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003 天准科技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光伏、高端装备、苹果概念、智能机器、无人驾驶、人工智能、新能源车、芯片、消费电
子、边缘计算、三代半导、先进封装、机器视觉、英伟达、人形机器、低空经济、PCB概念
、车联网、DeepSeek
风格:融资融券、高贝塔值、拟减持、发可转债、专精特新
指数:上证治理、上证创新、科创高装
【2.主题投资】
──────┬──────┬────────────────────────────
2025-03-27│先进封装 │关联度:☆☆☆
──────┴──────┴────────────────────────────
公司全资子公司MueTec的产品可应用于先进封装制程
──────┬──────┬────────────────────────────
2025-03-05│DeepSeek概念│关联度:☆☆☆
──────┴──────┴────────────────────────────
公司已经在部分业务中接入DEEPSEEK
──────┬──────┬────────────────────────────
2025-02-20│人形机器人 │关联度:☆☆☆
──────┴──────┴────────────────────────────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全资子公司天准星智的机器人控制器星智001,该控制器基于英伟达Jetso
n Orin平台打造,目前正针对人形机器人行业进行推广。
──────┬──────┬────────────────────────────
2024-10-29│高端装备 │关联度:☆☆☆
──────┴──────┴────────────────────────────
公司面向消费电子、半导体、PCB 、光伏、新汽车等精密制造行业,提供视觉测量、检测、
制程等高端装备产品
──────┬──────┬────────────────────────────
2024-07-01│机器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在视觉制程装备产品中,通过机器视觉实现机器人手臂的定位、识别、引导等功能。
──────┬──────┬────────────────────────────
2024-06-19│车联网 │关联度:☆☆☆
──────┴──────┴────────────────────────────
公司参与了北京车路云体化建设项目,为容户得路计量9元
──────┬──────┬────────────────────────────
2024-05-09│低空经济 │关联度:☆☆☆
──────┴──────┴────────────────────────────
公司基于英伟达Jetson芯片的边缘计算业务持续开拓,已经落地到无人物流车、智能网联、
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多个应用场景。
──────┬──────┬────────────────────────────
2023-11-23│PCB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在PCB领域的系列产品陆续投向市场,PCB AOI/AVI装备开始形成销售
──────┬──────┬────────────────────────────
2023-07-13│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天准科技新能源汽车事业部主要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提供智能化产线及生产专机,目前主要
产品包括扁线电机定子生产线、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组装生产线、电子减振器装配组装生产线
等。
──────┬──────┬────────────────────────────
2023-06-09│无人驾驶 │关联度:☆☆☆
──────┴──────┴────────────────────────────
公司的自动驾驶云端训练模型评测产品主要基于地平线的人工智能感知算法和模型开发的,
目前已经在与多家有意向的主机厂和软件公司对接中。
──────┬──────┬────────────────────────────
2023-05-22│英伟达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是英伟达Jetson产品线的金牌合作伙伴,目前主要布局边缘计算场景
──────┬──────┬────────────────────────────
2022-10-19│第三代半导体│关联度:☆☆☆
──────┴──────┴────────────────────────────
子公司MueTec的产品是通用的晶圆测量与检测设备,可适用于第三代半导体制程
──────┬──────┬────────────────────────────
2022-10-12│边缘计算 │关联度:☆☆☆
──────┴──────┴────────────────────────────
公司研发的AI边缘计算设备,目前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在低速无人车、无人公交车/卡车/无人
出租车、工程车辆、无人船等场景中用作域控制器或辅助安全控制器,在智慧交通场景中用作ME
C设备,以及在智慧社区、电力检测、工业检测、新零售等场景中用作AI边缘服务器。
──────┬──────┬────────────────────────────
2022-01-10│消费电子概念│关联度:☆☆☆
──────┴──────┴────────────────────────────
公司的精密测量仪器有运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
2022-01-10│芯片 │关联度:☆☆☆
──────┴──────┴────────────────────────────
公司收购的MueTec的产品是通用的晶圆测量与检测设备,可适用于第三代半导体制程
──────┬──────┬────────────────────────────
2022-01-07│光伏 │关联度:☆☆☆
──────┴──────┴────────────────────────────
公司有智能检测装备涉及光伏硅片检测分选装备产品
──────┬──────┬────────────────────────────
2021-10-14│人工智能 │关联度:☆☆☆
