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013 天臣医疗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无
风格:融资融券、微盘股、高股息股、回购计划、专精特新、微盘精选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1-10-15│医疗器械概念│关联度:☆☆☆☆☆
──────┴──────┴────────────────────────────
公司已拥有管型吻合器、腔镜吻合器、线型切割吻合器、荷包吻合器和线型缝合吻合器五大
类产品,应用范围涵盖心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脾胰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手术领域,是
国内吻合器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
2025-04-03│微盘精选 │关联度:☆☆☆☆☆
──────┴──────┴────────────────────────────
公司为微盘精选股。
──────┬──────┬────────────────────────────
2025-04-03│微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03公司AB股总市值为:15.95亿元
──────┬──────┬────────────────────────────
2025-04-03│高股息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03,最新股息率为:4.97%
──────┬──────┬────────────────────────────
2025-04-01│回购计划 │关联度:☆☆☆
──────┴──────┴────────────────────────────
公司拟回购不超过8000万元(275.672万股),回购期:2023-12-27至2025-12-26
──────┬──────┬────────────────────────────
2023-07-25│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暂无数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延续了聚焦外科手术中关键时刻(即病变组织分│
│ │离、切除以及器官功能重建等)所需要的各种吻合器类产品、辅助手术环境│
│ │建立和术中止血功能的手术支持类系列产品、轻度痔病治疗类以及泌尿术后│
│ │健护类产品等。其中吻合器涵盖了心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脾胰外科、普│
│ │外科、泌尿外科等手术领域,包括管型吻合器、腔镜吻合器、线型切割吻合│
│ │器、荷包吻合器和线型缝合吻合器五大类产品。 │
├──────┼─────────────────────────────────┤
│经营模式 │经过长期探索和改进,公司建立了以研发创新为核心,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 │为驱动,科学生产制造和严格品质管控为保障的经营模式。 │
│ │1.研发模式 │
│ │公司采取“临床洞察、开放竞争、快速迭代”的研发模式,通过开展工程师│
│ │与外科医生见面会(MWS),深挖临床需求和医生手术痛点;结合新材料、 │
│ │新工艺、新技术、新设计,采用最小可行产品(MVP),快速验证技术解决 │
│ │方案;开展聚焦于目标的竞争机制(PK),将协同竞争贯穿研发整个过程,│
│ │鼓励内外部竞争,激发成长。MWS、MVP和PK的综合运用,推动了公司以临床│
│ │需求为导向的研发闭环,促进了临床需求的深度挖掘和技术方案的快速实现│
│ │。公司积极推动“产学研医金”合作,与知名大学和医疗机构开展全面的医│
│ │工交叉合作,建立了贯穿前沿技术、临床痛点、诊疗方案、适用手术以及临│
│ │床实验等全过程的转化医学体系。 │
│ │报告期内,公司组织十余场国内外外科医生见面会(MWS)及医工交叉活动 │
│ │,通过视频会议或者线下面对面交流,与国内外医生开展沟通,在听取医生│
│ │的反馈,并深入挖掘医生的需求、痛点之后,进行概念设计,并使用最快的│
│ │方式制作手板,请医生给予反馈,从而开展细化设计,直至满足临床需求。│
│ │2.采购模式 │
│ │公司采购主要包括定制化零部件等原材料采购和外协采购两类,贯穿研发和│
│ │生产过程。公司采购以供应链管理团队为主导,在研发环节,技术采购工程│
│ │师根据产品研发的不同阶段确定采购需求,加速研发技术转化,提高研发效│
│ │率。在生产环节,供应链管理团队根据销售预测拟定生产计划,并制定采购│
│ │需求。根据集采等销售需求,综合生产量、成本、交期、服务等选定优质供│
│ │应商。对定制工艺复杂、采购周期较长的原材料,在日常需求的基础上适当│
│ │储备安全库存,以保证日常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
│ │制度》以及《来料检验作业流程》等相关制度,强化采购管理,提高采购质│
│ │量,控制采购成本。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采取品质控制和总装为主体的生产模式,以公司自主自制能力和完整、│
│ │系统的质量控制能力为基础,利用长三角地区发达、成熟的产业链配套优势│
│ │,采购自行设计的定制化零部件,经过进料检验、清洗、烘干、总装、吻合│
│ │钉装载、测试、封装、灭菌、成品检验等工序,最终形成合格的产品。公司│
│ │不断加强制造能力的建设与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断完善和提高质量控制│
│ │系统和智能制造体系。 │
│ │总装由人工、自动化和智能化组装配套完成。公司通过生产自动化技术改造│
│ │项目的推进实施,已经实现了零件清洗、装钉,以及腔镜产品组装等的自动│
│ │化技术改造,提高了智能化生产水平。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采取买断式经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坚持国内和海外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
