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128 中国电研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锂电池、一带一路、无人机、储能、热管理、新型工业
风格:融资融券、中字头
指数:中证央企、科创高装、科创国企
【2.主题投资】
──────┬──────┬────────────────────────────
2025-03-12│无人机 │关联度:☆☆☆
──────┴──────┴────────────────────────────
公司具备民用轻小型电动多旋翼无人机系统、零部件及材料的部分CNAS、CMA检测能力,可
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测试服务。
──────┬──────┬────────────────────────────
2025-02-26│储能 │关联度:☆☆☆
──────┴──────┴────────────────────────────
公司能够提供储能系统及电池、BMS、变流器等关键部件的检测、检验、认证等技术服务,
自主研发的电池用绝缘阻燃粉末涂料及储能电柜防腐超耐候粉末涂料在新能源电池及储能领域的
应用不断加强
──────┬──────┬────────────────────────────
2024-12-16│新型工业化 │关联度:☆☆☆
──────┴──────┴────────────────────────────
公司的成套装备业务基于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先进控制等技术,自主研制了智能数控钣金
设备、智能装配线、自动检测线和试验设备等产品
──────┬──────┬────────────────────────────
2024-07-11│汽车热管理 │关联度:☆☆☆
──────┴──────┴────────────────────────────
公司在智能装备方面可提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综合检测试验设备
──────┬──────┬────────────────────────────
2022-01-07│锂电池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中智能装备主要包括智能制造与试验装备、定制化零部件、励磁装备及新能源
电池自动检测系统。
──────┬──────┬────────────────────────────
2020-12-04│一带一路 │关联度:☆☆
──────┴──────┴────────────────────────────
公司家电智能制造与试验装备已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2024-08-29│房屋检测 │关联度:☆☆☆
──────┴──────┴────────────────────────────
公司目前在建筑领域的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两部分:在检测方面,已建成涵盖钢筋、水泥、砂
石、保温材料、建筑隔声等建筑材料的性能检测能力以及门窗的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性能现
场检测能力,同时还具备针对房屋内暖通制冷产品及电工设备的实验室检测和现场检测能力;在
检验评价方面,能够针对工商用楼宇以及各类公共场所提供节能检验与评价等服务
──────┬──────┬────────────────────────────
2024-04-23│国机系 │关联度:☆☆☆☆☆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公司控股股东
──────┬──────┬────────────────────────────
2023-11-20│国企改革 │关联度:☆☆☆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
──────┬──────┬────────────────────────────
2022-06-10│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率先研制开发出的高串数串联化成分容设备,已成功在比亚迪等客户
实现应用,并取得几大锂电生产头部企业10余条串联化成分容产线订单。
──────┬──────┬────────────────────────────
2021-10-28│抽水蓄能 │关联度:☆☆☆
──────┴──────┴────────────────────────────
公司承接了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广东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励磁装备供货任务
──────┬──────┬────────────────────────────
2021-10-28│刀片电池 │关联度:☆☆☆
──────┴──────┴────────────────────────────
商为比亚迪坑梓工厂、青海工厂、重庆工厂等提供了动力电池生产装备
──────┬──────┬────────────────────────────
2020-08-17│央企改革 │关联度:☆☆☆☆☆
──────┴──────┴────────────────────────────
控制股东: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22-02-07│中字头 │关联度:☆☆☆
──────┴──────┴────────────────────────────
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控股
【3.事件驱动】
──────┬───────────────────────────────────
2021-08-06│明年或供货特斯拉 比亚迪刀片电池迎来高光时刻
──────┴───────────────────────────────────
财联社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比亚迪即将于明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
。目前配有“刀片电池”的特斯拉车型已进入C样测试阶段。
2020年3月,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改变了行业对三元锂电池的依赖,将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引
向新的赛道。从性能上看,比亚迪刀片电池的体积比能量密度比传统磷酸铁锂电池提升了50%,
成本下降20%-30%,放电倍率大幅提升,寿命也达到了8年120万公里。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2009年10月27日,国机集团下发《关于同意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改制上市│
│ │的批复》(国机资[2009]630号),同意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进行资产和业 │
│ │务重组后实行整体改制,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以评估后的净资产作为国机集│
│ │团的出资,整体改制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国机集团持有新公司100%股权。│
│ │2010年12月31日,中电院有限取得了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
│ │照》,注册号为440108000000021。2019年3月20日,中电院有限召开股东会│
│ │,同意以2018年9月30日经安永会计师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05,931.00万元折 │
