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148 芳源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含可转债、锂电池、特斯拉、锂矿、镍金属、电池回收
风格:融资融券、微盘股、亏损股、连续亏损、拟减持、承诺不减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03-07│镍金属 │关联度:☆☆☆
──────┴──────┴────────────────────────────
公司长期从事镍钴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建立了多渠道,有完善的原材料供应体系
──────┬──────┬────────────────────────────
2022-11-07│含可转债 │关联度:☆☆☆☆
──────┴──────┴────────────────────────────
芳源转债(118020)于2022-11-07上市
──────┬──────┬────────────────────────────
2022-07-14│动力电池回收│关联度:☆☆☆☆
──────┴──────┴────────────────────────────
公司早在2018年即与威立雅、贝特瑞等公司在动力电池二次利用以及原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
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投资设立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威立雅新能源科技(江门)有限公司,充分
利用威立雅在资源回收领域的渠道,进一步保障公司重要原材料的供应。截至目前威立雅江门厂
房已建成,生产设备处于调试状态,尚未开展实际经营。
──────┬──────┬────────────────────────────
2021-12-24│锂矿 │关联度:☆
──────┴──────┴────────────────────────────
公司募投项目包括1.6万吨氢氧化锂,预计1万吨22年6月投产,0.6万吨23年投产,原料主要
来自电池回收料。
──────┬──────┬────────────────────────────
2021-11-18│锂电池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是高镍占比最高的前驱体公司,硫酸镍硫酸钴全部自供,下游客户松下占50%,贝特瑞
占30%,当升排第三。公司21年前驱体产能3.6万吨,募投5万吨预计22年6月投产,另2.5万吨预
计23年投产,届时总产能达到11万吨。
──────┬──────┬────────────────────────────
2021-08-09│特斯拉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向松下销售高镍NCA三元前驱体,供松下制造高能量密度三元锂电池,目前主要用于特
斯拉电动汽车。
──────┬──────┬────────────────────────────
2022-06-22│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生产的球形氢氧化镍系列产品进入比亚迪供应商体系。
──────┬──────┬────────────────────────────
2021-08-06│转板A股 │关联度:☆☆☆
──────┴──────┴────────────────────────────
芳源环保:【839247:2016-10-21至2019-04-02】于2021-08-06在上交所上市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5-09│微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5-09公司AB股总市值为:23.11亿元
──────┬──────┬────────────────────────────
2025-05-09│亏损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3-31公司扣非净利润为:-4973.32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9.68%
──────┬──────┬────────────────────────────
2025-04-28│连续亏损 │关联度:☆☆☆☆
──────┴──────┴────────────────────────────
截止2024-12-31公司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为负且2025-03-31财报归母净利润均为负
──────┬──────┬────────────────────────────
2025-03-19│拟减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3-19公告减持计划,拟减持1530.52万股,占总股本3.00%
──────┬──────┬────────────────────────────
2024-06-19│承诺不减 │关联度:☆☆☆☆☆
──────┴──────┴────────────────────────────
公司2024-06-19公告承诺不减持。
【3.事件驱动】
──────┬───────────────────────────────────
2024-04-30│工信部:抓紧研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
工信部公布2024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将抓紧研究论证起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
理办法等9个项目
──────┬───────────────────────────────────
2023-01-06│多家锂电正极材料业绩预喜,三元前驱体市场前景广阔
──────┴───────────────────────────────────
近日,长远锂科、帕瓦股份、容百科技等三家锂电正极材料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
盈利均实现大幅增长。根据公告,三家公司报告期内均实现产能与产品出货量的大幅提升,目前
正积极布局锂电材料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发行人系由芳源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其设立情况如下:2016│
│ │年3月15日,芳源有限召开股东会并通过决议,同意按经审计的原账面净资 │
│ │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称为“广东│
│ │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3月15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 │
│ │合伙)出具了大华审字[2016]003344号《审计报告》,经审验,截至2016年│
│ │1月31日,芳源有限的账面净资产值为49,726,114.73元。2016年3月15日, │
│ │沃克森(北京)国际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编号为沃克森评报字[2016]第01│
│ │91号的《江门市芳源环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评估│
│ │报告》,经其评估,截至2016年1月31日,芳源有限的净资产评估值为5,488│
