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1995 中金公司 更新日期:2025-04-1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含H股、中特估
风格:融资融券、大盘股、业绩预升、证金汇金、MSCI成份、周期股
指数:央企100、上证180、上证中盘、沪深300、中证200、300周期、中证央企、300ESG
【2.主题投资】
──────┬──────┬────────────────────────────
2023-05-05│中特估 │关联度:☆☆☆☆☆
──────┴──────┴────────────────────────────
公司为中特估概念股。
──────┬──────┬────────────────────────────
2020-11-02│含H股 │关联度:☆☆☆☆☆
──────┴──────┴────────────────────────────
H股:中金公司(03908)于2015-11-09上市
──────┬──────┬────────────────────────────
2024-07-25│期货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控股子公司中金期货
──────┬──────┬────────────────────────────
2022-04-01│北京自贸区 │关联度:☆☆☆
──────┴──────┴────────────────────────────
公司办公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国贸大厦2座27层及28层。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
外合资投资银行,为境内外企业、机构及个人客户提供综合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资银行服务。
公司拥有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股票业务、固定收益业务、投资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和研究业
务在内的全面均衡发展的业务结构。
──────┬──────┬────────────────────────────
2021-10-14│央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或者实控人涉及央企。
──────┬──────┬────────────────────────────
2021-09-03│北交所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地处北京,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为境内外企业、机构及个人客户提供综合
化、一站式的全方位投资银行服务。
──────┬──────┬────────────────────────────
2025-04-11│业绩预升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5年01-03月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5800万元至210600万元,与上年同
期相比变动幅度为50%至70%。
──────┬──────┬────────────────────────────
2025-04-11│周期股 │关联度:☆☆☆
──────┴──────┴────────────────────────────
公司属于证券(通达信研究行业)
──────┬──────┬────────────────────────────
2025-04-11│大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11公司AB股总市值为:986.11亿元
──────┬──────┬────────────────────────────
2025-03-29│证金汇金持股│关联度:☆☆☆☆☆
──────┴──────┴────────────────────────────
汇金持有193615.57万股(40.11%)
──────┬──────┬────────────────────────────
2020-12-02│MSCI成份 │关联度:☆☆☆☆
──────┴──────┴────────────────────────────
MSCI成分股
【3.事件驱动】
──────┬───────────────────────────────────
2023-11-06│利好政策频出,头部券商做大做强再迎良机
──────┴───────────────────────────────────
支持头部券商做大做强,一系列规划相继出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培育一流投行,随
后证监会表示,支持头部券商通过业务创新、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具体规则也在逐步落地
。近日,证监会就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此举有利
于支持合规稳健的优质券商适度拓展资本空间,提升资本使用效率,做优做强。“预计后续还将
不断有政策出台。”券商分析师表示。
──────┬───────────────────────────────────
2023-09-11│数据交易所利好频频,交易规模爆发式增长
──────┴───────────────────────────────────
今年数字经济发展明显提速,数据交易所作为数据交易的关键环节数据来源,交易规模爆发
式增长。截至6月底,全国各地由政府发起、主导或批复的数据交易所达44家,头部数据交易所
交易规模达亿元级别。券商表示,数据交易所是数据要素价值发挥核心。数据供给方和数据需求
方点对点的交易模式,规范程度和交易效率具备瓶颈,难以大规模复制。数据充分流动是发挥数
据要素价值的基础,目前全国各地以数据交易机构为抓手,鼓励集中式、规范化的“场内数据交
易。根据上海数据交易所数据,2022年数据产品交易额超过1亿元,预计2023年场内交易额有望
到达10亿元。
──────┬───────────────────────────────────
2023-08-25│券商回购不断,业务有望全面受益于活跃资本市场举措
──────┴───────────────────────────────────
8月24日晚间,东方财富公告,拟以5亿元-10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计划;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2元/股。此前,国金证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提议以公司
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12元/股,回购资金总额为1.5亿元至3亿元。8月18
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会同
有关方面,进一步优化股份回购制度,支持更多上市公司通过回购股份来稳定、提振股价,维护
股东权益,夯实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资本金是制约券商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2023年8月18日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提到“优化证券公司风控指标计
算标准,适当放宽对优质证券公司的资本约束”。
──────┬───────────────────────────────────
2023-08-22│证监会推出一系列活跃资本市场措施,助推券商进一步发展壮大
──────┴───────────────────────────────────
8月18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突出扶优限劣,研
