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国核建(601611)热点题材主题投资

 

查询个股所属概念题材(输入股票代码):

热点题材☆ ◇601611 中国核建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含可转债、核电核能、水利建设、一带一路、可控核变、中特估 风格:融资融券、中字头、昨日振荡、昨曾涨停、昨日强势、高应收款 指数:上证380、小盘价值、国证基建、国证价值、中证央企、上证混改 【2.主题投资】 ──────┬──────┬──────────────────────────── 2024-03-05│可控核聚变 │关联度:☆☆☆ ──────┴──────┴──────────────────────────── 公司高水平推进"人造太阳”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ITER)项目建设,成功实现主机安装 第阶段任务,国际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 2023-05-05│中特估 │关联度:☆☆☆☆☆ ──────┴──────┴──────────────────────────── 公司为中特估概念股。 ──────┬──────┬──────────────────────────── 2022-09-13│核电核能 │关联度:☆☆☆☆☆ ──────┴──────┴──────────────────────────── 公司是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领域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也是30余 年来国内唯一一家不间断从事核电工程建设的企业。本公司作为我国核电工程建设龙头企业,自 成立至今一直代表着我国核电工程建设的最高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司承建了我国全部 在役核电机组的核岛工程,在行业内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 2022-01-18│水利建设 │关联度:☆☆☆ ──────┴──────┴──────────────────────────── 2020年8月20日互动平台回复:中国核建及所属单位拥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1 项,三级资质2项。公司当前在建的水利建设工程共5个。 ──────┬──────┬──────────────────────────── 2021-11-22│一带一路 │关联度:☆☆☆ ──────┴──────┴──────────────────────────── 主营核电工程建设,公司承担着其中21台机组的建设任务,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的36%17年提 前完成国内(福清5#)国外(卡拉奇K2)“华龙一号”核电首堆机组穹顶吊装工作 ──────┬──────┬──────────────────────────── 2019-04-26│含可转债 │关联度:☆☆☆ ──────┴──────┴──────────────────────────── 核建转债(113024)于2019-04-26上市 ──────┬──────┬──────────────────────────── 2025-03-18│大订单 │关联度:☆☆☆ ──────┴──────┴──────────────────────────── 截止2025-02-28公司新签订的订单累计金额为:219.43亿元。 ──────┬──────┬──────────────────────────── 2024-05-10│中核系 │关联度:☆☆☆☆☆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公司控股股东 ──────┬──────┬──────────────────────────── 2023-12-13│国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 2020-08-10│央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 2019-10-15│双百企业 │关联度:☆☆☆ ──────┴──────┴──────────────────────────── 2018年8月16号公告,公司子公司被纳入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名单 ──────┬──────┬──────────────────────────── 2025-04-01│昨日强势 │关联度:☆☆☆☆☆ ──────┴──────┴──────────────────────────── 2025-04-01涨幅为:7.57% ──────┬──────┬──────────────────────────── 2025-04-01│昨曾涨停 │关联度:☆☆☆☆☆ ──────┴──────┴──────────────────────────── 2025-04-01 11:28:49首次涨停,收盘时未封涨停 ──────┬──────┬──────────────────────────── 2025-04-01│昨日振荡 │关联度:☆☆☆ ──────┴──────┴──────────────────────────── 2025-04-01振幅为:10.21% ──────┬──────┬──────────────────────────── 2024-09-30│高应收款 │关联度:☆☆☆☆☆ ──────┴──────┴──────────────────────────── 公司最新报告期,应收账款为456.94亿 ──────┬──────┬──────────────────────────── 2022-02-07│中字头 │关联度:☆☆☆ ──────┴──────┴──────────────────────────── 公司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控股 【3.事件驱动】 ──────┬─────────────────────────────────── 2024-08-20│国常会: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 ──────┴─────────────────────────────────── 8月19日,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五个核电项目。会 议强调,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要不断提升核电安全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全链条 全领域安全监管,确保核电安全万无一失,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 2024-04-16│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在建机组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领先 ──────┴───────────────────────────────────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从核电运行、工程建设、科技创 新等方面总结分析了当前我国核能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 台,在建机组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领先。