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题材☆ ◇688522 纳睿雷达 更新日期:2025-04-0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所属板块】【2.主题投资】【3.事件驱动】【4.信息面面观】
【1.所属板块】
概念:国防军工、卫星导航、国产软件、毫米雷达、低空经济
风格:融资融券、定增预案、近期新高、重组预案、近已解禁、专精特新、业绩预增、历史新高
指数:无
【2.主题投资】
──────┬──────┬────────────────────────────
2024-03-28│低空经济 │关联度:☆☆☆
──────┴──────┴────────────────────────────
公司积极加入珠海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
──────┬──────┬────────────────────────────
2023-11-15│卫星导航 │关联度:☆☆☆
──────┴──────┴────────────────────────────
公司面向海上缉私打私、港口导航、海况监测、海难应急救援等应用场景而研制的一款新型
多功能岸海雷达产品
──────┬──────┬────────────────────────────
2023-08-01│国产软件 │关联度:☆☆☆
──────┴──────┴────────────────────────────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雷达软件体系, 能够为用户提供雷达控制、数据处理、产品生成、产品
应用等全流程软件服务。
──────┬──────┬────────────────────────────
2023-03-01│国防军工 │关联度:☆☆☆☆☆
──────┴──────┴────────────────────────────
公司产品主要为X波段双极化(双偏振)有源相控阵雷达及配套的软硬件产品,目前主要应
用于气象探测领域
──────┬──────┬────────────────────────────
2023-02-23│毫米波雷达 │关联度:☆☆☆
──────┴──────┴────────────────────────────
公司mmwr001是一套双极化毫米波雷达。采取双极化技术探测,除了获取目标距离、速度、
角度外,还能通过偏振信息对目标进行识别,确认目标类型,基于BDF的角度测量,有效提高测
角精度,环境适应性高,不受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以及夜晚的影响。可应用于无人机、自动驾驶等
应用场景。
──────┬──────┬────────────────────────────
2025-01-22│定向增发 │关联度:☆☆
──────┴──────┴────────────────────────────
公司2025-01-22公告:定向增发预案董事会通过。
──────┬──────┬────────────────────────────
2023-03-01│雷达 │关联度:☆☆☆☆☆
──────┴──────┴────────────────────────────
公司产品主要为X波段双极化(双偏振)有源相控阵雷达及配套的软硬件产品,目前主要应
用于气象探测领域
──────┬──────┬────────────────────────────
2025-04-03│历史新高 │关联度:☆☆☆☆☆
──────┴──────┴────────────────────────────
2025-04-03,公司股价创历史新高:73.950元
──────┬──────┬────────────────────────────
2025-04-03│近期新高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4-03创新高:73.95元
──────┬──────┬────────────────────────────
2025-02-22│近已解禁 │关联度:☆☆☆
──────┴──────┴────────────────────────────
公司于2025-03-03有股份解禁,占总股本比例为0.83%
──────┬──────┬────────────────────────────
2025-01-25│业绩预增 │关联度:☆☆☆☆☆
──────┴──────┴────────────────────────────
预计公司2024年01-12月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500万元至9000万元,与上年同期
相比变动幅度为18.48%至42.18%。
──────┬──────┬────────────────────────────
2025-01-22│并购重组预案│关联度:☆☆☆☆☆
──────┴──────┴────────────────────────────
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协议转让天津希格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100.00%股权
──────┬──────┬────────────────────────────
2025-01-22│定增预案 │关联度:☆☆☆☆
──────┴──────┴────────────────────────────
公司2025-01-22公告定增方案被董事会通过
──────┬──────┬────────────────────────────
2023-06-07│专精特新 │关联度:☆☆☆
──────┴──────┴────────────────────────────
公司已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3.事件驱动】
──────┬───────────────────────────────────
2025-02-26│亿航智能携手江淮汽车推进低空产业园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加速落地可期
──────┴───────────────────────────────────
亿航智能、江淮汽车与合肥国先控股有限公司在合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携手推
