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0685 中船防务 更新日期:2025-02-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含H股、国防军工、高端装备、粤港澳、中特估
风格:融资融券、微利股、业绩预升、中字头、化债AMC、MSCI成份
指数:上证治理、中证央企、上证混改
【2.主题投资】
──────┬──────┬────────────────────────────
2023-05-05│中特估 │关联度:☆☆☆☆☆
──────┴──────┴────────────────────────────
公司为中特估概念股。
──────┬──────┬────────────────────────────
2021-11-01│高端装备 │关联度:☆☆☆☆☆
──────┴──────┴────────────────────────────
公司拥有一座4万,二座6万吨级造船船台和一座5万吨船坞,造船码头岸线1466米,可设计
建造符合世界各主要船级社规范的6万载重吨下的各种船舶。年造船能力约70万吨,作为中国第
一,世界第三的灵便型液货船制造商,产品范围已从成品油轮,原油轮拓展到化学品船,并由原
3-5万载重吨扩展至2-6万载重吨。重组完成后公司产品涵盖军民两大类船舶。
──────┬──────┬────────────────────────────
2021-10-20│国防军工 │关联度:☆
──────┴──────┴────────────────────────────
全球领先的灵便型液货船制造商和最大的军辅船生产商
──────┬──────┬────────────────────────────
2020-06-26│粤港澳 │关联度:☆☆☆
──────┴──────┴────────────────────────────
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主营业务:设计、加工、安装、销售:船舶及其辅机、集装箱
、金属结构及其构件、压力容器、普通机械、铸锻件通用零部件、玻璃钢制品、线路、管道、工
具、家具;机械设备、船舶修理;拆船;勘察设计;自有技术转让服务;室内装饰;自产集装箱
、船舶、设备的经营性租赁;港口经营;承包境外机电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上述境外工程
所需的设备及材料出口,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公司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公司属下的华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造船综合企业,以造船为核心业务,专注于灵便型船舶产品的
开发和建造,是中国最大的500家工业企业之一。
──────┬──────┬────────────────────────────
1993-10-28│含H股 │关联度:☆☆☆☆☆
──────┴──────┴────────────────────────────
H股:中船防务(00317)于1993-08-06上市
──────┬──────┬────────────────────────────
2024-10-30│中船系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81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34.05%)
──────┬──────┬────────────────────────────
2024-10-30│财报高增长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673.83%
──────┬──────┬────────────────────────────
2023-11-20│国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
2022-09-26│海工装备 │关联度:☆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灵便型液货船制造商和最大的军辅船生产商
──────┬──────┬────────────────────────────
2021-09-26│罗素中盘 │关联度:☆☆☆
──────┴──────┴────────────────────────────
公司符合罗素中盘股标准
──────┬──────┬────────────────────────────
2020-07-20│央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
2019-11-06│国产航母 │关联度:☆☆☆
──────┴──────┴────────────────────────────
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成功注入黄埔文冲核心军工资产,使得公司在作为全球领先的
灵便型液货船制造商和最大的军辅船生产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军船和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实
力,实现军船、民船、海工等业务的整体优化。目前,公司拥有广船国际、黄埔文冲和广船扬州
三家全资子公司,主要业务涉及资产经营,投资管理,舰船、舰船配套产品、海洋工程及装备、
交通装备、环保装备、机械电
──────┬──────┬────────────────────────────
2017-07-04│广州南沙新区│关联度:☆☆☆☆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南沙设有基地2017年6月13日,在荔湾厂区办公的公司财务中心、
物资部和集配中心三个部门正式搬迁至该公司新厂区——南沙厂区办公,此举标志着作为装备制
造业的骨干企业,成功入驻位处南沙区的造船基地龙穴岛。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三年分红低于平均利润30%,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1-22│业绩预升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5000万元至40000万元,与上年同
期相比变动幅度为628.14%至732.16%。
──────┬──────┬────────────────────────────
2024-11-13│微利股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公司扣非净利润为:1.6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01%
──────┬──────┬────────────────────────────
2022-11-24│中字头 │关联度:☆☆☆
──────┴──────┴────────────────────────────
公司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
──────┬──────┬────────────────────────────
2021-10-26│化债AMC │关联度:☆☆
──────┴──────┴────────────────────────────
