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162 巨一科技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特斯拉、智能机器、燃料电池、新能源车、数字孪生、固态电池、减速器、华为汽车、新
型工业、小米汽车
风格:融资融券、预计扭亏、拟减持、专精特新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05-22│固态电池 │关联度:☆☆☆
──────┴──────┴────────────────────────────
公司成功参与了某整车客户的半固态电池项目,为客户提供半固态电池自动装测生产线。
──────┬──────┬────────────────────────────
2024-02-01│新型工业化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业务是为汽车领域提供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和新能源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
──────┬──────┬────────────────────────────
2024-01-02│数字孪生 │关联度:☆☆☆
──────┴──────┴────────────────────────────
公司搭建了工艺规划、节拍仿真与优化、虚拟现实、虚拟调试为一体的数字化的开发平台。
──────┬──────┬────────────────────────────
2023-12-13│减速器 │关联度:☆☆☆
──────┴──────┴────────────────────────────
公司是行业内可以提供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及其集成正向开发和产品服务的供应商之-一
。
──────┬──────┬────────────────────────────
2023-12-05│燃料电池 │关联度:☆☆☆☆
──────┴──────┴────────────────────────────
公司产品覆盖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两大领域。
──────┬──────┬────────────────────────────
2023-11-28│华为汽车 │关联度:☆☆☆
──────┴──────┴────────────────────────────
公司为华为相关车型提供了部分车身智能连接装备与生产线和动力总成智能装备与装测生产
线等智能装备服务
──────┬──────┬────────────────────────────
2023-11-24│小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与小米汽车、在智能装备领域有相关业务合作
──────┬──────┬────────────────────────────
2023-09-01│机器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有车身门盖机器人柔性滚边技术、机器人柔性总拼技术应用于门盖智能焊装生产战与车
身智能总拼生产线。
──────┬──────┬────────────────────────────
2022-05-07│特斯拉概念 │关联度:☆☆☆
──────┴──────┴────────────────────────────
公司的数字化开发平台已在大众汽车、特斯拉等客户的项目中得到了应用验证,已经成为大
众汽车、特斯拉、捷豹路虎等国际企业的全球供应商。
──────┬──────┬────────────────────────────
2022-01-05│新能源车 │关联度:☆☆☆
──────┴──────┴────────────────────────────
公司国内领先的汽车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专家
──────┬──────┬────────────────────────────
2025-01-16│股权冻结 │关联度:☆☆☆
──────┴──────┴────────────────────────────
2025-01-16,巨一科技: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股份被
冻结的核查意见
──────┬──────┬────────────────────────────
2023-11-29│长安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已与比亚迪、蔚来、理想、奇瑞、长安、大众、VinFast 等国内外众多整车制造商,以
及零部件制造商和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
2023-11-06│比亚迪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与比亚迪汽车的合作主要在智能装备领域
──────┬──────┬────────────────────────────
2023-02-27│理想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造车新势力整车企业客户包括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车等
──────┬──────┬────────────────────────────
2022-08-01│扁线电机 │关联度:☆☆☆☆
──────┴──────┴────────────────────────────
公司围绕扁线电机、油冷电机、基于碳化硅模块的控制器等技术开展了相关技术和产品开发
,并进行制造能力的准备
──────┬──────┬────────────────────────────
2021-11-30│蔚来汽车概念│关联度:☆☆☆
──────┴──────┴────────────────────────────
公司造车新势力整车企业客户包括蔚来汽车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2-19│拟减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2-19公告减持计划,拟减持20.00万股,占总股本0.15%
──────┬──────┬────────────────────────────
2025-01-17│预计扭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600万元至2400万元,与上年同期
相比变动幅度为107.84%至111.75%。
──────┬──────┬────────────────────────────
2024-09-12│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3-07-11│人形机器人打开精密齿轮市场全新空间
──────┴───────────────────────────────────
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为齿轮行业带来了新机会,资料显示,齿轮为汽车的行进与转向等运
动,以及机器人的行走与关节活动提供传动效果。在人形机器人方面,齿轮主要位于机器人关节
