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5100 华丰股份 更新日期:2025-04-1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汽车电子、数据中心、固态电池
风格:送转潜力、户数增加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12-20│汽车电子 │关联度:☆☆☆
──────┴──────┴────────────────────────────
公司电子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等汽车电子类部件。
──────┬──────┬────────────────────────────
2024-04-03│固态电池 │关联度:☆☆☆
──────┴──────┴────────────────────────────
公司与上硅所李驰麟研究员团队就新型储能电池的产业化研发主要路线是锂金属固态电池,
目标打造长续航动力电池和长寿命储能电池两大系列产品。
──────┬──────┬────────────────────────────
2022-01-05│数据中心 │关联度:☆
──────┴──────┴────────────────────────────
公司数据中心、通信用发电机组智能制造项目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数据中心、通信用发电机
组的智能制造能力,满足客户订单需求,推动公司业务稳定发展。
──────┬──────┬────────────────────────────
2025-04-18│摩根中国A股 │关联度:☆
│基金持股 │
──────┴──────┴────────────────────────────
截止2024-12-31,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持有56.3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
为:0.33%)
──────┬──────┬────────────────────────────
2025-04-18│境外知名投行│关联度:☆
│持股 │
──────┴──────┴────────────────────────────
截止2024-12-31,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持有56.3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
为:0.33%)
──────┬──────┬────────────────────────────
2025-04-17│客户依赖 │关联度:☆☆☆☆
──────┴──────┴────────────────────────────
截止2024-12-31,第一大客户: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5.55%
──────┬──────┬────────────────────────────
2025-03-11│农机 │关联度:☆☆☆
──────┴──────┴────────────────────────────
针对雷沃重工农机出口市场相关需求,公司与雷沃重工开展业务合作,公司开发了多款新机
型
──────┬──────┬────────────────────────────
2023-07-06│传感器 │关联度:☆☆☆
──────┴──────┴────────────────────────────
公司电子零部件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等汽车电子类部件,其终端主要应用于发动机、商
用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等领域,目前已成功开发了压力、温度、位置等10余款传感器产品
。
──────┬──────┬────────────────────────────
2022-01-10│国六概念 │关联度:☆☆☆
──────┴──────┴────────────────────────────
目前公司已向客户供应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产品。
──────┬──────┬────────────────────────────
2022-01-10│尾气治理 │关联度:☆☆☆
──────┴──────┴────────────────────────────
目前公司已向客户供应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产品。
──────┬──────┬────────────────────────────
2022-01-05│重卡 │关联度:☆☆☆
──────┴──────┴────────────────────────────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柴油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产品广泛应用于重卡、工程机械等领域。
──────┬──────┬────────────────────────────
2020-08-11│转板A股 │关联度:☆☆☆
──────┴──────┴────────────────────────────
华丰动力:【837398:2016-10-11至2017-04-24】于2020-08-11在上交所上市
──────┬──────┬────────────────────────────
2025-04-18│送转潜力 │关联度:☆☆☆
──────┴──────┴────────────────────────────
截止2024-12-31,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润3.41,公司每股资本公积6.02
──────┬──────┬────────────────────────────
2025-03-31│户数增加 │关联度:☆☆☆☆☆
──────┴──────┴────────────────────────────
