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联影医疗(688271)热点题材主题投资

 

查询个股所属概念题材(输入股票代码):

热点题材☆ ◇688271 联影医疗 更新日期:2025-04-0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智能医疗、人工智能 风格:融资融券、大盘股、基金重仓、百元股、非周期股 指数:中证100、上证180、上证中盘、大盘成长、民企100、国证成长、沪深300、300非周、上证 创新、科创50、双创50、创新100、科创生物、长三角、中证A100 【2.主题投资】 ──────┬──────┬──────────────────────────── 2025-03-27│人工智能 │关联度:☆☆☆ ──────┴──────┴──────────────────────────── (联影智能)是联影集团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是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重要战略布局。 ──────┬──────┬──────────────────────────── 2022-10-17│智能医疗 │关联度:☆☆☆ ──────┴──────┴──────────────────────────── 公司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 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产品线覆盖MR产品、CT产品、XR产品、MI产品和RT产品以及生命科学仪器 等。 ──────┬──────┬──────────────────────────── 2024-03-15│罗素小盘 │关联度:-- ──────┴──────┴──────────────────────────── 公司符合罗素小盘股标准 ──────┬──────┬──────────────────────────── 2022-08-22│医疗器械概念│关联度:☆☆☆☆☆ ──────┴──────┴──────────────────────────── 公司主要业务为研发生产销售医学影像诊断设备,MR、CT与XR产品。 ──────┬──────┬──────────────────────────── 2025-04-01│百元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01收盘价为:127.18元,近5个交易日最高价为:127.88元 ──────┬──────┬──────────────────────────── 2025-04-01│非周期股 │关联度:☆☆☆ ──────┴──────┴──────────────────────────── 公司属于医疗设备(通达信研究行业) ──────┬──────┬──────────────────────────── 2025-04-01│大盘股 │关联度:☆☆☆ ──────┴──────┴──────────────────────────── 截止2025-04-01公司AB股总市值为:1048.16亿元 ──────┬──────┬──────────────────────────── 2024-09-30│基金重仓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基金重仓持有8204.84万股(104.96亿元) 【3.事件驱动】 ──────┬─────────────────────────────────── 2024-07-23│多地推进医疗设备更新,产业链公司或迎增量红利 ──────┴─────────────────────────────────── 自今年3月份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后,多地积极 推进有关医疗设备更新政策的落地,业内对此充满期待。面对医疗设备更新带来的巨大增量空间 ,业内普遍认为,这将对医疗设备行业产生带动作用。相关公司期盼政策落地,并预期对公司第 四季度业绩有所拉动。 ──────┬─────────────────────────────────── 2023-10-23│国家卫健委将大力推进医疗中心建设 ──────┴─────────────────────────────────── 近日,国家卫健委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举措正在积极推进。大力推进 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填补地方在肿瘤、儿科等重点疾病和重点专科 方面的短板和弱项。下一步,将切实落实对区域医疗中心的投入、价格、医保、薪酬分配等改革 政策,真正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医改试验田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引得进、留得住、用得 好。 ──────┬─────────────────────────────────── 2023-09-26│22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 ──────┴─────────────────────────────────── 由国家药监局指导编发的《2023医疗器械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医疗器械生产 企业总数达到32632家,营业收入约124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约20%,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大 约27%。《蓝皮书》显示,国家药监局鼓励医疗器械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审评质量与效率,医疗 器械审结任务按时限完成率保持在99%以上。2022年,共批准上市创新医疗器械55个。 ──────┬─────────────────────────────────── 2023-08-29│《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审议通过 ──────┴───────────────────────────────────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会议强 调,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全局。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 料等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 2023-08-16│微软研究团队表示GPT-4在医疗领域有巨大潜力 ──────┴─────────────────────────────────── 微软研究团队日前表示,像GPT-4这样的大模型在医疗领域有巨大的潜力,其具有“通用结 构化”能力,能从大规模临床文本中有效提取患者信息。这种潜力堪比大模型目前在软件开发和 生产力工具等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0-2025年AI+医疗市场规模呈现 高增长状态,市场总规模在2025年将达385亿元。券商认为,大模型助力,AI+医疗创新应用即将 “涌现”,“智医助理”即将上岗。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AI+医疗的应用首先通过文本生成 、辅助查询等方式提升医疗全流程的效率,未来更有望融入辅助诊疗决策等核心业务系统,成为 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力量。 ──────┬─────────────────────────────────── 2023-05-23│临床诊断黄金标准,AI病理可弥补病理医生供需缺口 ──────┴─────────────────────────────────── 病理诊断是一种基于图像信息的诊断方式,被誉为临床诊断的“黄金标准”。券商表示,细 胞学诊断特别依赖医生的判读,我国病理医师缺口预计有7.73万人-17.18万人,是病理诊断行业 发展的首要限制性因素。在行业标准训练数据具备、算力充足及模型完善的未来,“AI+病理” 有望大量减少病理医生的简单重复阅片工作,解决行业痛点,突破行业瓶颈。 ──────┬─────────────────────────────────── 2023-05-11│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将于6月举办 ──────┴─────────────────────────────────── 2023深圳国际高性能医疗器械展将于2023年6月8日-10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现 场将设立“8+1+1”十大展区,集中展示深圳及全球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创新+高端”的发展 亮点和成果,并以本届展会为起点,持续构建深圳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生态,树立起深圳继电子信 息、互联网之后,又一新的产业名片。 ──────┬─────────────────────────────────── 2023-01-17│医院CT检查量大增,一线CT设备采购需求增长 ──────┴─────────────────────────────────── 记者近日实地调研南京、深圳、上海等地医疗机构CT检查流量发现,医院CT检查量大增,现 场排起长龙,许多医院的CT室正24小时运转。有CT厂商透露,一线CT设备采购需求增长。从竞争 格局来看,医学影像设备是医疗器械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领域,随着社会老龄化、居民生活习 惯变化、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共同驱动下,国内的医学影像需求持续增长。 ──────┬─────────────────────────────────── 2023-01-15│2023年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 近期新冠诊疗方案第十版发布,工作重心从“防感染、动态清零”转到“保健康、防重症” ,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其中,提升医院的诊疗能力,将生命体征监测特 别是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提升新冠治疗药物储备和IC U床位等都将是后续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券商认为,新版诊疗方案将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 度监测指标等加入重症早期预警指标,家用场景下血氧仪等器械产品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 随新冠患者治疗效率持续提升,院内常规诊疗量有望加速恢复,常规检测以及择期术式需求也有 望迎来反弹。 ──────┬─────────────────────────────────── 2023-01-09│肺部CT检查人数激增6倍,医学影像设备行业迎发展机遇 ──────┴─────────────────────────────────── “新十条”落地将近一个月,第一批奥密克戎感染患者逐渐转阴,但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 仍在持续。“新冠后遗症”“白肺”“心肌炎”等成了新冠康复患者新的焦虑来源。报道称,医 院肺部CT检查人数在近期激增,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表示近期到该院进行肺部CT的人数已经达到 了往常的6倍。