究对于破发或破净的上市公司和行业,适当限制其融资活动,要求其提出改善市值的方案。统筹
好一二级市场平衡。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此外,自8月28日
起进一步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加快推进回购规则修订,放宽上市公司在股价大幅下跌时的回购
条件等。
──────┬───────────────────────────────────
2023-08-07│政策利好密集催化,持续政策红利堆积驱动券商板块行情延续
──────┴───────────────────────────────────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拟自2023年10月起进一步降低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
纳比例,将该比例由现行的16%调降至平均接近13%。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调降被
视为证券业“定向降准”。此外,7月24日政治局会议首提“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7月27日证监会召集头部券商开会,就活跃资本市场及提振投资者信心征求意见;7月28日中
金所发布实施“长风计划”意在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券商研报指出,通过复盘2012年、2018年
及2020年三次券商板块具有明显超额收益的行情,发现三轮行情均受益于利好政策出台促进券商
板块估值提升,持续的政策红利堆积驱动板块行情延续。
──────┬───────────────────────────────────
2023-02-23│转融资业务试点上线,增强券商业务灵活性
──────┴───────────────────────────────────
2月21日,中证金融公司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上线。此次改革采取“灵活期限、竞价费率
”交易方式,证券公司可自主选择期限,自行申报费率,转融资交易通过竞价方式完成。市场人
士认为,转融资业务试点上线,有利于增强券商转融资业务灵活性,更好匹配融资融券业务需求
。
──────┬───────────────────────────────────
2023-01-16│新规限制最低交易佣金,券商价格战有望被遏制
──────┴───────────────────────────────────
1月13日,证监会发布《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自2023年2月28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八
条明确证券公司向投资者收取证券交易佣金,不得明显低于证券经纪业务服务成本。券商认为新
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于证券行业降低服务收费对盈利能力影响的担心,主线明确的情况下
,券商估值和业绩成长的错配带来左侧配置机会。
──────┬───────────────────────────────────
2022-10-21│中证金融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40BP
──────┴───────────────────────────────────
10月20日晚间,中证金融决定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40BP,调整后各期限档次的费率具体为:
182天期为2.10%、91天期为2.40%、28天期为2.50%、14天和7天期为2.60%。证金公司称,此次下
调转融资费率,是根据资金市场利率水平做出的正常经营性调整,旨在满足证券公司低成本融资
需求,促进合规资金参与市场投资。同日,证金融启动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旨在提高资本市
场资源配置效率,更好服务于证券公司多样化融资需求。
──────┬───────────────────────────────────
2021-12-13│“全面注册制”提速 资本市场提升要素配置效能
──────┴───────────────────────────────────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行,将有利于提高企业IPO的效率,预计明年A股上市企业数量及募资规
模将实现较大幅度提升。与此同时,注册制改革对券商的承销能力、定价能力、销售能力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项目经验丰富、人才储备充足的头部券商更加受益。
──────┬───────────────────────────────────
2021-09-03│北京证券交易所来了,资本市场重大扩容给券商带来机会
──────┴───────────────────────────────────
证监会9月3日晚间表示,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严格遵循《证券法》,按照分
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总体平移精选层各项基础制度,坚持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
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同步试点
证券发行注册制。此外,证监会将统筹协调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布局,推动健全资本市场服务中
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全链条制度体系,着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
市场专业化发展平台。
──────┬───────────────────────────────────
2021-08-19│权益类财富管理市场广阔 券商业绩迎来新增长点
──────┴───────────────────────────────────
浙商证券(601878)发布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84%,净利润同比增长34.16%
。财富管理业务成为一大亮点,截至6月底金融产品保有量达到4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4%,
特别是权益类产品的销量和规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资管新规、房地产调控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红利三大原因支撑居民资产更多向权益类资产倾斜,我
国权益类财富管理依然处在高增的起点,财富管理行业是黄金赛道。
──────┬───────────────────────────────────
2021-07-26│证监会:正在就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做前期准备工作
──────┴───────────────────────────────────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表示,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涉及到做市商制度资格准入、市场
监管等,需要制定配套制度规则,相关部门和单位正在做各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
机构认为,通常情况下,做市商主要由券商担当,需要同时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充足的库存证
