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331 荣昌生物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含H股、免疫治疗、创新药
风格:融资融券、高市净率、亏损股、连续亏损、破发行价、基金减仓
指数:科创生物、科创100
【2.主题投资】
──────┬──────┬────────────────────────────
2025-01-06│创新药 │关联度:☆☆☆
──────┴──────┴────────────────────────────
公司是一家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抗体药物偶联物
(ADC)、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领域。
──────┬──────┬────────────────────────────
2024-09-02│免疫治疗 │关联度:☆☆☆
──────┴──────┴────────────────────────────
公司研发的泰它西普,是注射用重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增殖诱导配体(APRIL)
双靶点的新型融合蛋白产品。
──────┬──────┬────────────────────────────
2022-03-31│含H股 │关联度:☆☆☆☆☆
──────┴──────┴────────────────────────────
H股:荣昌生物(09995)于2020-11-09上市
──────┬──────┬────────────────────────────
2024-12-31│定向增发 │关联度:☆☆☆☆☆
──────┴──────┴────────────────────────────
公司2024-12-31公告:定向增发预案已实施,预计募集资金534.09万元。
──────┬──────┬────────────────────────────
2024-03-15│罗素小盘 │关联度:--
──────┴──────┴────────────────────────────
公司符合罗素小盘股标准
──────┬──────┬────────────────────────────
---│不可减持(新 │关联度:☆☆☆☆
│规) │
──────┴──────┴────────────────────────────
公司近20个交易日内跌破发行价,依照减持新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不可减持。
──────┬──────┬────────────────────────────
2025-03-28│高市净率 │关联度:☆☆☆☆☆
──────┴──────┴────────────────────────────
截止2025-03-28,公司市净率(MRQ)为:11.08
──────┬──────┬────────────────────────────
2025-03-28│破发行价 │关联度:☆☆☆
──────┴──────┴────────────────────────────
截止2025-03-28,公司收盘价相对于发行价跌幅为:-15.75%
──────┬──────┬────────────────────────────
2025-03-28│连续亏损 │关联度:☆☆☆
──────┴──────┴────────────────────────────
截止2024-12-31公司连续两年归母净利润为负
──────┬──────┬────────────────────────────
2024-11-13│亏损股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公司扣非净利润为:-109739.38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为:-45.23%
──────┬──────┬────────────────────────────
2024-10-29│基金减仓 │关联度:☆☆☆☆☆
──────┴──────┴────────────────────────────
截止2024-09-30,基金持仓3170.43万股(减仓-4598.48万股),减仓占流通股本比例为28.39%
【3.事件驱动】
──────┬───────────────────────────────────
2023-11-02│单季度销售额3.3亿美金,重症肌无力治疗药物市场快速增长
──────┴───────────────────────────────────
根据Argenx最新的财报显示,艾加莫德第三季度销售额达到了3.29亿美元,前9个月的销售
额为8.16亿美元。今年初,市场预计,艾加莫德2023年销售额能达到9亿美元。但实际上,前三
个季度艾加莫德已经接近完成该指标。2021年,艾加莫德在重症肌无力领域取得胜利,获得FDA
批准上市。从这一趋势来看,艾加莫德在上市销售的第二个完整年度,将迈入重磅炸弹行列。而
这还只是艾加莫德一个适应症取得的成就。全球及中国重症肌无力治疗药物市场预计持续快速增
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测算,全球MG治疗药物市场将从2020年的12.6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30.4
8亿美元,中国市场则是从0.46亿美元增至2.5亿美元。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2020年4月26日,荣昌生物有限召开董事会,全体董事一致同意以2020年3月│
│ │31日作为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准日,将荣昌生物有限│
│ │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原有股东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2020年5月7│
