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321 微芯生物 更新日期:2025-02-1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含可转债、创新药
风格:融资融券、外资背景、定增预案、股权分散、预计转亏
指数:上证创新、科创生物
【2.主题投资】
──────┬──────┬────────────────────────────
2022-07-28│含可转债 │关联度:☆☆☆☆
──────┴──────┴────────────────────────────
微芯转债(118012)于2022-07-28上市
──────┬──────┬────────────────────────────
2021-11-02│创新药 │关联度:☆☆☆☆
──────┴──────┴────────────────────────────
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
──────┬──────┬────────────────────────────
2025-01-18│业绩预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43.3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
动幅度为-225.43%。
──────┬──────┬────────────────────────────
2024-11-21│定向增发 │关联度:☆☆☆
──────┴──────┴────────────────────────────
公司2024-11-21公告:定向增发预案股东大会通过,预计募集资金96000.00万元。
──────┬──────┬────────────────────────────
2024-09-02│猴痘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已有抗猴痘相关研发项目的储备,目前CDCS23项目已完成部分临床前工作,具有优异的
抗病毒活性。
──────┬──────┬────────────────────────────
2019-11-28│医保目录 │关联度:☆
──────┴──────┴────────────────────────────
公司产品西达本胺续约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1-18│预计转亏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143.37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变
动幅度为-225.43%。
──────┬──────┬────────────────────────────
2024-11-21│定增预案 │关联度:☆☆☆☆
──────┴──────┴────────────────────────────
公司2024-11-21公告定增方案被股东大会通过
──────┬──────┬────────────────────────────
2024-09-30│股权分散 │关联度:☆☆☆☆☆
──────┴──────┴────────────────────────────
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8.51%。
──────┬──────┬────────────────────────────
2019-07-22│外资背景 │关联度:☆☆☆☆
──────┴──────┴────────────────────────────
XIANPING LU持有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比例:6.16%
【3.事件驱动】
──────┬───────────────────────────────────
2023-09-07│工信部大力推进医药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企业加强创新药研发布局
──────┴───────────────────────────────────
近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卫生健康与医药工业创新服务大会在北京召开。工信
部副部长表示,大力推进医药创新产品产业化。支持企业加强新靶点、新机制、新类型的创新药
研发布局,力争在重点新兴领域实现突破。深入实施医药工业补链强链工程。
──────┬───────────────────────────────────
2020-05-07│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和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
│试创新中心
──────┴───────────────────────────────────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依托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组建,股东包括
迈瑞生物、联影医疗、先健科技、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等行业骨干单位
。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依托江苏华进半导体封装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组建,
股东包括长电科技、通富微电、天水华天、深南电路、苏州晶方和中科院微电子所等集成电路封
测与材料领域的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的前身微芯有限创立于2001年3月21日。2018年3月9日,微芯有限召开 │
│ │董事会,同意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深圳微芯生物│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3月9日,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
│ │合伙)对微芯有限截至2018年1月31日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毕 │
│ │马威华振审字第1801119号”《审计报告》,截至2018年1月31日微芯有限的│
│ │净资产为538,375,099元,其中实收资本为108,227,420元,资本公积为423,│
│ │300,267元,未分配利润为6,847,412元。2018年3月24日,发行人召开创立 │
│ │大会暨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经毕马威华振审计│
│ │的截至2018年1月31日的净资产538,375,099元为基数,按照1:0.668678772 │
│ │的比例折合股本36,000万股,其余计入资本公积。毕马威华振对本次整体变│
│ │更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毕马威华振验字第1800252 │
│ │号”《验资报告》。2018年3月29日,发行人取得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 │
