舰首舰下水仪式2017年6月28日上午在上海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
行。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张又侠出席下水仪式并致辞。
据军报记者6月28日消息,该型舰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先后突破了大
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
武器,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
。该舰下水标志着我国驱逐舰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于完善海军装备体系结构、建设强大
的现代化海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该舰将按计划开展设备调试、系泊航行
试验。
──────┬───────────────────────────────────
2017-04-12│造船业新订单大增 今年有望复苏
──────┴───────────────────────────────────
根据Golden Destiny的最新周报,上周船东共订造了17艘新船,包括4艘散货船、5艘油船、
7艘杂货船和1艘滚装船,总运力达到662343载重吨。Clarksons Hellas统计显示,上周在油船领
域,广船国际收获了3艘50000 DWT MR型油船,预计将在2019年交付。
──────┬───────────────────────────────────
2016-10-12│全国海洋标准化十三五规划发布
──────┴───────────────────────────────────
2016年10月12日消息,近日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全国海洋标准化
“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旨在加快完善海洋标准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海洋强
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我国海洋工作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
享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相关概念股:中水渔业、中化国际、澳洋顺昌、中国船舶、振华重工、中信海直、神开股份
、巨力索具、亚星锚链、中天科技、中国重工、中远航运等。
──────┬───────────────────────────────────
2016-07-15│7家央企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
国资委2016年7月14日表示,当前国企改革试点全面铺开。据中证网消息,其中,国有资本
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粮集团、国投公司试点工作继续深化,陆续将21项权利归位于或授予企业
,在此基础上,选择诚通集团、中国国新开展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选择神华集团、宝钢、武
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交集团、保利集团等7家企业开展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落实
董事会职权试点,在中国节能、中国建材、国药集团、新兴际华集团等4家的试点进一步深化。
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选择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
电等3对重组企业开展了试点。中央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试点选择中粮集团、中国建筑等2家企业开
展了试点。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选择部分地方省市开展了试点。
广发证券建议重点关注"央企重组+供给侧改革推动的产能过剩国企"主线:1)潜在的军工科
研院所改制、建筑和地产央企集团资产证券化等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中航机电、航天机电、中粮
地产、南国置业、中国海诚;2)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结合催生新的投资逻辑,关注过剩产能
行业国企的兼并重组机会。重点关注河钢股份、首钢股份、潞安环能、西山煤电。
──────┬───────────────────────────────────
2015-12-10│海工装备路线图浮出水面
──────┴───────────────────────────────────
2015年12月10日消息,据悉,《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简称《技术路线图》
)对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业提出了目标要求和六个方面的战略支撑与保障。《技术路
线图》对我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及船舶制造业提出目标要求,到2025年,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
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强国。
在发展的重点产品方面,包括海洋空间综合立体观测系统、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远洋渔
业船舶、大型豪华游船等。以及水下生产控制系统、水下专用作业装备与设备、船用LNG等气体
燃料供应系统等关键零部件也被写入《技术路线图》。
在战略支撑与保障方面,《技术路线图》提出了六大举措,即加大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
舶科研计划投入,开展重点装备和关键系统、设备研制,以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
研究等。
在海洋强国战略的推动,以及军民融合的加速推进,机构预计,海军装备市场将迎来千亿级
市场空间。拥有军品资质和核心技术的民营企业将在船舶配套、海事电子设备等国防订单领域,
