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05588 冠石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苹果概念、OLED概念、芯片、小米概念、消费电子、折叠屏
风格:活跃股、近期新高、股权转让、最近异动、最近多板、昨日弱势、最近情绪、低安全分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08-12│折叠屏 │关联度:☆☆☆
──────┴──────┴────────────────────────────
公司生产的功能性器件已应用于柔性屏手机等产品。
──────┬──────┬────────────────────────────
2023-09-08│芯片 │关联度:☆☆☆☆☆
──────┴──────┴────────────────────────────
公司募投项目包括“光掩膜版制造项目”,主要产品为半导体光掩膜版,主要应用于IC领域
。
──────┬──────┬────────────────────────────
2022-08-23│小米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的功能性器件产品已应用于华为、小米、OPPO、 VIVO、苹果、三星等众多国际知名品
牌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穿戴设备上。
──────┬──────┬────────────────────────────
2022-01-10│消费电子概念│关联度:☆☆☆
──────┴──────┴────────────────────────────
公司有半导体显示器件业务的各类产品,最终应用于消费电子终端
──────┬──────┬────────────────────────────
2021-10-13│苹果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生产的功能性器件产品已应用于华为和苹果手机。
──────┬──────┬────────────────────────────
2021-08-16│OLED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于2018 年研发出了多款应用于 OLED 显示屏的功能性器件产品, 该类产品主要应用于
高端手机, 附加值相对较高。
──────┬──────┬────────────────────────────
2025-04-01│最近闪拉 │关联度:☆☆☆☆
──────┴──────┴────────────────────────────
最近5个交易日有闪拉(2分钟内涨幅达到6%)行为
──────┬──────┬────────────────────────────
2025-01-17│业绩预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00万元至-1200万元,与上年同
期相比变动幅度为-134.47%至-122.98%。
──────┬──────┬────────────────────────────
2025-01-07│富士康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目前已与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富士康等国内外显示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
的合作关系
──────┬──────┬────────────────────────────
2024-11-25│华为手机 │关联度:☆☆☆
──────┴──────┴────────────────────────────
公司的直接客户主要为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等显示面板制造商,公司生产的功能性器件
产品中仅有小部分最终应用于华为手机,华为并非公司直接客户
──────┬──────┬────────────────────────────
2024-10-26│高盛持股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持有46.3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63%)
──────┬──────┬────────────────────────────
2024-10-26│境外知名投行│关联度:☆
│持股 │
──────┴──────┴────────────────────────────
截止2024-09-30,UBS AG持有26.30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36%)
──────┬──────┬────────────────────────────
2024-04-29│客户依赖 │关联度:☆☆☆
──────┴──────┴────────────────────────────
截止2023-12-31,第一大客户:京东方及下属企业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2.78%
──────┬──────┬────────────────────────────
2022-03-21│华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生产的功能性器件产品已应用于华为和苹果手机。
──────┬──────┬────────────────────────────
2025-04-03│低安全分 │关联度:☆☆☆☆☆
──────┴──────┴────────────────────────────
公司安全分为57
──────┬──────┬────────────────────────────
2025-04-03│最近异动 │关联度:☆☆☆☆☆
──────┴──────┴────────────────────────────
截止2025-04-03近三日平均振幅:13.05%
──────┬──────┬────────────────────────────
2025-04-03│最近多板 │关联度:☆☆☆
──────┴──────┴────────────────────────────
截止2025-04-03:6天2板
──────┬──────┬────────────────────────────
2025-04-01│近期新高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4-01创新高:62.99元
──────┬──────┬────────────────────────────
2025-03-28│最近情绪指数│关联度:☆☆☆☆☆
──────┴──────┴────────────────────────────
市场情绪参考标的。
──────┬──────┬────────────────────────────
2025-03-28│活跃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3-28当周换手率为:24.36%
