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257 新锐股份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工业母机
风格:融资融券、即将解禁、专精特新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03-07│工业母机 │关联度:☆☆☆
──────┴──────┴────────────────────────────
子公司株洲韦凯主营数控刀片,数控刀片产品应用于数控机床
──────┬──────┬────────────────────────────
2024-03-07│数控系统 │关联度:☆☆☆
──────┴──────┴────────────────────────────
子公司株洲韦凯主营数控刀片,数控刀片产品应用于数控机床
──────┬──────┬────────────────────────────
2022-07-11│人民币贬值受│关联度:☆☆☆
│益 │
──────┴──────┴────────────────────────────
公司外销占比51.8%。
──────┬──────┬────────────────────────────
2021-10-27│转板A股 │关联度:☆☆☆
──────┴──────┴────────────────────────────
新锐股份:【834859:2015-12-14至2020-02-24】于2021-10-27在上交所上市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4-06-18│即将解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4-28有股份解禁,占总股本比例为26.65%
──────┬──────┬────────────────────────────
2021-12-01│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暂无数据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发行人是由新锐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3月15日,新锐 │
│ │有限召开临时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将新锐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 │。2012年4月16日,公证天业出具苏公W[2012]A561号《审计报告》,截至20│
│ │12年3月31日,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为43,286,198.12元。2012年4月19日, │
│ │中天评估出具苏中资评报字(2012)第1015号《苏州新锐工程工具有限公司拟│
│ │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评估报告》,截至评估基准日2012年3月31 │
│ │日,公司净资产评估值为50,609,700元。2012年4月20日,新锐有限召开临 │
│ │时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以新锐有限2012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43,28│
│ │6,198.12元为基础,按照1.2367:1的比例整体折股变更为股份公司,其中3,│
│ │500万元折为股本(每股面值1.00元),其余8,286,198.12元计入资本公积 │
│ │。同日,新锐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共同签订《苏州新锐合金工具股份有│
│ │限公司(筹)发起人协议书》。2012年5月10日,新锐股份召开创立大会暨 │
│ │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同日,公│
│ │证天业出具苏公W[2012]B032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2年5月10日,新│
│ │锐股份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出资43,286,198.12元。新锐有限截至2012年3│
│ │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43,286,198.12元,各发起人将其中的3,500万元作│
│ │为对新锐股份的认缴出资计入股本,其余8,286,198.12元计入资本公积。20│
│ │12年5月17日,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注册号为320594000058192的《企│
│ │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变更为“苏州新锐合金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号为9132000077867054XF。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硬质合金及工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硬│
│ │质合金、硬质合金工具,以及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的配套产品,其中,硬质合│
│ │金包括矿用工具合金、切削工具合金和耐磨工具合金等,硬质合金工具则主│
│ │要是以牙轮钻头、潜孔钻具、顶锤式冲击钎具为代表的凿岩工具和数控刀片│
│ │为代表的切削工具。 │
├──────┼─────────────────────────────────┤
│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
│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碳化钨粉、钴粉及合金钢,碳化钨及钴粉均具有大宗商│
│ │品属性,市场交易活跃,价格公开透明,潜在供应商较多;合金钢为公司生│
│ │产牙轮钻头所需的特种钢材,需由供应商根据公司需求生产,公司对主要原│
│ │材料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同时,公司为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固定│