获得市场份额提升契机。A股中亚星锚链、中国船舶等上市公司,涉及海工装备等相关业务。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是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 │
├──────┼─────────────────────────────────┤
│行业地位 │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机械及大型钢结构制造商 │
├──────┼─────────────────────────────────┤
│核心竞争力 │1、品牌影响与市场地位 │
│ │公司聚焦主业发展,系统梳理港机、海工、钢结构三大核心主业,全力打造│
│ │港机、海工、钢结构三大产品系列。港机方面,公司品牌全球知名度高,在│
│ │岸桥细分品类连续多年保持主导地位,公司产品遍及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
│ │,拥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公司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及装备的设计理念,具│
│ │备智慧港口系统集成与工程总承包等港机全领域产品设计能力。海工方面,│
│ │公司凭借核心海工配套件研发能力,在国内海工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 │,攻克了诸多关键设备的技术垄断,成功建造国内首艘LNG双燃料动力耙吸 │
│ │式挖泥船“新海鲟”、世界最大150米打桩船“二航长青”轮。钢结构方面 │
│ │,公司生产基地条件适应多种工艺运作要求,成功建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
│ │上风电直流输电工程-阳江三山岛换流站、被世界桥梁界视为高难度项目的 │
│ │美国旧金山-奥克兰新海湾大桥全部钢结构。 │
│ │2、研发创新与智能制造 │
│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战略引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
│ │系建设,高质量推进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集装箱码头一体化生产管控│
│ │系统”“深水大型桁架绕桩式风电安装平台”2项产品入选2024年度首批上 │
│ │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自主研发并设计建造的国内首台25米主动式波浪补│
│ │偿栈桥获批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套突破专项;140米级打桩船获得首台 │
│ │重大装备认定;“新一代无人驾驶集装箱跨运车及智能车队系统”获上海市│
│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2475件,其中,国际授权专利56│
│ │件。2024年新增授权专利397件,其中,国际授权专利3件。 │
│ │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传统产业升级、产业链锻长补短等方向,推进40│
│ │余项科研项目立项,在港口系统集成、智慧化改造、深远海海工装备等关键│
│ │领域设立专项研究课题。加快打造自动化码头装卸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
│ │十四五”期间完成31项研发任务的攻关布局。与用户共建联合创新研究院,│
│ │加快推进绿色智慧港口关键技术的研发与突破;有序推进与高校开展港机产│
│ │品碳足迹产学研合作。 │
│ │3、全球化营销网络与数字化供应链平台 │
│ │公司充分发挥在海内外相关区域的优势,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获得了国内外众│
│ │多客户的青睐。 │
│ │公司不断提高国际化运营能力,持续加强海外机构的全球化网络布局,进一│
│ │步发挥属地化发展优势。公司拥有超过1000名高素质专业人员组成的服务队│
│ │伍,建立了覆盖全球的经营服务网点,打造了港机行业首个数字化供应链平│
│ │台,为确保迅速响应客户需求,高效、全面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提│
│ │供了坚实保障。 │
├──────┼─────────────────────────────────┤
│经营指标 │2024内,公司营业收入稳中有升,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44.56亿元,同比增│
│ │长4.62%;归母净利润5.34亿元,同比增长2.6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净额52.76亿元,同比增长1.77%。 │
├──────┼─────────────────────────────────┤
│竞争对手 │德国诺威尔、韩国现代、日本三菱、克鲁勃 │
├──────┼─────────────────────────────────┤
│品牌/专利/经│专利:公司累计拥有授权专利2475件,其中,国际授权专利56件。2024年新│
│营权 │增授权专利397件,其中,国际授权专利3件。 │
├──────┼─────────────────────────────────┤
│核心风险 │一带一路进度低于预期、业绩受宏观经济影响。 │
├──────┼─────────────────────────────────┤
│投资逻辑 │公司是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的知名企业,为国有控股A、B股上市公司,控股股│
│ │东为世界500强之一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 │
│ │上海和江苏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在全球设有多家海外分支机构,拥有20余艘│
│ │6万吨至10万吨级整机运输船,可将公司产品整机运往全世界。当前,公司 │
│ │产品已进入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
│ │公司凭借核心海工配套件研发能力,在国内海工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 │,攻克了诸多关键设备的技术垄断,成功建造国内首艘LNG双燃料动力耙吸 │
│ │式挖泥船“新海鲟”、世界最大150米打桩船“二航长青”轮。 │
├──────┼─────────────────────────────────┤
│消费群体 │港机产业、海工产业、钢结构产业 │
├──────┼─────────────────────────────────┤
