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洁特生物(688026)热点题材主题投资

 

查询个股所属概念题材(输入股票代码):

热点题材☆ ◇688026 洁特生物 更新日期:2025-05-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含可转债、口罩防护 风格:融资融券、微盘股、专精特新、微盘精选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2-08-02│含可转债 │关联度:☆☆☆☆ ──────┴──────┴──────────────────────────── 洁特转债(118010)于2022-08-02上市 ──────┬──────┬──────────────────────────── 2022-01-05│口罩防护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产防雾霾、防病毒口罩业务 ──────┬──────┬──────────────────────────── 2020-09-27│医疗器械概念│关联度:☆☆☆ ──────┴──────┴──────────────────────────── 公司子公司拜费尔通过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服3类产品的医疗器械应急 备案,医用外科口罩获得国内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 2020-01-22│转板A股 │关联度:☆☆☆ ──────┴──────┴──────────────────────────── 洁特生物:【834589:2015-12-14至2018-08-29】于2020-01-22在上交所上市 ──────┬──────┬──────────────────────────── 2025-05-09│微盘精选 │关联度:☆☆☆☆☆ ──────┴──────┴──────────────────────────── 公司为微盘精选股。 ──────┬──────┬──────────────────────────── 2025-05-09│微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5-09公司AB股总市值为:21.11亿元 ──────┬──────┬──────────────────────────── 2021-08-24│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2-12-12│N95口罩搜索热度暴增7倍,相关产线满负荷生产 ──────┴─────────────────────────────────── 百度12月8日发布《百度热搜·疫情防控大数据》显示,近一周科学防疫相关内容搜索量暴 增15倍,防疫相关物品搜索热度上升,其中N95口罩近期搜索热度增长了715%。专家建议特殊人 群在特殊场合佩戴N95口罩。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本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生物实验室耗材产品。 │ ├──────┼─────────────────────────────────┤ │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二十多年以来,以专业技术作为支撑,形成了完整的以自研、自产│ │ │、自销为主的经营模式。公司以打造国际化自主品牌为目标,逐步丰富公司│ │ │产品线。 │ │ │1、采购模式 │ │ │公司所需高分子材料需满足医疗器械级要求、耐辐射消毒等特性,主要依靠│ │ │进口;同时,为保证供应链安全,公司积极在国内寻找国产化产品作为后备│ │ │。除生产材料外,以包装材料为主的辅助材料采取自主供给与对外采购相结│ │ │合的模式。为丰富产品线,公司部分产品贴牌采购。 │ │ │(1)原材料采购 │ │ │公司生产生命科学制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 │ │)、聚乙烯(PE)、滤膜等,主要辅助材料包括纸箱、复合膜袋和包装纸等│ │ │包材,其中辅助材料中的部分纸箱和包装纸由公司子公司自主生产,其他原│ │ │材料均进行对外采购。公司采购过程执行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 │ │准,并建立了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 │ │ │(2)消毒灭菌外协加工 │ │ │公司主营的生命科学制品对无菌性要求较高,产品包装后须经消毒灭菌处理│ │ │。公司目前采用外协加工方式完成该工序,即产品包装完成后请具有消毒灭│ │ │菌能力的公司进行辐照消毒,然后储存至公司仓库备货。 │ │ │(3)贴牌采购 │ │ │为逐步实现生命科学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目标,公司逐步拓展产品系列,除│ │ │实验室耗材系列外,还提供部分生物工艺耗材、生物试剂、小型实验设备、│ │ │防护用品、医疗器械等,对于生物试剂和小型实验设备主要采取供应商为公│ │ │司贴牌方式进行采购。 │ │ │2、生产模式 │ │ │(1)内销业务 │ │ │内销业务方面,公司采取基于“安全库存”的方式组织生产。公司内销业务│ │ │主要销售自有品牌产品,为加快交货速度,提高服务质量,公司根据境内市│ │ │场的需求变化情况、历史销售数据、预测销售数据和在手订单等因素,结存│ │ │一定量的产成品安全库存。 │ │ │(2)外销业务 │ │ │外销业务方面,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组织生产。