│ │资产投入,提升投资回报率,将少量工序以委托加工方式完成。此外,公司│
│ │向海外大型矿山企业提供开采、勘探耗材的综合解决方案,除向其销售牙轮│
│ │钻头外,也提供配套耗材产品,配套产品种类繁多,客户需求个性化较强,│
│ │公司为专注主业,对外采购部分配套产品以满足客户需要,提高综合服务能│
│ │力。 │
│ │2、生产模式 │
│ │公司的产品分为标准化产品及非标准化产品,标准化产品主要包括棒材、板│
│ │材等硬质合金产品以及牙轮钻头等硬质合金工具,非标准化产品主要包括硬│
│ │质合金齿、金刚石复合片基体、耐磨零件等定制或异形硬质合金产品。公司│
│ │采用“以销定产、适度备货”的生产模式,对于标准化产品,公司通常结合│
│ │订单情况并根据历史销售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维持一定安全库存量,对于│
│ │非标准化产品则根据客户订单生产。 │
│ │3、销售模式 │
│ │公司下游客户较为分散且分属不同行业,针对客户结构的特点,公司采用“│
│ │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对于采购量较大或者销售区域较为集中│
│ │的客户,公司通常自建销售渠道,对于公司尚未建立销售渠道的海外地区、│
│ │公司新产品推广阶段以及采购量较低且较为分散的客户,公司则借助经销商│
│ │的稳定销售渠道资源实现产品覆盖。公司的所有销售模式均为买断式销售,│
│ │不存在代销的情况。 │
│ │4、研发模式 │
│ │公司产品应用广泛,下游客户数量众多,公司与主要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
│ │系,为满足公司主要客户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紧跟市场的前沿发展方向,│
│ │公司构建了以技术研发中心为自主研发平台,以各品类产品研发部为产品及│
│ │工艺创新平台的完善的研发体系。公司实行项目制的研发方式,并形成了研│
│ │发、销售相互驱动的研发模式,能够快速有效地根据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趋│
│ │势提出研发课题,快速组建项目研发团队,并与市场端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
│ │。公司重视基础技术研发,通过密切跟踪硬质合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充│
│ │分利用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积极开发适用于高端硬质合金及工具的新产品│
│ │和新技术,保证公司技术和产品布局适应行业发展的不断演进。 │
├──────┼─────────────────────────────────┤
│行业地位 │硬质合金产量连续多年位列国内前十 │
├──────┼─────────────────────────────────┤
│核心竞争力 │1、研发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优势突出 │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硬质合金及其应用的研发与创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 │,设立技术研发中心作为自主研发平台,密切跟踪行业内最新研究成果,开│
│ │展长期技术研发工作,并在各事业部分设技术部,根据市场需求改进现有产│
│ │品和开发新产品,保证公司技术和产品布局适应行业技术发展更迭。 │
│ │公司坚持自主开发和合作研发相结合,依托公司现有核心技术和研究开发队│
│ │伍,加强与高校、研究所的多层次的技术合作。公司是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
│ │及江苏省高效凿岩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是国内先进的大规模硬质合│
│ │金柱齿研发制造基地及大规模矿用牙轮钻头研发制造基地,公司与南京航空│
│ │航天大学、贵州大学和长江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建立良好的研发合作关系,│
│ │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产学研合作生态。 │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61项发明专利、27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1项软 │
│ │件著作权,拥有研发人员191人,形成了一支贯通硬质合金及工具开发的研 │
│ │发团队。 │
│ │2、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优势 │
│ │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硬质合金和矿用硬质合金工具,两者结合紧密、相互│
│ │促进,有利于成本的优化和产品性能的提升。公司矿用硬质合金工具主要采│
│ │用自产硬质合金作为原材料,能够有效保障原材料品质,公司硬质合金的技│
│ │术优势在矿用硬质合金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性价比方面获得了充分的体现;同│
│ │时,公司作为矿用硬质合金工具领域重要参与者,能够深入客户生产经营实│
│ │际,掌握客户的切实需求,有针对性的对产品进行改进,从而反哺硬质合金│
│ │的研发与创新,提升了硬质合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 │3、矿山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优势 │
│ │公司通过收购澳洲AMS,切入矿山开采、勘探耗材综合服务领域,使公司的 │
│ │国际市场布局和产品垂直延伸进入新的阶段。公司依托自产矿用硬质合金工│
│ │具的技术优势和性价比优势,深度参与客户生产过程,切实了解客户需求,│
│ │为客户提供应用于开采、勘探的矿用硬质合金工具及其配套产品的定制化解│
│ │决方案,在对客户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产品选型和技术咨询等服务,│
│ │使矿山客户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勘探开采作业。优异的产品性能和较高的性价│
