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238 和元生物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上海自贸、基因概念、免疫治疗、CXO概念
风格:融资融券、回购计划、连续亏损、近已解禁、专精特新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05-09│免疫治疗 │关联度:☆☆☆
──────┴──────┴────────────────────────────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布局基因和细胞治疗的企业,在基因和细胞治疗药物开发方面积累了丰富
的项目经验
──────┬──────┬────────────────────────────
2024-04-12│基因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专注为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基因治疗载体研制、基因功能研究等CRO服务,以及为
基因药物的研发提供IND-CMC药学研究、临床样品GMP生产等CDMO服务
──────┬──────┬────────────────────────────
2024-01-26│上海自贸 │关联度:☆☆☆
──────┴──────┴────────────────────────────
公司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紫萍路908弄19号楼,公司是一家聚焦基因治疗领域的生物科技公
司
──────┬──────┬────────────────────────────
2022-03-22│CXO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基因治疗CRO服务
──────┬──────┬────────────────────────────
2025-01-16│业绩预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33900万元至-28200万元,与上年
同期相比变动幅度为-164.97%至-120.42%。
──────┬──────┬────────────────────────────
2024-04-12│基因测序 │关联度:☆☆☆
──────┴──────┴────────────────────────────
公司专注为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基因治疗载体研制、基因功能研究等CRO服务,以及为
基因药物的研发提供IND-CMC药学研究、临床样品GMP生产等CDMO服务
──────┬──────┬────────────────────────────
2024-01-10│并购基金 │关联度:☆☆☆
──────┴──────┴────────────────────────────
公司2023-08-24公告成立并购基金:厦门济世乐美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2022-03-22│转板A股 │关联度:☆☆☆
──────┴──────┴────────────────────────────
和元上海:【839702:2016-12-16至2019-09-25】于2022-03-22在上交所上市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3-24│回购计划 │关联度:☆☆☆
──────┴──────┴────────────────────────────
公司拟回购不超过10000万元(1428.57万股),回购期:2025-02-13至2025-05-12
──────┬──────┬────────────────────────────
2025-03-14│近已解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3-24有股份解禁,占总股本比例为26.87%
──────┬──────┬────────────────────────────
2025-01-17│连续亏损 │关联度:☆☆☆☆
──────┴──────┴────────────────────────────
公司2023-12-31、2024-09-30财报归母净利润为负且2024-12-31预告归母净利润为负
──────┬──────┬────────────────────────────
2024-12-13│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4-05-07│临床试验显示:基因编辑疗法可改善遗传性失明患者视力
──────┴───────────────────────────────────
美国麻省眼耳医院和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接受CRISPR基因编
辑实验性治疗后,大约79%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临床试验参与者症状得到改善。研究论文发表在
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EDIT-101是一种使用CRISPR技术的实验性基因编辑疗法。此
次试验评估了EDIT-101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验性治疗用于编辑中心体蛋白290(CEP290)基因
中的突变,该基因指令负责表达对视力至关重要的蛋白质。
──────┬───────────────────────────────────
2023-10-09│诺奖花落mRNA技术先驱,肿瘤疫苗赛道开启
──────┴───────────────────────────────────
诺贝尔大会宣布,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授予两位mRNA先驱——美国科学家DrewWe