│ │,持续拓展境内外市场。为提高经销商的服务理念、服务技术及合规意识,│
│ │公司不定期对经销商进行系统培训,并制定了《代理商经销商管理制度》,│
│ │不断加强和完善经销商管理;为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力,公司坚持推动与终端│
│ │医院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医”项目。公司积极响应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
│ │,参加各地的招投标;同时,也积极拓展营销渠道,打造“线上品牌+线下 │
│ │拓展”的一体化销售渠道。 │
├──────┼─────────────────────────────────┤
│行业地位 │国内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出口的领先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1.技术研发优势 │
│ │公司始终坚持“专注”和“自主创新”的竞争战略,坚定不移地走自主研发│
│ │之路,注重产、学、研、医相融合,将产品技术研发和临床术式研发相结合│
│ │,通过公司创新的研发模式,实现了公司技术的原创性和前沿性,并带动了│
│ │公司产品的进阶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 │企业;获评为“江苏民营企业创新100强企业”、“苏州民营企业创新100强│
│ │企业”;获得了“第四届江苏企业(研发机构)创新大赛决赛”一等奖;入│
│ │选了“江苏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百强”、苏州市瞪羚计划。 │
│ │公司一贯重视研发及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逐步建立了前沿技术探索、新材│
│ │料应用、技术创新、产品风险分析评估、产品可靠性研究和临床评价相结合│
│ │的团队,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不断完善组织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深度,不断│
│ │完善组织梯队建设。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中具有10年以上经验的人员占│
│ │比约71%。 │
│ │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一方面在进军海外市场前充分做好专利│
│ │防御,另一方面运用庞大的专利池来巩固技术创新成果,形成公司的护城河│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726项,其中发明专利410项,覆盖中│
│ │国、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 │2.质量管控优势 │
│ │公司严格按照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我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
│ │范》等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建立了完整、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专业化、│
│ │分工明确的质量团队,导入了自动装钉设备、自动铆接设备、腔镜产品智能│
│ │化生产线、视觉检测设备、3D自动检测设备等先进的智能化生产和检测设备│
│ │,保证了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追溯性。公司建有完整的微生物实验室│
│ │系统,能及时监测和监控生产环境,并保证产品的无菌安全。公司的质量管│
│ │控涵盖了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的全过程,获得了欧盟、巴西和韩国等国│
│ │家和地区相关组织机构的认证,以及通过了医疗器械单一审核方案(MDSAP │
│ │)的审核。 │
│ │3.营销优势 │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营销体系,并积极主动应对市场变化。通过组织或参与线│
│ │上及线下学术活动、手术直播、线上产品培训、产学研科研项目等,紧密围│
│ │绕终端临床需求开展学术型营销,提高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
│ │优秀合作伙伴加入,优化了公司的分销结构,提升了公司的营销能力。 │
│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产品在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多家医院│
│ │应用于临床,已在江苏、福建15省市联盟、湖南、京津冀“3+N”省际联盟 │
│ │、广州、山东等多个区域集中带量采购中标。 │
│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产品已覆盖境外意大利、德国、奥地利、西班牙、英国│
│ │、巴西、韩国、南非、埃及、阿根廷等57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领先的专业│
│ │医疗设备及器械公司德国贝朗医疗(B.Braun)的长期业务合作得到深化, │
│ │双方在临床教育培训和新产品研发层面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共同推动公司海│
│ │外业务的健康发展。 │
│ │4.品牌优势 │
│ │公司产品均为自主品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品牌战略│
│ │,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优良的临床使用效果,已形成了│
