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3026 石大胜华 更新日期:2025-05-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锂电池、特斯拉、燃料电池、新能源车
风格:融资融券、高校背景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2-01-10│锂电池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是全球电解液溶剂龙头,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也是国内唯二能够生产5种电池级溶剂
的企业。21年产能20万吨,22年新增产能15万吨,24年计划达到105万吨产能。
──────┬──────┬────────────────────────────
2021-11-29│特斯拉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成为国内外多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生产厂家的高品质溶剂原料主要供应商,直接或间接
地为三星、LG、三菱化学、比亚迪、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厂家提供高品质溶剂原料。
──────┬──────┬────────────────────────────
2021-10-26│燃料电池 │关联度:☆☆
──────┴──────┴────────────────────────────
与中国石油大学胜华新能源研究院合作氢燃料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相关领域事项。
──────┬──────┬────────────────────────────
2021-10-18│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国内唯一能够同时提供5种电解液溶剂及锂盐的企业,溶剂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份额40%
──────┬──────┬────────────────────────────
2025-03-11│宁德时代概念│关联度:☆☆☆
──────┴──────┴────────────────────────────
2025年3月6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胜华新材料科技(连江)有限公司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德时代向胜华连江采购电解液的需求预计 10
万吨
──────┬──────┬────────────────────────────
2023-11-20│国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
2022-01-10│电解液 │关联度:☆☆☆☆☆
──────┴──────┴────────────────────────────
公司是全球电解液溶剂龙头,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也是国内唯二能够生产5种电池级溶剂
的企业。21年产能20万吨,22年新增产能15万吨,24年计划达到105万吨产能。
──────┬──────┬────────────────────────────
2022-01-10│六氟磷酸锂 │关联度:☆☆
──────┴──────┴────────────────────────────
公司拥有固态六氟磷酸锂产能2000吨,主要长单供应海外,预计22Q4达到5000吨。东营子公
司石大胜华新能源(石大51%,enchem49%)10万吨液态6F(折固3.3万吨)计划于23Q1达产。
──────┬──────┬────────────────────────────
2021-10-18│液化石油气 │关联度:☆
──────┴──────┴────────────────────────────
公司主营包含液化石油气生产业务
──────┬──────┬────────────────────────────
2021-10-14│央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或者实控人涉及央企。
──────┬──────┬────────────────────────────
2017-12-19│环氧丙烷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产品包含环氧丙烷,目前,公司通过技改拥有6万吨环氧丙烷产能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三年分红低于平均利润30%,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18-05-09│高校背景 │关联度:☆☆☆☆☆
──────┴──────┴────────────────────────────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3.事件驱动】
──────┬───────────────────────────────────
2023-09-08│比亚迪上半年新车销量进入全球十大车企行列,新能源车增长趋势持续
──────┴───────────────────────────────────
全球车企销量榜中首次出现了中国车企的身影,比亚迪2021年未进入前20名,2022年排到第
16名,2023年比亚迪旗下全球新车销量同比增长96%至125万辆,超过德国梅赛德斯奔驰和德国宝
马,正式跻身前十。由于去年自主品牌份额首次突破了50%,在新能源和自主品牌双轮驱动下,
预计在三年内中国品牌份额将提升到70%。那么20%市场份额的增加,意味着一年约400万辆的市
场增量,都是属于中国的自主品牌。
──────┬───────────────────────────────────
2023-08-14│海南印发新能源汽车推广中长期行动方案
──────┴───────────────────────────────────
海南近日印发《海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中长期行动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
,全省将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15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超过45%,总体车桩比在2:1左
右,除特殊用途外,全省公共服务领域、社会运营领域车辆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化,私人用车领域
新增和更换新能源汽车占比达100%。
──────┬───────────────────────────────────
2023-08-09│上海推新能源汽车新政
──────┴───────────────────────────────────
上海印发《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加快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鼓励
私有乘用车电动化,持续推进纯电动、氢燃料电池重型货运车辆的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到2025
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力争突破1万辆,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50%。
──────┬───────────────────────────────────
2023-08-04│今年以来新能源车累计零售同比增长37%
──────┴───────────────────────────────────
据乘联会初步统计数据,7月1-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73.4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8%
。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25.9万辆,同比增长1%;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1.7万辆,同比下降6%,
环比下降1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308.5万辆,同比增长6%。7月1-31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64.
