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新益昌(688383)热点题材主题投资

 

查询个股所属概念题材(输入股票代码):

热点题材☆ ◇688383 新益昌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锂电池、芯片、MiniLED、先进封装 风格:融资融券 指数:科创高装 【2.主题投资】 ──────┬──────┬──────────────────────────── 2023-11-14│先进封装 │关联度:☆☆☆ ──────┴──────┴──────────────────────────── 公司半导体设备产品主要包括:半导体功率器件整线生产设备、IGBT 固晶设备、半导体先 进封装设备等 ──────┬──────┬──────────────────────────── 2023-11-14│芯片 │关联度:☆☆☆ ──────┴──────┴──────────────────────────── 公司半导体设备产品主要包括:半导体功率器件整线生产设备、IGBT 固晶设备、半导体先 进封装设备等 ──────┬──────┬──────────────────────────── 2023-02-27│锂电池概念 │关联度:☆☆ ──────┴──────┴──────────────────────────── 公司主要从事 LED、电容器、半导体、锂电池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 客户实现智能制造提供先进、稳定的装备及解决方案。 ──────┬──────┬──────────────────────────── 2021-07-28│MiniLED │关联度:☆☆☆ ──────┴──────┴──────────────────────────── 公司紧跟下游客户技术发展的步伐,对 Mini LED、 Micro LED 及超级电容器设备的研发投 入了大量研发人员和资金,已研发出可用于 Mini LED 生产的设备,达到较高水平。 ──────┬──────┬──────────────────────────── 2023-09-13│华为概念 │关联度:☆☆☆ ──────┴──────┴──────────────────────────── 公司和华为主要在半导体先进封装设备及高清显示设备两个业务板块进行了深度合作 【3.事件驱动】 ──────┬─────────────────────────────────── 2023-10-23│扇出型晶圆级封装将给半导体产业链多环节带来价值提升 ──────┴─────────────────────────────────── 机构指出,国产半导体寻求突破,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成为关键路径,其中核心卡 脖子关键工艺节点扇出型设备及FOWLP封装材料需求急增,未来市场广阔。近几年中,芯片特征 尺寸已接近物理极限,而先进封装技术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重要途径。其中扇出型晶圆级封装( FOWLP)被寄予厚望,将为下一代紧凑型、高性能的电子设备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支持。券商指出 ,扇出型晶圆级封装(FOWLP)具备制造成本低、功耗较小等优势,将带来产业链多环节的价值 提升。2022年全球封装市场规模约达777亿美元,其中先进封装全球市场规模约350亿美元,预计 到2026年先进封装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475亿美元。 ──────┬─────────────────────────────────── 2023-06-07│AI订单需求突然增加,行业巨头被迫急需增加先进封装产能 ──────┴───────────────────────────────────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坦言,最近AI订单需求突然增加,先进封装产能需求远大过台积电现在 产能,公司被迫急需增加产能。台积电将在今年和明年将先进封装产能翻倍。台积电今年资本支 出将接近320亿美元。当前,3D封装、扇形封装(FOWLP/PLP)、微间距焊线技术,以及系统封装(S iP)等技术的发展成为延续摩尔定律的最佳选择之一。券商指出,未来随着AI产业变革持续推进 、应用于高性能计算等方面的高端芯片需求进一步提升,不排除出现先进封装产能紧张、海外大 厂订单外溢的状况,对具备先进封装技术与产能储备的国内厂商而言亦是发展良机。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LED、电容器、锂电池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 │ │ │生产和销售,为客户实现智能制造提供先进、稳定的装备及解决方案。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 │ │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LED、电容器、锂电池等行业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 │ │ │生产和销售,从上游供应商采购原材料,针对客户相对个性化的需求,通过│ │ │公司专业化研发和生产,向下游半导体、LED、电容器、锂电池等领域企业 │ │ │销售智能制造装备产品获得收入和利润。 │ │ │2.研发模式 │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为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始终坚持自主研发、自│ │ │主创新的研发模式。公司始终致力于探索、改进智能制造装备的工艺制造流│ │ │程,提高生产制造效率,提升产品良率。一方面,公司通过深入了解下游行│ │ │业发展趋势,积极响应客户的实际应用场景需求,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新项目│ │ │研发,保证公司持续创新能力和行业先进性;另一方面,公司和众多知名企│ │ │业客户展开深度合作,从长期客户服务中多角度收集客户关于产品的反馈信│ │ │息,不断进行实际应用技术更新迭代。