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3305 旭升集团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含可转债、特斯拉、新能源车、储能、一体压铸、减速器
风格:融资融券、MSCI中盘
指数:上证380、小盘成长、国证成长
【2.主题投资】
──────┬──────┬────────────────────────────
2024-11-04│储能 │关联度:☆☆☆
──────┴──────┴────────────────────────────
公司有储能系统,公司通过与全球新能源生态系统布局协同发展,拓宽产品应用场景,聚焦
液冷电池存储系统、户用储能一体结构件等,成为可持续能源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
2024-07-10│含可转债 │关联度:☆☆☆☆
──────┴──────┴────────────────────────────
升24转债(113685)于2024-07-10上市
──────┬──────┬────────────────────────────
2023-08-02│减速器 │关联度:☆☆☆
──────┴──────┴────────────────────────────
公司有减速器壳体产品。
──────┬──────┬────────────────────────────
2022-06-10│一体压铸 │关联度:☆☆☆
──────┴──────┴────────────────────────────
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向海天金属引进型号 1300T-4500T、6600T 和 8800T 的多套冷 室压铸
岛。
──────┬──────┬────────────────────────────
2022-01-05│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主要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和汽车轻量化领域
──────┬──────┬────────────────────────────
2021-07-07│特斯拉概念 │关联度:☆☆☆☆☆
──────┴──────┴────────────────────────────
旭升股份表示,特斯拉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截至2019年半年度,公司对特斯拉销售收入占主
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52.09%。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压铸零部件领域具备优势,目前与特斯拉合作一
切正常。
──────┬──────┬────────────────────────────
2024-10-23│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比亚迪是公司重要战略合作客户,目前公司对比亚迪供货车型已覆盖腾势、方程豹等中高端
车型以及海洋网、王朝网车系
──────┬──────┬────────────────────────────
2022-09-29│宁德时代概念│关联度:☆☆☆
──────┴──────┴────────────────────────────
公司供宁德时代的产品部分实现量产,主要为电池壳体类产品。
──────┬──────┬────────────────────────────
2021-11-30│蔚来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与北极星、蔚来、采埃孚等客户已经开始合作,并实现批量供货。
──────┬──────┬────────────────────────────
2019-07-12│浙江省大湾区│关联度:☆☆☆☆
──────┴──────┴────────────────────────────
公司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主要从事压铸成型的精密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和工业铝合金零件的研
发、生产和销售,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
──────┬──────┬────────────────────────────
2018-09-25│法拉第未来概│关联度:☆☆
│念 │
──────┴──────┴────────────────────────────
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与FF91目前处于正式合作阶段,主要产品为变数箱壳体等零部件、
──────┬──────┬────────────────────────────
2023-02-10│MSCI中盘 │关联度:☆☆☆
──────┴──────┴────────────────────────────
公司符合MSCI中盘股标准
【3.事件驱动】
──────┬───────────────────────────────────
2024-10-25│Q3盈利超市场预期,特斯拉股价大涨近22%
──────┴───────────────────────────────────
特斯拉财报显示,其2024年第三季度盈利超预期,马斯克预测明年汽车销量将增长20%-30%
。特斯拉Q3财报显示,本季营收达到251.8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 233.5 亿美元增长 8%,净利
润增加到21.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大涨17%,明显超出分析师预期。营业利润率也达到10.8%,高
于去年同期的7.6%。
──────┬───────────────────────────────────