拟引入华融瑞通、中原资产、新华保险、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太保财险、中国人寿
、人保财险、工银投资、东富天恒等9名投资者以现金或债权的方式对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船国际
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合计增资金额48亿元。
──────┬──────┬────────────────────────────
2020-12-02│MSCI成份 │关联度:☆☆☆☆
──────┴──────┴────────────────────────────
MSCI成分股
【3.事件驱动】
──────┬───────────────────────────────────
2023-10-13│1-8月份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
1至8月份,我国造船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占世界市
场份额的49%、68.8%和53.9%,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据中国船协统计,上半年,规模以上船
舶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1%,达到近10年最好水平。
──────┬───────────────────────────────────
2023-09-21│前8月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
今年以来,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力,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向好,产业
规模不断扩大,一批标志性装备取得突破。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高端装备产品竞争力提升,为外
贸出口注入新动力,前8月,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全国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手
持船舶订单均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
的49%、68.8%和53.9%,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
2023-08-28│前7月承接新船订单447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4%
──────┴───────────────────────────────────
1-7月,全国造船完工240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6%。承接新船订单4476万载重吨,同比增
长74%。7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279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3.4%。全国完工出口船2029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13.1%;承接出口船订单41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5.6%;7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1885万
载重吨,同比增长29%。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4.2%、92
.6%和92.9%。
──────┬───────────────────────────────────
2023-08-16│7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增加22%
──────┴───────────────────────────────────
据英国造船和海运业分析机构克拉克森发布的数据,7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333万修正总吨(
CGT),同比增加22%,其中韩企接单量为146万CGT,占44%,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113万CGT(3
4%)紧随其后。按船只数量来看,韩国和中国分别承接29艘和48艘订单。
──────┬───────────────────────────────────
2023-08-01│前6月我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67.7%
──────┴───────────────────────────────────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消息,1-6月,全国造船完工量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新
接订单量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截至6月底,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
5%,比2022年底增长17.2%。1-6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
占世界总量的49.6%、72.6%和53.2%,较2022年底分别增长2.3、17.4和4.2个百分点,以修正总
吨计占47.3%、67.2%和46.8%,国际市场份额均位居世界第一。
──────┬───────────────────────────────────
2023-07-17│工信部将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化发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是高技术战略性产业,
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的有力支撑。工业
和信息化部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突破瓶
颈制约,补齐短板弱项,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2023-07-12│2023年上半年中国船企接单量全球居首
──────┴───────────────────────────────────
英国分析机构克拉克森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船舶订单量为678艘,中国船
企接单量为428艘,按多个基准计算均超过全球总量的一半,为全球首位。其中,6月中国获得71
艘船舶订单,占全球80%。
──────┬───────────────────────────────────
2023-06-28│前5月承接新船订单26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5%