进合肥市低空产业园建设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建设具有先进性、标准化、自动化的低空航空器生
产工厂和产线,推动新型立体交通生态的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当下大热的未来产业之一。目前,
全国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包括密集出台低空经济利好政策、计划利用专项
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金融工具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资金来源等。方正证券认为,低空经
济产业链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存在高度重叠,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智能驾驶技术以及轻量化
技术等,均为低空产业的发展筑牢了坚实产业基础。
──────┬───────────────────────────────────
2024-07-02│国内首个,深圳“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正式开航
──────┴───────────────────────────────────
据媒体报道,近日,国内首个“低空+轨道”空铁联运项目在深圳北站枢纽东广场正式开航
,为旅客提供深圳空铁交通“一站式”接驳服务。联运服务分别设有城际航线和市内航线,乘客
坐高铁到达深圳北站,便能搭乘一辆直升机飞往深圳各区,还可飞往珠海、中山等多个大湾区城
市。开源证券认为,24年为低空经济元年,上半年主要为政策发布期,下半年将迎来基建招标、
应用场景落地的产业快速发展期,板块经过政策交易期后已积极回调,建议提前关注下半年的产
业落地投资机会。
──────┬───────────────────────────────────
2024-06-25│吉利旗下eVTOL企业取得重大突破,低空经济市场空间有望加速打开
──────┴───────────────────────────────────
据媒体报道,6月23日,吉利科技旗下沃飞长空首款飞行汽车完成首次公开飞行,这是沃飞
长空首次对公众全方位地展示沃飞长空AE200验证机全倾转飞行试验。AE200验证机顺利完成全尺
寸、全重量、全包线倾转过渡等系列飞行试验所有科目,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该类试
验科目的eVTOL企业。这标志着我国的eVTOL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eVTOL商业化落地进程进一步
加速,低空出行正在加速成为现实。
【4.信息面面观】
┌──────┬─────────────────────────────────┐
│栏目名称 │ 栏目内容 │
├──────┼─────────────────────────────────┤
│公司简介 │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专注于提供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解决│
│ │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 │
├──────┼─────────────────────────────────┤
│产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相控阵雷达整机及相关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相关服务│
│ │。 │
├──────┼─────────────────────────────────┤
│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
│ │公司专注于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主要通过销售│
│ │有源相控阵雷达实现收入和利润。此外,公司还提供雷达精细化探测系统的│
│ │相关服务,为公司带来部分收入和利润。 │
│ │2、采购模式 │
│ │由于公司的相控阵雷达产品结构复杂、集成度高,生产所需原材料物料种类│
│ │上千种,因此目前公司对原材料采购相对分散,采取小批量、多批次的采购│
│ │模式。 │
│ │3、生产模式 │
│ │(1)生产模式概述 │
│ │公司研发设计、部件装配、总装及测试等核心环节由公司自主完成,少量工│
│ │序由委托第三方加工的形式完成,并将公司开发的雷达软件产品集成装载于│
│ │雷达硬件。公司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提供“雷达设备、雷达系统软件和│
│ │算法产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硬软件一体化的“交钥匙”模式。 │
│ │(2)外协加工情况 │
│ │在综合考虑产能、经济性和业务资质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公司生产过程中│
│ │少量工序交由外协厂商完成,主要包括PCB贴片、耐落螺丝、隔热棉加工等 │
│ │。 │
│ │4、销售模式 │
│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及商务谈判等方式进行销售雷达产品及服务。 │
│ │5、研发模式 │
│ │公司产品采用自主研发为主的模式,相控阵雷达产品的研发涉及多个技术领│
│ │域,包括雷达系统、信号处理、微波电路与天线、高速数字电路、模拟电路│
│ │、机械、伺服控制等方面。 │
├──────┼─────────────────────────────────┤
│行业地位 │公司可以提供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解决方案 │
├──────┼─────────────────────────────────┤
│核心竞争力 │1.技术优势 │
│ │公司的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融合相控阵技术与极化技术,提高了系统的探│
│ │测性能,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 │①公司是坚持采取双极化微带阵列天线技术路线并实现产业化的企业,与美│