│ │良好的品牌知名度,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全球化市场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
│ │对国际知名品牌发起挑战,已成为吻合器领域的中国高端医疗器械的杰出代│
│ │表。公司也致力于通过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质量以提升品牌优势,部分产品│
│ │多次在国际知名机构的评奖活动中取得优胜,其中一次性使用大视窗自动保│
│ │险型消化道吻合器(CST)获得德国红点奖(RedDotAward),德国iF设计奖│
│ │(iFDesignAward)和意大利设计大奖(A’DesignAward)等三大国际设计 │
│ │奖。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1%;实现归属于 │
│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增长9.53%;报告期末总资产6.27亿 │
│ │元,较期初增加15.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 │为0.38亿元,同比增长9.10%。 │
├──────┼─────────────────────────────────┤
│竞争对手 │强生、美敦力、瑞奇、 派尔特、法兰克曼、威克医疗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截至2023年底,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726项,其中发明专利410项,同│
│营权 │时获得了1项软件著作权 │
├──────┼─────────────────────────────────┤
│核心风险 │经营风险:发行人专注于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研发创新和生产销售,生产经│
│ │营受到行业政策影响较大,相关行业政策包括但不限于带量采购、“两票制│
│ │”等,现阶段上述两项政策对行业影响较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业绩风险;│
│ │供应商集中风险;招投标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境外经营风险;经销模式风│
│ │险;产品诉讼风险;产品结构单一风险;经营资质的续期风险;公司发展中│
│ │的管理风险; │
│ │技术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技术未能形成产品或实现产业化的风险;研发人│
│ │员流失风险;技术更新迭代风险;技术失密风险 │
├──────┼─────────────────────────────────┤
│投资逻辑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评为“江苏民营企业创新10│
│ │0强企业”、“苏州民营企业创新100强企业”;获得了“第四届江苏企业(│
│ │研发机构)创新大赛决赛”一等奖;入选了“江苏制造业企业发明专利百强│
│ │”、苏州市瞪羚计划。 │
├──────┼─────────────────────────────────┤
│消费群体 │心胸外科、胃肠外科、肝胆脾胰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手术领域 │
├──────┼─────────────────────────────────┤
│消费市场 │内销、外销 │
├──────┼─────────────────────────────────┤
│行业竞争格局│(1)全球吻合器市场发展概况 │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76亿美元增长至│
│ │2022年8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4%。根据预测,2027年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
│ │将达到115亿美元,2022-2027年全球吻合器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5%。腔镜│
│ │吻合器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46亿美元增长至2022年的5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
│ │约6%;根据预测,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美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
│ │增长率约7%。 │
│ │(2)我国吻合器市场发展概况 │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57亿元增长至20│
│ │22年86亿元,复合增长率约11%。根据预测,2027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将 │
│ │达到153亿元,2022-2027年我国吻合器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12%。腔镜吻 │
│ │合器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4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71亿元,复合增长率约13% │
│ │;根据预测,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9亿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增长 │
│ │率约14%。 │
├──────┼─────────────────────────────────┤
│行业发展趋势│外科手术发展至今,随着治疗机制的不断发展,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特别│
│ │是手术关键时刻产品的技术性能的提升,使外科手术不断向精准、微创化方│