│ │.40万元。2016年3月15日,芳源有限股东罗爱平、吴芳、袁宇安、贾自强、│
│ │梁海燕、李莉、贝特瑞、富成创业、铭德隆盛、正德隆盛、新余隆盛作为发│
│ │起人共同签署《发起人协议》。2016年3月30日,大华会计师出具大华验字[│
│ │2016]000273号《验资报告》,经其审验,截至2016年3月30日,芳源环保已│
│ │收到各发起人缴纳注册资本(股本)共计28,000,000元,均系以芳源有限截│
│ │至2016年1月31日止的净资产折股投入,共计28,000,000股,每股面值1.00 │
│ │元,净资产折股后的余额转为资本公积。2016年3月30日,芳源环保召开创 │
│ │立大会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
│ │限公司的议案》《关于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按经审计账面净资产值折│
│ │股情况的报告》等议案。芳源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时的折股方案为:以│
│ │2016年1月31日为基准日,将经审计的芳源有限账面净资产49,726,114.73元│
│ │折合成股本28,000,000股,其余21,726,114.73元计入芳源环保资本公积。 │
│ │据此,芳源环保总股本为28,000,000股,每股面值1.00元,注册资本为人民│
│ │币28,000,000元。芳源有限的债权、债务由变更后的股份公司承继。2016年│
│ │4月27日,芳源环保完成工商变更手续,并领取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 │
│ │信用代码:91440705739866136J)。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锂盐、硫酸盐、镍电池正极材料│
│ │、高纯电子化学品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公司实行“前沿技术研究、在研产品开发、在产品持续优化”的研发策略;│
│ │加强专利布局,形成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培养掌握创新文化的科技人才和团│
│ │队,积极融入全球的创新体系。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借助“产学研合作”│
│ │、“市场需求开发”、“联合定制开发”等多种模式,充分利用前沿科技资│
│ │源,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满足产业化需求,提升公司资源综合利用和电池正│
│ │极材料上游关键原料的研发制造水平: │
│ │(1)基础预研开发:基础预研项目是研发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也 │
│ │是研发体系的底蕴所在,公司制定了新产品开发的短期、中期和中长期战略│
│ │规划,并每年滚动更新,定期总结基础研发成果及预研项目的进展情况。 │
│ │(2)“产学研”合作:公司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与中南大学形成长期合 │
│ │作关系,建立了博士后联合培养机制,并成立了“新能源材料及有色金属资│
│ │源综合利用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此外,公司也与湘潭大学建立了博士后联│
│ │合培养机制,引入高校科研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
│ │(3)市场需求开发:公司管理层和市场销售团队敏锐把握市场及技术变化 │
│ │趋势,第一时间将客户产品需求信息反馈给研究院,紧跟市场变化进行集中│
│ │攻关,为客户在最短时间内开发出新工艺、新产品。 │
│ │(4)为客户提供产品定制化服务:公司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根据客 │
│ │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为客户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及时高效地提供符│
│ │合市场主流以及能够引导市场潮流的产品。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采购审批流程、供应商管理体系和成本控制措施,保证原│
│ │材料的及时供应与品质稳定。 │
│ │(1)采购审批流程 │
│ │公司金属镍、钴、锂等主原料由经营中心采购部负责采购,根据生产中心制│
│ │定的生产及原材料采购计划,选择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向供应商进行询价、│
│ │议价,并报经部门相关负责人、总裁审批后执行采购。根据公司制定的材料│
│ │标准,品质中心和生产中心分别负责对原料进行检测和评估,严格执行来料│
│ │检验程序,以确保符合质量条件。 │
│ │公司原辅料、设备、工程及其他物料由供应部负责采购,根据相关需求部门│
│ │制定的采购计划或提出的采购申请,执行供应商选择、报价、议价等程序,│
│ │经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执行采购。 │
│ │(2)供应商管理体系 │
│ │公司在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同时,建立了合格供应商管理体系│
│ │,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通过评│
│ │估后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公司对供应商定期进行评估,动态调整合格供应│
│ │商名录,确保原辅料供应持续稳定、质量合格、价格合理。 │
│ │(3)成本控制措施 │
│ │在成本控制方面,根据公司采购流程,由采购部门向供应商进行询价、议价│
│ │,保证原材料品质的同时尽量降低采购成本。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模式,以客户订单为基础、综合考虑客户│
│ │需求预期,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和组织生产。 │
│ │在生产组织方面,生产中心根据客户订单、实际库存量、安全库存量、上月│
│ │出货量、车间生产能力等情况,并综合考虑市场开发进展和客户需求预期,│
│ │合理制定下月的生产计划,并编制相应原材料辅料等采购计划,确保生产计│
│ │划按时完成、准时发货,以满足客户需求。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产品以直接销售至下游生产厂商即直接销售为主,存在少量产品销售给│
│ │贸易商客户即间接销售的情况。 │
│ │公司的营销策略是“以技术开拓市场”,积极参与下游应用领域的技术交流│
│ │,成功与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下游客户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保持与客户│
│ │在新技术和新产品等方面的开发合作,提高持续获取新业务机会的能力。公│
│ │司依据市场竞争格局、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情况,持续加强市场营销网│
│ │络建设,不断完善市场推进策略。 │
├──────┼─────────────────────────────────┤
│行业地位 │NCA三元前驱体龙头 │
├──────┼─────────────────────────────────┤
