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113 联测科技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国防军工、新能源车、小米概念、华为汽车、小米汽车
风格:融资融券、微盘股、不活跃股、专精特新、微盘精选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3-11-16│小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公司客户
──────┬──────┬────────────────────────────
2023-08-25│小米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客户包括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2022-01-10│国防军工 │关联度:☆☆
──────┴──────┴────────────────────────────
公司开发出了用于航空发动机测试的高速水力测功器制造技术
──────┬──────┬────────────────────────────
2021-11-03│华为汽车 │关联度:☆☆☆
──────┴──────┴────────────────────────────
根据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11日及4月15日提供的《采购订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向常测机电采购台架,采购订单金额合计为1724万元。
──────┬──────┬────────────────────────────
2021-10-13│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和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
舶和航空等细分领域动力系统测试,公司目前在研项目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和航空动
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
──────┬──────┬────────────────────────────
2023-09-15│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客户有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华为公司、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日
本电产、联合汽车电子、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三菱、英搏尔等
──────┬──────┬────────────────────────────
2023-09-15│小鹏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客户有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华为公司、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日
本电产、联合汽车电子、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三菱、英搏尔等
──────┬──────┬────────────────────────────
2023-09-15│吉利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燃油汽车领域相关客户有潍柴集团、吉利集团、中汽研、中国重汽、一汽集团、五菱柳
机、全柴动力、玉柴机器集团、东风汽车、江淮汽车、北汽集团等
──────┬──────┬────────────────────────────
2023-09-15│蔚来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客户有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华为公司、蔚来汽车、小鹏汽车、日
本电产、联合汽车电子、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三菱、英搏尔等
──────┬──────┬────────────────────────────
2022-01-10│航空发动机 │关联度:☆☆
──────┴──────┴────────────────────────────
公司开发出了用于航空发动机测试的高速水力测功器制造技术
──────┬──────┬────────────────────────────
2022-01-10│通用航空 │关联度:☆☆
──────┴──────┴────────────────────────────
公司开发出了用于航空发动机测试的高速水力测功器制造技术
──────┬──────┬────────────────────────────
2025-04-01│微盘精选 │关联度:☆☆☆☆☆
──────┴──────┴────────────────────────────
公司为微盘精选股。
──────┬──────┬────────────────────────────
2025-04-01│微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01公司AB股总市值为:19.60亿元
──────┬──────┬────────────────────────────
2025-03-28│不活跃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3-28当周换手率为:2.90%
──────┬──────┬────────────────────────────
2021-08-24│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1-09-29│中国空军官宣:歼-20用上国产发动机
──────┴───────────────────────────────────
据媒体报道,9月28日,在中国空军与中国航空工业举行的中国航展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空
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表示,歼-20战机用上了国产发动机。歼-20以新姿态、新装备参加本届航展
,进行飞行展示,这也是歼-20换装国产发动机后首次对外公开展示。
歼-20是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它代表了
我国空军的最高水平。歼-20战机的出现,让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列装五代隐身战机的国家
。航空发动机是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装置,是航空器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的设计、
研发、制造等均需要精尖的科学技术水平。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系由联通测器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5月15日,江苏公 │
│ │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苏公W[2017]A985号《审计报告 │
│ │》,确认截至2017年2月28日,联通测器经审计的净资产(扣除专项储备后 │
│ │)为16,093.95万元;2017年5月16日,江苏中天资产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出│
│ │具苏中资评报字(2017)第1016号《评估报告》,确认截至评估基准日2017年│