│消费市场 │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外销)、欧洲、亚洲(除中国大陆)、北美洲、南美│
│ │洲、非洲、大洋洲 │
├──────┼─────────────────────────────────┤
│控股股东变更│振华重工2017年7月18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交建及其境外子公司拟通 │
│ │过协议转让方式向公司实际控制人中交集团及其拟在境外设立的子公司转让│
│ │所持公司股份合计131664.93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99%),其中A股转│
│ │让价格为5.27元/股,B股转让价格为3.67元/股。本次权益变动后,中交集 │
│ │团直接持有公司A股股份55268.61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59%;并通过 │
│ │其拟设立的境外子公司间接持有公司B股股份合计76396.32万股,占公司总 │
│ │股本的17.40%;通过中国交建间接持有公司A股股份71295.1703万股,占公 │
│ │司总股本的16.24%。公司控股股东将由中国交建变更为中交集团。 │
├──────┼─────────────────────────────────┤
│行业竞争格局│从宏观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制造│
│ │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压舱石”作用不断增强,我国制造业正在向│
│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迈进。但国际形势仍错综复杂,地缘政治│
│ │冲突加剧,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受到冲击,绿色贸易壁垒加速形成,国内需│
│ │求不足的问题依然严峻,产业转型升级更加紧迫。 │
│ │分行业看,从港机市场来看,传统港机市场增量总体有限,国内外企业竞争│
│ │日趋激烈,国际化大流量港口的自动化码头新建及改造需求加大,“一带一│
│ │路”沿线国家对港口设备需求旺盛;国家加快布局智慧港口与智慧航道建设│
│ │,持续推进内河运输建设,整机采购和自动化设备需求将逐步释放,港口升│
│ │级改造也将迎来机遇。 │
├──────┼─────────────────────────────────┤
│行业发展趋势│从海工市场来看,市场有所回暖,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带来新机遇,海洋油气│
│ │、清洁能源装备需求旺盛,海工装备市场空间较大。海工支持船成交企稳回│
│ │升,浮式生产装备市场需求平稳。随着海上风电产业迅速发展,海上风电建│
│ │设和运维相关海工装备需求加大,风电安装船、风电运维船等需求持续增长│
│ │。从钢结构市场来看,国内地方投资基建项目大规模缩减,公路、铁路桥梁│
│ │市场略有下滑,在“双碳”目标驱动下,绿色低碳环保是行业主流趋势,国│
│ │内钢结构市场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
├──────┼─────────────────────────────────┤
│公司发展战略│1、总体发展思路——“123456” │
│ │(1)明确一个发展愿景:围绕“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 │
│ │代”,坚持面向世界、聚焦制造、突出主业、专注专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
│ │力的科技型、管理型、质量型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 │
│ │(2)夯实两个基础工程: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 │
│ │是第一动力,以港为基、以钢为纲,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高素质专业│
│ │化干部人才队伍,打造科技强基、人才强基工程。 │
│ │(3)聚焦三大核心主业:坚持产业报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打造港 │
│ │口机械、海工装备、钢结构三大核心主业,形成港机、海工、钢结构三大产│
│ │品系列,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做国家战略的忠诚践行者、经济社│
│ │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贡献者、装备制造一体化服务的优质提供者。 │
│ │(4)加快推进四化发展: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以 │
│ │高端化引领方向、以智能化赋能增效、以绿色化筑牢底色、以国际化拓展空│
│ │间,加快推进公司转型升级。 │
│ │(5)树立五个导向:战略导向、市场导向、问题导向、价值导向、高目标 │
│ │导向;落实五个管理理念:统筹、创新、精益、高效、共享;提升五商核心│
│ │竞争力:进一步巩固提升公司全球最大的港机设备制造商、全球最大的自动│
│ │化码头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最大的港机设备运输商、全球知名的特种│
│ │工程船舶制造商和大型钢结构制造商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 │
│ │(6)提升六类业务能力: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创新链,系 │
│ │统提升公司市场开发、科研设计、供应链管理、智能制造、船舶运输、客户│
│ │服务业务能力,全面提高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一体化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六│
│ │零”奋斗目标: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环保零排放、进度零滞后、成本│
│ │零浪费、客户零投诉。 │
│ │2、产业发展举措 │
│ │公司秉持“以钢为纲,以港为基”的发展理念,坚持聚焦主业,专注专业,│
│ │推动港机、海工、钢结构三大主业协同发展,大力培育智慧港口新产业,形│
│ │成“3+1”业务格局,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 │
│ │(1)港机产业。着力打造“1+N”系列化主力产品。保持集装箱岸桥起重机│
