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3202 天有为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次新股、汽车电子
风格:融资融券、百元股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04-24│次新股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4-24在上交所上市;主营: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
──────┬──────┬────────────────────────────
2025-04-24│汽车电子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
、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
2025-04-23│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通过长期业务发展,具备了为汽车整车厂商同步研发及批量供货能力,积累了多家国内
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比亚迪也是公司客户
──────┬──────┬────────────────────────────
2025-04-22│智能座舱 │关联度:☆☆☆
──────┴──────┴────────────────────────────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用于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汽车电子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总投资额为306,521.32万元
──────┬──────┬────────────────────────────
2025-04-09│客户依赖 │关联度:☆☆☆
──────┴──────┴────────────────────────────
截止2024-12-31,第一大客户:现代汽车集团(Hyundai Motor Group)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
5.78%
──────┬──────┬────────────────────────────
2025-04-30│百元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30收盘价为:99元,近5个交易日最高价为:140元
【3.事件驱动】 暂无数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
│ │领域拓展。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
│ │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并逐步向智能座舱│
│ │领域拓展。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双联屏仪│
│ │表及其他汽车电子产品与服务。 │
├──────┼─────────────────────────────────┤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
│ │公司的采购过程包括合格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采购合同(订单)的签订、│
│ │货物验收入库和供应商持续改进等,以保障采购质量、提高采购效率、降低│
│ │采购成本。 │
│ │2、生产模式 │
│ │公司的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销售部门在获取客户需求后,及时与客户沟通│
│ │,并将客户需求反馈至生产部。 │
│ │3、销售模式 │
│ │报告期内,发行人主要采取直销模式进行销售,面向汽车前装市场,与国内│
│ │外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形成直接配套的供应关系。 │
│ │4、研发模式 │
│ │公司分别在绥化、哈尔滨、大连设置3所研发机构,并建设有1座EMC专业实 │
│ │验室,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发流程,主要涉及立项、实施、测评、验收│
│ │等环节。 │
├──────┼─────────────────────────────────┤
│行业地位 │自设立以来,公司始终以汽车仪表产品为核心,把握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
│ │坚持客户需求导向,持续开发迭代,具备成熟的汽车仪表等汽车电子产品研│
│ │发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 │
│ │客户开拓方面,由于公司的产品及服务质量稳定可靠、响应及时,具有较强│
│ │的市场竞争力,公司逐步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已经与现代汽车│
│ │集团(包括其下属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摩比斯等)、比亚迪、长安汽│
│ │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上汽通用五菱、HyolimXE、长信科技、吉利集团│
│ │、北京现代、悦达起亚、宝腾汽车、鑫源汽车、福田汽车、庆铃汽车、江淮│
│ │汽车、神龙汽车、凯翼汽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
│ │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 │市场表现来看,根据公司主要的产品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
│ │联屏仪表销量,按一辆汽车装配一块仪表计算,公司报告期内国内市场占有│
│ │率分别为9.78%、11.38%和12.16%,较为稳定;随着公司出口业务的增加, │
│ │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2022年度、2023年度分别为4.21%、5.31%。│
├──────┼─────────────────────────────────┤
│核心竞争力 │①研发能力优势 │
│ │公司自设立以来坚持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截│
│ │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团队由1220人组成,占公司员工的24.76%,具│
│ │备对产品、工艺以及软件的全方位研发及整合的能力。公司分别在绥化、哈│
│ │尔滨、大连设立3所研发机构,并建设有1座EMC专业实验室,能够根据行业 │
│ │发展趋势、购车者消费偏好、多样化的整车厂商需求进行研发。截至2024年│
│ │12月31日,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70 │
│ │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拥有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 │
│ │②客户资源优势 │
│ │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开展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凭借│
│ │较强的同步研发设计能力、快速的响应服务速度、稳定的供货能力和优质的│
│ │产品质量,通过长期业务发展,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口碑和企业形象,积累了│