issman(德鲁?魏斯曼)与匈牙利科学家卡塔琳?卡里科。该消息瞬间引爆了国内外医药圈,该技
术也多次被认为有希望让相关研究者获得诺奖,这一期望终于在2023年成真。mRNA技术在新冠疫
情期间已经展现了商业化潜力,相关药物刷新了畅销药物榜单,国内医药企业也正在快速追赶。
同时,mRNA技术在肿瘤疫苗方面的应用潜力正在被挖掘,或将成为疫后医学技术进步的主赛道之
一。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发行人为由和元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1月20日,天健│
│ │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出具文号为天健沪审[2015]272号 │
│ │的《审计报告》,截至2015年10月31日,和元有限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1,│
│ │835.54万元。2015年11月22日,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文号为开元评报│
│ │字[2015]547号的《评估报告》,以2015年10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和元有 │
│ │限净资产评估值为1,836.29万元。2015年11月23日,和元有限召开股东会并│
│ │作出决议,同意将和元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2月8日,潘 │
│ │讴东等12名发起人签署了《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
│ │》,约定以和元有限截至2015年10月31日止的经审计账面净资产整体变更为│
│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总额为1,800万股,均为人民币普通股 │
│ │,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其余净资产计入资本公积。2015年12月8日,和元上│
│ │海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和元有限变更为股份有限公│
│ │司相关议案。同日,全体股东签署了《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章程》。2015年12月23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和元生物设立并向│
│ │和元生物核发了《营业执照》。2016年1月5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
│ │通合伙)出具文号为天健验[2016]6-12号的《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
│ │15年12月8日,发行人已收到和元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18,355,433.49元,按│
│ │照公司的折股方案,将上述净资产折合实收资本人民币18,000,000.00元, │
│ │资本公积355,433.49元。公司系依照《公司法》和其他有关规定成立的股份│
│ │有限公司,采取发起设立方式,由和元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按原账面│
│ │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注册│
│ │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0000625940784。 │
├──────┼─────────────────────────────────┤
│产品业务 │和元生物深耕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服务领域,专注为细胞与基因治疗的│
│ │基础研究提供基因治疗载体研制、基因功能研究等CRO服务,以及为细胞与 │
│ │基因药物的研发提供IND-CMC药学研究、临床样品GMP生产等CDMO服务。 │
├──────┼─────────────────────────────────┤
│经营模式 │1、商业模式 │
│ │公司采取了“院校合作+基因治疗先导研究+基因治疗产业化”模式不断满│
│ │足客户不同的需求。1)通过服务科研院所,加强对基础科学、基因治疗先 │
│ │导研究发展趋势的追踪,保持自身技术的先进性;2)通过覆盖先导研究, │
│ │从基因治疗的理论基础和转化源头出发,提升CRO/CDMO业务布局和技术研发│
│ │、储备方向的精准性,同时关注市场动态和业务机会;3)通过提供载体大 │
│ │规模制备工艺开发和GMP生产服务,在助力基因治疗药物开发和产业化的同 │
│ │时,能够深入把握前沿技术工艺的发展方向,持续积累技术诀窍Knowhow, │
│ │不断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 │
│ │该商业模式下,公司在提供从基因治疗先导研究到药物商业化的服务上良好│
│ │协同,技术研发基础不断巩固,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
│ │2、研发模式 │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效率,研发需求主要来源:1)根据市场需求趋势发起的 │
│ │新型或改良型基因治疗载体开发;2)根据基因治疗行业技术趋势发起的新 │
│ │型载体开发;3)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产品和技术研发需求。公司围绕研 │
│ │发需求开展基因治疗载体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研究,并不断形成自有知│
│ │识产权,专利保护性强、技术壁垒高,可以持续强化基础底层技术水平及产│