处,以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为例,其14个旋转关节总成都将使用减速器齿轮,如谐波减
速器齿轮。对于齿轮企业而言,随着人形机器人快速起量,齿轮部件将逐步标准化,大量减速器
供应商将开始外采齿轮,利好齿轮行业。预计万人保有量达45台时,人形机器人齿轮市场空间将
达到近3800亿元,相当于2022年车用市场空间4倍左右。
──────┬───────────────────────────────────
2023-03-09│埃安发布夸克电驱,电机功率密度100%
──────┴───────────────────────────────────
近日,埃安发布全新一代高性能集成电驱技术群夸克电驱。据介绍,夸克电驱动能以极小的
体积迸发出强劲的功率,电机功率密度高达12kw/kg,相比行业6kw/kg提升100%。券商指出,电
驱动系统是电动车的“心脏”,预计2025年市场空间将超3000亿,多电机化和轻混是预期差主要
来源。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巨一科技是由巨一有限依法整体变更设立。2020年1月5日,容诚会计师出具│
│ │《审计报告》(容诚审字[2020]230Z0090号),截至2019年11月30日,公司│
│ │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591,831,231.55元。2020年1月8日,中水致远出具了《│
│ │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
│ │告》(中水致远评报字[2020]第020020号),经评估,于评估基准日2019年│
│ │11月30日,巨一有限全部资产和负债的价值评估值为70,591.72万元。合工 │
│ │大资产已就该评估结果向合工大履行了评估备案程序。2020年1月10日,巨 │
│ │一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由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将公司从│
│ │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为“安徽巨一科│
│ │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容诚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容诚审字[2020]│
│ │230Z0090号),以截至2019年11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成股份公司的股份│
│ │总额9,765万股(折股比例为1:0.165),出资折股后的余额494,181,231.55 │
│ │元作为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股份公司的股份每股面值1元,注册资本确 │
│ │定为9,765万元。公司股东以其所持公司股权对应的净资产折成股份公司股 │
│ │份,按原持有公司股权比例相应持有股份公司股份。2020年4月9日,公司召│
│ │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安徽巨一科技│
│ │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等议案,全体│
│ │股东签署了新的公司章程。2020年4月9日,容诚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
│ │容诚验字[2020]230Z0022号),经审验,截至2020年4月9日,巨一科技(筹│
│ │)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金9,765.00万元,以净资产出资。2020年│
│ │5月18日,合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巨一有限本次整体变更并核发了统 │
│ │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010077111425X3的《营业执照》。 │
├──────┼─────────────────────────────────┤
│产品业务 │公司是汽车等先进制造领域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的主│
│ │流供应商,并致力于围绕汽车工业的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把公司打造│
│ │成为业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包括智能装备和新│
│ │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公司总体有三种研发模式:(1)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如智能装备业务领 │
│ │域的核心工艺装备和数字化运营系统,如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领│
│ │域的所有关键技术和工艺等。(2)以客户为导向的研发模式。公司始终以 │
│ │技术为触点绑定客户,研发理念从自控产品核心技术向形成技术生态圈转化│
│ │;同时灵活开展与客户联合研发模式,公司提供完整产品及灵活切分的合作│
│ │边界,让客户在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技术生态圈下按自己│
│ │的意愿成长发展,与客户形成强绑定。(3)整合外部资源开展的产学研合 │
│ │作模式。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生产经营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类、电气类、机加工类及辅材等│
│ │。其中,对机械设备类、电气类原材料的采购,采购管理部根据采购计划编│
│ │制采购订单,经过招标竞价流程确定供应商和采购价格,签订采购合同进而│
│ │进入供货流程;对于机加工类的采购,采购管理部根据生产所需向供应商定│
│ │制采购,由供应商根据公司提供的图纸和标准加工。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
│ │商管理制度,在选择供应商时,综合考虑其在产品质量、产品供应的稳定性│
│ │、产品报价、产品技术支持与服务等方面的综合实力,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
│ │商。同时,公司在产品的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持续进行评价和管理。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智能装备属于非标定制产品,生产计划按照具体项目的合同交货期来安│
│ │排。公司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制定项目总体计划,项目执行部门拟定具体计划│
│ │。公司机械设计团队和硬件设计团队针对具体项目设计方案图纸,同时由电│
│ │气设计团队完成控制系统和软件的适用设计。根据项目计划和设计图纸,采│
│ │购部完成物料采购,经设备制造、单元装配与调试、整线装配与集成、生产│
│ │线调试、初验收等环节后,发货至客户现场并完成客户现场的装配调试,经│