2023-09-25│丰田公开一体化压铸技术,有望催化行业加速发展
──────┴───────────────────────────────────
据报道,在特斯拉宣布一体压铸技术取得新突破之后,全球销冠汽车公司丰田近日也公开了
其开发的车身一体压铸成型技术。丰田表示,该技术旨在进一步降低生产工序和成本,从而在难
以通过传统制造方式盈利的电动车领域提高利润。一体化压铸以更少的零部件、更低的组装成本
和简化的生产线大幅提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可以大幅减轻车辆重量,能更好的满足新能源汽
车的轻量化等方面需求。
──────┬───────────────────────────────────
2023-09-18│特斯拉取得新突破,一体化压铸工艺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
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特斯拉已在一体化压铸上取得技术突破,这将是特斯拉在未来
十年生产数千万辆平价电动汽车、实现盈利计划的关键所在。通过这项突破,特斯拉可以将电动
汽车的几近所有复杂车身底部零件压铸称一个整体,而非仅压铸约400个零部件。据悉,这一新
技术是特斯拉“开箱工艺(Unboxed Assembly Process)”组装系统的核心——特斯拉3月公布
该组装系统时曾表示,其将用于支持生产低价车型,预计可以将电动汽车的生产成本降低50%,
并将工厂空间减少40%。消息人士指出,有了这项新技术,特斯拉可以在18-24个月内,从头开始
开发一款汽车,而目前其大多数竞争对手可能需要3-4年时间。一体压铸的特点是生产高效,降
低成本。
──────┬───────────────────────────────────
2023-08-16│特斯拉FSD入华渐近,智能驾驶或迎ChatGPT时刻
──────┴───────────────────────────────────
曾经作为新能源汽车界的“鲶鱼”被引入中国的特斯拉,现在它又有了一个新的“使命”—
—智能驾驶界的“搅局者”。产业链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已经从总部派了工程师,来进行培
训。”与此同时,特斯拉还在中国尝试成立一个数据标注团队,规模约上百人,为训练FSD的算
法作准备。就FSD落地进程方面,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在上海进行测试,需要在其注册地所在
的浦东临港先申请一个临时牌照,试运行两周之后,通过了相关评审会审批,才能拿到长期的测
试资质,而拿到这个资质,至少需要三个月。
──────┬───────────────────────────────────
2023-07-19│发改委将制定政策促进汽车消费
──────┴───────────────────────────────────
发改委政研室主任在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将完善消费政策。今年以来,我们就构建
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们将持续推动这些
政策落地见效,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下大力气稳定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同时,针对当前
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围绕稳定大宗消费、促
进汽车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拓展农村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举
措并推动尽快落地见效。
──────┬───────────────────────────────────
2023-07-13│第十七届上海国际压铸暨有色铸造展(CID2023)举办
──────┴───────────────────────────────────
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携手德国纽伦堡国际博览集团共同举办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压
铸暨有色铸造展(CID2023)于7月12日至14日在上海举办。本届展会以“迈向大压铸时代的协同
发展与创新”为主题,将“一体化压铸”元素融入本届展会,特设“未来已来”一体化压铸主题
馆。
──────┬───────────────────────────────────
2023-07-07│丰田26年投放的电动车将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
──────┴───────────────────────────────────
丰田将在2026年投放市场的纯电动汽车上采用一体化压铸技术,以此提高纯电动汽车的成本
竞争力,从而扩大销售。丰田的纯电动汽车部门“BEVFactory”总裁加藤武郎就此表示:“零部
件和工序减少之后,还能有效利用(工厂的)土地。”另外,丰田还考虑把这项技术应用于纯电
动汽车以外的车型。
──────┬───────────────────────────────────
2023-04-17│一体化压铸迎利好提振,行业年增速达230%
──────┴───────────────────────────────────
4月14日盘后,汽车一体化压铸等板块迎来利好提振,工信部等三部门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
高质量发展,其中提到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体化压铸成形等先进工艺技术
实现产业化应用。券商指出,一体化压铸符合汽车轻量化趋势,可以实现生产成本、土地成本和
人工成本三重降本。预计2025年国内一体化压铸零部件市场空间将达到348.4亿元,2021-2025年
