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3739 蔚蓝生物 更新日期:2025-04-1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节能环保、CXO概念、代糖概念、幽门菌、化肥概念、合成生物、宠物经济
风格:昨日振荡、昨日较弱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08-02│节能环保 │关联度:☆☆☆
──────┴──────┴────────────────────────────
公司的酶制剂产品,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
2023-12-26│合成生物 │关联度:☆☆☆
──────┴──────┴────────────────────────────
公司已成立合成生物实验室,并开展多项工作
──────┬──────┬────────────────────────────
2023-08-18│代糖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天然甜味蛋白索马甜开发相关的研发项目已经完成,3个相关专利正在申请阶段
──────┬──────┬────────────────────────────
2023-02-24│宠物经济 │关联度:☆☆☆
──────┴──────┴────────────────────────────
公司积极布局宠物动保产品,涉及化药、生物制品、检测试纸等领域。
──────┬──────┬────────────────────────────
2022-03-30│化肥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蔚蓝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能够生产生物有机肥、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等。
──────┬──────┬────────────────────────────
2022-01-11│幽门螺杆菌 │关联度:☆☆☆
──────┴──────┴────────────────────────────
“益娇元”是公司子公司上海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具有改善睡眠和抗幽门螺旋
杆菌的功效,已于2021年12月在有赞等线上平台开始销售。
──────┬──────┬────────────────────────────
2022-01-05│CXO概念 │关联度:☆☆
──────┴──────┴────────────────────────────
公司营养与健康业务部门目前正逐步开展以下业务:功能性益生菌原料销售,终端产品ODM业
务,自营品牌销售业务,研发CRO服务等
──────┬──────┬────────────────────────────
2025-01-06│禽流感 │关联度:☆☆☆
──────┴──────┴────────────────────────────
公司兽用生物制品主要为各类疫苗、抗体,用于预防与控制家禽、家畜对流行疾病疫情的感
染。
──────┬──────┬────────────────────────────
2024-10-29│高盛持股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持有64.7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26%)
──────┬──────┬────────────────────────────
2024-10-29│境外知名投行│关联度:☆
│持股 │
──────┴──────┴────────────────────────────
截止2024-09-30,UBS AG持有116.3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46%)
──────┬──────┬────────────────────────────
2021-11-05│动物疫苗 │关联度:☆☆☆
──────┴──────┴────────────────────────────
猪疫苗将作为公司未来生物制品业务的重点。
──────┬──────┬────────────────────────────
2021-10-12│添加剂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产品为酶制剂、微生态产品、动物保健品
──────┬──────┬────────────────────────────
2020-03-02│兽药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动物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2025-04-18│昨日较弱 │关联度:☆☆☆☆☆
──────┴──────┴────────────────────────────
2025-04-18跌幅为:-6.72%
──────┬──────┬────────────────────────────
2025-04-18│昨日振荡 │关联度:☆☆☆
──────┴──────┴────────────────────────────
2025-04-18振幅为:8.92%
【3.事件驱动】
──────┬───────────────────────────────────
2023-01-10│“阳康”后钙片、蛋白粉部分断货,益生菌销量同比增长5倍
──────┴───────────────────────────────────
随着“阳康”人群的增加,一些康复后“进补”类消费品开始热销。柑橘橙类、蛋白粉、维
生素、益生菌等销售量近期大幅上涨。根据零售商反映,2023年1月以来,各种益生菌、综合维
生素的销售量同比增长30%~35%,环比2022年12月增长100%~200%。
──────┬───────────────────────────────────
2022-05-05│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 合成“粮食”实现重大突破
──────┴───────────────────────────────────
据报道,日前,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
,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路
径。
──────┬───────────────────────────────────
2021-09-27│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取得成功、提高粮食安全水平
──────┴───────────────────────────────────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该所研
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
为原料,最后通过生物途径成功生产出淀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
──────┬───────────────────────────────────
2021-04-22│非洲猪瘟防控再次升级 疫苗拥有极大应用空间
──────┴───────────────────────────────────