公司外销客户主要│ │ │为生命科学综合服务商和经销商,该类客户一次性采购数量大、品类多;不│ │ │同品牌商对产品的外观、标签、内外包装要求存在差异。公司一般不进行产│ │ │成品备货,而是根据订单情况下达生产任务,实行按单生产、按需生产的模│ │ │式。 │ │ │3、销售模式 │ │ │境内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和直销。公司依靠洁特生物自有品牌(JETBIOFIL │ │ │)的知名度和市场口碑进行市场推广,与经销商签订独家授权协议,授权经│ │ │销商在特定区域内代理公司指定范围的产品;同时公司自主开发部分终端工│ │ │业客户,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通过直销方式提供定制化服务。 │ │ │在海外市场,公司产品对外出口至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巴│ │ │西和阿根廷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外销业务下,公司采取以ODM销售为主、 │ │ │经销和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ODM模式下,公司通过签订ODM生产合作协议,│ │ │进入知名生命科学综合服务商供应链,增强在综合服务商的品牌影响力,扩│ │ │大产品销量,提高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以经销和直销的模式积极进行海外自│ │ │主品牌战略布局。 │ │ │4、研发模式 │ │ │公司在研发方面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在前沿科技领域│ │ │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技术合作。公司拥有完整的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转产│ │ │的研发体系与流程体系,涉及新产品市场调研、新产品立项、新产品资源准│ │ │备、新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初样试制与小批量试产、新产品设计转换、新│ │ │产品文档管理、新产品市场推广等制度和流程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 │ │持续保持企业竞争力。 │ ├──────┼─────────────────────────────────┤ │行业地位 │国内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领先供应商 │ ├──────┼─────────────────────────────────┤ │核心竞争力 │1.研发优势 │ │ │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发展,通过外聘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形│ │ │成一支稳定的研发团队,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人才队伍的建设,已组建由首席│ │ │科学家牵头,核心技术人员为主导,行业经验丰富的研发技术人员组成的研│ │ │发团队。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和研发能力在国内同行中处于相对领先地位。目│ │ │前公司拥有约3000m2CNAS认可的研发实验室和检测中心,为公司产品研发提│ │ │供强有力支持,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取得专利240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 │ │ │并连续4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奖。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 │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广东省知│ │ │识产权示范企业,公司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广东省生物实验室一次性塑料耗材│ │ │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 │ │心、广州市企业研究开发机构。 │ │ │2.资质认证优势 │ │ │公司以国际化经营起步,高度重视与国际标准接轨,产品采用医用级高分子│ │ │材料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聚乙烯(PE)制作而成,具有质轻│ │ │、耐温、抗污染等环保特色。公司目前已拥有约65,000㎡洁净生产车间,其│ │ │中GMP标准车间约13,000㎡,以严苛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现精密化生产、 │ │ │规模化产能的同时,最大程度限制了生物活性物质、颗粒、油污、特殊工艺│ │ │处理技术、空气扰动以及热量发散等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生产自动化智能│ │ │化程度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 │3.品控优势 │ │ │公司制订了完善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标准,通过设备改进和管理完善加强工艺│ │ │质量。