7万辆,同比增长33%,环比下降3%。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73.3万辆,同比增长37%;全国乘用车厂
商新能源批发75.5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下降1%。今年以来累计批发429.9万辆,同比增长42
%。
──────┬───────────────────────────────────
2023-08-01│发改委强调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优化汽
车购买使用管理。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
。着力推动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等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促进汽车更新消
费,鼓励以旧换新,不得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实施歧视性政策。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扩
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
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
──────┬───────────────────────────────────
2023-07-24│十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
──────┴───────────────────────────────────
7月2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
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旨在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扩大汽车消费,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制度
和市场环境,更大力度促进新能源汽车持续健康发展。
──────┬───────────────────────────────────
2023-07-12│电解液大厂Q2开工率回升,需求恢复主要来自储能市场
──────┴───────────────────────────────────
电解液大厂Q2开工率回升,需求恢复主要来自储能市场
──────┬───────────────────────────────────
2023-06-21│发改委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近日,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延续良好态
势。1—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294万辆,同比增长45.1%、46.8%;出口45
.7万辆,增长1.6倍。近期,国务院对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部署,我们将会同有关部
门认真贯彻落实,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向发力,持续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推动新能
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做到“四个持续”。一是持续扩大消费市场。二是持续提升创新
能力。三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四是持续完善基础设施。
──────┬───────────────────────────────────
2023-06-15│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
──────┴───────────────────────────────────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5月,新能源汽车继续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市场占有
率进一步提升。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1.3万辆和71.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1.4%和12.6
%,同比分别增长53%和60.2%,市场占有率达到30.1%。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
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市场占有率达到27.7%。
──────┬───────────────────────────────────
2023-05-25│乘联会推算5月新能源车零售同比增长60.9%
──────┴───────────────────────────────────
乘联会初步推算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市场在173.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6.6%,同比增长27.7%
,其中新能源车零售58万辆左右,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长60.9%,渗透率约33.5%。
──────┬───────────────────────────────────
2023-05-22│六氟磷酸锂价格月内翻倍,企业利润有望迎来改善
──────┴───────────────────────────────────
前期一度陷入亏损的六氟磷酸锂市场,近一个月来终于迎来反转。六氟磷酸锂4月份国内市
场月均价为8.87万元/吨,4月末开始出现上涨,目前市场报价在13万-14万/吨之间,有地区报价
甚至达到每吨16万-17万,情况比前期明显好转。六氟磷酸锂价格不足一月间实现翻倍,与上游
碳酸锂价格短期大涨关联密切。在碳酸锂价格前期大幅回落的过程中,六氟磷酸锂是整个产业链
亏损最为明显的产品。
──────┬───────────────────────────────────
2023-05-19│5月前两周新能源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01%
──────┴───────────────────────────────────
据乘联会消息,5月1-14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21.7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01%,较上月