农业农村部发布《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方案(试行)》。《工作方案》提
到,农业农村部决定自2021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分区防控工作。
建立大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应急处置协同机制,探索建立疫情联合溯源追查制度,必要时进行
跨省应急支援。
机构指出,考虑到国内养殖结构中仍有相当大的比例为散户及中小养殖户、生猪养殖密度远高于
欧美发达国家、跨区域生猪调运仍较为频密以及毒株自然变异等客观事实,通过严格生物安全防
控来控制和根除非洲猪瘟面临很大困难,因此合法、正规、安全、有效的疫苗仍有极大应用空间
,对生猪产能恢复仍是极大加成。若非瘟疫苗能成功商用,这一单品也有望贡献30-50亿元甚至
更大规模的市场增量,行业空间有望被进一步打开。
──────┬───────────────────────────────────
2020-03-20│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疫苗正在申请临床试验
──────┴───────────────────────────────────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宏阳19日表示,疫苗需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对于非洲
猪瘟疫苗乐见其成,但也不能急于求成。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不同的机构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农业农村部已经收到一些单位提出的非洲猪瘟疫苗的临床试验申请,农业农村部正在指导完善临
床试验方案,不降低标准的同时提高效率。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以来在我国范围内大规模爆发流行,使我国生猪出栏量减少40%,猪肉价格
翻了一倍。机构认为,假若非洲猪瘟疫苗能够成功推出,短期内料将拉高动物保健上市公司估值
,中长期来看,市场空间被打开,上市公司盈利逐步且持续兑现,动物保健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
双击。
──────┬───────────────────────────────────
2019-08-22│国常会出招稳定生猪生产 养殖后周期迎机遇
──────┴───────────────────────────────────
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稳定生猪生产和猪肉保供稳价的多项措施,其中包括:加
大对生猪调出大县和养殖场(户)的支持,引导有效增加生猪存栏量;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
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对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内关停搬迁的养殖场(户),要安排用地支持
异地重建;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取消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加强动物防疫
体系建设,提升疫病防控能力。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酶制剂、微生态制剂以及动物保健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
│ │前,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酶制剂,如饲料酶、工业酶、食品酶、生物催化用│
│ │酶等;微生态制剂,如畜禽微生态、水产微生态、植物微生态、食品益生菌│
│ │、环境微生物等;动物保健品,如生物制品、中兽药、兽用化药。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公司坚定奉行“技术驱动发展”的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自主研发│
│ │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持续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开发力度,│
│ │为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驱动力。目前公司设有酶制剂│
│ │技术中心、微生态技术中心、营养与健康技术中心、海洋与水产技术中心、│
│ │兽用生物制品技术中心、国家动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兽药技术中心、兽│
│ │用药物技术中心8大技术中心,蔚蓝赛德环境微生物实验室和合成生物技术 │
│ │创新实验室2个实验室,专职研发人员287人;建立了“双长制”的管理模式│
│ │,由首席科学家和总经理共同管理研发团队、研发项目,以充分配合产品经│
│ │理对接市场,对接客户。公司的研发项目管理过程使用集成产品开发(简称│
│ │IPD)系统进行管理,有利的推动了公司研发项目开展。公司与中国农业大 │
│ │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20余家│
│ │高校、科研院所以及60家大中型生产企业、美国和欧洲等国外公司如500强 │
│ │企业ADM、赢创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新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攻 │
│ │关、技术转让及成果转移等领域,形成了资源优势互补,技术成果快速转化│
│ │的良好运行机制。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采用根据生产计划定时、定量的采购模式,以询价采购为主,招标采购│
│ │为辅。公司各子公司生产所需物料存在较大差异,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物│
│ │料采购清单,各子公司采购部按照物料采购清单进行采购。对于各子公司通│
│ │用材料,公司采取招标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根据“比质比价,货比三家”│
│ │的原则,保证为公司产品生产提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供应及时、货源稳│
│ │定的原材料。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根据销售部门承接的客户订单和市│
│ │场预测所制订的营销计划,结合现有库存、生产周期、安全库存要求编制生│
│ │产计划,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安全库存适度备货,以确保在不影响市场销售│
│ │的情况下尽量降低产成品库存,提高营运效率。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公司下游行业主要为食品、洗涤、造│