此外,公司一直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 │从生产技术突破、制造工艺升级及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等多维度提升智能制│ │ │造装备产品性能,为客户提供行业领先的国产设备。 │ │ │3.采购模式 │ │ │(1)采购流程 │ │ │公司生产需要的零部件分为标准件和非标准件。标准件由采购部向供应商直│ │ │接采购,如电子元件、传动部件和气动元件等;非标准件为生产所需的专用│ │ │定制件,供应商依据公司提供的技术图纸和其他要求进行生产,如钣金件、│ │ │机加件、齿轮等。 │ │ │公司PMC部根据BOM清单制定物料采购计划,向采购部发出物料申请单;采购│ │ │部根据产品性价比、产能及交货周期等要素对供应商进行择优选择,并生成│ │ │采购订单经审批后发送至供应商;供应商根据签订的采购订单约定的交货时│ │ │间、数量及质量标准交货,物料经仓管人员进行数量、型号等初步清点检验│ │ │无误、品质部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正式入库;若任一环节检验不合格则进行│ │ │退换货处理,供应商需按订单要求重新供应合格物料。 │ │ │(2)供应商管理 │ │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管理供应商及采购过程,确保采购材料│ │ │质优价廉,并足量、及时地供应生产所需物料。 │ │ │供应商的开发与选择:采购部通过收集公开资料、资质审核、样品检验确认│ │ │、现场考察和小批量试产等流程,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能力、交货及│ │ │时性、服务能力和价格等因素进行多角度综合考察,建立公司的合格供应商│ │ │名录。 │ │ │供应商的动态管理:每年采购部和品质部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 │ │供应商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供应商需根据考核结果进行限期整改,限期│ │ │内不予整改或整改后再次考核为不合格的供应商则取消供货资格。 │ │ │4.生产模式 │ │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需求情况进行生产调度、│ │ │管理和控制,在客户购货数量的基础上增加适度比例的通用机型库存进行生│ │ │产,既可将设备成品存货保持在较低水平,提高资产的周转率,又可灵活应│ │ │对临时性订单需求。在生产过程中,公司采用ERP系统对流程进行统一管理 │ │ │。 │ │ │公司的产品生产由营销中心、研发中心、PMC部、采购部、制造中心及品质 │ │ │部等多部门协同完成。营销中心负责与客户沟通并确定产品需求;研发中心│ │ │进行产品设计并提供设计图纸及物料清单等;PMC部负责编制生产计划;采 │ │ │购部负责根据物料清单采购物料;制造中心负责生产加工、装配和调试;品│ │ │质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和产品制成后的质量检查。 │ │ │5.销售模式 │ │ │公司以直销模式为主,即公司直接与客户签署合同,直接将货物交付至客户│ │ │指定的地点,客户直接与公司进行结算。公司境外销售中存在代理销售模式│ │ │,即公司与代理商达成协议,代理商自行购进产品,由代理商通过自有渠道│ │ │向下游客户销售产品。 │ ├──────┼─────────────────────────────────┤ │行业地位 │全球固晶设备市场排名第三 │ ├──────┼─────────────────────────────────┤ │核心竞争力 │1.产品优势 │ │ │公司积累了多年聚焦智能制造装备的研究开发经验,并与下游客户建立了深│ │ │度、稳定的合作,对行业及产品有深刻的理解。 │ │ │公司基于对下游应用行业市场的把握和自身技术研发的能力,产品应用领域│ │ │不断拓宽,涉及半导体、LED、电容器及锂电池等不同的细分应用领域。同 │ │ │时,为了控制成本和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并保证公司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方面│ │ │的优势,公司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核心零部件如驱动器、高精度DDR电机 │ │ │、直线电机、音圈电机、大推力比直线电机、运动控制卡及高性能一体式控│ │ │制器等已经实现自研自产,相较于国内大多数设备企业普遍采用外购的模式│ │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具备相关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与生产能力的企业。 │ │ │2.客户资源优势 │ │ │公司深耕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多年,凭借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先进技术、优质│ │ │的产品和专业的售后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口碑,成为│ │ │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的优选合作伙伴。 │ │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的客户包括华为、长电、华天科技、通富微、固锝电子│ │ │、扬杰科技、韶华科技等知名公司;在LED领域,公司的客户包括京东方、 │ │ │辰显光电、洲明科技、利晶微、兆驰晶显、高科视像、高科华兴、中麒光电│ │ │、三安光电、国星光电、鸿利智汇、瑞丰光电、雷曼光电、恒芯达等优秀企│ │ │业,并与国际知名厂商SAMSUNG、亿光电子等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在电容器 │ │ │领域,公司的客户涵盖了艾华集团、江海股份、丰宾电子等知名公司。在与│ │ │知名企业合作过程中,公司通过优质的产品不仅保证了现有客户的认同和持│ │ │续合作,还获取了更多客户的关注和合作机会。 │ │ │3.生产管理优势 │ │ │公司注重从硬件平台建设、工艺流程完善、管理模式提升和员工观念更新等│ │ │多方面持续推进产品制造体系的完善。