│ │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具《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变更告知书》(编号:│
│ │3706001588833280626),荣昌生物有限已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名称│
│ │申报平台成功申报名称预核准,公司名称由“荣昌生物制药(烟台)有限公│
│ │司”变更为“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5月8日,安永│
│ │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审计报告》(安永华明(2020)专│
│ │字第61486761_J01号),以2020年3月31日为审计基准日,荣昌生物有限经 │
│ │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427,630,845.34元。2020年5月11日,万隆(上海)资 │
│ │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荣昌生物制药(烟台)有限公司拟变更设立股份有限│
│ │公司涉及的其净资产评估报告》(万隆评报字(2020)第10318号),以2020 │
│ │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荣昌生物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45,816.69万元。20│
│ │20年5月11日,荣昌生物有限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股份总额为4│
│ │01,819,202股,每股面值1元,全部为发起人股份。同日,荣昌生物召开创 │
│ │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会议,全体发起人共同签署了《荣昌生物制药(烟│
│ │台)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20年5月12日,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 │
│ │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安永华明(2020)验字第61486761_J01号),│
│ │经审验,截至2020年5月12日,荣昌生物已收到全体发起人缴纳的注册资本 │
│ │合计人民币401,819,202元,均系以其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净资产折股投入│
│ │,共计40,181.9202万股,每股面值1元。净资产折合股本后的余额转为资本│
│ │公积。2020年5月12日,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了统一社 │
│ │会信用代码为91370600676820877R号的《营业执照》。 │
├──────┼─────────────────────────────────┤
│产品业务 │公司是一家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
│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抗体融合蛋白、单抗及双抗等治疗性抗体药物领 │
│ │域。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与商业化创新、有特色的同类首创(first-in-c│
│ │lass)与同类最佳(best-in-class)生物药,以创造药物临床价值为导向 │
│ │,为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疾病、眼科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提供安全、有效、│
│ │可及的临床解决方案,以满足大量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
├──────┼─────────────────────────────────┤
│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
│ │(1)研发中心与研发部门设置 │
│ │公司已在山东烟台、上海和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建立了3个研发中心。其中, │
│ │烟台研发中心负责创新生物药产品的临床前开发及临床试验研究,上海和美│
│ │国研发中心负责创新生物药产品的临床前研究及发现。 │
│ │(2)研发流程 │
│ │公司的研发模式涵盖临床前研究、申请临床试验批件、临床研究及申请新药│
│ │证书等生物药研发的全部流程。 │
│ │2、采购模式 │
│ │公司已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以规范采购行为。具体而言,由各│
│ │实际需求部门发起采购需求,逐级审批后形成经批准的采购计划(或需求)│
│ │,传递到采购处相关部门;通过询比价、招投标流程选定供应商;发起合同│
│ │签署流程,经审批后,公司与供应商正式签署合同;供应商依据合同约定向│
│ │公司提供产品或服务并需经公司验收,公司则依据合同约定向供应商支付货│
│ │款或服务款。 │
│ │供应商主要向公司提供包括原辅料、耗材、试剂、设备、办公劳保用品等产│
│ │品或服务,公司针对上述不同类型的供应商建立了科学的询比价、招投标、│
│ │供应商管理、评估和准入等制度,以确保所采购物资或服务的质量满足研发│
│ │、生产及日常经营等相关要求。其中对于涉及研发和商业化生产体系的供应│
│ │商,分别由研发QA部、研发QC部以及质量部按照研发和商业化质量管理的相│
│ │关要求进行管理和评估。对于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公司建立合格供应商清单│
│ │,并根据不同采购内容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 │