│ │2月28日,以资产基础法评估联通测器净资产,评估值为18,038.40万元。20│
│ │17年6月1日,联通测器召开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作出决│
│ │议,以联通测器截至2017年2月28日经审计净资产16,093.95万元(扣除专项│
│ │储备后)折为4,500万股,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 │
│ │司。2017年6月1日,联通测器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署《发起人协议》。20│
│ │17年6月18日,联测科技召开创立大会暨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 │
│ │通过公司创立的议案,并通过公司章程,选举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和第一│
│ │届监事会监事等。2017年6月18日,江苏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 │
│ │合伙)出具苏公W[2017]B080号《验资报告》,对上述出资事项进行了验证 │
│ │,公司的注册资本4,500万元人民币已全部实缴到位。2017年6月26日,公司│
│ │取得南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6817395677261│
│ │的《营业执照》。 │
├──────┼─────────────────────────────────┤
│产品业务 │公司为一家动力系统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业务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
│ │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提供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
│ │和服务分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和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两大类。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或直接谈判获取销售合同,主要采用“ │
│ │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采购原材料,定制化生产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公│
│ │司主要通过向客户出售智能测试装备、提供测试验证服务实现收入和利润。│
│ │2、采购模式:由于公司产品和服务具有非标定制化的特点,主要原材料需 │
│ │根据详细设计方案外购或定制,故公司主要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
│ │公司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电气控制类、机械类、电机传动控制类和金│
│ │属材料类。公司采用分类管理供应商,制定合格的供应商名录,选择合格供│
│ │应商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工艺水平、交付的及时性、价格和售后│
│ │服务等方面。对于重要原材料,公司选用国际知名品牌,并与供应商建立长│
│ │期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开拓国内供应链体系,以保证供货稳定和产品质量。│
│ │3、销售模式:公司的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公司的下游客户主 │
│ │要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和燃油汽车领域的整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厂商和│
│ │科研院所,以及船舶领域和航空领域的发动机厂商、科研院所。 │
│ │4、生产模式:公司实行订单式非标生产,针对客户的每个项目订单实施项 │
│ │目管理。公司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提供的订单,结合公司的原材料采购、│
│ │订单交期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进行生产排程并执行生产,产品出库后在客│
│ │户现场完成产品安装调试工作。此外,公司生产部门会将生产工艺相对简单│
│ │、附加值较低的部分零部件由委托加工商进行加工。 │
├──────┼─────────────────────────────────┤
│行业地位 │国内知名动力系统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 │
├──────┼─────────────────────────────────┤
│核心竞争力 │1、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 │
│ │公司成立以来在动力系统测试领域积累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截至本报告期│
│ │末拥有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和软件著作权5│
│ │2项。 │
│ │公司为一家动力系统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一贯注重技术进步与创新,专注│
│ │于动力系统测试领域技术的开发与完善,先后在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和船│
│ │舶领域积累了动力系统测试的研发、制造能力和项目经验,并在开拓了测试│
│ │验证服务业务后,通过与上汽集团、广汽集团、蔚来汽车、联合汽车电子、│
│ │日本电产、小米汽车等知名企业合作,为其提供研发测试验证服务,使公司│
│ │对动力系统的测试手段、测试技术、测试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
│ │2、成熟完善的软件平台 │
│ │公司自设立起便自主开发智能测试装备所搭载的软件系统,迄今为止经过多│
│ │次迭代,已形成可涵盖测试准备、测试仿真、测试过程、测试数据分析的软│
│ │件平台。 │
│ │该软件平台具有全透明的程序架构、全图形界面、自动测试功能、内存映射│
│ │技术、高速数据记录功能、脚本系统、云存储功能、道路阻力模拟系统和集│
│ │中监控系统等特点,并支持INCA、ASAM、ASAP3接口以及DBC文件,具有模块│
│ │化、集成化、协同化、开放化的功能,已形成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
│ │系统。 │
│ │3、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 │
│ │迄今为止,公司已经成功为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和航空领域的多家│
│ │知名企业、科研院所所提供了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及测试验证服务。优质│
│ │客户不仅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也为公司积累相关产业知识和行业整体解│
│ │决方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客户有上汽集团、广汽集团│
│ │、华为公司、蔚来汽车、日本电产、小米汽车、小鹏汽车、联合汽车电子、│
│ │比亚迪、长安汽车等;燃油汽车领域相关客户有潍柴集团、吉利集团、中汽│