同期增长17%;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06万辆,同比增长41%;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19.3万辆
,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9%,较上月同期增长1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10.8万辆,同比增长32%。
──────┬───────────────────────────────────
2023-05-16│六氟磷酸锂继续上涨,月涨幅达37.6%
──────┴───────────────────────────────────
5月以来,国内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上涨,月涨幅已达37.6%。据百川盈孚数据,5月15日,
国内六氟磷酸锂市场价格区间在11.2万元/吨-12.2万元/吨,市场均价宽幅涨至11.7万元/吨,单
日每吨上调达1万元,较14日均价相比上涨9.35%。
──────┬───────────────────────────────────
2023-05-05│一季度全球电动车交付数量同比增长30.2%,新能源车增长态势持续
──────┴───────────────────────────────────
国际市场调研机构SNE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各国注册的电动汽车
总数约为270.2万辆,同比增长30.2%。具体来看,比亚迪以97.0%的同比增速蝉联榜首,继续保
持爆发式增长势头。特斯拉以36.4%的增速位居第二。上汽位居第三,增速为13.1%。
──────┬───────────────────────────────────
2023-04-28│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95.5亿美元
──────┴───────────────────────────────────
商务部表示,从国际市场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
出口额95.5亿美元,占汽车出口比重提升至44.7%,拉动整体出口增长0.6个百分点。
──────┬───────────────────────────────────
2023-04-18│机构预计35年电动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售五成
──────┴───────────────────────────────────
随着全球加速推进净零碳排放,电动汽车使用率急剧上升。根据高盛研究部数据,2035年电
动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一半左右。高盛研究部预测,2040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在2020年约200
万辆的基础上飙升至7300万辆,在此期间内电动汽车在全球汽车销量中的占比将从2%激增至61%
。在很多发达市场,电动汽车销量份额有望大幅提升至80%以上。
──────┬───────────────────────────────────
2023-02-21│工信部田玉龙:将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支持政策
──────┴───────────────────────────────────
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政策供给,优化发展环境,编制好汽
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保障好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
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我们将研究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支持政策,深入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发挥龙头企业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作用,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
车用操作系统等技术攻关和产业化,为产业发展添薪续力。”田玉龙说。
──────┬───────────────────────────────────
2023-01-09│EVTank:2022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同比增长75.7%达89.1万吨
──────┴───────────────────────────────────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发展白
皮书(2023年)》。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突破百万吨,达
到104.3万吨,同比增长70.4%。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同比增长75.7%,达到89.1万吨,在全球电解
液中的占比增长至85.4%。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得益于中国电解液企业大规模的扩产,未来
中国企业电解液出货量全球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
2022-12-22│前10个月全国锂电总产量超过580GWh,仍处于扩张阶段
──────┴───────────────────────────────────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22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根据行业
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1月份至10月份全国锂电总产量超过580GWh。业内人士表示
,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锂电总产量扩大的同时,材料环节产量也在加速扩张,在资本
端,锂电池产业链上市公司纷纷募资扩充产能,锂电产业仍处于扩张阶段。
──────┬───────────────────────────────────
2022-07-07│锂电池上游产品碳酸二甲酯两日涨超9%
──────┴───────────────────────────────────
进入七月,碳酸二甲酯市场行情整体延续上涨走势,4、5日,部分碳酸二甲酯工厂报盘价格
宽幅上调,上调幅度500-800元/吨附近,山东部分工厂封盘不报。截止7月5日,国内碳酸二甲酯