│ │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整车厂商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客户,主要包括现代汽车│
│ │集团(包括其下属现代汽车、起亚汽车、现代摩比斯等)、比亚迪、长安汽│
│ │车、一汽奔腾、奇瑞集团、上汽通用五菱、HyolimXE、长信科技、吉利集团│
│ │、北京现代、悦达起亚、宝腾汽车、鑫源汽车、福田汽车、庆铃汽车、江淮│
│ │汽车、神龙汽车、凯翼汽车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多次获得│
│ │客户授予的奖项和荣誉。 │
│ │③产品质量优势 │
│ │公司按照国家、行业和客户的质量管理要求,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全流程质量│
│ │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过程控制管理流程,通过了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 │
│ │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等认证或资质。对于上游供应商,公│
│ │司实施严格的合格供应商认定及管理程序、到货检验控制程序,保证原材料│
│ │供应质量的稳定性;在生产过程中,公司实施严格的生产质量过程控制程序│
│ │,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与技术,提高公司产品质量;在产成品出库中,公司│
│ │制定了完善的产成品检验控制程序,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报告期内,公│
│ │司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同时能够为下游整车厂商提供优质的配套服务,及时│
│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与主要客户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质量得到了下│
│ │游整车厂商的一致认可。 │
│ │④成本控制优势 │
│ │公司管理总部和生产基地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相对较│
│ │低,公司生产各工序较为齐全,采购基本原材料后自制零部件比例较高,且│
│ │公司以汽车仪表为核心产品,生产规模较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在日常│
│ │运行、生产交付、财务管控等方面均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公司运作效率│
│ │较高、管理成本较低。因此,公司成本控制优势较强,相比同行业公司具备│
│ │竞争优势。 │
├──────┼─────────────────────────────────┤
│经营指标 │2024年度、2023年度及2022年度,天有为销售汽车组合仪表等产品确认的主│
│ │营业务收入分别为人民币44.47亿元、34.24亿元和19.65亿元。 │
├──────┼─────────────────────────────────┤
│竞争对手 │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航天科技。 │
├──────┼─────────────────────────────────┤
│品牌/专利/经│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境内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实用 │
│营权 │新型专利70项、外观设计专利12项,拥有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8项。 │
├──────┼─────────────────────────────────┤
│投资逻辑 │市场表现来看,根据公司主要的产品电子式组合仪表、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
│ │联屏仪表销量,按一辆汽车装配一块仪表计算,公司报告期内国内市场占有│
│ │率分别为9.78%、11.38%和12.16%,较为稳定;随着公司出口业务的增加, │
│ │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有所提升,2022年度、2023年度分别为4.21%、5.31%。│
├──────┼─────────────────────────────────┤
│消费群体 │国内外汽车整车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
├──────┼─────────────────────────────────┤
│消费市场 │国内外。 │
├──────┼─────────────────────────────────┤
│行业竞争格局│从全球角度来看,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的汽车电子企│
│ │业占据先发优势,拥有体系标准、技术人才、全球供应链等方面的竞争基础│
│ │,并与全球领先的汽车整车厂商及国内合资汽车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
│ │关系,在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中占比较高。我国汽车电子行业起步较晚,│
│ │市场集中度低,单体规模较小,在技术能力、经验和客户积累上同国外企业│
│ │存在一定差距。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0汽车电子研究报告》,全球汽│
│ │车电子市场中,德、日、美企业垄断超70%,博世、电装、大陆合计市场份 │
│ │额超50%。国内的汽车电子市场70%左右的份额被外国企业所占有。 │
│ │具体到汽车仪表市场,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平安证券数据,2020年国内液│
│ │晶仪表市场中,博世、电装、大陆等企业合计占据约67%的市场份额,国外 │
│ │企业仍然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 │
│ │随着国内汽车电子企业研发技术能力、生产规模的提升,一批具备头部汽车│
│ │品牌配套能力的本土优质汽车电子企业,逐渐进入国内外主要汽车整车厂商│
│ │的供应链体系。国内汽车电子企业在客户响应速度和服务能力、产品质量和│
│ │成本控制方面具备明显优势,产品认可度及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同时,国│
│ │内自主品牌汽车整车厂商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提升,老牌国外整车厂商│
│ │及国内合资厂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成本控制压力,预计未来国内汽车电│
│ │子厂商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 │
├──────┼─────────────────────────────────┤
│行业发展趋势│1、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推动汽车电子快速发展 │
│ │目前,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汽车功能定位正从│
│ │单纯的出行工具逐渐向智能移动生活空间转变,车载网联通信从提供车内互│
│ │联网络连接,逐步向实现车与车、路、行人及互联网等之间无线通讯和信息│
│ │交换转变。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汽车电子对整车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强,正│
│ │逐渐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准,成为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