│ │3、生产模式 │
│ │公司针对处于不同研发阶段产品的生产需求,建立了早期临床阶段生产体系│
│ │以及注册性临床和商业化生产体系。其中,公司负责早期临床生产的一级部│
│ │门为临床生产部,负责注册性临床和商业化生产的一级部门为生产部。 │
│ │公司生产部门制定了详尽的工艺、设备操作、洁净区清洁消毒、洁净区人员│
│ │更衣程序等一系列SOP用于指导生产,并通过培训考核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 │
│ │,保证生产过程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执行,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此外,公司│
│ │建立了多级文件复核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记录以及数据的复核过程│
│ │进行规范,具体包括:①车间负责人对电子数据进行复核;②质量保证(QA│
│ │)部门对工艺过程进行现场巡检,对工艺控制点和中间产品进行监督和取样│
│ │;③中间产品以及成品都须经过质量控制(QC)部门的检验、质量保证(QA│
│ │)部门的审核后,最终由质量授权人放行。 │
│ │公司综合考虑临床试验和未来商业化销售的需求、各项目的生产周期和检验│
│ │周期、产品和物料的库存情况等因素制定下一年的年度生产计划,同时在生│
│ │产过程中保持合理的产品库存。年度生产计划制定后发放给各相关部门,各│
│ │部门按照年度生产计划合理安排该部门的相关工作,并在年度生产计划基础│
│ │上进一步制定季度详细生产计划用于指导各车间开展生产。 │
│ │4、销售模式 │
│ │(1)部门设置 │
│ │公司构建了完整的销售体系,包括自免事业部和肿瘤事业部,分别负责自身│
│ │免疫疾病和抗肿瘤领域产品销售的相关工作。自免事业部和肿瘤事业部按职│
│ │能进一步划分为医学团队、中央市场团队和区域市场团队,其中医学团队、│
│ │中央市场团队按照细分疾病领域进行分别覆盖,区域市场团队按照各销售区│
│ │域进行分别覆盖,从而实现对自免领域以及肿瘤领域核心医院终端的深度覆│
│ │盖。 │
│ │(2)销售策略与具体方式 │
│ │公司的销售团队将搭建基于不同细分市场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学术会议、│
│ │医生答疑、多渠道营销、研究者发起研究(IIR)以及真实世界研究(RWS)│
│ │等形式开展学术推广,帮助树立正确的用药意识与建立良好的公司品牌。为│
│ │配合公司的商业化战略,公司采用自建团队进行学术推广、通过一级经销商│
│ │触达终端的销售模式,采用“医学、市场、销售”三者协同的营销策略,旨│
│ │在利用医学驱动的市场推广方式帮助医生增强认知、推动产品销售增长。 │
├──────┼─────────────────────────────────┤
│行业地位 │产品泰它西普为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
├──────┼─────────────────────────────────┤
│核心竞争力 │1.具有市场竞争力与差异化优势的丰富创新型产品管线 │
│ │公司拥有全球首款、同类首创(first-in-class)的BLyS/APRIL双靶点新型│
│ │重组TACI-Fc融合蛋白产品泰它西普,对于B细胞介导自身免疫疾病具有令人│
│ │瞩目的疗效;拥有中国首款自主研发的ADC创新药、目前唯一一款获美国FDA│
│ │突破性疗法认定的中国ADC产品维迪西妥单抗,针对具有大量未被满足医疗 │
│ │需求的常见癌症;拥有潜在的同类首创(first-in-class)、VEGF/FGF双靶│
│ │点创新融合蛋白(RC28),针对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眼科疾病。此外,公司│
│ │还拥有一系列处于临床阶段及临床前研发阶段的在研产品。 │
│ │2.行业突出的自主创新核心技术平台与具有雄厚实力的专业研发人才 │
│ │经过十余年的技术与行业经验积累,公司搭建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和│
│ │融合蛋白平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平台以及双功能抗体平台等三大核 │
│ │心技术平台,并拥有一支高度专业化、具备丰富经验的临床开发队伍,成为│
│ │开展多种创新生物药研发的重要推动力。同时,公司构建了全面一体化、端│
│ │到端的创新生物药研发与产业化体系,涵盖了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药理学│
│ │、工艺及质量开发、临床开发以及符合GMP标准的规模化生产等所有关键的 │
│ │药物研发与产业化环节。 │
│ │3.符合全球GMP标准的生产体系与专业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
│ │公司根据创新生物药产品不同开发阶段对于质量管理要求的不同,分别针对│
│ │临床前研究、非注册性临床研究和注册性临床研究,建立了专业化的研发质│
│ │量管理体系和商业化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了临床研究与商业化生产阶段的关│
│ │键生产和质量管理环节,保证临床研发及商业化阶段的产品生产符合全球GM│
│ │P的相关标准。在制度建设方面,公司根据全球GMP法规或其他药品质量规范│
│ │性文件的相关要求,围绕原料、物料、药品及环境等制定了体系化的制度文│
│ │件与SOP文件;在人员搭建方面,公司拥有一支来自生物、化学及药学等专 │
│ │业背景的高素质质量管理团队并定期进行相关法规的内外部培训。 │
│ │4.已上市产品兼顾国内及全球的商业化布局与发展,并具备广阔的市场空间│
│ │泰它西普在2021年3月附条件批准上市后商业化进展顺利,中国B细胞介导自│
│ │身免疫疾病市场巨大,全球自身免疫领域市场广阔,产品海外市场增长空间│
│ │巨大,泰它西普将有望成为主要竞争者。 │
│ │维迪西妥单抗2021年6月附条件批准上市后商业化进展顺利,在中国的市场 │
│ │规模将高速增长,2021年8月实现海外License-out后,全球潜在商业化价值│
│ │将十分巨大。 │
