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3376 大明电子 更新日期:2025-11-08◇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次新股、汽车电子、新能源车
风格:融资融券、专精特新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11-06│次新股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11-06在上交所上市;主营: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生产和销
售。
──────┬──────┬────────────────────────────
2025-11-06│汽车电子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是专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配套领域,是一家专业提供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
统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
2025-11-06│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已经成熟应用于比亚迪仰望、王朝和海洋系列、AITO问
界、上汽荣威、一汽红旗、深蓝、阿维塔等品牌多款新能源车型。
──────┬──────┬────────────────────────────
2025-11-07│传感器 │关联度:☆☆☆
──────┴──────┴────────────────────────────
公司核心技术触摸感应控制系统技术为自主研发,并通过自主研发的压力感应传感器,实现
可调压力响应,达到防误触发功能
──────┬──────┬────────────────────────────
2025-10-16│长安汽车概念│关联度:☆☆☆
──────┴──────┴────────────────────────────
子公司重庆大明于 2004 年起进入长安汽车的配套系统,与长安汽车开始合作。 2009 年,
随着长安汽车与重庆大明合作的不断深入,重庆大明获得的订单量不断增加,长安汽车对重庆大
明及其生产的产品、产能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025-10-16│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已经成熟应用于比亚迪仰望、王朝和海洋系列、 AITO
问界、上汽荣威、一汽红旗、深蓝、阿维塔等品牌多款新能源车型。
──────┬──────┬────────────────────────────
2025-10-29│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暂无数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大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成为汽车电子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上有│
│ │竞争力,努力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企业!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注册资本3.6│
│ │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190亩(包括重庆分公司),2021年实现销售15亿元 │
│ │人民币。主要产品有汽车全车电器开关(如玻璃升降器开关、组合开关、方│
│ │向盘开关、空调控制器等)、汽车内饰灯及新能源汽车充电器(DCDC交换器│
│ │总成)。 │
├──────┼─────────────────────────────────┤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
│ │公司根据客户的订单以及库存的备货情况制定采购计划,以客户订单为导向│
│ │,以满足生产所需的库存为目的,有效控制物资采购量和库存数量。公司采│
│ │购内容主要包括原材料和委外加工服务,其中原材料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
│ │塑料粒子、线路板等,委外加工服务包括注塑加工、涂装加工等。 │
│ │2、生产模式 │
│ │公司采用“订单生产与计划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依据整车厂商提前提│
│ │供的生产计划及市场预测,编制各产品的生产计划并进行分解,以此制定物│
│ │料需求计划。 │
│ │3、销售模式 │
│ │由于公司产品存在显著的非标准定制化属性,公司采用直销模式,无经销模│
│ │式。公司通常与主要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在完成具体产品的开发并经客户确│
│ │认后,按其下达的订单组织生产、销售。 │
├──────┼─────────────────────────────────┤
│行业地位 │公司系国内少数具备汽车全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
│ │企业之一,深耕细分领域三十余年,逐渐实现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全│
│ │系列产品设计自主化、品种多样化,形成了核心生产工艺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 │。公司产品主要用于汽车车身电子电器的开关控制,这一细分领域进入壁垒│
│ │相对较高,长期以来,公司凭借深厚的产业经验积淀、全面的工艺技术、自│
│ │主研发及同步研发能力和实验检测分析能力,在该领域具备较高市场知名度│
│ │,得到了主要整车厂商、知名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认可,具备较强的市场竞│
│ │争力。 │
├──────┼─────────────────────────────────┤
│核心竞争力 │1)管理体系优势 │
│ │作为国内汽车电子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先行企业,公司高度重视管理体系建设│
│ │,以行业标准为基础,以客户反馈为准绳,结合行业优秀企业对管理体系的│
│ │高要求,吸收客户反馈意见,不断改进、迭代、建立健全公司的管理体系,│
│ │形成了一套高效运作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
│ │2)深厚的技术研发优势 │
│ │公司拥有从业经验丰富的产品设计开发团队、质量管理团队,一直以来与知│
│ │名整车厂商和优秀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有效地将知名│
│ │汽车厂商产品开发的技术理念运用到自身的生产实践中。在汽车整车厂商的│
│ │新品开发过程中,公司动态跟踪、紧密配合,能够根据整车厂商产品性能和│
│ │装配要求进行同步开发,并不断按照其最新需求进行持续优化与改进,积极│
│ │解决客户在研发、生产各个环节遇到的个性化问题,是国内少数具备向整车│
│ │厂商提供正向技术输出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
│ │3)客户资源与品牌优势 │
│ │汽车零部件市场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系较早进入│
│ │下游知名整车厂商供应商体系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具有较强的先发优势│