│ │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并更名为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根据安永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安永华明(2019)验字第61008086_A│
│ │01号),验资截至2019年3月20日,中国电器院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 │
│ │资本35,450万元。2019年3月20日,中国电器院取得了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 │
│ │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101100006899U。 │
├──────┼─────────────────────────────────┤
│产品业务 │公司是一家以共性基础技术研究为支撑、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为驱动、技术标│
│ │准创新为引领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致力于为电器及其相关衍生领域的│
│ │产品质量提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建有工业产品环境适应性全国重点实│
│ │验室、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家用电器及电器附件国际标准化)、国家日│
│ │用电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智能汽车零部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15个国│
│ │家级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平台,16个IEC国际标准对接平台和11个国家标准 │
│ │平台,依托全国10余个产业基地和服务机构,通过“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
│ │合作为辅”的研发模式进行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核心技术成果,并通过│
│ │高质量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质量技术服务、电气装备、成套装备、环保涂│
│ │料及树脂等四大业务领域。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公司建立了应用基础与共性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产品技术│
│ │开发“三位一体”的研发体系,形成了以自主研发为主,产学研合作为辅的│
│ │研发模式,围绕公司核心业务领域分别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及│
│ │产品开发。 │
│ │2.采购模式 │
│ │质量技术服务业务经营过程中需采购少量的检测、计量、能力验证用耗材。│
│ │电气装备及成套装备业务采购包括设备外购件、电气仪表、机械加工组件、│
│ │通用辅助材料、电子元器件、传感器、控制部件等,根据各具体项目设计方│
│ │案进行定制化采购,同时对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通用辅助材料,公司会根│
│ │据市场情况储备合理库存。 │
│ │环保涂料及树脂业务的主要原材料为基础化工材料,根据订单及生产经营计│
│ │划,采取持续分批量的形式向原料供应商进行采购。 │
│ │3.生产或服务模式 │
│ │质量技术服务根据客户需求,依据相关标准或规范开展检测、认证、计量及│
│ │延伸服务等,出具服务报告或证书,交付客户。 │
│ │电气装备及成套装备业务需要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包括设│
│ │计、采购、加工、装配、调试和验收等过程。 │
│ │环保涂料及树脂包括定制型产品和通用型产品。定制型产品主要按订单生产│
│ │,通用型产品生产主要以备货型生产为主,根据生产计划实施。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其中质量技术服务业务依托公司综合技术实│
│ │力、良好的服务能力、长期积累的客户资源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向客│
│ │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方案获取客户认可,以及依托公司的品牌公信力、│
│ │行业影响力和“全链条”服务能力等获得客户订单,同时通过投标成为政府│
│ │采购类业务的服务供应商。电气装备及成套装备业务获得订单主要通过承接│
│ │常年稳定客户的订单、开发新客户订单或投标获取订单。环保涂料及树脂业│
│ │务由销售人员主动对接客户需求获得订单。 │
├──────┼─────────────────────────────────┤
│行业地位 │是国内电器领域领先的应用型研究机构和技术创新平台 │
├──────┼─────────────────────────────────┤
│核心竞争力 │1.长期积淀的优秀文化 │
│ │公司自成立以来,肩负着服务国家、行业所需的使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
│ │砥砺奋进,经过对长期积淀的文化基因的提炼与升华,形成了优秀的“和、│
│ │专、实”企业文化,构筑成中国电研人才团队的精神底座和精神纽带,凝聚│
│ │员工共创、共享、共担,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在传承中创新│
│ │,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确保公司事业常青的内生动力源源不断,│
│ │成为支撑公司发展的软实力。 │
│ │2.领先的技术及研发能力 │
│ │公司由国家级研究院所转制而来,长期围绕电器及相关行业开展应用基础与│
│ │共性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产品技术开发,在相关行业理解│
│ │、研究条件、研究成果、技术及产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公司建立│
│ │了高效的研发体系和多层次的研发平台,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
│ │部级科研平台,在标准规范、检测评价、系统集成、电能转换、先进控制、│
│ │环保材料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拥│
│ │有多项核心技术,主持完成了科技部863计划、973计划、“火炬计划”、国│
│ │家科技支撑计划等中的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等多项科技进步奖项。同时,公司持续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深化科│
│ │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布局中长期技术储备,为保│
│ │持长期领先的技术优势奠定了稳固基础。 │
│ │3.突出的技术标准创新能力 │
│ │技术标准是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公司一直致力于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中国产│
│ │业的国际化竞争力。公司建有16个IEC国际标准对接平台、11个国家标准平 │
│ │台以及1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1个国家标准验证点,是国家标准委首批│
│ │标准化服务业试点及首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单位,拥有大量标准领域│
│ │专家,其中IEC注册专家30余名;共有3名标准化专家获得IEC1906奖,1名获│