──────┴───────────────────────────────────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今年1-5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1-5月,我国船舶工业保持平
稳发展态势,造船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船舶企业收入利润持续改善
。随着航运市场逐步回暖,船舶需求旺盛,部分造船企业订单量饱满。1-5月,全国造船完工164
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4%。承接新船订单264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5%。5月底,手持船舶订
单1179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5%。
──────┬───────────────────────────────────
2023-06-21│机构预计未来十年新造船投资需求将达1.6万亿美元
──────┴───────────────────────────────────
克拉克森研究发布报告认为,未来十年间将有1.6万亿美元的新造船投资需求,平均每年新
造船订单以数量计达2140艘。节能环保船型及燃料转换推动的船队更新需求将是未来新船订单的
主要驱动力,以总吨计约占整个预测期内新船订单的63%,而余下37%的新船订单需求受贸易增长
推动。
──────┬───────────────────────────────────
2023-05-26│1-4月全国承接新船订单同比增长29%
──────┴───────────────────────────────────
5月25日,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发布2023年1-4月船舶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1-4
月,全国造船完工128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9.3%。承接新船订单198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4
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150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全国完工出口船107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
5.0%;承接出口船订单179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1.3%;4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10528万载重吨,
同比增长16.8%。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4.3%、90.4%和9
1.5%。
──────┬───────────────────────────────────
2023-05-18│造船订单远超历史最高年份,船舶需求大幅提升
──────┴───────────────────────────────────
近期大量新船订单面临着船厂产能相对不足的限制,新船订单价格上涨。从目前来看,新接
订单积压至数年之后,已经成为各大船厂面临的共同局面。其中不少船厂在一季度新增订单数量
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更有船厂目前在手订单已远超过历史最高年份。
──────┬───────────────────────────────────
2023-05-09│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创2009年2月以来新高,船舶需求提升
──────┴───────────────────────────────────
4月28日,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录得167.33,连续第13周上涨,主要受到原油轮、气体
船和中大型集装箱船等新造船价格小幅上涨的推动。当前克拉克森新造船价格指数较今年初上升
3%,较2021年初上升33%,达到2009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2023年至今,油轮订单累计117艘合7
43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已达2022年全年油轮订单的81%。
──────┬───────────────────────────────────
2023-04-24│一季度全国造船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超五成
──────┴───────────────────────────────────
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43.5%、62
.9%和50.8%,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43.0%、62.1%和45.3%,均位居世界第一。1-3月,全国造船新
接订单量15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3.0%。截至3月底,手持订单量1145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
6%,出口船舶占总量的91.0%。1-3月,造船产业集中度保持在较高水平,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
占全国72.9%;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70.8%;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60.7%。
──────┬───────────────────────────────────
2023-03-21│上海三大船企订单饱满,造船行业或迎利润增长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三大船企一沪东中华造船、江南造船、上海外高桥造船去年
完工交船48艘,新接订单72艘累计手持订单已达183艘,交船期已安排至2027年。三家船企手持
集装箱船订单总量位列全球榜首。
──────┬───────────────────────────────────
2023-03-07│中国2023年国防费预算增长7.2%
──────┴───────────────────────────────────
全国两会《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指出
,2023年中国国防支出15537亿元,增长7.2%,我国2023年国防预算增速创近4年新高。券商指出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我国国防建设的主旋律,军工行业中长期成
长逻辑确定。