──────┬──────┬────────────────────────────
2025-01-09│股权转让 │关联度:☆☆☆☆☆
──────┴──────┴────────────────────────────
公司转让5.04%股权给张奥星。
【3.事件驱动】
──────┬───────────────────────────────────
2024-02-26│三星目标至少1亿部Galaxy系列旗舰手机年底将配备AI功能
──────┴───────────────────────────────────
三星移动体验部门负责人TMRoh近日表示,三星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至少有1亿部Galaxy系列
旗舰智能手机配备各种人工智能功能,其AI功能将在2025年底之前在Galaxy设备上免费提供。值
得关注的是,三星此前推出搭载AI功能的智能手机,推动AI大模型将成为高端手机的标配。今年
以来,各类大模型开始规模化应用于智能手机,进一步强化了智能手机在图文等领域的处理能力
,拓展了人机交互场景。分析机构Canalys发布预测显示,2024年智能手机总出货量中,或将有
不到5%为AI手机。
──────┬───────────────────────────────────
2024-01-04│AI手机或是下波杀手级应用
──────┴───────────────────────────────────
三星官方正式官宣将于北京时间1月18日凌晨2点在圣何塞举办Unpacked 2024发布活动,slo
gan为“开启移动AI新时代”。三星将推出最新的高端Galaxy设备,提供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全新
移动体验。据媒体此前报道,消息人士称,三星将在下一代旗舰产品GalaxyS24系列上全力投入
人工智能,公司计划将GalaxyS24、GalaxyS24+和GalaxyS24Ultra打造成“有史以来最智能的人
工智能手机”。
──────┬───────────────────────────────────
2023-11-07│阿斯麦对中国市场非常乐观,这个光刻核心耗材景气或将持续旺盛
──────┴───────────────────────────────────
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沈波在进博会期间接受专访时表示,今
年阿斯麦中国的业务增长很快,预期全年中国占阿斯麦全球的营收会超过20%,对明年在中国的
业务也非常的乐观。沈波表示:“我们2023年在中国的招聘是超过200人的,2024年我们预计业
务的发展会继续带来很多需求,我们的团队的扩充应该还会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规模。”光掩膜
版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核心材料之一,对于光刻工艺的重要性不弱于光刻机、光刻胶,是半
导体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其份额仅次于硅片。民生证券指出,随着
我国半导体产业占全球比重的逐步提升,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也逐步扩大。目前国内厂商
逐步缩小与海外龙头企业的技术差距,行业的景气度有望持续旺盛,国产厂商有望迎来业绩的高
速增长。
──────┬───────────────────────────────────
2023-10-24│华为手机市场份额持续回升
──────┴───────────────────────────────────
据行业媒体,华为已开始储备零部件,并计划于2024年推出P70系列智能手机。供应链相关
人士表示,华为仍在增加对国产零部件的使用比例。据了解,在Mate60中,国产零部件的占比超
过90%。因此预计,在P70系列中使用的国产零部件比例可能会更高。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自
华为手机8月29日上线以来,市场份额已回升至2021年至今的最高值。除Mate系列高端机外,预
计后续还将有更多款中低端手机发布,实现华为手机的高中低全面回归。按年度看,华为手机20
22年全年出货量为3000万部,2023年预计达到4000万部,2024年的目标出货量有望继续上调。
──────┬───────────────────────────────────
2023-09-08│芯片迈向先进制程,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加速提升
──────┴───────────────────────────────────
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近年来稳步增长,受需求提升叠加晶圆产能转移带动,我国半导体
材料市场规模加速提升。机构指出,掩膜版是光刻过程中的核心耗材,从细分领域看,半导体掩
膜版占比约12%,与电子特气占比相当。从半导体掩膜版龙头厂photronics销售表现来看,与下
游半导体销售相比,在半导体景气下行周期内,掩膜版的营收增速下滑幅度相对较小,体现出一
定的抗周期性;同时photronics掩膜版业务在部分周期内表现出一定的领先性,较下游半导体销
售率先达到景气拐点。SEMI预计2025年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有望达到200亿美元,保守估计本土
掩膜版的份额有望在2025年突破26亿美元。
──────┬───────────────────────────────────
2022-11-23│世界杯提振电视换机需求 11月下旬电视面板全线涨价
──────┴───────────────────────────────────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旗下面板研究中心WitsView睿智显示调研数据,2022年11月下旬,
电视面板全线涨价。根据Omdia数据,随着韩厂产能退出及大陆厂商产能释放,大陆厂商高世代
线产能占比将快速提升至68%,未来大陆厂商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特种胶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
│ │半导体显示器件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号连接器、液晶面板、生产辅│
│ │耗材及OCA光学胶等,主要应用于液晶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 │
│ │电脑、智能穿戴等带有显示屏幕的消费电子产品;特种胶粘材料包括胶带、│
│ │搭扣、泡棉、保护膜、标签等各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轨道交通及汽车│
│ │行业。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显示行业,目前已与京东方、华星光电、惠科、富│