│ │IEC托马斯.爱迪生奖。自2010年以来,公司累计主持和参与制修订超过800 │
│ │项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包括家电行业中首个由中国牵头制│
│ │定的IEC国际标准“IEC62863:2017”等多项“首个”标准,引领行业技术 │
│ │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及技术水平。 │
│ │4.独具特色的综合服务能力 │
│ │公司深耕电器产品生产技术、质量评价、基础材料等质量提升领域关键共性│
│ │技术研究,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各业务板块合作、│
│ │协同发展的推动下,形成了为客户提供电器产品质量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的综│
│ │合服务能力,包括标准研究、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工厂规划、装备制造、│
│ │涂料涂装、检验检测、诊断(失效分析、缺陷分析)、改进(标杆对比提升│
│ │、品控体系建立等)、认证推优的“全链条”服务,具有整体竞争优势,并│
│ │不断完善在智能汽车、能源装备、医疗健康等领域产业的服务能力,打造更│
│ │加完整的产业链。 │
│ │5.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公信力 │
│ │品牌和公信力是公司稳健发展的关键之一。公司业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 │经过六十余载对品质理念的不懈坚守,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及创新能力、良│
│ │好的服务质量、规范的管理模式,公司已在各业务的细分市场形成了显著的│
│ │行业公信力,拥有优良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坚持打造自主品牌,致│
│ │力于将“中国电研”打造成世界级质量技术服务机构,并顺应业务同心多元│
│ │发展的需要,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实施品牌细分,打造了“威凯”“擎天”子│
│ │品牌,得到了主管部门和行业客户的广泛信任和高度认可,为市场开拓奠定│
│ │了基础。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1223.81万元,同比增长10.21%;公司发 │
│ │生主营业务成本286782.14万元,同比增长6.73%。 │
├──────┼─────────────────────────────────┤
│竞争对手 │瑞士通用公证行(SGS)、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华测检测(CTI)、苏试试│
│ │验、电科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QS集团│
│ │(QSGroupS.p.A.)、湖北三丰智能输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佐竹冷热 │
│ │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瑞士ABB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可 │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安徽神剑新材料股份有│
│ │限公司、阿克苏诺贝尔粉末涂料有限公司、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DSM)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公司申请各类知识产权229件,其中发明专利80件;新增 │
│营权 │各类知识产权183件,其中发明专利63件;主持和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 │
│ │行业标准41项,其中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10项。截至202│
│ │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1325件,其中发明专利313件。 │
├──────┼─────────────────────────────────┤
│投资逻辑 │公司聚焦新能源领域,抢抓新能源电池发展机遇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 │紧盯高端市场及优质客户,在持续巩固老客户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市场发展│
│ │空间。承接比亚迪、一汽弗迪、吉利极电、力神、国轩等知名企业订单,以│
│ │技术带动市场份额提升,产品及服务获得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认可,获颁国│
│ │轩“年度卓越供应奖”、力神“优秀设备供应商”、天能集团“优秀供应商│
│ │奖”,行业认可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稳固。 │
├──────┼─────────────────────────────────┤
│消费群体 │新能源电池、电力系统、建材、一般工业、家电、3C、新能源汽车、5G基站│
│ │、集装箱等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项目投资 │投建广州国际创新社区项目:中国电研2020年7月22日公告,公司拟投资8.2 │
│ │亿元建设广州国际创新社区项目。公司计划在不影响研发工作的前提下,分│
│ │期对总部研发基地进行升级改造,并按照国际标准打造成集创新创业、科技│
│ │孵化、国际科技合作为一体的产城融合的电器“智能化”创新生态园区。项│
│ │目总计容面积约9.6万平方米,新建计容建筑面积约8.3万平方米。项目建设│
│ │周期计划4年。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公司培育新产业,有利于公司在智能 │
│ │电器、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布局。 │
├──────┼─────────────────────────────────┤
│行业竞争格局│1.质量技术服务 │
│ │检验检测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市场规│
│ │模稳定增长,同时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集约化水平持续提升,但“小散弱│
│ │”的行业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2022年│
│ │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显示,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 │
│ │构数量占比达96.26%,绝大多数检验检测机构仍为小微型企业,承受风险能│
│ │力薄弱,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不强;年度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仅62家,市 │
│ │场集中度较低;73.69%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
│ │“本地化”色彩仍占主流;检验检测业务范围涉及境内外的检验检测机构仅│
│ │有318家,国内检验检测机构走出国门仍然任重道远,需进一步提升自身的 │
│ │国际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公信力。 │