截止2025-03-31股东户数相对于2024-12-31变动93.69%
【3.事件驱动】
──────┬───────────────────────────────────
2023-09-07│8月我国重卡市场约销售6.9万辆,同比增长49%
──────┴───────────────────────────────────
2023年8月份,我国重卡市场约销售6.9万辆(开票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环比7月上
升13%,比上年同期的4.62万辆增长49%,净增加约2.3万辆。这是今年市场继2月份以来的第七个
月同比增长,今年1-8月,重卡市场累计销售61.9万辆,同比上涨31%,同比累计增速扩大了2个
百分点。
──────┬───────────────────────────────────
2023-05-05│4月重卡销量同比涨8成,行业景气度有望复苏
──────┴───────────────────────────────────
2023年4月份,我国重卡市场大约销售8万辆左右(开票口径,包含出口和新能源),环比20
23年3月下滑31%,比上年同期的4.4万辆增长83%,净增加约3.6万辆。这是今年市场继2月份以来
的第三个月同比增长,今年1-4月,重卡市场累计销售32.1万辆,同比上涨17%。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山东潍柴华丰动力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
│ │有限公司。2013年7月12日,山东潍柴华丰动力有限公司股东签署发起人协 │
│ │议将公司整体变更为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Engineus Power及常州穗杰作│
│ │为发起人,以其拥有的有限公司截至2013年4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31,022.│
│ │53万元,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5,000万元,剩余净资产26,022.53万元计入资│
│ │本公积。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前后,各发起人持股比例保持不变。2013年│
│ │8月11日,山东省商务厅出具《山东省商务厅关于山东潍柴华丰动力有限公 │
│ │司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事项的批复》(鲁商务外资字[2013]564 │
│ │号),同意华丰有限公司性质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
│ │为华丰动力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0月17日,公司在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 │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徐华东。 │
├──────┼─────────────────────────────────┤
│产品业务 │公司以市场需求与战略、客户导向为核心,专注于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中小│
│ │功率柴油发动机、智能化发电机组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以及通信基站设备│
│ │和设施的综合运维服务,构建了多业务协同、技术驱动发展的产品体系。 │
├──────┼─────────────────────────────────┤
│经营模式 │1、制造类业务经营模式 │
│ │公司制造类业务经营模式主要包括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四个部分。 │
│ │(1)研发模式 │
│ │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根据市场及客户需求,进行新产品开发与验证,│
│ │同时也根据客户及市场的需求对原有产品进行升级,不断提高产品性能,降│
│ │低成本,满足客户要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公司竞争力,巩固公司的│
│ │行业地位。公司设有产品开发部、技术中心,专门从事核心零部件、柴油发│
│ │动机及智能化发电机组的研发工作。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建立了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针对采购计划制定与执行、供应商管理及│
│ │价款核算等方面做了详细规范。公司采购计划依据月销售计划、生产计划及│
│ │库存情况制定。同时为保证生产的持续稳定进行,公司依据实际情况设定各│
│ │种主要原材料的最低库存量。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与合格供应商建立起较│
│ │为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了定制采购的质量和交货期。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需求信息编制月度销售计划,制│
│ │造系统依据销售计划并结合产成品的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安排组织生│
│ │产。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及时调整。 │
│ │(4)销售模式 │
│ │核心零部件业务主要为配套直销模式;柴油发动机业务主要采用直销、经销│
│ │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发电机组业务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 │
│ │2、服务类业务经营模式 │
│ │公司通过商业谈判等方式直接与海外市场通信运营商、铁塔公司签订合同,│