│ │国的ATD、日本的MP-PAWR等产品的技术路线一致,该技术路线具有剖面低、│
│ │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且加工简单,可以借助于成熟的PCB加工工艺,便 │
│ │于批量生产,减小雷达天线的成本,并实现了低旁瓣、高交叉极化隔离度的│
│ │技术性能。 │
│ │②与传统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数字信号处理器”(FPGA+DSP)的信号处 │
│ │理系统相比,公司自主研发基于全FPGA结构的高速、大数据量雷达信号处理│
│ │平台,其通过纯硬件的方式进行高速和超大带宽的实时信号传输和复杂运算│
│ │实现雷达信号处理功能,这提升了雷达在高更新率工作模式下的数字信号处│
│ │理能力,有效满足了精密极化测量对雷达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技术的高速、│
│ │大数据量处理要求。 │
│ │③在同一雷达硬件结构可同时搭载不同信号处理固件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系│
│ │统,使其具备侦测不同目标的功能,例如气象目标、低空目标、海面目标等│
│ │,适用于气象观测、水利监测、民用航空等各个领域。雷达的多功能性保障│
│ │了同一套雷达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探测不同特性的目标,从而降│
│ │低雷达的整体研发和生产成本,提高雷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其应用范│
│ │围。 │
│ │2.低成本工业化能力优势 │
│ │雷达硬件系统需要将多种类的元器件、模块、组件、部件逐级组合在一起,│
│ │涉及到力学、微电子学、化学、热学、无线通讯等多门学科的工程应用。众│
│ │多的组成部件以及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对雷达架构及各机械件的设计和组│
│ │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民用雷达市场中,在控制生产成本的前提下,需要│
│ │企业同时兼顾产品技术性能指标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从雷达系统研制和开发│
│ │以来,一直坚持“在满足雷达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得产品成本最小化”的│
│ │设计理念,公司通过不断研制和试验,掌握了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
│ │相关技术,该技术保证了前述理念得以实现。 │
│ │公司的雷达产品硬件主要由元器件、模块、组件、部件逐级装配而成,对元│
│ │器件采用通用设计方案,公司使用的元器件大部分为市场上可批量生产、供│
│ │应稳定的通用器件,对于市场上没有通用产品的部分元器件,公司采取自主│
│ │设计委托外部厂商定制化生产采购的模式,对于核心模块、组件、部件由公│
│ │司自主设计和生产完成,该种模式保证了公司产品具有低成本产业化的优势│
│ │。 │
│ │相对于部分业务涉及军用领域的竞争对手,出于军事用途的特殊性等因素的│
│ │考虑,该部分企业元器件往往自主生产或定制化采购,而公司元器件大部分│
│ │采取通用产品,该部分通用产品供应稳定、价格合理,因此,公司具有成本│
│ │优势;相对其他民用领域的竞争对手的核心模块或部件往往定制化采购,而│
│ │公司核心模块、组件、部件由公司自主设计和生产完成,进而对控制产品成│
│ │本较为有利;公司产品的低成本产业化优势,使公司产品拥有更高的性价比│
│ │,保障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地位。 │
│ │3.产品和市场的先发优势 │
│ │不同需求,造成雷达架构设计、参数指标、后台数据处理等方面均有不同。│
│ │从产品维度看,气象领域偏重雷达探测的精细度,目前公司双极化(双偏振│
│ │)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在全国多个地市实现部署运行,提供超高精细化雷达│
│ │气象产品,基于布设雷达数量的优势,公司在产品软硬件的迭代、优化上具│
│ │有先发优势。 │
│ │从市场维度看,《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粤港│
│ │澳大湾区将建成智慧气象发展先行区,要共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智能气象│
│ │观测网。公司自行研制X波段双极化(双偏振)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及组网 │
│ │系统,目前在粤港澳大湾区组建了国内首个超高时空分辨率的X波段双极化 │
│ │(双偏振)有 │
├──────┼─────────────────────────────────┤
│经营指标 │2023年营业收入212,492,957.53元,2022年为210,008,608.23元,同比增长│
│ │1.18%;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02,046.37元,2022年为10│
│ │5,953,494.11元,同比下降40.25%;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
│ │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120,471.95元,2022年为85,640,568.31元,同比下│
│ │降27.46%;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2,353,566,465.00元,2022年末为678,406,│
│ │973.60元,增长246.93%;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91,475│
│ │,417.12元,2022年末为546,677,131.23元,增长300.87%;2023年基本每股│
│ │收益为0.43元,2022年为0.91元,同比下降52.75%。 │