│ │5.富有前瞻性及全球化视野的专家型管理团队 │
│ │公司拥有一支富有前瞻性及全球化视野的专家型管理团队,多数成员拥有逾│
│ │20年的跨国医药行业经历,在创新药物研发、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方面积累了│
│ │大量成功经验。公司管理团队由多名生物创新药领域的全球知名科学家与资│
│ │深行业专家组成,负责与领导药物的研究开发、注册与管理工作,相关专家│
│ │多具有国际化视野与海外药物研发经验。公司管理团队为公司制定了富有远│
│ │见的全球化战略并贯彻执行,为公司强大的研发实力、商业化能力及管理能│
│ │力持续赋能。在公司专家型管理团队的有力领导下,公司持续开发出新的具│
│ │有市场竞争力的候选药物,并推动候选药物的全球化布局。 │
├──────┼─────────────────────────────────┤
│经营指标 │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0.8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72亿元增加40.26% │
│ │,主要是因为2023年两个核心产品泰爱(泰它西普)、爱地希(维迪西妥单│
│ │抗)销售收入及销量同比快速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5.11亿 │
│ │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5.43亿元,扣除非 │
│ │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仍为负数主要由于公司对在研项目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
│ │以及对商业化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的推广力度的加大。 │
├──────┼─────────────────────────────────┤
│竞争对手 │君实生物、康宁杰瑞、百济神州、康方生物、恒瑞医药、信达生物。 │
├──────┼─────────────────────────────────┤
│品牌/专利/经│截至本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29项中国境内专利,其中│
│营权 │8项为发明专利、21项为实用新型专利;截至2022年1月18日,公司及其子公│
│ │司共拥有56项境外专利,全部为发明专利。 │
├──────┼─────────────────────────────────┤
│投资逻辑 │公司秉承与坚持自主创新与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在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及眼│
│ │科疾病等多个药物市场布局,相关产品均为创新设计、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
│ │力与差异化优势。在生物创新药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公司长期坚持│
│ │创新型生物药开发的业务战略,加上公司成熟的产业化及商业化能力的有力│
│ │支撑,预计公司将陆续有在研项目转化为上市产品,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
│ │程,公司已上市及拟上市的产品将有效提高患者对相关领域药物的可及性,│
│ │解决患者未满足的巨大临床需求。在可比公司中,公司的估值水平处于行业│
│ │前列,体现了市场对公司的高度认可。 │
├──────┼─────────────────────────────────┤
│消费群体 │核心医院终端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行业竞争格局│(1)系统性红斑狼疮 │
│ │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球创新生物药仅贝利尤单抗获得批准用于系统性红 │
│ │斑狼疮治疗,公司的泰它西普于2021年3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中 │
│ │国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 │
│ │(2)类风湿关节炎 │
│ │目前中国有其他少部分候选创新生物药(如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正处于II│
│ │I期临床试验阶段,或可满足TNF-α抑制剂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需求 │
│ │。 │
│ │(3)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
│ │截至2021年7月31日,共有3款生物药在美国获批上市并用于视神经脊髓炎谱│
│ │系疾病的治疗,分别为依库珠单抗、伊比利珠单抗及萨特利珠单抗,其中仅│
│ │有萨特利珠单抗于2021年在中国获得上市批准。 │
│ │(4)干燥综合症 │
│ │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球并无用作治疗干燥综合症的生物药获批。 │
│ │(5)免疫球蛋白A肾病 │
│ │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球及中国无用于治疗IgA肾病的创新生物药获批。 │
│ │(6)重症肌无力 │
│ │依库珠单抗是美国唯一一款已上市用于重症肌无力治疗的产品。 │
│ │(7)多发性硬化症 │
│ │截至2021年7月31日,在美国有四种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已上市创新生物药 │
│ │,而中国并无创新生物药上市。 │
├──────┼─────────────────────────────────┤
│行业发展趋势│1、患者基数的增长和诊断率的提升,促进我国生物药市场需求端快速增长 │