出厂参考价格6400-6700元/吨,两日涨幅9.4%,十日涨幅超14%。碳酸二甲酯(DMC)主要下游是
聚碳酸酯(PC)和电解液,占比分别为35%和25%。截至2022年7月1日,DMC总库存量为5000吨,
周跌21.9%,较5月初下降了51.8%,整体库存处于历史中位。
──────┬───────────────────────────────────
2022-02-18│首批高能量密度锂电产品问世
──────┴───────────────────────────────────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Amprius公司宣布,已经生产了第一批超高能量密度的锂电池,该款锂电
池的电池密度达到450Wh/kg(1150 Wh/l),是目前可用电池中能量密度最高的锂电池。按重量
计算,Amprius锂电池的能量比特斯拉Model 3的电池高出73%,而体积却减少了37%。Amprius公
司表示,这款电池能够实现如此高的能量密度主要是因为其采用了硅纳米线技术。
硅材料的理论比容量远高于(约10倍)已逼近性能极限的石墨,且对锂电压不高,有望成为高能
量密度锂电池的负极材料优选。根据高工锂电预算,2022 年硅基负极材料需求量为2.2万吨,20
19~22年CAGR达80%,行业平均毛利率40%以上。
──────┬───────────────────────────────────
2021-08-09│价格暴涨仍一货难求 电池厂各出高招抢购六氟磷酸锂
──────┴───────────────────────────────────
从年初的10万元/吨到如今的40万元/吨,尽管价格在半年内已经涨了3倍,六氟磷酸锂(LiP
F6)的短缺仍未有好转的迹象,并已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
2021-07-02│锂电上游核心材料价格大幅走高
──────┴───────────────────────────────────
受新能源汽车热销的提振,上游锂电材料景气度显著走高。在供给刚性的背景下,自2020年
下半年以来,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上涨。数据显示,7月1日国内六氟磷酸锂均价为33万元/吨,
较前一日价格上涨5000元/吨。国内磷酸铁锂电解液均价8.4万元/吨,较前一日价格上涨1000元/
吨。六氟磷酸锂是电解液的重要上游原料,而电解液是目前锂电池重要中游材料之一,受动力电
池装机量大幅上升的拉动,电解液需求快速增长。
──────┬───────────────────────────────────
2021-06-18│现货紧张加剧 碳酸二甲酯半月大涨25%
──────┴───────────────────────────────────
行业数据显示,截止6月16日,国产工业级碳酸二甲酯出厂均价参考在7066元/吨,与2021年
6月1日(参考价格5666元/吨)价格相比,均价上调1400元/吨,涨幅24.71%。
根据百川资讯,当前下游在恐涨心态下多入市采购,需求增加,电解液方面,电解液溶剂碳酸甲
乙酯/碳酸二乙酯对碳酸二甲酯品质要求较高,整体开工尚可,刚需跟进为主,聚碳酸酯方面刚
需少量跟进;供给方面,大厂装置检修,市场供应减少,现货紧张。因此,在多方利好支撑下,
碳酸二甲酯市场价格一路上行。
──────┬───────────────────────────────────
2020-11-17│受供需向好推动 工业级碳酸二甲酯价格大涨12%
──────┴───────────────────────────────────
工业级碳酸二甲酯价格16日大涨逾12%,近一周涨幅达28%。这主要是受到原料环氧丙烷价格
上调影响,成本面支撑尚可。另外,下游需求及出口订单也较好。安信证券张汪强认为,当前部
分新工艺装置负荷低位,整体供应量有所下滑。电池级方面,近期电解液溶剂对碳酸二甲酯需求
增加,叠加企业出口订单较好,拉动效果较为明显。石大胜华拥有碳酸二甲酯产能;奥克股份旗
下锂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已达稳产条件。
──────┬───────────────────────────────────
2020-09-15│锂电池排产增加 电池级DMC价格创历史新高
──────┴───────────────────────────────────
14日,山东石大胜华电池级DMC价格上调200元,报价11000元/吨,达到历史新高。电解液厂
家普遍反馈溶剂DMC一货难求,场内供给紧张,目前仅石大胜华一家生产商。业内人士表示,锂
电池排产增加将持续拉动电池级DMC需求,后期价格继续看涨。
此次碳酸二甲酯价格上行主要受三方面影响:首先,上游原材料环氧丙烷价格上涨,碳酸二甲酯
成本压力上行;其次是下游电解液、聚碳酸酯等行业进入需求旺季,拉动碳酸二甲酯需求上涨;
第三,碳酸二甲酯生产厂家陆续进入停车检修状态,市场供给紧俏。短期来看,碳酸二甲酯行业
供给短缺、需求旺盛的状态将延续,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将利好相关龙头企业。
──────┬───────────────────────────────────
2020-08-06│碳酸二甲酯今日继续上涨 近一个月涨幅逾4成
──────┴───────────────────────────────────
据百川资讯监测,继昨日上涨10.21%后,今日碳酸二甲酯价格再度上涨3.68%。当前碳酸二
甲酯市场价报价7050元/吨,与7月初的5000元/吨相比,涨幅高达40%,目前市场主流成交价集中
在7000-7300元/吨之间。
──────┬───────────────────────────────────
2019-06-18│碳酸乙烯酯龙头公司封盘 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
2019年6月17日据百川资讯监测,近期国内碳酸乙烯酯货源持续紧张,供不应求。机构认为
,由于两家江苏EC生产商因环保问题被政府关停,致使EC溶剂供给量减少近30%,且后期复产较
为困难。目前国内碳酸乙烯酯生产商订单充足,部分龙头厂家甚至封盘,行业几无库存。未来一
个季度碳酸乙烯酯供应仍然将非常紧张,价格有望继续上涨,预计6月份EC价格有望突破30000元
/吨。
──────┬───────────────────────────────────
2019-05-17│锂电池电解液原料碳酸乙烯酯价格大涨 两个多月翻倍
──────┴───────────────────────────────────
2019年5月16日消息,据报道,近期锂电池电解液原料碳酸乙烯酯价格持续上涨,在周一调
涨2000元/吨至1.8万元/吨后,5月16日再度因供不应求封盘。经过数周连续上行,该品种价格较
2月已翻倍。据业内人士介绍,碳酸乙烯酯目前供不应求,挺价意愿强烈,当前价格已远高于去
年四季度旺季时1.2万元/吨的价格。锂电池对碳酸乙烯酯为刚性需求。
──────┬───────────────────────────────────
2019-02-15│国内企业开工率下滑 碳酸二甲酯价格出现反弹
──────┴───────────────────────────────────
2019年2月14日消息,受下游需求回暖推动,碳酸二甲酯价格14日出现反弹,山东地区市场
价格调涨300元/吨,幅度近4%。目前主流报价在7100-7300元/吨,比去年同期高1400-1500元/吨