│ │按照服务协议及时提供运维服务。 │
│ │在印度,主要通过服务商开展运维服务业务。公司根据资金实力、服务水平│
│ │、服务承诺等因素甄选合格服务商,并进行统一的培训、管理,后续进行定│
│ │期考核评估,以满足移动运营商、铁塔公司的基站发电机组等设备的运维服│
│ │务需求。公司以站点为单位采购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按月结算。 │
├──────┼─────────────────────────────────┤
│行业地位 │中国最早生产柴油发动机的厂家之一 │
├──────┼─────────────────────────────────┤
│核心竞争力 │(一)客户资源优势 │
│ │公司长期专注于核心零部件、柴油发动机及智能化发电机组、通信基站运维│
│ │服务行业,积累了良好的声誉和优质的客户资源,有助于公司新兴业务的开│
│ │拓和发展。公司始终重视客户利益,聚焦行业优质客户,凭借出色的产品开│
│ │发能力、质量控制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及时交付能力和高效服务能力等优│
│ │势,与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客户涵盖潍柴动│
│ │力、一汽解放、潍柴雷沃、中集车辆、印度信实集团(Reliance)等。 │
│ │(二)技术研发优势 │
│ │公司在核心零部件、柴油发动机及智能化发电机组等领域具有长期研发和制│
│ │造经验,具备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与工艺优化能力,能够紧跟市场变化和客│
│ │户多元化需求,持续推动产品升级。 │
│ │在零部件方面,公司形成了成熟的柔性加工工艺体系,可高效支持多品种、│
│ │大批量、高质量零部件的快速开发;在发动机领域,公司聚焦天然气动力系│
│ │统研发升级,推进柴油机在排放控制、振动抑制、噪音降低及功率密度提升│
│ │等关键技术升级;在智能发电机组方面,公司强调个性化与系统集成,具备│
│ │静音型、混合能源型、大功率型等系列解决方案的自主开发能力,满足不同│
│ │场景客户的应急与备用电力需求。 │
│ │同时,公司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已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厦门│
│ │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关系,持续加强核心技术储备与前│
│ │沿应用探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 │(三)智能制造优势 │
│ │公司持续推进“精益制造+智能化升级”战略,已建成具备柔性化、自动化 │
│ │、模块化特征的零部件智能生产线及先进的柴油机、发电机组装配线。 │
│ │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引进日本、韩国高精密立式/卧式加工中心及桁架机械手 │
│ │等自动化设备,采用以柔性布局为主的工艺方案,实现多品种混线生产及快│
│ │速换型,提升了加工效率与生产节拍的协调性,有效满足批量化与高精度的│
│ │制造需求。柴油机和发电机组整机装配流程标准化程度高,保障了产品的一│
│ │致性与快速交付能力,为公司提供高效支撑。 │
│ │(四)质量管理优势 │
│ │公司持续有效地运行ISO9001、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GB/T24001/ISO140│
│ │01环境管理体系、GB/T45001/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的质量│
│ │管理体系为公司各类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保障。公司推行全面、全员、全过程│
│ │的质量管理,制定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了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有│
│ │效地保证了公司的产品质量。 │
│ │(五)业务协同与创新优势 │
│ │公司围绕核心零部件和整机业务,持续深化与重点客户的技术协同与产品联│
│ │动,具备同步开发、同步设计、同步制造的配套服务能力,能够在客户产品│
│ │开发初期即参与系统级设计,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提升合作粘性,│
│ │协同发展。 │
│ │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推进业务延伸与战略转型,聚焦细分市场的新技术与│
│ │新需求,整合内部资源,拓展产品边界,发掘新业务模式,不断培育潜在增│
│ │长点,构建多元发展格局,提升公司整体竞争韧性与持续发展能力。 │
├──────┼─────────────────────────────────┤
│经营指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637.9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23%;实现 │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58.8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67%。 │
├──────┼─────────────────────────────────┤
│竞争对手 │一拖股份、福建力佳、智慧农业、江淮动力、常柴股份、瑞丰动力、中原内│
│ │配、天长缸盖、科泰电源、泰豪科技、马恒达。 │
├──────┼─────────────────────────────────┤
│投资逻辑 │公司长期专注于核心零部件、柴油发动机及智能化发电机组、通信基站运维│
│ │服务行业,积累了良好的声誉和优质的客户资源,有助于公司新兴业务的开│
│ │拓和发展。 │
│ │公司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已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厦门大学、│