│核心竞争力 │1、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优势 │
│ │公司拥有稳定、高素质和专业化的技术团队,专业覆盖化学、材料、工程、│
│ │分析等多学科领域。公司技术团队多年来专注于镍、钴、锂等可循环资源的│
│ │综合利用,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 │
│ │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形成多项核心工艺技术。公司“萃杂│
│ │不萃镍”技术改进了国内镍湿法冶金行业的工艺流程、降低了高纯硫酸镍的│
│ │制造成本;自主研发的均相共沉淀技术、一次颗粒形貌调控技术和粒度分布│
│ │调控技术,构建了完备的功能材料合成技术体系,提高了三元前驱体的电化│
│ │学性能、烧结活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锂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安全性│
│ │能及循环性能;掌握提锂核心专利技术,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研发的锂萃取│
│ │新工艺已实现产业化,提锂成本低、锂回收率高,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 │2、高品质控制优势 │
│ │公司针对各项复杂的生产流程,建立了严格的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对技术开│
│ │发、工艺设计、设备研发以及对生产环节全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对产│
│ │品的质量管控,公司已获得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 │公司在2019年还通过了国际汽车行业质量管理标准IATF16949的认证,即公 │
│ │司的研发、生产、产品质量等各方面均满足全球汽车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标│
│ │准,确保公司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全球汽车行业标准。 │
│ │3、多渠道原材料供应布局 │
│ │公司从事镍、钴、锂等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建立了多渠道、完善的原材料供│
│ │应体系,与五矿集团下属公司、松下、托克、力勤等大型供应商建立了长期│
│ │、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与众多镍湿法冶炼中间品(MHP)、镍钴料、硫酸 │
│ │锂溶液(卤水)、回收料等原料供应商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随业务规模│
│ │的扩大逐步探索更多回收料渠道,进一步丰富公司原材料供应体系。 │
│ │为增加碳酸锂原料来源,公司已筹建清远芳源锂业的锂矿石焙烧和芳源锂能│
│ │的酸化焙烧及制硫酸锂溶液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解决碳酸锂原料运输成本高│
│ │、供应不稳定等问题,为公司碳酸锂业务的拓展提供有效的原料保障。 │
│ │4、高镍产品的先发优势 │
│ │2015年,公司凭借球形氢氧化镍高镍化的技术积累,正式进入高镍NCA三元 │
│ │前驱体领域,针对客户的产品需求,成功解决了镍钴铝难以共沉淀的技术难│
│ │题,实现三元前驱体合成技术的突破;2017年底,公司开始向客户批量供应│
│ │高镍三元前驱体NCA87;2019年底,开始向客户批量供应高镍三元前驱体NCA│
│ │91。公司目前高镍前驱体产品还包括NCM83、NCM88、NC90等,主要在研产品│
│ │包括超高镍NCM9系、NC9系等,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
│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转向充分竞争及需求导向的背景下,高端新能源汽车向│
│ │长续航里程方向发展,将进一步提升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市场需求,带动│
│ │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高镍化的发展趋势。公司已实现高镍三元前驱体系列产│
│ │品的量产与销售,与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相比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
│ │5、客户资源及品牌优势 │
│ │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对供应商实行严格的认证制度,对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 │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考察。公司深耕镍电池正极材料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
│ │驱体多年,并于2024年成功开拓电池级碳酸锂产品线,以领先的行业技术、│
│ │严苛的品质控制和高效的响应速度获得客户的认可,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品│
│ │牌知名度。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与松下、贝特瑞、邦普循环、比亚│
│ │迪、巴斯夫杉杉、盟固利、浙商中拓、厦门象屿等国内外领先的锂电下游厂│
│ │商及金属贸易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公司提高市场份额奠定了稳固的│
│ │基础。 │
├──────┼─────────────────────────────────┤
│经营指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142.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81%。报告期内│
│ │碳酸锂及硫酸盐类产品出货量及销售收入均实现了大幅上涨,其中碳酸锂实│
│ │现销售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3868.02%;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等硫酸│
│ │盐类产品合计实现销售收入6.65亿元,同比增长238.18%。报告期内公司实 │
│ │现归母净利润-42677.47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仍处于亏损 │
│ │状态。 │
├──────┼─────────────────────────────────┤
│竞争对手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门市优美科长信新材料│
│ │有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科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兰│
│ │州金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杉│
│ │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远锂│