├──────┼─────────────────────────────────┤
│竞争对手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
│ │究院二十三所、湖南宜通华盛科技有限公司。 │
├──────┼─────────────────────────────────┤
│品牌/专利/经│专利:公司新获得境内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 │
│营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已获授予专利权的主要专利128项。 │
├──────┼─────────────────────────────────┤
│投资逻辑 │公司是掌握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关键核心技术并较早实现双极化(双偏振│
│ │)有源相控阵雷达产业化的企业,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为X波段双极化(( │
│ │双偏振)有源相控阵雷达,主要应用于对中小尺度、快速形成、生消迅速、│
│ │致灾性强的强对流天气进行探测、监视和预警,并在粤港澳大湾区组建了国│
│ │内首个超高时空分辨率的X波段双极化(双偏振)有源相控阵雷达天气观测 │
│ │网。公司主营相控阵雷达系统研究及其应用被中国雷达行业协会鉴定为“国│
│ │际先进水平”。公司自主研发的相控阵雷达系统产品荣获“2023年第十届世│
│ │界雷达博览会金奖”;公司联合客户单位申报的(《多波段天气雷达网时空│
│ │数据融合算法与产品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公司(“X波段双极化((双 │
│ │偏振)有源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中国│
│ │雷达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的软硬件及算法产品都具有很强的市场│
│ │竞争优势。 │
├──────┼─────────────────────────────────┤
│消费群体 │气象探测、水利测雨等领域,并逐步在民用航空、海洋监测、公共安全等领│
│ │域 │
├──────┼─────────────────────────────────┤
│消费市场 │境内、境外 │
├──────┼─────────────────────────────────┤
│行业竞争格局│相控阵雷达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问世,当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洲际导弹的│
│ │预警。上世纪80年代,随着电子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固态功率器件│
│ │、电子移相器等技术和产品的日趋成熟和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数字波束│
│ │形成、自适应技术、低旁瓣技术、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控阵雷达得到│
│ │了更进一步的应用,在已装备和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
│ │统中大多采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相控阵雷达已成为第三代中、远程防空导│
│ │弹武器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不同用途的雷达逐│
│ │渐开始采用相控阵技术。目前,军用雷达已经广泛地采用了相控阵技术,几│
│ │乎所有的陆基、海基、空基和天基武器平台均装备了相控阵雷达产品,因此│
│ │军事用途是相控阵雷达的主要应用领域。由于在各种天气现象的快速识别中│
│ │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相控阵雷达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包括世界气象组│
│ │织在内的气象、水文和相关学科的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目前在民用领域的│
│ │应用已处在起步阶段。 │
│ │我国相控阵雷达发展起步较晚,近年来相控阵技术发展迅速,相控阵雷达在│
│ │多个国防新型号装备中得到广泛运用。目前,我国相控阵雷达技术主要应用│
│ │于军事、航天等军用领域,相控阵雷达高昂的制作成本限制了其进一步市场│
│ │化的应用,民用相控阵雷达发展相对缓慢。为了探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
│ │控阵天气雷达系统,我国开展了相控阵技术在天气雷达领域的相关研究。同│
│ │国外相比,我国的相控阵天气雷达研究相对较晚,在近些年的研究中已经取│
│ │得了初步成果,并在积极地向应用化研究和业务化发展的方向推进。 │
│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用雷达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且呈│
│ │增长的态势,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相控阵雷达技术优越性的不断凸显及其│
│ │制造成本的不断下降,除了气象探测领域之外,相控阵雷达应用在水利防洪│
│ │、民用航空、海洋监测、公共安全等其他民用领域的市场也将逐步培育和扩│
│ │大。 │
├──────┼─────────────────────────────────┤
│行业发展趋势│1)相控阵雷达技术发展趋势 │
│ │自20世纪30年代雷达投入使用以来,雷达科学与技术始终围绕着两大主题交│
│ │织发展:一是不断提升雷达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工作能力;二是不断│
│ │拓展增强对目标信息的获取能力,进而提升对目标对象的分辨、识别和认知│
│ │能力。近年来,随着微波、计算机、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各个领域科│