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新冠大流行病长期共存下,国民对自身健康意识防护加强, 医学影像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 ──────┬─────────────────────────────────── 2022-11-14│医疗新基建投入提速,贴息贷款2000亿元或将投向相关领域 ──────┴─────────────────────────────────── 随着A股三季报的披露,医疗器械行业以其靓丽的业绩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而在现实生活中 ,自2020年以来,国内医疗新基建投入提速,不断为医疗器械行业加码,提供新增量。数据预计 ,到2025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7168亿元。 医疗新基建项目从资金下达到项目竣工正式营业预计前后需要两到三年时间,2020年以来不断有 更多项目立项,从参与主体看公立医院改扩建项目更多,且多数三级医院投资金额大。 ──────┬─────────────────────────────────── 2022-10-17│财政贴息政策火速在医疗领域推进落地 千亿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或释放 ──────┴─────────────────────────────────── 备受关注的财政贴息政策火速在医疗健康领域推进落地。据媒体公开报道,十一国庆假期前 后,已有多笔医疗设备更新改造贴息贷款陆续发放。 ──────┬─────────────────────────────────── 2022-09-05│创新医疗器械暂豁免带量采购,机构称国产替代需求旺盛 ──────┴─────────────────────────────────── 9月3日,医保局对外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955号建议的答复 》中指出,在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由于创新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尚未成熟、使用量暂时难以预估 ,尚难以实施带量方式。在集中带量采购过程中,根据临床使用特征、市场竞争格局和中选企业 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带量比例,在集中带量采购之外留出一定市场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 。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联影医疗系由联影有限按照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 │ │司。根据普华永道于2020年9月出具的《审计报告》(普华永道中天特审字(│ │ │2020)第2960号)以及东洲于2020年9月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东洲评报│ │ │字【2020】第1294号),截至2020年6月30日,联影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 │ │48,540.31万元;以2020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联影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 │ │451,754.59万元。2020年9月,联影医疗全体发起人联影集团、上海影升、 │ │ │中科道富、上海北元、上海易端、上海联和、上海影董、宁波影聚、宁波影│ │ │力、宁波影健、宁波影康、国寿成达、先进投资、国风投、中金澔影、中证│ │ │投资、金石伍通、国创开元、上海联铭、招银新趋势、领中哈勃、常州睿泰│ │ │、高特佳康泓、东证睿成、领中华夏、东证致臻、盛元一、上海康狄、高特│ │ │佳睿安、湖北科投、上海令旸、上海元程、厦门海芮、清松博瑞、清松启沣│ │ │、上海科溢、中科先进、上海联升、宁波崇丰、中科融德、高特佳睿宝、同│ │ │创鹏华、粤科鑫泰、宁波影祺、领中量子、广发信德、中科鸿光、前海元明│ │ │、中科文德签署了《关于设立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协议│ │ │》。2020年9月,联影医疗召开创立大会暨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全 │ │ │体发起人一致同意以联影有限经普华永道审计的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净资 │ │ │产348,540.31万元为基础,按照1:0.1978的比例折合为联影医疗股本,计68│ │ │,951.01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剩余净资产279,589.29万元计入联影医│ │ │疗的资本公积。2020年10月,普华永道出具《验资报告》(普华永道中天验│ │ │字(2020)第0930号),经审验,截至2020年9月3日,各发起人对联影医疗的│ │ │出资已全部到位。2020年9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此次整体变更向联 │ │ │影医疗换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10114570796872F。 │ ├──────┼─────────────────────────────────┤ │产品业务 │自设立以来,公司持续进行高强度研发投入,致力于攻克医学影像设备、放│ │ │射治疗产品等大型医疗装备领域的核心技术;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已经构建│ │ │包括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布局。