──────┬───────────────────────────────────
2022-10-13│日租近40万美元 LNG船运费再创历史新高
──────┴───────────────────────────────────
10月12日,液化天然气(LNG)船运费再创历史新高。根据Spark Commodities收集船舶经纪商
数据,现在在大西洋盆地(Atlantic basin)租用一艘LNG船的成本跃升至每天39.75万美元,超过
了去年创下的历史新高。而在上月底,这一价格刚在30万美元/天左右徘徊。
──────┬───────────────────────────────────
2022-09-05│船厂订单饱满+钢材成本下降,盈利能力改善
──────┴───────────────────────────────────
8月31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联合中船贸易再次承接波兰船东PZM公司4艘37000吨
大湖型散货船建造项目。这标志着大船集团已获得该船东8艘大湖型散货船订单,目前该船型手
持订单量跃居世界第二。中信建投表示,静寂10年后,新一轮造船上行周期已开启。当前头部船
厂排产已至2025年以后,甚至2027年,本轮新船价格上升幅度近30%,行业供需缺口持续扩大的
背景下,预计本轮新船价格有望再创新高。
──────┬───────────────────────────────────
2022-08-26│价格连续21个月上涨,航运超级大周期拉动上游产品订单爆发
──────┴───────────────────────────────────
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数据统计显示,7月份全球新船订单82艘,其中中国船厂接获46艘。
今年1-7月新船订单812艘,中国新签订单422艘,造船新订单数量继续保持大幅领先。此外,7月
份的散货船、油船新船价格指数继续保持环比小幅增长。最新一期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CNPI)
也已实现连续21个月上涨。
──────┬───────────────────────────────────
2022-07-12│造船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
──────┴───────────────────────────────────
近日,一家造船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订单饱满,订单排期已到2026年,船厂满
负荷运转,工人实行三班倒。一边频获大额订单,一边快速交付新船,面对火热的需求,各大船
企正开足马力忙生产。
──────┬───────────────────────────────────
2020-10-14│多家军工产业链公司三季报预增 行业景气度向好
──────┴───────────────────────────────────
北斗星通(002151)13日晚公告,预计三季报净利润增长34.03倍至37.54倍,因“IC+云”
板块在高精度和特种应用方向得到广泛应用。此前星网宇达也在三季报中表示,受益于实战化军
事训练强度和频次提升带动无人靶机需求增长,业务有望持续放量。
航空装备、海军装备和相关信息化装备将持续成为未来中国军队的发展重点,装备费用总额中,
海军、空军装备占比有望加速提升,增速或将达到10%-15%。东兴证券认为,目前军工板块估值
约为68倍,历史最高时为245倍,从绝对值来看目前仍为历史估值区间的中下部。从订单和备货
角度来看,“十四五”期间军工企业的业绩确定性将显著好于“十三五”。
──────┬───────────────────────────────────
2019-07-02│中船集团正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
──────┴───────────────────────────────────
2019年7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接控股股东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通知:中
船集团正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筹划战略性重组,有关方案尚未确定,方案亦需获得相关
主管部门批准。
──────┬───────────────────────────────────
2019-04-17│国资运作平台与央企专业化重组将各显神通
──────┴───────────────────────────────────
2019年4月17日消息,央企一季度亮丽的经营业绩,为后续的大力深化改革增添了底气。在
国资委4月16日举办的央企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披
露央企一季度经营情况,并对下一步央企重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混改等工作安排划出了
清晰的行进图。
彭华岗表示,央企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一季度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8万亿元,同比
增长6.3%;实现利润总额4265亿元,同比增长13.1%。分月看,央企营收呈现增速逐月提升的良
好势头。
2019年是央企深化改革的大年。而央企间的整合兼并备受关注,南北船合并预期近期明显升
温。对此,彭华岗表示,这属于专业化重组范畴,国资委将在重组过程中发挥专业化重组对结构
调整、产业升级的作用。分析人士认为,该表述意味着“两船”重组已在路上,未来央企专业化
整合可期。
──────┬───────────────────────────────────
2019-03-19│船价上涨 造船业“拐点”将至?
──────┴───────────────────────────────────
2019年3月19日消息,*ST船舶股价今年以来已经上涨超过40%,妥妥跑赢大盘。3月18日,该
公司股价又一次涨停。
股价上涨的背后是行业景气的变化。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家公司所处的行业--船舶制造业正
迎来转机。
“综合来看,目前船舶行业已经走出‘至暗时刻’,到了触底反转的时候。”中国船舶工业
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包张静如是说。
记者注意到,2017年年底以来,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CNPI缓慢上升,自2017年底的766点升
至目前的827点,上涨幅度为7.96%。在此之前,船舶制造业已经在底部徘徊了2到3年。
记者从中国船协获悉,2018年,全国承接新船订单36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去年12月
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893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4%。
另外一个细节值得关注--2018年前10个月全国承接新船订单284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1.4%
。
造船业“拐点”将至?