│ │业化基因治疗开发服务能力。 │
│ │3、采购模式 │
│ │公司采用合格供应商制度,对潜在供应商的基本概况、经营状况、质量管理│
│ │体系等方面进行审查,并将审查合格的供应商纳入采购范围,所需物料均在│
│ │合格范围内采购。公司采购模式主要为自主采购,采购方式包括按料下单和│
│ │策略备料。 │
│ │4、销售模式 │
│ │由于基因治疗CRO/CDMO服务技术门槛高,高度定制化,公司主要采用直接销│
│ │售模式。1)面向科研类客户:公司主要通过拜访上述机构的课题组、召开 │
│ │技术研讨会等方式,了解各课题组的研究重难点,以及需要CRO机构提供的 │
│ │技术服务内容,形成订单;2)面向新药开发企业:公司通过参加行业展会 │
│ │、收集整理行业动态、销售人员直接拜访客户等方式了解客户需求,明确技│
│ │术服务类型;再由公司技术服务人员提供定制化的详细技术方案和报价,经│
│ │公司QA、GMP生产和财务等部门确认,最终与客户达成一致后,签订商务合 │
│ │同,形成订单。 │
├──────┼─────────────────────────────────┤
│行业地位 │基于基因治疗CXO行业领先企业 │
├──────┼─────────────────────────────────┤
│核心竞争力 │1、不断提升的底层研发能力 │
│ │随着大量不同类型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成功应用,临床需求在不断扩展,│
│ │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基因递送效率低、载体生产成本高等。解决此类问│
│ │题的核心在于底层创新技术的突破,尤其是创新载体开发方面和生产技术突│
│ │破方面。此类底层创新技术的不断进步能够帮助企业持续获得创新成果,赋│
│ │能客户及行业发展。 │
│ │在载体创新方面,公司在全球发布pcSLenti慢病毒包装系统、BigAdeno?腺 │
│ │病毒包装系统,显著提升了载体生产能力和基因递送容量。基于自有的AAVn│
│ │eO?、LVVneO?平台,公司独家开发出特异性靶向肺内皮细胞的新型AAV载体 │
│ │和高效感染NK细胞的慢病毒载体,达到行业领先水准。持续的创新载体发现│
│ │和包装系统迭代为行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
│ │在生产工艺方面,公司通过长期积累技术开发和项目经验,持续突破以基因│
│ │治疗载体为核心的行业技术瓶颈,在载体开发技术、下游纯化工艺技术等主│
│ │要指标上,整体领先于大部分国内较为优秀的同行业公司,在大规模质粒转│
│ │染、悬浮细胞培养规模指标上与国内同行业公司持平; │
│ │质量检测方法是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关键。2023年,公司持续│
│ │迭代开发检测方法,以适配不同产品的分析方法开发和放行。 │
│ │2、拥有全面的细胞和基因治疗CRO/CDMO技术平台 │
│ │公司拥有包括分子生物学平台、实验级病毒载体包装平台、细胞功能研究平│
│ │台、SPF级动物实验平台、临床级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和细胞治疗工艺开发 │
│ │平台、质控技术研究平台在内的全面的细胞和基因治疗CRO/CDMO技术平台,│
│ │并在技术平台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为公司从事全方位的CRO/CDMO服务提│
│ │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 │3、适配客户需求、灵活解决问题的全面技术能力 │
│ │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种类繁多,涉及的病毒及细胞治疗类产品项目经验种类│
│ │超过10余种,涉及的生产细胞同样多样,这意味着不同产品开发必然涉及大│
│ │量不同技术路线和要求。经验不足的CDMO只会用自己掌握的,或者转移过来│
│ │的技术生搬硬套客户项目,这显然会为项目推进带来重大风险。 │
│ │4、丰富的产能配置,大规模、高灵活性PGMP生产平台 │
│ │在药物开发合作中,CDMO需帮助药物开发企业完成生产工艺的开发优化以及│
│ │大规模生产服务,足够的产能供应是CDMO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药物开发│
│ │往往涉及不同规模的生产,用于工艺测试、放大和商业化生产。因而,在竞│
│ │争激烈的市场中,如果能够与同一家CDMO合作进行小规模生产和大批量生产│
│ │,以及生产环节涉及各项活动,这对于药物的快速开发上市,是一项巨大的│
│ │优势。 │
│ │5、严密的PIP保护体系 │
│ │细胞和基因治疗领域的药物研发专利、生产工艺专利门槛高,前期投入大,│
│ │又难以杜绝模仿,这给药物开发中的IP保护带来挑战。药物研发企业的专利│
│ │一旦泄露,新药则面临被“窃取”的风险,进而影响产业化进程和商业化进│
│ │程。因而,严密的IP保护是CDMO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
│ │6、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 │
│ │与CDMO合作的一个关键价值是CDMO服务经验带来的项目高成功率。鉴于业务│
│ │属性,CDMO通常在多个不同项目中获得了丰富经验。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在│
│ │以前的项目中看到并学到了对项目有益的技术积累,这可能是中小型CDMO及│
│ │药企尚未获得的经验类型,但它可能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同时,经验和专业│
│ │知识丰富的CDMO能帮助客户更好地理解法规监管要求,降低风险。 │
│ │7、全方位细胞和基因治疗一站式服务能力 │
│ │为了加速药物开发,药物研发企业可能会选择不同企业完成细胞株开发、生│
│ │产细胞建库服务、工艺开发、临床样品生产服务、商业化生产服务、分析测│
│ │试服务等,但常常会带来效率低下、沟通不畅、决策不足等问题,导致总体│