│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向市场推出120多款产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统(M│ │ │R)、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X射线成像系统(XR)、分子影像 │ │ │系统(PET/CT、PET/MR)、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RT)以及生命科学仪器。│ │ │在数字化诊疗领域,公司基于联影云系统架构,提供联影医疗云服务,实现│ │ │设备与应用云端协同及医疗资源共享,为终端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从研发流程来看,公司参照医疗器械监管要求和ISO质量体系标准,制定《 │ │ │产品开发流程》等研发制度。首先,研发部门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确定研发│ │ │项目;其次,评估可能的产品方案、初步确定技术方向,并基于此开发用于│ │ │系统集成和详细验证的样机;随后,根据预期的用户需求确认产品定义;最│ │ │后,根据反馈信息进行产品改进,完成产品注册并实现量产上市。 │ │ │从组织架构来看,公司的研发部门主要包括产品线事业部、医疗功率部件事│ │ │业部、部件事业部、医疗软件事业部,以及产品和技术开发管理办公室。 │ │ │2、采购模式 │ │ │(1)物料采购流程 │ │ │公司已建立完善的采购控制制度并实施了标准化采购操作程序。公司制定了│ │ │《采购控制程序》、《供应商管理程序》等相关操作程序,明确了采购流程│ │ │、供应商的管理与选择、合同执行及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确保高效的采购│ │ │决策及执行流程。 │ │ │为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提高人员的利用效率和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公司定│ │ │期组织各部门召开产供销会议,按照客户订单及预计销售情况进行物料采购│ │ │和生产规划。 │ │ │(2)供应商管理 │ │ │公司制订了《供应商管理程序》、《供应商审核程序》等多项操作规程以规│ │ │范公司的供应商管理。公司通过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供应能力、技术能力、│ │ │质量水平等方面评估供应商的综合能力,结合供应商选择、评估、导入等流│ │ │程,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与日常跟踪,包括年│ │ │度评估、季度评分、审核等活动,推动供应商的持续改进并建立供应商淘汰│ │ │机制。报告期内,公司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保证稳│ │ │定的原材料供应和有利的采购价格。公司与合格供应商签订保密协议,对技│ │ │术保密和商务合作事宜加以约定,防范可能存在的泄密风险。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采取自主生产模式,在上海、常州、武汉、美国休斯敦等进行产能布局│ │ │。联影医疗生产全线产品,常州联影主要生产MR、CT、XR、RT整机及产品机│ │ │架,武汉联影进行部分整机产品和大功率部件的生产,UIHT亦负责公司部分│ │ │整机产品的生产。 │ │ │4、销售模式 │ │ │(1)市场拓展与品牌管理 │ │ │公司设立品牌与市场战略中心牵头进行市场策略制定与品牌管理,主要模式│ │ │包括:自主举办或参加其他方举办的市场活动,针对目标客户群体进行产品│ │ │宣讲和学术交流;参加国际、全国、跨地区的展会和推介会等市场活动进行│ │ │整体品牌宣传与新品推广发布;公司根据业务发展战略方向,不定期召开经│ │ │销商大会,增加公司与经销商的互动及粘性,拓展公司的渠道覆盖面。 │ │ │(2)直销模式与经销模式 │ │ │公司采用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终端用户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科研│ │ │院所及高校,销售过程中公司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 │ │ │1)直销模式 │ │ │在直销模式下,公司自建销售团队,负责商机挖掘、意向确认、商务洽谈和│ │ │投标采购等一系列销售活动。在直销模式下公司与客户直接交流,及时了解│ │ │客户诉求,便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 │ │2)经销模式 │ │ │在经销模式下,由经销商进行意向确认、商务洽谈、投标采购等销售活动。│ │ │公司充分利用经销商的区位优势与渠道资源,缩短终端客户的开发周期,提│ │ │高公司市场渗透率。 │ │ │3)经销商管理模式 │ │ │公司增强市场拓展力度和经销商风险管控,建立了完善的经销商管理制度,│ │ │具体如下: │ │ │a)经销商管理体系 │ │ │b)经销商准入与资质管理 │ │ │c)经销商支持管理 │ │ │(3)售后服务模式 │ │ │公司客户服务部围绕提高用户体验提供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涵盖售│ │ │前场地勘察及设计、物流运输、设备安装调试、设备维护及保养、软硬件升│ │ │级、临床应用支持、设备操作培训等。 │ ├──────┼─────────────────────────────────┤ │行业地位 │国产影像设备龙头,中低端市场市占率为国内第一 │ ├──────┼─────────────────────────────────┤ │核心竞争力 │公司是国内领先、全球少数掌握高端医学影像诊断产品、放射治疗产品及生│ │ │命科学仪器核心技术的医疗科技企业,拥有从研发、生产、销售到售后维护│ │ │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 │ │1、全面的产品布局与领先的产品性能 │ │ │(1)全面的产品覆盖 │ │ │公司围绕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线,产品涵盖MR、CT、XR、PE│ │ │T/CT、PET/MR等诊断产品,常规RT、CT引导的RT等放射治疗产品和动物MR、│ │ │动物PET/CT等生命科学仪器,可满足从临床前科研到诊断再到治疗的需求。