为保障工艺更完善,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减少人为失误;建立│ │ │专业的质量团队,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妥善处理│ │ │客户投诉,如因流程控制原因,则补充、更新、制订新流程。 │ │ │4.成本控制优势 │ │ │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精细化管理,生产智能化程度较高,每批次产品均能│ │ │实现“原料-生产-质检-包装-灭菌-放行-运输-签收”等环节的无缝衔接, │ │ │而且与同行业国际巨头相比,由于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低于发达国家,使得公│ │ │司产品成本低于发达国家同行业水平,相对于国外知名品牌的同类产品,公│ │ │司产品在性能指标并不逊色,但价格具有明显优势。 │ │ │5.客户资源优势 │ │ │公司产品销往欧美等几十国家及地区,并进入国际知名生物实验室用品综合│ │ │服务商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紧密。公司与ODM客户建 │ │ │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无质量问题合作基本保持稳定。 │ │ │在国内市场,公司客户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生物实验室,生命科学、医学等│ │ │研究机构,卫生防疫系统的各级疾病控制中心、检验检疫机构、药品食品监│ │ │测机构,各级医院及诊所等医疗机构的中心实验室,医药企业,疫苗企业,│ │ │生物科技公司等单位。 │ │ │6.营销网络优势 │ │ │在销售渠道方面,公司深耕生命科学制品市场多年,在国内外均已形成覆盖│ │ │面较广的销售网络渠道。国际上,公司产品对外出口至美国、德国、英国、│ │ │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一批长期友好合│ │ │作的国外ODM客户和经销商;在国内,公司拥有以总部为中心的12个办事处 │ │ │和约数十家经销商,销售网络覆盖海内外,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 │ │ │7.品牌效应 │ │ │与国内同类企业相比,公司在国内市场已经具备相对的品牌优势。作为国内│ │ │最早生产生命科学制品的企业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便深耕生命科学制品市│ │ │场,不仅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市场已经成为│ │ │生命科学制品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作为上市公司,公司内部管理相对更严│ │ │格,对外信息透明度更高,客户信任度也较强。 │ ├──────┼─────────────────────────────────┤ │经营指标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865.76万元,较上年增加20.63%;营业成本│ │ │32730.23万元,较上年增加1.87%。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3082.23万元,较 │ │ │上年增加18.11%;主营业务成本31130.16万元,较上年增加1.83%。 │ ├──────┼─────────────────────────────────┤ │竞争对手 │拱东医疗、耐思生物、硕华生命、巴罗克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本报告期内申请专利37项,获得授权专利23项。截止到2024年12月31│ │营权 │日,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20项,其中发明专利84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40项│ │ │,其中发明专利37项。 │ ├──────┼─────────────────────────────────┤ │核心风险 │(一)新产品市场推广风险;(二)国内市场拓展风险;(三)海外销售风│ │ │险;(四)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五)汇率波动的风险;(六)持续研发│ │ │和创新未能转化为经营成果的风险;(七)客户相对集中、依赖主要客户的│ │ │风险;(八)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风险;(九)公司 2019 年 3 月资 │ │ │本公积转增股本涉及的自然人股东未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风险。 │ ├──────┼─────────────────────────────────┤ │投资逻辑 │洁特生物设立于2001年,是国内最早从事生命科学制品的企业之一,创始人│ │ │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医院和研究所工作经历,对行业和技术具有较为深入的│ │ │理解。经过20余年的发展,公司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而且实现技术│ │ │成果的产业化,现已成为国内生命科学制品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作为国家│ │ │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参与制定国标《细胞培养过程中苯乙烯单│ │ │体、2-氯乙醇残留量测定GC-MS法》,推动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目前,中 │ │ │国生命科学制品市场仍然由进口品牌主导,相对于国际知名品牌的同类产品│ │ │,公司产品的性能指标并不逊色,并且已在国际市场取得不俗成绩。 │ │ │与国内同类企业相比,公司在国内市场已经具备相对的品牌优势。作为国内│ │ │最早生产生命科学制品的企业之一,公司自成立以来便深耕生命科学制品市│ │ │场,不仅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市场已经成为│ │ │生命科学制品细分行业的领先企业。作为上市公司,公司内部管理相对更严│ │ │格,对外信息透明度更高,客户信任度也较强。 │ ├──────┼─────────────────────────────────┤ │消费群体 │高等院校的生物实验室,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机构,卫生防疫系统的各级│ │ │疾病控制中心、检验检疫机构、药品食品监测机构,各级医院及诊所等医疗│ │ │机构的中心实验室,医药企业,疫苗企业,生物科技公司等。 │ ├──────┼─────────────────────────────────┤ │消费市场 │外销-耗材类、外销-防护用品类、内销-耗材类、内销-防护用品类 │ ├──────┼─────────────────────────────────┤ │增持减持 │洁特生物2023年5月24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兼董事长袁 │ │ │建华计划未来90日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80.7264万股,│ │ │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2%。截至公告日,袁建华持有公司无限售流通股份4340│ │ │.6464万股,有限售流通股份7.8120万股,合计持有4348.4584万股,占公司│ │ │总股本30.98%。 │ │ │洁特生物2024年2月24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兼董事长袁 │ │ │建华拟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增持金额不低于500万元且不超过1000万元。截 │ │ │至公告日,袁建华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067.732万股,通过洛阳麦金顿企业管│ │ │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麦金顿”)间接持有公司股份63.134│ │ │2万股;与其一致行动人JET(H.K.)BIOSCIENCECO.,LIMITED、麦金顿、广 │ │ │州萝岗区汇资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YuanYeJames先生、DannieY│ │ │uan女士、王婧女士合计持有公司44.22%的股份。 │ ├──────┼─────────────────────────────────┤ │行业竞争格局│行业格局:公司所处细分行业的主要企业在商业态势方面大致可分为以下形│ │ │式: │ │ │(1)跨国集团化的巨头企业和综合服务商占据主要市场 │ │ │全球从事生命科学耗材行业主要包括VWR、Corning、ThermoFisher、MerckK│ │ │GaA等跨国巨头企业,能够为科学研究提供包括设备、仪器、试剂、耗材和 │ │ │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的一整套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工具与服务;截至目前,│ │ │上述综合服务商仍然占据国内外的主要市场份额。另外有深耕生命科学实验│ │ │耗材及用品领域的综合服务商,专业从事生命科学实验耗材及相关用品的研│ │ │发、生产和销售,起步较早,并逐渐形成国际品牌效应。例如,德国的Sars│ │ │tedt、GreinerBio-OneGmbH、Eppendorf、Brand;瑞士的TPP、美国的Labco│ │ │n、意大利的LPITALIANASPA等。 │ │ │(2)国内相关企业起步较晚,规模相对较小 │ │ │中国生命科学研究及其相关产业起步较晚,国内生命科学服务企业仍以中小│ │ │型企业为主,规模较小,仅能专注于生产科研试剂、实验耗材或仪器设备某│ │ │一细分产品领域,在品牌影响力、技术沉淀、产品种类丰富度等方面与跨国│ │ │外企仍存在差距。截至目前我国生命科学制品市场依然绝大部分依赖进口。│ │ │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以及生物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生命科学制品企│ │ │业开始出现并快速成长,尤其近几年来,大量资本涌入,越来越多竞争者加│ │ │入到生命科学制品行业中,形成了几家具备技术积累和品牌影响力较强的国│ │ │内头部企业及众多成立时间较短的小型企业或作坊式工厂,行业内产能快速│ │ │扩张,国内防疫政策调整以来形成了行业产能过剩的局面。此外,国内领先│ │ │企业已在大部分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未来有望获得更多行业市场份额。 │ ├──────┼─────────────────────────────────┤ │行业发展趋势│行业趋势:需求缓慢回升,国产替代率逐步增加,洗牌仍在继续。 │ │ │2024年行业需求已经缓慢恢复增长。基于目前的国际局势,国产替代作为重│ │ │要的政策导向,各行业都有国产替代的需求,客户也对国产产品有了更强的│ │ │信心,而生命科学制品领域国产化率正在逐年提升,加上科研预算经费在缩│ │ │减,质优价廉的国产品牌将获得更多机会,国产替代未来还会有加速趋势。