公司按照ISO9001和ISO14001标准建 │ │ │立了一套健全、有效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对公司与生产运营相关的各个环│ │ │节进行控制,使公司在稳定扩张的同时保证了经营的有序、可控。同时,公│ │ │司引入ERP系统、SRM系统等,从计划、采购、制造到检验、售后等各流程,│ │ │有效整合配置公司的生产资源,为成本控制、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 │ │公司根据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生产流程的特点及需求,使人流、物流、信息流│ │ │高效运行,科学合理设计布置各工序物料、设备、产品线、仓库的位置,使│ │ │人员在车间内运动距离最短化;通过传送带等各种运输设备的选用,使车间│ │ │内的物流实现了效率最高化;通过采用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使各工序之间│ │ │的信息传递准确及时;通过严格、高效的品控管理,实现了品质管理与生产│ │ │流程控制的有机结合。 │ │ │4.品牌优势 │ │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始终坚持客户至上的服务│ │ │理念,持续为客户提供卓越品质、高性价比的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和高效、优│ │ │质的配套服务。经过多年沉淀,公司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 │ │高效、优质的配套服务能力,获得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积累│ │ │了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和良好的市场口碑,成为国内外许多半导体、LED及 │ │ │电容器领域知名企业的优选合作伙伴,为国内半导体、LED及电容器智能制 │ │ │造装备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 │经营指标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016.9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12%;归属 │ │ │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30.3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0.55%;归属于 │ │ │上市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96.0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 │ │ │少74.15%。 │ ├──────┼─────────────────────────────────┤ │竞争对手 │ASMPT(0522.HK)、深圳市微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市凯格精机股份│ │ │有限公司、先进光电器材(深圳)有限公司、华冠科技(871447.OC)、南 │ │ │通天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巨友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东莞佑翔机械科│ │ │技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报告期内,新增专利53项,软件著作权15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 │营权 │公司已获得327项专利和134项软件著作权。 │ ├──────┼─────────────────────────────────┤ │投资逻辑 │公司是国内LED固晶机和电容器老化测试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凭 │ │ │借过硬的产品质量、技术创新能力和高效优质的配套服务能力,在持续同步│ │ │积极开拓半导体及LED领域的合作客户。历经多年技术积累和业务发展,公 │ │ │司积累了一大批以国内知名公司及国际知名厂商为核心的优质客户群体,与│ │ │其建立了长期稳固、携手并进的合作关系,并以此作为枢纽,进一步寻求更│ │ │多合作伙伴,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 │ │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及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增长│ │ │潜力巨大,封测业务涵盖MEMS、模拟、数模混合、分立器件等领域,为包括│ │ │华为、长电、华天科技、通富微、固锝电子、扬杰科技、韶华科技等知名公│ │ │司在内的庞大优质客户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公司半导体固晶设备近年来获│ │ │得大批业内优秀企业深度合作,已成为公司业务收入的有力支撑点。公司通│ │ │过收购开玖自动化,积极研发半导体焊线设备,实现固晶与焊线设备的协同│ │ │销售,有效扩展公司在半导体封测领域中的产品应用和市场空间,助力公司│ │ │未来多元化成长。 │ │ │在LED设备领域,公司的客户包括京东方、辰显光电、洲明科技、利晶微、 │ │ │兆驰晶显、高科视像、高科华兴、中麒光电、三安光电、国星光电、鸿利智│ │ │汇、瑞丰光电、雷曼光电、恒芯达等优秀企业,并与国际知名厂商SAMSUNG │ │ │、亿光电子等长期保持良好合作。 │ │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深耕电容器老化测试设备领域,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 │ │良好的服务质量,已成为国内知名电容器厂商首选的设备品牌之一,并与艾│ │ │华集团、江海股份、丰宾电子等业内头部公司建立深入合作。 │ ├──────┼─────────────────────────────────┤ │消费群体 │在半导体领域,公司的客户包括华为、长电、华天科技、通富微、固锝电子│ │ │、扬杰科技、韶华科技等知名公司;在LED领域,公司的客户包括京东方、 │ │ │辰显光电、洲明科技、利晶微、兆驰晶显、高科视像、高科华兴、中麒光电│ │ │、三安光电、国星光电、鸿利智汇、瑞丰光电、雷曼光电、恒芯达等优秀企│ │ │业,并与国际知名厂商SAMSUNG、亿光电子等长期保持良好合作;在电容器 │ │ │领域,公司的客户涵盖了艾华集团、江海股份、丰宾电子等知名公司。 │ ├──────┼─────────────────────────────────┤ │增持减持 │新益昌2024年12月9日公告,公司股东春江投资计划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 │ │ │的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1│ │ │02.13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截至公告日,春江投资系公 │ │ │司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公司股份224.99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2.2%。 │ ├──────┼─────────────────────────────────┤ │行业竞争格局│(1)半导体行业 │ │ │在后摩尔时代,封装工序的重要性持续增加,半导体封装设备市场规模有望│ │ │逐步增长,固晶作为半导体封装的重要工序环节,需求将同步增长,2024年│ │ │4月,SEMI发布的《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半导体制 │ │ │造设备销售额从2022年的1076亿美元的历史记录小幅下降1.3%,至1063亿美│ │ │元。2023年芯片设备支出排名前三的中国内地、韩国和中国台湾占全球设备│ │ │市场的72%,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 │ │ │(2)LED行业 │ │ │MiniLED芯片技术路线逐渐成熟,上游芯片厂商加码布局量产。MiniLED要求│ │ │LED的芯片尺寸在100微米以下,且对于芯片发光的均一性等有很高的要求。│ │ │目前MiniLED芯片主要采用倒装结构,可以满足芯片微缩化的同时提升发光 │ │ │效率,提高芯片寿命,MiniLED芯片生长外延技术逐渐成熟。下游终端客户 │ │ │出货需求拉动,叠加对MiniLED应用前景的看好,上游LED芯片厂商布局和扩│ │ │产的意愿较强。 │ │ │(3)锂电池行业 │ │ │受到下游新能源汽车的带动,国内动力锂电池的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成│ │ │为增长最为强劲的细分领域。根据国家工信部《2023年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 │ │运行情况》统计,2023年我国锂电池产业持续呈增长态势,全国锂电池总产│ │ │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行业总产值超过1.4万亿元。由于锂电池生产│ │ │过程的工序复杂性、材料特殊性与多元性、工艺参数敏感性与高标准,且伴│ │ │随着市场对高品质电芯需求的增长,迫使锂电池生产厂商采用大规模高程度│ │ │的自动化生产模式,智能制造装备已成为锂电池生产流程中的必要装备,带│ │ │动整个锂电制造设备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大。 │ ├──────┼─────────────────────────────────┤ │行业发展趋势│(1)半导体行业 │ │ │当前,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下行,但近年来,新能源、AI人工智能、自动│ │ │驾驶、VR显示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和需求为半导体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 │ │经济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双驱动下,产生巨大的半导体设备市场空间。在国产│ │ │替代加速、行业技术升级和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等多重利好加持下,国内半导│ │ │体企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前景明朗。 │ │ │(2)LED行业 │ │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工业生产端表现弱势,造成LED行业市场需求出现波动 │ │ │,但总体还是市场规模逐步增加。根据Arizton预计,全球MiniLED市场规模│ │ │将由2021年的1.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23.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9│ │ │.2%。 │ │ │近年来,各大厂商纷纷在Mini/MicroLED方面布局,固晶机设备下游应用的 │ │ │显示产品已达千万像素级,Mini/MicroLED显示产品对晶片电流精度和图像 │ │ │显示效果的一致性等指标产生了更高要求,未来固晶机设备将向着超高精度│ │ │化、软件智能化、设备集成化方向发展,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 │与精度。 │ │ │(3)电容器行业 │ │ │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和国家新能源政策的牵引,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 │ │型的储能器件,以其循环寿命长、高功率密度及能量密度、工作温度范围宽│ │ │等优良特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市场规模也在逐步增加。