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215 瑞晟智能 更新日期:2025-04-0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智能机器、阿里概念、人工智能、数字孪生、AI手机PC
风格:融资融券、微盘股、回购计划、专精特新、微盘精选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5-01-08│AI手机PC │关联度:☆☆☆
──────┴──────┴────────────────────────────
公司有AI手机,产品设计。
──────┬──────┬────────────────────────────
2024-10-08│人工智能 │关联度:☆☆☆
──────┴──────┴────────────────────────────
公司在传统的MES系统、大数据集成系统上进行迭代升级,推出AI数字孪生赋能系统。
──────┬──────┬────────────────────────────
2024-07-01│机器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智能非悬挂式仓储物流系统产品的子产品智能平面物流系统是以箱式分拣机器人、AGV
智能无人搬运机器人为代表在地面进行物料搬运以及分拣的自动化系统。
──────┬──────┬────────────────────────────
2022-10-17│数字孪生 │关联度:☆☆☆
──────┴──────┴────────────────────────────
公司在智能工厂的数字孪生系统、整厂物联上不断探索,不断升级公司解决方案优势,针对
纺织行业(服装)生产工艺多变,过程复杂,多品种和小批量等特点,在传统的MES系统、大数
据集成系统上进行迭代升级,推出AI数字孪生赋能系统。
──────┬──────┬────────────────────────────
2021-10-14│阿里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与阿里巴巴迅犀(杭州)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有业务合作关系,为其提供了智能悬挂生产
系统、立体仓库系统及生产管理信息软件系统等设备。
──────┬──────┬────────────────────────────
2021-10-18│智能物流 │关联度:☆☆☆
──────┴──────┴────────────────────────────
专业的智能物流系统供应商,专注于工业生产中的智能物料传送、仓储、分拣系统的相关业
务。公司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服装、家纺缝制行业。
──────┬──────┬────────────────────────────
2020-08-28│转板A股 │关联度:☆☆☆
──────┴──────┴────────────────────────────
瑞晟智能:【832884:2015-07-30至2019-08-12】于2020-08-28在上交所上市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4-03│微盘精选 │关联度:☆☆☆☆☆
──────┴──────┴────────────────────────────
公司为微盘精选股。
──────┬──────┬────────────────────────────
2025-04-03│微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03公司AB股总市值为:12.72亿元
──────┬──────┬────────────────────────────
2025-04-01│回购计划 │关联度:☆☆☆
──────┴──────┴────────────────────────────
公司拟回购不超过2000万元(82.9187万股),回购期:2024-10-08至2025-10-07
──────┬──────┬────────────────────────────
2023-08-10│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暂无数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工业生产中的智能物料│
│ │传送、仓储、分拣系统、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
│ │司的智能物流系统产品下游客户主要集中于服装、家纺、家居等缝制行业,│
│ │公司可以为其提供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工厂内部生产物流整体解决方│
│ │案,公司是细分行业主要市场参与者之一。同时公司的产品也应用到汽车零│
│ │部件、洗涤、快递输送分拣等行业中。公司提供的智能物流系统可以为缝制│
│ │企业提供从原料出入库、缝制加工、熨烫后整到成品出入库等全生产过程中│
│ │的仓储分拣、物料传送、数据采集及分析等功能。公司的智能消防排烟及通│
│ │风系统产品主要应用到制造业工厂、公共建筑、物流中心等的消防排烟及通│
│ │风系统中,公司产品链正不断扩充与丰富,在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快捷制│
│ │造的同时实现安全、绿色制造。 │
├──────┼─────────────────────────────────┤
│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公司的产品结构是模块化的,根据上述产品特性,公司生产 │
│ │过程如下: │
│ │(1)自加工:悬挂生产系统、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 │
│ │系统中,客户对于产品定制化的硬件部分主要是由产品金属框架及轨道壳体│
│ │尺寸定制加工来实现,具体的加工就是对于定制型材的切割、钻孔等简单机│
│ │加工,工艺较为简单,但是各客户所需尺寸规格差异较大,需要密切配合,│