│ │科股份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9项,获得专利授权5项。公司新增的其│
│营权 │余8项专利申请中,5项与电子级化学品的除杂、提纯及应用相关,2项与废 │
│ │水处理技术相关,1项与制备电池级碳酸锂相关。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 │
│ │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4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9项、软件著作权6项、商标1项│
│ │。 │
│ │品牌:公司深耕镍电池正极材料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多年,并于2024│
│ │年成功开拓电池级碳酸锂产品线,以领先的行业技术、严苛的品质控制和高│
│ │效的响应速度获得客户的认可,在行业内拥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
├──────┼─────────────────────────────────┤
│投资逻辑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专注于可循环资源的综合再生利用。公司以“萃杂不萃镍│
│ │”湿法冶炼技术为核心的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具备将镍钴锂等有色│
│ │金属资源“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的技术和能力,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
│ │度地实现了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具备完善的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
│ │公司在高镍三元前驱体方面具备优势。公司较早开始高镍三元前驱体的研发│
│ │,以现代分离技术和功能材料制备技术为核心,在分离提纯和材料合成两大│
│ │关键工艺上实现多项创新和突破,研发的高镍NCA前驱体自2017年起开始向 │
│ │客户稳定供货,目前已实现高镍三元前驱体的产业化,2024年中间品硫酸镍│
│ │、硫酸钴等硫酸盐产品产销量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客户覆盖松下、贝特瑞、│
│ │邦普循环、巴斯夫杉杉、盟固利、华友钴业等国内外知名锂电企业。 │
│ │近两年公司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及自身技术优势,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加大电│
│ │池级碳酸锂产品的产销量。公司锂回收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短、回收效率高、│
│ │产物纯度高、成本低等特点,锂收率可高达99%以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 │报告期内公司锂萃取新工艺已实现产业化,并获得比亚迪、浙商中拓、厦门│
│ │象屿、科恒股份等锂电下游主要客户及金属贸易商的认可。 │
├──────┼─────────────────────────────────┤
│消费群体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动工具、机器人、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增持减持 │芳源股份2024年8月8日公告,公司股东五矿元鼎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
│ │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 │
│ │超过510.1730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截至公告日,五矿元鼎持有│
│ │公司股份4045.076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1017.3053万股的7.93%)。 │
│ │芳源股份2025年2月24日公告,公司股东中科白云计划公告日起3个交易日后│
│ │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510.0│
│ │0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截至公告日,中科白云持有公司股份251│
│ │4.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1017.3053万股的4.93%)。 │
│ │芳源股份2025年3月19日公告,公司股东五矿元鼎计划公告日起3个交易日后│
│ │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 │
│ │超过1530.5191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其中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 │
│ │减持的,减持数量不超过510.1730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以大宗│
│ │交易方式减持的,减持数量不超过1020.3461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
│ │)。截至公告日,五矿元鼎持有公司股份2514.557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510│
│ │17.3053万股的4.93%)。 │
├──────┼─────────────────────────────────┤
│项目投资 │投建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及正极材料生产项目:芳源股份2023年2月23日公告 │
│ │,公司计划投资建设年报废30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 │
│ │正极材料项目,开展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总投资金│
│ │额不超过20亿元。从长远来看对公司经营业绩具有积极作用,对公司未来发│
│ │展具有重要意义。 │
├──────┼─────────────────────────────────┤
│对外投资 │设立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合资公司:芳源股份2022年5月10日公告,公司与 │
│ │飞南资源、超成投资于近日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各方拟共同出资在来│
│ │宾市象州县设立一家项目公司,投资总额暂定10亿元,注册资本为3亿元, │
│ │其中,公司出资1.53亿元,占项目公司股权比例为51%。三方拟围绕三元正 │
│ │极材料前驱体业务开展全方位合作,以广西飞南自产精制硫酸镍为主要材料│
│ │来源,以公司现代分离技术和功能材料制备技术为支撑,以全球锂离子电池│
│ │市场蓬勃的发展趋势为契机,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产│