│ │ │公司设备搭载了自主研发的医学影像处理软件和高级应用,可实现研究、诊│ │ │断、治疗方案的有机结合,为精准诊疗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 │ │ │(2)先进的产品性能 │ │ │公司研发的多款产品创造了行业或国产“首款”,包括行业首款具有4D全身│ │ │动态扫描功能的PET/CT产品uEXPLORER(Total-bodyPET/CT),2018年获英 │ │ │国物理世界杂志评选的“全球十大技术突破”称号;行业首款超高场全身成│ │ │像磁共振uMRJupiter5T,该产品打破了以往超高场磁共振只能进行神经系统│ │ │扫描的极限,首次实现了超高场全身临床成像,并在心脏、神经、腹部等部│ │ │位上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疾病的认识、鉴别、诊断;业│ │ │界首款智慧仿生微创介入手术系统uAngio960,同时也是国内首台以多自由 │ │ │度机器人为机架结构的DSA系统,可满足从泛血管、骨科、胸外、消化道等 │ │ │多学科高、精、尖复杂手术场景的需要;国内首台超高端320排640层CTuCT9│ │ │60+,填补了国内超高端CT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助力创新临床应用和科研探 │ │ │索;行业首款诊断级CT引导的一体化放疗加速器uRT-linac一体化CT直线加 │ │ │速器等产品。 │ │ │2、强大的综合研发能力 │ │ │(1)垂直化研发体系 │ │ │公司构建了贯穿技术、产品与软件的垂直创新体系,围绕各产品线核心部件│ │ │开展核心技术研发,为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筑造产品竞争力壁垒奠定了│ │ │坚实基础。公司自研比例位居行业前列,各产品线主要核心部件均实现自研│ │ │自产。 │ │ │(2)平台化研发模式 │ │ │公司搭建了通用软件及通用硬件研发平台,以跨产品线的平台化研发模式为│ │ │技术的借鉴与交流、产品的融合与迭代提供了基础。研发层面,通用的底层│ │ │架构为开发多模态产品提供了创新便利;项目层面,共享的软件和硬件设计│ │ │可提升研发效率、加速产品迭代;产品层面,统一的系统配合统一的工业设│ │ │计和界面设计,公司不同产品线在品牌形象和使用体验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 │性,有助于品牌影响力的增强和产品的持续推广。 │ │ │(3)前沿创新策略 │ │ │公司以前瞻研究、市场动向引导创新方向。一方面,公司在上海、美国休斯│ │ │敦设立未来实验室,积极布局前瞻性研究,探索把握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 │,为公司研发创新提供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各产品事业部与市场形成紧密│ │ │连接,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馈持续推进全线产品的技术创新与迭代升级│ │ │。 │ │ │(4)全球研发人才储备 │ │ │人才是公司持续研发创新的根基,公司通过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搭建了一│ │ │支由多位顶尖科学家及深具行业管理与研发经验的人员领衔的、具有全球化│ │ │视野的研发梯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员工7,440名,其中研发人员2,9│ │ │56名,占公司员工总数的39.73%。 │ │ │3、完整的知识产权布局 │ │ │知识产权体系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支持,更是企业持续发展和走向全球化的重│ │ │要保障。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库和知识产权管理平台,实现无形资产全生│ │ │命周期的平台化管理。 │ │ │(1)前瞻的布局策略 │ │ │(2)系统的体系建立 │ │ │4、立体的营销网络 │ │ │5、完善的售后服务 │ │ │6、产学研医融合创新 │ ├──────┼─────────────────────────────────┤ │经营指标 │2023年度,公司经营业绩稳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14.11亿元,同比增长23│ │ │.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4亿元,同比增长19.21%。 │ │ │2023年,公司境内营业收入为973,298.37万元,其中PET/CT、PET/MR及XR产│ │ │品按2023年度国内新增市场金额口径,均排名行业第一,CT、MR及RT产品亦│ │ │排名行业前列,中高端以及超高端产品实现快速增长及重要突破。 │ │ │2023年,公司境外营业收入为167,778.19万元,占比由上年同期的11.74%提│ │ │升至14.70%,提升了2.96个百分点,其中高端设备增长迅猛。 │ │ │1、2023年内公司各款产品销售量较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公司产品受 │ │ │到市场认可,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销量提升; │ │ │2、2023年内公司MR产品生产量较上年增长37.41%,库存量较上年增长36.17│ │ │%,主要系海外销量明显提升所致; │ │ │3、2023年内公司XR产品库存量较上年减少30.51%,主要系上年库存在本期 │ │ │实现销售所致; │ │ │4、2023年内公司MI产品库存量较上年减少37.50%,主要系上年库存在本期 │ │ │实现销售所致; │ │ │5、2023年内公司RT产品生产量较上年增长45.45%,库存量较上年增长100.0│ │ │0%,主要系销售明显提升所致。 │ ├──────┼─────────────────────────────────┤ │竞争对手 │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医科达、万东医疗和东软医疗等。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知识产权累计申请9,944项,累计获得5,160项;│ │营权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知识产权申请1,226项,获967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5│ │ │6项,发明专利授权729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携手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 │ │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国内顶尖医院推动重大医学攻关,深化合作│ │ │。2023年4月,“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 │ │ │正式开题,公司全力加大对光子计数能谱CT和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的研发攻关│ │ │投入;2023年8月,公司聚合产学研医各界力量,成立行业首个探索者国际 │ │ │多中心科研合作平台,联结中美欧顶尖专家资源,以行业首款Total-BodyPE│ │ │T/CTuEXPLORER为起点,共同探索医学最前沿;公司携手清华、复旦等国内 │ │ │顶尖高校基于3.0T、5.0T、9.4T系列高端磁共振共建科研磁共振“国家队”│ │ │,围绕神经、心脏、新技术开发以及临床合作方面紧密协作,合作共研。推│ │ │动医疗行业人才培养将是实现全球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报告期│ │ │内,公司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群众就医需求,围绕数智化产品及前沿创新│ │ │技术,进一步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合作,以培育高素质、专业化的医疗人才│ │ │,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扩大医疗服务触达范围,为医疗行业的高质量│ │ │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 │消费群体 │医疗机构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行业竞争格局│近年来,全球医学影像及放疗装备市场呈现出了快速且稳定的增长态势。这│ │ │一趋势的背后,是人工智能、5G、医疗技术等的持续进步,以及人口老龄化│ │ │、健康关切与日俱增等带来的全球医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 │ │ │在国内,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 │ │变化等,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 │ │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 │有待增强,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 │ │从宏观规划的角度,国家和地方都将医疗资源下沉与均衡布局、完善医疗卫│ │ │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落实健康服务等作为政府重要任务,多│ │ │部门、多渠道、重力度协同推进落实。2023年3月5日国务院发布《2023年国│ │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强调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推进,促进优质医疗资│ │ │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平稳起步,国家区域医疗中│ │ │心全国规划布局基本完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全面铺开。公共卫生防控│ │ │救治能力建设深入推进,疾控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同时《2023政府工作报│ │ │告》指出持续增加民生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 │ │祉;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持续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分│ │ │级诊疗体系;优化老年人等群体就医服务;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惠及│ │ │民生。各省市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 │、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县医院升级等被频繁提及。2023│ │ │年3月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23年工作要点》,再次强调保│ │ │护妇幼健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