蓝皮书显示,我国核电机组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我国新 核准5个核电项目,新开工5台核电机组。截至目前,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6台,总装机容量3030万 千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 ──────┬─────────────────────────────────── 2024-01-26│核电行业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机构指出估值修复空间大 ──────┴─────────────────────────────────── 国际能源署1月24日发布《电力2024》报告称,到2025年,随着法国核能发电量攀升、日本 几座核电站恢复运行,以及一些国家的新反应堆投入商业运营,预计全球核能发电量将达到历史 最高水平。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十四五以来 ,核电政策转向积极2019~2023我国核电审批分别为6/4/5/10/10台,加速趋势明显。银河证券指 出,核电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其估值水平有望向水电靠拢,估值修复空间大。预计2025、2030 、203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将分别达到70GW、110GW、150GW,核电建设有望按每年8-10台推进。 ──────┬─────────────────────────────────── 2023-09-19│土耳其预计将与中国携手新建核电站,中国核电加速出海 ──────┴─────────────────────────────────── 近日,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将与中国就建设一座新的核电 站达成协议。巴伊拉克塔尔透露,土方与一家中国企业已洽谈很长时间,有望在几个月内敲定协 议。若协议达成,中国将建造土耳其的第三座核电站。该国第一座核电站由俄罗斯在地中海沿岸 建造,第二座核电站预计位于黑海沿岸,目前仍在规划阶段。 ──────┬─────────────────────────────────── 2023-09-11│世界核能协会预测全球核电行业将迎来迅猛增长 ──────┴─────────────────────────────────── 世界核能协会(WorldNuclearAssociation)发布报告称,随着各国政府提高核电装机容量以 实现“零碳”目标,到2030年,核反应堆对铀的需求预计将增长28%,到2040年将增长近一倍。 报告称,自俄乌冲突以来,人们对核能的兴趣也有所上升,希望确保自己国家的能源安全。预计 全球核电行业将在未来几十年内将装机容量扩大四分之三,除非迅速开发新的铀矿,否则可能出 现铀短缺。 ──────┬─────────────────────────────────── 2023-08-29│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科研进展,我国可控核聚变获得重大突破 ──────┴─────────────────────────────────── 中核集团发布消息,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 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 ,突破了等离子体大电流高约束模式运行控制、高功率加热系统注入耦合、先进偏滤器位形控制 等关键技术难题。这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 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 ──────┬─────────────────────────────────── 2023-08-08│美国科学家重现“核聚变点火”突破 ──────┴─────────────────────────────────── 继去年12月之后,美国能源部下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近日成功重现“核聚 变点火”突破,第二次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实现“净能量增益”。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一 名发言人对媒体表示,该实验室的科学家今年7月30日在利用“国家点燃实验设施”进行的实验 中成功重现了“核聚变点火”突破,并且相比去年12月的实验获得了更高的“净能量增益”。 ──────┬─────────────────────────────────── 2023-07-14│全球首台使用模块化小型堆技术的反应堆核心模块竣工验收 ──────┴─────────────────────────────────── 由中国一重承制的全球首台海南昌江“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在一重集团大连核电石化 有限公司竣工验收、启航发运,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术创新和核电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跻身世界前列。“玲龙一号”反应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核能先 进堆型示范工程之一,是继“华龙一号”后又一国内自主创新重大成果。 ──────┬─────────────────────────────────── 2023-07-11│全球首个全高温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将开建 ──────┴─────────────────────────────────── 中核五公司与中国第一家聚焦聚变能开发的商业公司正式签订了全高温超导核聚变装置总装 合同,承建全球首个全高温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 ──────┬─────────────────────────────────── 2023-07-06│能源比重升至三成以上,海外多国纷纷加码核电站 ──────┴─────────────────────────────────── 韩国政府决定将核电比重到2030年升至三成以上。此外,韩国政府将扶持能源新产业出口, 争取到2030年在海外建设10座核电站。此前,英国政府发布新能源战略,期望到2050年核电产量 达24吉瓦,满足英国四分之一电力需求。国内来看,在严格监管、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 展核电,对经过多年准备和全面评估审查、已纳入国家规划的浙江三门、山东海阳、广东陆丰三 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券商预计我国自主三代核电会按照每年6~8台的核准节奏实现规 模化批量化发展,国内年均投资规模有望达到660亿元~1440亿元。 ──────┬─────────────────────────────────── 2023-06-26│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取得关键节点进展 ──────┴─────────────────────────────────── 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取得关键节点进展,位于甘肃省武威市的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 盐实验堆近日已获得由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运行许可证。