│ │发的股份公司《营业执照》。 │
├──────┼─────────────────────────────────┤
│产品业务 │药物技术开发、相关成果商业应用;新药研究、开发、技术转让及其它有关 │
│ │的服务;新治疗技术研究、开发、技术转让及其它有关的服务;对外专利、技│
│ │术的许可授权。药品的生产;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以上不含限制类项目,涉及 │
│ │行政许可和专项规定管理,需取得相关资质方可经营)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公司原创新药的研发主要分为早期探索性研究阶段、化学基因组学评价阶段│
│ │、临床前研究阶段、产品开发阶段、临床开发阶段和上市后持续研究阶段六│
│ │部分。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下设采购部,按照 GMP 管理规范的要求对西达本胺及西达本胺片主要 │
│ │起始物料、辅料、包装材料进行采购。公司根据物料对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的│
│ │大小将物料分为关键物料 A 级、关键物料 B 级和一般物料等三类,其中对│
│ │于关键物料 A 级和关键物料 B 级的采购需要选择经质量保证部门评估、审│
│ │计、批准的合格供应商按批准的请购单进行采购;公司研发部门所用的化学│
│ │试剂、关键耗材由研发部门自行按需采购;生产用的设施和设备、检验用的│
│ │仪器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审批后采购。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采用按计划生产和订单控制生产相结合方式统筹安排,即生产部根据公│
│ │司全年产品需求量制定全年生产品种及批次计划,同时根据公司销售需求及│
│ │安全库存情况制定详细的批次计划。如遇到临时订单按照流程追加临时生产│
│ │计划。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设立了肿瘤产品事业部和商务部专门负责西达本胺的学术推广和销售,│
│ │其中肿瘤产品事业部下设四个大区(东区、南区、西区、北区)、市场部以│
│ │及医学事务部:大区主要负责执行和完成学术推广任务以及上市后临床研究│
│ │的辅助工作;市场部主要负责学术推广策略及方案制定;医学事务部主要负│
│ │责上市后的临床研究,根据治疗领域的现状及药品的作用机理设计临床试验│
│ │方案、开展基础实验支持临床工作等,为适应症的拓展和学术推广策略提供│
│ │医学依据;商务部负责经销商的选择和管理、销售合同的签订、商业渠道的│
│ │供货和回款。公司采用了行业通行的由“经销商负责物流配送、肿瘤产品事│
│ │业部负责专业化学术推广”的销售模式。 │
├──────┼─────────────────────────────────┤
│行业地位 │自主研发中国唯一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药物西达本胺片 │
├──────┼─────────────────────────────────┤
│核心竞争力 │(1)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资深的研发经验 │
│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研发人│
│ │员104 人,其中博士 13人,硕士及本科 85 人。药物研发涉及多学科交叉 │
│ │合作,研发人员具有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学等专业背景。 │
│ │(2)差异化开发策略、先进的小分子药物筛选平台和丰富的临床、医学研 │
│ │究管理经验 │
│ │公司从成立以来专注于自主原创新药的研发,在研发策略、技术应用上积累│
│ │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在早期从靶点选择、候选药物评价方面注重未满足│
│ │的临床需求,注重差异化产品开发策略。 │
│ │(3)具有多种适应症拓展潜力的已上市品种和丰富的在研项目储备 │
│ │目前公司具有 14 个在研项目储备,其中 1 项已向国家药监局申报增加适 │
│ │应症的上市申请,1 项已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1 项处于 II/III 期临床 │
│ │试验阶段,1项准备开展 III 期临床试验,4 项处于 II 期临床试验阶段,│
│ │6 项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上述 14 个在研项目涉及的 8 个候选药物均为 │
│ │新分子实体。 │
│ │(4)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全球专利布局 │
│ │由于公司在新药研发行业 18 年的持续研发投入,使得在创新药领域积累了│
│ │大量的发明创造和技术方案。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共获得 59 │
│ │项已授权专利,其中 17 项为境内专利,42 项为境外专利。公司针对同种 │
│ │药物在化合物通式、制备方法、晶型、剂型和用途等方面实施全链条、全生│
│ │命周期的专利布局,有利于充分保障公司的商业利益,防止竞争对手以仿制│
│ │药形式对公司产品造成竞争。 │
│ │(5)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控制体系及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
│ │公司拥有一支既有丰富创新药行业研发经验,又具备医药企业丰富管理经验│
│ │的管理团队。公司创始人 XIANPING LU 富有全球药物研发及管理经验,熟 │
│ │知国际、国内药物市场和药政管理,具有较强的全球协调及管理不同文化背│
│ │景人员、项目和预算的能力和经验。 │
│ │在营销能力方面,公司已初步建成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公司学术推广人员│
│ │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主要营销人员具有多年的医学营销经验,多数在知名│
│ │医药企业具有从业经验。 │
├──────┼─────────────────────────────────┤
│经营指标 │公司是一家旨在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具│
│ │备完整的从药物作用靶点发现与确证、先导分子的发现与评价到新药临床开│
│ │发、产业化、学术推广及销售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创立伊始│
│ │,就以自主创建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
│ │为其核心竞争力,秉承“原创、优效、安全、中国”的理念,专注于对人类│
│ │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 │,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创新机制药物。 │