│ │山东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联合研发关系,持续加强核心技术储备与前沿应用│
│ │探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
│消费群体 │重卡、工程机械和客车等领域;通信基站、数据中心、高端制造、商业地产│
│ │、畜牧养殖等行业;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发电设备和固定动力等领│
│ │域 │
├──────┼─────────────────────────────────┤
│消费市场 │国内、国外 │
├──────┼─────────────────────────────────┤
│项目投资 │投建轻量化高端新系列发动机缸体、缸盖智能制造项目:华丰股份2022年6 │
│ │月23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丰机械拟在江苏常州投资42000万元(含铺 │
│ │底流动资金)建设年产7万台套轻量化高端新系列发动机缸体、缸盖智能制 │
│ │造项目。项目将新购置卧式柔性加工单元、伺服进给专机、机器人清洗机等│
│ │设备107台/套,建设缸体、缸盖柔性生产线各1条,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7万│
│ │台套缸体、缸盖的生产能力。预计建设周期18个月。 │
├──────┼─────────────────────────────────┤
│行业竞争格局│1、重卡市场 │
│ │(1)重卡整车与发动机市场高度集中,龙头企业市占率持续提升 │
│ │(2)大马力、轻量化、高端化趋势明显:2022年以来,400马力以下重卡牵│
│ │引销量占比不断减少。尤其是天然气重卡发动机中,11L以上排量发动机占 │
│ │到总销量的96%以上。2023年,头部厂家纷纷推出了600马力以上,排量14L │
│ │以上的国六高端重卡,并受到市场认可。根据Mckinsey预测,2030年定位在│
│ │中高端市场的重卡销量占比有望达到30%左右。 │
│ │(3)天然气重卡渗透率不断提升 │
│ │随着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天然气重卡相比柴油重卡的经济性优势逐渐凸显│
│ │。天然气重卡目前正处在一个气价低、需求明显改善的市场环境,为天然气│
│ │重卡市场创造了继续增长的条件。重卡行业运力供给充足,竞争加剧导致运│
│ │价下降,天然气重卡的运价优势凸显。而天然气重卡渗透率提升,会进一步│
│ │拉低运价,从而加快替代柴油重卡。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应用场景不断│
│ │扩大,天然气重卡市场前景持续向好。另外天然气重卡更符合当前环保低排│
│ │放低污染的政策理念。 │
│ │(4)新能源重卡销量快速增长 │
│ │在“双碳”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新能源重卡市场持续快速增长,预计│
│ │未来几年新能源重卡将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应用区域不│
│ │断扩大、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部分整车厂虽已陆续推出纯电、换电、氢燃│
│ │料等新能源重卡,但是目前占比较小,鉴于目前动力电池的动力与续航能力│
│ │的局限性,以柴油、天然气等传统燃料为动力的重卡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会│
│ │是市场的主力,具有难以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在货运、非移动道路机械以及│
│ │船舶运输中,更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
│ │2、柴油发动机市场 │
│ │内燃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仍将作为陆上交通、船舶运输和工程机械的主│
│ │流动力,是目前和今后实现节能减排最具潜力的产品和主力军。 │
│ │3、备用电源及数据中心市场 │
│ │(1)备用电源整体趋势 │
│ │与其他电源设备相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柴油发电机组仍将是备用电│
│ │源、移动电源、自备电源以及替代电源最主要的选择,具有难以替代的地位│
│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发展,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供电保│
│ │障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而对柴油发电机组的需求总体上将持续增加。 │
│ │(2)数据中心市场 │
│ │随着AI、云计算、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信息基础设施│
│ │的数据中心及通信设备承担的计算量越来越大,对计算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
│ │高。与此同时,政策利好也在持续加码数据中心投资建设。中商产业研究院│
│ │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数据中心建设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
│ │》显示,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约为2,407亿元,同比增长26.68%。 │
│ │预测2024年中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3,048亿元。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 │
│ │国数据中心基础建设中,成本占比前三的分别为柴油发电机组、电力用户站│