│ │向发展,也就是在术前,对病患进行精准的诊断和分筛,只让确有必要的病│
│ │人进入手术环节,而其它非必要的病患则需要被精准地导流到生活习惯管理│
│ │、情绪精神管理、保守治疗管理、术前辅助治疗管理等进程中,而术中的各│
│ │类手术器械,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术式的进步,让外科治疗更加的精准、微│
│ │创,使病人受到的创伤小、出血少,进而在术后恢复时,能够得到专业而科│
│ │学的康复辅助,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的满意度。因此,构建能够覆│
│ │盖病患术前、术中和术后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矩阵,才能使医疗资源有│
│ │效利用,病患的全周期生命质量得到提升,达到最佳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
│ │另外,随着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国家统一大市场的规划构建,医保体系的│
│ │不断完善,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医疗器械研发的政策,国家集中带量│
│ │采购政策也鼓励更多使用国产医疗器械,进口替代趋势明显,这些都为科技│
│ │创新型的本土企业注入了政策的红利。 │
│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不断推进,医保控费的强│
│ │化要求,也将使吻合器市场在使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以金额计的整体市│
│ │场容量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其它已实施国家集采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
│ │品类市场发展中可以发现,集采后市场将快速向行业头部企业集中,而价格│
│ │的急剧滑落,对于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仍将是较大的挑战。 │
├──────┼─────────────────────────────────┤
│行业政策法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紧随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术前、术中到术后,造福病患的全生命│
│ │周期”设为远景目标,并据此制定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即始终围绕病患,│
│ │以术前的分筛导流,术中的关键时刻,以及术后的康复生活质量,来构建对│
│ │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形成相应的创新产品和服务的“三驾马车”,│
│ │并且以信息系统的构建、智能和数据产品的开发以及数据应用能力的完善,│
│ │来完成公司数字化转型,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以数据驱动的患者全生命周│
│ │期管理载体。站在新的起点上,公司将按照既定的战略目标,坚持核心价值│
│ │观,从“业务流程数字化、管理信息化、产品智能化”着手,进一步完善公│
│ │司治理,加强自身建设,逐步推进战略转型。 │
│ │1.公司将坚持“自主创新,研发先行,专利布局”的竞争策略,采用“临床│
│ │洞察、开放竞争、快速迭代”的研发模式,注重研发投入和成果产出,保持│
│ │技术的先进性和时效性,规划建设面向未来的公司总部产业园,以实现“三│
│ │驾马车”的产品和服务开发能力; │
│ │2.公司将继续对标国际标准,强化质量体系建设,推动生产制造自动化、智│
│ │能化发展,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强化质量意识,高效实施“天臣医疗研发及│
│ │生产基地一期建设项目”,并完成灯塔工厂的首阶段目标; │
│ │3.公司将坚持国内和海外双轮驱动发展策略,持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进一│
│ │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并根据市场和环境的变化,以更加有效的方式扩大公司│
│ │的市场影响力及品牌知名度,使高效安全的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多病患。公司│
│ │还将进一步深化和全面落实公司内控及治理结构工作;建设完善、持续的员│
│ │工激励机制、核心团队继任者体系,构建业务能力突出、结构合理、专业与│
│ │管理相结合的人才梯队。 │
├──────┼─────────────────────────────────┤
│公司日常经营│(一)积极拓展市场,国内国外双轮驱动 │
│ │报告期内,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医疗行业遇到相当大的挑战;公司持续通│
│ │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伙伴云(PRM)的定制化结合,利用数据挖掘│
│ │和AI技术进一步推动营销数字化转型;公司参与或主办了20余场国内及海外│
│ │学术会议,以学术交流促进新产品开发和国内外市场开拓。 │
│ │报告期内,公司中标了山东省第三批、京津赣皖豫腔镜切割吻/缝合器类医 │
│ │用耗材带量采购,实现了京津冀“3+N”联盟吻合器类以及江苏省第三、四 │
│ │轮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期满接续。在参与集中带量采购招投标的同时,公司也│
│ │积极推动国内准入事项的办理,加快实现未来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布局。 │
│ │公司加大海外业务投入,深化与世界领先的专业医疗设备及器械公司德国贝│
│ │朗医疗(B.Braun)的合作,积极推进空白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2023年 │