│ │纸、饲料、肥料和养殖等行业。食品、洗涤、造纸、饲料、肥料行业以大型│
│ │生产型企业为主,一般设有独立的采购部门,通常采用直销模式。水洗和印│
│ │染业行业较为分散;养殖行业除了大型养殖企业外,存在大量中小养殖户;│
│ │这两个行业的客户通常采取经销模式。 │
├──────┼─────────────────────────────────┤
│行业地位 │生产、研发和销售酶制剂、微生物制剂的生物科技公司 │
├──────┼─────────────────────────────────┤
│核心竞争力 │1、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优势 │
│ │技术创新是驱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通过│
│ │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改善产品结构、降低生产成本。2023年,│
│ │公司研发投入11,068.2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23%,在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 │。 │
│ │公司搭建了8大技术中心和2个实验室,并依托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开展研发 │
│ │工作,实行“双长制+产品经理”的研发管理模式,使用基于集成产品开发│
│ │(简称IPD)系统的管理平台对研发项目进行过程管理,开展了多个领域的 │
│ │应用研发和产品推广。公司的研发以市场为导向,以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为│
│ │目标,以应用研发为纽带,将实验室成果转化成市场需要的产品。强大的自│
│ │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是推动公司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 │2023年7月,公司获评“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100强”;2023年8月,公司获 │
│ │评“青岛市民营企业创新10强”;2023年10月,公司获评“中国民营企业发│
│ │明专利500强”;2023年12月,公司获评“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
│ │2023年,新增国内授权发明专利55件,PCT国际申请3项,美国专利1项。截 │
│ │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国内授权发明专利390件、美国授权专利9│
│ │件、欧洲授权专利2件、PCT国际申请27项,新兽药注册证书39个(包括国家│
│ │一类新兽药3项)。 │
│ │酶制剂是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芯片”,而表达系统就是制造芯片的“光刻│
│ │机”,构建表达系统是微生物生产菌株开发的核心,是产品由实验室走向大│
│ │规模生产的关键。公司持续大规模的研发投入,已构建了里氏木霉、毕赤酵│
│ │母、黑曲霉、芽孢杆菌等四大高效蛋白质表达系统及对应的规模化发酵体系│
│ │,搭建了行业领先的高通量筛选工作站,并建立了通用型的高通量基因筛选│
│ │大数据模型与蛋白质工程改造等核心体系,大幅提高了酶制剂的催化效率和│
│ │工业应用属性,提升了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
│ │2、人才和团队优势 │
│ │公司坚持“人才第一”的发展战略,在员工招聘、培训、激励以及晋升等方│
│ │面建立了规范化的管理制度。通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建立起一支稳定、专业│
│ │化的人才队伍。稳定的管理团队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
│ │供了有力的保障。公司现有博士31人,专职研发人员287人(同比增加3.24%│
│ │)。团队目前有国家万人计划1名,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5名,山东省双│
│ │百人才1名,青岛市产业领军人才4名,青岛市拔尖人才2名,青岛市创新创业 │
│ │人才1名,青岛市现代海洋英才1名,青岛市优秀企业家1名,无锡市太湖人才│
│ │1名,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百人计划1名。同时,公司与高校、科研所以及其│
│ │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
│ │3、平台竞争优势 │
│ │蔚蓝生物长期致力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尊重国际规则,尊重知识产权,已│
│ │经形成了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因此而形成了平台的竞│
│ │争优势,已建立广泛的国际合作,赢得了国际巨头的认可。其中: │
│ │基于酶制剂的平台优势,蔚蓝生物与世界500强ADM公司合作不断深化。双方│
│ │联合实验室研发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实验室工作重点由联合研究进入产品│
│ │开发阶段。公司通过专利许可及菌种转让,实现了由技术输入到国内外多家│
│ │公司技术输出的转变。 │
│ │在微生态业务领域,公司与德国赢创工业集团(EVONIK)的合作从OEM到ODM,│
│ │进一步深化合作,双方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于2024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依 │
│ │托于两家母公司的创新能力、应用技术专长,将为市场带来创新产品和解决│
│ │方案,助力客户创造价值。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890.21万元,同比增长3.07%,达到历史新 │
│ │高;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70.69万元,同比上升15.56%。 │
├──────┼─────────────────────────────────┤
│竞争对手 │诺维信、杜邦、宝来利来、科汉森、德国绍曼、溢多利、新华扬、硕腾、中│
│ │牧股份、生物股份、瑞普生物、海利生物、普莱柯、青岛易邦 │
├──────┼─────────────────────────────────┤
│品牌/专利/经│专利:在队伍培养上,形成了一支人员数量适中、学科背景和学历梯次合理│
│营权 │的科研团队,做到了多学科背景交叉融合;在研究成果上,开发出自主知识│
│ │产权益生菌株43株,涉及功能包括缓解胃肠不适、改善皮肤状态、维护口腔│
│ │健康、延缓衰老、增强骨骼健康、增强免疫功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抗│
│ │菌消炎等,已申请益生菌相关发明专利77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7项、PCT专利6│
│ │项,目前已授权专利49项,发表文章28篇,其中SCI文章26篇,累计影响因 │