│ │ │国内生命科学制品市场经历从原先的爆发性增长到当前的常态化市场需求,│ │ │在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价格博弈两年之后,经过优胜劣汰,从业者数量逐│ │ │步趋于稳定,短期内行业或将继续处于“洗牌”过程。 │ ├──────┼─────────────────────────────────┤ │行业政策法规│《“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 │ │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细胞培养过程中苯乙烯单体、│ │ │2-氯乙醇残留量测定GC-MS法》、《绿色新政》 │ ├──────┼─────────────────────────────────┤ │公司发展战略│1、公司战略目标的背景 │ │ │生命科学领域正经历着从分子药物到活细胞疗法的范式跃迁。随着基因编辑│ │ │、细胞重编程等底层技术的突破,细胞基因治疗(CGT)已从实验室探索进 │ │ │入产业化爆发前夜。这种治疗范式的根本性转变,使得传统生物医药的生产│ │ │逻辑面临重构:药物载体从化学小分子变为具有生命活性的细胞,治疗目标│ │ │从广谱病症转向个体化医疗,质量控制维度从化学成分检测扩展到细胞功能│ │ │验证。这种变革不仅颠覆了治疗技术的开发路径,更对支撑产业化的工具链│ │ │提出了革命性需求。 │ │ │在这场变革中,生命科学制品行业的价值定位发生本质性升华。过去以培养│ │ │皿、离心管为代表的实验室耗材,主要承担基础科研的辅助角色;而在CGT │ │ │时代,工具系统必须深度融入治疗技术内核。 │ │ │洁特生物洞见到,中国企业在全球CGT产业版图中正迎来历史性机遇。不同 │ │ │于传统制药领域由欧美巨头主导的格局,CGT技术的产业化尚处早期阶段, │ │ │工具标准与工艺体系尚未固化。这为具备材料科学积淀、细胞培养工艺技术│ │ │、生命科学过滤技术与系统集成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定义行业基准的窗口期。│ │ │通过构建适配CGT技术特性的工具生态,中国企业有机会在细胞自动化制备 │ │ │、细胞制备成本、工艺稳定性等核心维度建立创新话语权,从而在全球医疗│ │ │健康革命的进程中实现从技术追随者到规则参与者的角色蜕变。 │ │ │2、战略目标:重构CGT时代的工具创新范式 │ │ │在战略愿景层面,洁特生物致力于成为CGT产业化进程中的核心赋能者。这 │ │ │要求企业突破传统业务边界,构建覆盖“基础材料-核心工具-工艺体系-解 │ │ │决方案”的立体化能力矩阵。 │ │ │CGT技术的特殊性对生命科学制品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传统生物制药工 │ │ │具体系建立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逻辑之上,而CGT的个性化治疗属性、活 │ │ │细胞药物特性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精密性,要求工具系统必须具备更高的生│ │ │物相容性、工艺适配性和场景应变能力。 │ │ │材料科学被视为战略根基,针对CGT对生物材料极端严苛的要求,重点攻关 │ │ │低免疫原性高分子材料、智能响应型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力求在细胞培养│ │ │微环境调控、基因载体稳定性保持等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工具系统的集成创│ │ │新是战略落地的关键载体,洁特生物正推动产品开发逻辑从“单一器件优化│ │ │”向“整体解决方案”跃迁。对于细胞治疗场景,需要着力打造封闭式、模│ │ │块化的细胞处理工作站,通过标准化接口设计和功能组件互换,帮助治疗机│ │ │构在有限空间内快速建立柔性生产能力。 │ │ │生态构建需要与之匹配的组织基因。洁特生物正在打破传统的职能壁垒,组│ │ │建跨学科的CGT创新团队,其中既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 │ │ │程、自动化控制、软件工程等领域科学家和工程师,也吸纳临床医学专家和│ │ │生物信息学家,形成“工具开发-工艺验证-临床反馈”的闭环协作机制。 │ ├──────┼─────────────────────────────────┤ │公司日常经营│1、研发创新与产品矩阵升级 │ │ │公司在2024年重点开发储液袋、细胞培养袋、冻存袋、囊式过滤器、密闭系│ │ │统、双侧壁细胞培养瓶、透气静态细胞培养瓶等高端产品,并成功将自主研│ │ │发的PES超滤膜应用于超滤离心管等系列产品,显著提升了过滤效率与蛋白 │ │ │截留性能。同时,公司扩充了试剂类产品如胎牛血清、无血清培养基、基础│ │ │培养基、辅助试剂等生物试剂,进一步满足生物制药与细胞治疗领域需求。│ │ │截止目前公司共主导制定2项省级标准、24项团体标准,参与制定1项国家标│ │ │准和3项行业标准,巩固了在生命科学制品领域的技术话语权。 │ │ │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320项(含发明专利84项),授权专利2│ │ │40项(含发明专利37项),核心技术覆盖高分子材料改性、精密注塑工艺等│ │ │关键领域。研发投入持续聚焦创新型生物医药、细胞治疗等领域配套制品开│ │ │发,为工业客户持续提供高附加值解决方案。 │ │ │2、市场拓展与品牌全球化 │ │ │公司通过开展论文有奖征集活动、举办技术交流会,提升在高校及科研机构│ │ │中的影响力,全年参与国内国际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相关展会、学术会议│ │ │共计30余场,覆盖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通过展示创新产品与技术方│ │ │案,强化品牌全球影响力。 │ │ │公司通过ODM的业务模式维持与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巨头合作,同时加速自主 │ │ │品牌出海。截至目前,德国子公司已正式投入运营,同时,公司在海外搭建│ │ │了多个本地化团队以覆盖重点区域,使得品牌认知度持续提升。2024年,公│ │ │司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达到了66.13%,其中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区域市│ │ │场自主品牌渗透率显著提升,公司自主品牌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充分受益于国家生物经济政策支│ │ │持,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工业客户订单占比显著提升。 │ │ │3、智能制造与成本优化 │ │ │公司通过持续的工艺优化以及引入自动化设备,单位制造成本持续下降,主│ │ │营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9.38个百分点至41.35%。公司依托增城智能制造基地│ │ │实施产线自动化升级,智能仓储系统全面启用,订单交付效率大幅提升,进│ │ │一步支撑全球化业务需求。 │ │ │公司通过集中采购医用级高分子材料,降低原材料成本,叠加美元汇率波动│ │ │风险对冲措施,有效缓解供应链成本压力。 │ │ │4、不断引进人才,完善团队建设 │ │ │报告期内,公司从内外两方面完善团队建设:对内,公司建立更科学的人才│ │ │晋升通道和内部选拔机制,实施了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政策;对外,公司│ │ │针对关键岗位引进专业性更强、从业经验更丰富的人才,为公司各方面带来│ │ │重要提升。 │ ├──────┼─────────────────────────────────┤ │公司经营计划│1、技术能力构建与生态协同 │ │ │在研发团队能力升级方向,公司通过组建覆盖生物工程、数据科学与自动化│ │ │控制的复合型团队,系统性强化工艺数据挖掘与智能化工具开发能力,重点│ │ │探索机器学习在细胞培养参数优化等核心场景的应用。同时,借助柔性引进│ │ │国际顶尖学者及组建学术顾问网络,深度参与关键技术路线规划,持续提升│ │ │对前沿技术的预判与响应能力。 │ │ │基于团队能力升级,公司聚焦细胞制备环节的技术突破,布局关键原材料的│ │ │国产替代开发以降低进口依赖,并同步推进智能化制品研发,帮助药企实时│ │ │监控细胞培养过程参数、降低工艺开发及大规模生产风险。此外,通过开发│ │ │模块化、可扩展的封闭式生产设备,整合无菌操作与实时监测功能,构建覆│ │ │盖临床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 │ │为支撑技术落地,公司在产线配套上引入数字化孪生技术优化产线设计,实│ │ │现多品类产品的快速切换生产,并预留灵活产能空间以应对突发性行业需求│ │ │(如新型疗法爆发期),建立从技术研发到规模生产的敏捷响应体系。 │ │ │2、资源整合与组织进化 │ │ │在资金配置策略上,公司建立分级投入体系,平衡已验证技术的规模化落地│ │ │与早期技术的探索性孵化,形成短期收益与长期技术储备的协同效应。外部│ │ │合作层面,联合精密制造、半导体等领域合作伙伴开发高精度生物生产组件│ │ │,加速核心设备的国产化进程;同时通过战略合作与国际技术引进,吸收先│ │ │进技术并推动本土化适配,系统性补足产业链关键短板。 │ │ │组织能力进化方向,公司打破传统部门壁垒,构建“临床专家+工程化人才 │ │ │”的复合型团队,通过药企工艺专家驻场、海外人才柔性引进强化对CGT全 │ │ │链条的深度理解。前线团队被赋予资源调度与决策权限,形成快速响应市场│ │ │需求的技术攻关机制。此外,通过工艺数据资产沉淀与专家经验数字化,构│ │ │建可复用的技术知识库,降低人才流动对技术延续性的影响,实现组织能力│ │ │的可持续迭代。 │ │ │3、价值转化与可持续发展 │ │ │市场推广体系优化方面,公司将开发交互式工具直观呈现技术方案对客户生│ │ │产成本、申报效率的优化效果,建立量化价值传递通道,并将通过深度参与│ │ │CGT生产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将技术积累转化为行业话语权,巩固技术领导 │ │ │地位。 │ │ │销售服务模式创新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客户设计差异化合作方案,公司将│ │ │探索设备使用与临床进展挂钩的弹性合作机制。基于设备运行与工艺优化中│ │ │积累的行业数据,开发订阅制分析服务,形成技术交付后的持续价值输出,│ │ │例如提供行业生产参数横向对比与合规性评估支持,帮助客户优化申报策略│ │ │并降低监管风险。 │ ├──────┼─────────────────────────────────┤ │公司资金需求│本公司已从多家商业银行取得银行授信额度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和资本开支│ │ │。 │ ├──────┼─────────────────────────────────┤ │可能面对风险│(一)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 │ │短期内行业仍处于竞争加剧的局面,未来境内外市场均可能存在需求恢复增│ │ │长趋缓或公司的营销策略和市场开拓不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