│ │,新增申请国家3个,取得注册证国家4个,获得海外注册证书11张,使公司│
│ │海外覆盖的国家和地区达到57个。 │
│ │(二)坚持创新驱动,完善产品线布局 │
│ │公司专注于产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开发,围绕未来十年构建对患者全生命│
│ │周期管理能力的发展战略,完善术前、术中、术后的产品布局,持续输出符│
│ │合市场需求的领先产品。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使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新│
│ │增全球专利申请数量55件,新增授权128件,其中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新增 │
│ │授权量为93件。公司与德国贝朗(B.Braun)达成MicroCutter项目合作,约│
│ │120项微创外科相关专利将于2024年全部完成转移,使公司未来数年在该领 │
│ │域保持技术领先,助力术中关键时刻所需要的各类新型微创产品的开发。 │
│ │ │
│ │(三)加强质量管控,生产流程智能化 │
│ │公司围绕“安全、规范、敏捷、创新”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ISO13485质量│
│ │管理体系,以及国家《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 │,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管理品质。公司对标行业前沿,推动生产制│
│ │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在产线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积极推动供应链体系的质│
│ │量管理和品控能力,打通上下游质量管理联动,发展质量管理新模式,提升│
│ │质量协同效率和供应链安全,降低组织运营成本。报告期内,公司深入开发│
│ │制造执行系统(MES),通过实时数据监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敏捷性, │
│ │加强质量管控力度。 │
│ │(四)优化内控机制,业务流程数字化 │
│ │基于未来发展战略以及不断提升的监管要求,公司通过“业务流程数字化、│
│ │管理信息化、产品智能化”,逐步推动战略转型,打造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竞│
│ │争力。在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更新信息系统架构,升级基础设施及服│
│ │务,提升响应速度及工作效率,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报告期内│
│ │,公司持续优化已经导入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制造执行系统 │
│ │(MES)、客户管理系统(CRM/PRM)和飞书办公自动化系统(OA),也积极│
│ │推动人工智能相关能力的建设,搭建AI应用工作站,培养AI应用人才。 │
│ │(五)持续培养和激励人才,提升组织效能 │
│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长期主义、开放包容、靠谱、成长”的文化价值观,│
│ │持续加强人才队伍的选优汰劣和能力培养,坚信人才是第一资源,组织是实│
│ │现公司战略的核心要素,组织变革和组织效能提升是保障公司持续稳定成长│
│ │,达成战略目标的关键。 │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光辉合益合作的组织发展项目,打造面向未来的│
│ │组织形式,改善绩效评估体系,增强组织效能;完成了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
│ │第二批股份归属、第二期股权激励计划第一批股份归属和第三期股权激励计│
│ │划股份授予,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薪酬激励体系,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
│ │员工利益有效的结合起来,共同关注和推动公司健康长远的发展。 │
├──────┼─────────────────────────────────┤
│公司经营计划│公司将围绕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拆解成具体的行动方案,并分步骤进行实│
│ │施。 │
│ │1.持续强化公司内部治理 │
│ │公司将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内控制度,提高决策水平及效率,降低管理│
│ │风险,维护股东利益。公司将进一步发挥各专门委员会作用,强化独立董事│
│ │履职,不断提高董事会的战略规划能力和决策能力;借助独立第三方专业团│
│ │队的审核梳理,排查风险,完善内控职能,强化内部审计机制,确保有效运│
│ │行;建立更为完善的目标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适时调整和优化公司的│
│ │组织架构和职能设置,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强化流程管理,保证各项规│
│ │章制度有效落实并不断完善。 │
│ │2.持续推进产品研发 │
│ │研发和技术创新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 │公司将高质量建设“天臣医疗研发及生产基地一期建设项目”,打造高水平│
│ │研发平台,开发更多优势产品,形成具有核心技术的患者全生命周期管理解│
│ │决方案,为业务增长和市场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
│ │公司将通过扩大研发及创新中心规模和新建实验中心,构建技术、创新与实│
│ │验相结合的新平台,以IPD理念提升和完善新技术的开发、新产品的工业化 │