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0.9%。
──────┬───────────────────────────────────
2023-02-13│比亚迪秦DM-i售价杀进10万以内,一体化压铸降本成必然趋势
──────┴───────────────────────────────────
2月10日,秦PLUSDM-i2023冠军版正式上市,共推出五款车型(含55KM和120KM两种续航版本)
,官方指导价9.98万—14.58万元。其中,55KM领先型价格进入10万元以内。目前新能源汽车价
格竞争加剧,降本诉求强烈,主机厂通过一体化压铸降本将成为必然趋势。一体化压铸作为车身
制造技术及工艺的创新方案,渗透率正处于快速攀升的阶段。券商人士指出,一体化压铸的发展
前提为单车规模化生产以及需求的高确定性,过去两年众多主机厂完成初步布局,今年行业进展
有望加速。
──────┬───────────────────────────────────
2023-02-10│特斯拉1月销量增长,股价重回200美元关口
──────┴───────────────────────────────────
2月9日,特斯拉1月在中国交付数据表现良好,美股特斯拉一个月翻倍重回200美元。券商表
示,随着节后各地陆续推出鼓励购买电车的政策,预计2月新能源车市场景气度将回升,近期建
议关注特斯拉产业链。
──────┬───────────────────────────────────
2023-01-27│特斯拉将投资超过36亿美元建4680电池工厂
──────┴───────────────────────────────────
近日,特斯拉发布公开声明表示,将投资超过36亿美元,继续发展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增
加3000名新团队成员和两个新工厂,分别为一个100吉瓦时的4680电池工厂(每年可为150万辆轻
型汽车生产足够的电池),以及第一个高产量Semi工厂。有分析指出,此举或将拓宽且加深其在
电动重卡及4680电池领域的优势。
──────┬───────────────────────────────────
2023-01-19│2022年下游需求高速增长,汽车零部件多家公司年报预喜
──────┴───────────────────────────────────
数据显示,A股市场已有10家汽车零部件板块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预升公告。业内人士表示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整车供应体系由封闭走向开放,同时,电动化和智能化加速
,使得相对应的零部件单车价值量有了很大提高。从量和价的角度来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成
长逻辑非常清晰,业绩普遍超预期,预计这一趋势还会继续延续。
──────┬───────────────────────────────────
2023-01-17│“卷死”同行,特斯拉全球降价
──────┴───────────────────────────────────
近日,特斯拉在美国、欧洲等多地下调售价,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基础版ModelY,降价1.3万
美元至52990美元,降幅为20%。此外Model3基础版降价3000美元至43990美元,降幅为6%。2022
年12月,马斯克曾表示,进一步降低汽车价格是增加需求的必然举措,其认为,在经济衰退期间
,利润率将很低甚至是负的都没关系,只要现金状况保持良好,从长远来看这仍然是正确的选择
。特斯拉方面对此回应称,公司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
──────┬───────────────────────────────────
2023-01-13│受益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火爆,多家产业链企业年报预喜
──────┴───────────────────────────────────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随着A股年报业绩预告大幕拉开,多家产业链企业
交出亮眼“成绩单”。截至1月12日,已有鼎通科技、香山股份、亿纬锂能、祥鑫科技等企业披
露了去年业绩情况。业内人士表示,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成长性凸显。当前我国新能源车
渗透率大幅领先全球,本土厂商在服务、交期、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并在多个细分领域加速追
赶国际头部厂商,有望取得更多市场份额,发展空间巨大。
──────┬───────────────────────────────────
2023-01-11│新能源渗透率达27.6%,特斯拉3天内狂销3万辆
──────┴───────────────────────────────────
1月10日,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乘用车的新能源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
百分点;有消息称在宣布降价后,特斯拉中国三天内获3万辆汽车订单。对此有记者向特斯拉方
面求证,公司表示不予置评。券商表示,2023年特斯拉将继续保持高增长,看好特斯拉产业链能
够继续扩充供应品类、参与全球新车型、新产能供应的厂商。
──────┬───────────────────────────────────
2023-01-09│售价创历史新低,国产特斯拉大降价
──────┴───────────────────────────────────
据特斯拉中国官网,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Y起售价25.
