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莱特光电(688150)热点题材主题投资

 

查询个股所属概念题材(输入股票代码):

热点题材☆ ◇688150 莱特光电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OLED概念、新材料 风格:融资融券、券商重仓、回购计划、专精特新 指数:科创成长 【2.主题投资】 ──────┬──────┬──────────────────────────── 2023-08-01│新材料 │关联度:☆☆☆ ──────┴──────┴──────────────────────────── 公司的新产品Green Host材料,Red Host材料,Green Prime材料、Blue Prime材料在客户 端验证。 ──────┬──────┬──────────────────────────── 2022-03-18│OLED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是括OLED终端材料和OLED中 间体 ──────┬──────┬──────────────────────────── 2025-04-09│客户依赖 │关联度:☆☆☆ ──────┴──────┴──────────────────────────── 截止2024-12-31,第一大客户:京东方占营业收入比例为75.56% ──────┬──────┬──────────────────────────── 2022-03-18│转板A股 │关联度:☆☆☆ ──────┴──────┴──────────────────────────── 莱特光电:【835249:2016-01-08至2017-10-20】于2022-03-18在上交所上市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4-10│回购计划 │关联度:☆☆☆ ──────┴──────┴──────────────────────────── 公司拟回购不超过10000万元(312.5万股),回购期:2025-04-01至2026-03-31 ──────┬──────┬──────────────────────────── 2025-03-31│券商重仓 │关联度:☆☆☆ ──────┴──────┴──────────────────────────── 截止2025-03-31,券商重仓持有249.37万股(5181.83万元) ──────┬──────┬──────────────────────────── 2022-03-18│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5-02-18│华为Pura 80或配双层OLED,有望驱动OLED产业链创新成长 ──────┴─────────────────────────────────── 华为后续新机的相关爆料不断出现,包括Pura 80系列、Pocket 3小折叠屏和nova 14系列。 业内人士称,华为Pura 80系列将会升级双层OLED面板,“这将是华为最强手机屏幕。”与传统 单层OLED显示屏相比,双层OLED在显示亮度、色彩饱和度和对比度等方面拥有显著提升。根据Co unterpoint的数据,从24Q4市场份额来看,华为稳居市场第一,销量同比增长了15.5%,Counter point高级研究分析师Mengmeng Zhang表示:“这是自美国禁令以来,华为首次重新夺回市场领 导地位,华为销量同比增长主要受到中端Nova13系列和高端Mate70系列发布的推动”。开源证券 指出,随着供应链稳定和研发突破,到2025年,华为手机出货量有望达8000万-9000万台。Harmo nyOSNEXT的到来将助力华为销量提升。 ──────┬─────────────────────────────────── 2023-09-28│机构预计22-30年OLED显示面板需求面积复合年增长率将达11% ──────┴─────────────────────────────────── Omdia最新研究表明,从2022年到2030年,OLED显示面板的需求面积复合年增长率(CAGR) 将达到11.0%。各大品牌正逐步将OLED显示面板应用于电视、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 等更广泛的消费电子产品高端系列中。OLED面板在智能手机显示面板领域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 30%迅速增长至2022年的42%,并有望在未来保持稳定增长。 ──────┬─────────────────────────────────── 2023-07-20│机构预计23年OLED面板于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将逾五成 ──────┴─────────────────────────────────── TrendForce集邦咨询报告显示,OLED在手机市场的比重由于成本持续降低,预估2023年在智 能手机市场渗透率将逾50%。而OLED在电视、笔电市场、平板等其他应用的渗透均不到3%。为了 进一步拓展OLED的市场渗透率,面板厂面临着更严峻的技术挑战来因应规格的提升,同时需要有 效的降低成本来符合市场预期。 ──────┬─────────────────────────────────── 2023-06-14│全球智能手机OLED面板使用率已达49%,OLED增长态势持续 ──────┴─────────────────────────────────── 根据据研究机构Counterpoint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使用OLED显示 面板的比例已达到49%,创造了历史最高值,高于2020年一季度的29%。统计显示,2023年一季度 ,OLED面板在售价250美元以上手机中的占比达到了94%。 ──────┬─────────────────────────────────── 2023-04-24│4月下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进一步上涨 ──────┴─────────────────────────────────── 根据面板研究中心WitsView睿智显示调研数据,2023年4月下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进一 步上涨。具体来看,65吋电视面板本期均价为133美元,与前期相比上涨7美元;与前月相比则上 涨13美元,上涨10.8%。