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柯力传感(603662)热点题材主题投资

 

查询个股所属概念题材(输入股票代码):

热点题材☆ ◇603662 柯力传感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物联网、云计算、网络游戏、智能机器、大数据、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云游戏、机器视 觉、人形机器 风格:融资融券、拟减持、承诺不减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09-19│机器视觉 │关联度:☆☆☆ ──────┴──────┴──────────────────────────── 控股子公司柯轩智能,致力于工业4.0的30机器视觉智能工业机器人和行业柔性化智能工厂 解决方案。 ──────┬──────┬──────────────────────────── 2024-07-17│人形机器人 │关联度:☆☆☆ ──────┴──────┴──────────────────────────── 公司跟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客户均有合作,正在给人形机器人客户送样。 ──────┬──────┬──────────────────────────── 2022-07-12│机器人概念 │关联度:☆☆☆ ──────┴──────┴──────────────────────────── 子公司柯轩智能自主生产的3D机器视觉和深度AI学习系统 ──────┬──────┬──────────────────────────── 2022-03-09│数据中心 │关联度:☆☆ ──────┴──────┴──────────────────────────── 公司建设了云数据中心作为物联网项目数据存储设施,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网络安全新技 术,实现物联网软件及数据存储,数据互联互通。 ──────┬──────┬──────────────────────────── 2022-02-23│边缘计算 │关联度:☆☆☆ ──────┴──────┴──────────────────────────── 2019年9月5日公司互动平台回复称公司正在研发的温度、湿度、振动多传感融合的无线智能 传感器开发项目,其研发内容包括微型化、多参量、低功耗的温度、湿度、振动多传感融合技术 ;自主可控边缘计算技术等。 ──────┬──────┬──────────────────────────── 2022-01-05│云计算 │关联度:☆☆☆ ──────┴──────┴──────────────────────────── 公司“柯力云”为公司自主开发、设计、使用的云平台 ──────┬──────┬──────────────────────────── 2021-11-02│物联网 │关联度:☆☆☆ ──────┴──────┴──────────────────────────── 公司积极实施工业物联网战略,对传统产品进行“物联网+”改造。 ──────┬──────┬──────────────────────────── 2021-11-01│大数据 │关联度:☆☆☆ ──────┴──────┴──────────────────────────── 中柯大数据完成工商注册登记 ──────┬──────┬──────────────────────────── 2021-10-29│云游戏 │关联度:☆☆☆ ──────┴──────┴──────────────────────────── 柯力云为公司自主开发、设计、使用的云平台 ──────┬──────┬──────────────────────────── 2021-10-18│网络游戏 │关联度:☆☆☆ ──────┴──────┴──────────────────────────── 柯力云为公司自主开发、设计、使用的云平台 ──────┬──────┬──────────────────────────── 2025-03-13│并购基金 │关联度:☆☆☆ ──────┴──────┴──────────────────────────── 公司2025-03-14公告成立并购基金:量派信选对冲55号3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 ──────┬──────┬──────────────────────────── 2024-09-20│华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的六维力传感器送样是直接与华为公司对接,华为公司基于其商业需要作出此协议安排 。目前送样已交付 ──────┬──────┬──────────────────────────── 2021-10-15│传感器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传感器 ──────┬──────┬──────────────────────────── 2025-03-01│拟减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3-01公告减持计划,拟减持21.66万股,占总股本0.08% ──────┬──────┬──────────────────────────── 2024-07-24│承诺不减 │关联度:☆☆☆☆☆ ──────┴──────┴──────────────────────────── 公司2024-07-24公告承诺不减持。 【3.事件驱动】 ──────┬─────────────────────────────────── 2024-09-27│特斯拉向Robotaxi发布会发出邀请,配文提及机器人 ──────┴─────────────────────────────────── 特斯拉已开始向下个月的Robotaxi发布会发出邀请,并配上标语:我们,机器人。特斯拉专 注于自动驾驶,预计还将展示其最新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是寻找能够为机器人出租 车的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动力的自动驾驶硬件。