券风险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证券定价能力,因而门槛不低。2020年度,同时获评上交所上证50ETF
期权AA级主做市商和沪深300ETF期权AA级主做市商的券商有6家,分别为广发证券、华泰证券、
招商证券、中泰证券、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均为业内头部券商。科创板首批试点做市商,也大
概率以头部券商为主。
──────┬───────────────────────────────────
2021-07-13│成交额连续破一万亿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
──────┴───────────────────────────────────
截至7月12日,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八个交易日突破一万亿元。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为9662亿元,同比增长21%。截止2021年5月,2021
年平均每月新增投资者186万人,较2020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新增投资者133.18万人上升39%。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发行人系由中金有限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18日 │
│ │,中金有限召开董事会会议,同意中金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 │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对中金有限全部资│
│ │产及负债进行了评估,并于2015年3月29日出具《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拟 │
│ │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中企华评报字[2015]第10│
│ │49号)。经评估,中金有限截至2014年12月31日以成本法评估后的净资产评│
│ │估价值为810,086.58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
│ │股意向书75万元。2015年5月11日,中金有限的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中国 │
│ │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约定了股份公司的设立、公司股份和│
│ │注册资本、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东的权利义务和股份转让等内容。各方在协│
│ │议中确认,根据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中国国际金融有│
│ │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中企华评报字[2│
│ │015]第1049号),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中金有限经核准的净资产评│
│ │估值为810,086.58万元,按20.583886%的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总额,股│
│ │份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1,667,473,000元。2015年5月14日,财政部│
│ │作出《财政部关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的批复》(财金│
│ │函[2015]34号),确认中央汇金所持中金公司719,848,271股为国家股,中 │
│ │国建投、建投投资和投资咨询分别所持中金公司1,000,000股为国有法人股 │
│ │,中投保所持中金公司127,562,960股为国有法人股。2015年5月22日,发行│
│ │人换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资审字[2012]│
│ │0010号)。2015年6月1日,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
│ │了《验资报告》(毕马威华振验字第1500887号),验证截至2015年6月1日 │
│ │,发行人已收到各股东以其拥有的中金有限于2014年12月31日经评估的净资│
│ │产缴纳的注册资本1,667,473,000.00元,占申请登记注册资本总额的100%。│
│ │2015年6月1日,发行人领取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注册号:1000004000│
│ │05994),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股意向书76│
│ │注册资本为1,667,473,000元。 │
├──────┼─────────────────────────────────┤
│产品业务 │本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投资银行、股票业务、固定收益、资产管理、私募股权│
│ │、财富管理及相关金融服务。 │
├──────┼─────────────────────────────────┤
│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包括投资银行业务、股票业务、固定收益业务、投资管理业务、财│
│ │富管理业务和研究业务在内的全面均衡发展的业务结构,自设立之初,公司 │
│ │即借鉴国际一流投资银行的先进管理模式,并结合本土最佳实践,秉承“以人│
│ │为本、以国为怀、勤奋专业、积极进取、客户至上、至诚至信”的经营理念│
│ │,高标准执业、稳健合规经营,在境内外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声誉。 │
├──────┼─────────────────────────────────┤
│行业地位 │中国首家中外合资投资银行 │
├──────┼─────────────────────────────────┤
│核心竞争力 │(一)优良的品牌形象 │
│ │公司在金融服务行业树立了优良的品牌形象。自设立之初,公司即借鉴市场│
│ │最佳实践,秉承“以人为本、以国为怀、植根中国、融通世界”的经营理念│
│ │,在境内外赢得了稳固的市场声誉。多年来,公司在维持高标准执业的同时│
│ │,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和制度建设,激发业务创新活力,多项业务连续多│
│ │年处于领先地位、摘得“中国最佳”桂冠。 │
│ │(二)高质量的客户基础 │
│ │公司拥有高质量、广泛深厚的客户基础。公司凭借优良的服务质量和专业的│
│ │服务能力,形成了深厚的客户积累,广泛覆盖了国民经济和资本市场中发挥│
│ │重要作用的大型企业、优秀的成长企业、专业的机构客户与持续增长的财富│
│ │客户。公司通过提供综合、定制化、跨境服务,满足客户复杂多样、高质量│
│ │的业务服务需求。公司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并致力为其提供全面的产品和│
│ │服务。 │
│ │(三)发展均衡的业务布局 │
│ │公司凭借对全球资本市场发展动态的敏锐洞察,前瞻性地布局各项业务。近│
│ │年来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机构化进程持续加速,大量传统通道性业务面临巨│
│ │大压力。对此,公司围绕“机构化”、“国际化”、“产品化”持续进行能│
│ │力建设,提早布局新赛道,紧密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国家重点部署领│