│ │比,以及对矿山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公司已具备与跨国公司在牙轮钻头等│
│ │矿用硬质合金工具细分领域竞争的能力。 │
│ │4、品牌优势 │
│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打造自主品牌,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开拓│
│ │,公司产品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销售区域覆盖亚洲、欧洲、大洋│
│ │洲、非洲和美洲等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或地区。“Shareate?”品牌的硬质 │
│ │合金和凿岩工具产品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
│ │品”、“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苏州市名牌产品”等│
│ │称号。公司的品牌优势和广泛的市场认可度对公司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具│
│ │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公司将凭借既有的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大国内外市场开│
│ │拓力度,努力将公司产品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
│ │5、企业管理优势 │
│ │公司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引,以经营目标为导向,以年度经营计划、全面预│
│ │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为手段,形成了成熟的运营管理体系,并采用事业部制管│
│ │理模式,打造了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稳定、高效的管理团队,凝聚力和│
│ │专业能力强,团队结构搭配合理,专业管理、营销人才以及核心技术人员保│
│ │持稳定。在核心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公司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在复杂、激烈│
│ │的竞争中能够及时、合理决策并有效实施,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933.25万元,同比增长30.89%;实现归属于│
│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98.91万元,同比增长10.94%;实现归属于上市 │
│ │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3,781.99万元,同比增长25.59% │
│ │。 │
├──────┼─────────────────────────────────┤
│竞争对手 │肯纳金属(KMT.N)、中钨高新(000657.SZ)、厦门钨业(600549.SH)、 │
│ │翔鹭钨业(002842.SZ)、章源钨业(002378.SZ)、山特维克(SAND.ST) │
│ │、阿特拉斯、石化机械(000852.SZ)、欧科亿(688308.SH)、华锐精密(│
│ │688059.SH)、湖北鸣利来合金钻具股份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品牌:“Shareate?”品牌的硬质合金和凿岩工具产品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 │
│营权 │的口碑,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
│ │名品牌”、“苏州市名牌产品”等称号。 │
│ │专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61项发明专利、278项实用新型专利和2│
│ │1项软件著作权,拥有研发人员191人,形成了一支贯通硬质合金及工具开发│
│ │的研发团队。 │
├──────┼─────────────────────────────────┤
│投资逻辑 │公司专注于中高端硬质合金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已建成国内先进的中高端│
│ │硬质合金研发生产基地,根据中国钨业协会硬质合金分会公开的统计数据,│
│ │公司的硬质合金产量连续多年位列国内前列,旋转齿、油用金刚石复合片基│
│ │体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前列。 │
│ │公司依托于硬质合金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市场地位,将产业延伸至下游的工具│
│ │制造领域,形成了硬质合金及工具制造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运营模式,│
│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向海外矿山客户供应开采、勘探领域的矿│
│ │用硬质合金工具及外购配套产品,为其提供矿山耗材综合解决方案。根据中│
│ │国钢结构协会钎钢钎具分会统计信息,公司矿用牙轮钻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 │位列国内第一;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公司矿用牙轮钻头在澳洲等市场占有率│
│ │位列前三,具备与跨国公司在该细分市场竞争的实力。 │
│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实现了硬质合金生产、工具制造以及矿山耗材综合服务│
│ │的产业链贯通,成为必和必拓(BHP)、力拓集团(RioTinto)和FMG等全球│
│ │铁矿石巨头的直接供应商,并通过经销商渠道进入巴西淡水河谷(VALE)、│
│ │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的供应链体系。 │
│ │2021年8月,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
├──────┼─────────────────────────────────┤