人形机器人有望进入放量前夕,包括百度、字节、 腾讯、华为等越来越多的大厂将下一次人工智能机会锁定具身智能方向。 ──────┬─────────────────────────────────── 2024-09-25│腾讯推出其新一代机器人,机器人硬件端迎加速发展之年 ──────┴─────────────────────────────────── 9月24日,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公布最新机器人研究进展,推出其第五代机器人——小五 (The Five),该机器人拥有四腿轮足复合设计、大面积触觉皮肤、多指灵巧手以及安全人机物 理交互等多项能力。该实验室还展示了“小五”在养老院的实验场景上完成执行给老人取快递、 抱老人起床等多个任务。中信证券研报认为,科技企业进军机器人产业为大势所趋,加速机器人 应用落地,带动机器人运动能力与感知能力持续提升。机器人发展“硬件先行”,目前应重点关 注传感器与驱动器两大领域。传感器领域关注内部传感器方向的位置、角度传感器等,与外部传 感器方向的物体识别、接近觉、距离、听觉、触觉、力觉传感器等,关注机器人硬件相关公司。 ──────┬─────────────────────────────────── 2024-08-21│又一人形机器人新品或将发布,2024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商用元年 ──────┴─────────────────────────────────── 据傅利叶官微显示,9月将有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全新登场,更灵活、更强劲、更开放。近日 ,人形机器人行业消息不断。8月18日,智元机器人发布“远征”与“灵犀”两大系列共五款商 用人形机器人新品,并宣布今年10月份开始量产。8月6日,FigureAI发布人形机器人Figure 02 。中航证券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累计需求有望达到约20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约5700亿元。 ──────┬─────────────────────────────────── 2024-02-29│全球首个,能使人形机器人懂情感表达 ──────┴─────────────────────────────────── 据媒体报道,近日,来自蔚山科学技术院、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全球首个实时 可穿戴人类情感识别技术,并开发了一种多模态人类情感识别系统,该系统结合了语言和非语言 表达数据,可有效利用全面的情绪信息。据悉,该系统的核心是个性化皮肤集成面部界面(Self -powered Skin-interfaced Facial and Vocal Emotion Recognition Interface,PSiFI)系统 ,该技术基于自供电的摩擦电原理,通过特制的传感器单元,能够同时感知面部和声音表达所产 生的信号,从而实现对人类情感的准确识别。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敏感元件及转换元件把特 定的被测信号,按一定规律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并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记录和 控制等要求,并可被分为压力、惯性、磁和光学等各种类。目前汽车电子、工业制造、网络通讯 等为传感器主要应用下游,行业未来有望受益于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 ──────┬─────────────────────────────────── 2023-12-22│工信部:2024年要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产 │业 ──────┴─────────────────────────────────── 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2024年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启动智能网 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和卫星互联网发展。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 装备、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新兴产业,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 济等新的增长点。出台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瞄准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等产业,着力突破关 键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 ──────┬─────────────────────────────────── 2023-11-28│马斯克称机器人Optimus最终制造成本将低于汽车 ──────┴─────────────────────────────────── 据媒体报道,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Lex Fridman与马斯克进行对谈。关于人形机 器人Optimus,马斯克表示,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方法与汽车制造方法相同,最终制造Optimus的成 本会低于一辆汽车;Optimus的手指是精心设计的,一个目标是能做搭配捡起一根针和一根线, 穿过针孔。