│ │客户试生产后予以终验收。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属于标准化│
│ │产品,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进行生产,公司接受客户订单,由生产部门│
│ │按照客户订单组织生产。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智能装备业务的客户主要为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和│
│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系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制造的非标准化产品,主要通过│
│ │招投标方式获取项目订单。单个项目合同签订流程一般为:承接项目前,公│
│ │司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了解客户需求,制定项目规划方案;根据规划方案│
│ │,制定技术方案,确保满足客户要求;结合客户的预算、项目成本、竞争对│
│ │手情况等因素制定项目报价并参加客户组织的招投标;项目中标后,公司按│
│ │技术协议和商务合同标准要求签订合同。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
│ │务的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该产品为标准化产品。公司销售│
│ │部门通过前期市场调研、拜访整车生产厂商等方式获取市场信息,整车生产│
│ │厂商通过现场考核公司的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质量│
│ │管理能力等,考核通过后公司进入整车生产厂商供应商体系。后续公司通过│
│ │招投标方式取得具体车型对应的电机电控零部件批量供货资格。 │
├──────┼─────────────────────────────────┤
│行业地位 │国内先进制造领域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主流供应商 │
├──────┼─────────────────────────────────┤
│核心竞争力 │1.持续提升的技术与研发平台优势 │
│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开展自主研发工作,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
│ │竞争力,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保障了公司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竞争力提升。基│
│ │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平台,经过长期的研发积累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在智能│
│ │装备领域,公司建立了基于同步工程的生产线规划仿真平台,基于标准化、│
│ │流程化的产品设计平台,基于模块化的电控系统设计平台,智能制造运营管│
│ │理系统开发平台等设计、开发平台;建立了动力总成EOL测试技术试验室、 │
│ │铝车身连接技术试验室、5G+智造数字孪生创新中心、电池智能制造实验室 │
│ │、激光与视觉共性技术等开发与试验平台,保持了公司在高节拍、高精度、│
│ │高可靠智能制造技术的持续发展。在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领域,公司│
│ │建立了电机设计平台、控制器设计平台、减速器设计平台、电源设计平台、│
│ │CAE分析平台、软硬件开发与测试平台等设计开发平台;公司拥有通过了CNA│
│ │S认证的电驱动系统试验中心,包括软硬件仿真试验室、性能标定与测试试 │
│ │验室、耐久测试试验室、三综合(温、湿、振)试验室、温度冲击试验室、│
│ │流体和热传导试验室,以及行业领先的EMC试验室、NVH试验室等,支持公司│
│ │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更安静、更可靠、轻量化产品的开发。 │
│ │2.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 │
│ │凭借长期为汽车行业提供优质的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服务│
│ │,公司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了国内外知名客户的广泛认│
│ │可,形成了良好的客户口碑和美誉度。 │
│ │公司多次获得沃尔沃、奇瑞捷豹路虎、一汽大众、蔚来汽车、吉利汽车、江│
│ │淮汽车、奇瑞汽车、宁德时代、上汽变速器等客户的优秀供应商等奖项,树│
│ │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公司业务│
│ │拓展和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 │3.双轮驱动的业务布局优势 │
│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基于对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趋势的理解和研判,形│
│ │成了目前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两大业务齐头并进、相互促│
│ │进的局面。首先,公司在汽车智能装备领域深厚的知识技术积累使得公司具│
│ │备进入汽车核心部件领域的能力,对整车及零部件产品的深刻理解也助推了│
│ │电机电控产品的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务促进了公司智能装备│
│ │业务开展过程中对客户需求的理解,有助于智能装备业务的拓展和服务升级│
│ │。其次,公司在智能装备领域的丰富客户资源为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
│ │业务的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力支持。再次,公司智能装备的自主开发能力也对│
│ │电机电控产品的制造和保供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双轮驱动的业务布局│
│ │使得公司掌握了汽车制造的核心工艺装备与核心部件的开发与制造,两大业│
│ │务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
│ │4.国际化优势 │
│ │公司高度重视业务的国际化发展,力求通过国际化业务的开展,学习国际先│
│ │进标杆,促进自主创新,做大做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业│
│ │务,打造中国的世界品牌。 │
│ │5.人才优势 │
│ │公司始终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一直以来坚持自主培养和外部引进相│