──────┴──────┴────────────────────────────
公司致力于以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
2019-07-22│机器视觉 │关联度:☆☆☆☆☆
──────┴──────┴────────────────────────────
公司以机器视觉为核心技术
──────┬──────┬────────────────────────────
2019-07-19│苹果概念 │关联度:☆☆
──────┴──────┴────────────────────────────
苹果公司是公司客户。
──────┬──────┬────────────────────────────
2024-11-19│定向增发 │关联度:☆☆☆☆☆
──────┴──────┴────────────────────────────
公司2024-11-19公告:定向增发预案已实施,预计募集资金343.85万元。
──────┬──────┬────────────────────────────
2024-07-13│股权冻结 │关联度:☆☆☆
──────┴──────┴────────────────────────────
2024-07-13,天准科技: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所持部分股份被冻结的公告
──────┬──────┬────────────────────────────
2024-07-11│萝卜快跑 │关联度:☆☆☆
──────┴──────┴────────────────────────────
公司为Apollo平台提供基于英伟达Jetson方案的域控制器
──────┬──────┬────────────────────────────
2023-03-15│第四代半导体│关联度:☆☆☆
──────┴──────┴────────────────────────────
公司的全资德国Muetec子公司产品在第三代半导体及第四代半导体领域有着非常强的竞争力
。
──────┬──────┬────────────────────────────
2021-10-18│智能物流 │关联度:☆☆☆
──────┴──────┴────────────────────────────
公司有无人物流车、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
2019-08-15│人民币贬值受│关联度:☆☆☆
│益 │
──────┴──────┴────────────────────────────
2018年公司外销占比54.89%
──────┬──────┬────────────────────────────
2019-07-22│转板A股 │关联度:☆☆☆
──────┴──────┴────────────────────────────
天准科技:【833231:2015-08-11至2018-01-30】于2019-07-22在上交所上市
──────┬──────┬────────────────────────────
2025-03-28│高贝塔值 │关联度:☆☆☆
──────┴──────┴────────────────────────────
截止2025-03-28,最新贝塔值为:3.13
──────┬──────┬────────────────────────────
2025-03-04│拟减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3-04公告减持计划,拟减持193.60万股,占总股本1.00%
──────┬──────┬────────────────────────────
2025-02-13│发可转债 │关联度:☆☆
──────┴──────┴────────────────────────────
2025-02-13公告发行进度:董事会预案
──────┬──────┬────────────────────────────
2021-08-24│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5-01-22│英伟达机器人业务团队到访北京国地中心,AI加速机器人商业化落地
──────┴───────────────────────────────────
近日,英伟达机器人技术业务副总裁Deepu Talla一行到访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
新中心。Deepu Talla表示,将在2025年推动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在长达两小时的深度座谈中
,创新中心与英伟达就世界模型、数据生成、高精度先进仿真器和机器人全身控制等方向进行了
深入讨论,并规划了相关合作事宜。在今年1月刚刚结束的2025 CES上,英伟达发布了生成式世
界基础模型平台Cosmos,旨在为具身智能、自动驾驶等在物理世界中运行的AI生成大量照片级真
实、基于物理的合成数据,以解决数据不足的行业性问题。在CES 2025开幕演讲中,黄仁勋宣布
“通用机器人领域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英伟达正在积极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致力于
打造全方位的机器人生态系统。天风证券认为,Cosmos平台的发布给未来AI智能开发提供了一个
更加简便高效的开发工具,有望加速AI行业技术发展。
──────┬───────────────────────────────────
2024-10-25│智驾“独角兽”地平线正式登陆港交所
──────┴───────────────────────────────────
智驾科技企业地平线正式于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募资总额达54.07亿港元,成为港股
今年最大的科技IPO。地平线收入构成以汽车解决方案为主,提供全面的高级辅助驾驶和高阶自
动驾驶解决方案组合从主流辅助驾驶(L2级)到高阶自动驾驶(符合中国监管合规的2+级)。财
通证券杨烨认为,地平线智能驾驶硬件产品技术能力全面,近三年收入持续高增,看好同样在汽
车智能化中具有优势地位且软件能力领先的公司。
──────┬───────────────────────────────────
2024-04-08│特斯拉将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智驾行业或迎新一轮机遇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文称,特斯拉计划8月8日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长