│ │,经过多年耕耘,在业内积累了突出的品牌声誉,与多家国内知名整车制造│
│ │企业集团、合资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成功进入福特汽车、丰│
│ │田汽车、斯堪尼亚等知名外资品牌供应链体系。优质的客户群体有效提高了│
│ │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通│
│ │过与上述实力雄厚的客户保持紧密、良好的业务互动,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
│ │声誉的同时,客户严格的准入标准和持续的质量审核也促进了公司各项能力│
│ │的提升,帮助公司建立了更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凭借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一体化的服务能力,公司多次获得知名整│
│ │车厂商的表彰。 │
│ │4)成本管控优势 │
│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敬业尽责的管理团队,多年秉行“全员VAVE”理念│
│ │,高效执行精益化生产管理,在保证产品高良率的基础上,实行严格的成本│
│ │管控。 │
│ │公司充分利用经验曲线和践行成本领先战略,将生产成本的主要节约以产品│
│ │售价削减的方式传递给下游客户,使得公司在市场上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在│
│ │生产制造环节,公司在积累生产经验,提升企业内部经验曲线的同时,积极│
│ │提升生产装备的自动化水平,能够在满足客户基本需要的情况下有效控制成│
│ │本,为公司成本领先战略提供保障。 │
├──────┼─────────────────────────────────┤
│经营指标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134│
│ │5.67万元、214735.08万元、272699.05万元和129731.57万元,其中,主营 │
│ │业务收入分别为168449.65万元、213830.15万元、271883.37万元和129306.│
│ │75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98%以上,主营业务突出。 │
├──────┼─────────────────────────────────┤
│竞争对手 │法雷奥(VALEO)、科世达(KOSTAL)、日本电装(DENSO)、东海理化(TO│
│ │KAIRIKA)、德赛西威(股票代码:002920.SZ)、华阳集团(股票代码:00│
│ │2906.SZ)、贵航股份(股票代码:600523.SH)、浙江长江。 │
├──────┼─────────────────────────────────┤
│品牌/专利/经│截至2025年10月16日,公司已取得专利166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 │
│营权 │型专利146项及外观设计专利4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系国内少数具备汽车全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的│
│ │企业之一,深耕细分领域三十余年,逐渐实现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全│
│ │系列产品设计自主化、品种多样化,形成了核心生产工艺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 │。 │
├──────┼─────────────────────────────────┤
│消费群体 │国内主要自主品牌整车厂商、主要合资及外资整车厂商 │
├──────┼─────────────────────────────────┤
│消费市场 │公司的主要销售集中在国内市场,公司收入最主要的来源集中在华东、西南│
│ │与东北区域。 │
├──────┼─────────────────────────────────┤
│主营业务 │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 │
├──────┼─────────────────────────────────┤
│主要产品 │驾驶辅助系统、座舱中控系统、智能光电系统、门窗控制系统、座椅调节系│
│ │统 │
├──────┼─────────────────────────────────┤
│行业竞争格局│在全球市场,日本、美国、欧洲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或地区的大型汽车电子│
│ │零部件生产商由于占据着先发优势,拥有体系标准、技术人才、全球供应链│
│ │等方面的竞争基础,已经在各主要汽车市场成立独资、合资公司,进行全方│
│ │位的产业布局,占据了全球大部分市场空间。在全球百强零部件配套供应商│
│ │名单中,多数企业来自上述地区,产业集中度较高。 │
│ │在国内市场,由于起步较晚、资金短缺、研发能力较弱,本土汽车电子零部│
│ │件供应商整体竞争能力仍较弱,以生产制造初级、低端产品为主,企业数量│
│ │众多。 │
│ │得益于政府政策扶持、资本市场助力以及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部分内资企│
│ │业的研发制造能力快速提升,已经成为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得到全球│
│ │整车制造企业的广泛认可,相关企业具有规模优势,拥有较强的资金、研发│
│ │实力以及整合、管理能力,可以提供一体化配套服务,多在各自领域具有明│
│ │显技术或产品优势,因而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
├──────┼─────────────────────────────────┤
│行业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已经从规模高速增长期转向结构转型升级。汽│
│ │车电子作为汽车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支撑,在政策驱动、技术引领、环保助推│
│ │以及消费牵引的共同作用下,行业整体呈高速增长态势。 │
│ │伴随汽车电子单车成本的增加,其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持续提升。根据中投│
│ │顾问产业研究中心的预测,全球汽车电子占整车价值比重预计将由2020年的│
│ │34.32%上升到2030年的约50%。随着汽车电子设备成本占比增加、电气化部 │
│ │件普及率提高及汽车智能化、低碳化发展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汽车电子市场│
│ │增长迅速。根据Statista预测,2028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从2020年│
│ │的2179亿美元增长至40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左右。 │
│ │随着我国汽车电子渗透率持续提升,国内汽车电子市场将持续快速发展,根│
│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约为1412亿美元│
│ │,预计2026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达1486亿美元。 │
│ │长期以来,国际大型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如博世、大陆、日本电装、│
│ │德尔福、伟世通、法雷奥等凭借在技术积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在全球汽│