│ │能的重要技术措施。因此,汽车电子行业在汽车整车行业带动下,技术将不│
│ │断发展迭代,占整车成本逐步提升,未来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
│ │2、本土汽车电子企业竞争力快速提升 │
│ │长期以来,国际大型汽车电子企业如博世、电装、大陆、伟世通等凭借在技│
│ │术积累、客户资源、行业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中位│
│ │居领先地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0汽车电子研究报告》,全球汽车│
│ │电子市场中,德、日、美企业垄断超70%,博世、电装、大陆合计市场份额 │
│ │超50%。国内的汽车电子市场70%左右的份额被外国企业所占有,本土企业数│
│ │量较多,但市场份额只能占30%。 │
│ │随着国内汽车电子产业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国家政策导向引领下,一批具备│
│ │头部汽车品牌配套能力的本土优质汽车电子企业,逐渐进入国内外主要汽车│
│ │整车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一方面,得益于与全球零部件制造商合作的经│
│ │验积累,以及国内工程师红利,本土供应商的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与海外│
│ │竞争对手的差距缩小;另一方面,整车厂商降本增效、汽车电子持续向中低│
│ │端车型渗透的需求,使得汽车整车厂商更有动力选择优质的本土汽车电子供│
│ │应商进行合作。 │
│ │3、智能座舱多屏化、大屏化、联屏化趋势明显 │
│ │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下,汽车有望进化成为家庭、办公场所之外的“第三生│
│ │活空间”,智能座舱中的车载屏幕承载了主要的人车交互、信息显示和导航│
│ │娱乐等功能。因此,为提升信息丰富度及准确度,加强个性化和场景化建设│
│ │,并支持触控、手势、生物识别等多样化交互方式,汽车内物理按键逐步减│
│ │少,汽车屏幕用量增加,汽车仪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逐步向多屏化、大│
│ │屏化、联屏化方向发展。同时,智能座舱服务对象也从驾驶员拓展至其他乘│
│ │客,副驾驶和后排娱乐的需求,也带动汽车内屏幕用量的提升。 │
│ │4、智能座舱控制系统由分布式向集中式发展 │
│ │随着汽车座舱内部件和屏幕数量的增加,传统的分布式架构各部件由独立的│
│ │电子控制单元独立控制,成本较高且不利于座舱内各产品的集成开发和相互│
│ │交互。因此,智能座舱中的控制系统逐渐由分布式向集中式架构转变,通过│
│ │将汽车仪表、车载信息娱乐系统、HUD、流媒体后视镜等各个座舱部件的控 │
│ │制计算统一集中,由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进行集中交互和决策处理,实现智能│
│ │座舱各功能平台的数据共用、无缝交互协同。 │
├──────┼─────────────────────────────────┤
│行业政策法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 │、《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
│ │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 │《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
│ │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
│ │》、《“十四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 │-2035年)》、《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智能汽车 │
│ │创新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
│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以未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产业战略指引│
│ │,顺应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趋势,致力于成为国际知名的汽车仪表│
│ │和智能座舱供应商。 │
├──────┼─────────────────────────────────┤
│公司经营计划│1、严格执行上市公司规范要求 │
│ │公司将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的要求规范运│
│ │作,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强化公司各项决策的透│
│ │明度,确保公司各项业务规划的顺利实施。 │
│ │2、充分发挥募集资金作用 │
│ │公司已对本次募集资金运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公司将结合业务发展目标、│
│ │市场环境变化、公司业务技术特点等因素,审慎推进募集资金的使用,充分│
│ │发挥募集资金的作用,增强公司竞争优势,提升公司行业地位。 │
│ │3、加大研发力度 │
│ │公司将以未来汽车行业及汽车电子的发展方向为指引,以汽车整车厂商的客│
│ │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实现公司产品在技│
│ │术性能上的持续领先,并进一步拓展产品业务链条。 │
│ │4、人才培养及引进 │
│ │公司将继续加大对业内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并建立严格完善的人员选聘、│
│ │考核及录取制度,通过建立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激励计划,积极引进汽车智能│
│ │座舱等汽车电子领域尖端技术人才,协助攻克关键技术难关。公司将对现有│
│ │人员进行系统的内外部培训,提升研发人员的创新开拓能力、生产人员的技│
│ │术水准和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同时,建立与公司业务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激│
│ │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
├──────┼─────────────────────────────────┤
│公司资金需求│汽车电子智能工厂建设项目、智能座舱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汽车电子研发中│
│ │心建设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
├──────┼─────────────────────────────────┤
│可能面对风险│一、与行业相关的风险: │
│ │(一)宏观经济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风险;(二)汽车行业波动的风险;(│
│ │三)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四)市场竞 │
│ │二、与发行人相关的风险: │
│ │(一)公司业务相关的风险;(二)公司财务相关的风险;(三)公司管理│
│ │相关的风险;(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 │
│ │三、其他风险: │
│ │(一)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补助政策变动的风险;(二)实际控制人控制不│
│ │当的风险 │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