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培动力(603121)热点题材主题投资

 

查询个股所属概念题材(输入股票代码):

热点题材☆ ◇603121 华培动力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创投概念、智能机器、燃料电池、新能源车、汽车芯片、小米汽车、人形机器、DeepSeek 风格:无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03-27│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积极进军传统汽车市场以外的新能源汽车业务,参与了包括国际高端品牌宝马新能源车 型关键零部件的开发 ──────┬──────┬──────────────────────────── 2025-03-25│创投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与上海一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作方签订了《无锡晟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 合伙)合伙协议》 ──────┬──────┬──────────────────────────── 2025-03-10│机器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和西安中科阿尔法在合作研发磁速度、方向传感器芯片,线性传感器芯片,以及磁编码 器芯片等,主要针对机器人领域。 ──────┬──────┬──────────────────────────── 2025-02-28│小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已经拿到了比亚迪和小米的供应商代码,部分头部主机厂也在技术交流中 ──────┬──────┬──────────────────────────── 2025-02-26│人形机器人 │关联度:☆☆☆ ──────┴──────┴──────────────────────────── 公司拟成立人形机器人子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传感器和芯片的研发和销售。 ──────┬──────┬──────────────────────────── 2025-02-21│DeepSeek概念│关联度:☆☆☆ ──────┴──────┴──────────────────────────── 公司及关联公司近日已经在本地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并且有工程师正在使用这一工具进 行辅助研究与开发工作 ──────┬──────┬──────────────────────────── 2024-06-07│汽车芯片 │关联度:☆☆☆ ──────┴──────┴──────────────────────────── 子公司盛美芯科技,具有丰富的车载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2021-10-18│燃料电池 │关联度:☆☆ ──────┴──────┴──────────────────────────── 进行氢能源燃料电池空气压缩机项目研发。 ──────┬──────┬──────────────────────────── 2022-07-11│人民币贬值受│关联度:☆☆☆ │益 │ ──────┴──────┴──────────────────────────── 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60%。 ──────┬──────┬──────────────────────────── 2022-06-10│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为多个汽车品牌的混合动力汽车提供放气阀、中间壳等产品 ,其中为比亚迪1.5T DMI 车型提供放气阀独家供应,并配套中间壳等其他产品。 ──────┬──────┬──────────────────────────── 2022-01-05│传感器 │关联度:☆☆☆ ──────┴──────┴──────────────────────────── 公司通过收购无锡盛迈克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布局汽车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产品线。 【3.事件驱动】 ──────┬─────────────────────────────────── 2022-07-28│汽车智能化功能持续迭代,汽车传感器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传感器在众多新兴领域的应用空间得到了大幅扩 展,如智能家居、物联网、车联网和智慧城市,尤其是在汽车行业中,电动化、智能化功能持续 迭代,感知层成为自动驾驶核心部件之一。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系由上海华培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 │11月14日,华培有限召开董事会并通过决议,同意由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 │ │人,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截至2016年9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 │ │ │净资产289,598,848.62元扣除现金分红120,000,000元后169,598,848.62元 │ │ │为基数,按1:0.6781的比例,折合为115,000,0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 │ │超出部分净资产54,598,848.62元作为资本公积,各发起人按照其所持有的 │ │ │有限公司股权比例相应持有股份公司的股份。