├──────┼─────────────────────────────────┤
│竞争对手 │阿斯利康,辉瑞,诺华制药,亿腾景昂制药,恒瑞制药,礼来制药,百济神│
│ │州 │
├──────┼─────────────────────────────────┤
│品牌/专利/经│截至目前,公司已申请专利百余项,其中已获得 59 项已授权专利。其中 1│
│营权 │7 项为境内专利,42 项为境外专利 │
├──────┼─────────────────────────────────┤
│核心风险 │(一)技术风险 │
│ │1、核心技术平台升级迭代的风险 │
│ │2、研发失败的风险 │
│ │3、临床前研究阶段的项目无法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风险 │
│ │4、临床试验阶段的项目无法顺利推进的风险 │
│ │5、临床试验阶段的项目未能实现预期效果的风险 │
│ │6、新药审批上市的风险 │
│ │(二)新药或仿制药获批上市所产生的市场竞争风险 │
│ │(三)控制权风险 │
│ │(四)经营业绩下滑甚至出现亏损的风险 │
├──────┼─────────────────────────────────┤
│投资逻辑 │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 具备完整的从药物作用靶点发现与确证、先导分子的 │
│ │发现与评价到新药临床开发、产业化、学术推广及销售。 │
│ │雄厚的研发团队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04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及本科85人。│
│ │药物研发涉及多学科交叉合作,研发人员具有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学等 │
│ │专业背景。其中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官XIANPINGLU曾有90年代在│
│ │美国成功创建开发原创新药的生物技术公司的经历、历任国外知名医药公司│
│ │北美研发中心研究部主任、清华大学高级访问教授,在专著或期刊发表文章 │
│ │百余篇,其中包括4篇文章分别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Nature │
│ │》、《NatureMedicine》和《TheLancetOncology》,具有全球药物开发、管│
│ │理和知识产权战略经验,2017年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 │
│ │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 │
│ │丰富的在研项目储备 目前公司具有14个在研项目储备,其中1项已向国家药 │
│ │监局申报增加适应症的上市申请,1项已完成III期临床试验,1项处于II/III │
│ │期临床试验阶段,1项准备开展III期临床试验,4项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6 │
│ │项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上述14个在研项目涉及的8个候选药物均为新分子 │
│ │实体。 │
│ │全球专利布局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获得59项已授权专利,其中17项 │
│ │为境内专利,42项为境外专利。公司针对同种药物在化合物通式、制备方法 │
│ │、晶型、剂型和用途等方面实施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专利布局,有利于充 │
│ │分保障公司的商业利益,防止竞争对手以仿制药形式对公司产品造成竞争。 │
│ │股利分配 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公司持续经营和长期发展,公 │
│ │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10%,且最近3 │
│ │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3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
│消费群体 │公司产品通过经销商配送进入医院或零售药店,由经销商各自与医院或者药│
│ │店签署合同。 │
├──────┼─────────────────────────────────┤
│消费市场 │华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华中、东北、中国台湾、美国 │
├──────┼─────────────────────────────────┤
│行业竞争格局│贝达药业、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华领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基石药│
│ │业 7 家公司作为国内的创新药企业,业务特点与公司较为相似。从营业收 │
│ │入规模来看,该 7 家可比公司营业收入分布在 5 万元至 136,042 万元, │
│ │公司收入规模处于可比公司中等偏上水平。从净利润来看,7 家可比公司归│
│ │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亏损 577,149 万元至盈利 16,682 万元,公司 │
│ │盈利水平居于可比公司中等偏上水平。从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来看,公司处│
│ │于可比公司中等偏下水平,这是由于公司受制于融资渠道有限,股权融资规│
│ │模金额较小的原因所致。 │
│ │从产品管线的数量来看,公司有 1 个自主研发的化学 1 类新药已上市,并│
│ │正拓展用于更多的适应症,2 个自主研发的化学 1 类新药处于临床试验阶 │
│ │段,上述3 个药物均为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新分子实体。公司产品管线数量│
│ │在可比公司中处于中等水平,这是由于公司受制于资金、资源限制,不能大│
│ │规模开展临床开发研究。从技术来源来看,公司在研药物全部为自主研发,│
│ │遵循药物研发规律,从靶点确认开始完成药物研发的整个流程;可比公司(│
│ │如贝达药业、歌礼制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基石药业)的全部或部分研│
│ │发产品属于合作研发模式。总体来看,公司研发产品原创性较强,全部为化│
│ │学 1 类新药和新分子实体,具备完整的创新药开发能力,未来有希望推出 │
│ │更多原创新药品种。 │
├──────┼─────────────────────────────────┤
│行业发展趋势│1、全球药品市场发展态势 │
│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 IMS 的 │
│ │研究报告《全球药品市场展望 2021》,2007 年至 2016 年的十年间,全球│
│ │药品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5.90%,2017 年至 2021 年增速与过去 │