│ │这部分由公司加工完成; │
│ │(2)直接对外采购:除上述部分由公司加工外,其他非标准件由供应商根 │
│ │据公司图纸、参数等要求提供,标准件由公司选型采购; │
│ │(3)委托加工:由公司提供全部或者部分材料,加工商根据公司设计要求 │
│ │加工后提供给本公司; │
│ │(4)部件组装及固件写入:供应商提供的注塑件、电器组件、五金件、气 │
│ │动元件等零部件抵达公司后,公司组装成小型部件;对于控制模块,公司向│
│ │其中写入固件(驱动及控制程序); │
│ │(5)项目现场硬件安装:已经装配的小型部件及其他零部件装箱发运客户 │
│ │现场组装,少数大型外购件,比如立体仓库使用的货架、堆垛机等,由供应│
│ │商直接发往客户现场,在现场安装; │
│ │(6)软件安装:设备硬件安装完毕后,公司需要在设备主控电脑中安装业 │
│ │务管理程序及控制程序,并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设置,与各控制模│
│ │块通过现场网络链接完备,并与客户的数据库系统对接完备。公司相关程序│
│ │均由研发部门开发完善,且其以软件的形式存在,无实物生产过程。执行完│
│ │上述程序,公司的设备即生产完毕。 │
│ │2、采购模式。 │
│ │(1)各品类零部件采购模式。对于公司自加工型材,由型材企业根据公司 │
│ │要求加工后提供给公司。注塑件,均由供应商根据公司要求生产供货。电器│
│ │组件及设备、五金件、气动元件等除标准件外,由供应商按照公司要求进行│
│ │加工后供货。部分工控单片机等电子部件及少量其他部件,由公司提供委托│
│ │加工所需的原材料或半成品零部件,由委外厂商按照公司给定的技术要求完│
│ │成相关加工作业。对于公司常用零配件、原材料,公司会有部分备货。 │
│ │(2)供应商管理。公司通过收集市场信息结合经验判断筛选符合要求的供 │
│ │应商,并整理添加合格的供应商列入供应商信息库,公司已构建稳定的原材│
│ │料供应渠道,并与主要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对供应商实行动态管│
│ │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供应商考核,对于供应商供货的质量、交货期、服务│
│ │等进行考核,通过考核进行供应商的动态调整。在采购实施过程中,采购部│
│ │根据生产计划结合仓库库存需求制定采购清单;采购人员对供应商信息库里│
│ │的合格供应商进行询价对比,确定供应商并签订采购合同;采购人员对供货│
│ │情况进行跟踪,并检验供应商供应的原配件,验收合格后入库。 │
│ │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以直接销售模式销售产品,与客户建立了稳定销售 │
│ │及服务关系。公司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同时市场区域也在向东南亚 │
│ │、南亚等区域扩展,及时了解当地的客户需求信息。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市场│
│ │销售流程,从合同洽谈到项目完成共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与客户进行接│
│ │洽并了解客户需求,再派专人考察客户现场场地,之后提出设计方案,与客│
│ │户协商后确定方案、报价、草拟合同,经公司对合同评审通过后,与客户签│
│ │订合同;根据项目需要,向仓库申请备货,仓库发货时安排人员跟进项目的│
│ │安装、培训及验收工作;后期继续跟进收款对账事宜。 │
│ │4、研发模式。研发中心根据市场及各渠道信息对于研发需求进行初步评估 │
│ │,通过后由各研发部门将初步评估下发具体研发小组进行产品研发调研;研│
│ │发小组调研后向研发总监提交相关调研报告。研发中心就调研报告组织本部│
│ │门、市场部门及公司管理层研究讨论是否启动该项目计划,如讨论通过该研│
│ │发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立项后根据立项文件完成相关研发任务。 │
├──────┼─────────────────────────────────┤
│行业地位 │公司是智能物流系统行业主要市场参与者之一 │
├──────┼─────────────────────────────────┤
│核心竞争力 │1、领先的核心技术综合优势。 │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70项核心技术、552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46 │
│ │项)、29项软件著作权,另有77项发明专利在申请中。报告期内公司在研项│
│ │目37项,包括“基于SaaS平台的轮式分拣系统研发项目”、“基于SaaS平台│
│ │的报表看板系统研发项目”、“G4嵌入式分拣控制系统研发项目”、“智能│
│ │挂装存衣分拣机构研发”、“智能吊挂一体式存储分拣机构研发”等。推出│
│ │了S9系列全新智能悬挂系统、AI数字孪生管理平台、智能制造协同平台IMS │
│ │等创新迭代产品,公司产品在行业应用上能够更加柔性的适配服装、家居、│
│ │汽车、新零售等多个行业,在系统使用上摆脱传统生产概念,实现从单台设│
│ │备到产线、从车间到整个工厂的数字化管理,为下游行业智能制造领域更上│
│ │一个台阶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
│ │2、丰富的产业精耕经验优势。 │
│ │公司致力于将工艺平台逐渐沉淀为标准化平台,在标准化工艺平台的基础上│
│ │,进一步将内部的技术模块形成通用技术,从而实现同一技术或模块在不同│
│ │下游领域的灵活运用。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上海嘉麟杰、南通梦洁、江西豪│
│ │驰、宁波弗迪电池、东莞愉丰、东隆商丘服饰等一批服装、家纺、汽车零配│
│ │件等行业的智能工厂项目以及北京新国展二期、呼和浩特新机场、西安咸阳│
│ │国际机场三期、南京空港盒马鲜生等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项目,公司的│