│ │研、中国重汽、一汽集团、五菱柳机、全柴动力、玉柴机器集团、东风汽车│
│ │、江淮汽车、北汽集团、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等;船舶领域相│
│ │关客户有潍柴重机、中国船舶集团、淄柴集团、济柴动力等;航空领域相关│
│ │客户有中国航发南方工业、中科航空、中航集成、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国营川西机器厂、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
│ │院等。 │
│ │4、稳定资深的管理团队 │
│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团队,较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以及精通生│
│ │产工艺的熟练生产队伍。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人员大部分自公司│
│ │成立之初即在公司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制造和经营管理经验。 │
│ │5、航空领域的先发优势 │
│ │公司在航空领域已具备用于航空发动机测试的高速水力测功器制造技术。由│
│ │于航空发动机具有高转速、大功率的特点,且航空发动机生产及测试验证相│
│ │关配套设施的成本高昂,因此航空领域的厂商转换供应商的成本和风险较大│
│ │。原先航空发动机相关测试技术主要由少数国外厂商掌握,近年来贸易保护│
│ │主义及单边主义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尤其是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
│ │的封锁及相关设备的禁售,促使国内航空领域的厂商增加所用测试设备的国│
│ │产化率。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10.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56%;归属 │
│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65.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61%;归属于│
│ │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701.7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
│ │长20.43%。 │
├──────┼─────────────────────────────────┤
│竞争对手 │奥地利AVL公司、日本堀场集团、美国KAHN公司、英国Froude Hofmann公司 │
│ │、吉孚动力、湖南湘仪、无锡朗迪、华依科技、重庆理工清研凌创、大连豪│
│ │森、天永智能、三丰智能、苏试试验。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申请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
│营权 │作权3项,新增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3项。公司│
│ │成立以来在动力系统测试领域积累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截至本报告期末拥│
│ │有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和软件著作权52项 │
│ │。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
│ │和软件著作权52项,上述技术积累对公司持续经营起到重要作用。 │
├──────┼─────────────────────────────────┤
│投资逻辑 │公司为一家动力系统测试解决方案提供商,迄今为止,已成功为新能源汽车│
│ │领域、燃油汽车领域的多家知名企业提供了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及测试验│
│ │证服务,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品牌形象。 │
│ │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行业口碑和技术实力,在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和国营川西机器厂实现航空发动机试验台首次应用国产│
│ │高速水力测功器。公司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签订的高速水力测功器│
│ │供货合同系该单位为航空发动机测试台采购的首台国产高速水力测功器。此│
│ │外,公司与中航集成签订的高功率密度水力测功器供货合同,标的设备为终│
│ │端用户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用于涡喷、涡扇发动机的涡轮部件测│
│ │试的首台国产高功率密度水力测功器。 │
├──────┼─────────────────────────────────┤
│消费群体 │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分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燃油汽车领域、船舶领域和航│
│ │空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客户有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华为公司、蔚来│
│ │汽车、小鹏汽车、日本电产、小米汽车、联合汽车电子、比亚迪、长安汽车│
│ │、广汽三菱、英搏尔等;燃油汽车领域相关客户有潍柴集团、吉利集团、中│
│ │汽研、中国重汽、一汽集团、五菱柳机、全柴动力、玉柴机器集团、东风汽│
│ │车、江淮汽车、北汽集团、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等;船舶领域│
│ │相关客户有潍柴重机、中国船舶集团、淄柴集团、济柴动力等;航空领域相│
│ │关客户有中国航发南方工业、中科航空、中航集成、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国营川西机器厂、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
│ │究院等。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行业竞争格局│公司所属行业为动力系统测试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燃油汽│
│ │车、船舶、航空等,测试对象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
│ │件;燃油汽车动力总成及相关零部件;船舶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及变速箱等│
│ │动力系统相关设备。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国│
│ │际知名厂商以其多年的技术积累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我国动力系统测试厂│
│ │商的产销规模、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及品牌美誉度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相│
│ │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高端市场尤其是在航空发动机研发测试等领域长期被国│
│ │外厂商把持。 │