│ │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和强化人才团队实力。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员工3445人│
│ │,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团队。 │
│ │6.区位优势 │
│ │作为区域内智能装备和电机电控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安徽省和合肥市汽车产│
│ │业的发展为公司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未来,公司将依托合肥市及长三角地│
│ │区在科技创新、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和交通枢纽等方面的便利,立足国内,布│
│ │局全球,加速公司业务的发展进程。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69090.49万元,同比增长5.97%;归属于上市│
│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17.19万元,同比下降236.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354.28万元,同比下降327.24%;经营│
│ │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9423.87万元。 │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为716117.06万元,较期初下降2.91%;归属于上市公│
│ │司所有者权益为232605.84万元,较期初下降9.21%。 │
├──────┼─────────────────────────────────┤
│竞争对手 │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库卡自动化设备(上 │
│ │海)有限公司、机器人、豪森股份、天永智能、大连奥托、哈工智能(天津│
│ │福臻)、三丰智能(鑫燕隆)、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博格华纳、联合电子│
│ │、大洋电机(上海电驱动)、正海磁材(大郡控制)、英搏尔、汇川技术、│
│ │精进电动。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887项、软件著作权登 │
│营权 │记185项。2023年,新增获得授权专利22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2项、实用│
│ │新型专利182项、外观设计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0项。PCT累计申请4│
│ │7项,已获得海外授权发明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深耕于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领域,为客户提供智能装│
│ │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产品,已成为智能装备和新能源汽车电机电│
│ │控零部件的主流供应商,实现了智能装备走向世界,电机电控全国领先。 │
├──────┼─────────────────────────────────┤
│消费群体 │汽车制造行业。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行业竞争格局│(1)智能装备行业 │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
│ │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智能制造│
│ │已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 │
│ │我国制造装备呈现出自动化、柔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传统的制造│
│ │装备逐步升级换代为智能装备,制造业呈现出以智能工厂为载体、以网络互│
│ │联为支撑的新形态,具备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和精准控制自执│
│ │行等功能。国内制造业企业在提升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内生需│
│ │求持续增长,智能装备市场日新月盛。同时,智能装备也是5G、云计算、大│
│ │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载体,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部分已│
│ │经走在世界前列,未来将加快这些技术应用创新,有助于智能装备行业技术│
│ │进步和发展。 │
│ │智能装备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创新等特点,智能装备的开发需要对目标产品│
│ │及其制造工艺具有深刻理解和认知;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需要产品和工艺大│
│ │数据的支持;同时智能装备的开发需要智能技术和数字化手段的支持,这三│
│ │个要素形成了智能装备行业的技术门槛。 │
│ │(2)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行业 │
│ │2023年,行业内卷和激烈竞争给电机电控零部件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
│ │战,但这也促进了行业的优胜劣汰和资源整合。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
│ │企业将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时,随着技│
│ │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成熟,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行业将迎来更│
│ │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
│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驾驶舒适性等需求定义了电机电控零部件产│
│ │品,要求其做到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和轻量化,这使得电机电控零部件│
│ │呈现出集成化、高速化及高效化的技术趋势。在产品形态方面,电机电控零│
│ │部件产品由三合一向多合一深度集成发展;在技术方面,扁线电机、基于SI│
│ │C的800V高压电驱动技术、功能安全、EMC/EMI、NVH等技术成为重要的发展 │
│ │方向。 │
│ │未来,电机电控零部件行业进一步突破的门槛主要集中在机电热磁一体的多│
│ │物理场的设计与优化技术、少稀土的电机技术、深度集成控制系统设计技术│
│ │、面向乘客体验的多性能优化技术、大规模的高效柔性制造技术等方面。 │