│ │产业精耕优势进一步增强。 │
│ │3、高性能的重要设备提供能力。 │
│ │公司是国内资深的从事智能物流系统研发、设计、制造的公司之一,拥有在│
│ │自动控制及算法技术、机械机构技术、网络通讯及电子部件技术、信息管理│
│ │软件技术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研发、技术团队。公司将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产业│
│ │化应用到悬挂生产系统和仓储分拣系统,在行业内开发了多项高性能的智能│
│ │物流关键设备。公司所提供的关键设备品种齐全,除智能悬挂生产系统这种│
│ │主打产品外,智能仓储分拣系统既有满足悬挂传送的,又有满足非悬挂状态│
│ │的,还有能打通整个生产环节进行人机统筹管理的生产管理信息软件系统,│
│ │满足了下游客户在重要生产环节的不同物流要求,同时公司着眼于未来工厂│
│ │的生产安全发展了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不断加强客户服务能力。 │
│ │4、系统解决方案快速提供能力。 │
│ │针对物流装备定制化的特点,为更好的发挥公司大规模制造优势,公司已逐│
│ │步在产品设计、设备选型、服务流程等方面实现了标准化和模块化,可基于│
│ │模块化的关键设备组建定制化的智能物流系统。这不仅大大提高了从客户需│
│ │要到设计实现的响应速度,而且加快了项目实施和交付进程,方便客户对新│
│ │产品快速熟悉,提高了售后运营维护的灵活性,降低了客户使用成本。 │
│ │5、体系化的创新研发实力。 │
│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
│ │员114人,占员工人数的17.54%,涵盖软件、机械、电子、控制及自动化等 │
│ │多个专业领域。公司核心技术团队具备丰富的物流装备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
│ │,长期保持稳定。公司研发团队目前对于所在细分产业有较为持久详细的研│
│ │究,依托对于缝制行业制造全过程的深刻理解。 │
│ │6、客户资源和品牌优势。 │
│ │公司一直注重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始终坚持自主品牌经营,通过全方位提升│
│ │和优化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售后服务水平,打造高水平智能工│
│ │厂。经过在行业内多年的经营,公司和经营管理团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
│ │,并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客户中创建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公司已成为│
│ │客户在智能化生产物料传输、仓储分拣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及国内智能消防│
│ │排烟及通风系统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公司产品口碑不仅保证了现有客户的认│
│ │同和持续合作,还获取了更多客户的关注和合作机会。 │
├──────┼─────────────────────────────────┤
│经营指标 │2023年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162737.46元,同比增长21.61%;实现归属│
│ │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79952.39元,同比增长17.57%;实现归属于母 │
│ │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49651.78元,同比增长13.05%。│
│ │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742998503.50元,同比增长3.39%;归属于母公司的所│
│ │有者权益453042752.51元,同比增长2.64%。 │
├──────┼─────────────────────────────────┤
│竞争对手 │瑞典ETON公司、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明兴科技开发有限公│
│ │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2023年度公司共申请知识产权4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
│营权 │利24项,外观设计2项,软件著作权6项,其他1项。2023年度公司共获得授 │
│ │权知识产权45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6项 │
│ │,其他1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一直注重品牌的培育和发展,始终坚持自主品牌经营,通过全方位提升│
│ │和优化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质量水平、售后服务水平,打造高水平智能工│
│ │厂。经过在行业内多年的经营,公司和经营管理团队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
│ │,并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客户中创建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 │
│ │公司是国内资深的从事智能物流系统研发、设计、制造的公司之一,拥有在│
│ │自动控制及算法技术、机械机构技术、网络通讯及电子部件技术、信息管理│
│ │软件技术等多个专业领域的研发、技术团队。公司将最新技术成果进行产业│
│ │化应用到悬挂生产系统和仓储分拣系统,在行业内开发了多项高性能的智能│