│ │子72.47,主题涵盖益生菌膳食补充剂、护肤品功能性原料、食品安全预测 │
│ │技术和产品应用设计创新等。依托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公司对主要的产品│
│ │做了战略布局和知识产权保护,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动物保健品相关的│
│ │发明专利58个,美国授权专利1个,PCT国际申请1项,获得国家级新兽药证 │
│ │书39项(包括国家一类新兽药3项),推动了公司动物保健品产品的技术升 │
│ │级,研发实力位居动保行业前列。2023年,新增国内授权发明专利55件,PC│
│ │T国际申请3项,美国专利1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国内授 │
│ │权发明专利390件、美国授权专利9件、欧洲授权专利2件、PCT国际申请27项│
│ │,新兽药注册证书39个(包括国家一类新兽药3项)。 │
├──────┼─────────────────────────────────┤
│投资逻辑 │2023年7月,公司获评“山东省民营企业创新100强”;2023年8月,公司获 │
│ │评“青岛市民营企业创新10强”;2023年10月,公司获评“中国民营企业发│
│ │明专利500强”;2023年12月,公司获评“中国农业企业500强”。 │
│ │公司属于国内较早进入微生态领域的企业,是国内首家通过欧盟FAMI-QS质 │
│ │量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微生态产品的高新技术生产企业。公司通│
│ │过多年在研发上的积累和销售渠道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在国内处│
│ │于行业领先地位。 │
│ │公司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动物保健品行业唯一的国家动物用保健品工│
│ │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动物保健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技部认定的示│
│ │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
│ │站。 │
├──────┼─────────────────────────────────┤
│消费群体 │农业、食品、洗涤、健康、环保、生物催化等多个产业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增持减持 │蔚蓝生物2024年12月18日公告,公司股东董事贾德强、董事兼财务总监乔丕│
│ │远计划本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窗│
│ │口期等不得减持期间不减持),拟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250.78万股,拟│
│ │减持比例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9911%。截至公告日,贾德强持有公司 │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947.15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7433%;乔丕远持有公 │
│ │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5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213%。 │
├──────┼─────────────────────────────────┤
│项目投资 │投建动物用生物制品生产基地项目:蔚蓝生物2020年7月1日公告,公司全资 │
│ │子公司生物制品公司拟投资建设动物用生物制品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
│ │59,435.00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物制品生产车间、动物药业生 │
│ │产车间、办公楼、动物实验楼、公用设施、仓储中心等。项目建设周期为24│
│ │个月,预计2022年6月投入生产运营。 │
│ │蔚蓝生物2023年3月24日公告,艾地盟蔚蓝生物正在实施"微生态制剂研究及│
│ │产业化项目",旨在新建食品益生菌的生产工厂。项目总投资约4亿元;预计│
│ │将于2025年初正式投入生产运营。 │
├──────┼─────────────────────────────────┤
│股权收购 │蔚蓝生物2023年7月21日公告,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收购青岛润博特生物科技 │
│ │有限公司(简称“润博特”)51%的股权,交易价格为9180万元。润博特在 │
│ │抗生素替代上,尤其是单宁酸的研究上有着丰厚底蕴,与公司的酶、益生菌│
│ │、中草药恰当互补,形成抗生素替代的完整体系,完善了蔚蓝生物动物大健│
│ │康系统,将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
├──────┼─────────────────────────────────┤
│行业竞争格局│1、酶制剂 │
│ │酶制剂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应用领域广泛,随着工业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制│
│ │剂市场空间将会持续扩大。目前,全球酶制剂产业仍然以欧美公司为主导,│
│ │中国酶制剂产业近年来不断加强研发投入,主动开拓全球市场,逐步在细分│
│ │领域打破国际垄断。 │
│ │目前,饲用酶制剂已经完成了进口替代,占领了大部分国内饲用酶制剂的市│
│ │场份额,并且正在逐步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国际市场份额会不断加大,但│
│ │是食品酶和工业洗涤酶等领域目前仍然是以国外品牌为主,存在很大的进口│
│ │替代市场。 │
│ │2、微生态制剂 │
│ │我国对微生物制剂的研究始于80年代,90年代已有企业进行工业化生产,产│
│ │品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健康理念的深入和应用效果│
│ │的确定,微生态制剂逐渐被人们接受,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目前│
│ │国内从事活性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开发应用的企业大约有400家左右,获得农 │
│ │业部生产批文的约有140家,销售额在1亿元以上的不足5家,产品年销售额 │
│ │在3,000万元以上不过几十家。大多数企业的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甚至500│
│ │万元以下。 │
│ │益生菌是对健康有益的活微生物,人体内的益生菌超过400种,其中20种在 │
│ │人体内长期定植。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具有维护消化系统健康,促进营养│
│ │物质吸收,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特性,食品益生菌对于健康的调节作用具│