未来随着智能电│ │ │网、轨道交通、消费电子等下游应用领域对超级电容应用的广泛普及,中国│ │ │的超级电容器市场将持续保持积极增长态势。 │ ├──────┼─────────────────────────────────┤ │行业政策法规│《中国制造2025》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始终坚守“创新、高效、和谐、务实”的企业精神,以“团结务实、持│ │ │续发展、精益求精、顾客至上”为方针,秉承“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 │ │为支柱、客户满意为标准”的管理理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中国│ │ │、面向国际,不断创新超越现有技术,通过建设完善研发体系、采购体系、│ │ │生产体系、营销体系及管理体系,提高公司对新产品的研发能力,提升对市│ │ │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不断精进对核心零部件的自研自产程度,深度│ │ │适配全球客户的实际全场景应用需求,从而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保障公司│ │ │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 │ │公司将结合自身的战略布局,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紧跟国际一流客户的“全│ │ │球化产业布局”,适时调整发展方向与定位,在半导体及LED等行业智能制 │ │ │造装备产业链的更多环节实现进口替代,逐步成为面向全球市场的国内领先│ │ │、国际一流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 ├──────┼─────────────────────────────────┤ │公司日常经营│(一)经营情况 │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016.9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2.12%;归 │ │ │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30.3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0.55%;归属 │ │ │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96.08万元,较上年同期 │ │ │减少74.15%。 │ │ │2023年,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及行业周期下行等因素影响,下游产业需│ │ │求收缩,公司经营面临多重挑战,公司管理层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营收│ │ │同比有所下降,但整体经营规模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 │未出现重大不利变化。 │ │ │(二)市场布局 │ │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客户要求为目标,不断深化对主营业务│ │ │领域的布局,深入挖掘客户实际应用场景需求,持续精进技术实力和制造工│ │ │艺;同时加大对现有产品矩阵的丰富和优化,力争为客户提供全链条的产品│ │ │服务,保障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 │(三)产能建设 │ │ │报告期内,为跨越生产能力瓶颈,适应公司业务发展新需求,提升工艺水平│ │ │,增强公司整体交付能力,公司大力推进新益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 │ │的建设进度,全力建设高端智能装备生产线,深度适配现有“云星空ERP系 │ │ │统”,确保产能有序稳步攀升,推动生产能级不断提升。 │ │ │(四)技术研发 │ │ │公司一直聚焦于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的技术研发,保持核心竞争力的自我迭代│ │ │,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及持续技术创新能力,优化可持续发展内│ │ │核。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市场需求,在Mini/MicroLED、半导体等领域智能 │ │ │制造装备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共计研发投入9653.02万元,较上年 │ │ │同期上升7.68%,为产品的未来市场开发奠定坚实基础。截至报告期末,公 │ │ │司拥有研发人员344名;报告期内,新增专利53项,软件著作权15项。公司 │ │ │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高速混合信号无线传输技术、并行计算技术、MiniLED │ │ │缺陷检测算法、智慧产线等多项核心技术,是率先研发出可用于MiniLED生 │ │ │产的智能制造装备的国内企业,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 ├──────┼─────────────────────────────────┤ │公司经营计划│(1)技术研发计划 │ │ │公司深知技术研发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生动力,一直在根据自身战略│ │ │布局有序不断的提高研发投入。未来公司将基于现有技术研发平台,一方面│ │ │,结合客户动态需求对产品的技术和工艺进行持续改善,不断深化对不同客│ │ │户应用场景的适配;另一方面,探索开发主营业务上下游环节,不断加强核│ │ │心零部件自研自产,以满足客户对供应链国产替代的需求。 │ │ │此外,公司也将积极促进与外部科研院校、研究所、国内外知名企业等机构│ │ │开展合作研发,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增加前瞻性研发项目,切实提升公司的│ │ │综合研发能力。 │ │ │(2)人才发展计划 │ │ │人才是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公司始终把人才发展放在极│ │ │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公司将根据发展规划和现有人才储备状况,继续加强和│ │ │完善多层次人才梯队建设,坚持推进人才内部培育,对人才进行选拔、培养│ │ │、考评及任用,培养现代化企业需要的高层次研发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 │ │公司也将不断完善人才激励计划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与生│ │ │活环境,优化绩效考核体系,持续提升员工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充分运│ │ │用员工持股计划及股权激励等方式,增强员工团队的凝聚力,确保人才队伍│ │ │的稳定发展,提高员工职业价值感,推进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 │(3)市场营销计划 │ │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半导体封装│ │ │及锂电池设备领域进一步开拓市场。未来,公司将依托过硬的行业领先技术│ │ │和高效优质的售后服务,扩大专业化的业务营销队伍建设,根据市场变化情│ │ │况调整团队资源配置,对主营业务及后续开拓业务进行统筹规划,成立相应│ │ │事业部门,加快中小企业客户群体的辐射速度,提升市场营销及服务水平,│ │ │在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培训等环节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增值方│ │ │案,进一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发挥存量优质客户│ │ │群体优势和品牌效应,携手优质客户深化现有合作,形成强有力的示范效应│ │ │,逐步推进海外战略布局,进一步提升海外影响力,为公司持续发展探索新│ │ │的增长动力,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一流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 │ │(4)产能建设计划 │ │ │2024年,公司将大力推进新益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全力建设高端│ │ │智能装备生产线,深度适配现有“云星空ERP系统”,确保产能有序稳步攀 │ │ │升。出于对行业发展形势、公司长远发展规划及产业布局的战略考量,公司│ │ │将通过统筹规划、科学高效调配中深两地产能资源,推进新益昌高端智能装│ │ │备制造基地项目建设期间的产能迭代,保障有充足的产能空间应对不断增长│ │ │的市场需求,并进一步控制生产成本,提升生产资料使用效率,缩短产品交│ │ │付周期,提高产品质量。 │ │ │(5)完善治理计划 │ │ │目前公司已经具备规范的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随着经营规模的不断增长,│ │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公司将持续优化自身的治理结构,细化更新各项│ │ │制度,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切实融入公司制度体系中,严格保障公司规范│ │ │运作,强化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保护公司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 │ │益。建设更加严格高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科学有效的内部决策机制和敏锐的│ │ │市场反应机制。此外,公司将建设更加严格高效的风险控制机制、科学有效│ │ │的内部决策机制和敏锐的市场反应机制,切实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 │ ├──────┼─────────────────────────────────┤ │公司资金需求│本公司已从多家商业银行取得银行授信额度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和资本开支│ │ │。 │ ├──────┼─────────────────────────────────┤ │可能面对风险│(一)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 │ │2023年,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及行业周期下行等因素影响,下游产业需│ │ │求收缩,公司经营面临多重挑战,公司管理层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营收│ │ │同比有所下降,但整体经营规模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 │未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如未来市场需求出现持续下滑,且公司未能及时采取│ │ │措施积极应对,则业绩存在继续下滑或亏损的风险。 │ │ │(二)核心竞争力风险 │ │ │1.技术开发与创新的风险 │ │ │公司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顺应产业发展趋势、作出正确的研发方向│ │ │判断,在技术水平、研发能力等方面持续提升竞争力,则将面临技术升级迭│ │ │代的风险,如公司不能及时做出调整,不断研发新功能、新产品,则公司将│ │ │较难顺利实现未来战略规划目标。 │ │ │2.核心技术人员及关键岗位熟练技术工人缺乏或流失风险 │ │ │一方面,公司的成功发展与核心技术人员、关键岗位熟练技术工人的贡献密│ │ │不可分,如果公司不能提供较同行业企业更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