│ │学进步,雷达技术在不断发展,日益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
│ │①有源相控阵趋势 │
│ │随着技术发展,有源相控阵雷达正取代无源相控阵雷达,成为相控阵雷达的│
│ │主要形式。根据《预测国际》分析,有源相控阵雷达占雷达总产值的比例将│
│ │由2010年的20%增加至2019年的68%,而无源相控阵雷达占比将由2010年的49│
│ │%下降到2019年的6%。 │
│ │②低成本趋势 │
│ │长期以来,传统相控阵雷达高昂的制作成本限制了进一步市场化的应用,相│
│ │控阵雷达因其造价明显高于传统机械雷达,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
│ │约,迫切需要进行低成本工业化探索。因此,如何在确保相控阵雷达性能指│
│ │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其研制及生产成本,是相控阵雷达领域未来的主要发展│
│ │方向。 │
│ │③全极化趋势 │
│ │极化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有助于提高相控阵雷达对反射率弱的目标和多样化目│
│ │标的探测和跟踪能力,获得更高的数据率和更多的目标信息,适应更复杂的│
│ │环境,对提高雷达目标的探测和参数估计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在气象观测、│
│ │对地遥感侦察和防空反导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
│ │2)相控阵雷达多领域应用发展趋势 │
│ │①气象探测领域 │
│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高温、暴雨、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 │易发高发,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任务还存在短│
│ │板和不足。 │
│ │②水利监测应用 │
│ │近年来,我国突破历史记录的水旱灾害频繁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的│
│ │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水利部按照中共中│
│ │央、国务院2023年5月印发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流域为单元, │
│ │完善以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为主要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加快│
│ │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三道防线”│
│ │,进一步延长雨水情预见期、提高降水监测精准度,有效应对水旱灾害风险│
│ │。 │
│ │③民用航空领域 │
│ │随着民航行业发展稳中有进,根据《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到2025│
│ │年,在现有(含在建)机场基础上,新增布局机场136个,全国民用运输机 │
│ │场规划布局370个。在民航空管雷达应用领域,我国长期以来主要依赖进口 │
│ │,空管雷达、导航、监视等关键设备基本被国外厂商垄断。 │
│ │④防务领域 │
│ │相控阵雷达最早是基于军事需求而研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洲际导弹│
│ │的预警。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不同用途的雷达逐渐开始采用相控阵技│
│ │术。军用雷达是获取陆海空天战场全天候、全范围战术情报最主要的手段,│
│ │是实现远程打击、精确打击的必要手段,在国防军事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
│ │略地位,广泛应用于警戒、引导、武器控制、侦查和航行保障等领域。 │
│ │⑤公共安全领域 │
│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
│ │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级规划;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
│ │低空经济”作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定调。各地方政府积极抢抓低空经济│
│ │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陆续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相关│
│ │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出台相关支持政策。 │
├──────┼─────────────────────────────────┤
│行业政策法规│《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全国民│
│ │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 │
├──────┼─────────────────────────────────┤
│公司发展战略│公司以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为起点,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硬件端研│
│ │发性能更好的新产品;在软件端面向天气探测、水利防洪、民用航空、海洋│
│ │监测、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发面向更多应用场景、具备更高数据处理能力、更│
│ │强算力、更具智能化的软件产品;在价值链端利用现有核心技术面向毫米波│
│ │雷达、雷达数据服务、雷达专用芯片设计等关联度深及能够提升公司的核心│
│ │竞争优势的相关领域进行研发投入,成为全球领先的雷达系统解决方案提供│
│ │商。 │
├──────┼─────────────────────────────────┤