│ │有全球性共识,益生菌相关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与流通也一直保持较好│
│ │势头。 │
│ │3、动物保健品 │
│ │据最近一期《兽药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度)显示:2022年,全国1513家│
│ │兽药生产企业完成生产总值755.25亿元,销售额673.45亿元,毛利209.21亿│
│ │元,平均毛利率31.07%。近十年来,我国兽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值、销│
│ │售额逐年增长,产值年复合增长率为6.26%,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5.91%。│
│ │产业集中度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总体来看,生物制品的产业集中度高于化│
│ │学药品,具体情况如下:2022年,生物制品总销售额165.67亿元,销售额前│
│ │10名企业的销售额为74.65亿元,占生物制品总销售额的45.06%;化学药品 │
│ │包括原料药、化药制剂、中兽药,其中原料药总销售额173.02亿元,销售额│
│ │前10名企业的销售额为88.60亿元,占原料药总销售额的51.21%;化药制剂 │
│ │总销售额283.33亿元,销售额前10名企业的销售额为91.24亿元,占化药制 │
│ │剂总销售额的32.20%;中药总销售额51.43亿元,销售额前10名企业的销售 │
│ │额为16.36亿元,占中药总销售额的31.81%。 │
├──────┼─────────────────────────────────┤
│行业发展趋势│1、酶制剂 │
│ │未来,随着技术系统的升级以及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行业格局将会被打破│
│ │。寡头垄断状态将会终结。 │
│ │2、微生态制剂 │
│ │益生菌的全球市场热度和增长趋势显著,这反映了消费者对健康问题日益增│
│ │长的关注以及健康产业对创新和产品多样化的追求。根据BlueWeave机构的 │
│ │数据显示,预计从2022至2030年,市场将以8.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
│ │2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934.9亿美元。这一增长不仅得益于消费者对健康 │
│ │饮食和生活方式的重视,也得益于益生菌制造商不断推出的新型产品,满足│
│ │了市场对健康补充剂多样化的需求。全球范围内,益生菌的需求显著增加,│
│ │市场接受度高,预示着未来几年益生菌市场将持续繁荣发展。 │
│ │我国益生菌市场在消费者需求的推动下,规模持续扩大。然而,市场增速相│
│ │较于前几年有所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市场趋向饱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 │,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加强产品研发,确保技术领先和产品│
│ │品质,这将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决定性因素。 │
│ │近年来,环保产业发展迅速,面对环境治理的挑战,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
│ │升级和绿色发展将势在必行。环境微生物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技术。│
│ │由于微生物繁殖能力强、新陈代谢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其在工业废│
│ │水治理、畜禽粪污治理方面潜力巨大,且环境微生物反应所需的能耗低、反│
│ │应条件温和,有助于企业的节能减排。随着环保监管的趋严,环境微生物技│
│ │术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另外,随着环境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其也将在│
│ │大气治理、土壤治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有更加深入的应用。 │
│ │随着微生态技术的进步,成本逐步降低,市场需求逐步扩大。近年,国家行│
│ │业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微生态应用新领域也逐渐扩大,目前已广泛用于人│
│ │类健康、动物、植物、环保、水产等众多领域,该行业整体上处于快速发展│
│ │期。 │
│ │3、动物保健品 │
│ │动物疫病是畜牧养殖业面对的最大风险之一,目前疫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仍│
│ │然是疫苗和化学药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养殖企业环保治理力度的加大以│
│ │及大型养殖企业不断扩张,导致养殖企业的规模化程度持续提高,由于规模│
│ │化养殖企业对疫病预防和动物健康管理的意识显著高于散养用户,导致兽药│
│ │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容,同时也将会带动养殖企业对兽药行业品牌认同度│
│ │的提高,未来能为养殖企业提供产品质量好、使用方便产品兽药企业将赢得│
│ │客户的青睐,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将成为客户的必然选择。 │
│ │新兽药的研发为动保企业发展的核心,注重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研发实力│
│ │较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动保企业将成为兽药行业的主流。未来,规范与│
│ │整合仍是兽药行业的主旋律,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将始终高度│
│ │关注行业政策变化,并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寻找兼并重组机会│
│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占得先机。 │
├──────┼─────────────────────────────────┤
│行业政策法规│《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十│
│ │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
│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益生菌食品活菌率│
│ │分级规范》、《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
│ │署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家合成生物技术│
│ │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