│ │物流关键设备。 │
├──────┼─────────────────────────────────┤
│消费群体 │服装、家纺、家居等缝制行业 │
├──────┼─────────────────────────────────┤
│行业竞争格局│(1)行业格局概述 │
│ │从智能物流大行业来说,行业内主要国际企业为大福(集团)公司、范德兰│
│ │德、TGW物流集团、英特诺、伯曼等国际知名企业。国内已经上市的公司主 │
│ │要从事的是仓储物流领域,比如今天国际、音飞储存等;也有从事工厂内生│
│ │产过程物料传送系统的。就公司所在细分行业市场(面对缝制行业的智能物│
│ │流系统)的参与者中,境外企业以瑞典Eton公司为代表,在行业发展早期其│
│ │以品牌和质量优势占据着高端市场,价格较高,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其市│
│ │场空间已经受到挤压;国内自2004年前后开始出现自主品牌的行业参与者,│
│ │其主要以服装悬挂生产系统为切入点参与行业竞争,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国│
│ │内企业竞争对手为浙江衣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明兴科技开发有限│
│ │公司等。 │
│ │(2)智能悬挂生产系统 │
│ │多个制造行业生产线均有使用悬挂物料传送方式的,比如产品用于汽车制造│
│ │行业的东杰智能、三丰智能。但是由于各行业加工工艺均有其特殊性,使得│
│ │系统架构、功能等差异很大。就服装、家纺等缝制行业来说,同样形成了本│
│ │行业悬挂生产系统的竞争格局。如前文所述,服装悬挂生产系统最早为瑞典│
│ │Eton公司发明,我国最早引进的服装悬挂生产系统即来自于瑞典Eton公司;│
│ │该产品经过三代的发展,形成目前的基本产品形态。第三代产品的形成过程│
│ │中,国内供应商发展起来,并且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获得客户的大量│
│ │采购。 │
│ │(3)智能悬挂仓储分拣系统 │
│ │仓储分拣系统中的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在服装制造企业中有其良好的适应性│
│ │,特别适用于存储不适合折叠储存的服装品类。在国内服装行业用户中,能│
│ │够与本公司产品进行对等竞争的,主要是境外供应商,以奥地利科纳普(Kn│
│ │app)公司、德国杜克普公司为代表。奥地利科纳普公司,曾在2013年向柒 │
│ │牌公司提供了国内第一套此类系统。 │
│ │(4)智能非悬挂仓储分拣系统 │
│ │智能非悬挂式仓储分拣系统的主体为智能立体仓库系统、各类智能平面分拣│
│ │系统等。此类系统应用面宽广,适用行业众多,市场参与者众多。国际知名│
│ │企业凭借综合设计和项目总包能力、强大的技术创新优势、出色的产品质量│
│ │以及各行业多年的项目经验积累,一直处于行业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国内│
│ │已经有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此类仓储物流领域,比如今天国际、音飞储存、东│
│ │杰智能等,具有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安装调试以及售后等全链条服务能│
│ │力。国内企业虽然较国际大型公司,规模偏小,但是凭借不错的品质,高性│
│ │价比和优势服务,对于国际企业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公司从事此类业务处于│
│ │发展初期,规模尚且不大,未形成竞争优势地位,目前主要是利用公司服装│
│ │行业优势,对供应的设备进行某些针对性的优化(如面料仓库),为公司整│
│ │体系统进行配套,从而实现公司智能化工厂系统的整体供货能力;另外由于│
│ │此领域发展方向众多,市场空间广阔,公司也将此领域作为公司业务发展方│
│ │向之一。 │
│ │(5)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 │
│ │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应用在工厂或建筑物的消防排烟及通风中,即在发│
│ │生火灾后无须人为干预,能自动开启的自然排烟系统,满足大空间、复杂空│
│ │间的排烟需求,同时可兼作通风、采光功能等,在提高建筑的节能环保、增│
│ │加室内舒适度方面优势明显。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国内企业竞争对手为上海│
│ │江土窗控设备技术有限公司、罗达节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等。 │
│ │从上述各类系统的提供能力来看,公司不但可以自行研发、生产面料智能库│
│ │、生产流水线、成品智能库以及其间自动物流传送等全套智能物料传送、存│
│ │储、分拣装备,而且可以提供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公司产品链由智能│
│ │物流装备延伸到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装备,产品链进一步扩充与丰富,│
│ │为客户提供更加智能快捷制造的同时做到更加安全制造、绿色制造,是行业│
│ │内的有力竞争者。 │
├──────┼─────────────────────────────────┤
│行业发展趋势│(1)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与贸易呈现新格局,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亟需推 │
│ │行 │
│ │我国纺织服装工业发展正面临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
│ │工业化进程的“双重挤压”。发达国家在科技研发和品牌建设方面优势明显│
│ │,在高端装备、高性能纤维、智能纺织品服装等领域的制造能力仍将增长。│