│消费群体 │矿山采掘、石油钻井、工程机械、金属切削机床、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和航│
│ │天军工等行业领域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股权收购 │收购控股孙公司澳洲AMS 21%股权:新锐股份2023年5月18日公告,公司全资│
│ │子公司澳洲新锐目前持有澳洲AMS70%股权,澳洲新锐拟以11381426.28澳元 │
│ │的价格向澳洲AMS少数股东APL购买其持有的澳洲AMS21%股权,澳洲新锐收购│
│ │资金一部分来自新锐股份使用自有资金向澳洲新锐增资,金额1100万澳元,│
│ │剩余部分来自澳洲新锐自筹资金。股权转让完成后,澳洲新锐将持有澳洲AM│
│ │S91%股权,APL持有澳洲AMS9%股权。 │
│ │拟4200万美元收购DrillcoToolsS.A.100%股权:新锐股份2024年12月27日公│
│ │告,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澳洲新锐以现金形式收购智利企业DrillcoTools│
│ │S.A.100%的股权,交易对价为4200万美元。标的公司位于智利,是一家专业│
│ │从事凿岩工具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成立于1982年,其前身可追溯到│
│ │1966年,当时主要为当地的采矿和钻井行业提供设备分销服务。 │
├──────┼─────────────────────────────────┤
│行业竞争格局│公司所处的硬质合金产业链呈现出上下游一体化趋势,上游原材料开采及冶│
│ │炼企业纷纷向硬质合金及工具制造领域延伸,形成了以中钨高新为代表的贯│
│ │穿硬质合金全产业链的行业龙头企业,以公司为代表的硬质合金生产企业亦│
│ │布局下游工具行业。硬质合金产业链呈现出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行业格局│
│ │。 │
├──────┼─────────────────────────────────┤
│行业发展趋势│(1)产业整合进程加快,行业内收购数量增多 │
│ │硬质合金及工具行业属于硬质合金产业链中的中下游,其上游为钨、钴等金│
│ │属化合物和粉末的开采及冶炼行业,下游为机械加工、石油和地矿挖掘、汽│
│ │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由于硬质合金细分产品数量众多,下游应用│
│ │领域广泛,长期以来各细分市场间存在一定的壁垒,行业内企业普遍通过新│
│ │产品的持续开发以及产业链内的收购兼并提升企业市场规模,增强企业竞争│
│ │力。 │
│ │国外硬质合金及工具制造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过程往往伴随着行业内多次兼│
│ │并收购,以山特维克为例,2018年以来已完成对美国Dura-Mill公司、昆山 │
│ │欧思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美国Wetmore公司、澳大利亚Deswik公司等多家 │
│ │行业内企业的收购,进一步扩大了业务覆盖领域,增强了对细分领域的控制│
│ │力,提升了客户的整体服务能力。近年来,我国的硬质合金企业也逐渐加快│
│ │产业整合步伐,如中钨高新收购PCB行业微型刀具企业德国HPTec,翔鹭钨业│
│ │收购隆鑫泰钨业等。 │
│ │(2)高端硬质合金及工具的国产化是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
│ │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高端数控刀具、精密零件模具等│
│ │作为提升制造水平、劳动效率的关键工业零配件,长期依赖进口。其中,高│
│ │端数控刀具应用在航空航天、军工及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关乎国家经济安│
│ │全和国防安全,进口依赖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道障碍。目前│
│ │国内部分硬质合金品类产品仍以低端化、同质化产品为主,硬质合金深加工│
│ │和精加工比例不足,突破高端硬质合金的技术壁垒,实现高端硬质合金及其│
│ │工具的国产化是国内硬质合金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
│ │(3)国内硬质合金及工具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
│ │与国外同行业公司相比,国内硬质合金行业企业普遍存在产品单一、客户需│
│ │求理解度不足或不能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的特点,无法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
│ │案,导致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低端、初加工产品为主,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足,│
│ │利润率较低。国际领先的硬质合金工具生产企业基于丰富的产品种类及较高│
│ │的技术含量,以客户系统性需求为中心,能够为客户提供系统、完整的解决│
│ │方案,并及时掌握客户实际需求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强化配套服务,│
│ │由单一的工具制造商转变成为综合服务商。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国内硬质│
│ │合金工具企业需不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由单一产品输出转化为综合性解决│
│ │方案输出,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
├──────┼─────────────────────────────────┤
│行业政策法规│《中国制造202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有色金属│
│ │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
│ │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能源│
│ │发展“十三五”规划》、《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 │中国钨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十三五” │