│ │动力系统测试是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航空等领域研发、制造、后│
│ │市场中的必要环节,是测试产品性能、质量、排放与安全的必要手段。在《│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便将“│
│ │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
│ │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的组成部分。动力│
│ │系统测试的产业链涵盖精密仪器、电子元件、智能装备制造、软件控制以及│
│ │将前述环节有机结合的系统集成等领域,是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
│ │航空、工程机械及其他领域动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具有工艺复杂、│
│ │产品需求多样化、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更新迭代快、涵盖学科范围广等特点│
│ │。 │
│ │伴随着下游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动力系统测试行业也迎│
│ │来快速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动力系统测试装备的测试精度、抗干性、实时│
│ │响应、控制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先进的动力系│
│ │统测试装备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的先进性体现在设备的抗│
│ │干扰性、测试精度、稳定性、测试过程的实时响应能力、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 │以及各个配件的集成技术等;软件方面包括测试控制策略的成熟度、测试功│
│ │能的全面性、测试理念的先进程度、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等。 │
├──────┼─────────────────────────────────┤
│行业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领域 │
│ │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我国“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
│ │国家坚定支持的战略方向,并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
│ │业链的发展。 │
│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5│
│ │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 │
│ │(2)燃油汽车领域 │
│ │我国燃油汽车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进入二十一│
│ │世纪以来,在全球分工和汽车制造业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下,我国燃油汽车│
│ │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球汽车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 │(3)船舶领域 │
│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船舶制造业在经济运行中│
│ │的作用巨大。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全国造船完工42│
│ │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承接新船订单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
│ │;手持订单量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0%。 │
│ │(4)航空领域 │
│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越来越有能力发展一大批新型武器装备│
│ │,近年来我国国防支出一直保持着相对较高的增速以支持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 │,为了维护我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未来我国军费仍将保持增长。 │
│ │随着我国航空工业配套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航空动力系统国产化工作不断推│
│ │进以及核心部件及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率明显提高,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将│
│ │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
│ │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
│ │未来公司将以实业报国、产业报国为己任,突破国外高端动力系统测试装备│
│ │和测试验证体系的技术壁垒,抓住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打造具有自主知识│
│ │产权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及测试验证服务体│
│ │系,实现进口替代,为新能源汽车及航空动力的发展作出贡献。 │
├──────┼─────────────────────────────────┤
│行业政策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全力以赴实施“124工程”,落实公司发展规划,实现公司的战略定 │
│ │位。 │
│ │“124工程”即一个总体战略目标、两大核心定位、四大发展主线。一个总 │
│ │体战略目标为通过三到五年的发展,使公司成为行业内“国际一流、国内领│
│ │先”的具有国际领导力的企业。两大核心定位即公司发展牢牢把握动力系统│
│ │智能测试装备、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两大核心主营业务定位不动摇。四大│
│ │发展主线分别是:①以“助推工业发展”为主线;②以“助推新能源产业发│
│ │展、打造民族新能源动力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③以“打造CNAS测试验│
│ │证基地、建立科学高效的测试验证规范、方法及实施”为主线;④以“建设│
│ │智能制造基地、建设智慧工厂”为主线。 │
│ │未来公司将以实业报国、产业报国为己任,突破国外高端动力系统测试装备│
│ │和测试验证体系的技术壁垒,抓住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打造具有自主知识│
│ │产权的“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及测试验证服务体│
│ │系,实现进口替代,为新能源汽车及航空动力的发展作出贡献。 │
├──────┼─────────────────────────────────┤
│公司日常经营│报告期内,公司全力以赴实施“124工程”,持续专注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 │
│ │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产品为核心,以服务客户为导向,深耕动力测试│