│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我国癌症等疾病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提升,患│
│ │者基数不断增长。同时,随着中国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疾病宣传科普力度│
│ │的加大、人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基层诊疗规范度的提升以及伴随诊断等疾病│
│ │检测技术的不断普及等,我国癌症、自身免疫疾病及眼科疾病等存在重大临│
│ │床未满足需求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也在不断提升,促进我国生物药市场需│
│ │求快速增长。 │
│ │2、医保覆盖率的不断提升,促进我国生物药需求端潜力不断释放目前欧美 │
│ │等成熟市场的患者支付能力整体较高、商业保险制度较为发达,因此即使价│
│ │格高昂的生物药也已实现较高的病人渗透率。中国等新兴市场通过不断提高│
│ │医保的患者覆盖率,拓展医保对创新生物药的覆盖范围,从而提升患者对创│
│ │新生物药的可及性,解决病人迫切的用药需求。在创新生物药可及性不断提│
│ │升的大背景下,中国等新兴市场庞大的未满足临床需求将得到更快释放,创│
│ │新生物药产业将加速繁荣,也将在全球生物药市场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
│ │3、凭借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创新靶向性生物药在临床治疗的渗透率不断 │
│ │提升相对于化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传统治疗方法,创新靶向性生物药具│
│ │有潜在更佳的疗效与安全性,也推动其临床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一方面,基│
│ │于分子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等知识研发的靶向生物药产品可与靶点分子高效│
│ │、特异性结合,实现针对病灶的精准给药,降低全身性毒性,从而拓宽治疗│
│ │窗口,提升药物的整体疗效及安全性;此外,通过基因工程及蛋白质工程等│
│ │手段进行结构改良后的生物药也可将潜在免疫原性降至最低,提高人体对药│
│ │物的免疫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在整体治疗方案中加│
│ │入靶向生物药产品,有望减少对于免疫抑制剂、激素和化疗药物等存在明显│
│ │全身性副作用的传统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而提高整体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提│
│ │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 │4、专注细分领域药物研发的中小型创新生物药企不断崛起 │
│ │尽管当前大型药企在全球医药市场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未来将会面临│
│ │中小型创新药企的巨大挑战。创新型的中小型药企通常在某一个治疗领域拥│
│ │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及更灵活的研发模式,可以从药企内部研发为主拓展至外│
│ │部研发、合作研发、专利授权及研发外包等多种组合形式。多元化的研发模│
│ │式使得研发资源能够共享,提高研发效率,潜在提高专注在该领域研发出重│
│ │磅药品的机率。 │
├──────┼─────────────────────────────────┤
│行业政策法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致力于发现、开发及商业化治疗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和眼科等重大疾病│
│ │领域的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同类最佳(best-in-class)的创新 │
│ │生物药物,从而满足全球患者尚未被满足的巨大临床需求,以实现“成为中│
│ │国领先、全球一流的生物制药公司”的企业愿景。 │
│ │未来三至五年,公司将围绕战略规划和目标,快速推动管线开发和商业化进│
│ │程,专注核心产品的获批上市及商业化销售;贯彻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扩│
│ │大生产能力,以满足全球临床研究和商业化的需求。 │
├──────┼─────────────────────────────────┤
│公司日常经营│(一)核心产品泰爱(泰它西普)、爱地希(维迪西妥单抗)商业化推进良好│
│ │两个核心产品泰爱(泰它西普)、爱地希(维迪西妥单抗)进入医保目录,│
│ │2023年销售持续放量。 │
│ │(二)在研药品在中国和海外的临床试验进展加速 │
│ │公司目前共有八个分子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药物泰它西│
│ │普(RC18,商品名:泰爱)和维迪西妥单抗(RC48,商品名:爱地希)正在中国│
│ │及美国进行针对多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并取得了多项积极进展。 │
│ │此外,RC28、RC88、RC118、RC148、RC198、RC248等其他分子临床进展顺利│
│ │。 │
│ │(三)生物新药产业化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
│ │在规模化生产方面,公司已建立符合全球GMP标准的生产体系,包括21个2,0│
│ │00升一次性袋式生物反应器在内的细胞培养、纯化、制剂及罐装等生产车间│
│ │及配套设施。报告期内,公司正在稳步推进生物新药产业化项目建设。 │