│ │2022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
│ │划》,提出了“至2025年,国内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业总营收达5000亿元”的│
│ │目标,并再次明确了“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集约化、规范化”的发展│
│ │要求,预计未来检验检测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行业整合将加速优胜劣汰。│
│ │根据《2022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检验检测认证行业│
│ │下游细分领域众多,新兴领域占比不断提升且增速高于传统领域,具备传统│
│ │竞争优势的企业在开拓新兴领域仍具优势。 │
│ │2.电气装备及成套装备 │
│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一代信息通信、生物、新│
│ │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
│ │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
│ │,纷纷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
│ │从行业整体来看,智能制造装备作为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基础,其发展水平│
│ │决定了智能制造的发展程度。近年来,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规模日益扩大│
│ │,技术水平持续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部分关键零部件及高端│
│ │装备对外依存度高,技术创新及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亟待│
│ │解决。在此背景下,国家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十四五”智能制│
│ │造发展规划》,明确了“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系统集成技术开发”│
│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70%”“加快系统 │
│ │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一系列攻坚目标与重点│
│ │任务,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明晰,对企业的技术储备、│
│ │持续研发及差异化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造业庞大的市场规模│
│ │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具备长期发展的空间与动力,而拥│
│ │有智能制造先进技术和具备技术创新、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预计可获得│
│ │更多竞争优势。 │
│ │3.环保涂料及树脂业务 │
│ │随着粉末涂料行业的发展,作为其主要原材料的聚酯树脂市场空间也日趋扩│
│ │大。目前,国内聚酯树脂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根据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
│ │专业委员会统计,前十大聚酯树脂企业销量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且龙 │
│ │头企业市场规模仍在逐年扩大。随着国内主要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生产企业│
│ │产能的不断扩张,产能增速大于需求增速,行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市场│
│ │竞争日趋激烈。当前,中小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挤压,中小企业市场占有率│
│ │将进一步萎缩,落后产能将逐步被淘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大聚酯树│
│ │脂厂将愈发注重在细分领域、新兴领域的技术研究,加强生产设备自动化改│
│ │造,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与稳定性,以适应下游细分市场需求的变化,提升自│
│ │身的市场占有率。 │
├──────┼─────────────────────────────────┤
│行业发展趋势│1.质量技术服务 │
│ │2023年,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了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
│ │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的任务目标。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委、国家市场│
│ │监管管理总局、国家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发布或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
│ │企业质量和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
│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城市标准化行动方│
│ │案》等多个与标准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提出包括支持中央企业牵头创建质量│
│ │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为产业集群、产业链质量升级提供策划、计量、标│
│ │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一站式”服务;提出着重推动强化智能、跨行业│
│ │、跨领域组合组装产品标准制定,开展集成式消费品标准体系建设,推进质│
│ │量分级标准、消费体验标准、绿色低碳标准研制等。 │
│ │2.电气装备及成套装备 │
│ │从下游应用来看,公司电气装备目前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电力系统等领│
│ │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
│ │比重达到39%”的目标,驱动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建设 │
│ │开发、优化升级加速推进,带动发电装备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可再生能源比│
│ │例的不断提高,储能作为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的必备手段,市场发│
│ │展潜力巨大:抽水蓄能作为目前最主要的储能方式,在国家能源局《抽水蓄│
│ │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2035年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 │
│ │将增加到3亿千瓦”等相关规划下将迎来新一轮增长,相关发电装备需求增 │
│ │加;新型储能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
│ │导意见》“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3000万千瓦以上”的目标推│