│ │品,最终形成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生产基地。本次对外投资将对公司未来│
│ │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
├──────┼─────────────────────────────────┤
│行业竞争格局│正极材料产业链条较长,涉及上游的镍、钴、锂等矿物原料的开采,中游的│
│ │正极材料制备以及下游的电池制造与应用环节。近年来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助│
│ │互动日益频密,资源整合与产业一体化趋势明显。一方面,资源保障作为正│
│ │极材料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众多头部企业通过参股、长协、并购等│
│ │多种方式积极布局矿产资源,稳定供货渠道;另一方面,为提高运作效率、│
│ │降低生产成本,部分正极材料厂商与下游电池企业积极构建战略合作关系,│
│ │依据电池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开展定制化生产服务,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质量│
│ │,以满足电池行业对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在│
│ │目前正极材料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产能过剩的态势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
│ │间的协同创新趋势将愈发明显,企业间将通过资源整合、共同研发等多种途│
│ │径,共同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 │
│ │目前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仍面临着产能供应过剩局面,叠加欧洲、北美等地区│
│ │相继出台的限制性贸易政策法案等因素影响,海外布局产能成为国内多家材│
│ │料企业的重点布局战略。根据行业资料显示,2025年全球三元前驱体海外项│
│ │目将集中放量,主要以中资企业项目投产为主。但国际化征程中企业需面对│
│ │诸多复杂挑战,如当地政策法规、建设成本、环保标准、人才和供应链体系│
│ │等方面均为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企业需化解各项关键挑战,才能拥有更强│
│ │的国际竞争力。 │
├──────┼─────────────────────────────────┤
│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正极材料行业的发展。在三元正极前驱体领域,研发方│
│ │向正聚焦于多维度提升产品性能。通过优化材料配方、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
│ │,开发出镍含量更高的前驱体材料,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电池性能;通过加强│
│ │对单晶前驱体、高电压前驱体等新型产品的研发,满足市场对高端动力电池│
│ │的需求。碳酸锂行业的技术创新主要围绕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资源回收率展│
│ │开。在提锂过程中,通过改进浸出工艺,采用低酸浸出、常压直接浸出等新│
│ │技术,降低酸耗和能耗,提高锂的浸出率;通过镍锂分离技术提高锂和镍的│
│ │一次收率,大幅度缩短工艺流程和降低成本;另外,优化分离提纯工艺,利│
│ │用离子交换树脂、萃取分离等,实现锂与其他杂质元素的高效分离,提升碳│
│ │酸锂产品的纯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回收效率。 │
│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持续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的│
│ │重要驱动力。在生产环节,部分企业将节能减排纳入核心发展战略,积极探│
│ │索并广泛应用先进的环保工艺和设备,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的排│
│ │放,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废旧电池回收利用领域也│
│ │正迎来发展机遇,企业通过构建“电池生产-消费使用-回收再生”的循环经│
│ │济闭环,减少对原生矿产的依赖,推动行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实│
│ │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回收│
│ │技术的不断创新、回收产业链体系的不断成熟,回收行业将逐步朝着健康有│
│ │序的方向发展。 │
├──────┼─────────────────────────────────┤
│行业政策法规│《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新能源汽车废│
│ │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持续发展”为宗旨,坚持“诚信│
│ │、优质、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和“环保优先、持续改进、创造效益”的│
│ │发展使命,不断巩固以“萃杂不萃镍”湿法冶炼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分离技术│
│ │体系和以共沉淀技术为基础的功能材料制备技术体系的优势,持续加强技术│
│ │创新、积极开拓市场、丰富产品结构,致力发展成为资源高效综合循环利用│
│ │及新能源材料制备的领先企业。 │
├──────┼─────────────────────────────────┤
│公司日常经营│(一)深入开展多元化经营策略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142.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在众│
│ │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公司收入仍能保持有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积极推│
│ │进多元化转型。依托自身湿法冶炼等核心技术优势,公司由依赖单一产品、│
│ │单一客户的企业逐渐过渡成为产品、客户多元化的企业,产品已涵盖前驱体│
│ │、中间品硫酸盐以及碳酸锂等品类,客户覆盖众多前驱体、正极材料、电芯│
│ │等锂电企业和金属贸易商。此外,公司不断延伸核心技术适用产品范围,积│
│ │极开拓电子化学品等新领域产品,增强核心竞争力。 │
│ │(二)调整投资计划优化资源配置 │
│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自身产能布局规划和发展战略,减少了对外投资行为,于│
│ │2024年3月终止了拟在广西投建的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同时计划终止 │
│ │芳源锂业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以提升运│
│ │营效率。 │
│ │(三)发挥技术优势开拓新业务 │
│ │公司始终坚持研发创新工作,通过自身技术优势和持续研发投入,为客户提│
│ │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