│ │发展规划》、《“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
│ │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目录(2016)》、《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
│公司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实现了硬质合金生产、工具制造以及矿山耗材综合服务│
│ │的产业链贯通,形成了富有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的运│
│ │营模式。公司未来将持续在硬质合金产业链深耕细作,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一│
│ │体化发展水平,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掘新的盈利增长点,丰富公司产│
│ │品种类,提升产品质量和综合服务能力。 │
│ │公司制定了“212战略”,即“两张王牌+一个资本运营平台+二维扩张”。 │
│ │公司以打造国际型品牌和国际化渠道两张王牌为发展目标,以一个资本运营│
│ │平台为重要载体,以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的二维扩张为战略方向,以创│
│ │新为客户提升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 │
├──────┼─────────────────────────────────┤
│公司日常经营│(一)全方位赋能各子公司,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
│ │报告期内,公司对旗下分子公司实施全面的赋能战略,在市场渠道、人员管│
│ │理、业务培训、战略及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EHS等多方面进行赋能与支 │
│ │持,促进各业务单元业绩稳步提升。同时,继续推进对控股子公司规范化、│
│ │制度化管理,通过高效管理,建立健全激励有力又约束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 │,加强集团的管理和控制体系。在多维度赋能及高效管理的过程中,公司各│
│ │事业部及控股子公司结合实际情况,齐心聚力推动全公司文化建设、沟通交│
│ │流等整体融合,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构建发展新蓝图。 │
│ │(二)国际业务快速发展,谱写公司国际发展新篇章 │
│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全球市场变化趋势,主动拓展海外业务,加速国际│
│ │化进程,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近20%。公司不断加强海外子公司管理,在 │
│ │把握现有客户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发掘老客户的价值,并通过内外协作、参│
│ │加坦桑尼亚国际矿业展、加拿大多伦多矿业展览会、亚洲非开挖展、阿联酋│
│ │矿业展等多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市场营│
│ │销等措施,推动新产品、新市场发展。公司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
│ │不同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不仅巩固了其在现有市场的领导地位,也为进一步│
│ │拓展新的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
│ │力和活力。 │
│ │(三)强化技术创新,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
│ │遵循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公司依据硬质合金行业的动向和市场需求,专注│
│ │于材料制备、产品结构设计、生产流程改进以及检测技术创新等关键领域。│
│ │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研发团队结构,增强研发团队的整体实力。在报告期内│
│ │,公司增加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到7297.73万元,同比增长28.27%,并成│
│ │功获得了6项发明专利和57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些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公司技 │
│ │术发展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公司不仅坚持自主研究,还邀请行业资深专家│
│ │进行调研指导,并与中南大学等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高校战略联盟,│
│ │提出引智工程和人才培养计划,旨在推动科学研究与公司发展的相互促进,│
│ │以及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 │
│ │(四)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
│ │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秉持以人才为核心的理念,紧密围绕既定的发│
│ │展战略,实施精准引进、系统培养、严格考核和有效激励的策略,以期打造│
│ │一个全面而高效的人才管理体系。为了进一步调动核心团队的工作热情和创│
│ │造力,公司在2023年1月5日正式启动了首期股权激励方案,并在随后的2月 │
│ │、4月、9月分别完成了首次授予及预留部分第一次、第二次授予。此外,公│
│ │司注重员工的职业成长和技能提升,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旨在激│
│ │励员工追求卓越,确保公司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实现双方共赢,进而推动公│