99万元,创下历史最低价格,交付周期1-4周。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释放、产线升级,柏
林工厂和得州工厂的投产,特斯拉全球的产能加速释放。券商分析指出,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
有望继续快速增长:电动皮卡上市更激进的补贴方案下,美国市场将迎来爆发;欧洲市场随着柏
林工厂爬坡供给改善,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中国市场如果能利用好价格策略、model3改款以
及渠道改革,仍有机会维持快速增长。
──────┬───────────────────────────────────
2022-12-02│特斯拉宣布12月购现车享4000元保险补贴
──────┴───────────────────────────────────
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将于12月31日正式终止。特斯拉官网信息显示,消费者在12月
31日(含)之前完成交付并注册上牌(正式铁质牌照)的 Model 3 后轮驱动版和Model Y 后轮驱动
版车型,如果选配后价格在 30 万元以下,则可享受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
──────┬───────────────────────────────────
2022-08-18│延续新能源车税收支持获高层表态,下沉市场或异军突起
──────┴───────────────────────────────────
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16日至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广东深圳考察。在比亚迪公司,他
鼓励企业把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做大做强。李克强表示,新能源汽车在异军突
起,要抓紧研究延续实施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税收政策,扩大大宗消费。
──────┬───────────────────────────────────
2022-01-13│新能源车单月增超25%,新补贴政策或带来巨大增量
──────┴───────────────────────────────────
乘联会11日发布数据,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47.5万辆,同比增128.8%,环比增25
.4%。乘联会预期,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在22%左右。
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经历了从去库存到逼近安全库存的特殊周期,随着缺芯问题逐
步得到缓解,在2021年第四季度厂商库存迅速得到回补。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末,厂商
库存环比增长10万辆,渠道库存环比增长9万辆。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
特征,实现新能源车对燃油车市场的部分替代效应,通过用户的市场化选择证明了消费需求的变
化,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
2021-11-02│特斯拉促销费“放大招” 全球交付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
特斯拉中国官网上线了全新的金融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零首付的融资租赁模式购买车辆。
按照方案规划,消费者零首付签订合同后,1-5年内属于租赁期,采用每月分期支付租金的模式
使用车辆,租赁期满后需依约重新取得车辆所有权。
──────┬───────────────────────────────────
2021-10-18│碳排放标准日益趋严 轻量化交通装备大有可为
──────┴───────────────────────────────────
2021(第十五届)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将于11月25-27日举行。今年国际汽车轻量化大会将
围绕“轻量化新材料及其先进成形技术”设置技术报告,分别设置2个主会场和2021年(第九届
)中国轻量化车身会议(商用车和乘用车2场)、7场专题技术报告,分享80多场技术报告。会前
将发挥学会和轻量化联盟优势,识别50多家以汽车企业为主的技术、市场需求,计划组织30多场
技术、市场等对接会和新产品发布会。大会将邀请中国、日本、德国、加拿大、俄罗斯等的8-10
位院士和600多名行业专家,300多家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单位预计800人参会。
在此前的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中国提出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加
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交通装备,鼓励引导绿色出行,让
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
鉴于碳排放标准日益趋严,汽车轻量化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一致目标。根据美国能源部数据显
示,汽车重量每下降10%则其燃料消耗降低6%-8%,若汽车的传统钢铁部件被轻量化材料替代,则
汽车车身及底盘的重量可降低至50%,相应碳排放亦会降低。
──────┬───────────────────────────────────
2021-07-09│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ModelY标准续航版
──────┴───────────────────────────────────
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上线Model Y标准续航版,自即日起接受预订。全新Model Y标准续航版
起售价为276000元,续航里程(国标工况法)达到525公里。