根据现行核安全法规,获取运行许可证 后,上述实验堆即可进行首次装料,由此进入“带核运行”状态。但在装料后,核工程还必须经 历一系列调试和试运行过程,正式运行仍需时日。 ──────┬─────────────────────────────────── 2023-06-05│美国能源部拨出4600万美元用于核聚变研发,或将推动全球核聚变行业发展 ──────┴─────────────────────────────────── 美国能源部周三(5月31日)宣布,8家研究核聚变能源的美国公司将获得4600万美元的资金 ,用于开发核聚变发电试点工厂。目前,全世界有30多家公司正在尝试通过核聚变发电,或许未 来有一天核聚变能源可能会帮助全球减少碳排放,并且也不会产生持久的放射性废物。 ──────┬─────────────────────────────────── 2023-05-30│产业界对今年核电核准及开工项目普遍乐观,预计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 │模居全球首位 ──────┴─────────────────────────────────── 目前随着福岛核泄漏事故影响的渐行渐远以及3060双碳目标指引,国家政策对核电发展持支 持态度。2022年5个新项目、共10台新机组在国常会上获批,创2009年以来新高。核电产业界对 今年的新项目核准开工预期普遍乐观,去年的核准节奏有望延续。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2030 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规模有望成为世界第一。 ──────┬─────────────────────────────────── 2023-04-25│核电标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多项文件获批 ──────┴─────────────────────────────────── 近日,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京召开2022年度委员全体会议(年会),总结2022 年标准化工作,提出2023年工作计划,审议通过《中国先进压水堆核电标准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 划(2022~2025年)》《2023年度能源行业核电标准立项建议》等四项文件。 ──────┬─────────────────────────────────── 2023-04-2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即将举行 ──────┴─────────────────────────────────── 2023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将于2023年4月26日至4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主办单位 为中国核能行业协会。 ──────┬─────────────────────────────────── 2023-04-19│日本争取2050年左右实现核聚变发电,可控核聚变或迎成长空间 ──────┴─────────────────────────────────── 为实现稳定的能源和电力供应,日本正式敲定了首个核聚变能源开发战略方案,提出要推进 企业参与研发实验用的核聚变反应堆,并争取在2050年左右实现核聚变发电。 ──────┬─────────────────────────────────── 2023-04-13│麻省理工公布科技创新榜单,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入选 ──────┴───────────────────────────────────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2022年度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上海超导总裁 朱佳敏上榜,他带领团队开发了高工程临界电流密度的高温超导带材并实现了批量化制备,为可 控核聚变工程向紧凑型发展提供了关键的原材料。可控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是解决人类能 源和碳排放问题的一种“终极方案”。 ──────┬─────────────────────────────────── 2023-03-21│岭澳核电站安全运行6000天,刷新世界纪录 ──────┴─────────────────────────────────── 截至2023年3月16日,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运行6000天, 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的最高纪录。根据中国核电公告信息,其2023年投资计 划总额为800亿元,同比2022年506亿元增长约58%。投资额将主要用于核电、核能多用途、新能 源、单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参控股资本金注入、收购项目等。 ──────┬─────────────────────────────────── 2023-02-23│华龙一号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内穹顶吊装成功 ──────┴─────────────────────────────────── 据中核集团消息,21日,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内穹顶吊装成功。内穹顶吊装是核 电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标志着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由土建施工高峰全面转入安装阶段 。 ──────┬─────────────────────────────────── 2022-12-13│人类或首次实现“净能量增益”核聚变 ──────┴─────────────────────────────────── 近日,综合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科学家在追求无限零碳 能源方面取得了突破,首次实现了聚变反应的净能量增益,也就是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的能量还要 多。如果LLNL能实现“净能量增益”的聚变反应,相当于为全人类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绿色的、 用之不竭的能源选项。我国也参与了国际核聚变研究和巨型工程ITER,且有多家企业在核聚变方 面进行布局。 ──────┬─────────────────────────────────── 2022-11-23│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 核心部件可批量生产 ──────┴─────────────────────────────────── 据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消息,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研制取得重大进展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 ,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这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实现该项 核心科技持续领跑。 ──────┬─────────────────────────────────── 2022-11-02│东北地区首次启用核能供暖 ──────┴─────────────────────────────────── 11月1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 项目,惠及周边红沿河镇近两万居民。由核能来供热其实并非一项新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 泛、成熟的应用。 ──────┬─────────────────────────────────── 2022-09-30│德国正式推迟核电退出计划 ──────┴─────────────────────────────────── 当地时间9月27日,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宣布,为了应对今年冬天预计出现的能源短缺,正 式推迟原定今年年底退出核电的计划。据报道,哈贝克在首都柏林对记者表示,由于法国超过一 半的核电站关闭,法国电力供应出现了短缺,德国因而做出了暂缓退出核电的决定。 ──────┬─────────────────────────────────── 2022-08-31│五部门加快三代核电批量化应用,核电行业年均投资或达千亿元 ──────┴─────────────────────────────────── 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其中指出 进一步加快三代核电的批量化,加速四代核电装备研发应用。 《中国核能年度发展与展望(2020)》中提到,预计到2025年,我国在运核电装机达到7000万千 瓦,在建核电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左右。机构预计,核电作为基础负荷调节电力系统,使得其在 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发展潜力巨大。预计我国自主三代核电会按照每年6~8台的核准节奏实 现规模化批量化发展,国内年均投资规模有望达到660亿元~1440亿元。 ──────┬─────────────────────────────────── 2022-08-25│“华龙一号”漳州核电2号机组内穹顶吊装成功 ──────┴─────────────────────────────────── 8月23日,据中核集团消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批量化工程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 组内穹顶提前成功吊装。标志着该机组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华龙一号批量化 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表示,预计在2022年至2025年间,中国将进一步加 快扩大装机规模,保持每年6-8台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7000万 千瓦左右;到2035年,中国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相比2021年翻倍。 华龙一号压力容器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反应堆核心设备,代表着中国三代核 电技术关键设备研发制造最高水平。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中 核集团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成果,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 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完全具备批量化建设能力,已成为中国 为世界贡献的三代核电优选方案。目前,“华龙一号”在全球已有4台机组商运,批量化工程建 设稳步推进。 ──────┬─────────────────────────────────── 2022-08-10│核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发电量占比将翻倍 ──────┴─────────────────────────────────── 8月9日,在第29届国际核工程大会上,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表示,预计在2022年至2025 年间,中国将进一步加快扩大装机规模,保持每年6-8台核电机组的核准开工节奏,2025年核电 运行装机容量达7000万千瓦左右;到2035年,中国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相比202 1年翻倍。 ──────┬─────────────────────────────────── 2022-05-04│我国东北首座核电站最后一台机组具备发电能力 ──────┴─────────────────────────────────── 从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获悉,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2日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其已 具备发电能力,向实现商业运行迈出关键一步。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 电站共建设6台核电机组,一期工程的4台机组已于2016年实现商业运行;二期工程的5、6号机组 于2015年开工建设,5号机组于去年7月31日投产,6号机组计划今年实现商业运行。 ──────┬─────────────────────────────────── 2022-04-21│我国将在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三个新建项目获核准 ──────┴─────────────────────────────────── 国常会4月20日指出,要在严监管、确保绝对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对经全面评估审查 、已纳入国家规划的三个核电新建机组项目予以核准。从多个权威渠道独家获悉,这“三个核电 新建机组项目”,其中每个分别涉及两台核电机组。也就是说,此次核准的核电机组共有6台。 这6台核电机组均为第三代核电技术。据了解,目前每台第三代核电机组的总投资约为200亿元, 6~8台核电机组的总投资将高达1200亿~1600亿元。 ──────┬─────────────────────────────────── 2022-04-20│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全面建成投产 ──────┴───────────────────────────────────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第四台、海外第二台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K3机组通过临 时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全面建成投产。