│ │士康等国内外显示面板制造龙头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产品最终应用│
│ │于华为、小米、OPPO、VIVO、海信、创维、苹果、三星等知名消费电子品牌│
│ │商的畅销机型。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
│ │(1)原料自购模式 │
│ │“原料自购”是指公司获得客户订单后,根据订单要求采购相应品种、规格│
│ │的原材料,组织生产加工后交付给客户实现销售。该业务模式下,公司生产│
│ │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号连接器、生产辅耗材、特种│
│ │胶粘材料等,盈利来源于销售收入扣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后的│
│ │余额。 │
│ │(2)受托加工模式 │
│ │“受托加工”是指由客户提供原材料,公司按照客户要求的产品规格、质量│
│ │标准加工后交付产品,公司向客户收取委托加工费。由于无需采购原材料,│
│ │因此公司不必承担原材料价格的波动风险,资金需求较小,经营更具有灵活│
│ │性。 │
│ │(3)贸易模式 │
│ │“贸易”是指公司将采购后的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无生产加工环节。报告│
│ │期内,公司利用自身完善的供应链系统,为客户采购的部分材料在规格、型│
│ │号上能够直接满足其生产需要,因此直接向客户销售,以增强客户黏性。该│
│ │等业务模式下,公司的盈利来源于销售价格与采购价格的差额。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搜集市场信息及询价、供应商开发和评选、采购计划│
│ │的编制和实行、优化进货渠道、降低采购成本等。 │
│ │公司营业管理部接到客户需求后,综合考虑安全库存、生产计划等因素,根│
│ │据客户订单需求制定《采购申请单》,并将其在系统中录入。采购部根据库│
│ │存及近三个月客户的需求情况对《采购申请单》所载的请购数量等信息进行│
│ │复核和确认,经营业管理部、采购部、销售部、副总经理审批后,开展供应│
│ │商询价。公司采购部负责供应商的开发和维护,根据供应商的资质、规模、│
│ │存续时间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考核和审查,并对供应商寄送的原材料样│
│ │品进行测试,经测试合格且供应价格满足公司的成本控制要求的情况下,采│
│ │购部对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在综合评价供应商的供货价格、交│
│ │货期、物料品质、账期、品牌、所在区域等因素后,择优选择供应商。公司│
│ │建立供应商资源池,并持续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管理。公司与供应商一般先│
│ │签订框架性合同和品质合同,再结合具体采购需求不定期向供应商下发采购│
│ │订单。 │
│ │采购部向供应商下发订单后,一般通过邮件和电话等方式对订单进行跟踪。│
│ │采购物品到货后由仓储部接收《送货单》,在核实原材料名称、数量等信息│
│ │无误后将物料置于待检区,同时开出《进料报检单》,通知品质部进行检验│
│ │。经品质部检验合格后,仓储部办理物料入库手续并将入库信息录入系统。│
│ │公司按账期向供应商支付货款,约定账期届满时,采购部提出货款支付申请│
│ │,经采购部和财务部审批后,财务部向供应商支付货款。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设立生产部,负责组织和完成公司的生产任务。公司采用“以销定产”│
│ │模式组织生产,即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安排生产。 │
│ │公司生产全过程按照“6S”的原则组织生产,即整理(SEIRI)、整顿(SEI│
│ │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
│ │FETY),并按照“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 │
│ │的要求进行体系化、程序化操作。 │
│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生产为主,委托加工为辅。 │
│ │在自主生产模式下,公司利用自有的生产加工能力,如自有厂房、设备、技│
│ │术、人员等资源完成生产。生产部根据库存及营业管理部提供的客户订单情│
│ │况,安排生产计划,并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完工产品需经品质部进行检│
│ │验。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设立销售部,负责组织和实施公司的销售工作,包括制定销售计划、客│
│ │户开发、评价和维护、应收账款催收、销售业绩分析等。公司通过客户推荐│
│ │、终端消费电子厂商指定合作、直接上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市场推广,获取客│
│ │户资源。 │
├──────┼─────────────────────────────────┤
│行业地位 │偏光片行业领先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1、成本控制优势 │
│ │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公司高度重视控制成本,具体体现在以下│
│ │几个方面: │
│ │(1)通过多业务协同发展有效控制成本 │
│ │公司主营业务在显示行业产业链上不断扩展,多条产品线已实现协同发展,│
│ │可有效控制成本。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持续关注显示行业客户的实际业务│
│ │需求,产品从初期的特种胶粘材料到LCD偏光片、再到OLED功能性器件,均 │
│ │是依托原有的供应链系统拓展业务,最大限度节省了市场开拓成本。 │
│ │(2)通过自动化生产有效控制成本 │
│ │公司生产使用全自动生产线,除直接减少人力成本、降低生产能耗外,还能│
│ │利用其高精度的导向、定位、调整、检测等功能有效提升产品良率。此外,│
│ │使用自动化设备还可大幅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实现快速交货,加速公司资金│
│ │周转,从而降低流动资金使用成本。 │
│ │(3)通过生产过程管理有效控制成本 │
│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ERP系统和MES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和传递生产│
│ │过程信息,避免因产品规格型号多、制程长而导致的人为统计延迟和错误,│
│ │促使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达到合理化、规范化、高效化、标│
│ │准化作业。此外,公司还通过作业成本动因分析,优化作业流程和生产工艺│