期以来,对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承诺一直是特斯拉估值高企的关键。最近几周,特斯拉向消
费者发布了名称为全自动驾驶(FSD)的驾驶辅助软件的最新版本。特斯拉此前表示,下一代汽车
平台将包括更低价汽车和全自动驾驶出租车。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基于“端到端神经网络”的
特斯拉FSD持续升级,累计行驶里程达10 亿英里,最新的FSD V12.3版本,可实现连续几天行驶
、而无需人工接管。民生证券研报指出,随着特斯拉FSD使用率拐点显现,自主新势力城市辅助
驾驶加速落地和小鹏开启全新商业模式,智能驾驶正逐步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和商业模式的三
重拐点,看好智能化布局相对领先、产品周期、品牌周期向上的优质自主车企。
──────┬───────────────────────────────────
2023-08-17│鸿海投资的AI公司发布边缘计算AI芯片
──────┴───────────────────────────────────
鸿海集团投资的AI初创公司耐能智慧发布了边缘运算AI芯片KL730,瞄准智能驾驶与私有GPT
应用,可降低大型语言模型的高运算成本,以及云端传输可能引发的风险。耐能先前推出KL720A
I芯片,并于今年3月打入高通产品线。自ChatGPT问世以来,从GPT-1到GPT-3.5,GPT模型的智能
化程度不断提升,GPT-4多模态模型的发布进一步加速产业革命。ChatGPT对智能终端的赋能开启
新一轮“寒武大爆发”时代。未来AI运算将呈现边云协同的多层次算力网络趋势,AI训练迭代优
化等复杂性任务主要在云端,实时、局部数据处理和推理任务主要在边缘侧,云端+边缘协同发
展,赋能万物智能互联。根据国际电信咨询公司STLPartners边缘计算关键数据统计,到2030年
,边缘潜在市场将达4450亿美元,1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8%。
──────┬───────────────────────────────────
2023-08-04│AI服务器需求带动PCB、HDI、铜箔厂商增长,HDI行业迎发展机遇
──────┴───────────────────────────────────
AI服务器产品需求的火热,带动了中国台湾地区PCB、HDI(高密度互联板)以及铜箔基板厂
商的业绩出现明显增长。英伟达对服务器规格的提升,使得PCB和HDI零部件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新规格产品需要更多高端HDI产品来加快运算和连接速度。
──────┬───────────────────────────────────
2023-07-26│特斯拉全自动驾驶算法再更新,域控制器放量或提速
──────┴───────────────────────────────────
特斯拉近期更新其FSD(全自动驾驶)算法至v11.4,算法功能的提升使得此次升级实现了FS
D端到端的能力,即包含高速领航、城市道路领航和泊车三个域的智驾功能。业内指出,特斯拉
引领自动驾驶走向落地阶段,全球自动驾驶产业链推进加速,域控制器放量或将提速。
──────┬───────────────────────────────────
2023-06-29│华为投资机器视觉系统提供商锐视智芯
──────┴───────────────────────────────────
据报道,近日锐视智芯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华为关联公司深圳哈勃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
合伙)、青岛同歌一期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为股东。锐视智芯是一家机器视觉
系统提供商,该公司主要涉及硅眼-ALPIX机器视觉系统,旗下主要产品有“新型仿人眼视网膜感
知视觉传感器”。根据GGII数据,2021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138.16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6
.79%,预计2021年至2025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以27.38%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349亿
元。
──────┬───────────────────────────────────
2023-06-28│高通提出云边一体混合AI路径
──────┴───────────────────────────────────
高通近日发布AI白皮书称,混合AI是AI的未来,将支持生成式AI应用开发者和提供商利用边
缘侧终端的计算能力降低成本。混合AI架构或仅在终端侧运行AI,能够在全球范围带来高性能、
个性化、隐私和安全等优势。此外,混合AI架构可以根据模型和查询需求的复杂度等因素,选择
不同方式在云端和终端侧之间分配处理负载。随着强大的生成式AI模型不断缩小,以及终端侧处
理能力的持续提升,混合AI的潜力将会进一步增长。
──────┬───────────────────────────────────
2023-06-19│高通提出云边一体的混合AI路径,对AI规模化扩展至关重要
──────┴───────────────────────────────────
高通技术公司发布白皮书《混合AI是AI的未来》,深入阐述混合AI架构的领先优势,终端侧
AI将如何赋能生成式AI实现规模化扩展,以及公司如何凭借终端侧AI领导力、全球化规模和生态
系统赋能,让混合AI成为现实。高通指出,随着强大的生成式AI模型不断缩小,以及终端侧处理
能力的持续提升,混合AI的潜力将会进一步增长。参数超过10亿的AI模型已经能够在手机上运行
,不久的将来,拥有100亿或更高参数的模型将能够在终端上运行。混合AI策略适用于几乎所有
生成式AI应用和终端领域,对推动生成式AI规模化扩展,满足全球企业与消费者需求至关重要。
──────┬───────────────────────────────────
2023-05-24│4亿工作岗位或被取代,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800亿
──────┴───────────────────────────────────
据麦肯锡报告,到2030年,全球约有4亿个工作岗位将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按20%渗透率和