目前看来,实现这个目标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 ──────┬─────────────────────────────────── 2023-09-28│傅利叶智能人形机器人开启对外预售,机构持续看好运控部件产业机遇 ──────┴─────────────────────────────────── 傅利叶智能26日宣布,傅利叶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开启对外预售。据介绍,GR-1身高1. 65米,体重约55公斤;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搭载自主研发的FSA一体 化执行器,全身总关节执行器数量达44个,最大关节峰值扭矩达230N.m。随着多家厂商产业化进 度提速,“具身智能”浪潮已是大势所趋。券商预计,2030年人形机器人需求量约177万台,全 球市场空间有望达1692亿元,2023-2030年CAGR达25%。中短期(3-5年)工商业场景率先应用; 中长期(5-10年后)个人场景应用空间大。 ──────┬─────────────────────────────────── 2023-09-25│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公布最新进展 ──────┴─────────────────────────────────── 近日,特斯拉机器人X官方账号发布了最新一期视频,展示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 在控制能力和执行能力方面的新进展,该机器人现在能够仅依靠视觉来对物体进行分类,甚至还 能完成瑜伽动作。对此,马斯克好像也难掩内心激动,在评论区直言:Progress(进步)。 ──────┬─────────────────────────────────── 2023-08-16│具身智能机器人“远征A1”将于8月18日发布 ──────┴─────────────────────────────────── 曾以“天才少年”身份加入华为的稚晖君于去年底宣布离职,创业智元机器人,经过半年多 的准备,稚晖君宣布智元具身智能机器人“远征A1”将于8月18日发布,这也是他创业以来的产 品首秀。公开资料显示,智元机器人是一家人形机器人研发商,主要将AI和机器人的深度融合, 研发和生产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等系列产品,致力于为行业用户提供相关的机器人产品及 服务。智元机器人已经完成了第三轮融资,市场估值被曝在十几亿美元左右。券商表示,在人工 智能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的情感伴侣和得力助手,势必将走进人类生活 ,走进千家万户。中期来看,高盛预期到2035年,在蓝海市场情景下,人形机器人市场能够达到 1540亿美元的规模。 ──────┬─────────────────────────────────── 2023-07-04│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力传感器与编码器本土替代或将加速推进 ──────┴─────────────────────────────────── 力传感器与编码器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其中力传感器感知并度量力,在人形机器人关 节上具有应用,编码器可测量旋转角度与速度,可通过伺服系统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中。从竞争格 局来看,高端编码器与多维力矩传感器由于技术壁垒较高,国内可量产的企业较少。在政策催化 下,高精度传感器的战略地位有望不断提升,本土替代或将加速推进。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制、生产和销售应变式传感器、仪表等元器件;基于传感│ │ │器的应用场景布局物联网和智能化装备,提供系统集成、不停车检测系统、│ │ │无人值守一卡通智能称重系统、制造业人工智能系统、企业数字化建设软件│ │ │开发服务、移动资产管理系统、物流分拣系统等。 │ ├──────┼─────────────────────────────────┤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在主要原材料方面,公司主要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利用规 │ │ │模化采购的优势节约采购成本、提高产品利润率;公司与多家供应商保持合│ │ │作,以保证供应稳定性。公司重点运用成本控制管理方法创新和资源平台共│ │ │享机制,持续提升采购性价比和拓展采购渠道范围,实现供需增值合作双赢│ │ │。 │ │ │2、生产模式:对于传感器、仪表等元器件而言,根据客户需求不同,公司 │ │ │主要采用存货式生产和以销定产两种生产模式,对于批量、成熟的产品,公│ │ │司会根据销售预测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标准化、规模化、均衡化生产,生产│ │ │计划按合理存量来编排,合理存量依据以往销售数据、后续预计销售情况、│ │ │物料供应周期、生产周期等因素来确定。对于系统集成业务而言,公司主要│ │ │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 │ │3、营销模式:公司产品销售根据不同产品特点、不同客户所在区域采用不 │ │ │同的销售模式。 │ │ │公司对境内客户主要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辅以部分经销商经销;对境外客│ │ │户采取直销和经销商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方式,销售业务已覆盖欧洲、东南亚│ │ │、南亚、南美等多个国家及地区。 │ │ │4、集团经营管理模式:公司秉承“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多元化的管理手段 │ │ │”开展母子公司协同管理、资源共享共赢。公司建立了财务、人力资源、研│ │ │发中心集团标准化管理模板,子公司分级管理体系,组织统一的年度集团化│ │ │财务、人力资源、设备信息化、质量、项目申报、研发培训,以及集团会议│ │ │落实跟踪机制。 │ ├──────┼─────────────────────────────────┤ │行业地位 │国内称重物联网行业的代表性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一)“多物理量传感融合发展”方面的核心优势 │ │ │公司通过自研和外延式投资并购的方式,布局力学、电量、光纤测温、气体│ │ │、流量、光幕等十多种传感器,初步具备了传感器森林的基础,并通过KMS │ │ │集团管理体系的培育和赋能,致力于成为对标海外传感器巨头的本土传感器│ │ │森林。 │ │ │自研方面,公司研发部门不断夯实力学传感器的领先优势,从称重传感器出│ │ │发,研发试制了多维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微型测力传感器等,带领公司│ │ │从传统的称重衡器行业为主进入机器人、高端装备等更市场前景更广阔的行│ │ │业。投资并购方面,在非力学的传感器领域,公司并购了电量、光纤测温传│ │ │感器,参股了流量、光幕、CMOS激光测量、光谱测量、光电、3D等传感器,│ │ │即将布局嗅觉、触觉等机器人传感器。 │ │ │(二)集团化赋能和融合方面的核心优势 │ │ │自1995年成立以来,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富的实体经济管理经验和│ │ │集团化管控经验和优势。具体体现在:一是具备宁波、安徽、郑州、深圳四│ │ │地产业园超过70万方的实体制造基地和产业园区,能够为下一步公司以及各│ │ │子公司扩产能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多年全国第一市场占│ │ │有率力学传感器品牌,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及物流、服务体系。三是资│ │ │金充裕、现金流充沛,能够为后续公司主业发展和收并购、参股其他企业提│ │ │供资金层面的支持。四是在财务管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等方面,以及│ │ │采购、营销、制造、研发等环节,积累了丰富的集团化管控经验,能够为子│ │ │公司持续赋能。 │ │ │(三)智能制造全流程方面的核心优势 │ │ │1、研发优势:运用IPD的产品集成开发体系快速迭代开发市场所需的新产品│ │ │。公司着力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博士后工作│ │ │站,不断加大对技术及制作工艺改进方面的投入,持续保持公司在基础研究│ │ │和应用研究领域的优势。 │ │ │2、成本控制优势:创新成本管理体系,对大宗物资的采购实行集中采购、 │ │ │原厂合作、竞标、价格锁定等模式降低采购成本并保持供应链的稳定性,充│ │ │分利用设备自动化后富裕产能场地,对外购件转自制,缩短交货期及减低产│ │ │品制造成本。 │ │ │3、质量控制优势:公司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OIML国际法制计量│ │ │组织和国家计量器具型式批准大纲的要求组织生产。公司建立了从原材料选│ │ │用、采购、研发及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测、售后服务全过程、完善的质量│ │ │管理体系。 │ │ │4、市场网络及品牌优势:公司具备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业务员长期扎根 │ │ │当地市场开展业务活动。国际市场客户遍布全球五大洲一百余个国家或地区│ │ │。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实施差异化的品牌战略,高端品牌SNK、中端品牌OAP│ │ │,以及高性价比品牌KELI在行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 │ │(四)产业园区运营方面的核心优势 │ │ │2023年,公司与深圳市光明区建设发展集团合作共同打造首期5万平方米的 │ │ │柯力深圳传感谷,为公司从单一物理量传感器企业向多物理量传感器企业转│ │ │型提供空间场所。同时,公司旗下拥有产权的宁波市工业物联网特色产业园│ │ │集聚工业物联网行业,建立高科技项目孵化和产业化服务体系,搭建物联网│ │ │应用众创空间。产业园总运营面积约16万平方米,园区先后获得“国家级众│ │ │创空间”“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浙江省小微产业园”“浙江省数字化示│ │ │范园区”“宁波市特色产业园”“宁波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宁波市工│ │ │业物联网孵化器”等认定。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218.0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实现归│ │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43.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1%。 │ ├──────┼─────────────────────────────────┤ │竞争对手 │美国威世(Vishay)测量集团、德国HBM公司、瑞士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 T│ │ │oledo)集团、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华兰海电测科技股份有限公│ │ │司、广州电测仪器厂 │ ├──────┼─────────────────────────────────┤ │品牌/专利/经│品牌: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实施差异化的品牌战略,高端品牌SNK、中端品 │ │营权 │牌OAP,以及高性价比品牌KELI在行业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 ├──────┼─────────────────────────────────┤ │核心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风险。 │ ├──────┼─────────────────────────────────┤ │投资逻辑 │2023年,公司与深圳市光明区建设发展集团合作共同打造首期5万平方米的 │ │ │柯力深圳传感谷,为公司从单一物理量传感器企业向多物理量传感器企业转│ │ │型提供空间场所。同时,公司旗下拥有产权的宁波市工业物联网特色产业园│ │ │集聚工业物联网行业,建立高科技项目孵化和产业化服务体系,搭建物联网│ │ │应用众创空间。产业园总运营面积约16万平方米,园区先后获得“国家级众│ │ │创空间”“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浙江省小微产业园”“浙江省数字化示│ │ │范园区”“宁波市特色产业园”“宁波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宁波市工│ │ │业物联网孵化器”等认定。 │ ├──────┼─────────────────────────────────┤ │消费群体 │终端消费者 │ ├──────┼─────────────────────────────────┤ │消费市场 │国内、国外 │ ├──────┼─────────────────────────────────┤ │项目投资 │投建柯力智能仪器暨工业物联网系统项目:柯力传感2021年6月19日公告, │ │ │公司拟以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宁波柯力测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通过该 │ │ │子公司实施“柯力智能仪器暨工业物联网系统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8 │ │ │亿元。项目建设周期不超33个月,计划在2024年5月前正式投产。在项目竣 │ │ │工投产后前三个完整年度2025年-2027年产值分别达到3亿元、4.5亿元、7.5│ │ │亿元。 │ ├──────┼─────────────────────────────────┤ │对外投资 │拟与光明科学城设立合资公司:柯力传感2023年5月8日公告,公司拟与深圳│ │ │市光明科学城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科学城”)签署《合│ │ │资协议》。双方拟设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0000万元,其中 │ │ │公司认缴出资额为27000万元,持股比例为90%;光明科学城认缴出资额为3│ │ │000万元,持股比例为10%。合资公司未来三年的业务规划:在深圳市光明 │ │ │区投资并购传感器产业链优质企业和项目,建设研发中心,建设智能传感器│ │ │产业平台和专业园区,引入和打造高端生产线,开展产业链配套建设,设立│ │ │柯力集团华南区域总部。 │ ├──────┼─────────────────────────────────┤ │行业竞争格局│(一)宏观层面:智能传感器行业 │ │ │从宏观上来看,公司所在的行业属于智能传感器行业。随着物联网、人工智│ │ │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突破,智能传感器作为感知信息和采集数据│ │ │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中国智造”的关键核心,│ │ │是我国工业实现“由大变强”的必经途径。 │ │ │随着智能化和精准化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智能传感器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 │ │有的飞速发展。从制造领域的自动化控制,到汽车领域的自动驾驶,从航空│ │ │领域的高精度导航,到机器人领域的精准力控,处处都离不开传感器技术。│ │ │下游应用场景的自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为智能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带来│ │ │了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对传感器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传感器│ │ │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采集元器件,而是智能决策的核心参与者,多传感融│ │ │合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 │ │(二)微观层面:应变式传感器行业 │ │ │从微观上来看,柯力传感的主营业务属于应变式传感器行业。应变式力传感│ │ │器主要用于测量和控制各种力,如重力、压力、拉力、扭矩等,在机械、化│ │ │工、环保、农业等各行各业都已经广泛应用。在报告期内,随着我国制造业│ │ │的持续发展以及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为我国“强基工程”的核心关键部件│ │ │之一,应变式传感器发展的市场环境良好,市场规模处于稳步扩大的状态。│ │ │同时,从全球市场来看,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体应变式传感器发展速度保│ │ │持平稳,国际市场采购继续向中国转移。 │ │ │除了传统的应用领域外,大量的新兴领域对应变式力传感器的需求释放,促│ │ │进了应变式力传感器的发展。比如,在机器人领域,基于应变式原理的多维│ │ │力传感器、力矩传感器,能够被用于机器人的柔顺控制和人机交互中,从而│ │ │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 ├──────┼─────────────────────────────────┤ │行业发展趋势│一是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持续向好、行业规模不断取得向上突破。 │ │ │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好转和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前沿科技不断发展,传│ │ │感器市场需求逐步增长,全球传感器市场保持高速增长。根据Statista数据│ │ │,2022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达2512.9亿美元,2022-2025年CAGR预计达8.0│ │ │4%。国内传感器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增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 │ │20年国内传感器市场规模达2494亿人民币,2020-2025年CAGR预计达20.0%。│ │ │二是中国传感器“国产替代”任重道远但加速前行。 │ │ │传感器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柱之一,各国都投入大量资源予以支持。其中│ │ │,美国、日本、德国的市场份额合计占到近七成,而我国起步较晚、技术积│ │ │累有限,与世界领先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但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 │支持国内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政策重点聚焦在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 │ │、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在此大背景下,中国消费类电子的传感│ │ │器,在市场的拉动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工业领域,部分领域已有成功│ │ │的“国产替代”案例和经验。但高端产品目前卡脖子情况仍较为严重,国产│ │ │替代之路任重道远,但在市场、政策、技术的多重催化下有望加速前行。 │ │ │三是传感器行业内部呈现融合化、高性能化、低成本化、微型化等技术发展│ │ │方向。 │ │ │整体上来看,从传感器的发展趋势而言,呈现出“四化”特点:(1)融合 │ │ │化:传感器能够集成多种功能,如测量多种参数、处理数据、存储信息、通│ │ │信交互等。(2)高性能化:传感器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灵敏度、稳定性 │ │ │和可靠性,降低测量的误差和干扰,满足更高的测量要求。(3)低成本化 │ │ │:传感器能够采用新型材料和新型工艺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实│ │ │现大规模生产和应用。(4)微型化:传感器能够以更小的体积实现同水平 │ │ │的性能,可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体积需求。一般来说,体积越小也意味着量│ │ │产后成本越低、实际使用中功耗越低。 │ │ │四是以投资并购为核心的外延式扩张正日益成为国内外传感器企业发展的重│ │ │要路径。 │ │ │传感器行业具有行业壁垒高、技术路线多、产品品类丰富、单一产品空间小│ │ │、应用领域广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一家传感器企业如果要发展壮大,投│ │ │资并购是重要的路径。在国际上,全球传感器厂商超6500家,而2017-2021 │ │ │年全球传感器产业有超过200家公司被行业巨头收购。在国内,传感器行业 │ │ │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体实力较弱,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格局呈现小而散状│ │ │态。随着行业集中度正逐步提高。众多小规模企业因技术落后、制造水平低│ │ │下、资金链紧张等问题,无法适应传感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 │预计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逐步被淘汰或者通过被行业同行投资并购,│ │ │从而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 │ ├──────┼─────────────────────────────────┤ │行业政策法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 │ ├──────┼─────────────────────────────────┤ │公司发展战略│随着集团“多物理量传感器融合发展”的战略逐步走向纵深,公司有望突破│ │ │母公司传统称重传感器及物联网产品的业务天花板。展望2024年及未来一段│ │ │时期,集团将锚定“产业投资化、产业园区化、产业生态化、产业集团化、│ │ │产业资本化”的“五化战略”不断前行,力争成为国内传感器品类最多、融│ │ │合最深、场景最优的行业集大成者。 │ │ │一是产业投资化。集团将围绕产业上下游,遵循主业聚焦、三观一致、可进│ │ │可退、资源共享、估值合理五项原则,沿着机器人力学、触觉、视觉、惯导│ │ │传感器的主投方向,顺着气体、温湿度、MEMS、压力、扭矩等多种物理量传│ │ │感器融合方向,行走于智慧物流、自动文档、自控设备、智能检测等物联网│ │ │装备道路,结合机器人产品平台和算法解耦、协议软件等技术平台进行投资│ │ │布局。 │ │ │二是产业园区化。产业园区化不仅仅意味着产业集聚的物理空间,更是产业│ │ │赋能综合平台和效率效益的集中体现。2024年,公司将继续以宁波、深圳、│ │ │郑州为核心,扎实推进产业园区化工作。宁波将以新落成的工业物联网产业│ │ │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