│ │及UPS,占比分别为23%、20%及18%。伴随着越来越多高标准、高电力需求的│
│ │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作为备用电源的柴油发电机组需求越来越大。 │
│ │4、通信基站运维市场 │
│ │随着国内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通信│
│ │设施、数据中心等建设逐步扩大,运维服务市场规模与运营商、铁塔公司、│
│ │数据提供商等基础设施规模的存量密切相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运维服│
│ │务量随之增长。 │
│ │通信和数据中心领域所需备用电源需求分散、时限严格、服务要求高,能够│
│ │一体化提供设备、安装调试、运维服务的项目承包商、能源服务公司(ESCO│
│ │)是行业企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运维服务将由专业的社会化第三方提供│
│ │已成为趋势。 │
├──────┼─────────────────────────────────┤
│行业发展趋势│1、重卡市场 │
│ │公司产品以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箱为主,终端应用以重卡为主。公司发│
│ │展与重卡市场紧密相关。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划定“2025年宏观政策要│
│ │更加积极有为”的大方向,包括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
│ │政策及稳住楼市和股市等措施。随着政策“组合拳”落地生效,我国经济基│
│ │本面有望企稳回升,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这将为重卡销量稳步增长│
│ │奠定坚实基础。 │
│ │2、柴油发动机市场 │
│ │内燃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仍将作为陆上交通、船舶运输和工程机械的主│
│ │流动力,是当前和今后实现节能减排最具潜力的产品和主力军。在宏观经济│
│ │发展向好,有序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等各项政策的驱动下│
│ │,国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终端│
│ │市场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
│ │从行业发展看,随着发动机排放标准与油耗法规的不断升级,推动企业向智│
│ │能化、高端化、清洁化、低碳化方向加速转型。 │
│ │3、备用电源及数据中心市场 │
│ │(1)备用电源整体趋势 │
│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高可靠性备用电源,在医院、金融系统、机场、矿山等关│
│ │键场景中具备不可替代作用,仍保持广泛应用需求。随着数字化、工业化和│
│ │城镇化进程推进,社会各界对供电连续性与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数据中心│
│ │、通信网络、油气开采等领域对高技术含量、智能化、绿色化柴油发电设备│
│ │的需求显著上升,市场空间持续拓展。 │
│ │(2)数据中心市场 │
│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全球数据中心建设│
│ │进入加速阶段,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其核心备用电源系统之一,迎来新的增长│
│ │周期。根据Bloomberg数据,柴油发电机组约占数据中心建设成本的23%,在│
│ │供电保障体系中作用突出。 │
│ │近年来,国际柴油发电机品牌受限于产能与交期,国产品牌凭借快速响应和│
│ │高性价比,正加快进入数据中心高标准项目,国产替代进程提速,为国内发│
│ │电设备制造企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
│ │(3)通信基站市场 │
│ │在全球5G基建加速的背景下,通信设备与基站系统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投资高│
│ │峰。政府推动数字经济发展,通信运营商加大5G覆盖力度,带动设备制造、│
│ │运维服务、能源系统等产业链环节全面增长。 │
│ │未来,5G基站将集成AI、大数据、边缘计算等能力,转型为智能城市、智能│
│ │交通的基础节点。绿色节能、共建共享、设备国产化等将成为主流方向。 │
│ │共建“一带一路”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海外通信基站市场呈现“国产化主│
│ │导、技术迭代加快、区域合作深化”的三大特征。随着中国通信企业在全球│
│ │产业链竞争力提升,设备制造及综合运维企业将拥有更广阔的“走出去”市│
│ │场空间。 │
├──────┼─────────────────────────────────┤
│行业政策法规│《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坚持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 │
│ │第一,持续推动产品多元化和客户多元化战略。一方面,深耕主业,深耕战│
│ │略核心客户潜能,加快产品创新及开发,提升与客户协同开发能力;另一方│
│ │面,依托行业高端平台优势,持续开拓行业头部客户。 │
│ │第二,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公司将密切关注国│
│ │内外行业发展动态,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低碳转型等方向,积极识别未│
│ │来产业机遇。通过探索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推动业务结构从传统装备│
│ │制造向“产品+系统+服务”融合型方向演进,打造公司未来新的增长曲线。│