│公司日常经营│2023年营业收入212492957.53元,2022年为210008608.23元,同比增长1.18│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02046.37元,2022年为10595349│
│ │4.11元,同比下降40.25%;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 │东的净利润62120471.95元,2022年为85640568.31元,同比下降27.46%;20│
│ │23年末公司总资产2353566465.00元,2022年末为678406973.60元,增长246│
│ │.93%;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91475417.12元,2022年末 │
│ │为546677131.23元,增长300.87%;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43元,2022年 │
│ │为0.91元,同比下降52.75%。公司净利润较去年相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1)公司2023年度加大了研发投入;(2)开拓新市场导致销售费用的增加;│
│ │(3)行业竞争的加剧,导致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80.82%下降到76.30%; │
│ │(4)2023年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减少;(5)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20│
│ │23年度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 │
├──────┼─────────────────────────────────┤
│公司经营计划│1、产品研发方面 │
│ │公司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将不断完善研发管理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
│ │,对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专利申请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研发人员│
│ │给予奖励,激发技术研发人员的工作热情。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 │搭建更好的研发实验环境,为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提供重要的基础和保障。│
│ │2、人才建设方面 │
│ │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继续引进和培养各方面的人才,同时│
│ │吸纳全球高端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公司将加强员工培训,继续完善员工培│
│ │训计划,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和成长机制,通过内外部培训、课题研究等方│
│ │式,提升员工业务能力与整体素质,在鼓励员工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同时│
│ │,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合作精神,打造一流人才团队,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 │;同时,公司未来还将根据具体情况对优秀人才持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
│ │股计划,将公司利益、个人利益与股东利益相结合,有效的激励优秀人才。│
│ │3、市场拓展及营销方面 │
│ │公司目前所生产的产品主要为X波段双极化(双偏振)有源相控阵雷达及配 │
│ │套的软硬件产品及算力算法服务,目前主要应用于气象探测、水利测雨领域│
│ │,并逐步在民用航空、海洋监测、公共安全等领域进行市场化推广。与此同│
│ │时,公司将通过参加国内外展览会,召开行业技术交流会、产品推介会,增│
│ │加广告投放和网络营销,加大产品推广力度以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
│ │有率。 │
│ │4、技术交流与合作方面 │
│ │公司将积极参加与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单位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包括气象局│
│ │、林业局、海事局、空管局等不同行业领域的需求单位,不断搜集行业动态│
│ │和技术信息,扩大技术视野,积累经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行业│
│ │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同时,公司将推进与各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充│
│ │分运用外部力量与内部研发人员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和升级│
│ │。 │
│ │5、公司治理方面 │
│ │公司将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大会、董│
│ │事会、监事会的运作,完善公司管理层的工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决│
│ │策机制、市场快速反应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通过对组织结构的调整,提升│
│ │整体运作效率,实现企业管理的高效灵活,驱动组织的高速成长,增强公司│
│ │的竞争实力。 │
├──────┼─────────────────────────────────┤
│公司资金需求│随着经营规模和研
|