55吋电视面板本期均价为95美元,与前期相比上涨4美元;与前月相比则 上涨7美元,上涨8.0%。历史上液晶显示行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对于底部的研判,尤其在震荡 筑底期间,优先关注确定性而非抢抓先手。TV面板价格自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累计跌幅为60. 54%~65.17%,目前TV面板价格已跌破/接近面板厂现金成本。机构分析认为,面板行业底部明确 ,2023年静待需求复苏,长期看随着韩厂退出、中国台湾厂商转产下,格局向大陆龙头厂商集中 ,预计大尺寸面板格局向好趋势不改,未来价格有望趋于稳定。 ──────┬─────────────────────────────────── 2023-04-18│OLED在汽车显示器市场渗透率或将翻倍提升 ──────┴─────────────────────────────────── 近期,LGDisplay汽车销售执行董事AhnSang-hyun在参加活动时表示,“OLED在汽车显示器 市场的渗透率将从今年的7%扩大到2026年的15%和2030年的30%”。此外,他还预计车用OLED的平 均尺寸也将从2022年的12英寸增长到2030年的18英寸。据机构测算,2020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市场 空间为72.88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65.5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7.8%。 ──────┬─────────────────────────────────── 2023-03-21│科学家发现大规模量产OLED面板的溶液处理方案 ──────┴─────────────────────────────────── 近日,韩国釜山国立大学近日在量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发 出了更经济、更卓越的溶液处理(solution-processed)方案。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热交联 聚亚氨基亚芳基(thermallycross-linkablepoly),这是一种耐溶剂的空穴注入层材料,具有 优异的成膜性能、最佳能级和高迁移率,让大规模量产OLED面板成为可能。 ──────┬─────────────────────────────────── 2023-03-13│苹果明年或首发OLED iPad,国内OLED厂商或将提前布局 ──────┴─────────────────────────────────── 苹果计划在明年发布首款配备OLED面板的iPad Pro,拥有11英寸和13英寸两个款式。业内人 士称,苹果正在考虑明年首发的OLED iPad的价格,11英寸机型约1500美元左右,13英寸机型约1 800美元左右。与目前的iPad Pro系列相比,11英寸型号贵80%以上,13英寸型号贵60%以上。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是由莱特有限于2014年8月13日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2014年7月29日,│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西安分所出具了XYZH/2014XAA1002│ │ │-1号《审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30日,莱特有限的净资产值为1,049.85 │ │ │万元。根据中联评估出具中联评报字[2020]第1935号《陕西莱特光电科技有│ │ │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其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追溯性评估项目│ │ │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14年6月30日,莱特有限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值为1│ │ │,056.76万元。2014年7月31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全体│ │ │股东一致同意莱特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经股东会作出《关于整体变更│ │ │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决议》,全体股东同意莱特有限以截至2014年6月30日经 │ │ │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1,049.85万元折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共折1,000.00│ │ │万股,每股面值1元,超出部分49.85万元计入资本公积。2014年7月29日, │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西安分所出具了XYZH/2014XAA1002│ │ │-2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4年7月29日,公司已收到各发起人缴 │ │ │纳的注册资本(股本)合计人民币1,000万元,公司截至2014年6月30日止的│ │ │净资产账面值共计1,049.85万元,按1:0.9525折股,其中1,000万元计入实 │ │ │收资本(股本),净资产超过实收资本部分49.85万元计入资本公积。2020 │ │ │年12月13日,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中汇会鉴[2020]70│ │ │57号《关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情况的专项复核报告》,经│ │ │复核,公司整体变更成立股份公司的有关出资事项,包括出资者、出资方式│ │ │、出资币种、出资金额、出资时间和出资比例等,均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协议│ │ │、章程的相关规定。统一信用代码为916101316986408773。