2016年12月16日,上海市工商│ │ │行政管理局核准了上述事项,并发放新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3101187895655347),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 ├──────┼─────────────────────────────────┤ │产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分为动力总成业务及传感器业务。 │ │ │动力总成业务涵盖的主要产品为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包│ │ │括放气阀组件、涡轮壳和中间壳及其他零部件等。 │ │ │传感器业务是以控股子公司盛迈克、盛邦、盛美芯为业务基础,主要产品涵│ │ │盖全压力量程范围的压力传感器、速度位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尿素品质│ │ │传感器等多品类传感器及部分核心芯片。 │ ├──────┼─────────────────────────────────┤ │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主要包括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四个部分。 │ │ │1、研发模式 │ │ │在动力总成业务领域,公司所属行业涉及耐高温金属材料研发、耐磨耐腐蚀│ │ │表面处理技术、合金钢低温冲击韧性增强热处理工艺研发、精密及超精密机│ │ │械加工、电子束焊接等一系列跨学科领域的技术研发,企业具备深厚的技术│ │ │积累和优秀的人才资源及设备资源。 │ │ │在传感器领域,公司专注于压力传感器、速度位置传感器、温度(包括排温│ │ │)传感器、尿素品质传感器等车用传感器技术和生产工艺的研发。作为国内│ │ │陶瓷压力传感器的主流厂商,始终坚持在研发领域的持续投入,子公司盛迈│ │ │克拥有陶瓷压阻压力传感器、陶瓷电容压力传感器、基于金属基底的高压传│ │ │感器及专用信号调理芯片技术相关的多项专利,具备“敏感元件—变送模块│ │ │—变送器”全工艺链优势。子公司盛邦具备包含陶瓷电容、MEMS压阻及其充│ │ │油芯体技术和玻璃微熔的核心技术能力,实现了全量程压力传感器的覆盖;│ │ │也具备针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产品的强研发设计能力;同时建立了先进的实验│ │ │设备,并已获得CNAS认证。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筛选流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 │ │,对供应商的开发、评价、管理、年审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由采购部协调│ │ │质量部、研发部等部门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考察,实现对供应商的质量监控。│ │ │当出现具体项目采购需求时,采购部向合格供应商名单中的供应商发出询价│ │ │,经过对供应商报价书的对比,确定好可能性较大的供应商后,由该供应商│ │ │提供小批样件供公司质量部、研发部、项目部各项技术指标确认,及客户交│ │ │样。公司通过相应审核程序后,最终召集会议确定量产供应商,根据生产需│ │ │求下达相应的订单,由该供应商正式进行供货。 │ │ │公司根据客户预测订单量及公司生产计划形成具体的采购计划,该采购模式│ │ │下,公司以需求分析为依据,以满足生产所需库存为目的,有效控制采购物│ │ │资的库存数量,有效控制物料资源,优化库存管理及生产效率。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生产模式主要采用MTO(MaketoOrder,按订单生产)的方式展开。公司│ │ │根据客户预测订单需求,由销售部根据客户的实际订单制定相应产品需求量│ │ │,物流部据此制定周、月度生产计划,并实时跟进生产进度,对生产计划的│ │ │实施情况持续管理和调整。在生产过程中,物流部负责协调其他部门的配合│ │ │工作,保障公司生产计划的执行和完成。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采用直销模式向国内及全球客户提供产品。 │ │ │在动力总成业务领域事业部,公司为宝马、长城等汽车整车厂商,为博格华│ │ │纳、霍尼韦尔(盖瑞特)、BOSCH马勒(博马科技)等一级供应商,为飞龙 │ │ │股份、美达工业、科华控股等二级供应商提供相关产品。 │ │ │在传感器领域事业部,盛迈克和盛邦主要服务于国内商用车前装市场,客户│ │ │涵盖一汽解放、中国重汽、陕汽、三一重工等商用车主机厂,潍柴动力、康│ │ │明斯、玉柴、锡柴、云内、常柴等国内外主流发动机厂商以及Bosch、秦泰 │ │ │等汽车尾气排放系统厂商。 │ ├──────┼─────────────────────────────────┤ │行业地位 │全球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专业供应商 │ ├──────┼─────────────────────────────────┤ │核心竞争力 │(一)动力总成事业部 │ │ │动力总成业务所属行业涉及耐高温金属材料研发、前沿铸造成型技术、精密│ │ │及超精密机械加工、高能束焊接加工、耐磨耐腐蚀表面处理技术、合金钢低│ │ │温冲击韧性增强热处理工艺研发等一系列跨学科领域的技术研发,企业具备│ │ │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秀的人才资源及设备资源。 │ │ │公司的客户关系稳固,具备全球的销售网络。目前,公司已经与包括博格华│ │ │纳、盖瑞特、博马科技等在内的全球知名涡轮增压器整机制造商形成了长期│ │ │稳健的合作关系,并通过上述一级供应商给全球的中高端乘用车,如奔驰、│ │ │宝马、沃尔沃、福特等形成供应,该全球销售网络的建立,为公司全球化布│ │ │局提供了优质的基础。 │ │ │(二)传感器事业部 │ │ │1、多品类传感器供应能力,单车价值量不断提高 │ │ │公司通过传感器事业部内部盛迈克、盛邦及盛美芯三家公司的有效整合,公│ │ │司已经形成了微压Mems压力、中压陶瓷压阻、高压玻璃微熔工艺的全压力量│ │ │程传感器的品类及能力,以及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应│ │ │用于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变速箱、排放系统、底盘系统等系统,并在国内市│ │ │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同时通过系统内多品类传感器的供应,在逐步增加单│ │ │车价值供应量的同时,增强对客户的粘性,从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 │2、公司已形成在国内商用车传感器供应商第一梯队的领先地位 │ │ │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潍柴动力、一汽解放、玉柴、云内、博世、康明斯、陕│ │ │汽、三一重工等国内外领先的柴油机厂商及商用车厂商,公司在汽车领域经│ │ │营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质量管理经验和良好的客户关系。随着传感器│ │ │国产替代的进一步加速,公司不断通过客户关系增加品类供应,提升市场占│ │ │有率,稳固行业地位;同时,通过已建立的全球汽车销售网络,从国内商用│ │ │车,走向全球商用车。 │ │ │3、传感器研发实力强,具备适应新兴市场的产品技术迭代能力 │ │ │传感器事业部内部已经形成了有效的整合与协同,以压力传感器的核心技术│ │ │能力为例,盛迈克与盛邦具备的陶瓷电阻、陶瓷电容的叠加低量程范围的Me│ │ │ms压力及高量程范围的高压玻璃微熔,构成了较为全面的压力传感器技术能│ │ │力,这使得公司能具备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客户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技术│ │ │解决方案的能力,极大地增强了客户粘性和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 │ │针对汽车的新能源发展趋势,公司研发了匹配纯电动新能源车及燃料电池热│ │ │管理系统的压力温度一体化传感器及PTC水加热器、匹配基于电池包安全监 │ │ │控的压力及氢气泄漏监控传感器等多品类的传感器,并与多家主机厂进行了│ │ │同步沟通、设计及样品交付。 │ │ │4、注重产业链核心能力的构建,已掌握部分传感器产品的上游芯片能力 │ │ │公司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盛美芯和参股中科阿尔法两家芯片设计公司,使得│ │ │公司具备部分核心车规级芯片的自主设计、封装测试的能力,可以为公司目│ │ │前已批量生产的MEMS压力传感器、速度位置传感器等产品精准提供车规级的│ │ │核心敏感芯片,为公司的传感器降本增效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增强了公司│ │ │在客户端的核心竞争力。 │ │ │5、公司已建立的全球乘用车销售网络,有助于公司传感器产品的全球化销 │ │ │售 │ │ │公司的动力总成事业部已经与包括博格华纳、盖瑞特、博马科技等在内的全│ │ │球知名涡轮增压器整机制造商形成了长期稳健的合作关系,并通过上述一级│ │ │供应商给全球的中高端乘用车,如奔驰、宝马、沃尔沃、福特等形成供应,│ │ │该全球销售网络的建立,为公司全球化布局提供了优质的基础,也为传感器│ │ │事业部的全球化提供了客户基础。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0,508,720.11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9.3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5,866,258.6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 │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839,404.48元,同比上升2,871.04%。 │ ├──────┼─────────────────────────────────┤ │竞争对手 │有金永和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验、南通海泰科、宁波天阁汽车零│ │ │部件有限公司、科华控股、无锡烨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子公司盛迈克拥有陶瓷压阻压力传感器、陶瓷电容压力传感器、基于│ │营权 │金属基底的高压传感器及专用信号调理芯片技术相关的多项专利,具备“敏│ │ │感元件—变送模块—变送器”全工艺链优势。 │ ├──────┼─────────────────────────────────┤ │投资逻辑 │汽车行业由于全球油耗法规日趋严格,除了节能减排要求,欧美电动化推延│ │ │,国内混动、增程车型需求增加等市场环境,对涡轮增压器需求在未来预计│ │ │将稳中有升,这也为公司业务的持续提升提供有效保障。报告期内的主要产│ │ │品为涡轮增压器的放气阀组件等关键零部件,行业竞争格局稳定,竞争对手│ │ │逐渐减少,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形成了较强的行业竞争力和竞争壁垒。公│ │ │司作为国际涡轮增压器巨头的重要供应商,是放气阀组件细分领域的龙头,│ │ │在全球的市占率领先。 │ │ │公司的主要客户包括潍柴动力、一汽解放、玉柴、云内、博世、康明斯、陕│ │ │汽、三一重工等国内外领先的柴油机厂商及商用车厂商,公司在汽车领域经│ │ │营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产、质量管理经验和良好的客户关系。随着传感器│ │ │国产替代的进一步加速,公司不断通过客户关系增加品类供应,提升市场占│ │ │有率,稳固行业地位;同时,通过已建立的全球汽车销售网络,从国内商用│ │ │车,走向全球商用车。 │ ├──────┼─────────────────────────────────┤ │消费群体 │潍柴动力、一汽解放、玉柴、云内、博世、康明斯、陕汽、三一重工等国内│ │ │外领先的柴油机厂商及商用车厂商。 │ ├──────┼─────────────────────────────────┤ │消费市场 │国内、国外 │ ├──────┼─────────────────────────────────┤ │产业基金 │拟1.4亿元参与设立创业投资基金:华培动力2025年1月7日公告,公司拟作 │ │ │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1.4亿元认缴出资无锡晟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 │ │ │限合伙),占认缴出资总额的31.39%。基金拟引入新的投资人,扩大基金规│ │ │模,认缴出资总额为4.46亿元。公司此次参与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旨在加快│ │ │在汽车智能化、传感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提升产业整合能力和综合竞争│ │ │力。合伙企业的存续期限(经营期限)为是15年,自合伙企业成立日起算。│ ├──────┼─────────────────────────────────┤ │行业竞争格局│动力总成领域,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2023年全球和欧盟汽车工业》报告│ │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乘用车新注册量为7245.72万辆,同比增长9.7%; │ │ │全球乘用车产量为7561.55万辆,同比增长10.2%。国际汽车市场上全面电动│ │ │化的推迟,对于涡轮增压行业能在较长时间保持一定的规模和需求,从而为│ │ │动力总成事业部的稳健发展提供市场保障。 │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 │ │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两位数增长。20│ │ │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 │ │.8%和37.9%。其中,纯电动车销量495万辆,占比67.6%,相比2022年下降了│ │ │8个百分点;插电式混动车销量174万辆,占比23.8%;增程式混动车销量63 │ │ │万辆,占比8.6%;插电混动和增程混动在2023年的增速高于纯电动车。 │ │ │在竞争格局方面,由于涡轮增压器全球市场仍然以博格华纳、盖瑞特等为首│ │ │的5家国际巨头占据了约80%以上的市场份额,多年来竞争格局稳定。 │ ├──────┼─────────────────────────────────┤ │行业发展趋势│根据盖瑞特2022年报显示,基于标普、KGP和PSR的预计,2022年全球涡轮增│ │ │压器市场销量约为4600万台,预计2024年将增加至4800万台,轻型汽车的涡│ │ │轮增压器渗透率预计将从2022年的47%增长到2025年的大约51%。 │ │ │汽车传感器领域,据Yoleintelligence估算,2023年,全球汽车市场的传感│ │ │器出货量为65亿个,收入达93亿美元。预计全球汽车传感器在2023到2029年│ │ │的收入CAGR为7%,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143亿美元,全球传感器出货量为8│ │ │8亿个。我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57.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63.│ │ │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3.8%。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6年中国汽│ │ │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82亿元。2022年中国压力传感器市场销售额达到5│ │ │88.6亿元,其中汽车电子领域是压力传感器应用规模最大的单一赛道,占比│ │ │超过35%。