│ │进度延误、成本增加。因而,拥有一站式服务能力的CRO/CDMO能够最大程度│
│ │帮助客户加速药物开发进程。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80.50万元,同比下降29.69%;实现归属于 │
│ │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793.83万元,同比下降425.90%;实现归属于母 │
│ │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354.89万元,同比下降476.11│
│ │%。 │
├──────┼─────────────────────────────────┤
│竞争对手 │Lonza(股票代码:LONN.SIX)、Oxford BioMedica(股票代码:OXB.L)、│
│ │Catalent(股票代码:CTLT.N)、无锡生基医药、金斯瑞生物科技(股票代│
│ │码:1548.HK)、苏州博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研发支出5,091.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20%;新增申报│
│营权 │专利、商标等40件,新增授权专利12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公司累计拥有 │
│ │授权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是行业内为数不多专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CRO到CDMO提供一站式服务的 │
│ │企业,并在不断积累的核心技术集群加持下,持续为行业发展和基因治疗药│
│ │物开发提供全方位支持。 │
│ │公司积极拓展基因治疗CRO服务,在研究级基因递送载体生产服务和基因功 │
│ │能研究服务方面持续扩大客户群体。截至2023年末,累计服务超过10000家 │
│ │研发实验室客户,较截至2022年年末累计数增长超过20%;在该领域的市场 │
│ │覆盖率不断扩大,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行业地位。 │
│ │公司拥有15条GMP载体生产线与20条GMP细胞生产线,及5L-500L质粒发酵规 │
│ │模和50L-2000L悬浮细胞培养规模,产线数量与产能规模位居国际行业前列 │
│ │。报告期内,公司CDMO业务位于国内行业细分领域第一梯队。 │
│ │公司已累计承接细胞与基因治疗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项目数量超过330项, │
│ │服务经验位居国内行业前列。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通过行业展会│
│ │、客户拜访、学术演讲不断扩大公司在美国的行业影响力,为公司的全球化│
│ │布局打下基础。 │
├──────┼─────────────────────────────────┤
│消费群体 │知名细胞与基因治疗新药研发企业、大型药厂、科研院校、医疗机构在内的│
│ │客户群体 │
├──────┼─────────────────────────────────┤
│消费市场 │华东区、华南区、华北区、西南区、其他、境外 │
├──────┼─────────────────────────────────┤
│增持减持 │和元生物2024年5月16日公告,股东上海檀英、上海乾刚、上海乐永计划未 │
│ │来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971.15万股(占公司 │
│ │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5%)。截至公告日,上述股东合计持有公司股份5233│
│ │.9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8.0841%。 │
│ │和元生物2024年11月28日公告,公司股东上海檀英及其一致行动人拟自公告│
│ │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所持公 │
│ │司股份,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1424.35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 │
│ │过2.2%;股东华睿盛银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647.4331万│
│ │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截至公告日,上海檀英及其一致行动人合│
│ │计持有公司股份4587.14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7.0851%。华睿盛银│
│ │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796.521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5│
│ │.864%。 │
├──────┼─────────────────────────────────┤
│行业竞争格局│近年来,在基础生命科学和前沿生物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全球创新药行业的│
│ │发展达到新的爆发点,以基因疗法为代表的新一代先进疗法快速兴起,全球│
│ │总计超过30款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陆续获批上市,为肿瘤、罕见病、神经系│
│ │统、肌肉骨骼系统、免疫系统等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疾病治愈带来希望,也│
│ │正是由于上市药物的加速获批,基因疗法正经历从实验室概念到临床应用的│