,涨幅为25%。据了解,安徽铜陵9万吨装置及云化绿能4万吨碳酸二甲酯装置停车,国内开工率
有所下滑。西南证券预计,未来碳酸二甲酯每年需求有望增长至10万吨以上,电解液产能仍然保
持约30%-40%较高速增长,行业景气度望延续向好。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系由石大科技、英大信托、瑞丰公司、叶智刚、杜寿考、郭天明、于海│
│ │明、黄鲁伟、李涛江、胡宝志及胡成洋共11名发起人直接以发起方式设立的│
│ │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2月31日,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设立登记│
│ │,并颁发了注册号为370000180782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
│产品业务 │1.电解液行业、2.碳酸酯行业、3.甲基叔丁基醚行业 │
├──────┼─────────────────────────────────┤
│经营模式 │1.电解液及碳酸酯业务经营模式:锂电池电解液及材料的生产、研发和销售│
│ │型经营模式。 │
│ │2.甲基叔丁基醚、丙二醇及乙二醇业务经营模式:生产、销售、贸易型经营│
│ │模式。 │
├──────┼─────────────────────────────────┤
│行业地位 │同行业较少比较完整提供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原料 │
├──────┼─────────────────────────────────┤
│核心竞争力 │电解液行业 │
│ │1.产业链配套优势 │
│ │公司依托碳酸酯溶剂的优势,顺应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向下游布局电解│
│ │液项目,实现从上游环氧丙烷到中游电解液所需的碳酸酯溶剂、锂盐及添加│
│ │剂的全产业链布局,为目前电解液行业唯一将上游延伸至环氧丙烷的公司。│
│ │公司具备五大碳酸酯溶剂、六氟磷酸锂及部分添加剂的生产能力,可实现95│
│ │%以上基础原材料自供,具有极高的产业链配套优势,使公司在保证原材料 │
│ │供应稳定的基础上,大幅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避免由于外采原料品质│
│ │差异造成的电解液产品质量波动。 │
│ │2.多基地布局优势 │
│ │公司目前东营基地30万吨电解液已稳定运行,武汉基地在2024年中顺利投产│
│ │,基地协同布局,可高效辐射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等下游锂电池│
│ │聚集区域,保证服务高效、便利,同时大幅降低物流费用。 │
│ │3.品牌知名度 │
│ │公司深耕DMC溶剂市场二十多年,同时积极布局锂盐及添加剂项目,目前已 │
│ │成长为全球唯一能够同时提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溶质、添加剂产品│
│ │的全产业链公司,与锂电池知名企业具有间接的业务合作关系,在新能源行│
│ │业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将有效赋能公司电解液产业的发展。 │
│ │4.多梯次产品优势 │
│ │公司碳酸酯溶剂、溶质及添加剂可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实现多配方、差异化│
│ │、多等级生产,可全面满足下游动力、储能及消费类电池客户的不同品级的│
│ │需求,便于下游市场开拓及客户关系维护。 │
│ │碳酸酯行业 │
│ │1.多基地布局产业协同优势 │
│ │公司是国内目前生产基地最多的碳酸酯生产供应商(东营、济宁、泉州、武│
│ │汉),同时拥有日本、韩国、捷克等多家海外分支机构,多基地协同生产,│
│ │公司的稳定供应优势十分突出,有利于巩固DMC以及整个碳酸酯溶剂的行业 │
│ │领先地位。 │
│ │2.多产品组合一站式供应服务优势 │
│ │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溶剂、锂盐、添加剂│
│ │组成,公司同时拥有5种电解液溶剂、锂盐六氟磷酸锂以及二氟草酸硼酸锂 │
│ │、氟苯等产品,形成为客户提供溶剂、锂盐、添加剂的全面一站式配套服务│
│ │供应平台。2024年,东营基地10万吨液态锂盐项目投产,进一步压缩公司产│
│ │业链成本,有助于扩大公司电解液的行业竞争力。 │
│ │3.多高端客户结构优势 │
│ │公司在保持传统工业级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高端市场,与国内外知名电解│
│ │液企业建立良好战略合作关系,下游客户覆盖整个应用市场。在客户类型上│
│ │,公司以反映市场刚需的终端客户为主,辅以反映市场短期变化的贸易商,│
│ │在维系培养客户的同时保证相对利润的最大化。除此之外,公司国内外销售│
│ │市场稳步发展,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更强。 │
│ │4.多技术路线研发优势 │
│ │公司在产与规划新建DMC项目同时拥有C1、C2、C3三种工艺技术路线,完全 │
│ │掌握三种工艺路线的优劣势,取优补缺。同时与厦门大学开展产研结合的技│
│ │术开发合作,依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厦门大学科研优势,公司拥有小│
│ │试、中试、量产平台,技术研发优势明显。 │
│ │5.品牌优势 │
│ │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批DMC生产企业,在2003年建设了5000吨/年DMC装置,随 │
│ │后紧跟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在行业中认可度不断提升,随着近几年│
│ │在电解液溶剂市场的深耕,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较大、国际知名度较高│
│ │的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供应商,品牌优势进一步彰显。 │
├──────┼─────────────────────────────────┤
│经营指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47亿元,同比减少1.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
│ │股东的净利润0.16亿元,同比减少12.32%;每股收益0.08元。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拥有有效专利460项(其中发明专利43 │
│营权 │项、实用新型专利417项)。报告期内新获授权专利92项,其中发明专利数 │
│ │量16项(含国际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6项,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