│ │十年相比略微放缓,但仍将会以 4%-7%的速度保持增长,2021 年市场规模 │
│ │将会达到 15,000 亿美元。 │
│ │根据《全球药品市场展望 2021》,2016 年全球医药费用主要用于治疗肿瘤│
│ │(753 亿美元)、糖尿病(662 亿美元)、自身免疫类疾病(451 亿美元)│
│ │、疼痛(670亿美元)、心血管疾病(705 亿美元)等。2016 年-2021 年,│
│ │肿瘤的治疗费用将会是全球医药市场增长最快的领域,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 │ 9-12%,预计 2021 年将达到 1,200-1,300 亿美元。2016 年-2021 年,糖│
│ │尿病将居于全球医药市场第二大领域,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8-11%,预计 2│
│ │021 年将达到 950-1,100 亿美元规模。 │
│ │2、恶性肿瘤药品市场发展态势 │
│ │针对恶性肿瘤,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 │手术治疗是通过机械手段,对肿瘤组织进行全部或局部的切除;肿瘤放射治│
│ │疗是依据不同组织器官、肿瘤组织的放射敏感性差异,利用放射线对肿瘤进│
│ │行局部治疗的方法;化学治疗指的就是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治疗药物主要│
│ │分为烷化剂类药物、抗代谢药物、植物生物碱及其他天然药物、细胞毒类抗│
│ │生素及相关药物、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药、其他药物等。 │
│ │近年来,全球肿瘤药物市场规模保持稳步增长。根据 IMS 的研究报告《全 │
│ │球肿瘤趋势 2017》,如果把肿瘤治疗费用分为肿瘤药物费用和相关辅助性 │
│ │治疗费用,肿瘤药物费用在 2011 年-2016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1.00% │
│ │。全球肿瘤治疗费用 2016 年达到 1,130 亿美元,相比 2015 年增长 5.61│
│ │%,其中肿瘤药物费用2016 年达到 8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90%。全球肿│
│ │瘤患病人数 2016 年-2021 年将会保持 6%-9%的年增长速度,2021 年全球 │
│ │肿瘤治疗费用预计将会达到 1,470亿美元。 │
│ │我国创新药物发展趋势 │
│ │近年来,国内发布一系列创新药物领域的支持政策,如化药注册分类改革,│
│ │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创新药获得优先审评、专利补偿、药品试验数据│
│ │保护等,这些政策破除了新药研发的政策障碍,加速了新药研发的速度。 │
│ │创新药及创新技术已成为产业资本追逐的热点,以微芯生物、百济神州、信│
│ │达生物为代表的近十家本土创新药研发公司先后宣布了多笔大额融资,为新│
│ │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本支持。此外,大量海归人员不断回国就业,为国内│
│ │新药研发企业带来国际一流水准的研发人员。 │
├──────┼─────────────────────────────────┤
│行业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正)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16 年修正) │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年修订)》 │
│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17 年修正) │
│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
│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 │
│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 │
│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
│ │《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试点工作若干规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5年修订)》 │
│ │《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904 号) │
│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 暂行)》、《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
│ │的实施意见》 │
├──────┼─────────────────────────────────┤
│公司发展战略│未来发行人在继续完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
│ │台”新药研发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将不断获取、开发更多的新型研发技术以│
│ │形成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新产品产业化能力,拓展、完善营销网络│
│ │,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提升│
│ │微芯生物在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地位,进一步保持其业界影响力,使得│
│ │微芯生物开发的原创新药逐步进入国际规范药政市场参与竞争,实现“引领│
│ │‘中国智造’创新药物和创新医疗技术发展”的宏伟目标。 │
├──────┼─────────────────────────────────┤
│公司日常经营│公司是一家旨在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具│
│ │备完整的从药物作用靶点发现与确证、先导分子的发现与评价到新药临床开│
│ │发、产业化、学术推广及销售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创立伊始│
│ │,就以自主创建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及早期评价平台”│
│ │为其核心竞争力,秉承“原创、优效、安全、中国”的理念,专注于对人类│
│ │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 │,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创新机制药物。 │
├──────┼─────────────────────────────────┤
│公司经营计划│公司将“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关系人命,应立足科学而非政治、宗教和商│
│ │业利益”奉为最高行为准则,始终秉承“原创、安全、优效、中国”的理念│