│ │主业,同时利用技术和市场优势,扩大对外投资,增加协同性,全力强化公│
│ │司核心竞争力,保持核心竞争优势。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动力系统智能测│
│ │试装备的在手订单含税合同金额为5.28亿元,相比2022年末减少约8.09%。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9510.63万元,同比增长32.56%;实现利润│
│ │总额10221.42万元,同比增长10.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
│ │65.90万元,同比增长11.61%。 │
├──────┼─────────────────────────────────┤
│公司经营计划│2024年,一方面公司将持续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坚持两大核心主营业务定位│
│ │不动摇,推动公司稳步持续发展。 │
│ │2024年公司重点工作计划如下: │
│ │1、扩大实验室建设,完善试验服务体系 │
│ │2023年,公司陆续在宁波、合肥建设了动力系统智能测试实验室,为客户提│
│ │供测试服务提供了便利。2024年公司将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打造CNAS测试│
│ │验证基地,提高实验室专业测试能力;同时丰富下游应用服务领域,扩大测│
│ │试服务范围,完善实验室服务体系,保持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
│ │2、继续保持研发创新力度,保持技术先进性 │
│ │公司将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保持公司现有产品的技术先进性。一方面,在│
│ │现有应用领域中,尤其是新能源和航空领域上,不断提高现有产品的精度和│
│ │质量;另一方面,公司将积极把握市场需求及订单机会,拓展新的下游应用│
│ │领域,丰富产品结构,提高公司竞争力。 │
│ │3、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部运营水平 │
│ │一方面,公司将继续推进5S管理,构建精益生产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另一│
│ │方面,公司将完善各部门管理制度,强化公司内控及合规管理,提高内部运│
│ │营管理水平,持续优化各部门协调配合能力,为公司有序、可持续发展保驾│
│ │护航。 │
│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内部绩效考核 │
│ │公司将持续坚持“以人才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重视人才培养,持续加│
│ │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引进与绩效考核,优化人才结构,激发人才活力│
│ │。加大外部优秀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专业性强、有资深从业经历的菁英│
│ │人才;优化内部人才绩效考核,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机制。│
│ │5、利用上市公司平台优势,基于战略落地需要推进产业并购整合公司将结 │
│ │合生产经营需要,持续关注和挖掘国内外优质标的,寻求并购或合作机会,│
│ │促进公司主业外延式发展。 │
│ │6、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与支持,提高公司整体综合实力 │
│ │为扶持各子公司做强做大,公司将继续加强与子公司之间的管理交流,从财│
│ │务管控、行业拓展、技术支持、研发指导等多方面支持子公司发展,提高子│
│ │公司业务技术水平,不断完善产品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强母子│
│ │公司之间的业务技术联动,构建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公司业务稳健健康发展│
│ │。 │
├──────┼─────────────────────────────────┤
│可能面对风险│(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
│ │1、技术流失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 │
│ │截至报告期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和│
│ │软件著作权52项,上述技术积累对公司持续经营起到重要作用。公司核心技│
│ │术主要由公司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形成,其中核心技术人才对公司研发起到重│
│ │要作用。若出现大量技术流失和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产│
│ │生不利影响。 │
│ │2、新技术研发的风险 │
│ │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和动力系统测试验证服务主要应用于│
│ │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船舶和航空等细分领域动力系统测试,公司目前在│
│ │研项目主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和航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公司│
│ │的研发项目,尤其在航空动力系统智能测试装备的研发具有不确定性,如果│
│ │公司研发项目出现研发失败、研发成果无法产业化等不利情形,将对公司的│
│ │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
│ │(二)经营风险 │
│ │1、重要原材料供给波动的风险 │
│ │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境外厂商生产的重要原材料主要为电气控制类和电│
│ │机传动控制类,具体类型包括扭矩传感器、功率分析仪、油耗仪、电池模拟│
│ │器(含模拟电源)、测试台电机和四象限变频器等,上述原材料的采购规模│
│ │较大,且在产品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均构成产品的核心原材料。若未来│
│ │国际贸易形势出现极端情况导致重要原材料采购周期变长、价格剧烈波动或│
│ │无法顺利进口,且公司未能合理采取调整生产销售安排、修改产品设计、寻│
│ │找替代性方案等措施进行有效应对,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
│ │2、与国际知名企业的竞争风险 │
│ │由于我国动力系统测试行业相对国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国际知名厂商以其│
│ │多年的技术积累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公司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知名企业│
│ │相比,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均有不足之处。硬件方面的差距包括抗干扰性、│
│ │测试精度、稳定性、实时响应能力等,软件方面的包括测试控制策略、测试│
│ │理念、试验数据积累及运用、模拟仿真等。 │
│ │公司的主要产品集中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燃油汽车领域,并应用于船舶、航│
│ │空领域。除技术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