│ │司的持续、稳健发展。 │
│ │(五)不断规范公司运作,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
│ │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加强内部管理,以支持和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
│ │不断优化治理结构,2023年公司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修订了│
│ │《公司章程》及相关议事规则,并按照要求完成独立董事补选及董事会专门│
│ │委员会的调整工作,进一步确保公司决策的透明性和合理性,提升公司治理│
│ │的有效性。同时,公司不断健全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内部专题审计等方式,│
│ │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有效控制潜在风险,公司内部治│
│ │理水平得到进一步强化。 │
├──────┼─────────────────────────────────┤
│公司经营计划│1、技术提升计划 │
│ │公司已在硬质合金、硬质合金工具板块形成了完备的核心技术体系,丰富的│
│ │产品种类和优异的产品性能保证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将不断加强│
│ │金属陶瓷及异形硬质合金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持续改进工艺水平,提│
│ │升产品性能;充分挖掘矿用硬质合金工具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潜在市场需求,│
│ │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矿产勘探开采等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丰富公│
│ │司产品体系和技术储备,不断提高科研项目IPD管理能力,加大战略产品的 │
│ │研发投入,发展建成硬质合金及凿岩工具两大研发中心,对标行业先进,以│
│ │实现新的技术突破。 │
│ │2、市场拓展计划 │
│ │公司将积极提升市场策划能力,在强化现有市场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 │国内和国际的销售渠道布局,加快拓展国际市场,以澳洲AMS和美国AMS为支│
│ │点,凭借与南美等地区经销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
│ │,通过增设海外销售服务公司,缩短对客户的供货周期,实现快速响应,加│
│ │强现有及潜在市场的辐射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随着公司产品品类│
│ │及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将推进与行业市场头部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并推出│
│ │满足客户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 │
│ │3、产能建设计划 │
│ │公司以苏州和武汉为两大生产制造基地,2024年将全力推进位于苏州的改扩│
│ │建工程验收工作及位于武汉的IPO募投项目——牙轮钻头建设项目、研发中 │
│ │心建设项目及超募资金建设新项目——精密零件建设项目和潜孔钻具、扩孔│
│ │器建设项目的整体建设工作,项目建成后,公司硬质合金及工具的产能规模│
│ │将得到提升,进而有助于提高公司的产品交付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
│ │4、资本运作计划 │
│ │2024年,公司将加强对已完成收购的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推动投后管理制度│
│ │化、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做深、做实、做细投后管理工作,通过对控│
│ │股子公司的市场赋能、管理赋能、资源赋能,推动各公司健康、良性发展。│
│ │同时,公司将继续重点关注与主营业务及产业链上下游具有协同效应的标的│
│ │,通过兼并收购等资本手段,不断完善公司业务板块的强链与补链,实现内│
│ │生与外延双驱动高质量发展。 │
│ │5、人才培养与激励计划 │
│ │公司始终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了良好的人才│
│ │培养与激励制度。公司将继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实行本地化和国际化人才│
│ │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战略,加强对人才的绩效管理和任职资格培训,完善干部│
│ │队伍梯队建设,提升员工综合能力,助力公司打造国际型品牌和国际化渠道│
│ │两张王牌。同时,不断完善增量分享机制,紧密围绕公司经营目标与股权激│
│ │励考核目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进公司首期股权激励的归属工│
│ │作及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安排。 │
├──────┼─────────────────────────────────┤
│公司资金需求│本公司的政策是定期监控短期和长期的流动资金需求,以及是否符合借款协│
│ │议的规定,以确保维持充裕的现金储备,以满足短期和较长期的流动资金需│
│ │求。 │
├──────┼─────────────────────────────────┤
│可能面对风险│(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
│ │1、技术人才流失或不足的风险 │
│ │高端硬质合金技术壁垒较高,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和储备,截至2023年末,│
│ │公司的研发人员为191人,其中,核心技术人员6人。 │
│ │2、核心技术失密风险 │
│ │公司目前的核心技术由一系列专利和技术秘密组成,部分核心技术以技术秘│
│ │密方式保护。 │
│ │3、产品被替代的风险 │
│ │硬质合金量产已有近百年的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