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OLED终端材│ │ │料及OLED中间体。 │ ├──────┼─────────────────────────────────┤ │经营模式 │公司凭借多年的发展,在OLED有机材料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市场优│ │ │势,结合产品特点和业务发展要求,采取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模式符│ │ │合行业特点,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 │ │ │1、研发模式 │ │ │公司以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实际需求为导向,制定技术及产品中、长期研发│ │ │战略规划,进行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以及现有系列产品配方优化│ │ │和工艺改进,不断丰富和优化产品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构建了科学│ │ │、高效的研发组织架构并引入了机器学习、AI等先进技术手段,全面支撑公│ │ │司的核心技术及拳头产品的自主研发,同时与下游客户合作开发、与多所高│ │ │校建立联合实验室,深化开展产学研合作,及时把握市场发展动向及研发成│ │ │果转化,形成从研究开发到技术运用产业化的长效机制。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采用自主采购模式,建有完善的《供应商开发管理办法》《采购策略管│ │ │理办法》等制度,建立了规范的供应链管理及采购审批流程,明确了从采购│ │ │计划到采购实施的具体要求,根据订单需求、备货需求及原材料市场变动情│ │ │况建立采购计划;明确了供应商准入的基本资质要求,明晰了从产品研发到│ │ │量产的供应商导入流程,在保证供应链安全及质量的前提下,按照品类对供│ │ │应商进行差异化管理,实现对供应商的分级分类;同时运用ERP等信息化管 │ │ │理手段建立健全合格供应商信息库、采购申请、计划管理、报表分析等各个│ │ │管理模块,实现了申购、采购、品检、入库、付款的全流程追踪,从而保障│ │ │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顺利、高效开展。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客户订单及中长期预计需求量为导向│ │ │,结合产品特点和生命周期,制定生产计划并实施。量产材料采用集中连续│ │ │式生产,新材料和中间体采用订单式生产。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客户直接下订单向公司进行采购。 │ ├──────┼─────────────────────────────────┤ │行业地位 │国产OLED材料龙头企业之一,京东方国产供应商 │ ├──────┼─────────────────────────────────┤ │核心竞争力 │1.行业领先的研发创新能力 │ │ │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OLED有机材料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成果及│ │ │技术储备。公司研发团队成员以博士领衔,硕士为主,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 │ │省、市级重点研发项目,拥有丰富的研发及产业化经验,首席科学家为科学│ │ │技术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人才,为团队带来了国际前沿技术视野和│ │ │丰富经验;公司研发中心按照国家级实验室标准建立,拥有全球先进的OLED│ │ │有机材料生产工艺及OLED器件制备技术研究平台,构建了从专利布局、材料│ │ │结构设计、化学合成、升华提纯、器件制备到器件评测的完整且高效的全产│ │ │业链研发体系,掌握了全面、领先的OLED有机材料核心技术与生产工艺,先│ │ │后突破了多种OLED关键发光材料专利壁垒,实现国产替代。 │ │ │2.产品及专利优势 │ │ │公司持续推出高性能OLED终端材料自主专利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能够达到或│ │ │超过国际材料厂商的产品标准,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产品│ │ │种类丰富,并形成了系列化的产品布局,产品涵盖了发光层材料、空穴传输│ │ │层材料、空穴阻挡层材料和电子传输层材料等OLED器件核心功能层材料,先│ │ │后实现了RedPrime材料、GreenHost材料和RedHost材料的国产替代,新产品│ │ │GreenPrime材料及蓝光系列材料在客户端验证进展良好,为公司业务持续发│ │ │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 │ │3.客户优势 │ │ │公司先后进入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信利等国内多家知名面板厂商的供│ │ │应链体系并实现量产,建立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和市场品牌。其中,公司主要│ │ │客户京东方作为国内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与公司建立了近十年的稳固│ │ │合作,公司持续为优质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在客户端构筑│ │ │起显著的先发优势,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此外,基于与客户稳定的合作│ │ │关系和信任基础,公司与客户进行联合开发,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更加准│ │ │确地把握OLED材料的性能要求及技术趋势,保证了公司业务方向的准确性,│ │ │提升材料开发效率。 │ │ │4.器件评测优势 │ │ │公司拥有OLED器件制备技术研究平台,配备了行业先进的、实际应用于下游│ │ │OLED面板生产环节的OLED蒸镀设备,公司在终端材料交付客户使用前,预先│ │ │模拟面板客户的实际生产流程进行蒸镀测试,确保材料的器件性能符合客户│ │ │的使用需求。