│ │域,持续巩固投资银行、股票业务、固定收益等传统业务优势,推动以资产│
│ │管理、私募股权及财富管理为代表的新兴业务持续发展。 │
│ │(四)突出的跨境业务能力 │
│ │凭借较早的国际化布局,公司形成了突出的跨境业务能力,具有领先的跨境│
│ │业务市场地位,较好发挥了服务跨境资本往来、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积│
│ │极作用。国际布局方面,公司建立了覆盖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
│ │法兰克福、东京、越南、迪拜在内的国际网络,并充分调动境内外的研究、│
│ │团队、产品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跨境服务。公司境内外业务无缝衔│
│ │接,团队同时具备境内和境外业务经验,拥有境内及境外若干地区的从业资│
│ │格。 │
│ │(五)领先和具有影响力的研究 │
│ │研究是公司业务的重要基础。公司拥有一支国际化、富有才干和经验丰富的│
│ │研究团队,通过覆盖全球市场的研究平台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客观、独立、严│
│ │谨和专业的研究服务。公司研究团队对中国企业和各行各业深入的了解、透│
│ │彻的分析和独特的见解为公司赢得了“中国专家”的声誉。 │
│ │(六)优秀的管理层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
│ │公司拥有具备全球视角、勇于开拓的高级管理团队,拥有遍布境内外、具备│
│ │全牌照执业能力的优质员工队伍。 │
│ │(七)高效的管理模式和审慎的风险管理机制 │
│ │公司拥有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和全面、审慎的风险管理机制。公司坚持“│
│ │两个一以贯之”,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并结合国际成熟市│
│ │场经验建立起相应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流程,确保管理的高效、合理。同时,│
│ │公司始终坚持并不断夯实“全员、全程、全覆盖、穿透式”的风控合规体系│
│ │和运行机制,实现了母公司对境内外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一体化穿透管理,│
│ │以及对集团内同一业务、同一客户的统一风险管控,确保公司可形成集中、│
│ │有效的业务管理和风控支持效应,统一决策、管理和调度资源,保障了业务│
│ │的平稳有序开展和风控体系的稳健运行。 │
│ │(八)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力 │
│ │公司视信息技术为公司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公司具有完善的信息技术管│
│ │理架构和业界领先的自主研发能力。公司构建的基础交易、产品和服务、风│
│ │控和运营管理三大基础技术体系,能够为客户及各业务部门提供全流程、端│
│ │到端的复杂金融产品服务,以及全球范围内全方位的业务运营和管理能力支│
│ │持。公司采用先进技术自主研发的核心业务系统及平台,稳健运营、业内领│
│ │先。 │
├──────┼─────────────────────────────────┤
│经营指标 │2024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1333435595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6567│
│ │66963元,下降7.21%;本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569434│
│ │3080元,同比减少人民币461787694元,下降7.50%;本集团实现每股收益人│
│ │民币1.035元,同比下降9.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52%,同比下降0.9│
│ │1个百分点。 │
├──────┼─────────────────────────────────┤
│核心风险 │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机构化”进程持续加速,大量传统通道性 │
│ │业务面临巨大压力。 │
├──────┼─────────────────────────────────┤
│投资逻辑 │多年来,公司在维持高标准执业的同时,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改革和制度建设│
│ │,激发业务创新活力,多项业务连续多年处于领先地位、摘得“中国最佳”│
│ │桂冠。 │
│ │凭借较早的国际化布局,公司形成了突出的跨境业务能力,具有领先的跨境│
│ │业务市场地位,较好发挥了服务跨境资本往来、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积│
│ │极作用。 │
│ │国际布局方面,公司建立了覆盖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
│ │、东京、越南、迪拜在内的国际网络,并充分调动境内外的研究、团队、产│
│ │品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跨境服务。公司境内外业务无缝衔接,团队│
│ │同时具备境内和境外业务经验,拥有境内及境外若干地区的从业资格。 │
│ │跨境业务方面,公司长期服务于中资企业的“走出去”,产业资本、金融资│
│ │本的“引进来”,在中资企业境外IPO、境外债发行、跨境并购等领域取得 │
│ │了一定优势地位,在跨境交易、互联互通等新兴领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为│
│ │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 │在国际资本市场赢得更多话语权和定价权。 │
│ │公司的研究能力获得具有国际影响力机构的广泛认可,连续多年被《亚洲货│
│ │币》评为“中国研究(第一名)”、被《机构投资者》授予“大中华区最佳│
│ │分析师团队奖(第一名)”。公司于2020年设立了中金研究院,专注于公共│
│ │政策研究,致力于打造新时代的新型智库。中金研究院与研究部双轮驱动,│
│ │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研究支持。 │
│ │中金公司境内债券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四,持有型不动产ABS管理规模排名 │
│ │市场第一,基础设施公募REITs已上市项目管理规模市场排名第二,中资企 │
│ │业境外债券承销规模保持中资券商第一。 │
├──────┼─────────────────────────────────┤
│消费群体 │行业内的领先公司、机构投资者及高净值个人 │
├──────┼─────────────────────────────────┤
│股本相关 │十大股东持股占总股本比例: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44.32%,香港中 │
│ │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31.16%,海尔集团(青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9.12% │
│ │,Tencent Mobility Limited 4.95%,Des Voeux Investment Company Lim│
│ │ited 4.64%,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2.92%,名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2.81%│