据ICVTAnk数据,传统燃油车中使用约30个磁传感器,混合动力或│ │ │者纯电汽车中,磁传感器数量增加到约50个,单车磁传感器价值量由120元 │ │ │增长至250元,单车价值量显著提升。同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汽车传感器 │ │ │行业的发展,通过多项政策助力行业发展,《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 │ │计划(2021-2023年)》中特别强调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的应用。在政策与智能 │ │ │汽车快速发展刺激下,预计我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时间内继│ │ │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 ├──────┼─────────────────────────────────┤ │行业政策法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动力总成业务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良好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格局,未│ │ │来公司将继续追随全球汽车市场、全球混动市场的发展,不断通过产品竞争│ │ │力的提高,提升毛利率,并通过精细化管理及运营,规模效益的提升,来充│ │ │分发挥规模效应,以提升公司利润率水平。 │ │ │传感器业务方面,公司将紧紧抓住“传感器国产替代”的时代机遇,进一步│ │ │提升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并全力实现乘用车市场的项目定点及份额增长│ │ │: │ │ │市场策略上,一方面从国内商用车进军全球商用车,另一方面,通过已有合│ │ │作的一级供应商进军全球乘用车,同时积极突破国内自主品牌的乘用车市场│ │ │。 │ │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夯实在国内商用车传感器领域领先的行业地位及优势,利│ │ │用已经建立的多品类传感器的供应能力,继续深耕现有客户,不断增加传感│ │ │器的品类供应,提升单车价值量。同时积极开拓国内的乘用车业务,打开乘│ │ │用车传感器的市场空间,并紧跟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步伐。借深耕博世等│ │ │优质大客户,寻求博世欧洲的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已获得了博世天然气发│ │ │动机压力温度传感器、燃料电池温度压力传感器及电驱桥压力传感器等多个│ │ │传感器项目,公司在产品质量、响应速度等方面均得到客户的认可,公司也│ │ │因此获得了与博世协同开发欧洲地区乘用车项目的机会,目前,公司正积极│ │ │与博世欧洲洽谈将已在博世中国量产的产品出口欧洲,并根据新项目开发进│ │ │度适时在欧洲设立工厂进行本土化生产,以承接更多博世全球业务。 │ │ │产品策略上,目前,公司的传感器产品主要集中于发动机系统、尾气排放系│ │ │统、车身系统,未来,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带动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公│ │ │司将更加注重底盘系统、热管理系统的产品布局及产能扩充;同时,公司也│ │ │积极关注以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市场带来的传感│ │ │器需求,由董事长牵头设立了专门的项目小组,利用公司已有的车规级Mems│ │ │压力芯片和硅应变计的自主设计及封装测试的能力,寻求从玻璃微熔MSG高 │ │ │压压力传感器向六维力矩传感器延展的突破,力争在2024年内实现产品的研│ │ │发落地。 │ │ │另外,继续利用外延式并购的方式,寻求国内及海外汽车传感器品类的扩充│ │ │及传感器规模体量的扩大以实现规模效益,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传感器领│ │ │域的行业地位及市场份额。 │ ├──────┼─────────────────────────────────┤ │公司日常经营│(一)继续深挖客户关系,稳定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 │报告期内,动力总成事业部借助博格华纳、盖瑞特等重点客户关系,依靠公│ │ │司的优质产品竞争力及客户关系维护,实现了包括Scania、宝马、现代汽车│ │ │、奔驰等客户多个系列产品的突破,实现了业务的稳健发展;同时,随着砂│ │ │铸相关业务成功合并转移至武汉工厂,使得动力总成事业部的整体产能利用│ │ │率、自动化率以及精细化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助力了动力总成事业部市场占│ │ │有率及净利润率都稳步提升;在内部管理层面,公司重视并加强数字能力建│ │ │设,实现从营销、采购、研发、制造到服务端到端的价值链流程,完成MES │ │ │平台和IOT平台的实施上线,实现从订单、生产、发货、质量追溯、设备状 │ │ │态实时监控的管理,达到工厂可视化、实时化管理,工厂管理精细化水平进│ │ │一步提升。 │ │ │(二)初步完成传感器事业部的内部整合 │ │ │报告期内,公司初步完成了对盛邦、盛迈克和盛美芯的整合,通过OA系统、│ │ │ERP等系统的上线,实现了从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研发、生产制造 │ │ │、产品质量到销售团队的一体化整合,后续将陆续完成EHR、PLM、SRM、MES│ │ │等系统上线。