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是当前核电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 一。国内方面,华龙一号已经在中国福建漳州、海南昌江等地实现批量化建设。 ──────┬─────────────────────────────────── 2022-03-30│我国积极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 ──────┴─────────────────────────────────── 国家能源局印发《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意见提到,有序推进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 。推动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建成投产白鹤滩、两河口水电站全部机组,加快推动 雅砻江孟底沟、黄河羊曲水电站建设,推进旭龙水电站核准,水电装机达到4.1亿千瓦。建成投 运福清6号、红沿河6号、防城港3号和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等核电机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有序推动新的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业务为工程建设,按板块可分为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两│ │ │大业务板块。 │ ├──────┼─────────────────────────────────┤ │行业地位 │我国最高水平的核电工程建设领军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1.全球领先的核电建造能力 │ │ │历史最久:自1985年承建秦山核电以来,不断成长为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9年│ │ │不间断从事核电建造的领先企业。 │ │ │规模最大:建成及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最多,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建设│ │ │88台核电机组,其中62座己投产运营,在建机组26台。 │ │ │能力最强:强大的资源保障能力和先进的群堆管理理念,具备同时承建40台│ │ │核电机组的能力。 │ │ │技术最全:掌握了包括CNP、M310、CPR1000、EPR、VVER、AP1000、CAP1400│ │ │、华龙一号、高温堆、重水堆、实验快堆、先进研究堆等各种堆型、各种规│ │ │格系列的核电建造技术。 │ │ │技术领先:熟练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模块化施工、筒体滑模施工、全系│ │ │列自动焊、检维修、大件吊装等技术。 │ │ │人才最优:拥有一支覆盖各领域、各梯队的核电从业人员,具备集团化、一│ │ │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素有核电建设“国家队”、“核建铁军”荣誉称号。 │ │ │市场占有率最高:国内核电建造市场份额保持绝对领先,持续为客户创造价│ │ │值。 │ │ │2.历久弥新的卓越品牌影响力 │ │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公司见证了我国核工业创建、发展、壮大的全过程,│ │ │为我国核工业的发展和“两弹一艇”的丰功伟绩做出了重大贡献。 │ │ │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公司秉承“责任、安全、创新、协同”的企业核心价│ │ │值观和“创新发展、勇当国任”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 │“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 │ │锚定打造“两个品牌”:贯彻“2345”发展思路,打造核电工程和民用工程│ │ │两个品牌。 │ │ │行业排名和影响力领先:2023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位列第136名,│ │ │“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第134位,位列上榜中国企业名单第43位,行│ │ │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 │ │3.迭代升级的科技创新驱动力 │ │ │科技创新矩阵:公司组建的创新研究院实体化运行,初步形成集约化科技创│ │ │新体系。 │ │ │先进技术应用:积极推进自动焊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 │ │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持续开展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试点示│ │ │范。 │ │ │4.精准高效的质量安全管控力 │ │ │坚持质量第一:以“完善体系+标准化管理+改进提升”为思路,以“文化引│ │ │领”“制度指导”“监督检查”“优化工具”、“质量奖惩”为路径。 │ │ │坚持安全第一:公司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统筹发展和安│ │ │全,始终坚守“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 │ │ │5.区域化和多元化的资源布局 │ │ │市场布局区域化:积极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区域统筹协同。 │ │ │业务结构多元化:公司致力于延伸在核电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强大能力和建设│ │ │经验。 │ │ │6.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及激励约束机制 │ │ │市场化经营机制:公司始终坚持市场化经营机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始│ │ │终贯彻落实“以服务求发展、以现场赢市场”的市场开发理念。 │ │ │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公司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紧紧围绕激│ │ │发活力、提高效率。 │ │ │7.持续健全的现代化产业链体系 │ │ │持续提升核工业产业链建设与配套服务能力:公司致力于向核电建设上下产│ │ │业链延伸。 │ │ │持续提升建筑业全产业链竞争力:公司致力于发展成为建筑业一流全产业链│ │ │综合服务商。 │ │ │8.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 │ │ │公司深入贯彻“人才强企”战略,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技术为支撑。│ │ │9.党的建设融入中心工作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