│ │,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0.02%,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0.02%,│
│ │建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0.02% │
├──────┼─────────────────────────────────┤
│股东相关 │股东包括: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 │海尔集团(青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Mobility Limited,Des Voeu│
│ │x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名力集团投资有│
│ │限公司,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建投投│
│ │资有限责任公司 │
├──────┼─────────────────────────────────┤
│增持减持 │中金公司2023年8月12日公告,公司股东海尔金盈拟自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 │
│ │结束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A股股份合│
│ │计不超过14481.7705万股,占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截至公告日,海尔金│
│ │盈持有公司A股股份19714.5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08%。 │
│ │中金公司2024年8月10日公告,公司股东海尔金盈计划公告日起3个交易日结│
│ │束后的3个月内(即2024年8月15日至2024年11月14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
│ │方式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10602.63万股公司A股股份,占 │
│ │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1964%。截至公告日,海尔金盈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 │
│ │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登记持有10602.63万股公司A股股份,占公司总股 │
│ │本的2.1964%。 │
├──────┼─────────────────────────────────┤
│行业竞争格局│2024年行业盈利同比上行、业务经营迎拐点。2024年主要股指迎来修复、债│
│ │券市场涨势扩大;A股股票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21.2%至10620.35亿元,融资│
│ │融券年末余额同比增长12.9%至18645.83亿元。其中,9月底一揽子政策组合│
│ │拳催化下,下半年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回升、交易活跃度亦显著上行。在此背│
│ │景下,行业经纪收入及投资收入均有望同比提升,预计带动行业整体盈利同│
│ │比上行。各业务线来看,成交额提升预计带动行业经纪收入提振;A股IPO及│
│ │再融资规模同比显著下行,虽信用债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同比增长7.│
│ │5%至20.41万亿元,行业投行收入预计仍将有所承压;券商资管规模稳健、 │
│ │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同比上行,而基金行业费改深化及固收、被动指数基金占│
│ │比提升或影响资管类收入表现;全年债券市场表现向好、同时权益市场迎来│
│ │修复,预计投资收入同比上行。 │
│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4月,国务院印发《 │
│ │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
│ │”),明确“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并同时强调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推动行业│
│ │回归本源、做优做强。此后,在新“国九条”的总体框架下,“1+N”政策 │
│ │体系建设进程快速推进,资本市场生态得到持续优化。2024年9月,央行、 │
│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了涵盖互换便利工具等在内的多项宏观│
│ │经济及资本市场刺激政策;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
│ │本市场”,进一步增强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持力度。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
│ │化,在短期内有助于提升市场交易活跃度,为证券行业的稳健经营提供有力│
│ │支撑;从中长期来看,也将为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业务扩容及模式升级筑│
│ │牢坚实基础。 │
│ │一流投行建设稳步推进,行业供给侧改革有望加速。2024年3月,中国证监 │
│ │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
│ │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对证券行业中长期发展作出全面及明确的规划部│
│ │署。文件强调证券公司应“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提出“适度拓宽优质│
│ │机构资本空间,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
│ │同时严格要求证券公司“夯实合规风控基础”。2024年9月,中国证监会修 │
│ │订发布《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通过指标设定的优化和分│
│ │类评级的应用,支持合规稳健的优质证券公司适度拓展资本空间。在自上而│
│ │下的政策引导下,结合减费让利的经营要求以及扶优限劣的分类监管举措,│
│ │证券行业有望通过内生发展与外延并购的双轮驱动,加速推进供给侧改革进│
│ │程,进而推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
├──────┼─────────────────────────────────┤
│行业发展趋势│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区域到全国,在充分借鉴国际实践经验、适时总结│
│ │历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中国资本市场立足于 │
│ │服务国民经济,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调动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实 │
│ │现资本市场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坚持加强法制建设,不断提高│
│ │资本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并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度。│
│ │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