│ │(四)人才招聘和引进 │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引进研发技术人才助力公司业务发展、│
│ │丰富公司产品管线。同时,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持续引进管理、销│
│ │售及生产等领域的人才,以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
│ │(五)管理体系建设完善 │
│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研发项目的持续推进以及部分产品商业化工作的开展,│
│ │公司团队人员不断优化。公司已积极开展了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优化,以进一│
│ │步完善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各项软硬件设施建设,提升公司的综合经营│
│ │能力。公司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管理与控制体制,确保公司各项业务发展│
│ │计划的实施能够稳步有序地进行。 │
├──────┼─────────────────────────────────┤
│公司经营计划│1、快速推动产品管线在中国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专注核心产品的获批上 │
│ │市及商业化销售 │
│ │(1)推动泰它西普的商业化和临床开发进程 │
│ │(2)推动维迪西妥单抗的商业化和临床开发进程 │
│ │(3)推动RC28的临床开发进程 │
│ │(4)推动公司产品管线的研发进度,持续丰富研发管线布局 │
│ │2、贯彻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
│ │(1)积极推动核心产品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 │
│ │①推动泰它西普在全球的临床试验及注册进程 │
│ │②推动维迪西妥单抗在全球的临床试验及注册进程 │
│ │(2)公司建立并将继续强化国际化临床及注册申报体系,保证产品的全球 │
│ │注册及商业化进程 │
│ │(3)积极寻求与跨国药企的商业合作,实现产品临床和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
│ │3、积极推进全球研发布局,全面提升新药创制能力 │
│ │公司自成立以来即专注于设计与发明具备创新机制的生物新分子,并持续研│
│ │究开发直至商业化阶段。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全球研发中心布局,健全发│
│ │展核心技术平台,持续提升新药创制的能力。 │
│ │公司分别在美国、上海及山东烟台创建了三大研发中心,未来将持续加强在│
│ │全球范围内的研发中心建设,根据不同研发中心的技术优势对全球研发工作│
│ │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中国、美国以及全球的人才资源,坚持│
│ │开发同类首创(first-in-class)与同类最佳(best-in-class)生物药物 │
│ │的原则,开展药物发现及临床前研究,不断提升创新生物药的研发水平。同│
│ │时,公司将持续健全发展包括抗体和融合蛋白平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
│ │)平台和双特异性抗体平台等核心技术平台,利用三大核心技术平台设计并│
│ │创造具有创新机制的生物新分子,不断充实产品管线,持续推出具有国际竞│
│ │争力的重磅产品。未来公司计划每年推出候选药物用于提交IND申请,确保 │
│ │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
│ │4、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全球临床研究和商业化的需求 │
│ │基于烟台市对于生物制药企业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以及相对充足的│
│ │土地、人力资源及成本优势,公司已在烟台建设符合全球GMP标准的产品生 │
│ │产基地,可满足中国及全球临床试验及商业化产品的生产需求。 │
│ │未来,公司将根据管线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所对应的生产需求合理安排工程│
│ │建设,公司预计未来建成的生产设施可满足自身在全球范围内产品的供应。│
├──────┼─────────────────────────────────┤
│公司资金需求│本集团通过经营和借款等产生的资金为经营融资,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
│ │团拥有充足的未动用银行授信额度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和资本开支。 │
├──────┼─────────────────────────────────┤
│可能面对风险│(一)尚未盈利的风险 │
│ │由于药品审评审批环节多、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公司在研产品的上市进程│
│ │可能受到较大程度的延迟或无法按计划获得上市批准。公司在研产品获得附│
│ │条件批准上市后,后续可能无法获得完全批准,可能在市场拓展、学术推广│
│ │、医保覆盖范围等方面的进展不达预期,或销售团队未能紧跟政策动向、把│
│ │握市场竞争态势都将影响公司未来的商业化能力,公司营业收入可能无法如│
│ │期增长,公司亏损可能进一步增加。 │
│ │(二)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
│ │公司致力于创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公司积极布局覆盖多项疾病治│
│ │疗领域的在研产品管线,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