│ │市场优势,逐步提高堆场起重机竞争力,大力寻求散货设备的市场份额,推│
│ │动流机产品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扩展N项配套服务。 │
│ │(2)海工产业。大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深耕新能源类海工装备、特种海 │
│ │工装备、海洋油气工程装备等领域。巩固优势产品,加大新兴市场开发,加│
│ │强核心技术攻关,升级海工基地配套,强化高端制造。 │
│ │(3)钢结构产业。巩固和扩展公司在桥梁钢结构、风电钢结构、设备钢结 │
│ │构业务领域的优势,积极拓展建筑钢结构业务,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度取得稳│
│ │步增长。 │
├──────┼─────────────────────────────────┤
│公司日常经营│2024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
│ │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决策│
│ │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提升年”工作要求,紧密围绕公司“123456”发展│
│ │思路,聚焦“六零”奋斗目标,着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344.56亿元,同比上升4.62%;归母 │
│ │净利润约5.34亿元,同比上升2.60%。港口机械业务中标项目金额总计为40.│
│ │01亿美元,海工和钢结构相关业务中标项目金额总计为20.83亿美元,其中 │
│ │钢结构业务中标项目金额总计为8.78亿美元。 │
│ │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履约能力持续提高,运营质效稳步提升│
│ │,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治理体系持续优化,安全发展形势稳步向好,党建│
│ │工作不断强化。一是主营业务市场稳中有进,经营体制机制全面完善,客户│
│ │服务体系初步搭建。公司港机市场地位持续巩固,岸桥等港机产品继续引领│
│ │行业;多个高端海工装备陆续交付客户;钢构业务进一步提升市场影响力。│
│ │客户服务中心成立,客户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二是合同履约不断完善,精│
│ │益生产稳步推进,分包商管控持续强化。三是内部协同效应进一步体现,预│
│ │算管控、成本管理、资金管理、供应链管理能力稳步提升。四是科技创新布│
│ │局更加优化,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数转智改步伐加快推进。成立绿色低碳研│
│ │究所,取得行业首张港机产品碳足迹核查证书;风电运维船主动补偿栈桥获│
│ │得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套突破专项;两级数字化生产运营中心建成运行│
│ │并联动,实现对项目全过程全要素监控。五是全面推开适应性组织建设、三│
│ │级公司建设和管理体系提升等改革重点工作。持续加强总部建设,提高运行│
│ │效率和管理水平,制定专业化定位方案,对所属企业实施差异化、专业化、│
│ │精准化授权管理;成立管理体系专项工作小组,全面梳理管理体系、流程,│
│ │制定改进提升重点措施。六是加强安全质量环保管理,强化合规风险管理。│
│ │实施节能环保管理提升三年行动方案,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长兴分公司获评上海市“绿色工厂”;持续加强合同管理,不断细化相关规│
│ │章制度。七是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发挥,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强化,执行力建设│
│ │持续加强。实施基层党建提质增效专项工程;加强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搭│
│ │建项目管理人才胜任力模型;加强督办管理,推动公司重要事项决议积极有│
│ │效落实。 │
├──────┼─────────────────────────────────┤
│公司经营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
│ │神,紧扣“高质量发展突破年”总体要求,以打造“三型”世界一流装备制│
│ │造企业为发展愿景,紧密围绕公司“123456”发展思路,在新征程上推动公│
│ │司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
│ │1、聚焦市场开拓,巩固主业发展优势 │
│ │重点关注全球大型码头集团未来战略和产品需求,加强港口机械系列产品的│
│ │绿色低碳细分市场开拓,聚焦内陆港轻型岸桥、堆场轨道吊等方向,加快打│
│ │造内河港机产品体系,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海工产品的海外市场开拓,并│
│ │进一步推动钢构业务升级。 │
│ │2、强化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服务质效 │
│ │强化客户满意度管理,搭建客户满意度监控指标体系,细化客户满意度调查│
│ │表、服务质量评估表;提升售后服务能力,建设海外区域技术培训中心,开│
│ │展售后服务人员专业培训;加强产品档案建设,建设产品数字档案,实现产│
│ │品信息的多视图、多角度查阅。 │
│ │3、优化一体化管理,健全集约经营体系 │
│ │健全集约经营体系,树牢“全公司一盘棋”,优化总部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
│ │,理顺各层级组织责权利和管理关系;健全一体化经营体系,贯穿科研、设│
│ │计、采购、制造、运输、安装、运维等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提升装备│
│ │制造一体化服务能力;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全寿命│
│ │周期管理体系,强化服务意识、优化客户体验、提升服务效能。 │
├──────┼─────────────────────────────────┤
│公司资金需求│总部财务部门在汇总各子公司现金流量预测的基础上,在集团层面持续监控│
│ │短期和长期的资金需求,以确保维持充裕的现金储备和可供随时变现的有价│
│ │证券;同时总部财务部门对于授信协议及借款协议中规定财务及非财务指标│
│ │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