│ │亚洲、非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尽管我国拥有全产业链│
│ │综合竞争优势,但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加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任务紧迫│
│ │。 │
│ │(2)纺织服装与互联网融合催生新变革,生产模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 │
│ │细化 │
│ │转变“十三五”期间,“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全面推进,信息技 │
│ │术在纺织、服装行业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环节深入应用,将推动生产│
│ │模式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由传统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 │大数据、云平台、云制造、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发展将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 │。多品类、小批量、产品周期短,导致生产运输频次增加,管理复杂难度也│
│ │随之加大,加之产品快速迭代,周期越来越短,几乎每个月都会上新,进行│
│ │新老产品的上下架,这就要求相应的生产能力与之匹配。尽管国内大多数服│
│ │装企业都拥有某些信息系统,如ERP系统、WMS系统等,但是这些系统若没有│
│ │与生产系统打通或有效集成,难以提供准确的物料物流数据,无法实时对接│
│ │。因此,整个业务链条无法对现有的销售状况做出快速的反应,周转率降低│
│ │、补货不及时、高库存也由此产生。纺织服装工业与信息技术、互联网深度│
│ │融合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对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提出挑战。 │
│ │(3)人口红利递减以及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带来市场机遇 │
│ │面对制造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的状况,通过推行智能│
│ │制造、提升生产效率及节约劳动力成本,成为我国制造业维持竞争优势、转│
│ │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
│ │(4)国家产业政策 │
│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鼓励性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2015年5月,国 │
│ │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在主要目标中提到:“十三五”期间通过数字│
│ │化制造的普及,智能化制造的试点示范,推动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
│ │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全面启动并逐步实现智能转型;“│
│ │十四五”期间加大智能制造实施力度,关键技术装备、智能制造标准/工业 │
│ │互联网/信息安全、核心软件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构建新型制造体系,重点 │
│ │产业逐步实现智能转型。随后,工信部、发改委、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密│
│ │集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纺织服装行业智能制造发展。国家清晰的政策导│
│ │向和充分的支持力度,为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
│ │(5)不断创新的新技术将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 │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业已从科学概念、基│
│ │础科学等领域逐渐开始商业化实施,与产业逐步深度融合。人类已进入一个│
│ │人、机、物全面互联互通的时代。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将推动智能制造的发│
│ │展,使得生产制造在柔性化、智能化、高度集成化、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
│ │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放大。新技术在智能制造业的│
│ │不断运用,将推动行业的发展。 │
├──────┼─────────────────────────────────┤
│行业政策法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
│ │国制造2025》、《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 │
├──────┼─────────────────────────────────┤
│公司发展战略│“加大技术成果产业化、大力发展优势客户、抢占国际市场”是公司长期发│
│ │展与坚持的战略,充分发挥公司能够研发、生产从面料库、到生产流水线、│
│ │到成品库以及其间自动物流传送等全套智能物料传送、存储、分拣装备和智│
│ │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装备的重要优势,进行如下战略安排: │