│ │车电子市场份额中位居领先地位。 │
│ │随着本土汽车电子产业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国家产业政策引领下,一批具备│
│ │头部汽车品牌配套能力的本土优质汽车电子企业,逐渐突破国际汽车电子厂│
│ │商的技术壁垒,进入国内外主要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一方面,整车厂商│
│ │降本增效的需求迫使其选择优质的本土汽车电子零部件供应商企业进行合作│
│ │;另一方面,基于供应链安全等考量因素,整车厂商也逐渐加强本土汽车电│
│ │子供应体系建设,推动供应链安全管理的进程。 │
├──────┼─────────────────────────────────┤
│行业政策法规│《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 │行动方案》、《关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汽车行│
│ │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
│ │035年)》、《“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四五”工业 │
│ │绿色发展规划》、《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 │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商务领域促消费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商务领│
│ │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经验做法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完善│
│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2021—2035年)》、《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智能│
│ │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
├──────┼─────────────────────────────────┤
│公司发展战略│在国家积极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公司将抓住我国汽车工业持续稳步│
│ │发展的机遇,凭借公司在汽车电子零部件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优势,│
│ │实现产能布局的优化提升,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技术工艺│
│ │以及模具研发能力,战略布局产业链上游,更好地发挥规模化经营效应,提│
│ │升综合实力,实现产品升级和市场份额的增长。同时,公司还将加强企业内│
│ │部管理,持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致力于成为行业内领先│
│ │、在世界具有一流竞争力的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 │。 │
├──────┼─────────────────────────────────┤
│公司经营计划│(1)产品开发计划 │
│ │经过长期耕耘,公司已在部分细分领域建立一定优势。公司将依托长期积累│
│ │的技术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充分结合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公司预研的技术储│
│ │备,围绕三大类产品路线不断进行研发创新,创造出更安全、更智能、更舒│
│ │适、更美观、更具个性化的新一代智能化产品,为公司产品赋予新的生命活│
│ │力。 │
│ │(2)人才储备计划 │
│ │公司计划采用“内部培养为主,适度外部引进”的策略,加强对软件算法、│
│ │光学、电子、硬件、结构、智能生产设备等领域的人才储备,并进一步发掘│
│ │培养和外部引进销售、管理人才。公司计划建立完善的核心人才标准,搭建│
│ │并维护海内外人才库,建设多样化的内部激励机制,打造一支稳定的高水平│
│ │、多元化、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支持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
│ │(3)研发创新计划 │
│ │公司将继续秉持实用性和创造性同步发展的研发创新思路,一方面以配套项│
│ │目的同步研发为基础,不断积累项目经验,第一时间掌握客户需求;另一方│
│ │面,以先进的前沿技术预研为引线,顺应并尝试引领行业技术的发展,拓展│
│ │思维创新。 │
│ │公司也将通过对研发部门的人员和资金持续投入,全面增强研发创新能力、│
│ │可持续性和影响力,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
│ │(4)质量提升计划 │
│ │公司始终重视客户对质量体系的要求,推行从产品设计开发到生产制造的全│
│ │流程质量管控措施。公司将从组织架构上完善质量管理职能,运用高效的质│
│ │量管理工具,优化质量管控流程,并通过推进标准化作业、工艺技术持续改│
│ │进、深化过程质量风险挖掘、提高员工品质意识、加强供应商品质监督、强│
│ │化管理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过程控制,全面实现公司在客户对应、项目质量│
│ │策划、质量数据分析、异常处置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能力提升,使公司成为│
│ │行业的质量标杆。 │
│ │(5)融资计划 │
│ │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将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及管理制度使用募集资金未│
│ │来,公司将根据发展需要及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资本市场渠道开展直接或│
│ │间接的多元化融资活动,为后续战略计划的实施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重│
│ │要的资金支持。 │
├──────┼─────────────────────────────────┤
│公司资金需求│大明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新建厂区项目(二期)、补充流动资金。 │
├──────┼─────────────────────────────────┤
│可能面对风险│一、行业风险 │
│ │二、市场风险: │
│ │(一)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二)新技术、新产品替代的风险 │
│ │三、经营风险: │
│ │(一)客户相对集中风险;(二)产品质量风险;(三)市场开拓风险;(│
│ │四)外协供应商管理的风险;(五)新能源汽车应用的风险 │
│ │四、管理风险: │
│ │(一)实际控制人不当控制的风险;(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
│ │五、财务风险: │
│ │(一)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二)资产负债率较高及偿债能力不足的风│
│ │险;(三)存货规模较大和存货跌价风险;(四)产品价格波动及毛利率下│
│ │降风险;(五)应收款项发生坏账的风险;(六)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