│ │实现、工艺的改进创新、产品的性能检测等创新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产品质│
│ │量和技术附加值,并打造一支以市场为驱动、以客户为中心、技术更为过硬│
│ │、经验丰富的研发工程师团队。 │
│ │3.生产智造 │
│ │公司将全面向智能化转型,对生产流水线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生产自│
│ │动化、管理信息化、物流智能化水平,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降本增效,│
│ │尽早实现灯塔工厂的首阶段目标;同时,新增产线,扩充产能,强化产品交│
│ │付能力,以应对越来越多的各地带量采购需求和未来的吻合器行业全球产业│
│ │重构。 │
│ │4.市场营销 │
│ │公司将坚持国内和海外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策略,巩固优势区域,拓展空白│
│ │市场,扩大销售覆盖,提升市场份额,实现境内外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
│ │5.品牌发展 │
│ │公司将根据未来战略规划,通过实施系统化的品牌战略,依托多种平台,提│
│ │供有价值的病患管理解决方案,多渠道展示品牌实力,在各细分领域提升美│
│ │誉度。 │
│ │公司将致力于以满足患者需求价值为核心的品牌体系建设,通过专业活动和│
│ │口碑传播提升品牌价值及公司形象,并利用品牌影响力拓展产品线,扩大销│
│ │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
│ │6.信息化建设 │
│ │公司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构建公司战略转型的基础设施,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生│
│ │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办公自动化系统(OA)和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 │
│ │(ERP),上线仓储管理系统(WMS)、开发精准市场数据库(TMB)等,结 │
│ │合视觉智能识别、语音智能对答、数据智能分析等AI技术,打造覆盖研发、│
│ │智造和营销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平台,建立完整的数据驱动、技术支持│
│ │、信息管理、决策辅助、异地协同和移动办公的信息化体系,助力公司业务│
│ │增长。 │
│ │7.组织建设 │
│ │公司将继续完善组织架构以及人才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
│ │考评、激励体系;构建业务能力突出、结构合理、专业与管理相结合的人才│
│ │梯队,以满足公司未来十年战略发展的需要。 │
│ │公司将持续推动外部招聘和内部发展相结合的用人模式,选拔和储备产品研│
│ │发、生产运营、营销及学术推广、综合管理等多方面的人才,建立和优化人│
│ │才盘点、管理培训、绩效考核、轮岗继任、股权激励、职业发展等全方位的│
│ │管理机制,为梯队建设提供有效的系统性支持,保证战略规划的顺利落地。│
├──────┼─────────────────────────────────┤
│公司资金需求│研发及实验中心建设项目;生产自动化技术改造项目;营销网络及信息化建│
│ │设项目 │
├──────┼─────────────────────────────────┤
│可能面对风险│(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
│ │1.研发失败风险 │
│ │高端外科手术吻合器的研发投入高、周期长,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在新技│
│ │术、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面临着方向选择、突破进程、材料供应以及临床│
│ │试验等关键要素。如果上述某一关键要素出现偏差,则可能导致研发成本增│
│ │加、进展缓慢,中止或取消等,进而影响产品的上市及推广,会对公司的经│
│ │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 │2.研发成果转化风险 │
│ │公司始终坚持高质量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如果研发投入│
│ │不能取得预期的技术成果并形成产品,或者因境内外法律法规标准或相关监│
│ │管部门要求的原因上市申请未能及时获得批准,甚至无法获得批准;或者因│
│ │生产工艺、原材料供应等原因无法实现产业化;或者新产品上市后未能达到│
│ │市场预期,该等研发成果转化风险将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 │3.研发人员流失风险 │
│ │医疗器械研发人才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培养周期较长,是公司新产品开发│
│ │和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公司建立并持续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和员工激励机│
│ │制,对搭建和稳定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人才争夺日益│
│ │激烈,如果研发人员大量流失,可能导致因短期内无法招聘到合适人才而研│
│ │发项目进度推迟,会对公司的持续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
│ │4.技术更新迭代风险 │
│ │随着外科手术的不断发展,产品新技术不断得到开发和应用,生产工艺水平│
│ │持续提升。同时,吻合器产品适用领域不断扩展,针对性也越来越强,这使│
│ │得细分领域专业化需求越来越高。如果无法持续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 │无法掌握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