│ │1、不断丰富产品链,打造智能制造系统平台,推动制造端设备物联,确保 │
│ │公司产品和技术始终处于优势竞争状态; │
│ │2、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紧跟海外新建产能的发展机遇拓展海外市场; │
│ │3、大力拓宽行业应用场景,将公司的智能物流系统产品和智能消防排烟及 │
│ │通风系统产品应用到更多行业。着力推进大客户、品牌客户、重点客户的综│
│ │合性智能制造项目由智能制造向安全制造、绿色制造发展。 │
├──────┼─────────────────────────────────┤
│公司日常经营│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既定的发展战略,继续深耕智能工厂装备业务,聚焦技│
│ │术创新,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公司智能物流系统产品和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
│ │系统产品市场业务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7,216.27万元 │
│ │,比上年同期增加21.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8万元 │
│ │,比上年同期增加17.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 │净利润为814.9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05%,公司收入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 │。 │
│ │1、市场拓展稳步推进,业务规模快速提升 │
│ │2023年,公司在“数字赋能,无边智造”的引领下,加大了为国内外客户提│
│ │供更加智慧、更加优质解决方案的力度,凭借高标准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和│
│ │精细化的客户服务能力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在智能物流系统产品方面,在持│
│ │续为海澜之家、申洲、延锋、大杨集团、三六一度、特步、海聆梦、越南飞│
│ │燕、柬埔寨顺康等优秀国、内外战略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拓展了上海│
│ │嘉麟杰、南通梦洁、江西豪驰、宁波弗迪电池、东莞愉丰、东隆商丘服饰等│
│ │项目,服装、家纺行业市场稳固,汽车零配件等行业的业务也保持持续发展│
│ │,公司境内优质客户不断增加。同时,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快速回升,报告期│
│ │内的海外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4.61%,越南飞燕、罗氏,柬埔寨溢泰、益│
│ │达、顺康等传统优质客户保持持续采购,印度、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市场保│
│ │持积极拓展态势,海外市场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在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
│ │统产品方面,公司在为华晨宝马、万华化学、广汽本田等终端用户提供产品│
│ │的同时,新拓展了北京新国展二期、呼和浩特新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
│ │期、南京空港盒马鲜生等项目,智能消防排烟及通风系统业务规模逐步提升│
│ │,2023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1%,市场空间逐步扩大。 │
│ │2、持续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在智能工厂装备上进行研发投入,不断完善智能工厂产品│
│ │链条。 │
│ │2023年度公司共申请知识产权4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
│ │,外观设计2项,软件著作权6项,其他1项。2023年度公司共获得授权知识 │
│ │产权45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6项,其他1│
│ │项。报告期内公司技术创新取得积极成果。 │
│ │3、积极推进内部管理建设 │
│ │随着公司实施的智能工厂项目越来越复杂以及行业应用场景逐步的增加,公│
│ │司在方案规划、生产、采购、实施等环节的管理能力需要大幅提升,2023年│
│ │公司加强了数字化系统建设,研发PDM系统、项目管理数据化系统与ERP系统│
│ │数据全线贯通,公司内控管理和研发技术管理的双通道不断完善,实现研发│
│ │技术、项目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高效协同,研发、生产、实施等部门信息化│
│ │水平快速提升,组织设置、生产运营、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培训和│
│ │经营管理得到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体系、经营管理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进│
│ │一步完善。 │
│ │4、募投项目全部建设完成 │
│ │公司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从项目的实│
│ │际情况出发,在保证项目质量、募投项目规划产能、研发办公等完全达到预│
│ │定目标的前提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