│ │,不断加强对重要增值作业的全方位管理,减少非增值作业环节,以精益成│
│ │本管理为目标,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 │(4)通过研发设计有效控制成本 │
│ │公司的研发与市场深度融合,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研发团队在新│
│ │产品开发初期即进行价值分析判断,将成本控制理念贯穿研发全过程,从新│
│ │产品的设计、工艺、原材料等各个环节入手,充分论证其生产成本、采购成│
│ │本、能源消耗等是否达到最优方案,确保新产品在投产后能够实现降本增效│
│ │的目标。 │
│ │2、产品质量控制优势 │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面板制造领域,产品质量稳定性将直接影响下游显│
│ │示面板生产良率,以及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性能,因此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
│ │有极高的要求,将产品质量稳定性作为筛选合格供应商的关键指标。 │
│ │公司的质量控制管理行之有效,各个部门职责明确,品质部负责对原材料进│
│ │行检验,确保原材料品质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生产部负责对产品生产过程│
│ │中的质量控制节点进行实时监查,发现异常须立即排查解决,使生产过程始│
│ │终处于受控状态;营销部负责产品售后质量跟踪,根据产品的最终使用效果│
│ │和客户反馈情况建立产品质量档案。 │
│ │3、技术研发优势 │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围绕核心业务进行技术研│
│ │发,日益构建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研发机制。截至报告期末,│
│ │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98名,技术骨干均具有多年相关行业从业经历,具备│
│ │丰富的工艺设计及研发经验。 │
│ │4、客户资源优势 │
│ │公司秉承“科学发展、客户至上、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面向市场开拓业务│
│ │,经过多年潜心耕耘,现已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 │
│ │5、快速的客户响应优势 │
│ │公司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品质等应急处理经验及│
│ │快速响应能力,为公司更好的服务客户奠定了基础。在人员方面,公司拥有│
│ │一支专业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客户服务团队,具备丰富产品开发、供应链│
│ │开发及生产管理经验,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或问题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反馈,│
│ │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提升了客户满意度。 │
│ │6、管理团队优势 │
│ │公司拥有一支务实干练且具有相同价值观的管理团队,管理人员均具有丰富│
│ │的行业经验和前瞻性的视野,对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及时、准确,能够敏锐地│
│ │把握市场机遇。管理团队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一致,专业优势互│
│ │补,职责分工明确,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
├──────┼─────────────────────────────────┤
│经营指标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4440591.88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9.26%;│
│ │实现营业利润54607382.8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6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 │
│ │的净利润52215980.71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6.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
│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6269508.79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57%; │
│ │研发费用38949318.4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2%。 │
├──────┼─────────────────────────────────┤
│竞争对手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
│ │司、深圳市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奥斯汀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富丽集团有限公司、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智动力精密技术│
│ │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恒铭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
│ │公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此外,公司重视对核心技术的保护,截至目前已取得4项发明专利及9│
│营权 │7项实用新型专利,9件软件著作权,另有9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申│
│ │请已获得受理。 │
├──────┼─────────────────────────────────┤
│投资逻辑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围绕核心业务进行技术研│
│ │发,日益构建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了良好的研发机制。截至报告期末,│