15-20万人形机器人单价来测算,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到12—16万亿元。2030年全球人
形机器人市场规模855亿元。
──────┬───────────────────────────────────
2023-04-28│机构预计25年工业AI视觉典型场景AI质检整体市场将达到9.58亿美元
──────┴───────────────────────────────────
近两年工业企业数据基础日益提升,打破数据孤岛建立数据中台的需求显著加速,为企业开
展智能化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视觉和数据智能在很多行业场景也从标杆示范走向了规模化
应用,孕育着明确的市场机会。IDC预计,2021-2025年中国工业数据智能市场CAGR达到31.6%,
工业AI视觉典型场景AI质检整体市场预计到2025将达到9.58亿美元,2021-2025年CAGR为28.5%。
──────┬───────────────────────────────────
2023-04-11│机构预计27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565.65亿元
──────┴───────────────────────────────────
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需求释放,也为机器视觉带来了可观的增量预期。据高工机
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预测,至2027年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565.65亿元,其中2D视觉
市场规模将达到407.15亿元,3D视觉市场规模将达到158.5亿元。目前我国机器视觉在工业场景
中的总体渗透率仍旧在10%以下,对比工业场景庞大的体量而言,机器视觉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
间。
──────┬───────────────────────────────────
2022-08-15│科技部等六部门提出优先探索机器视觉工业检测等智能场景
──────┴───────────────────────────────────
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
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深入挖掘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促进智能经济高端高效发展。制造领域优先探索工业大脑、机器人协助
制造、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设备互联管理等智能场景。
机器视觉的本质是为机器植入“眼睛”和“大脑”,“眼睛”指图像采集硬件(相机、镜头、光
源等)为机器植入眼睛,“大脑”指图像处理软件。机器视觉系统通过图像采集硬件将环境中的
光信号转化成图像信号,紧接着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给出判断结果,进而给
出执行动作的输出。
──────┬───────────────────────────────────
2022-07-20│机构扎堆调研人形机器人公司,特斯拉或开启智能应用新时代
──────┴───────────────────────────────────
7月18日,凌云光披露调研纪要显示,合计125家机构蜂拥而至,包括上海高毅资产、上海景
林资产、交银施罗德基金、红杉资本投资、贝莱德基金等。凌云光是国产机器视觉系统龙头,布
局全产业链,且在视觉系统这一核心环节市占率第一。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今年最重要的产品就是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推出或开启智能应用新时代。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种类与现有的机器人
类似,包括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器和各类传感器。
──────┬───────────────────────────────────
2021-07-12│特斯拉最新全自动驾驶将上线
──────┴───────────────────────────────────
7月8日消息,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于周六发布全自动驾驶测试版v9。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工业视觉装备,具体包括视觉测量装备、视觉检测装备、视│
│ │觉制程装备和智能驾驶方案等。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
│ │公司主要通过向客户销售产品及提供服务获得收入和利润,产品主要为工业│
│ │视觉装备,服务主要为对相关设备的升级改造服务,相关收入均计入主营业│
│ │务收入。 │
│ │公司售出产品的关键部件在保修期后提供更换需要收费,形成零部件销售的│
│ │收入和利润。此外,对于公司售出产品的标定和校准服务,在保修期外需要│
│ │收费。上述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
│ │2.采购模式 │
│ │在产品中使用的通用机器视觉镜头、相机、激光传感器等部件,公司一般直│
│ │接向供应商采购。机加件等非标准化零部件由公司提供设计图纸,供应商根│
│ │据图纸进行生产后由公司进行采购。为保证采购物料的质量,公司制定了严│
│ │格、科学的采购制度,对于从选择供应商、价格谈判、质量检验到物料入库│
│ │的全过程,均实行有效管理,采用谈判式采购、竞争性采购、询价式采购等│
│ │模式。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产品生产过程主要包括生产计划、零部件采购、整机装配、电气安装调│
│ │试、软件安装调试、标定、整机检验、产品入库等步骤。在生产过程中,公│
│ │司采用ERP系统对流程进行统一管理。 │
│ │对于光伏硅片分选设备、激光直接成像设备、精密测量仪器等标准化产品,│
│ │在生产的工艺和流程上较稳定,销量可预测性较好,生管部门根据订单情况│
│ │和市场预测制订生产计划,公司对畅销产品维持一定数量的库存,保证较短│
│ │的交货周期。 │
│ │对于其他专用设备、定制化设备产品,主要采用订单导向型的生产模式,以│