│ │,坚持以“持续创新,以拯救健康为己任”,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可承受│
│ │的、临床亟需的创新机制的治疗药物,树立中国医药企业“原创、安全、优│
│ │效”的全新形象。 │
│ │未来三年,公司将大力推进核心研发项目的进展,在新药研发方面完成西格│
│ │列他钠产品的上市,完成西奥罗尼 II 期临床多个适应症的研究、争取有一│
│ │个注册 II/III 期临床试验完成并提交上市申请,以及完成西格列他钠针对│
│ │非酒精性脂肪肝、西达本胺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HIV 的 II 期临床试验│
│ │,西达本胺针对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的 III 期临床试验;在联合用药研│
│ │发方面继续探索西达本胺联合其他靶向药物针对多种实体肿瘤、西格列他钠│
│ │联合其他口服糖尿病药物针对 2 型糖尿病的 II 或 III 期临床试验,以及│
│ │西奥罗尼联合西达本胺针对肝癌等实体瘤的 II 或 III 期临床试验;公司 │
│ │将争取完成 3 个以上新分子实体 1 类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并达到 I 期、I│
│ │I 期临床试验阶段。 │
│ │同时,公司除上述境内开发计划外,拟与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合作伙伴│
│ │一同继续推进西达本胺的海外开发及上市工作,争取分别于 2019 年、2020│
│ │ 年在日本、台湾地区申请上市;2019 年在全球启动开展西达本胺联合抗肿│
│ │瘤免疫治疗药物(PD-1 抗体)的全球多中心 III 期临床试验,争取产品尽│
│ │早实现在美国、欧洲上市。公司预计针对西奥罗尼及 CS12192 两个原创新 │
│ │药将开展在美国申请IND 的工作,使得这两个独特的新分子实体能够分别在│
│ │肿瘤、自身免疫疾病领域启动在欧美的临床试验,以最终进入规范市场国家│
│ │参与市场竞争。预期上述工作不仅给公司带来持续的盈利增长,也是公司进│
│ │入国际医药市场的标志。同时,公司将开始布局以满足尚未满足之临床需求│
│ │的大分子药物或其他创新型医疗技术(如细胞治疗)的研究开发工作。 │
│ │未来公司在继续完善基于化学基因组学新药研发核心技术外,将不断获取、│
│ │开发更多的新型研发技术以形成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新产品产业化│
│ │能力,拓展、完善营销网络,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高水平│
│ │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提升微芯生物在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市场地位,进一│
│ │步保持其业界影响力,实现微芯生物进入国际规范市场国家参与市场竞争,│
│ │实现“引领‘中国智造’创新药物和创新医疗技术发展”的宏伟目标。 │
├──────┼─────────────────────────────────┤
│公司资金需求│公司是一家专长于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研发的生物高科技创新企业,专注于│
│ │肿瘤、代谢疾病和免疫性疾病三大治疗领域。本次募集资金项目中创新药生│
│ │产基地项目、创新药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和创新药│
│ │研发项目为公司直接投向于 1 类原创新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此外 │
│ │本次偿还银行贷款项目涉及到的贷款均用于创新药生产基地项目、创新药研│
│ │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项目的建设,为公司间接投入上述环节。本次募集资金均│
│ │用于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创新机制药物的主营业务,投│
│ │向科技创新领域。 │
│ │在不改变拟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上述│
│ │项目的投入顺序及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进行适当调整。若本次发行募集资金│
│ │不能满足上述拟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发行人将通过自筹方式解决资金缺口│
│ │。如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超过投资项目所需,公司将按照资金状况和募集│
│ │资金管理制度,将多余部分用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继续加大研发、销│
│ │售等方面的投入。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到位前,发行人将根据实际经营需要以│
│ │自筹资金对上述项目进行前期投入,募集资金到位后,将按照《募集资金管│
│ │理制度》的要求予以置换。 │
│ │公司为提高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竞争优势,已使用自筹资金对上述部分募│
│ │投项目进行了先期投入,具体情况如下: │
│ │创新药研发中心和区域总部项目,创新药生产基地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 │,偿还银行贷款项目,创新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
├──────┼─────────────────────────────────┤
│股东回报规划│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制定未来三年│
│ │(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公司利润分配可以采取现金、股票或者两 │
│ │者相结合的方式。具备现金分红条件的,公司原则上优先采用现金分红的利│
│ │润分配方式。公司在经营情况良好,并且董事会认为公司股票价格与公司股│
│ │本规模不匹配、发放股票股利有利于公司全体股东整体利益时,公司可以采│
│ │取股票方式分配股利。公司采用股票股利进行利润分配时,应当充分考虑公│
│ │司成长性、每股净资产的摊薄等因素,具体分红比例由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 │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决定。 │
├──────┼─────────────────────────────────┤
│战略合作 │与诺禾致源在抗肿瘤药领域合作:微芯生物2019年10月9日公告,公司与北 │
│ │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禾致源”)签署了《微芯生物-诺 │
│ │禾致源伴随诊断产品开发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