事业部内部在产品技术路线、工艺方案、客户开发等方面形成│ │ │了明显的协同,盈利能力相较于2022年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一季度,在市│ │ │场严重“缺芯”的情况下,传感器事业部攻克难关,一方面多渠道协调物料│ │ │,全力保证供应;一方面集中研发资源,对存在供货风险的芯片进行国产替│ │ │代的研发和工艺准备,取得明显成效,报告期内,基本解决了被芯片供应商│ │ │“卡脖子”的问题,供应链安全得到明显改善。全资子公司盛美芯亦完成了│ │ │多款车规级MEMS产品的设计流片,第一条封装测试产线正式投产,生产的二│ │ │合一芯片和压力模组经全方位测试,能够满足车规级要求,已经被盛邦和盛│ │ │迈克批量使用。在新产品开发层面,公司传感器事业部通过自主研发建立了│ │ │基于MSG微熔技术的高压传感器生产线,从而实现了对压力传感器的全量程 │ │ │覆盖;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已成功开发匹配新能源车的PTC水加热系统 │ │ │、匹配热管理系统的压力温度一体传感器、匹配燃料电池的压力温度一体传│ │ │感器,以及基于电池包安全监控的压力及氢气泄漏监控传感器等新产品线。│ │ │(三)借助已有的全球销售网络,传感器事业部积极拓展全球客户 │ │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博世在中国少有的传感器供应商,受邀参加了博世北美│ │ │地区战略供应商大会,并基于公司在新品开发上的技术能力和响应速度,成│ │ │功定点了天然气发动机压力温度传感器、燃料电池温度压力传感器及电驱桥│ │ │压力传感器等多个传感器项目;同时经过与博世欧洲的洽谈,基本达成了“│ │ │目前以中国本土生产,发货供应欧洲博世;同步洽谈,在欧洲设立工厂,实│ │ │现属地、规模化供应的策略”;为传感器事业部走向全球乘用车市场做了突│ │ │破。当前,公司正积极与欧洲博世开展更多项目定点的洽谈与沟通;同时,│ │ │报告期内公司首次获得了舍弗勒离合器压力传感器项目的定点,应用于上汽│ │ │大众的混动车型。 │ │ │(四)加快海外业务布局,设立海外事业部 │ │ │为配合公司出海的战略考虑,公司设立了海外事业部,负责北美及欧洲为主│ │ │的海外市场拓展的领导与组织、以及公司的整体市场拓展/BD工作的统筹、 │ │ │协调与协同管理,针对欧洲及北美市场的重要客户,寻求重点突破。 │ │ │(五)启动小额快速再融资,加码助力传感器发展 │ │ │2024年2月,公司推出《2024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 │ │ │拟募集资金2.24亿元,主要用于压力传感器产能扩充项目、磁类传感器产能│ │ │扩充项目、MEMS压力传感芯片及模组产业化项目。目前正在推进进程中,尚│ │ │需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作出予以注册决定。 │ ├──────┼─────────────────────────────────┤ │公司经营计划│动力总成业务板块,未来在保持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继续深化运营改善,│ │ │持续控制和优化成本,不断提升公司利润率水平。 │ │ │1.加快新业务开拓,保持收入稳健增长 │ │ │i.优化销售组织,调整销售架构和职责分工,资源配置向新业务开拓进行倾│ │ │斜,调整和完善薪酬结构体系,激发开源动力,建立行之有效的销售激励制│ │ │度,组织销售深度的培训,进一步打造强悍的销售组织。 │ │ │ii.精铸领域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保持龙头地位,业务进一步扩张,提升已 │ │ │有产品线的产能利用率,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砂铸产品持续开源,引入更│ │ │多产品,发挥砂铸线体的高自动化和质量稳定的优势。同时,探索和开展非│ │ │汽车行业的销售增长机会,引进新客户和新产品。 │ │ │iii.提升项目管理能力,优化项目开发流程,缩短项目开发时间,建立更加│ │ │高效的项目管理机制,快速实现项目开发目标,保障项目顺利投产。 │ │ │2.扎实推进卓越运营 │ │ │i.优化和建立标准化的运营生产体系,在已有的运营体系上,在动力总成事│ │ │业部率先打造更加完善生产运营体系标准和标杆,并在武汉工厂实行和优化│ │ │。 │ │ │ii.打造持续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预防性管理,策划和建立预防 │ │ │性质量管理技术和数据库,形成以降低质量综合成本为基础的质量预防方法 │ │ │论,提高检验方法及技术能力。 │ │ │iii.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智能制造管理平台,建设数字化工厂。通过建立│ │ │MES,WMS,QMS等数字化系统,有效支持生产运营持续精细化管理,在时间维│ │ │度和管理幅度等方面做到更及时、更细致、更准确。 │ │ │3.持续激发组织活力 │ │ │i.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全员包括一线员工的绩效激励体系,优化月度绩│ │ │效工资考核激励方式,建立基于价值贡献识别的短中长期激励体系,强绩效│ │ │激励薪酬体系荣誉机制建设。 │ │ │ii.在文化建设方面,建立起员工荣誉机制仪式化,提高曝光度,文化活动 │ │ │策略落地,在各部门形成文化激励机制,增加目标团队、思想团建频次,文│ │ │化建设常态化。 │ │ │iii.深化人才梯队培养,进行深度的人才盘点和技能盘点,建立人才培养制 │ │ │度。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