新造船订单回暖,价格抬升,船企盈利水平有望“水涨船高”,迎来拐点。
从造船业供给侧改革的角度看,现在新造船订单向龙头船厂集中的趋势非常明显。
中国船协数据显示,2018年船舶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排名全国前10的船企完工量占全国总
量的69.8%,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排名前10的企业新接订单量占全国总量的76.8%,比2017年
提高3.4个百分点。
而且,船舶是有设计和订货周期的,很多船企2018年的营收是由2016年的订单贡献的。随着
订单和价格的逐步上涨,预计从2019年一季度开始,龙头船企的经营性业绩会得到逐步好转。
──────┬───────────────────────────────────
2018-11-23│海博会促成2000亿元订单 蓝色经济成沿海发展新引擎
──────┴───────────────────────────────────
2018年11月22日,以“蓝色引领 合作共享”为主题的“2018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广东
湛江开幕。记者了解到,中国海博会过去五年来已经促成累计2000亿元的订单规模。与此同时,
近年来蓝色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向好,我国海洋发展潜力进一步挖掘,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新引擎。
──────┬───────────────────────────────────
2018-10-10│地方国企改革“踩油门” 混改将成突破口
──────┴───────────────────────────────────
2018年10月10日消息,2018年度国企改革工作将进入冲刺阶段。今年三季度,国企改革“双
百行动”在全国范围铺开,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若干政策的意见》
更是一举突破多重制度障碍,为改革攻坚提供了强大动力。上证报记者注意到,近期,多省市已
陆续制定相关政策助力改革。
据上证报统计,除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改革先锋地区,广西、
山西、吉林、辽宁、海南等省份也相继出台了国企改革的最新政策。同时,多地明确提出了国企
改革的相关目标。
──────┬───────────────────────────────────
2018-05-14│首艘国产航母开始海试 相关公司望受市场关注
──────┴───────────────────────────────────
据怀新投资报道,2018年5月13日清晨,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缓缓驶离位于中船重工大船集团
的码头,开始海试。据悉,海上试验主要检测验证动力系统及推进系统等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专家表示,首艘国产航母从设计到建造全部由我国自主完成,性能将全面提升,标志着我国已
掌握了建造中型航母以及后续更大型航母的能力。随着航母海试的展开及后续的交付,我国航母
编队体系建设有望加速,中航光电、瑞特股份等相关公司将受益。
──────┬───────────────────────────────────
2018-03-27│雷凡培执掌中船集团 “两船”合并预期升温
──────┴───────────────────────────────────
百亿债转股落地后不久,中船集团迅速迎来高层调整,“两船”(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集团
)合并预期再度急剧升温。
3月26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船集团”)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大会,中央
组织部副部长高选民宣布集团领导调整决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航天科技集团
”)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出任中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中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董强
和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吴强同时卸任。
有业内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此番高层变动或预示着‘两船’合并加速。航天科技集团
无论从经营质量还是资本运作来说,在军工央企中都堪称标杆,本次航天科技集团领导调任中船
集团,一方面有利于扫清‘两船’整合障碍、推进资本运作,另一方面也可能意味着未来海军的
重要性会进一步提高。”
上市公司方面,中国船舶和中船防务从2017年9月底开始停牌并于近期复牌,外界当时就预
期“南北船”有望出现合并。所谓的“南船”,即中船防务和中国船舶的控股股东中船集团,所
谓的“北船”则是中船重工集团,中国重工即为其旗下上市公司。
此外,中船集团近年来还在积极推进混改,目前提出的混改思路包括:优先选择在纯民品、
竞争性强的业务领域,引入各种所有制资本,优化国有股权结构,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配置资源,
规范骨干员工持股改革。同时,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提高资产证券化率也是中船集团的工作
任务之一。有接近中船集团的人士分析:“目前,中船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较低,潜在资产证券化
的空间较大。”
──────┬───────────────────────────────────
2017-09-27│央企重组又出大动作 中船系两公司停牌
──────┴───────────────────────────────────
2017年9月26日晚间,中国船舶(600150)、中船防务(600685)先后发布公告,称因控股股东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可能涉及公司资产重组,公司股票将自27日起停牌。
公告中承诺,将尽快确定是否进行上述重大事项,并承诺在停牌后10个交易日内确定该事项是否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
2017-09-15│BDI指数近两个月大涨超50%
──────┴───────────────────────────────────
2017年9月14日消息,据中证资讯报道,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期持续上涨,并突破13
00点,航运业回暖趋势进一步确定。今日(9月14日)该指数上涨1.8%,报1361点,较7月初上涨
逾50%。本轮BDI上涨主要受运输铁矿石的海岬型船运价上涨带动。
──────┬───────────────────────────────────
2017-08-18│发改委将抓紧实施第三批混改试点
──────┴───────────────────────────────────
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18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将抓紧实施第三批混改试
点,指导制定和批复试点方案。在第三批混改试点中,除了继续选择部分中央企业纳入试点范围
外,还根据地方申请,遴选一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纳入试点。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中船防务是集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