──────┬───────────────────────────────────
2020-02-03│特斯拉财报超预期 产业链充分收益
──────┴───────────────────────────────────
特斯拉2019年第四季度营收73.8亿美元,市场预期70.6亿美元,去年同期72.3亿美元。特斯
拉预计2020年交付量将超过50万辆,预计2021年起将在上海生产MODEL Y。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1
0.1亿美元,市场预估4.295亿美元。2019年全年净亏损8.62亿美元,市场预期亏损8.1亿美元,
去年同期亏损9.76亿美元。
机构分析认为,特斯拉为新能源车标杆公司,业绩超预期、股价上涨对国内电池产业链具有一定
映射效果,且特斯拉放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估值和业绩增长空间。尽管板块经历一定涨幅,
但新能源车未来增长空间确定,后续仍有较多政策、事件性利好待释放,持续看好板块各环节一
、二线龙头公司。
──────┬───────────────────────────────────
2019-12-04│工信部:到2025年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达到25%左右
──────┴───────────────────────────────────
工信部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到2
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力、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
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
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
2019-10-09│特斯拉上海工厂即将投产、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
据外媒报道,最近曝光的特斯拉上海3号超级工厂(Gigafactory 3)视频显示,这家电动汽
车制造商似乎正在对其生产线进行最终测试。这段视频显示,特斯拉Model 3的部分车体正沿着
生产线输送,这表明该公司正在进行最终测试,并为本月全面投产做准备。此前有报道称,特斯
拉上海工厂计划在10月14日投产,并将于年底实现每周生产3000辆汽车。
──────┬───────────────────────────────────
2018-11-06│10月新能源车合格证数据高增长 行业景气延续向好
──────┴───────────────────────────────────
2018年11月5日消息,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3.6万
辆,同比增78% ,环比增22%,环比增速较9月有所提升。1至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80万辆
,同比增71%。随着“双积分”政策推进,年底新能源车新车型密集上市。因节油和驱动性能优
异,新能源车越来越获得消费者认同。同时,国家扶优扶强的补贴政策态度,使得龙头企业受益
更为显著。公司方面,先导智能为锂电设备龙头,当升科技为三元材料龙头。
──────┬───────────────────────────────────
2018-11-05│特斯拉提交扩产计划 上海工厂即将承担大任
──────┴───────────────────────────────────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2日,特斯拉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称,计划将Model 3
的产能提升至每周1万辆的水平。其中拉弗里蒙特工厂每周7000辆,上海工厂每周3000辆。特斯
拉还表示,上海工厂将通过本地采购和制造,逐步提高本地化水平。这意味着上海及周边的汽车
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分享市场蛋糕。旭升股份为特斯拉供应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电池系统中多个
核心零部件;克来机电深耕汽车电子自动化设备。
──────┬───────────────────────────────────
2018-10-19│特斯拉“刷新”上海超级工厂进展 近10亿临港拿地1200亩
──────┴───────────────────────────────────
10月17日,特斯拉官方宣布,公司与上海市规划与国土资源管理局正式签订《土地出让合同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规模将超过1200亩(逾86万平方米)。特斯拉方面表示,此前特斯拉
宣布正在加速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希望借鉴北美Model 3产能不断提升的经验,将上海工厂建
设成一家资本效率高和进度快速的工厂。此次《土地出让合同》的签署正是为了达成这一目标而
迈出的坚实一步。
──────┬───────────────────────────────────
2018-10-18│特斯拉在上海拿地逾千亩 超级工厂实质性落地
──────┴───────────────────────────────────
2018年10月17日据上证资讯报道,上海市临港管委会17日表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已
成功摘得上海临港装备产业区Q01-05地块1297.32亩的工业用地,并与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
理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实质性落地。该地块的投资强度不低于每亩1085万
元,以此粗略计算,未来该项目的投资总额不会低于140亿元。特斯拉独资项目落地上海,与之
合作的零部件供应商将迎来发展机遇。相关公司有旭升股份、文灿股份、中科三环。
──────┬───────────────────────────────────
2018-10-15│新能源车销量环比继续提升 产业链上游需求趋旺
──────┴───────────────────────────────────