│ │销定产。由项目经理与客户沟通并确定需求,协调开发部门制订产品方案,│
│ │包括设计图纸及物料清单等;生产部门制造样机,经过调试和检验达成客户│
│ │需求后,公司与客户签署订单并制定生产计划、展开批量生产。 │
│ │4.销售及定价模式 │
│ │(1)销售模式 │
│ │公司境外销售和境内销售的销售模式基本一致,具体如下: │
│ │公司销售的来源主要有四种情况:一是客户通过一些渠道获得公司的信息,│
│ │主动与公司商洽合作;二是公司根据业务规划,主动与相关领域的客户取得│
│ │联系;三是已有的存量客户有新需求后,与公司进一步合作;四是通过经销│
│ │商拓展终端客户。 │
│ │公司采用的是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对于标准化产品,为更好地│
│ │开拓市场采取了直销和经销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对于根据客户需求研发生│
│ │产的专用产品,主要以直销模式进行销售。 │
│ │公司在华东、华南、华中、华北等主要经济圈的多个城市设立销售与服务机│
│ │构,向客户直接销售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经销商扩大销售网络并逐步扩展│
│ │欧美、韩国等境外市场以及中国台湾地区。 │
│ │公司的销售和技术部门与客户的各部门、各层级有着良性且深入的沟通,不│
│ │断挖掘客户需求,切实解决客户问题,以持续不断地了解和开发客户的新需│
│ │求,获得新订单,维持和强化与客户之间良好的供销关系。此外,公司通过│
│ │成功案例在客户行业中建立良好的口碑,为公司持续获得新客户提供了良好│
│ │的基础。 │
│ │公司进行境内外新客户的开拓后,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与客户直接沟通。业务│
│ │部门收到客户订单或者初步达成与客户签订合同的意向,并通过相应审批后│
│ │安排产品生产,完工入库后委托物流公司进行发货。 │
│ │(2)定价模式 │
│ │公司根据产品设计方案及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成本为基础,并综合考虑产│
│ │品的技术要求、设计开发难度、创新程度、产品需求量、生产周期、下游应│
│ │用行业及竞争情况等因素,确定产品的价格。同时,公司持续跟踪产品的具│
│ │体情况,在出现设计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及出口退税政策变化│
│ │等必要情形时,及时对产品价格进行相应的调整。 │
├──────┼─────────────────────────────────┤
│核心竞争力 │1.技术与创新优势 │
│ │天准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企业│
│ │研发机构”、“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具有完善的科技创│
│ │新设施设备,可有效支撑公司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 │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2D视觉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检测、3D视觉│
│ │算法、3D点云处理、多传感器融合标定等机器视觉算法,并自主开发了工业│
│ │视觉软件平台ViSpec。该平台广泛用于公司各主要产品,服务于消费电子、│
│ │半导体、PCB、新能源、新汽车和智能驾驶等各个下游行业客户,成功实现 │
│ │对5000余家客户产品的2D/3D尺寸及缺陷检测、定位引导和目标识别,形成 │
│ │数万个应用案例。在此之上,公司在客户场景归纳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形成│
│ │工业软件平台,帮助客户持续进行设备优化和制程优化。 │
│ │2.团队与人才优势 │
│ │公司经营管理团队多年来专注于机器视觉领域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与财│
│ │务等工作,精通技术,熟悉市场,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状态。稳定│
│ │、优秀的核心团队为公司的竞争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公司一直以来始终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不断引进高端人才,打造了│
│ │一支有高度、强协同的优秀人才梯队,拥有深厚的人才储备。报告期末公司│
│ │研发人员756人,研发团队成员有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华为等知名企业, │
│ │也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等学│
│ │府,还有来自德国、日本的归国人员。公司研发团队的专业覆盖面广,包括│
│ │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业设计、自动化、机│
│ │电、机械设计、计算机、汽车等专业,充分满足了本行业技术研发的需要。│
│ │公司在团队与人才储备方面的竞争力不断凸显。 │
│ │3.质量管理与快速服务优势 │
│ │公司严格按照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生产和管理工作,持续构建维 │
│ │护规范化、规模化的产品制造和品质检测体系,在品质稳定性、制造效率方│
│ │面为客户提供可靠保障。公司拥有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分布在我国精密制造│
│ │业集中的华东、华南、华北、中部等区域,可以就近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相│
│ │比康耐视、基恩士等国际领先的机器视觉知名公司,公司可以为国内客户提│
│ │供更为迅速、及时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在同等技术水平下具有更强的竞争优│
│ │势。 │
│ │4.品牌优势 │
│ │公司的工业视觉装备获得下游行业国际知名客户的认可,在行业里树立了良│
│ │好的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富士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