├──────┼─────────────────────────────────┤
│行业发展趋势│1.智能装备行业发展格局和趋势 │
│ │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复杂程度不断提升,未来仍将朝自动化、集成化│
│ │、信息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智能制造装备将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
│ │化,对生产对象和生产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从而实现生产过程优化;硬│
│ │件、软件与应用技术将实现深度集成,生产设备与智能网络实现高度互联,│
│ │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使智能制造装备性能不断升级;信息技术与先进│
│ │制造技术实现深度融合,提升装备功能复杂度,增强装备信息交互、自我学│
│ │习的能力,使智能制造装备胜任大型、复杂生产场景的操作和信息整合。 │
│ │同时,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逐渐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
│ │方面。智能制造装备在未来发展中,将充分整合新兴技术到各个功能模块,│
│ │以适应企业复杂的生产和管理需求,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保证生│
│ │产活动的可靠性。 │
│ │此外,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政策也加速了通用、专用│
│ │制造装备研制和迭代升级,促进了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 │
│ │2.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行业发展格局和趋势 │
│ │随着新能源行业大发展,为了匹配新能源汽车对高扭矩、高功率、高转速和│
│ │低成本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
│ │从发展趋势来看,硬件技术上应用双面水冷结构时功率密度较应用单面水冷│
│ │结构时可大幅提升,且同等条件采用双面水冷散热,输出功率也能够增加30│
│ │%以上;在材料应用方面,利用SiC技术一方面可通过提高效率来提升续航,│
│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峰值输出功率来提高整车百公里加速;从产品形态来│
│ │看,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将呈现集│
│ │成化、轻量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
├──────┼─────────────────────────────────┤
│行业政策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信息化和工业化 │
│ │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 │规划》、《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先进制造 │
│ │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新一│
│ │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家智能制造标 │
│ │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 │
│ │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
│ │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
│ │方案》、《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
│ │动计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关于完善新能源汽│
│ │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
│ │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 │(2021-2035年)》。 │
├──────┼─────────────────────────────────┤
│公司发展战略│愿景:成为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领跑者 │
│ │使命:智造·驱动·科创未来 │
│ │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结果为导向、与奋斗者共赢│
│ │企业文化精神:激情、开放、执行、共享 │
│ │未来,公司将秉承“成为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领跑者”的发展愿景,坚持创│
│ │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客户导向的自主研发,围绕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
│ │打造产品,以全球化拓展市场空间,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全球智能装备和│
│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零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 │
├──────┼─────────────────────────────────┤
│公司经营计划│1、加快国际化拓展步伐 │
│ │积极布局和开拓国际市场是打造国际化巨一的必由之路。2024年,公司将系│
│ │统整合公司的国际客户优势、技术优势和国际项目经验,依托日本、美国、│
│ │德国、英国子公司,通过国际业务“五务”能力建设,系统打造国际销售能│
│ │力和项目运营交付能力,建设本土化供应链生态,服务好特斯拉、本田、VF│
│ │、沃尔沃等国际客户,实现国际业务占比的持续提升。 │
│ │2、持续探索新业务布局 │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给公司业务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立足│
│ │长远,公司将持续探索新的业务布局。一方面,在持续推进电池智能装备业│
│ │务做大做强的同时,关注国内半导体等新兴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选择符│
│ │合公司发展规划和品牌定位的领域进行拓展,形成智能装备领域新的增长点│
│ │;另一方面,在建设和完善平台化电机电控产品并服务好客户的基础上,探│
│ │索拓展商用车、低空经济领域、工程车辆等新的应用场景,扩大产品的服务│
│ │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