│ │动下,亦将迎来快速发展,尤其是锂电池储能具备安装灵活、应用范围广、│
│ │使用寿命长等优势,且应用已具备一定成本优势,随着储能应用场景逐步成│
│ │熟,将进一步推动应用市场规模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在两│
│ │个应用场景均有高景气需求的双轮驱动下,锂电池市场将快速扩容,直接带│
│ │动锂电池装备产业的发展。 │
│ │3.环保涂料及树脂业务 │
│ │近年来,在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涂料行业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优化│
│ │涂料产品结构,粉末涂料、水性涂料等环保涂料产量占涂料总产量比重逐年│
│ │增加。其中粉末涂料各条产业链相对成熟、发展最快,已覆盖至国民经济的│
│ │众多应用领域,但与欧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粉末涂料市场份额占比偏低。│
│ │根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信息显示,欧美市场粉末涂料涂装比例占工业涂料品│
│ │类的20-25%,而目前中国市场占比不到10%,预计2023-2027年,中国粉末涂│
│ │料市场增速仍以每年5%-10%的增速持续增长。现阶段,我国粉末涂料企业众│
│ │多,市场相对分散,集中度较低。外资企业占据主要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则│
│ │以中低端市场为主,但在市场发展趋势上,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差异│
│ │越来越小,产品品质和性价比越来越高。随着国家环保政策实施的持续推进│
│ │及绿色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新兴应用领域开始采用粉末涂装│
│ │,下游应用领域对于粉末涂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高端涂料产品市场需求│
│ │将持续增长。未来,行业并购整合趋势显现,具备技术实力、定位高端的企│
│ │业优势将逐步凸显,而环保不达标、产品低端的企业被淘汰将不可避免,行│
│ │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 │
├──────┼─────────────────────────────────┤
│行业政策法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加强消费品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
│ │《“十四五”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
│ │划》、《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家车联网产业 │
│ │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城市标准化行动方案》、《关于│
│ │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质量和标│
│ │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金融衍生业务管理办法│
│ │》 │
├──────┼─────────────────────────────────┤
│公司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面向国家战略及行业发展需求,以“引领产业升级、创│
│ │造美好生活”为使命,以打造“全球领先的质量提升解决方案专家”为总体│
│ │定位,通过引领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应用研究,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助│
│ │力产业发展。 │
│ │公司将持续贯彻创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 │基调,聚焦质量技术服务、电气装备、成套装备、环保涂料及树脂四大主业│
│ │,在环境适应性、基础共性技术、合格评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系统集成│
│ │技术、环保涂料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上持续取得突破。 │
│ │进一步强化以质量技术服务为核心,电气装备、成套装备和环保涂料及树脂│
│ │协同发展的整体解决方案,在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
│ │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形成较强核心竞争力。 │
│ │通过聚焦客户做强主业、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数字│
│ │化育新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化行业引领等战略措施创造价值,推│
│ │动公司完善价值创造体系,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加快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向质│
│ │量效益效率型转变,从而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
├──────┼─────────────────────────────────┤
│公司日常经营│2023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1223.81万元,同比增长10.21%;公司发 │
│ │生主营业务成本286782.14万元,同比增长6.73%。其中,成套装备业务境内│
│ │智能制造业务取得新发展,以及境外业务逐步恢复,本期收入同比增长33.8│
│ │0%。质量技术服务业务新增实验室逐步投入运营,检测认证能力持续提升,│
│ │本期收入同比增长18.94%。电气装备业务项目陆续验收,本期收入同比增长│
│ │6.32%。环保涂料及树脂业务本期产销量有所提升,但是受原材料价格下降 │
│ │影响,部分产品的市场售价相应下调,收入同比下降6.15%,原材料成本下 │
│ │降叠加公司降本增效措施,毛利率同比增加2.59个百分点。 │
│ │分行业看,本年度公司专业技术服务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规模、盈利能力│
│ │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受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收 │
│ │入同比有所下降,但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
│ │分产品看,智能制造与试验装备产品由于前期签订项目落地,本期收入同比│
│ │增长36.39%,但是受境内行业竞争加剧影响,成本同比增加45.19%,整体毛│
│ │利率下降。励磁装备产品本期收入结构中,毛利率较高的励磁改造项目比重│
│ │提高,新建电站励磁项目比重下降,虽然收入同比下降28.09%,但是毛利率 │
│ │增加6.70个百分点。由于原材料成本下降,以及公司降本增效措施取得成效│
│ │,本期粉末涂料产品毛利率增加10.97个百分点。 │
│ │分地区看,内销收入占比为82.29%,外销收入占比为17.71%。 │
├──────┼─────────────────────────────────┤
│公司经营计划│2024年,公司将继续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电器产品环境适应性基础共性技术│
│ │研究,支撑带动质量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