│ │快速发展阶段。 │
│ │2023年,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相关产品正在大规模走向临床。根据Citeli│
│ │ne近期发布的“Gene,Cell,&RNATherapyLandscape:Q42023QuarterlyDataRe│
│ │port”报告显示,截止2023年末,全球已拥有累计超过3951个基因治疗(包│
│ │括基因治疗及基因修饰的细胞治疗)、非基因修饰的细胞疗法与RNA疗法管 │
│ │线,其中在基因治疗的2111条管线中,313个项目处于II期及之后。随着进 │
│ │入临床中后期的管线数量快速上升,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正逐步从大量概念│
│ │验证阶段进入大量临床应用阶段。同时,随着大量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临床│
│ │试验的开展与推进,获批药物不断增加。报告期内,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迎│
│ │来产品上市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共12款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
│ │在不同国家获批上市,其中中国上市药物共计4款。 │
├──────┼─────────────────────────────────┤
│行业发展趋势│(1)药企持续布局基因治疗领域 │
│ │报告期内,多款基因治疗药物获批上市,给基因治疗的产业化、商业化前景│
│ │带来成功经验的同时,也给药企布局基因治疗领域带来重组信心。根据CRB │
│ │机构2022年的调研报告显示,被调的500家生物技术公司中,76%的公司在未│
│ │来三年内会布局基因修饰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超过抗体药物、ADC药物、R│
│ │NA药物的布局比例;同时,61%的公司会在未来三年布局基因治疗领域,而 │
│ │目前进行基因治疗的公司仅为46%。大量公司进入基因治疗领域是行业发展 │
│ │的重要趋势。 │
│ │(2)基因治疗CDMO市场规模及渗透率进一步提高 │
│ │随着大量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开展与推进,预计获FDA、EMA、NMPA批准的药物│
│ │预计将不断增加,基因治疗市场有望在未来15-20年高速增长,并成为主要 │
│ │的创新药细分领域之一。在上述因素的带动下,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对以临│
│ │床级生产工艺开发和GMP生产为核心的CDMO服务需求和依赖程度将持续上升 │
│ │,从而带动基因治疗CDMO市场规模及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 │
│ │(3)全球基因治疗CDMO产能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转移 │
│ │近年来,随着基础科研水平的进步、基因治疗研发能力的总体上升、研发投│
│ │入的持续增加,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亚太地区逐步发展为主要的基因治疗│
│ │药物研发生产中心之一,且有望凭借日益加快的产能建设、专业化综合制药│
│ │人才的供给、高效的项目交付能力,加速全球基因治疗CDMO产能进一步向亚│
│ │太地区转移,从而成为最重要的基因治疗产业聚落之一。 │
│ │(4)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程度将持续提高 │
│ │基因治疗载体工艺开发及GMP生产的过程控制极为严苛,所需的关键生产设 │
│ │备和关键试剂耗材目前主要由欧美等发达国家供应,核心环节的国产化率较│
│ │低。但随着国内基因治疗CDMO行业的发展,为更好地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技│
│ │术安全性、降低供应链被欧美“卡脖子”的风险,CDMO企业通过开展设备和│
│ │材料相关的技术工艺创新,从而逐步实现关键物料和设备的国产化,将成为│
│ │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产业链国产化程度将持续提高。 │
├──────┼─────────────────────────────────┤
│行业政策法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
│ │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高│
│ │端医疗装备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
│ │促进细胞与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府工作报告│
│ │重点任务清单》、《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
│ │23—2025年)》、《谈判药品续约规则》、《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上│
│ │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做好│
│ │医保药品单独支付保障工作的通知》、《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
│ │干措施(2024)(征求意见稿)》、《基因治疗血友病临床试验设计技术指导原│
│ │则》、《人源干细胞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人类│
│ │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人源性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治疗产品临床│