2018年10月14日据上证资讯报道,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64.4%
和54.8%。且销量较7月和8月继续提升。动力电池方面,总产量、三元电池所占比例、行业集中
度等指标持续好转。研究机构认为,年末两个月是专用车销量爆发期,新的目录车型电池能置密
度提升明显,有望助推新能源汽车全年总销量突破110万辆。电解液价格9月以来有所回升,或已
现底部拐点。新宙邦收购了巴斯夫在欧美地区的电解液业务。旭升股份主要业务来自特斯拉。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长期从事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专注于为客户提供│
│ │轻量化的解决方案。 │
├──────┼─────────────────────────────────┤
│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
│ │公司的产品全部采用直销的模式。公司的客户多为全球知名整车企业或一级│
│ │供应商。客户对下游供应商通常实行合格供应商管理模式,公司需经过严苛│
│ │的评审以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公司的产品均为非标准化产品,公司│
│ │会根据客户的产品设计需求进行定制化的同步开发,在通过客户的定点并取│
│ │得销售订单后,公司依据订单组织采购和生产,并完成产品的交付。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的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的主要原材料为铝锭(包括原铝铝锭和合金铝锭)│
│ │,市场供应充足。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
│ │生产经营计划,采用持续分批的形式向供应商采购。公司与具有一定规模和│
│ │经济实力的合金铝供应商已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针对不同客户不同定制化的产品采│
│ │用多品种小批量或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方式进行组织生产。 │
├──────┼─────────────────────────────────┤
│行业地位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和轻量化,特斯拉、蔚来的一级供应商 │
├──────┼─────────────────────────────────┤
│核心竞争力 │1、新能源汽车行业聚焦优势 │
│ │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公司是国内较早重点针对新能源汽车研制精密铝合金零│
│ │部件的企业之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
│ │的先发优势和规模优势已逐渐积累形成了行业聚焦的优势。公司早于2013年│
│ │便与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车企达成合作关系,成为其一级供应商,并稳定合作│
│ │至今。凭借着长期为中高端车企服务的经验,公司的客户体系也逐步拓展至│
│ │其他优秀整车企业或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并且聚焦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
│ │作。2023年公司与全球极具规模及成长性的两大新能源领域的车企合作稳定│
│ │,深化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聚焦优势。 │
│ │2、技术研发优势 │
│ │公司长期致力于精密铝合金零部件相关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在新能│
│ │源汽车的轻量化技术路径方面积累了技术经验优势。在原材料方面,公司能│
│ │够自主研发铝合金配方及原材料铸造工艺,优化材料性能,有利于产品在强│
│ │度、韧性、寿命、力学性能方面的进一步提升。在工艺方面,公司所掌握的│
│ │铝合金成型技术,已由原先的压铸,拓展至锻造、挤压,能够更好的覆盖不│
│ │同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在产品及模具开发方面,公司建立了一套专业│
│ │快速的反应机制以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且公司擅长工装夹具和刀具的设计,│
│ │能够进一步保障零部件的精密度。此外,公司在研发方面积极采用数字化赋│
│ │能,建设新型智能制造企业。2023年,公司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企业│
│ │技术中心”,入选国家工信部“2023年5G工厂名录”,并被浙江省经信厅选│
│ │为“省级未来工厂试点企业”。 │
│ │3、客户资源优势 │
│ │公司的产品主要面向汽车轻量化需求,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并积极探索│
│ │储能领域的产品应用。凭借着早期积累的中高端客户服务经验,公司已成功│
│ │开拓并构建了全球客户资源体系,重点覆盖北美、亚洲及欧洲三大全球新能│
│ │源汽车消费的潜力市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极具规模及成长性的新能源车│
│ │企均先后成为了公司的客户之一。在其他车企或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布局方│
│ │面,公司已覆盖了国内外新势力车企如Rivian、Lucid、理想、蔚来、小鹏 │
│ │、零跑等;国内外成熟的优势车企如长城汽车、德国大众、北极星等;国内│
│ │外知名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如采埃孚、法雷奥、海斯坦普、宁德时代等。公司│
│ │在客户服务方面持续追求卓越并赢得了全球众多知名车企或一级零部件供应│
│ │商的长期信任,构建了共赢关系,建立了较高的客户资源壁垒。 │
│ │4、产品质量及服务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