│ │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人员98名,技术骨干均具有多年相关行业从业经历,具备│
│ │丰富的工艺设计及研发经验。公司研发部门负责对现有产品及孵化产品进行│
│ │持续的技术改良和技术攻关,为公司现有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并│
│ │为公司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公司已在偏光片加工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并│
│ │在关键生产环节实现技术突破或工艺改进,能够对偏光片产品的裁剪精度、│
│ │直角度、吸收轴角度和翘曲度误差等指标精准控制,例如直角度误差控制在│
│ │0.05度以内,吸收轴角度误差控制在0.3度以内,翘曲度误差控制在-8到20 │
│ │毫米之间,公司产品性能保持业内领先水平。 │
├──────┼─────────────────────────────────┤
│消费群体 │液晶电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等带有显示屏幕的│
│ │消费电子产品;工业、轨道交通及汽车行业 │
├──────┼─────────────────────────────────┤
│消费市场 │内销、外销 │
├──────┼─────────────────────────────────┤
│增持减持 │冠石科技2024年9月5日公告,公司股东门芳芳、王顺利拟自公告日起的十五│
│ │个交易日后三个月内,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分别不超过35│
│ │.4166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0.48%),12.5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0.17│
│ │%)。截至公告日,门芳芳持有公司股份141.666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 │
│ │例为1.92%;王顺利持有公司股份5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68% │
│ │。 │
├──────┼─────────────────────────────────┤
│项目投资 │投建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冠石科技2023年5月17日公告,公司与宁波 │
│ │前湾新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书》,公司拟投资建设主要生产45-28n│
│ │m成熟制程的半导体光掩膜版制造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先期投资16 │
│ │亿元,拟用地约68.8亩。项目建设周期计划为60个月。 │
├──────┼─────────────────────────────────┤
│行业竞争格局│显示面板是一个千亿美元级大市场。2022年,全球面板市场规模约为1227亿│
│ │美元,面板出货总量约为35.1亿片,出货总面积约为2.5亿平方米,后续将 │
│ │呈现稳定增长趋势,预计2030年,全球面板市场规模将达到1487亿美元,面│
│ │板出货总量约为40.8亿片,出货总面积约为3.3亿平方米。 │
│ │LCD面板行业历经多轮周期,大陆厂商通过逆周期投资加速追赶,市场份额 │
│ │上已经实现了对日韩的超越,受后发成本优势推动,日韩已经难与大陆厂商│
│ │竞争,逐步关闭本土产能,因此大陆面板厂份额进一步扩大。目前大陆厂商│
│ │已基本宣布不再投资LCD产能,高世代线巨额资本开支阻挡了诸多小厂的追 │
│ │赶计划,行业产能格局日渐清晰,行业进入寡头竞争时代,价格波动或将显│
│ │著收敛。 │
├──────┼─────────────────────────────────┤
│行业发展趋势│(一)半导体显示行业 │
│ │半导体显示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和前景受到多│
│ │方面因素的影响。 │
│ │预计半导体显示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特别是LTPSLCD、LTPSOLED、OxideOL│
│ │ED等技术类别,预计将快速成长,产值年均增长率均超过10%。OLED技术因 │
│ │其柔性、轻薄、高刷新率等特点,有望成为显示屏领域的主导技术,未来可│
│ │能替代现有的LCD技术。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好转,出口拉动的中国电子整 │
│ │机产品需求有望增加,半导体显示行业有望释放新一轮爆发力。新型显示技│
│ │术如Mini/MicroLED、元宇宙和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将为显示产业带来新 │
│ │的增长点和应用场景。 │
│ │显示产业的增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从价格、产能、规模的粗放型竞争转向│
│ │以技术和品牌带来的高附加值为主导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综上所述│
│ │,半导体显示行业虽然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整体发展前景依然乐观,特别是│
│ │在技术创新和新兴应用领域的推动下,行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 │
│ │(二)半导体掩膜版行业 │
│ │1、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加速发展,光掩膜版战略地位持续提高 │
│ │随着全球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消费电│
│ │子、移动通信、工业电子、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
│ │球半导体产业链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半导体材料是产业链│
│ │发展的基石,是推动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引擎,而光掩膜版作为半导体产业│
│ │链的上游核心材料之一,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
│ │要组件,其份额仅次于硅片,对半导体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浪潮开始的大背景下,半导体产业已成为绝大部分新兴技│
│ │术行业的支柱产业,对社会经济、科技文明的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