│ │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自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药学变更研究问 │
│ │题与解答(征求意见稿)》、《体细胞临床研究工作指引(试行)》 │
├──────┼─────────────────────────────────┤
│公司发展战略│1、底层技术为核心,拓宽工艺应用领域的技术路线 │
│ │公司将以基因治疗载体的研发、改进、工业化生产技术提升为核心,进一步│
│ │扩充两大核心技术集群内涵,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保护体系。 │
│ │(1)基因治疗载体开发技术方面 │
│ │针对专利限制、病毒活性低、应用疾病领域受限等基础性问题,公司将加强│
│ │基因治疗载体的基础结构研究,特别对于靶向罕见病基因治疗的AAV病毒载 │
│ │体,扩展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AAV文库筛选,发现高靶向性、高容量病毒载 │
│ │体;同时,公司将开发新型非病毒基因治疗载体,如脂质体、外泌体等,以│
│ │期拓展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领域。 │
│ │(2)基因治疗载体生产工艺及质控技术方面 │
│ │公司将以基因治疗载体药物的大规模GMP生产为目标,加大在细胞培养工艺 │
│ │、生产工艺放大、新型质控技术方面和原材料国产替代的研发投入。 │
│ │1)不断深化无血清悬浮细胞培养技术,并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稳转细 │
│ │胞株的生产工艺,以显著提升工艺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
│ │2)进一步开发和优化生产工艺,以现有GMP生产平台的多年技术积累为纽带│
│ │,实现更大规模的基因药物GMP生产,达到国际领先规模; │
│ │3)基于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基础,进一步加大与各国监管机构合作,加快 │
│ │质控新技术、新标准的落地应用,推动提升行业质量标准; │
│ │4)关键原材料国产化方面,以细胞培养基、纯化填料和过滤膜为代表,通 │
│ │过与国内供应商深度合作,介入设备工艺、原材料生产工艺的改造,进而在│
│ │优化GMP生产工艺的同时,通过提高设备和材料的国产替代率,提升供应链 │
│ │的自主可控程度,降低CDMO服务成本。 │
│ │2、立足国内,布局全球的业务拓展战略 │
│ │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商业模式,提高国际化产业整合能力,成为立足国内、辐│
│ │射全球的基因治疗药物综合服务平台。 │
│ │公司围绕业务布局制定相应的业务策略。CRO业务方面,公司正在并继续将 │
│ │服务客户由科研院所拓展至医药企业,扩大CRO服务场景;CDMO业务方面, │
│ │公司以国内基因治疗市场为起点,基于基因治疗药物中、美、澳IND申报项 │
│ │目经验,逐步将业务拓展至全球主要的生物制药核心市场。同时,基于基因│
│ │治疗CDMO服务的综合优势,公司未来还可能通过实施境内外并购、与国外领│
│ │先的基因治疗公司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开展更多样化的基因治疗产品的研│
│ │发、孵化及商业化等技术服务。 │
│ │前述发展战略的良好实施,将有助于公司实现“赋能基因治疗,共守生命健│
│ │康”的公司使命。 │
├──────┼─────────────────────────────────┤
│公司日常经营│(一)主要经营业绩情况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480.5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69%;实现│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793.8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719.48万 │
│ │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354.89万元 │
│ │,较上年同期减少16905.68万元。 │
│ │(二)主营业务发展状况 │
│ │1、基因治疗CRO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扩大服务场景,不断推出新产品并尝试│
│ │拓展新领域,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7944.77万元 │
│ │,较上年同期增长20.56%; │
│ │2、基因治疗CDMO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699.11万元,较 │
│ │上年同期下降50.64%,主要由于外部经济市场环境延续疲弱态势、不确定性│
│ │增加,全球和国内的生物科技领域融资均有明显放缓,细胞和基因治疗CDMO│
│ │行业下游客户融资进度普遍弱于预期,导致公司国内CDMO业务拓展、订单规│
│ │模、项目交付等方面受到不利影响,短期内表现业绩下滑;面对阶段性困难│
│ │,公司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发挥业务全面性、技术多样化、项目经验丰富等│
│ │优势,在溶瘤病毒、AAV基因治疗、CAR-T/NK、干细胞等细胞治疗以及mRNA │
│ │等多个细分领域开拓国内外新客户,并已取得较好的订单进展;截至报告期│
│ │末,累计协助客户获得中美IND批件32项,涉及溶瘤病毒产品、AAV基因治疗│
│ │产品、慢病毒产品、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