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公司通过检测OLED器件的性能评价材料效│ │ │率和寿命等数据,测试材料之间的搭配性,为客户推荐最适合的材料。 │ │ │5.全产业链贯通,一体化生产能力 │ │ │公司在OLED有机材料领域,形成从材料结构设计、材料制备、高纯度升华、│ │ │器件制备到器件评测的完整产业布局,相较于国内外其他材料厂商,公司具│ │ │有快速响应的服务优势。公司拥有精细化学合成工厂及OLED升华工厂,形成│ │ │了“OLED中间体—OLED升华前材料—OLED终端材料”的一体化生产能力。一│ │ │方面,公司通过自主供应OLED中间体,保证公司OLED终端材料的品质稳定;│ │ │另一方面,公司凭借全产业链优势持续进行工艺优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 │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 │6.生产工艺优势 │ │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对产品生产过程及│ │ │工艺技术不断进行改良和突破,进而提升产品的品质。公司在材料的化学合│ │ │成及升华提纯方面拥有丰富的量产化经验,具备较强的工艺流程设计能力。│ │ │公司通过对生产技术、设备工艺的持续优化,不断提升产品收率,通过增加│ │ │器件评测进一步加强了质量把控,保证公司产品质量的高水平和高稳定性。│ ├──────┼─────────────────────────────────┤ │经营指标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176.67万元,较2023年度上升56.90%;归属 │ │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731.89万元,较2023年度上升117.17%。 │ ├──────┼─────────────────────────────────┤ │竞争对手 │奥来德、UDC、德国默克、杜邦公司、出光兴产、LG化学、德山集团、瑞联 │ │ │新材、万润股份、濮阳惠成。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公司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增发明专│ │营权 │利申请155件及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3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 │ │ │数量达到973件,其中包括619件国内专利申请、2件许可专利、198件PCT国 │ │ │际专利申请以及154件海外专利申请;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67件。报告期内,│ │ │公司新增155件发明专利申请和获得53件发明专利授权。截至报告期末,公 │ │ │司具备授权专利367件(包括286件国内授权专利、79件国外授权专利和2件 │ │ │许可专利),累计申请的专利973件(包括619件国内专利申请和2件许可专 │ │ │利,19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和154件海外专利申请),覆盖了发光层材料、 │ │ │空穴传输层材料、空穴阻挡层材料和电子传输层材料等OLED有机材料。截至│ │ │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973件(包括619件国内专利申请和2件许可专 │ │ │利,198件PCT国际专利申请和154件海外专利申请),获得授权专利367件(│ │ │包括286件国内授权专利、79件国外授权专利和2件许可专利),专利保护区│ │ │域横跨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全球化│ │ │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为公司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客户终端销售提供了全方│ │ │位的法律保障。 │ ├──────┼─────────────────────────────────┤ │投资逻辑 │公司专注于OLED有机发光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数百项OLED终端材│ │ │料专利,在国内率先实现OLED终端材料从0到1的突破,是国内少数具备自主│ │ │专利并实现OLED终端材料量产供应的企业之一。公司OLED终端材料产品布局│ │ │涵盖了红、绿、蓝三色发光层材料、空穴传输层材料、空穴阻挡层材料和电│ │ │子传输层材料等核心材料,技术贯穿材料设计、合成、器件制备及评测等方│ │ │面,具有深厚技术积累和研发储备。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RedPrime材料获得│ │ │国家工信部认定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GreenHost材料和RedHost材料率│ │ │先在面板厂商实现混合型材料的国产替代,打破了国外企业在技术上的长期│ │ │垄断。公司曾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 │ │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DICAWARD显示材料创新金奖”、“陕│ │ │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陕西省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工厂”及“中│ │ │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卓越贡献奖”等。 │ ├──────┼─────────────────────────────────┤ │消费群体 │OLED面板生产企业 │ ├──────┼─────────────────────────────────┤ │消费市场 │境内业务、海外业务 │ ├──────┼─────────────────────────────────┤ │增持减持 │莱特光电2024年5月11日公告,公司股东君联成业、君联慧诚拟通过集中竞 │ │ │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804.8750万股,即合│ │ │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君联成业与君联慧诚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 │ │合计持有7.63%公司股份。 │ │ │莱特光电2024年10月1日公告,公司股东君联成业、君联慧诚因计划公告日 │ │ │起15个交易日之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 │ │ │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804.8750万股,即两家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 │2%。截至公告日,君联成业持有公司股份1326.375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 │ │ │的3.3%;君联慧诚持有公司股份1047.3526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6%。 │ ├──────┼─────────────────────────────────┤ │行业竞争格局│1)OLED凭借卓越的性能优势,在各终端应用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 │ │ │①在小尺寸领域,OLED已成为主流显示技术 │ │ │智能手机是OLED面板下游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OLED屏幕的多样化创新与渠│ │ │道下沉策略,持续拉动面板需求增长。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OLED│ │ │面板在手机端渗透率约56%,预计2025年将达到近60%,OLED面板逐渐从高端│ │ │旗舰机型向中低端手机机型渗透,1000-2000元价位的经济型手机也开始配 │ │ │置OLED屏幕。未来,随着OLED面板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各手机生产商或将持│ │ │续提升OLED面板在中低端智能手机上的应用比例。 │ │ │②在中尺寸领域,OLED正在加速渗透 │ │ │与传统显示器相比,OLED具备轻薄、省电、高对比度及画面色彩还原、响应│ │ │速度快等突出特性,在以平板、笔电为代表的IT产品和车载显示等中尺寸产│ │ │品市场正在加速渗透。众多移动电脑厂商均为其高端及旗舰机型配备了OLED│ │ │面板,包括三星、联想、惠普、戴尔、华硕、华为等。苹果公司在2024年推│ │ │出的iPadPro采用了全新的OLED屏幕,作为业内领先硬件设备制造商,苹果 │ │ │公司在中尺寸领域使用OLED面板的转变将起到类似在手机领域的示范作用,│ │ │推动OLED面板在移动电脑领域渗透率不断提升。 │ │ │③在大尺寸领域,良率及成本问题有待突破 │ │ │电视是OLED在大尺寸领域的主要应用场景,相对于中小尺寸OLED面板,大尺│ │ │寸OLED面板的良品率仍较低,生产成本较高,产能需求未完全释放,未来随│ │ │着OLED面板技术持续革新、高世代产线逐步投产,良品率及成本问题将得到│ │ │优化,大尺寸的OLED面板出货量有望得到改善。 │ │ │2)OLED面板产能扩张,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 │ │面对OLED终端应用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国内面板厂商在保持6代线 │ │ │的技术、产能优势外,加大对高世代OLED产线的投资,京东方、维信诺先后│ │ │宣布投资建设8.6代高世代OLED产线,旨在OLED中尺寸领域的竞争中占据更 │ │ │为有利的地位。随着国内面板厂商积极扩充产能、提升技术水平,近年来国│ │ │内OLED面板出货量连年攀升,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不断提高。CINNOResearch │ │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OLED面板厂商已占全球49.2%左右的市场份额,较202│ │ │3年的43.2%,同比增长了6个百分点,与韩国面板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部 │ │ │分细分领域甚至实现了超越。这一出货份额的大幅增长,为国产OLED材料产│ │ │业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一方面,为保障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国内面板│ │ │厂商倾向于与国内材料供应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从而降低对进口材料的依│ │ │赖。另一方面,国产OLED材料企业在技术研发上不断取得突破,产品性能逐│ │ │渐达到甚至超越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为国产材料在市场上赢得了更多机会。│ │ │未来,随着国内面板厂商在高世代OLED产线布局的逐步完善以及出货份额的│ │ │持续提升,国产OLED材料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面板厂商与│ │ │材料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将更加紧密,共同推动我国OLED产业在全球市场│ │ │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 │ │ │3)OLED核心材料国产化进程加快,自主可控供应链体系加速构建 │ │ │OLED终端材料是OLED面板发光的物质基础与核心要素,也是产业链中技术壁│ │ │垒最高的环节之一,在全球市场对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在OL│ │ │ED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OLED有机发光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迭代│ │ │、创新与技术变革紧密贴合终端下游应用需求,推动着OLED显示性能持续提│ │ │升,是OLED终端产品实现高性能、多样化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 ├──────┼─────────────────────────────────┤ │行业发展趋势│OLED显示技术凭借其高画质、低功耗、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宽、轻薄、柔│ │ │性可弯曲等显著优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行业发展态│ │ │势蓬勃向好。 │ │ │在智能手机领域,OLED已成为主流显示技术,且渗透率持续攀升,市场需求│ │ │日益旺盛,对于OLED终端材料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在中尺寸应用市场,国│ │ │内京东方、维信诺相继宣布投资建设8.6代高世代线,有望加快OLED面板在 │ │ │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屏等中尺寸领域的渗透步伐,为OLED终端材料│ │ │开辟新的市场增长点。与此同时,叠层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商业化进程提速│ │ │,进一步拉动OLED发光材料的市场需求。 │ │ │我国OLED制造领域技术成果丰硕,市场份额与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上游OL│ │ │ED有机材料企业主要从事OLED中间体材料的生产与销售,在全球市场占据较│ │ │高份额。但在专利、技术壁垒高且附加值更高的OLED终端材料领域,仅有少│ │ │数企业进入面板厂商核心供应体系并实现量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当前,│ │ │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重心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OLED材料厂商加大研发投│ │ │入,加速OLED终端材料国产化进程,推动产业链全面国产化。未来,随着OL│ │ │ED显示在各应用领域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下游客户产能的持续释放,以及面│ │ │板技术革新带来的终端材料迭代和需求增长,国内OLED有机材料行业将迎来│ │ │广阔的发展空间。 │ ├──────┼─────────────────────────────────┤ │行业政策法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GB/T4754—2017)》、《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战略性新兴产│ │ │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年修订)》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专注于OLED有机发光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 │ │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经营理念,围绕下游OLED面板│ │ │的核心材料需求,成功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品质专利产品,│ │ │为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与技术服务。 │ │ │OLED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OLED有机材料作为产业链关键│ │ │上游环节,国产替代和市场需求均快速增长,发展潜力巨大。公司将继续立│ │ │足于OLED有机材料的广阔发展空间与市场机遇,加大研发创新投入、加强新│ │ │产品及新技术开发力度,持续提升材料性能、丰富产品品类,提高市场占有│ │ │率和竞争力,逐步实现产品系列化及客户全覆盖的发展战略目标,致力于成│ │ │为OLED有机材料领域最值得信赖的领航型企业。 │ │ │在做好OLED有机发光材料主业的同时,未来公司将基于业务与技术的协同性│ │ │考量,积极探索第二增长曲线,全力寻觅潜在发展机会。一方面,公司保持│ │ │对市场机会的关注,积极寻找与公司发展战略比较契合、有价值的优质项目 │ │ │和标的,与公司现有的业务形成协同,借助外部成熟资源快速拓展新业务版 │ │ │图;另一方面,凭借自身技术与资源优势,自主布局新业务、培育新项目,│ │ │逐步构建起多元化的业务体系,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朝着新材料平台│ │ │型企业的方向稳步迈进,不断提升公司市场价值。 │ ├──────┼─────────────────────────────────┤ │公司日常经营│(一)持续强化研发创新,构筑深厚技术壁垒 │ │ │公司始终坚持“前瞻一代、在研一代、应用一代”的产品研发策略,构建了│ │ │层次分明、协同推进的研发体系,确保公司在OLED发光材料领域持续保持技│ │ │术领先与产品优势。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全年研发费│ │ │用投入6468.65万元,同比增长28.30%。公司重点进行了红、绿、蓝三色发 │ │ │光主体材料和发光功能材料的研发创新,不断优化产品性能与品质。通过持│ │ │续的技术突破与工艺改进,公司成功推出一系列高性能OLED发光材料产品,│ │ │部分关键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为公司的市场拓展和产品升级提供│ │ │了有力支撑。 │ │ │(二)拓展市场份额,深化客户合作关系 │ │ │1.终端材料业务 │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丰富产品矩阵,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卓越的│ │ │创新实力,为客户提供行业内领先的高品质专利产品,坚定不移地践行“产│ │ │品系列化,客户全覆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