├──────┼─────────────────────────────────┤
│公司日常经营│(一)深耕主业,夯实业务发展基础 │
│ │零部件业务;公司推进募投项目“发动机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的技术│
│ │升级与改造,提升生产线柔性化和高精度加工能力,使其兼容大马力柴油发│
│ │动机与天然气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要求。子公司华丰(江苏)机械紧密│
│ │结合客户市场和产品规划要求推进项目进度,报告期内已开始批量生产,客│
│ │户配套计划稳步推进。 │
│ │柴油发动机业务:公司与潍柴雷沃在多个拖拉机动力平台达成技术配套合作│
│ │意向,已完成M4000与P4000平台的产品适配开发,并向客户提供样机验证。│
│ │同时,在潍柴雷沃客户资源带动下,成功拓展两家农机出口主机厂客户。 │
│ │智能化发电机组业务:公司完成刚果(金)、菲律宾通信基站项目用静音型│
│ │发电机组的设计升级并顺利交付,进一步提升了海外通信基站备用电源的产│
│ │品竞争力。同时,积极参与数据中心、矿山、医院等关键基础设施备用电源│
│ │市场的招投标工作,依托产品性能优势与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在智能发│
│ │电设备市场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
│ │(二)强化质量管理,提升竞争力 │
│ │产品质量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公司始终坚持“质量为本”的发展│
│ │理念,牢牢守住质量生命线,以“质量铸魂、体系强基”为导向,全面整合│
│ │IATF16949、ISO9001等管理体系标准,持续优化运营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
│ │供稳定、可靠、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
│ │在日常质量管理中,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围绕体系运行与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 │,持续推进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举措,全面推行错漏加工双归零、三级巡查│
│ │、质量门控、关键控制点设置、防错机制实施等质量保障措施,确保质量管│
│ │理闭环有效运行。 │
│ │2024年,公司质量体系运行高效稳定,各项客户质量考核指标超额达成,客│
│ │户满意度持续提升,为公司巩固市场地位与增强客户黏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 │(三)精益生产,优化管理效能 │
│ │公司坚持以精益生产为核心导向,持续推进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
│ │能化升级,系统提升生产效率与管理效能,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运营基础│
│ │。 │
│ │推进智能制造与信息化建设:公司围绕新型轻量化发动机核心零部件智能制│
│ │造车间,持续加快智能化系统部署与运用。信息化管理部门牵头完成MES系 │
│ │统、刀具监控系统等关键平台的建设,通过设备联网与数据实时采集,实现│
│ │生产过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追踪、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及刀具寿命预警等│
│ │功能,显著提升制造透明度与精细化管理水平。 │
│ │(四)产学研联动,提高创新能力 │
│ │为增强核心技术储备与未来产业布局能力,公司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协│
│ │同创新,围绕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
│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同组建“新型储能电池联合研发中心│
│ │”以来,重点围绕固态电池核心技术展开研究。2024年,研发中心在复合聚│
│ │合物固态电解质方向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一种痕量两性分子级填料集成│
│ │的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发明专利申报。在实验室│
│ │阶段,研发中心在固态电池的宽温域性能、循环稳定性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 │,电池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在技术路径探索方面,研发中心正尝试将卤│
│ │化物体系与聚合物基质相结合,以优化离子导电性与机械强度,当前已取得│
│ │初步验证成果。但该技术仍处于研发初期阶段,后续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路径│
│ │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继续审慎推进,视研发进度适时调整资源投入。 │
│ │公司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共同成立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联合研│
│ │发中心”,围绕公司生产制造环节的实际技术需求,开展靶向型协同攻关。│
│ │双方重点聚焦冷却液系统优化,作为工艺提升的切入点,已启动相关技术攻│
│ │关项目,力求在新型功能材料开发与应用方面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解决方│
│ │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